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相对论
相对论的通俗理解

相对论的通俗理解相对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由爱因斯坦1926年提出。
它是描述物理学中的时间、空间、物质、能量等基本概念的相对性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模型。
尽管相对论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分支,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学习相对论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尝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相对论的一些基本原理。
首先,让我们讨论相对论中的两个基本概念:时间和空间。
相对论告诉我们,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它们是由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来决定的。
这是与牛顿时空的观念不同的。
相对论也告诉我们,光是宇宙中最快的东西。
无论光源是在静止还是在运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始终不变,为299792458米/秒。
这就是著名的“光速不变原理”。
当两个物体以不同的速度相对运动时,人们会发现它们的时间是不同的,这也称为“时空相对性”。
在考虑时空相对性时,我们必须考虑两个基本原则:时间膨胀和Lorenz 收缩。
时间膨胀是指当一个物体以一个接近光速的速度相对运动时,时间看起来相对延长。
Lorenz 收缩是指当物体以近光速的速度相对运动时,视图相对运动的物体在长度方面会发生变化。
以上两个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太明显,因为我们的速度与光速相比极低。
但是,当我们处理极高的速度或者质量时,时间膨胀和 Lorenz 收缩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接下来让我们讨论另一个相对论里很重要的概念,质能等效性。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等效理论,质量和能量之间有一个等价关系。
这意味着,质量可以被转换成能量,能量也可以转换成质量。
公式E=mc² 代表了质量转换成能量的过程,其中 E 是能量,m 是质量,c 是光速。
这一公式说明了,即使极小的质量也具有能量,并且一旦失去质量,该能量就会被释放出来。
最后,让我们来讨论一下重力场和引力波。
在相对论中,空间和时间被统一成一个四维时空。
这意味着,物体的存在是对周围空间和时间的影响。
一般来说,重力是由物体的质量所产生的,并且会影响周围的时空。
什么是相对论?

什么是相对论?
相对论,是科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当然,对于许多人而言,它似乎又有些神秘和难以理解。
那么,什么是相对论?相对论有哪些重要的性质和应用呢?下面,我们将逐一为您解释。
一、什么是相对论?
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期提出的一种理论,用来描述相对运动中的物体之间的关系和引力。
它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典物理学有很大不同,其中最大的区别是相对论意味着时间存在一种与观察者状态有关的时空扭曲。
也就是说,在高速运动或者接近高引力的空间中,时间和空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二、相对论的性质
相对论的性质有重量级和速度极限。
其中,相对论的重量级表示物体质量随其速度变化的特性:当物体接近光速时,它的质量变得越来越大。
同时,它还有一个最大速度限制,即光速,即使在极端条件下,物体也不可能超越光速。
三、相对论的应用
相对论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应用最广的是GPS定位。
由于卫星高速
运转,其时钟和地面时钟的差异不断增加,这会导致定位误差。
然而,通过相对论,研究人员可以计算出GPS时间与地面时钟时间之间的因
素差异,从而解决这一问题。
此外,相对论还在物理学,天文学和量子力学等科学领域中发挥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它可以解释星系,黑洞等现象,对于研究宇宙
的本质和组成起着关键作用。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应该对相对论有了一定的了解。
相对论是现代物
理学的基础之一,尽管它可能对我们来说有些抽象和难以理解,但相
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我们一定能够更好地掌握它的相关性质和
应用价值。
相对论的主要内容

相对论的主要内容
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于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新的物理学理论,它颠覆了牛顿力学的经典观念,改变了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
相对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狭义相对论
1. 相对性原理:所有的物理定律在不同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没有绝对的参考系。
2. 时空的相对性:时间和空间不再是绝对的概念,它们的测量都取决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
3. 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对所有观察者都是恒定的,与光源和观察者的相对运动状态无关。
4. 质能关系式:E=mc²,能量和质量之间的等价关系,表示质量可以转化成能量,能量也可以转化成质量。
二、广义相对论
1. 引力的等效原理:质量的存在会扭曲周围的空间,造成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 时空的弯曲:质量的分布会改变周围的时空结构,使得时间和空间都呈现出弯曲的状态。
3. 黑洞理论:由于质量超越了一定的临界值,会形成一个超引力的区域,使得任何物质和辐射都无法逃脱。
4. 引力波:由于质量的加速变化,会产生一种类似电磁波的引力波,可以用于探测和观测宇宙中的重大事件。
相对论的理论内容十分丰富和深刻,它不仅改变了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也揭示了物质的本质和宇宙的奥秘,是现代物理学中的重要一环。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最简单的解释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最简单的解释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一种描述物体在不同速度下的运动和时间流逝的理论。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解释:
