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竞赛知识点整理(六)

高中化学竞赛知识点整理(六)
高中化学竞赛知识点整理(六)

6.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

6.1.1 氧化数,氧化和还原

1.氧化和还原:化合价升高的过程叫做氧化,化合价降低的过程叫做还原。

2.化合价的电子理论:把失电子的过程叫做氧化,得电子的过程叫做还原。例如

Cu + 2Ag+ = Cu2+ + 2Ag

反应中电子由Cu转移给Ag+,Cu失去电子被氧化,Ag+ 得到电子被还原。

3.“氧化数”:元素的氧化数可按照下列规则确定:

(1)单质的氧化数为零,因为原子间成键电子并不偏离一个原子而靠近另一个原子。(2)所有元素氧化数的代数和在多原子的分子中等于零;在多原子的离子中等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3)碱金属的氧化数为+1,碱土金属的氧化数为+2。

(4)在共价化合物中,成键电子对总是偏向电负性大的元素,所以电负性最大的氟在化合物中氧化数总是-1,氢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数一般为+1,但在活泼金属的氢化物(LiH)中,氢的氧化数为-1。

(5)氧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数一般为-2;在过氧化物(如H2O2,BaO2等)中,氧的氧化数为-1;在超氧化合物(如KO2)中,氧化数为-;在OF2中,氧化数为+2。

例如,在K2Cr2O7中,K的氧化数为+1,O的氧化数为-2,K2Cr2O7分子中各元素总的氧化数为0,因此Cr的氧化数x可以由下式求出:

(+1)×2 +x×2 +(-2)×7=0,x=+6

4.根据氧化数的概念,氧化数升高的过程称为氧化;氧化数降低的过程称为还原。

还原剂氧化剂

还原剂氧化剂

5.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前后元素氧化数发生改变的一类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氧化过程和还原过程总是同时发生。

6.还原剂和氧化剂:氧化数升高的物质叫做还原剂,还原剂的作用是使另一种物质还原,而其本身被氧化,它的反应产物叫作氧化产物;

氧化数降低的物质叫作氧化剂,氧化剂是使另一种物质氧化,而其本身被还原,它的反应产物叫做还原产物。例如,在下列反应中,

NaClO是氧化剂,氯元素的氧化数从+1降低到-1,它本身被还原,使FeSO4氧化。FeSO4是还原剂,铁元素的氧化数从+2升高到+3,它本身被氧化,使NaClO还原。

7.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和歧化反应:一种化合物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称为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氧化数升高和降低的是同一种元素,则称为歧化反应。例如,

+H2O=+

反应中一半氯是氧化剂,另一半氯是还原剂。

6.1.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 氧化数法(略)

2. 离子-电子法

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是将反应式改写为半反应式,先将半反应式配平,然后再将这些半反应式加合起来,消去其中的电子而完成。例如,配平酸性介质中的反应

CuS + NO3- ? Cu2+ + SO42- + NO

具体步骤如下:

(1)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都是由两个半反应组成的,因此可以将这个方程式分成两个未配平的半反应式,一个代表氧化,另一个代表还原。

氧化:CuS ? Cu2+ + SO42-

还原:NO3- ? NO

(2)调整计量数,使半反应两端除H和O以外的原子数相等。上一步的结果已经达到这一要求。

(3)由于反应在酸性介质中进行,在半反应的两侧加入H+和H2O使半反应式两端原子数相等。

CuS + 4H2O ? Cu2+ + SO42- + 8H+

NO3- + 4H+ ? NO +2H2O

(4)在氧化半反应的右侧和还原半反应的左侧加入相应的电子,使半反应的两端电荷平衡。CuS + 4H2O ? Cu2+ + SO42- + 8H+ + 8e

NO3- + 4H+ + 3e ? NO +2H2O

(5)根据氧化剂获得的电子数和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必须相等的原则,将两个半反应式乘以一定的系数,加合为一个配平的离子反应式:

CuS + 4H2O ? Cu2+ + SO42- + 8H+ + 8e

NO3- + 4H+ + 3e ? NO +2H2O

3CuS + 8NO3- + 8H+=3Cu2+ + 3SO42- + 8NO + 4H2O

如果在碱性介质中半反应中反应物和产物中的氧原子数不同,则在半反应式中加入OH-离子或H2O分子,并利用水的电离平衡使两侧的氧原子数和电荷数均相等。例如,配平碱性介质中的反应

CN-+ MnO4-? CNO-+ MnO2

(1)写出半反应,并去除除H2O,OH-, H+以外的与电子得失无关的物质

氧化:CN-? CNO-

还原:MnO4-? MnO2

此时,半反应两端除H和O以外的原子数已经相等,故直接进入下一步配平。

(2)由于反应在碱性介质中进行,在半反应的两侧加入OH-离子或H2O分子,使半反应式两端原子数相等。

CN-+ 2OH-? CNO-+ H2O

MnO4-+ 2H2O ? MnO2 + 2OH-

(3)在氧化半反应的右侧和还原半反应的左侧加入相应的电子,使半反应的两端电荷平衡。CN-+ 2OH-? CNO-+ H2O + 2e

MnO4-+ 2H2O + 3e ? MnO2 + 4OH-

(4)根据得失电子数必须相等,将两边电子消去,加合成一个已配平的反应式。

′3) CN-+ 2OH-? CNO-+ H2O + 2e

+ ′2) MnO4-+ 2H2O + 3e ? MnO2 + 4OH-

3CN-+ 2MnO4-+ H2O =3CNO-+ 2MnO2 + 2OH-

6.2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

6.2.1原电池

1.氧化还原反应: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看到锌片逐渐溶解而铜逐渐析出,沉积在锌片的表面,反应为

Zn + Cu 2+ = Zn 2+ + Cu

在这个反应中,电子从锌片转移给Cu2+离子使其还原。但是由于两种反应物直接接触,电子的流动是无序的,反应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而散失掉。

2.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如图6-1所示,如果在一个烧杯中放入锌片和硫酸锌溶液,另一个烧杯中放入铜片与硫酸铜溶液,将两溶液之间用“盐桥”连接起来(一个倒置的U形管中装满用饱和KCl溶液和琼胶做成的冻胶,称为盐桥),再将铜片与锌片用导线连接,就可以得到从锌片流向铜片的定向流动的电子流。这种直接将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化学能转化称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上述Zn与CuSO4发生反应构成的原电池称为铜锌原电池。如果在电路中串联入一个灵敏电流计,可以观察到指针偏转。习惯上人们把电流流出的一端称为正极,电流流入的一端称为负极。在铜锌原电池中,锌片为负极,不断溶解,发生氧化反应;而铜片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表面沉积上一层铜。在两电极上分别发生下列反应:

