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简单运动练习题

物质的简单运动练习题
物质的简单运动练习题

8.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这里所说的另一个物体,即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

9.“神舟六号”飞船升空时,以固定在飞船外的摄像头为参照物,飞船是();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

10.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如图3-20所示,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的(填“静止”或“运动”)如果战斗机在3s内飞行了0.6km,则它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m/s

11.在“中学生运动会”上,百米赛跑正在紧张地进行着,谁是冠军,众人注目。观众认定,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而裁判员则认定,到达终点计时少的人运动得快。应注意的是,观众与裁判员判断运动快慢所用的方法是不同的。观众看谁跑在前面,是用在运动时间_________情况下,比较运动员运动的路程_________的方法;而裁判员看谁先到达终点,是用运动员跑的路程_________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_________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都能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12.在2006年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的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刘翔以12秒88打破了沉睡13年之久、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创造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他比赛时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m/s。合______km/h。

13.自古长江三峡雄奇险秀,滔滔江水奔腾直下.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在其脍炙人口的《三峡》名篇中写道:“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文中所描写船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km/h。14.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传播的速度等于真空中的光速,约为________m/s;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上海接收到北京发出的信息,大约需要5×10-3s,则上海到北京的距离约为______________km。

二、判断题

1.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必须选择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

2.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 ()

3.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4.自然界中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体. ()

5.我们说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种运动是相对的. ()

6.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可以任意选择某一物体为参照物,但它一定要是静止的.()

7.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也有一定的原则,必须使研究的问题尽量简单. ()

8.石英钟的秒针的运动是匀速的. ()

9.物体甲绕物体乙做圆周运动,由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始终没变,所以甲没有作机械运动. ()

10.甲、乙两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在半小时内所经过的路程相同,若甲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乙也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 ()

三、选择题

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相对于() A.参照物 B.太阳系 C.太阳 D.地球

2.在飞行的飞机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高山

C.飞机

D.白云

3.坐在直升飞机上的驾驶员看见高楼楼顶在向上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飞机()

A.向下运动

B.已向上运动

C.静止不动

D.水平运动

4.课本中所述的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子弹的条件是()

A.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相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

B.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不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

C.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不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5.下列各运动中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A.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B.铅球在地面上沿直线滚动至静止

C.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D.从一楼沿楼梯匀速走到三楼教室的同学

6“月亮在云中走”,“鱼儿在水中游”它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云、鱼 B月亮、鱼 C,云、水 D.星星、水

7.一个石英钟的分针转1圈,则它的秒针转()

A.5圈

B.60圈

C.100圈

D.3 600圈

8.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的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里,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

A.孙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白云 D.烟雾

9.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水 B.桥 C.人 D.地面

10.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对任何参照物而言结果都是相同的

B.所说的参照物就是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仅是以它作为研究其它物体运动的标准

C.自然界无所谓运动和静止

D.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往往以地球为参照物,因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11。在下面运动中,可以看作直线运动的是()

A.沿笔直铁轨行驶的磁悬浮列车 B.踢到空中的足球

C.人造地球卫星 D.过山车

12.下列各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约等于4.5m/s的是()

A.正常成人行走 B.正常骑自行车 C.天空中飞行的飞机 D.正常运行的列车

13.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3︰1,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A.4︰9 B.4︰1 C.1︰4 D.9︰4

14.在测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果测出物体的运动时间比实际值偏大,则测量出的物体的平均速度()

A.跟实际值相同 B.比实际值偏大 C.比实际值偏小 D.不能确定

八年级物理物体的简单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物体的简单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物体的简单运动本章测试卷一、理解与应用 1.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水 B.桥 C.人 D.地面 2.如图测3-1所示是频闪照相每隔 s拍摄下 来的棒球沿斜面运动的位置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棒 球自左向右运动,照片显示了棒球沿斜面做减速直线运动 B.若棒球 自右向左运动,照片显示了棒球沿斜面做加速直线运动 C.若棒球运 动到某点时,棒球所受的所有力突然全部消失,则棒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若棒球运动到某点时,棒球所受的所有力突然全部消失,则 棒球将变为静止图测3-1 3.课堂上老师让小明上讲台演讲,他从座位到讲台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A.0.lm/s B.1m/s C.10 m/s D.20 m /s 4.下面关于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是反映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反映 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C.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 的快慢程度 D.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反映物体在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程 度 5.汽车在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驾驶员发现前方路口灯号转为红灯,经0.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踩刹车,汽车车速 v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测3-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0.5s的反应时间内,车子前进了10m B.从开始刹车到停止,车子滑 行距离为5m C.从开始刹车后1s钟,车速为5m/s 图测3-2 D.从灯号转为红灯起到汽车完全静止,车子共前进了15 m 6.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不能用的是() A.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处之间的距离, 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C.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 度即可 D.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 皮筋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7.一摄影师用照相机对一辆运动的汽 车连续进行两次拍照,拍照时间间隔为2s,先后拍的照片如图测3-3A、B所示,已知汽车长是5m,那么根据以上条件()图测3-3 A.能