相对论有两个基本概念: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1. 相对性原理:无论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物理定律都是相同的。
这意味着无论你是在运动的火车上还是在静止的房间里,物理定律都适用。
2. 光速不变原理:光速在真空中的数值是恒定的,且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无关。
换句话说,不论一个观察者是静止的还是移动的,他们所测得的光速都是相同的。
根据这两个原理,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的两个重要内容:时间的相对性和空间的扭曲。
1. 时间的相对性:根据相对性原理,不同观察者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会有不同的时间流逝速度。
也就是说,当一个观察者以光速运动时,他的时间会减缓。
这就是著名的“双生子悖论”,其中一个双生子在太空中旅行一段时间后回到地球,与地球上的双生子相比,他会年轻得多。
2. 空间的扭曲:根据光速不变原理,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时空弯曲”的概念。
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会扭曲周围的空间,使直线距离变得不再是直线。
这就是
为什么我们在宇宙中看到的光线会被星体的引力弯曲的原因。
总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一种描述物体在不同速度下的运动和时间流逝的理论,它基于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提出了时间的相对性和空间的扭曲的概念。
相对论的结论

相对论的结论
相对论是一种物理学理论,由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相对论的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物理定律是相对的:相对论认为物理定律是相对的,即它们只在特定的参考
系下才有意义。
因此,在不同的参考系下,同一现象可能会呈现不同的结果。
2.物质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根据相对论,物质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这就是著名的质能关系式E=mc^2,其中E是能量,m是质量,c是光速。
3.光的速度是有限的:相对论认为光的速度是有限的,即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恒定的。
这个速度被称为光速,符号为c,约为3.0×10^8米/秒。
4.时间和空间是相互联系的: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互联系的,即它们不
是独立的概念,而是在某些情况下相互依赖的。
这就是著名的时空变换方程,即当物体在相对运动时,时间和空间会发生变化。
5.质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相对论认为质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这就是著名的质能关系式E=mc^2,其中E是能量,m是质量,c是光速。
6.重力是时空的弯曲:相对论认为重力是时空的弯曲,即大质量物体会使时空
发生弯曲,使其它物体受到吸引。
这就是著名的广义相对论。
上述结论是相对论的主要结论,相对论的理论成果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对论的基本概念及狭义相对论

相对论的基本概念及狭义相对论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由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
它对时间、空间、质量和能量的理解进行了颠覆性的改变,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本文将介绍相对论的基本概念,并重点探讨狭义相对论的原理和应用。
一、相对论的基本概念1. 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性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并不是绝对存在的,而是与观察者的参考系相关。
不同的观察者在不同的参考系中,会对事件的发生顺序和空间间隔有不同的认知。
因此,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
2. 光速不变原理相对论提出了光速不变原理,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恒定不变的,约为每秒30万公里。
无论观察者的运动状态如何,他们所测得的光速都将是相同的。
这个原理是相对论理论的基础,对于我们理解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至关重要。
二、狭义相对论的原理狭义相对论是相对论的其中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不受引力影响的参考系之间的变换规律。
它基于以下两个基本原理:1. 相对性原理相对性原理指出,自然定律在所有惯性参考系中都具有相同的形式。
也就是说,无论一个观察者处于静止还是匀速直线运动,他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都是一样的。
2. 光速不变原理光速不变原理在狭义相对论中同样适用。
光速不变原理要求,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光的传播速度都是不变的,不受观察者的运动状态影响。
三、狭义相对论的应用1. 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狭义相对论意味着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其结果是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的现象。
当物体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时,观察者会觉得物体的时间变慢,同时长度也会在运动的方向上收缩。
这一现象已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深刻影响着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
2. 质能方程狭义相对论提出了著名的质能方程E=mc²,其中E代表能量,m代表物体的质量,c代表光速。
这个方程揭示出了质量与能量之间的等价关系,且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这个理论为核能、宇宙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深刻的指导。
3. 引力的替代相对论通过重新定义了引力的概念,提出了另一种解释引力的框架。
什么是相对论?