负极Zn Zn2+ + 2e

正极Cu 2+ + 2e Cu

总反应为Zn + Cu 2+ = Zn 2+ + Cu

图6-1铜锌原电池

3.电池符号:铜锌原电池的结构通常可以形象化地用下列电池符号来表示

(-)Zn|ZnSO4(c1)‖CuSO4(c2)|Cu(+)

习惯上把负极写在左边,表示由Zn片和Zn2+溶液组成负极;正极写在右边,表示由Cu片和Cu2+溶液组成了正极。金属Zn和Zn2+溶液之间用单竖线“|”分开表示物相界面;正负两极之间用双竖线“‖”分开代表盐桥。溶液的浓度和气体的分压也应注明,当溶液中有两种离子参与电极反应,可用逗号“,”把它们分开。

4.电极和氧化还原电:对原电池由彼此分开的两个半电池组成,半电池也称为电极,构成半电池的一对氧化态和还原态物质组成的共轭体系称为氧化还原电对,简称电对,可用“氧化

态/还原态”表示。例如,铜锌原电池中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由Cu2+/Cu电对和Zn2+/Zn电对组成。

例如:

负极H2 2H+ + 2e

正极Fe3+ + e Fe 2+

总反应为H2 + 2Fe3+ = 2H+ + 2Fe 2+

其电池符号可表示为:

(-)Pt|H2(pΘ)|H+ (c1mol·dm-3)‖Fe3+(c2mol·dm-3),Fe2+(c3mol·dm-3)|Pt(+)

6.2.2 电极电势

1.原电池的两极电极电势不同,电流由电极电势高的一极流向电极电势低的一极。原电池的电动势即为在没有外电流的情况下,正极与负极的电极电势之差。

E=j正极-j负极

2.电极电势:绝对值无法测量,

选定标准氢电极作为参考标准,规定其电极电势为零,

其他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组成原电池,通过测定原电池的电动势,就能求得电极电势的相对值。

规定在任何温度下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

实际上,电极电势同温度有关,所以很难制得标准氢电极,它只是一种理想电极。

图6-3 标准氢电极(左)以及Zn2+/Zn电对与标准氢电极组成的原电池(右)

3.标准电极电势的测定:如图6-3所示,将纯净的Zn片放在ZnSO4溶液中,把它和标准氢电极用盐桥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原电池,原电池的电动势就等于Zn2+/Zn电极的电极电势。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测定任意电极的电极电势,通常测定时的温度为298K。在标准状态下测定的电极电势称为标准电极电势,符号jΘ表示。所谓标准状态是指组成电极的相关离子其浓度为1mol·dm-3,气体的分压为100kPa,液体或固体都是纯净物质。

Zn2+/Zn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通过上述原电池可以测得,298K时,测得该原电池的电动势E Θ=0.76V,而且,在这个原电池中,Zn2+/Zn电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标准氢电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因此

EΘ= jΘ正极-jΘ负极= jΘH+/H2-jΘZn2+/Zn

0.76V= 0-jΘZn2+/Zn

jΘZn2+/Zn=-0.76V

总的电池反应是:

2H+ + Zn= H2 + Zn2+

用同样的方法可测得Cu2+/Cu电对的电极电势。在298K时,测

得标准Cu2+/Cu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EΘ=

0.34V,铜电极为正极,氢电极为负极,因此

EΘ= jΘ正极-jΘ负极= jΘCu2+/Cu-jΘH+/H2

0.34V=jΘCu2+/Cu-0

∴= +0.34V

注意:1.298K时一些常见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可由附录查

出,

2.由于标准氢电极难以制备,在实际测量电极电势时,常采用饱和甘汞电极或Ag/AgCl 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保持较为稳定的电极电势。在298K时,饱和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为0.2415V。

6.3 原电池的电动势与吉布斯自由能变

6.3.1原电池的电动势与吉布斯自由能变的关系

在等温、等压、不做其它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原电池所能

够做的最大电功等于吉布斯自由能减小的数值,即

W电功=-ΔrGm

电功等于电量Q与其所通过的电势差E的乘积,即

W电功=QE

一个原电池电动势为E,转移n mol电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产生n F电量,其所能做的电功为

W电功=n FE

因此,

-ΔrGm=n FE=—n F(j正极-j负极)

或ΔrGm=-n FE=-n F(j正极-j负极)

当原电池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处于标准状态时,上式可以写为:

Δr GΘm=-n F EΘ=-n F(jΘ正极-jΘ负极) (6-z)

式中F称法拉弟常数,其单位为C·mol-1,EΘ的单位为V(伏),n为氧化还原反应式中得失电子数。

6.3.2原电池的电动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

根据化学反应等温式

Δr G mΘ=-RTln KΘ

结合式Δr GΘm=-n F EΘ

可得

n F EΘ=RTln KΘ

因此

EΘ=ln KΘ

当温度为298K时,RT/F是一个常数,将自然对数转化为常用对数,并将常数代入上式得到:

EΘ=lgKΘ

lg KΘ=

根据这个式子可以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

总结Δr GΘm、EΘ和KΘ三者的关系,可以得到图6-5。

6.2.4 电极电势的应用

1.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

总是电极电势代数值较大的电对作为原电池的正极,而电极电势代数值较小的电对作为原电池的负极。

原电池的电动势总是等于正极的电极电势与负极的电极电势的差值。

E=j正极-j负极

2.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排列在电极电势表右上方的还原态物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够还原排列在电极电势表左下方的具有较强氧化性的氧化态物质。

例如,Zn2+/Zn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为-0.76V,Cu2+/Cu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为+0.34V 号。带负号表明锌失去电子的倾向大于H2,或Zn2+获得电子变成金属Zn的倾向小于H+。带正号表明铜失去电子的倾向小于H2,或Cu2+获得电子变成金属铜的倾向大于H+,也可以说Zn比Cu活泼,因为Zn比Cu更容易失去电子转变为Zn2+离子。

φ?代数值越小,该电对的还原态物质越易失去电子,是越强的还原剂,其对应的氧化态物质越难得到电子,是越弱的氧化剂;

φ?代数值越大,该电对的氧化态物质是越强的氧化剂,其对应的还原态物质是越弱的还原剂。

3.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一般化学反应多是在恒温恒压下进行的,而电极电势数值的测定,通常是在298K及100kPa 下测定的,因此可利用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数值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其方法是将某一氧化还原反应分成两个半电池反应,并将两个半电池反应组成一个原电池,根据原电池的电动势E值,即可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根据6.3.1节的推导