北师大版第三章_物质的简单运动测试题及答案[1]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共28分,其中1~11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12~14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对于多选题,漏选得2分,错选、多选得0分) 1. 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任何物体静止都是相对的 B.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 C. 参照物必须选择静止的物体 D. 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2. 夜晚,抬头看月亮在云层中以很快的速度向前运动,这是所选的参照物是() A. 地球 B.云层 C.月亮 D.不能确定 3. 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飞机在天空中飞行 B. 月球绕地球公转 C. 树上苹果由绿变红 D. 河水在河中流 4. 下列说法中,正确得是() A. 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也越长 B. 运动时间越长的物体,它的路程也越大 C. 100m赛跑,成绩越好的运动员跑得越快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0s内通过的路程是30m,那么它的速度是() A. 每秒30米 B. 3米每秒 C.10米秒 D. 3秒米 6. 下列给出四种运动速度,其正常运动速度最接近60 km/h的物体是() A. 农用三轮车 B.汽车 C.飞机 D.火箭 7. 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1可知() A. 甲车快 B. 乙车慢 C. 乙车快 D. 甲车慢 8. 甲、乙两人每次进行百米赛跑时,都是甲已到终点时,乙还在距终点 10m处,若让甲退后起点10m再同时出发赛跑,则先到终点的是() A. 同时到达 B. 甲先到达 C. 乙先到达 D. 不能确定 9. 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2倍,乙车行驶的时间与甲车行驶的时间之比为 3 :1,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A. 3 :2 B.2 :3 C.1 :6 D.6:1 10. 一列火车长120m,匀速通过长360m的山洞,从火车进洞到车尾离 图1 洞共用1min,火车行驶速度是() A.10m/s B. 6m/s C.8m/s D .2m/s 11. 一人沿平直的蓄水大坝散步,上坝后第一分钟走了50m,第二分钟走了40m,连续走完180m长的大坝共用了4mi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他走180m路程的即时速度是0.75m/s B. 他在第二分钟内,一定是匀速行走的 C. 他在第一分钟和最后一分钟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D. 他走180m路程的平均速度是0.75m/s 12. 据报载,第一次世界打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旁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啊!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 A. 子弹飞行速度很慢 B. 子弹静止在空中 C. 飞机与子弹相对静止 D. 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接近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物体的速度越小 B. 物体运动的路程越短,物体的速度越小 C. 物体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越大 D.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4. 某车站并排停着甲、乙两列待发的列车,一会后,甲车的人看到窗外的电线杆向东移动起来,乙车上的人看见甲车未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车以甲车为参照物,两车相对静止 B. 甲车以乙车为参照物,两车相对静止 C. 甲车不动,乙车向西行驶 D. 甲、乙两车均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行驶

运动训练学真题(1)

2016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运动训练学 简答: 1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2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 3周期训练的科学基础和训练学要点? 4周训练课的不同要求和类型? 5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的关系? P13页 答案1:《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是指在特定的专项上通过训练夺得比赛胜利和创造优异成绩;,专一性并不排斥有利于专项竞技能力提高的其他项目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因此只要有利于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方法和手段都可以交叉使用。 《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任何一个运动员竞技能力都是由体能、技能、战术和心理能力以及心智构成的,构成了竞技能力的整体性,然而各子能力之间互相促进和制约或者优势互补体现出整体和子能力的互补性。 《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和组织实施的阶段性,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运动员在每个特定时刻状态前后互相都是延续的,一段时间的延续会对竞技能力有所提高,一段时间的剪短也会对竞技能力产生制约;同时每一个连续的运动过程必然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目标任务和特点。 《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和裂变性,外部对人体负荷会产生一个适应的过程没在一定范围内机体应激性也会越强烈,竞技能力得到提高;负荷超出最大承受能力,会对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产生消极影响,称为裂变性。 《5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和应变性, <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和导向性,现代科技通过对运动员状态诊断,目标建立、计划制定的鞥到都直接干预到运动训练中,同时引导着运动训练朝着高科技化,准确化的方向发展。

