大跨度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谈软弱围岩铁路隧道开挖安全施工技术

谈软弱围岩铁路隧道开挖安全施工技术软弱围岩是指地层较薄、破碎、脆弱或比较湿软的岩石,其在铁路隧道中的开挖施工中容易造成灾害和安全隐患。
在软弱围岩铁路隧道开挖施工中,需要采用一系列的安全施工技术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一、前期调查与分析软弱围岩的特点是地层薄且易塌方,在开挖隧道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前期调查与分析,确定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坚硬程度、稳定性和富水性等。
通过对围岩性质的分析,可以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来应对软弱围岩的挑战。
二、地表支护技术软弱围岩的开挖容易造成地表塌陷和沉降,所以需要采取合适的地表支护技术来保护地表的稳定。
常用的地表支护技术包括地表钢支撑、挠性支撑材料和注浆加固等。
地表钢支撑通过设置钢板、钢架等支撑物来加固地表,挠性支撑材料则具有柔韧性能,能够适应地质变形并消除应力集中。
注浆加固则通过注入固化材料使软弱围岩形成一个坚固的固体进行支护。
三、围岩加固技术软弱围岩的开挖容易导致围岩破碎、塌方和失稳,因此需要采取围岩加固技术来提高围岩的稳定性。
常用的围岩加固技术包括冻结法、围岩锚杆支护和预应力锚索支护等。
冻结法是将冷却剂注入软弱围岩中,使其形成一层坚硬的冻结围岩,提高围岩的抗压和抗剪强度。
围岩锚杆支护则通过在软弱围岩中设置锚杆,进行固结和支撑,增加围岩的承载能力。
预应力锚索支护则通过设置预应力锚杆来控制围岩的变形,提高围岩的稳定性。
四、隧道施工方法与工艺在软弱围岩的铁路隧道开挖施工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来确保施工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常用的施工方法包括全断面爆破法、局部断面爆破法和盾构法等。
全断面爆破法适用于较厚的软弱围岩,通过连续爆破来进行挖掘。
局部断面爆破法适用于软弱围岩交替出现的情况,通过局部爆破来形成隧道断面。
盾构法适用于较稳定的软弱围岩,通过盾构机的掘进来进行挖掘。
工艺方面,需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减小地层的变形和应力集中。
五、监测与预警系统在软弱围岩铁路隧道开挖施工中,需要设置监测与预警系统来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变化和围岩的稳定性。
隧道工程施工crd法

隧道工程施工CRD法:原理、工艺及注意事项一、引言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在交通运输、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断面尺寸和跨度,需要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
CRD法(Cross-Drift)作为一种大跨度、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CRD法的原理、工艺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二、CRD法原理CRD法是一种分部开挖、钢架支撑、仰拱先行施工的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在隧道断面中部设置竖横中隔壁,将断面分块,达到减小开挖跨度和降低开挖高度的效果。
然后进行分部开挖,分块成环,化大为小,步步封闭,环环相扣形成全断面初期支护封闭结构。
CRD法通过分部开挖、分块成环、步步封闭、环环相扣的方式,达到减小开挖跨度和降低开挖高度的目的,同时通过及时做好初期支护,有效控制围岩变形,确保施工安全。
三、CRD法施工工艺1. 开挖前准备:根据地质调查和设计文件,确定隧道断面尺寸、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安全。
2. 分部开挖:按照CRD法原理,将隧道断面分成四个部分,分别为上部两个台阶和下部两个部分。
根据围岩实际情况,可将上部再分为两个台阶,开挖后及时架立拱架和喷射混凝土封闭,尽量缩短围岩暴露时间。
3. 初期支护:在开挖过程中,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包括喷射混凝土、架立钢架、锚杆等。
初期支护应紧跟开挖面,确保围岩稳定。
4. 仰拱施工:在初期支护完成后,进行仰拱施工。
仰拱应一次开挖长度不宜过大,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和地质情况综合确定。
5. 中间支护系统拆除:当围岩变形达到设计允许范围,并通过严格考证安全性后,方可拆除中间支护系统。
同时,要及时跟进后续作业。
四、CRD法施工注意事项1. 控制开挖长度和各洞室间距:为了保证施工安全,上导坑、部的开挖循环进尺控制为1榀钢架间距(0.6~0.75m),下部、部的开挖可依据地质情况适当加大。
大跨度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实践