什么是相对论?相对论是一种关于时间、空间、质量、运动的学说,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
该学说最初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20世纪初提出,至今仍然在物理学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
一、相对论的历史相对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当时,许多科学家正在企图解释当时已知的自然现象,但是由于新的实验和观测结果之间的矛盾,他们开始怀疑牛顿力学是有问题的。
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他随后的发现是广义相对论,该理论在1915年被发表,这一理论的影响至今仍在影响物理学研究。
二、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基于两个关键假设。
首先,物理规律在所有参考系内都是相同的;其次,光速在所有参考系中都是恒定不变的。
这些假设导致了一些奇特而违反直觉的结果。
例如,两个相对运动的观察者将会观测到时间的流逝速度不同,长度也有所不同。
这种时间和长度的变化被称为“洛伦兹收缩”和“时间膨胀”。
狭义相对论的理论结果有许多实际应用。
其中,最受人们欢迎的莫过于原子核能的释放,这也导致了原子弹的发明。
三、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建立在狭义相对论之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质量并未引起引力,而是由于引力场的构成所导致。
具体而言,广义相对论指出,任何物体都倾向于按照行进的路径向前运动,但是由于引力场的作用,物体会沿着曲线路径运动。
此外,广义相对论还指出时间和空间是密切相关的,可以相互变换。
广义相对论的理论结果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来自地球和卫星的信号要在彼此之间传送,他们得通过卫星和已经比地球高出了3万公里的太空。
这些信号必须经过修正,否则,信号在地球和卫星之间的传递时间可能会变化。
四、相对论的发展相对论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更深刻的理解和他们的科学提出方案。
他们正在努力寻找一种实验方法,来证明理论的正确性。
科学家们一直在推动相对论的研究,包括不断探索宇宙的新奥秘。
他们利用了一系列仪器来跟踪宇宙中的物质,包括黑洞、星系结构等等。
五、小结相对论的出现是现代科学的重要分界线。
什么是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

什么是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相对论是一种物理学理论,用于描述物体在高速和强引力场下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相对论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两个部分。
狭义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的,它是一种描述高速运动物体行为的理论。
狭义相对论基于两个基本假设:光速不变和等效原则。
光速不变指的是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光速在真空中的数值都是恒定不变的,约为每秒299,792,458米。
等效原则指的是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物理定律的形式都是相同的。
根据狭义相对论,物体的运动和观测结果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扭曲。
时间扭曲指的是在高速运动物体的参考系中,时间会变慢,这被称为时间膨胀效应。
空间扭曲指的是物体的长度会在高速运动方向上收缩,这被称为长度收缩效应。
此外,狭义相对论还引入了质能等效原理,即质量和能量之间存在着等效关系(E=mc^2)。
狭义相对论还提出了相对论动力学,即描述物体在高速运动下的运动规律。
根据相对论动力学,物体的质量会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这被称为质量增加效应。
此外,狭义相对论还引入了四维时空的概念,即将时间和空间统一为时空的一个整体。
广义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于1915年提出的,它是一种描述引力的理论。
广义相对论基于等效原则,并提出了新的引力观念。
根据广义相对论,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是由于时空的弯曲造成的,而不是传统的牛顿引力。
这种时空弯曲是由物体的质量和能量分布所引起的。
广义相对论还预言了黑洞的存在,黑洞是一种密度极高的天体,它的引力非常强大,甚至连光也无法逃逸。
此外,广义相对论还解释了宇宙的膨胀和结构的形成,为宇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对论在物理学和天文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为我们提供了理解高速运动、引力和宇宙结构的框架,并为各种实验和观测结果提供了解释。
通过相对论,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探索宇宙的奥秘,推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科技应用文写作》
论文(设计)题目: 浅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分 院: 理工分院 专 业(方 向): 通信工程 年 级、班 级: 通信0801 学 生 学 号: 0810730075 学 生 姓 名: 李星亮 指 导 老 师: 杨大全
2011 年 6 月 8日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论文