答案2: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候克服或者对抗阻力的能力;训练的基本要求如下: 《1注意不同肌群力量的对应发展 《2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 《3处理好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4注意激发练习的兴趣 《5儿童少年力量训练应该注意的事项 答案3: 一:周期训练原则是指周期性的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其训练的科学基础如下:《1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由于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是周而复始呈现周期性的,而运动训练的也是一样有这个普遍规律决定的,新的一个运动周期都不应该只是上一个运动周期的简单重复,而是达到新的一个水平。 《2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人体竞技能力的提高,明显的表现出周期性特点,不断适宜增加负荷使得机体不断适应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呈现出周期性特征。 《3适宜比赛条件出现周期性特征;运动训练的终极目的是提高运动成绩,运动成绩只有在比赛中表现出来才能得到承认,同时也只有在适宜的比赛条件下,才能使得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充分发挥出来。 二:周期安排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掌握各种周期的序列结构,按照一个训练周期包含时间跨度不同,了解各个周期的时间构成和应用范畴,对于教练员在训练实践中贯彻周期安排训练原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2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贯彻周期安排原则时候,要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可以根据任务的不同,把训练周期分为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和比赛周和恢复周等等。 《3处理好决定训练周时间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关系; 《4注意周期之间的衔接;把一个完整训练过程分成若干小周期之后,不可以忽略各个周期之间的衔接,重视相互之间的连续性。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本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 单元测试(试题版)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22分) 1、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个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结果可能也会()。 2、人在行走时,身体的运动形式是(),手臂的运动形式是()。 3、车轮在地上的运动是(),滑冰时冰刀在冰面上的运动是()。[填“滚动“或“滑动”] 4、在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 5、六棱柱在斜坡上运动时,当坡度较低时,六棱柱的运动形式是(),当坡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六棱柱的运动形式会变成()。 6、组装“过山车“轨道时,我们应先从()开始组装,沿着设计的轨道路线,搭建到”过山车“的(),[填”起点“或”终点“]这样既能有效避免因为材料不足而导致不能完成”过山车“的情况,又能提高效率。[填”起点“或”终点“] 二、判断题。(10分) 1、有的物体是永远不会运动的,如楼房、树木。() 2、参照物必须是绝对静止的物体。() 3、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只需说明方向即可。() 4、站在自动扶梯上的人是静止的。() 5、桌球的运动是直线运动。() 6、橡皮、铅笔和乒乓球在斜面上的运动都是滑动的。() 7、高度越高,木块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越慢。() 8、物体运动的快与慢是相对的。()

9、组装“过山车“时高度够高就是好。() 10、要确定“过山车“的位置,首先钉确定方位。() 三、选择题。(22分) 1、“小红家在小明家正东方向300米处”在这句话中,()是参照物。 A. 300米 B.小明家C、小红家 2、要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要选择另一个()为参照物。 A. 假设不动的物体 B.高大的建筑物C、颜色鲜艳的物体 3、滚动的易罐的运动轨迹是()。 A. B、C、 4、从甲地到乙地,甲用了40分钟,乙用了38分钟,丙用了36分钟,()的速度最快,()的速度最慢。 A. 甲 B.乙C、丙 5、下列关于弹簧摇马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摇马各个部分都是摆动 B. 弹簧摇马各个部分都是振动 C、弹簧摇马人马身是摆动,弹簧是振动 6、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没有变化,说明两个物体()。 A. 相对静止 B.相对运动C、无法判断 7、在相同时间内,甲跑了80米,乙跑了90米,丙跑了60米,他们三人中速度最的是()。 A. 甲 B.乙C、丙 8、下列与火车前进运动形式不同的是()。 A. 拉锯 B.水车转动C、散步 9、下列方法不能使“过山车“运动得更快的是()。 A. 将部分直线轨道改为曲线轨道 B.将部分曲线轨道改为直线轨道 C、增加斜坡的数量 10、为了方便我们准确测量“过山车”轨道长度,我们可以()。