大跨度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实践摘要:本文结合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软弱围岩大跨度隧道开挖施工的工法原理、施工工序、施工工艺和施工要点,总结了其开挖方法在施工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软弱围岩大跨度隧道台阶法核心土目前,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大跨度软弱围岩公路隧道在在紧急停车带通常采用传统的单侧壁导坑法,工序多且繁杂。
本文主要分析浙江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情况,其主要采用正常地段采用正台阶环形开挖法,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紧急停车带变传统的单侧壁导坑法为分部开挖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工艺原理在ⅳ-ⅴ级软弱围岩为主的大跨度公路隧道工程中,所采用的工法以岩体力学理论为基础,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和开挖面的空间约束作用,采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
对围岩进行加固,约束围岩的松弛和变形。
以监控量测数据为依据,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
2.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2.1工艺流程大跨度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图2数字编号所代表工序:①超前支护;②上部弧形导坑开挖、初期支护;③核心土及中槽开挖;④下部左右侧交错开挖落底,边墙初期支护回填至中槽底面;⑤仰拱及边墙基础开挖,模筑混凝土,仰拱回填;⑥全断面模筑二次混凝土衬砌。
2.2.2紧急停车带施工开挖图3数字编号所代表工序:①超前支护;②左侧及拱部弧形导坑开挖、初期支护;③核心土及中槽开挖;④右侧拱腰开挖,初期支护;⑤下部左右侧交错开挖落底,初期支护,回填至中槽底面;⑥仰拱及边墙基础开挖,模筑混凝土,仰拱回填;⑦全断面模筑二次混凝土衬砌。
2.3施工重点2.3.1施工准备做好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隧道洞口边仰坡以“早进晚出”的原则处理,尽量少破坏植被,减少刷坡和防护工作量。
边仰坡开挖后,及时进行“喷、锚、网、喷”支护予以封闭,并提前做好排水沟和截水沟。
2.3.2洞口地段加固处理洞口采用φ108×6超前管棚预支护,管节长20m,环向间距50cm,注1:1水泥砂浆进行加固处理,确保进洞安全。
软弱围岩中隧道施工技术论文

软弱围岩中的隧道施工技术探讨摘要: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技术,阐述了软弱地质围岩地段隧道的施工方法、技术要领,为类似情况下的隧道施工标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软岩隧道支护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actual case the weak rock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expounds the geological loc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is weak tunnel construction method, technology essentials, for similar tunnel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tandard.keywords: soft rock tunnel support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前言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遇到软弱围岩,通常是施工组织者和技术人员感到持久压力和伤脑筋的一件事。
软弱围岩隧道通常被列为重难点控制工程,对工期、安全、质量、投资均产生重大影响。
如何根据工程实际拿出最佳方案,是攻克软岩隧道施工的关键和前提,本文根据工程实例总结归纳,提出不同软岩特点不同地形条件针对性的施工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2 软岩隧道地质工程特点2.1 地质特点软岩,主要是指第四系全新、中更新、更新统的坡残积土部分。
范围包括江河湖岸和池塘冲积、淤积层,人工杂填土、水田、溶洞充填物、新老黄土、风积砂等。
普遍具有内磨擦角小,粘聚力弱及流滑、蠕变、膨胀、湿陷等不稳定的特点。
一般南方地区软土含水量偏大,扰动易液化呈液态流动,北方地区软土含水量较小,失水后易呈固态流动,扰动易崩坍。
北方地区软土浸水饱和,极易流失并很快失去承载力。
2.2 工程特性某隧道施工区位于陕北黄土高原沟谷区,冲沟发育,植被稀疏,地形起伏较大。
《2024年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机制与控制技术研究》范文

《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机制与控制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隧道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面对复杂的岩体地质条件,尤其是软弱围岩地区,其围岩变形控制成为了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本论文以“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机制与控制技术”为研究对象,旨在深入探讨其变形机制,并研究有效的控制技术。