Δr G m =-nF E

当Δr G m<0时,E>0,氧化还原反应可正向自发进行;

当Δr G m>0时,E<0,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正向自发进行,但逆向可以自发进行;

当Δr G m = 0时,E = 0,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平衡。

6.2.5浓度对电极电势和原电池电动势的影响

对于任意的氧化还原反应

aA +bB =gG + dD

根据化学反应等温式

Δr G m =Δr G mΘ+ RTlnQ

Δr G m = -n F E,Δr G mΘ= -n F EΘ

因此

-n F E= -n F EΘ+ RTlnQ

E= EΘ-lnQ

298K时,将自然对数转换为以10为底常用对数可得

E= EΘ-lgQ

同样地,对于任意一个电对,其半电池反应的电极电势φ与标准电极电势φ?和电对所对应的氧化态和还原态物质的浓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这个方程称为能斯特(Nernst)方程,它给出了电对的电极电势与相关离子浓度(严格地说应为活度)和温度的定量关系。

298K时,将温度和R值代入,并将自然对数变换成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可得

注意:方程式中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并非专指氧化数有变化的物质,而是包括了参加电极反应的所有物质。在电对中,如果氧化态或还原态物质的系数不是1,则[氧化态]或[还原态]项要以对应的系数为指数。如果电对中的某一物质是固体或液体,则它们的浓度均认为是1。如果电对中的某一物质是气体,它的浓度用气体分压来表示。下面举例说明。

例6-6 已知298K时,碱性条件下,O2 +2H2O(1) +4e4OH-,=0.40V。计算[OH-]

=0.01mol·dm-3,为100kPa时的值。

解: =+

=0.40+

= 0.52(V)

当电极反应中包含着H+和OH-离子,反应前后有沉淀或配合物生成时,相关离子浓度的变化会对电极电势产生明显的影响。

6.4 电化学的应用

6.4.1电解及其应用

1.电解池和电解原理

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液)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借助于电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装置,也就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电解池(或电解槽)。在电解池中,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的极叫做阴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的极叫做

阳极。

正离子移向阴极,在阴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负离子移向阳极,在阳极上给出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在电解池的两极反应中正离子得到电子或负离子给出电子的过程都叫放电。

图6-6为电解装置示意图。用铂作电极,电解0.1mol·dm-3 NaOH溶液时,H+移向阴极,在阴极上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氢气;OH-离子移向阳极,在阳极上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氧气。因此,总的电解反应是在阴极上产生H2,阳极上产生O2,反应的实质是电解水。电解反应可以表示为

阴极:2H+ + 2e = H2

阳极:4OH- - 4e = 2H2O + O2

总反应为:2H2O = 2H2 + O2

图6-6电解装置示意图

电解池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电极反应及电子流方向均有区别,将其列在表6-2中。

表6-2 电解池与原电池电极的区别

电解池原电池

电极名称阴极阳极负极正极

电子流动方向电子从直流电源流

电子流回直流电

电子向外电路流

电子从外电路流

发生反应类

还原反应氧化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2.分解电压

能使电解顺利进行所必须的最小电压叫做分解电压。

外加电压等于或略大于相应的原电池的电动势,但方向刚好相反时,两电极上就应有电解产物析出,整个电解反应就应能够进行。这个最小的分解电压值称为理论分解电压,可以从原电池的电动势求得。

3.电解产物的一般规律

究竟哪一种离子先放电,这就要由它们的析出电位决定,而析出电位要由它们的标准电极电势,离子浓度以及电解产物在所采用的电极上的超电势等因素作综合考虑。在阳极上进行的是氧化反应,首先反应的必定是容易给出电子的物质,在阴极上进行的是还原反应,首先反

应的必定是容易与电子结合的物质。即在阳极放电的是电极电势代数值较小的还原态物质,而在阴极放电的则是电极电势代数值较大的氧化态物质。

用金属铜做电极电解CuSO4溶液时,用粗铜板(含有Zn,Fe,Ni,Ag,Au等杂质)作为阳极,薄纯铜片作为阴极,在阴极和阳极发生的都是Cu的氧化和还原反应。

阳极Cu - 2e Cu2+

阴极Cu2++2e Cu

总反应式Cu(阳) + Cu2+ = Cu2+ + Cu(阴)

随着电解的进行,阳极粗铜中的铜以及较活泼的金属杂质(如Zn,Fe,Ni等)都溶解,以离子进入溶液。粗铜中的不活泼金属杂质(如Ag,Au等)则不溶解,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叫作阳极泥。该电解反应的实质是铜的精炼

4. 电冶金

利用电解的原理从矿石中将金属单质还原出来的过程称为电冶金,特别对于Na、Mg、Al等活泼金属来说,电冶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无水Al2O3本身的熔点约为2050℃,不可能直接它来电解制备铝,但是NaAlF6的熔点只有1012℃,溶解Al2O3后熔点进一步降低,电解过程可在950℃左右进行。电解的总反应为

阳极的石墨会与生成的氧气反应而消耗,因此要定时补充。由于生成的熔融态Al的密度高于Al2O3和NaAlF6,可在电解槽的底部得到纯净的产物铝锭,然后再将纯铝锭加工成铝板、铝罐、铝箔等各种铝制品。

图6-8铝的电解法制备示意图

6.4.2金属腐蚀与防护

金属表面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破坏,叫做金属的腐蚀。大气、海水、土壤等环境对金属材料都会发生腐蚀作用。

根据机理不同,可以将金属腐蚀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类:

1.化学腐蚀

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高温下与腐蚀性气体或非电解质发生单纯的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现象。这在金属的加工、铸造、热处理过程中是经常遇到的。例如,高温下,轧钢中的铁被氧化而形成疏松的“铁皮”:

2Fe +O22FeO

4FeO +O22Fe2O3

FeO +Fe2O3 Fe3O4

生成的铁的氧化物结构疏松,没有保护金属的能力,也不具有金属原有的高强度和高韧性等性能。

2.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是由于金属与电解液发生作用,使金属表面形成原电池而引起的,这种原电池又称为腐蚀电池。

腐蚀电池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称为阴极(正极),一般只起传递电子的作用,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称为阳极(负极),发生腐蚀而被溶解。例如,钢铁制品暴露酸性环境中,钢铁表面会吸附一层水膜,CO2、SO2等溶解在水膜中后形成电解质溶液,电离出H+,HCO3-、HSO3-。因此铁与杂质(主要是碳)就等于浸泡在含有这些离子的溶液中,组成了很多微型的原电池。原电池中的铁为阳极(即负极),杂质(如Fe3C)为阴极(即正极)。由于铁与杂质紧密接触,电子可直接传递,因此使电化学腐蚀不断进行,如图6-9所示。