八年级初二物理《物质的简单运动》计算题专题练习

八年级初二物理《物质的简单运动》计算题专题练习 1.沪宁高速公路长300千米,若规定汽车的最高速度为120千米/时,那么汽车跑完这条公路需用几小时? 2.光传播的速度为3×108米/秒,光从太阳到地球所需时间为8分20秒,求: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3.某人5分钟步行通过的路程是0.9千米,则此人步行时的速度为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时?若以这样的速度行走半小时可以通过多长的路程。 4.一列长310米的火车,用13米/秒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隧道需要1分10秒的时间,求隧道的长度。 5.一列火车长200m,以36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6.在火车站,通常可见到列车运行时刻表。从其中的T14次列车时刻表 可知,列车从蚌埠至济南区间段运行所经历的时间为多少分钟?在此过 程中的平均速度均为多少?(结果取整数) 7. 小明上午9点出发骑车前往相距12km的外婆家,动身前他打电话告诉外婆他到达的时间,他先以15km/h 的正常速度骑了12min,因在路边书摊买书用了6min,为了不迟到,他随后以18km/h的速度骑行,最终按时到达外婆家。求:(1)小刚在全程的平均速度;(2)小明在电话里约定的到达时间。 8.一个物体作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9.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的路程为296km,一辆小车以74km/h的平均速度行驶了一半路程后,又以lOOkm /h的平均速度行驶完后一半路程。求: (I)这辆小车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所需的时间是多少h? (2)这辆小车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简单运动练习题

第二章简单的运动练习题 (45分钟,满分100分) 班别: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4分,共32分) 1.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几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对任何参照物而言结果都是相同的 B.所说的参照物就是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仅是以它作为研究其它物体运动的标准 C.自然界无所谓运动和静止 D.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往往以地球为参照物,因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2.一个人坐在行驶的车箱中,认为自己是静止不动的,这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A.路边的房子 B.行进的路面 C.行进中的其它车辆 D.车箱本身 3.火车在平坦的大平原上向前行驶,坐在车上的旅客看到两边的树木和庄稼 都向车后面退去,这时参照物应该是:[] A.两边的树木 B.铁轨 C.大平 原 D.火车 4.某车站并排停着两列待发的列车甲和乙。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甲车内一个人看见车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通过车窗看到甲车没动,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上面的甲乙两车的运动说明:[] A.甲列车向西运动,乙列车静止不动 B.甲列车向西运动,乙列车向东运动 C.乙列车向西运动,甲列车不动 D.甲乙两列车同时同速向西运动 5.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面的各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总是相等的 B.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总是相等的 C.从速度单位中可以看出,凡每秒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的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 D.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方向不变且运动快慢不变的运动

6.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它们之间的运动路程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与两者的运动速度大小相关 B.只与两者各自的运动时间相关 C.与开始运动时所在的位置有关 D.与各自运动的速度与运动时间的乘积有关 7.一个物体通过400米的路程,在前一半的路程中所用的时间是10秒钟;如果 在后一半路程中运动的速度为40米/秒,则在这一段运动的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20米/秒 B.40米/秒 C.30米/秒 D.26.7米/秒 8.某物体在运动中,通过路程S1所用的时间为t1,接着以速度V2通过路程为S2,那么物体在它运动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机械运动所研究的是______。在机械运动中,物体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的, 是根据选择的_____来确定的。 2.物体的运动快慢决定于_____,只要_______保持不变,物体所做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3.甲、乙两辆车开始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行驶,从甲车看乙车,乙车是_____的, 后来甲车看乙车向前开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4.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这是以_____为参照物,实际上卫星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____。 5.两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在行驶过程中,甲车的司机看乙车是不动的,同样 乙车的司机看甲车也是不动的,这说明两辆汽车运动的方向_______,速度大小_____。 6.换算下列单位: 10米/秒=( )千米/小时 36千米/小时=( )米/秒 28千米/小时=( )米/秒 72千米/分=( )千米/小时=( )米/秒

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测试题

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 1、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几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对任何参照物而言结果都是相同的所说的参照物就是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仅是以它作为研究其它物体运动的标准自然界无所谓运动和静止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往往以地球为参照物,因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2、一个人坐在行驶的车厢中,认为自己是静止不动的,这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 ] A、路边的房子 B、行进的路面 C、行进中的其它车辆 D、车厢本身 3、一个物体通过400米的路程,在前一半的路程中所用的时间是10秒钟;如果在后一半路程中运动的速度为40米/秒,则在这一段运动的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20米/秒