二、软弱围岩的变形机制1. 地质背景与软弱围岩特性软弱围岩通常指那些强度低、稳定性差的岩体,如泥岩、砂岩和破碎带等。
在隧道施工中,软弱围岩由于受到工程活动的影响,其内部应力场和边界条件发生变化,进而引发围岩的变形和破坏。
2. 变形机制分析软弱围岩的变形机制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是围岩本身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强度、弹性模量等;二是工程活动引起的应力场变化。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空间效应和应力重分布,软弱围岩容易发生剪切、挤压和隆起等变形。
三、控制技术研究1. 支护结构优化设计针对软弱围岩的变形特性,支护结构的设计至关重要。
通过优化支护结构的形式、材料和参数,如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钢拱架支护等,可有效提高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同时,结合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对支护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确保其适应不同地质条件和施工需求。
2. 施工方法与技术改进针对软弱围岩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进行改进,如采用分步开挖、预留变形量等施工方法,以减小对围岩的扰动和破坏。
同时,引入新型施工技术和设备,如盾构机、TBM等,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3. 监测与反馈控制技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变形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反馈控制技术,及时调整支护结构和施工参数。
采用地质雷达、位移计等监测设备,对围岩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四、案例分析以某隧道软弱围岩工程为例,通过应用上述控制技术,有效控制了围岩的变形和破坏。
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地质条件和施工需求,优化了支护结构设计、改进了施工方法和技术、并实施了严格的监测与反馈控制措施。
经过实践验证,该控制技术有效地提高了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谈软弱围岩铁路隧道开挖安全施工技术

谈软弱围岩铁路隧道开挖安全施工技术随着隧道工程的不断发展,软弱围岩铁路隧道的开挖施工技术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然而,软弱围岩的存在也给隧道开挖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比如塌方、冒顶等问题。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软弱围岩铁路隧道开挖安全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软弱围岩指的是在开挖隧道时,对于硬度不足、致密度不高的地质体进行开挖施工,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的情况。
软弱围岩的存在给隧道开挖带来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塌方风险:软弱围岩通常是用边坡斜率过陡、采用开挖过浅的方法,也就是说,多为易塌、易发生坍塌意外的岩层,对隧道开挖带来了安全隐患。
2. 冒顶风险:软弱围岩的稳定性差,在隧道开挖中,容易发生突泥、突涌现象,严重影响隧道的开挖进度和施工效率。
3. 地面沉降风险: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软弱围岩自身的强度不足,破坏了围岩的连续性,会导致上方地面沉降。
面对上述软弱围岩铁路隧道开挖的安全隐患,开挖施工技术也需要做出调整。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此类隧道施工的安全技术:1. 正确选择开挖方法和支护体系对于软弱围岩的开挖过程,需要合理地选择切削方法和支护体系。
针对该类隧道施工,一般采用拆分法、分段法、埋穴法等方法,以及衬砌、锚杆、钢支撑、注浆等支护体系,可以有效减少隧道安全风险。
2. 加强围岩预处理工作软弱围岩隧道的预处理工作非常重要。
目前,广泛采用的预处理方法有注浆加固、压实、冻结、松动注浆等等。
这些预处理工作可以在开挖前就将软弱围岩的强度提高,减少塌方、冒顶的风险,同时对后续的隧道施工工序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3. 加强监测在软弱围岩的铁路隧道开挖中,监测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在隧道开工前建立周全的监测系统,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围岩稳定性、地表沉降、竖向变形等现象,及时进行控制和处理,确保施工安全。