图6-9 钢铁的电化学腐蚀示意图

正极(C):2H++2e ? H2

负极(Fe):Fe ? Fe2++2e Fe2++2H2O ? Fe(OH)2+2H+

电池总反应为Fe +2H2O =Fe(OH)2+2H2↑

生成Fe(OH)2附着在铁的表面上,被空气中的氧迅速氧化成Fe(OH)3,继而由Fe(OH)3脱水生成Fe2O3·n H2O,成为常见的红褐色铁锈。由于在腐蚀过程中产生氢气,故又称为析氢腐蚀。此反应必须在吸附水膜中酸性较强(或H+浓度较大)的条件下进行。

在多数情况下,金属表面的吸附水膜酸性不是那么强,而是中性或弱酸性,此时溶解在水膜中的O2比H+有更强的得电子能力,因此在正极发生的是O2得电子生成OH-的反应:

正极(C):O2 +2H2O +4e ? 4OH-

负极(Fe):Fe ? Fe2++2e Fe2++2OH-? Fe(OH)2

电池总反应为2Fe +O2+2H2O =2Fe(OH)2

生成Fe(OH)2被空气中的氧迅速氧化形成铁锈。这类腐蚀反应过程中O2得到电子,又称为吸氧腐蚀。钢铁制品在大气中的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

3.金属腐蚀的防护

(1)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质

合金化是既能改变金属活泼性,又能改善金属的使用性能的有效措施。可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的材料组成耐蚀合金,或在金属中添加合金元素,提高其耐蚀性,可以防止或减缓金属的腐蚀。例如,在钢中加入镍制成不锈钢可以增强防腐蚀能力。

(2)隔离金属与介质

在金属表面覆盖各种保护层,把被保护金属与腐蚀性介质隔开,是防止金属腐蚀的有效方法。工业上普遍使用的保护层有非金属保护层和金属保护层两大类。

非金属保护层如油漆、塑料、搪瓷、矿物性油脂等,涂覆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保护层,可达到防腐蚀的目的;还可以用电镀的办法将耐腐蚀性较强的金属(如锌、锡、镍铬等)或合金覆盖在被保护的金属上,形成保护镀层;缓蚀剂法也是一种隔离金属与介质的方法。在腐蚀介质中加入少量能减小腐蚀速度的物质就能大大降低金属腐蚀的速度,此法叫缓蚀剂法。

(3)电化学保护法

在金属电化学腐蚀中是阳极(较活泼金属)被腐蚀,因此可采用外加阳极而将被保护的金属作为阴极保护起来。此法又叫阴极保护法。又分为牺牲阳极保护法和外加电流法。

牺牲阳极保护法是采用电极电势比被保护金属更低的金属或合金做阳极,固定在被保护金属上,形成腐蚀电池,被保护金属作为阴极而得到保护。牺牲阳极一般常用的材料有铝、锌及其合金。此法常用于保护海轮外壳,海水中的各种金属设备、构件和防止巨型设备(如贮油罐)以及石油管路的腐蚀,见图6-10。

外加电流法是将被保护金属与另一附加电极作为电解池的两个极,使被保护的金属作为阴极,附加电极为阳极,在外加直流电的作用下使阴极得到保护。此法主要用于防止土壤、海水及河水中金属设备的腐蚀。

图6-10 镁作为牺牲阳极保护钢不受腐蚀

6.4.3化学电源

6.4.3.1一次电池

1.锌锰干电池

图6-11 酸性锌锰干电池(左)和碱性锌锰干电池(右)的构造

酸性锌锰干电池的内部结构如图6-11所示。它以锌筒外壳作为负极;以石墨棒为正极的导电材料,石墨棒的周围裹上一层MnO2和炭粉的混合物,两极之间的电解液是由NH4Cl、

ZnCl2、淀粉和一定量水加热调制成的糊浆,糊浆趁热灌入锌筒,冷却后成半透明的胶冻不再流动。锌筒上口加沥青密封,防止电解液的渗出。锌锰干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

负极 Zn ? Zn2+ + 2e

正极 2MnO2 + 2 NH4+ + 2e ? Mn2O3 + 2NH3 + H2O

NH3继续与Zn2+反应:Zn2+ + 2NH3 + 2Cl-? Zn(NH3)2Cl2 (s)

总反应 2 MnO2 + 2NH4Cl + Zn ? Zn(NH3)2Cl2 + H2O +Mn2O3E cell = 1.5 V

在使用过程中,锌极逐渐消耗以致穿漏,正极MnO2的活性也逐渐衰减,最后干电池不再供电而失效。

碱性锌锰干电池则是采用KOH溶液作为电解液,电池反应为

负极 Zn + 2OH- ? Zn(OH)2 + 2e

正极 2MnO2 + H2O + 2e ? Mn2O3 + 2OH-

总反应Zn + 2MnO2 + H2O ? Zn(OH)2 + Mn2O3 E cell = 1.5 V

2. 锌-氧化汞电池

锌-氧化汞电池的负极为锌汞齐,正极为与固体氧化汞接触的钢电极,电解液为吸附在吸附剂上的45%KOH溶液,电极反应为:

负极 Zn + 2OH- ? Zn(OH)2 + 2e

正极 HgO + H2O + 2e ? Hg + 2OH-

总反应Zn + HgO + H2O ? Zn(OH)2 + Hg E cell = 1.34 V

图6-12 锌-氧化汞电池结构示意图

6.4.3.2 二次电池

1.铅蓄电池

制作电极时把细铅粉泥填充在铅锑合金的栅格板上,然后放在稀硫酸中进行电解处理,阳极被氧化成PbO2,阴极则被还原为海绵状金属铅。经过干燥之后,前者为正极,后者为负极,正负极交替排列,两极之间的电解液是浓度大约为30%的硫酸溶液。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负极Pb + SO42- ? PbSO4 + 2e

正极PbO2 +SO42- +4H+ +2e ? PbSO4+2H2O

总反应Pb + PbO2 + 2H2SO4 ? 2PbSO4 + 2H2O E cell = 2V

放电之后,正负极板上都沉积上一层PbSO4,并且反应过程中生成水,硫酸的浓度降低,所以铅蓄电池在使用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必须充电。充电时将一个电压略高于蓄电池电压的直流电源与蓄电池相接,将蓄电池负极上的PbSO4还原成Pb;而将蓄电池正极上的PbSO4氧化成PbO2。于是蓄电池电极又恢复到原来状态,以供使用。充电时的电极反应:

阴极PbSO4 + 2e ? Pb + SO42-

阳极PbSO4 + 2H2O ? PbO2 +SO42-+4H+ +2e

铅蓄电池的充电过程恰好是放电过程的逆反应,即

图6-13铅蓄电池充放电示意图

2.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

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是常用的商品可充电电池,广泛应用于剃须刀、手电筒等电子产品中,也有一些大型的电池应用于医院等的紧急供电系统和航空器上。镍镉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为氢氧化镍,加入石墨以增加导电性,负极的活性物质为海绵状的镉,电解质为NaOH或KOH 水溶液,为了增加蓄电池的容量和寿命,通常在电解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锂。

负极:

正极:

总反应:E cell = 1.4 V

近年来逐渐被镍氢电池取代。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池反应为:

正极:

负极:

总反应:

其中,M为贮氢合金,H ab为吸附氢。电池的开路电压为:E cell = 1.2V~1.3V,随着贮氢材料和制备工艺不同而有所不同。为了防止充电后期电池的内压过高,电池内装有防爆装置。

图6-14 镍氢电池结构式意图

3.锂离子电池

Li+/Li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排列在电极电势表的最上方,说明Li具有极强的还原性,该电对与其它电极所组成的原电池将具有很高的电动势。同时锂是摩尔质量最小的金属元素,因此制成的电池具有很高的比能量。

CoO2为例,充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

以Li1

-x

正极:

负极:

电池总反应:

图6-15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示意图

其充放电的原理如图6-15所示,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层状物的晶格间脱出,通过电解液迁移到层状负极表面后嵌入到石墨材料晶格中,同时剩余电子从外电路到达负极。放电则相反,锂离子从石墨晶格中脱出回到正极氧化物晶格中。在充放电时锂离子在电池正负极中往返的嵌入——脱出,正像摇椅一样在正负极中摇来摇去,故有人将锂离子电池形象地称为“摇椅电池”。

6.4.3.3 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由氧正极、电解质和燃料负极构成,通过燃料和氧化剂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并副产热能。目前开发的燃料电池主要以氢为燃料,以氧为氧化剂。馈送给燃料电池的氧化剂为常压或加压氧气或空气,馈送给燃料电池的初级燃料还有多种,如甲醇、甲烷等。

由若干个燃料电池单元串联起来构成的装置叫做燃料电池堆。由若干电池堆串、并联混合,构成燃料电池发电模块。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选取不同的标准模块,就可组装成电池发电装置的本体。

1. 燃料电池的热力学

这里以最简单的氢氧碱型燃料电池为例,说明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池反应是电解水的逆

反应,它的电池符号为:

(-)Pt|H2(g)|KOH|O2(g)|Pt(+)

负极发生氢气的氧化反应

H2 + 2OH-→ 2H2O + 2e-

负极材料通常采用超电势比较小的金属,如Pt、Pd等,以及析氢阴极超电势中等的金属,如Fe、Ni、Cu、W和Au等。

正极发生氧气的还原反应

O2 + H2O + 2e → 2OH -

在强碱性条件下,氧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为φΘ=0.401V,可以使用Ag、C、Ni及稀土复合氧化物做电极材料。

总的电池反应为

H2 + O2 == H2O (1)

根据该电池反应的标准自由能的改变量可以计算出标准电动势:

EΘ= -△GΘ/ n F = 237200/(2×96500)= 1.229V

2. 燃料电池的电极过程

氢电极氢在负极氧化,是氢解离为氢原子进而丢失电子成为氢离子的过程。

氢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酸性溶液中H2→ 2H+ +2e-

碱性溶液中H2 + 2OH-→ 2H2O + 2e

氧电极燃料电池的氧电极的还原反应为

酸性溶液中 O2 + 4H+ + 4e → 2H2O

碱性溶液中O2 + H2O + 2e → 2OH -

图16-15 氢氧碱型燃料电池

随着所用电解质材料的发展变化,除了上述氢氧燃料电池外,还有磷酸盐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等,并已经在航天领域得到了应用。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甲醇直接氧化燃料电池(DM-PEMFC 或DMFC)正受到广泛重视。

人教版高中英语知识点梳理

高中课本知识分布 必修一 1.共有三个单元 2.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be going to 第二单元: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 第三单元:被动语态,情态动词 3.全书单词数量为:204个 词组数量为:44个 必修二 1. 共有三个单元 2. 各单元知识点 第四单元:一般将来时will和be going to的区别,真实条件句和虚拟条件句,让步状语从句 第五单元: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 第六单元:表示时间、地点、动作的介词,定语从句,冠词 3. 全书单词数量为:229个 词组数量为:23个 必修三 1. 共有三个单元 2. 各单元知识点 第七单元:关系副词,介词+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形容词的比较级 第八单元: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静态动词和动态动词 第九单元:现在完成进行时态,现在完成时态和现在完成进行时态 3. 全书单词数量为:262个 词组数量为:40个 必修四 1. 共有三个单元 2. 各单元知识点 第十单元:不定代词和动词不定式 第十一单元:被动语态,动名词作主语,宾语,表语,定语 第十二单元:跟动名词或不定式作宾语的动词,现在分词作副词,作表语,定语,宾语补足语 3. 全书单词数量为:330个词组数量为:24个 高一共计单词1025,词组131 必修五 1. 共有三个单元 2. 各单元知识点 第十三单元:过去分词在句中可作形容词或副词用,修饰名词,在句中作定语,宾语补足

语或表语 第十四单元:情态动词表示推测 第十五单元:虚拟语气 3. 全书单词数量为:313个 词组数量为:25个 选修六 1. 共有三个单元 2. 各单元知识点 第十六单元:过去完成时 第十七单元:过去完成进行时1 第十八单元:过去完成进行时2 3. 全书单词数量为:245个 词组数量为:31个 选修七 1. 共有三个单元 2. 各单元知识点 第十九单元:名词性从句 第二十单元:将来完成时和将来进行时 第二十一单元:混合虚拟条件句和情态动词 3. 全书单词数量为:340个 词组数量为:13个 选修八 1. 共有三个单元 2. 各单元知识点 第二十二单元:被动态和表示报道的表达 第二十三单元:强调句和各种完成时的形态(将来完成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现在完成进行时,现在分词的完成时及情态动词加完成时的用法) 第二十四单元:劝说的表达 3. 全书单词数量为:375个 词组数量为:61个 高二共计单词1273,词组130个 高中共计单词2298,词组261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语法总结(必修一—选修八) 必修一 一、present simple and present continuous 一般现在是和现在进行时 1,present simple: 反复进行的,经常性的动作(惯例习惯) Eg, He watches soap operas. 及状态I live in Budapest. 一般现在时常和下列时间状语连用:always, usually, from, time to time, twice a week, rarely,