B、40米/秒 C、30米/秒 D、 26、7米/秒 4、地球同步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某一位置,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的B.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的C.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地球,则地球在转动D.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太阳,则太阳是静止的5.课堂上老师让小林同学上讲台演讲,他从座位到讲台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 )A.0、lm/s B.1m/s C.10 m/s D.20 m/s 6、我们曾经听到鸟与飞机相撞而引起机毁人亡的报道,空中飞翔的鸟对飞行的飞机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是因为( )、 A、鸟飞行的速度很大 B、鸟飞行的速度很小 C、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小 D、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7、汽车从静止开始不断加速到正常行驶的过程称为启动阶段,某汽车的启动阶段经历时间是半分钟,且已知它在启动阶段的最后2s内通过的路程是12m,那么,该汽车在整个启动阶段的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测试.doc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试题 题号 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人坐车时,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人相对车是___ 的, 如果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时,人是 _______ O 2^单位换算:36千米/小时= ___________ 米/秒。0. 721

运动系统练习题

运动系统练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 有关解剖学姿势的描述,以下哪项不正确 A. 身体直立 B. 两眼平视前方 C. 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D. 双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E. 呈立正姿势 2.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胫骨在腓骨内侧 B. 舌在口腔内侧 C. 前臂内侧又叫尺侧 D. 小腿的外侧又叫腓侧 E. 距肢体根部近者为近端 3.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冠状面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 B. 矢状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 C. 水平面与地面平行 D. 与器官长轴平行的切面为横切面 E. 与器官长轴垂直的切面为横切面 4. 下列各骨中,不属于长骨的是 A.指骨B.桡骨 C.跖骨D.肋骨 E.股骨 5. 下列各骨中,属于短骨的是 A.跖骨B.跗骨 C.掌骨D.趾骨 E.骶骨 6. 椎骨的一般结构不包括 A. 椎体 B. 椎弓 C. 椎孔 D. 齿突 E. 棘突 7. 每块椎骨均具有的结构是

A. 齿突 B. 肋凹 C. 椎孔 D. 横突孔 E. 末端分叉的棘突 8. 颈椎特有的结构 A. 椎孔呈圆形 B. 关节突 C. 横突孔 D. 棘突长 E. 椎孔 9. 骶骨 A. 由4块骶椎融合而成 B. 呈三角形,盆面隆凸 C. 骶角是寻找骶管裂孔的体表标志 D. 岬是位于骶骨上缘中份后方的突起 E. 骶前、后孔与骶管不完全相通 10. A rib is a ___ bone. A. long B. short C. flat D. irregular E. sesamoid 11. 属于肋骨的结构是: A. 肋凹 B. 横突肋凹 C. 肋切迹 D. 锁切迹 E. 肋沟 12、胸骨 A.属于不规则骨B.分胸骨柄和胸骨体两部分 C.与胸骨直接连接的肋共有7对D.胸骨角平对第3肋 E.胸骨柄两侧有颈静脉切迹 13. 胸骨角平对 A. 锁骨内侧端 B. 第1肋 C. 第2肋 D. 第4肋 E. 第6肋 14. 属于面颅骨的是 A. 筛骨 B. 鼻骨 C. 颞骨 D. 枕骨

