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协年度培训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docx

科协年度培训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2015年,市科协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科协的指导下,坚持以创新的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更新思想观念,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各科普示范基地、农技协的作用,团结和发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为全市工作大局服务,充分发挥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作用,大力弘杨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大力推广先进的实用技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为促进我市经济稳定发展服务。2015年培训工作情况

一、依托农技协、基地,以科技培训、科技下乡为抓手,积极推进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市科协充分发挥科技群团优势,紧扣全市经济建设中心,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科普活动,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着力点,以普及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为主要内容,采取科技培训、科技示范、科技扶贫、科技咨询、送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实用技术培训,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努力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有思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科协的职能作用。市科协先后聘请省、市专家13人次开展樱桃、树莓、苹果等种植和畜牧养殖、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等科技讲座、技术培训,发放技术资料2万多份,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1200余人。

联合市图书馆开展科普视频下乡展映活动,在南位时令水果科普示范基地、秦一辣椒协会等地进行科普视频放映,普及推广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技能。在阜寨镇、汤坊镇博轩养猪协会举办了“科技之春”畜牧养殖培训会,邀请市疫病控制中心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杨伟、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工程系教授杨和平为200多名畜牧养猪大户讲授现代科学养殖新技术。使养殖户学到了硬件建设、品种选择、饲料使用、疫病防治、市场销售、生猪养殖业发展趋势、母猪的选育与饲养、肉猪的饲养与管理、养殖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并现场交流解答养殖难题,使养殖户受益匪浅。

二、积极开展“科技之春”、“科技下乡”、“科普进社区”、“科普进校园”等科普宣传活动,提高五大人群科学素质

市科协紧紧围绕“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引领未来”、“创新创业、科技惠民”、“万众创新,拥抱智慧生活”等活动主题,组织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成员单位开展了为期30天的第二十三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2015年科技周宣传咨询活动、2015年全国科普日活动,联合市教育局开展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少儿科幻绘画展评、专家校园行等活动,参加了2015年度市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广大群众广泛参与。通过大力开展各种活动,进一步普及了科学知识,提高了五大人群的科学素质,加快了“科教兴市”战略步伐!

三、青少年科普工作富有成效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为了极大的激发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一是举办了“航天科技连着你和我----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3月31日,邀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所研究员、航天动力专家陈祖德在陕柴中学做题为《动力与航天》专场科普报告会,向学生们讲授航天技术的发展历史、国外动力与航天运载技术、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航天技术发展展望等方面的知识,普及了航天科技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二是联合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少儿科幻绘画展评、专家校园行等活动。最终经省、市第30届青少年大赛评委会评选,我市41件作品获省、市不同奖项,其中一等奖作品5件,二等奖12件,三等奖24件。三是积极组织科技辅导教师参加了XX市2015年科技辅导教师培训会。11月23日至24日,市科协组织了10名科技辅导教师参加了XX市科协2015年科技辅导教师培训会,培训会对13县区的80余名科技辅导教师及组织科技创新大赛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通过学习,使这些科技辅导教师了解了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的项目选题、论文和答辩,科技实践活动的策划实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和申报工作及往届科技创新大赛中存在的细节问题等,进一步提高了我市科技辅导教师的业务工作能力,为我市参加XX市第31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积极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争取国家“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陕西省科普惠农富民计划和社区益民计划”项目的实施

为了充分发挥科协的职能优势,整合农村科普资源,不断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今年以来,我们克服了“单位小、人员少、资金缺”的困难,多次下基层镇办和村组,做了大量的工作,培养了一批新型农民,把乡土人才培养成协会会长,把有文化、有能力、思想积极的群众培养成农村协会的骨干。新批准成立了市桑镇辣蒜产业协会、市葡萄协会、市嘉禾樱桃种植协会、市阳光油桃协会、市汉唐有机草莓种植协会等5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批准成立了市金果大樱桃科普示范基地、陕西禾益现代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等2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推荐的陕玻纤社区被评为陕西省社区益民计划先进单位,推荐的市关中黑猪选育科普示范基地负责人孟撑库被评为陕西省农村科普带头人,推荐的市天雨生态农业科普示范基地负责人史延江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协会和科普工作的有机结合,全力推进科普惠农工程,起到了引领群众依靠科技致富,发挥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积极的主导作用。

五、进一步加强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力度

为进一步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我市全面开展,进一步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健全农村科普惠农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农村基层科普服务能力,9月份,我市全面启动“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工程”,明确了科普惠农服务站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具体任务和主要措施。截止12月底,全市13个镇办建成10个科普惠农服务站,以“服务农民、培训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为宗旨,主要面向镇办广大农民

和农业合作组织,实行敞开式服务、窗口式办公、规范化管理。服务站主要包括科普培训室、新型农民培训室、图书阅览室,配备电脑等设备。培训室能够同时供50人以上培训和交流,图书阅览室能同时容纳40人以上阅读,摆设有一定数量的科技、科普类书籍、刊物、光盘和报纸等读物,做到专人负责、制度上墙,并实现台帐规范化、管理制度化、工作程序化,灵活开展科普惠农服务。科普惠农服务站周围还建立科普宣传栏,并定期更换宣传内容。