- I - 目 录 1 概述 1.1 相对论的概念 ..................................... 1 1.2 爱因斯坦的简介 .................................... 1 1.3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的分野 ............................. 2 1.4 狭义相对论 ....................................... 2 1.5 广义相对论 ....................................... 3 1.6 相对论的应用及其对物理学发展的影响 .................... 4 2 相对论公式及其证明 2.1 单位符号 ......................................... 5 2.2 牛顿力学 ......................................... 5 2.3 狭义相对论力学 .................................... 6 2.4 三维证明 ......................................... 6 3 光弯曲的解析 3.1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弯曲 ............................... 8 3.2弯曲时空 ......................................... 9 4 相对论的时空观 4.1 基础理论 ........................................ 10 4.2对时空观的探索 ................................... 11 5 结论 ............................................. 12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论文
- 1 - 浅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 绪论 1.1 相对论的概念 相对论(英语:Theory of relativity)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理论,主要由爱因斯坦创立,依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提出给物理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们共同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相对论极大的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同时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时空”等全新的概念。不过近年来,人们对于物理理论的分类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以其理论是否是决定论的来划分经典与非经典的物理学,即“非经典的=量子的”。在这个意义下,相对论仍然是一种经典的理论。
1.2 爱因斯坦的简介 爱因斯坦(1879-1955)是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物理学革命的旗手。1879年 3月14日生于德国乌耳姆一个经营电器作坊的小业主家庭。一年后,随全家迁居慕尼黑。父亲和叔父在那里合办一个为电站和照明系统生产电机、弧光灯和电工仪表的电器工。在任工程师的叔父等人的影响下,爱因斯坦较早地受到科学和哲学的启蒙。1894年,他的家迁到意大利米兰,继续在慕尼黑上中学的爱因斯坦因厌恶德国学校窒息自由思想的军国主义教育,自动放弃学籍和德国国籍,只身去米兰。1895年他转学到瑞士阿劳市的州立中学;1896年进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学,1900年毕业。由于他的落拓不羁的性格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为教授们所不满,大学一毕业就失业,两年后才找到固定职业。1901年取得瑞士国籍。1902年被伯尔尼瑞士专利局录用为技术员,从事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鉴定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科学研究,于1905年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光量子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同年,以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苏黎世大学的博士学位。1908年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从此他才有缘进入学术机构工作。1909年离开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德语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12年任母校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教授。1914年,应M.普朗克和W.能斯脱的邀请,回德国任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直到1933年。1920年应H.A.洛伦兹和P.埃伦菲斯特(即P.厄任费斯脱)的邀请,兼任荷兰莱顿大学特邀教授。回德国不到四个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投入公开的和地下的反战活动。他经过8年艰苦的探索,于1915年最后建成了广义相对论。海南大学三亚学院论文 - - 2 - - 他所作的光线经过太阳引力场要弯曲的预言,于1919年由英国天文学家A.S.爱丁顿等人的日全食观测结果所证实,全世界为之轰动,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在西方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同时也招来了德国和其他国家的沙文主义者、军国主义者和排犹主义者的恶毒攻击。1933年1月纳粹攫取德国政权后,爱因斯坦是科学界首要的迫害对象,幸而当时他在美国讲学,未遭毒手。3月他回欧洲后避居比利时,9月9日发现有准备行刺他的盖世太保跟踪,星夜渡海到英国,10月转到美国普林斯顿,任新建的高级研究院教授,直至1945年退休。1940年他取得美国国籍。1939年他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在匈牙利物理学家L.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国在日本两个城市上空投掷原子弹,爱因斯坦对此强烈不满。战后,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平运动和反对美国国内法西斯危险,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55年 4月18日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普林斯顿。遵照他的遗嘱,不举行任何丧礼,不筑坟墓,不立纪念碑,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为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为圣地。