《第三章_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分) 1.一个石英钟的分针转1圈,则它的秒针转() A.5圈 B.60圈 C.100圈 D.3 600圈 2.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的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里,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 A.孙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白云 D.烟雾 3.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水 B.桥 C.人 D.地面 4.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对任何参照物而言结果都是相同的 B.所说的参照物就是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仅是以它作为研究其它物体运动的标准 C.自然界无所谓运动和静止 D.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往往以地球为参照物,因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5.如图3-17所示,在下面运动中,可以看作直线运动的是() A.沿笔直铁轨行驶的磁悬浮列车 B.踢到空中的足球 C.人造地球卫星 D.过山车 图3-17 6.下列各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约等于4.5m/s的是() A.正常成人行走 B.正常骑自行车 C.天空中飞行的飞机 D.正常运行的列车 7.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3︰1,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A.4︰9 B.4︰1 C.1︰4 D.9︰4 8.在测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果测出物体的运动时间比实际值偏大,则测量出的物体的平均速 度() A.跟实际值相同 B.比实际值偏大 C.比实际值偏小 D.不能确定 9.如图3-18所示,是我国主要城市间的里程表(单位:km)。由图可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北京与天津相距146 km B.B.南京与上海相距370 km C.北京与南京相距1417 km D.天津与上海相距1787 km 10.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用图像表示,在图3-19所示的各个图像中,可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二.填空题(共22分) 1.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这里所说的另一个物体,即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 2.“神舟六号”飞船升空时,以固定在飞船外的摄像头为参照物,飞船是;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 3.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如图3-20所示,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的(填“静止”或“运动”)如果战斗机在3s内飞行了0.6km,则它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m/s 4.观察图3-21甲可知汽车做直线运动;观察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图3-21乙),可知苹果做直线运动。 5.在“中学生运动会”上,百米赛跑正在紧张地进行着,谁是冠军,众人注目。观众认定,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而裁判员则认定,到达终点计时少的人运动得快。应注意的是,观众与裁判员判断运动快慢所用的方法是不同的。观众看谁跑在前面,是用在运动时间_________情况下,比较运动员运动的路程_________的方法;而裁判员看谁先到达终点,是用运动员跑的路程_________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_________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都能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6.在2006年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的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刘翔以12秒88打破了沉睡13年之久、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创造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他比赛时的平均速度约为 ________m/s。合 km/h。 7.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3-22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3-22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为 h. 8.如图3-23是一个骑车者和一个跑步者的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图线,从图中可以获得的合理信息很多,请写 出其中的三条。 图 3-20 图 3-21 图 图 图 3-18 图3-19 A B C D

(完整版)抛体运动习题(有答案)

一、平抛运动 1.平抛运动是一种典型的曲线运动,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际应用。 2.平抛运动的定义: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二、平抛运动的性质:是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1)因平抛运动只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mg,故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实际加速度就是重力加速度g(方向竖直向下),因为速度方向与合力G(或加速度g)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开始运动时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垂直,以后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的夹角越来越小,但是永远不重合),所以做曲线运动。 (2)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不太大,发生在离地不太高的范围内,地面可以看作是水平面,重力G和重力加速度g是恒量,方向竖直向下,始终垂直于水平面,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3)可以证明,平抛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4)平抛运动发生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 三、平抛运动的常规处理方法 平抛运动是比较复杂的曲线运动,利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观点,把它看做是水平方向(沿初速度方向向前)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向下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把曲线运动转换成两个简单的直线运动,就可以用直线运动的规律来处理,研究起来简单方便。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四、平抛运动的规律 (1)以抛出点O为坐标原点,水平初速度v0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2)任一时刻t的速度v 水平分速度: 竖直分速度: 实际(合)速度v的大小: 方向: 平抛运动瞬时速度v的大小和方向都是时刻改变着的。 (3)任一时刻t的位移s 水平分位移: 竖直分位移: 实际(合)位移s的大小: 方向: 平抛运动相对抛出点的位移s的大小和方向都是时刻改变着的。 (4)平抛运动的轨迹方程: 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

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机械运动(一) 一、知识概述 本周我们将学习物质的简单运动. 知道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二、重难点知识归纳及解析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通常简称为运动。 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 2、参照物 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标准物体作参照,这个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3、参照物的选择 研究某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事先选作标准的物体(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1)参照物是人为假定不动的,不是真正不动的。自然界不存在绝对不动的物体。 (2)同一物体,由于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描述结果往往是不同的。 (3)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应该选择最合适的物体作参照物,在研究地面上的物体运动时,我们常把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在研究运动的车上的物体运动时,可以选运动的车厢为参照物。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的分析和计算方法也就不同,巧妙地选取参照物,往往可以使解题过程大大简化。

(4)参照物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因为它不是另一个物体,而是同一物体。如果以研究对象为参照物,则研究对象永远是静止的。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平常说的一个物体是静止的,另一个物体是运动的,都是指这个物体相对于一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即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即我们说物体是静止的;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改变,那我们说物体是运动的。可见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而言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可能不同。因此,我们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不事先选择参照物,说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没有意义,也是不对的。 5、运动的分类 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例1、甲、乙、丙三人各驾一架直升飞机,从他们自己乘坐的飞机里往外看,甲看见丙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的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楼房和乙的飞机都匀速上升,则这三架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A.甲、乙匀速上升,丙匀速下降 B.甲、丙匀速下降,乙静止 C.甲、乙、丙均匀速下降 D.甲、乙、丙均匀速上升 解析: 研究三架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应以地面、楼房为参照物,丙看见楼房匀速上升,说明丙匀速下降;丙看见乙匀速上升,则乙有三种可能:静止、匀速上升或以小于丙的速度匀速下降;甲看见丙的飞机匀速上升,而丙相对地面是下降的,说明甲是以比丙更快的速度匀速下降的。 答案:BC