六、以开展“守纪律、讲规矩、敢担当、提效能”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开展“守纪律、讲规矩、敢担当、提效能”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及时召开会议,专门做了研究部署,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强化了整改措施和方案。在活动中,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深入学习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民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等文件精神和政策法规,抓制度建设和开展自查、自纠活动,使每个干部肩上有担子,岗上有职责,心中有目标,有力的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了干部作风的大转变。工作中坚持宣传与服务相结合,充分利用基层网络和协会组织阵地,协调配合“农、林、水、科技、教育”等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企业,开展调研活动,把调研与科普工作紧密结合,推动了我市的科普工作。

经验做法

一、充分利用科普惠农培训学校和社区科普益民学校,扎实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培训活动

科普惠农培训学校紧紧围绕市“三万工程”、“四十万、百万工程”,利用“农家课堂”,“网络课堂”、“基地课堂”,通过邀请“土专家”、“田秀才”传授经验、开办农业知识信息网页、组建科普讲师团、培训服务队,深入乡村巡回讲课等形式,系统开展科技培训工作,累计举办清水莲菜种植、养猪专业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果树栽植、奶牛养殖、大棚设施蔬菜种植、大棚油桃种植、大樱桃种植等技术培训45余场,使农民掌握了1至2种科技致富本领。

社区科普益民学校利用“电视课堂”、“街头课堂”、“社区课堂”扩展培训辐射面,让科普知识进入千家万户。举办科学养生保健知识、反邪教科普知识、中老年养生保健知识、家居花卉栽植、舞蹈、健身、绘画、摄影等知识培训讲座26余次,充分体现了“社区创建,全民参与”的精神,提高了广大社区居民科学文化素质。

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成员单位面向五大人群大力开展科普培训、宣传、推广活动,覆盖面达到100%。先后举办配方肥推介会、反邪教形势报告会、社区法制讲座报告会、老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座谈会、演讲大赛、“书香飘万家”知识竞赛、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充分体现了科普培训、宣传、推广的灵活性、多样性和新颖性。

二、积极实施科普惠农项目,使其成为我市推广农业新技术、引导农

民科技致富的一面旗帜

2015年,市科协大力实施科普惠农项目,既做好项目的储备和培育工作,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奖励,又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做实做强科普惠农工作。目前,全市科普惠农兴村项目共受到中省表彰奖励14个。同时积极发挥已奖补项目的旗帜作用、榜样作用和带头作用,抓好项目的管理和监督,抓好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健全,进一步扩大科普惠农工作的影响力和示范带动成效。

存在问题及对策

虽然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经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民科学素质计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XX市其他县区的工作相比,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一是由于人力、财力、宣传工具等不健全,作用发挥不够;二是科普工作量大、面宽、内容丰富,单靠科协的力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社会影响。

我们决心在2016年继续加大科普宣传培训力度,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按照省、市科协的要求,扎实认真地开展好科协各项工作,力争在机制上有创新,宣传及培训上有新思路,工作上有新举措,为推动我市科协工作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市科协2016年培训工作计划

2016年,市科协培训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提升服务科学发展、服务“三农”能力和水平为保证,立足本职,创新机制,谋求发展。切实发挥科协在宣传、推广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

按照《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要求,整合科普惠农培训学校、社区科普益民学校、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成员单位等各方面力量及社会资源,广泛开展各类培训,切实提高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

1、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水平。组织农林、科技、畜牧、水利等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制定年度工作和培训计划,使80%以上的村干部、农村劳动力和90%以上的乡镇干部都能接受科技培训。通过大力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的科普培训活动。同时,运用网络、电视等现代教育手段,加大农业科技知识的覆盖面,快捷有效地向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使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走进千家万户。

2、抓好以城市社区科普文化广场活动为重点的“四进社区”科普活动。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引领未来”的工作主题,积极开展“科技之春”、“科技活动周科普进社区”、“全国科普日”、“科普一条街”等活动。通过设计编印一些通俗易懂的科普宣传品、摆放展板、文艺汇演、咨询讲座、知识培训等形式,举办科普“大家唱”、“大合唱”,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健康生活等科普知识家喻户晓,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环境。

3、积极开展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联合市教育局通过举办青少年科技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少儿科幻绘画展评、参观科普教育基地、邀请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科技报告会等活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同时加强对科技辅导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

4、积极在机关开展“学科学、强素质”活动。针对西咸一体化和建设陕西十强县(市)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在党政机关开展反邪教形势报告会、公务员个人修养及礼仪知识培训、《营养与健康》讲座等培训。促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掌握社交技能,提高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提升个人素养。

5、在企业大力开展“行业技能大比武”活动。组织市工业发展局,市总工会、市人社局等部门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邀请教授做创新管理人才的培育与企业家精神方面讲座,激发职工学习技能的热情,营造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