4. 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对于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施工规程和安全标准,做好着装和保护措施,同时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对于隧道施工安全的意识和素质。
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论文

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摘要:在山区为了满足交通运输需要,通常需要挖掘隧道。
由于山体的岩石特性不同,山区的地质也有差异,所以隧道挖掘是一项复杂的高难度施工项目。
隧道挖掘常见的难点是软弱围岩段的施工,由于该岩体隧道的挖掘难度系数大,常阻碍施工正常运作,所以,本文主要针对软弱围岩地质特点及隧道工程特性,结合相关实例论述了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
关键词:公路隧道、软弱围岩、施工中图分类号:u45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建设尤其是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我国地质复杂,有平原也有山脉,全国的地势比较的复杂,因此我国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很大,许多的高速公路、铁路以及某些城乡基层公路的建设的难度很大,需要挖隧道,但是我国的地势又比较的复杂,隧道的建设对于地质的要求很高,对于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施工,是对隧道施工者的严峻要求,而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对于我国隧道的建设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大影响。
二、软弱围岩地质特点及隧道工程特性1、软弱围岩地质特点软岩主要是指第四系全新、中更新、更新统的坡残积土部分。
范围包括江河湖岸和池塘冲积、淤积层。
人工杂填土、水田、溶洞充填物、新老黄土、风积砂等。
普遍具有内磨擦角小,粘聚力弱及流滑、蠕变、膨胀、湿陷等不稳定的特点。
2、软弱围岩隧道工程的特性(1)软岩由于具有稳定性差,易崩塌溜滑等特点。
洞口段拉槽施工极易引起大范围牵连性滑动,因而难以接近仰坡,进洞困难。
隧道挖掘工程是一种洞内作业,挖掘过程中,局部力量承受减弱可能引发隧道坍塌,威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工作难度,增加施工成本。
(2)软岩扰动后,自稳能力下降,松动圈不断扩大。
围岩压力逐渐增加,再次稳定的时间很长。
支护及衬砌结构承受围岩压力,极易引起支护结构变形、收敛、下沉和衬砌结构开裂等事故和病害,同时往往伴随地表下沉,失水等环境问题。
超大断面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施工方法的探讨

超大断面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施工方法的探讨摘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建设,出现了大批的超大断面隧道,这些隧道的开挖断面面积往往在150m2以上,对于软弱破碎围岩,超大断面隧道的施工难度很大。
本文对其进行阐述。
关键词:超大断面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施工方法前言:近年来,国家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期。
以“四纵四横”为重点,规划中的客运专线大部分项目己经开工建设,有的即将竣工,剩余项目也将陆续开工。
高速铁路对路线线形要求较高,因而在山岭地区,桥隧占全线的施工比重大。
高速铁路一般设计列车时速为200~250Km/h,为了克服高速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所引起的空气动力学问题,新建的高速铁路隧道基本采用双线隧道,线路中超大断面隧道在山岭地区相继出现,这些隧道净空面积为100m2以上,开挖断面面积达到150m2以上。
特别是对于软弱破碎围岩,超大断面隧道的施工难度大,而以往所建的单线铁路和普通铁路隧道基本上是采用传统的矿山法修建,但是工程实践证明,随着隧道跨度和断面的增大,围岩变形的时间效应将进一步显现,隧道开挖引起的应力重分布对隧道的稳定性影响更大,特别对于软弱破碎围岩,这些影响更为明显。
一、软弱破碎围岩隧道采用的开挖方法软弱破碎围岩隧道采用的开挖方法一般为台阶法、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法、CD法、CRD法、双侧壁导坑法等,如图1所示。
上述分部开挖的工法是为了通过小断面、支护及时封闭、临时支护或支撑等技术来保证隧道稳定性,这些开挖支护方式有其积极意义,但它限制了大型隧道施工机械的使用,进度慢、安全性差,在遇到深埋条件时,往往还不能实现变形控制要求。
另外,施工一味为了安全而采用过量的支护措施和多分部施工方法,施工工期长,有时又因支护不当而出现安全、质量事故。
图1隧道常见的开挖工法图软弱破碎围岩的研究目前多集中在矿山领域,而在铁路隧道方面的研究较少。
矿山巷道与隧道的差别很大,矿山巷道的断面尺寸一般较小,使用时间较短,对围岩变形控制要求低,而隧道相对断面尺寸较大,使用年限较长,对围岩变形的控制也较高,这些差别也就决定了两者研究的侧重点必然不尽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 隧道工程 ; 软弱围岩 ; 大跨度隧道 ; 浅埋隧道 ; 监控量测