【物理】 简单机械测试题及答案经典

【物理】简单机械测试题及答案经典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如图所示,斜面长3m,高0.6m,建筑工人用绳子在6s内将重500N的物体从其底端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到顶端,拉力是150N(忽略绳子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上的摩擦力是50N B.拉力的功率是50W C.拉力所做的功是300J D.斜面的机械效率是80%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利用W=Fs计算该过程拉力F做的功;利用W有=Gh求出有用功,利用W额=W总﹣W有求出额外功,然后利用W额=fs计算货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大小;(2)利用P =W t 求拉力做功功率;(3)由η= W W 有 总 求斜面的机械效率. 【详解】 AC.拉力F做的功:W总=Fs=150N×3m=450J;有用功:W有用=Gh=500N×0.6m=300J,额外功:W额=W总﹣W有用=450J﹣300J=150J,由W额=fs可得,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 擦力:f=W s 额= 150 3 J m =50N,故A正确、C错误;B.拉力的功率:P= W t 总= 450 6 J s =75W,故B错;D.斜面的机械效率:η= 300 450 W J W J 有 总 = ×100% 66.7%,故D错误.故 选A. 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14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若动滑轮重10N,石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为75N B.绳子自由端向上移动了4m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93.3% D.提升200N重物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n=3,不计摩擦及绳重,拉力: F=1 3 (G+G动)= 1 3 ×(140N+10N)=50N,故A错误; B.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3h=3×2m=6m,故B错误;C.拉力做功:W总=Fs=50N×6m=300J, 有用功:W有用=Gh=140N×2m=28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 W 有用 总 ×100%= 280J 300J ×100%≈93.3%,故C正确。 D.提升200N重物时,重物重力增加,据η=W W 有用 总 = Gh Gh G h + 动 = G G G + 动 可知滑轮组机 械效率变大,故D错误。 3.山区里的挑夫挑着物体上山时,行走的路线呈“S”形,目的是 A.加快上山时的速度 B.省力 C.减小对物体的做功 D.工作中养成的生活习惯 【答案】B 【解析】 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使用斜面的好处是可以省力. 挑物体上山,其实就是斜面的应用,走S形的路线,增加了斜面的长,而斜面越长,越省力,所以是为了省力. 故选B. 4.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滑轮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别将所挂重物在相等时间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相同高度.若G1=G2,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和P2,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η2(忽略绳重和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平抛运动基本概念基础性简单练习题

平抛运动基本概念基础性简单练习题 基础知识: ⑴平抛定义:抛出的物体只受力作用下的运动。 ⑵平抛运动性质:是加速度恒为的曲线运动。 ⑶平抛运动公式: 水平方向运动V x= X= t= 竖直方向运动V y= y= t= V合= S合= 1.决定一个平抛运动的总时间的因素() A 抛出时的初速度 B 抛出时的竖直高度 C 抛出时的竖直高度和初速度 D 与做平抛运动物体的质量有关 2、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经时间t,其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与V0大小相等,那么t 为() A V0/g B 2V0/g C V0/2g D 2V0/g 3、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匀变速运动 B 是变加速运动 C 任意两段时间的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D 任意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等 4、物体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当抛出后竖直位移是水平位移的2倍时,则物体抛出的时间是( ) A 1∶1 B 2 ∶1 C 3∶1D4∶1 5、做平抛运动的物体:() A、速度保持不变 B、加速度保持不变 C、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 D、竖直方向的速度保持不变 6、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加速度恒定不变时,物体做直线运动 B、当初速度为零时,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 C、当初速度和加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 D、当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一定做圆周运动 7、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 D、只有变力才能使物体做曲线运动