高中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

精选高中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 广大同学要想顺利通过高考,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就要做好考试前的复习准备。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中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

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 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 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 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12.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 1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正确

高中化学竞赛辅导无机化学16.2配位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知识点素材

§16-2 配位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The Isomerism of Complexes 一、总论: 1.Definition:凡是化学组成相同的若干配合物,因原子间的连接方式或空间排列方式的不同而引起的结构和性质不同的现象,称为配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isomerism)。 2.Classification (1) 化学结构异构现象(chemical structure isomerism):化学组成相同,原 子间的连接方式不同而引起的异构现象,称为化学结构异构现象。例如: [Co(NH3)5(NO2)]2+和 [Co(NH3)5(ONO)]2+ (2) 立体异构现象(stereo isomerism):化学组成相同,空间排列不同而引起 的异构现象,称为立体异构现象。例如:Pt(NH3)2Cl2

cis – 二氯·二氨合铂(II) trans - 二氯·二氨合铂(II) 二、化学结构异构现象,大致分为五类: Ionization isomerism, Hydrate isomerism, Linkage isomerism, Coordination isomerism, Polymerization isomerism. 1.Ionization isomerism (1) Two coordination compounds which differ in the distribution of ions between those directly coordinated and counter-ions present in the crystal lattice are called ionization isomers. (2) e.g. [Cr(NH 3)5Br]SO 4 and [Cr(NH 3)5SO 4]Br 2.Hydrate isomerism (Solvent isomerism) (1) Hydrate isomerism is similar to ionization isomerism except that an uncharged ligand changes from being coordinated to a free-lattice position whilst another ligand moves in the opposite sense. (2) e.g. [Cr(H 2O)6]Cl 3 ,[Cr(H 2O)5Cl]Cl 2·H 2O ,[Cr(H 2O)4Cl 2]Cl ·2H 2O 3.Linkage isomerism (1) The first example of this type of isomerism was provided by J φrgensen, W erner’s contemporary. His method of preparation was as follows : A"solution "Cl]Cl )[Co(NH 23N aN O H Cl N H 253???→???→???→? red Co(ONO)]Cl )[(NH A"solution "253cold in stand let ?????→? yellow )]Cl Co(NO )[(NH A"solution "2253H Cl conc heat ???→???→?? (2) It deals with a few ligands (ambidenatate) that are capable of bonding through are type of donor atom in one situation not a different atom in another complex. Some authors refer to this type of isomerism as “structura l i somerism” but inasmuch as all isomerism is basically “structural” , the term linkage isomerism is preferable. (3) e.g. +252SCN]O)[Cr(H and +252NCS]O)Cr(H [ +]SSO )Co(NH [353 and +S]OSO )[Co(NH 253 4.Coordination isomerism (1) This may occur only when the cation and anion of a salt are both complexes, the two isomers differing in the distribution of ligands between the cation and anion (2) e.g. ]Cr(Ox)][)Co(NH [363 and ]][Co(Ox))[Cr(NH 363 ] ][Cr(SCN))[Cr(NH 663 and ](SCN))][Cr(NH (SCN))[Cr(NH 423243 ]PtCl ][)[Pt(NH 643 and ]][PtCl Cl )[Pt(NH 4243

人教版高中化学知识点详细总结(很全面)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HCOOH 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麦芽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二、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 (OH)3——红褐色沉淀Fe (SCN)3——血红色溶液FeO——黑色的粉末Fe (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蓝色Cu2(OH)2CO3—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 、Mg (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KMnO4--——紫色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 0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

高中英语知识点梳理

定语从句(Attributive Clauses)在句中做定语,修饰一个名词或代词,被修饰的名词,词组或代词即先行词。定语从句通常出现在先行词之后,由关系词(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引出。 1.定语从句:定语从句是由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引导的从句,其作用是作定语修饰主句的某个名词性成分,相当于形容词,所以又称为形容词性从句,一般紧跟在它所修饰的先行词后面。 2.关系词:引导定语从句的关联词称为关系词,关系词有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关系代词有that, which, who, whom, whose, as等;关系副词有where, when, why等。关系词常有3个作用:1,引导定语从句。2,代替先行词。3,在定语从句中担当一个成分。 (一)限定性定语从句 1. that既可代表事物也可代表人,which代表事物;它们在从句中作主语或宾语,that 在从句中作宾语时常可省略关系词,which在从句中作宾语也可以省略。[eg:this is the book (which)you want。] 2 如果which在从句中作“不及物动词+介词”的介词的宾语,注意介词不要丢掉,而且介词总是放在关系代词which的前边,但有的则放在它原来的位置 3. 代表物时多用which,但在带有下列词的句子中用that而不用which,这些词包括当先行词是anything, everything, nothing , none等不定代词时,或者是由every, any, all, some, no, little, few, much等修饰时等,这时的that常被省略还有先行词前有序数词或形容词最高级修饰时,或先行词就是序数词或最高级时.以及先行词中既有人又有物时.还有句中前面有which时,都只能用that 4. who和whom引导的从句用来修饰人,分别作从句中的主语和宾语,whom作宾语时,要注意它可以作动词的宾语也可以作介词的宾语 5. whose是关系代词,修饰名词作定语,相当于所修饰成分的前置所有格.它引导的从句可以修饰人和物, 当它引导的从句修饰物体时, 可以与of which 调换,表达的意思一样。 (二)非限定性定语从句 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的作用是对所修饰的成分作进一步说明,通常是引导词和先行词之间用逗号隔开,将从句拿掉后其他部分仍可成立。 1. which引导的非限定性定语从句来说明前面整个句子的情况或主句的某一部分 2.当先行词是专有名词或物主代词和指示代词所修饰时,其后的定语从句通常是非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材料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整理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同温同压下,M1/M2=ρ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 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高中化学竞赛知识点:有机化学

高中化学竞赛知识点: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知识点 1.分子式为C5H12O2的二元醇,主链碳原子有3个的结构有2种 正确 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酸甲酯、麦芽糖、纤维素 错误,麦芽糖和纤维素都不符合 3.羟基官能团可能发生反应类型:取代、消去、酯化、氧化、缩聚、中和反应 正确,取代(醇、酚、羧酸);消去(醇);酯化(醇、羧酸);氧化(醇、酚);缩聚(醇、酚、羧酸);中和反应(羧酸、酚) 4.常温下,pH=11的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是纯水电离产生的c(H+)的10^4倍 错误,应该是10^(-4) 5.甲烷与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的反应产物有4种 错误,加上HCl一共5种 6.醇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氧化生成醛,醛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氧化生成羧酸 错误,醇类在一定条件下不一定能氧化生成醛,但醛类在 一定条件下均能氧化生成羧酸 7.CH4O与C3H8O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最多可得到7种有机产物