中图分 类号 :U7 1 T 5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0 4 2 (0 2 0 — 19 0 10 — 7 6 2 1 )2 07 — 3
第 4 卷 第 2期 2 1 2月 3 0 2年
Vo .3 No2 1 . 4 Fb 02 e .2 1
建 ie筑 e h o o v 技 术 Ar ht cu e T c n l z c tr
・7 1 9・
大 跨 度 软 弱 围岩 隧道 施 工 技 术研 究
吕 永 军
sa e e e tg s v n—se e c v t n tp x a a i meh d Th e gn e ig o sr cin s u c s fly o ltd h o g mo i rn o to . e n i e rn c n t to i s c e sul c mp ee t ru h u n ti g o a d o to o me s r me t r d cin f n c nr l f a u e n , e u to o wal o k x o u e u a in, a p iain f d a c d u p r a d l r c e p s r d r t o p lc to o a v n e s p ot n prtcin a d we k e p o in oe to n a x l so . K e wo d : y rs
37 l宽1. 。隧道地处汉江河谷区 , 2 n, 1 6n 6i 线路于汉江 最大2 , 9 一般为1~ 0 ; n i 5 2 部分地区为裸露 云母片岩 n i
收稿 日期 :0 1 1 — 2 2 1 - 2 1
等变质岩, 洞身通过地段云母片岩揉皱发育, 节理裂隙 发育。隧道所处路线段内不 良地质现象为破碎风化岩
层。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与基岩裂隙水 。
作者简 介 :吕永 军 (9 6 )男 , 17 一 , 河南漯 河人 , 工程 师 , 副总工程 师 ,— e
mal zw 5 @ 1 3c m. i:z 44 5 6 .o
筋和混凝土保护层 , 以防钢筋笼倾倒 , 当混凝土凿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采取物探及钻探等技术手段对盾构区间线路 1 现异样应立即查明情况 , 以防发生刀盘卡死现象; ()盾构施工在通过障碍桩处理范围内应降低推 2 进速度 , 调整通过不均匀地层 的盾构姿态 , 以防发生推
成后 , 采用电动砂轮割除钢筋笼, 每次割除钢筋的长度 进一步查明障碍物 , 提前处理障碍 , 盾构掘进过程 中发
不得大于1 有效控制割除长度 , m, 保证安全。
33 回填 施 工 .
障碍桩处理深度达到低于盾构基底标高0 后 , .i 5n
停止障碍桩的处理施工, 并进行回填施工。 回填施工分 进偏差 ; 3 分 : 构掘 进 区 域 内 回填 粘 性 土 , 采 用人 工 进 行 部 盾 并 ()做好盾构施工的监控量测及风险管理工作 , 3
( 中铁二十局集 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60l山东青岛) 26 1,
摘
要: 西康二线铁路汪梁一号隧道跨度 大 、 开挖截面大 、 埋深浅 、 围岩软弱 , 如按原设计 组织施 工 , 该隧道
工程不仅会成为亏损工程 , 还难以保证工期 , 经研究后决定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 , 通过采取监控量测控
mo i rng nt i o
t n e e gn e n ; sf wal rc u n l n ie r g i o t l o k; wie — p n t n e ; s alw t n e ; me s r me t d sa unl hl o u nl au e n
所在内域范围多属四系土 , 覆盖层薄 , 西康 二线铁路汪梁 一号隧道 为双线隧道 ,总长 右岸二级阶地 ,
RES ARC ON I E H W DE— P OF S AN S T WALL ROC T K UNN EL CONS TRUC ON EC TI T HNI QUE
L o g jn U Y n -u
(h o n ier g C ro t n Lm t fC 2 G, 6 O iga,S ad n,C ia T e N . E gnei op r i i i d o R 0 2 6 1,Q ndo hn o g hn ) 4 n ao e 1
Ab t a t W a gin o1 u n l f Xia - k n al y ln I a wie p n, lr e x a ain e t n, sr c : n la g n . t n e o n An a g riwa i e I h s d s a ag e c v to s ci o s alw u a d ph a d s f l r c h lo b r l e t n otwal o k.I o sr cin i a re u c od n o h rgn d sg i f c n tu to s c rid o t a c r i g t te o ii a e in, f a ca l i n il n ls l b ufr d n c n tu t n i a d o b u rn e d.Af r rs a c o s wi e s fe e a d o sr ci s h r t e g aa te l o t e e rh, i i d tr ie o a o t tr e e t s eem n d t d p h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