8、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A、物体的高度和所受重力 B、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初速度 D、物体所受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 9、从20m高处以10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___________(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 10、物体从离水平地面h高出水平抛出,落地时间的速度方向与水平面成θ角,那么,物体水平抛出的初速度是__________ 11、水平抛出一小球,t秒末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450(t+1)秒末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0,则初速度为_________(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 12、从0.4m高的地方用玩具手枪水平射出一颗子弹,初速度是50m/s,则子弹飞行的水平距离为_________。 13、将物体从足够高的地方以水平速度v0=20m/s抛出,2s末物体水平分速度为_________,竖直分速度为__________,此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______(g=10m/s2) 14、将物体从某一高处以10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经2s落地,则从抛出到落地,物体的水平位移大小为________,竖直位移大小为_______,物体在2s内位移大小为________,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_________.(g=10m/s2) 15、一物体从20m高处水平抛出,1 s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0,(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求(1)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多少?(2)落地点里抛出点多远? 16、以v0=16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一石子,石子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不计空气阻力,求石子抛出点与落地点的高度差?石子落地的速度?(g=10m/s2) 家庭练习 一.选择题(不定项): 1、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抛出位置多高,抛出速度越大的物体,其水平位移一定越大 B.不论抛出位置多高,抛出速度越大的物体,其飞行时间一定越长 C.不论抛出速度多大,抛出位置越高,其飞行时间一定越长 D.不论抛出速度多大,抛出位置越高,飞得一定越远 2、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匀变曲线速运动 B.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C.任意两段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D.任意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等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检测题.docx

图1 图2 甲 乙 图3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制作整理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检测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C.运动和静止是机械运动的两种形式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 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中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周围的乘客为参照物 C.站在地球上的人认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静止,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D.空中加油时,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3. 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 A.一日千里 B.大步流星 C.风驰电掣 D.迅雷不及掩耳 4. 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 内,小明跑得更快 C. 内,小明的速度是 D. 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 5.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 - 图像如图2所示,由图像可知( ) A.两物体在 内都做匀速运动,且 甲 > 乙 B.两物体在 内都做匀速运动,且 甲 乙 C.两物体在 末相遇,但 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D,两物体在 末相遇,且 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6. (2015·浙江宁波中考)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 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 ) A.斜向上爬升 B.斜向下俯冲 C.竖直向上爬升 D.竖直向下俯冲 7. 小明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与公路并排的铁路上一列火 车的车头,过了一会儿又看到车尾。关于火车与汽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 A.火车静止,汽车运动

_物体的运动练习题一_2

凌北中学八年级物理第20周周练 姓名班级命题人:陈亚 一、填空题: 1.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⑴某同学的身高是16.2 ;⑵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 ⑶连云港拦海大堤全长约7000 ⑷优秀运动员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36 。 2.如图(1)所示,1元硬币直径的测量值是 cm。 3.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数据为:12.41cm,12.43cm,12.82 cm, 12.43cm,其 中测量记录中错误的是,此物体的长度应为。 4.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是以光速传播的。若北京到某城市的距离约为1950 km,那么,这个城市 通过“信息高速公路”接收到从北京发出的信息只需 s。 5.如图(2)所示,司机回答乘客的话是以为参照物,而马路旁小朋友的赞叹又是以 为参照物。 图(1)图(2) 6.速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一辆小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20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该小汽车。 7.在一条平直的东西向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依次向东行驶。甲、丙两车快慢相同,乙车比甲 车开得快。请问: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丙车。 8.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两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a)、(b)所 ⑴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作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 m的路程所用的时间为 s。 ⑵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 m。 ⑶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9.用超声波测海洋某处深度,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 m/s,如果发出信号4s后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那么海洋被测处的深度约为 m。 10.王芳同学在百米跑道上先以6m/s的速度跑了48m,后以5m/s的速度跑完剩下的路程,则她跑完全程所需的时间是 s,她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11、上海的发展日新月异,不久前国内首座开启式旋转景观桥在北外滩建成。该桥长约 22 米,一辆摩托车以 10 米/秒的速度沿直线匀速通过此桥,需秒;以桥为参照物,摩托车是的 ( 选填“静止”或“运动”)。 12、重庆市政府2006年度“八大民心工程”之首的重点建设项目——万(万州至开县)高速公路于2006 年12月27日建成通车。一辆“长安”小汽车从万州开往开县,路程缩短为原来的1/2,速度提高为原来的2倍,原来需2小时的行程,现在只需小时到达。当它以72km/h的速度通过西南地区最长的隧道——铁峰山2号隧道需要301秒钟,则隧道长米。 13、自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已进行第六次大提速.这次大提速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将新开 “D”字头快速列车86列,其中D92次和D93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见右表: 南昌-上海南上海南-南昌运行距离 D92次 8:34开 13:49到 D93次 15:31开 20:39到 840k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