正确,6种醚一种烯 8.分子式为C8H14O2,且结构中含有六元碳环的酯类物质共有7种 正确 9.棉花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正确,棉花、人造丝、人造棉、玻璃纸都是纤维素 10.等质量甲烷、乙烯、乙炔充分燃烧时,所耗用的氧气的量由多到少 正确,同质量的烃类,H的比例越大燃烧耗氧越多 11.分子组成为C5H10的烯烃,其可能结构有5种 正确 12.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稳定性较好,其单体是不饱和烃,性质比较活泼 错误,单体是四氟乙烯,不饱和 13.酯的水解产物只可能是酸和醇;四苯甲烷的一硝基取代物有3种 错误,酯的水解产物也可能是酸和酚 14.甲酸脱水可得CO,CO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反应得HCOONa,故CO是甲酸的酸酐 错误,甲酸的酸酐为:(HCO)2O 15.应用取代、加成、还原、氧化等反应类型均可能在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羟基

高一英语必修1知识点梳理五篇

高一英语必修1知识点梳理五篇 学习高中英语知识点的时候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高中英语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英语必修1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英语必修1知识点篇1 The passive 被动语态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被动语态: 1、不知道耶不需要知道谁做的这件事。 2、动作的执行者“显而易见” 3、动作本身比动作执行者更重要或不想指出谁做的这件事。 4、在书面语特别是在科技报告、报刊文章中被动语态比主动语态更正式。 Form: Tense时态form 形式+past 一般现在时am/is/are +past participle 过去分词 现在进行时am/is/are being +pp 现在完成时have/has been +pp 一般过去时was/were +pp 过去进行时was/were being +pp 高一英语必修1知识点篇2 重点单词

major local represent curious introduce approach stranger express action general avoid misunderstand similar agreement adult punish intend means universal cultural apologize behave bow flight defence dormitory canteen dash comfortable distance prefer touch custom false hug function international powerful greet fist yawn threaten respectful association gesture 高一英语必修1知识点篇3 1.devotes…to doing奉于 2.fight against对抗,反对,与……作斗争 3.selflessly无私地 4.be free from免于,不受 5.be in prison入狱,在狱中服刑 6.the first man to do第一个…的人 7.The time when I first met him was a very difficult period of my life. 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是在我一生中非常艰难的时期。 8.He was generous with his time,for which I was grateful. 他十分慷慨地给予我时间,我为此非常感激。 9.become out of work.失业

高中化学知识点全套笔记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全套笔记 高中化学复习笔记: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 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 电石:CaC2 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 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 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 HCOOH 葡萄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 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高一人教版英语知识点归纳分享

高一人教版英语知识点归纳分享 人教版高一英语知识点总结1 重点短语 1. be fond of爱好 2. treat…as…把……看作为…… 3. make friends with 与……交朋友 4. argue with sb. about / oversth. 与某人争论某事 5. hunt for寻找 6. in order to为了 7. share…with与……分享 8. bring in引进;赚钱 9. a great / good many许多… _. have difficulty (in) doing做……有困难 _. end up with以……结束 _. e_cept for除……之外 _. come about发生 _. make(a)fire生火 _. make yourself at home别拘束 _. the majority of大多数 _. drop sb. a line给某人写短信 _. for the first time第一次 _. at all根本;竟然 _. have a (good) knowledge of…精通…… ☆交际用语☆ 1. i think… i like / love / hate... i enjoy... my interests are...

2. did you have a good flight? you must be very tired. just make yourself at home. i beg your pardon? can you tell me how to pronounce...? get it. 人教版高一英语知识点总结2 核心单词 persuade vt.说服;劝服;使相信(同convince) 常用结构: persuade sb. of sth. 使某人相信某事 persuade sb. to do sth. 说服某人做某事 persuade sb. into doing sth. 说服某人做某事 persuade sb. out of doing sth. 说服某人不要做某事 persuade sb. that-clause 使某人相信…… 联想拓展 talk sb. into/out of doing sth.=reason sb. into/out of doing sth. 说服某人做/不做某事 trick sb. into/out of doing sth. 诱使某人做/不做某事 urge sb. into/out of doing sth. 怂恿某人做/不做某事 易混辨析 advise/persuade advise 强调劝告,建议的动作,不注重结果;而persuade强调已经说服 ,重在结果.用法上:advise可跟v.-ing形式作宾语,也可以接that-clause (that sb. should do),而persuade则不能.

版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考纲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 1.本基本要求旨在明确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及决赛试题的知识水平,作为试题命题的依据。本基本要求不包括国家代表队选手选拔赛的要求。 2.现行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及高考说明规定的内容均属初赛要求。高中数学、物理、生物、地理与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包括与化学相关的我国基本国情、宇宙、地球的基本知识等)也是化学竞赛的内容。初赛基本要求对某些化学原理的定量关系、物质结构、立体化学和有机化学作适当补充,一般说来,补充的内容是中学化学内容的自然生长点。 3.决赛基本要求是在初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作适当补充和提高。 4.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外活动。针对竞赛的课外活动的总时数是制定竞赛基本要求的重要制约因素。本基本要求估计初赛基本要求需40单元(每单元3小时)的课外活动(注:40单元是按高一、高二两年约40周,每周一单元计算的);决赛基本要求需追加30单元课外活动(其中实验至少10单元)(注:30单元是按10、11和12月共三个月约14周,每周2~3个单元计算的)。 5.最近三年同一级别竞赛试题涉及符合本基本要求的知识自动成为下届竞赛的要求。 6.本基本要求若有必要做出调整,在竞赛前4个月发出通知。新基本要求启用后,原基本要求自动失效。 初赛基本要求: 1.有效数字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定量仪器(天平、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等)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数字运算的约化规则和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实验方法对有效数字的制约。 2.气体理想气体标准状况(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常量R。体系标准压力。分压定律。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原理。气体溶解度(亨利定律)。 3.溶液溶液浓度。溶解度。浓度与溶解度的单位与换算。溶液配制(仪器的选择)。重结晶的方法及溶质/溶剂相对量的估算。过滤与洗涤(洗涤液选择、洗涤方式选择)。重结晶和洗涤溶剂(包括混合溶剂)的选择。胶体。分散相和连续相。胶体的形成和破坏。胶体的分类。胶体的基本结构。 4.容量分析被测物、基准物质、标准溶液、指示剂、滴定反应等基本概念。酸碱滴定曲线(酸碱强度、浓度、溶剂极性对滴定突跃影响的定性关系)。酸碱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以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硫代硫酸钠、EDTA为标准溶液的基本滴定反应。分析结果的计算。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5.原子结构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用s、p、d等来表示基态构型(包括中性原子、正离子和负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