1.3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的分野 传统上,在爱因斯坦刚刚提出相对论的初期,人们以所讨论的问题是否涉及非惯性参考系来作为狭义与广义相对论分类的标志。随着相对论理论的发展,这种分类方法越来越显出其缺点——参考系是跟观察者有关的,以这样一个相对的物理对象来划分物理理论,被认为较不能反映问题的本质。目前一般认为,狭义与广义相对论的区别在于所讨论的问题是否涉及引力(弯曲时空),即狭义相对论只涉及那些没有引力作用或者引力作用可以忽略的问题,而广义相对论则是讨论有引力作用时的物理学的。用相对论的语言来说,就是狭义相对论的背景时空是平直的,即四维平凡流型配以闵氏度规,其曲率张量为零,又称闵氏时空;而广义相对论的背景时空则是弯曲的,其曲率张量不为零。
1.4 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在他1905年的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介绍了其狭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建立在如下的两个基本公设上: 狭义相对性原理(狭义协变性原理):一切的惯性参考系都是平权的,即物理规律的形式在任何的惯性参考系中是相同的。这意味着物理规律对于一位静止在实验室里的观察者和一个相对于实验室高速匀速运动着的电子是相同的。 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任何参考系下是恒定不变的,这用几何语言可以表为光子在时空中的世界线总是类光的。也正是由于光子有这样的实验性质,在国际单位制中使用了“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所走过的距离”来定义长度单位“米”(米)。 在狭义相对论提出以前,人们认为时间和空间是各自独立的绝对的存在。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首次提出了时空的概念,它认为时间和空间各自都不是绝海南大学三亚学院论文 - - 3 - - 对的,而绝对的是一个它们的整体——时空,在时空中运动的观者可以建立“自己的”参照系,可以定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即对四维时空做“3+1分解”),而不同的观者所定义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是不同的。具体的来说,在闵氏时空中,而如果一个惯性观者(G)相对于另一个惯性观者(G')在做匀速运动,则他们所定义的时间(t与t')和空间({x,y,z}与{x',y',z'})之间满足洛伦兹变换。而在这一变换关系下就可以推导出“尺缩”、“钟慢”等效应,具体见狭义相对论条目。 在爱因斯坦以前,人们广泛的关注于麦克斯韦方程组在伽利略变换下不协变的问题,也有人注意到过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所基于的实验(如光程差实验等),也有人推导出过与爱因斯坦类似的数学表达式(如洛伦兹变换),但只有爱因斯坦将这些因素与经典物理的时空观结合起来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并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时空观。在这一点上,狭义相对论是革命性的。
1.5 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在1915年左右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给出了广义相对论最初的形式。他首先注意到了被称之为(弱)等效原理的实验事实: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是相等的(目前实验证实,在10 − 12的精确度范围内,仍没有看到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的差别)。这一事实也可以理解为,当除了引力之外不受其他力时,所有质量足够小(即其本身的质量对引力场的影响可以忽略)的测验物体在同一引力场中以同样的方式运动。既然如此,则不妨认为引力其实并不是一种“力”,而是一种时空效应,即物体的质量(准确的说应当为非零的能动张量)能够产生时空的弯曲,引力源对于测验物体的引力正是这种时空弯曲所造成的一种几何效应。这时,所有的测验物体就在这个弯曲的时空中做惯性运动,其运动轨迹正是该弯曲时空的测地线,它们都遵守测地线方程。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爱因斯坦得到了其广义相对论。 系统的说,广义相对论包括如下几条基本假设: 广义相对性原理(广义协变性原理):任何物理规律都应该用与参考系无关的物理量表示出来。用几何语言描述即为,任何在物理规律中出现的时空量都应当为该时空的度规或者由其导出的物理量。 爱因斯坦场方程(详见广义相对论条目):它具体表达了时空中的物质(能动张量)对于时空几何(曲率张量的函数)的影响,其中对应能动张量的要求(其梯度为零)则包含了上面关于在其中做惯性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方程的内容。 在现有的广义相对论的理论框架下,等效原理是可以由其他假设推出。具体来说,就是如果时空中有一观者(G),则可在其世界线的一个邻域内建立的局域惯性参考系,而广义相对性原理要求该系中的克氏符(Christoffel symbols)在观者G的世界线上的值为零。因而现代的相对论学家经常认为其不应列入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Synge就认为:等效原理在相对论创立的初期起到了与以往经典物理的桥梁的作用,它可以被称之为“广义相对论的接生婆”,而现在“在广义相对论这个新生婴儿诞生后把她体面地埋葬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