最新最全高中化学知识总结(精心整理)

第一部分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 分子是能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 双原子分子如:O2、H2、HCl、NO… 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2.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 阳离子:Li+、Na+、H+、NH4+… 阴离子:Cl–、O2–、OH–、SO42–… (2)存在离子的物质: 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 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Si、Al、Fe、Ca。 5.同位素 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如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几下几种类型:根(如SO42-、OHˉ、CH3COOˉ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 重要物质的用途 1、氧化铝陶瓷(人造刚玉)——高级耐火材料,如制坩埚、高温炉管等;制刚玉球磨机、高压钠灯的灯管等。 2、氮化硅陶瓷——超硬物质,本身具有润滑性,且耐磨损;除氢氟酸外,它不与其他无机酸反应,抗腐蚀能力强,高温时也能抗氧化,而且能抗冷热冲击。常用来制造轴承、汽轮机叶片、机械密封坏、永久性模具等机械构件;也可以用来制造柴油机。 3、碳化硼陶瓷——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原子能工业、宇航事业等方面。 4、非盐型离子化合物的水解(水化格式,似复分解) Mg3N2+6H2O==3Mg(OH)2↓+2NH3↑ Ca3P2+6H2O==3Ca(OH)2+2PH3↑ +2-1 -1 -1 CaC2+2H2O→Ca(OH)2+HC≡≡CH↑ 类似的不难写出AI4C3、Mg4C3等的水解。如 +3-4 -4 AI4C3+12H2O→4AI(OH)3↓+3CH4↑ +2 -8 +1 -1 -8 Mg4C3+8H-OH→4Mg(OH)2↓+C3H8↑ 题眼:根据常见反应的特征现象。 5、有“电解”条件的,通常联想到下列七种代表物: 电解水型:含氧酸H2SO4(aq)、强碱NaOH (aq)、活波金属的含氧酸盐Na2SO4(aq) 分解电解质型:无氧酸如HCI(aq)(HF除外)、不活波金属的无氧酸盐如CuCI2(aq) 放氧生酸型:不活波金属的含氧酸盐如CuSO4(aq) 放氢生碱型:活波金属的无氧酸盐如NaCI(aq) 电解熔融离子化合物:如AI2O3(I)、NaCI(I) 7、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

其中能氧化指示剂而使指示剂褪色的主要有CI2(HCIO)和浓HNO3及Na2O2 8、与工业生产相关的主要反应(自己填,我不写了) 高中化学实验题文字表达归纳(实验题拿满分困难的同学错在细节问题,多注意)1、测定溶液PH的操作:用玻璃棒沾取少量待测液到PH试纸(放在玻璃板上)上点触,30s后,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2、有机试验中长导管的作用:冷凝回流,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 3、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往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 4、颜色反应的操作:先将铂丝沾盐酸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反复几次,直到与酒精灯火焰颜色相近为止,然后用铂丝沾取少量待测液,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

人教版高中英语知识点梳理教学提纲

人教版高中英语知识 点梳理

高中课本知识分布 必修一 1.共有三个单元 2.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be going to 第二单元: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 第三单元:被动语态,情态动词 3.全书单词数量为:204个 词组数量为:44个 必修二 1. 共有三个单元 2. 各单元知识点 第四单元:一般将来时will和be going to的区别,真实条件句和虚拟条件句,让步状语从句 第五单元: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 第六单元:表示时间、地点、动作的介词,定语从句,冠词 3. 全书单词数量为:229个 词组数量为:23个 必修三 1. 共有三个单元 2. 各单元知识点 第七单元:关系副词,介词+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形容词的比较级

第八单元: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静态动词和动态动词 第九单元:现在完成进行时态,现在完成时态和现在完成进行时态 3. 全书单词数量为:262个 词组数量为:40个 必修四 1. 共有三个单元 2. 各单元知识点 第十单元:不定代词和动词不定式 第十一单元:被动语态,动名词作主语,宾语,表语,定语 第十二单元:跟动名词或不定式作宾语的动词,现在分词作副词,作表语,定语,宾语补足语 3. 全书单词数量为:330个词组数量为:24个 高一共计单词1025,词组131 必修五 1. 共有三个单元 2. 各单元知识点 第十三单元:过去分词在句中可作形容词或副词用,修饰名词,在句中作定语,宾语补足语或表语 第十四单元:情态动词表示推测 第十五单元:虚拟语气 3. 全书单词数量为:313个 词组数量为:25个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由于知识点较细,以下内容若有误。欢迎老师和同学们留言指正。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 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食盐:NaCl 芒硝:Na2SO4·7H2O(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铜绿、孔雀石:Cu2(OH)2CO3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 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

高二化学竞赛辅导培训计划

高二化学竞赛辅导培训计划 一、辅导思想 1、举全备课组之力参与竞赛辅导。 2、辅导教师认真备课、上课,精心辅导。 3、辅导教师严格学生课堂管理。 4、强调竞赛辅导纪律,关注参赛学生进出教室。 二、辅导要求 教师方面:1.多研讨,多做题。 2.加强资料的搜集和分类管理。 3.做好学生的出勤和考试管理。 学生方面:1.加强出勤,保证出满勤; 2.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在足够时间完成相关内容。 3.加强指导,努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信心。 三、辅导计划 1.把选拔出的选手组成竞赛班,以讲座的形式复习基础知识,这个阶段是较大规模的复习训练。 2.进入专题训练。以小专题的形式加强训练。 3. 模拟考试。这个阶段主要任务是设计模拟竞赛试卷,改卷,评卷。取材范围广,如历届赛题,培训题等等。这一阶段要求老师与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严肃对待每一次测试,限时保质保量完成。 四、做好竞赛学生工作 1. 抓好竞赛学生的思想工作 2. 引导竞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3. 抓好课堂教学中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竞赛能力的培养 4. 抓好知识的拓宽、加深,培养竞赛拔尖人才 五、辅导时间 利用晚上化学自习进行,其它时间待定 六、负责老师: 每位教师按要求精心组织竞赛内容,力求习题精选,知识点覆盖全面,涉及常见易错点。当堂讲解知识点及习题,有针对性和突破性的专题辅导。 七、辅导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训练。 由于竞赛命题大多以课本为依据,因此在辅导时要紧扣课本,严格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适时联系课本内容。 2、不拘泥于课本,适当扩展深度。 由于竞赛题目往往比平时考试试题难,教师必须在课本的基础上加以延伸、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