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作业成本法

管理会计白玉芳第五章作业成本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作业成本法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一、思考题 1、什么是作业、作业的类型有哪些? 答:作业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其生产经营目标所发生的各项活动,是汇集资源耗费的第一对象,是连接资源耗费和产品成本的中介。作业的类型包括: (1)投入作业,即为生产产品做准备的有关作业。包括产品研发和市场调研;招聘和培训员工;购买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等。 (2)生产作业,即与生产产品有关的作业。包括操作机器或使用工具生产产品;生产过程中搬运产品;储存产品;检查完工产品等。 (3)产出作业,即与顾客相关的作业。包括销售活动;收账活动;售后服务;送货等。 (4)管理作业,即支持前三项作业的作业。包括人事、工薪、数据处理、法律服务、会计和其他管理。 2、作业成本计算法下分配间接费用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作业成本计算法下分配间接费用遵循的原则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3、什么是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的区别是什么?

答: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作业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成本动因分配率来对多种产品合理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对于直接费用的处理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会计是一致的,两种计算方法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对间接费用的分配不同。 传统成本计算对间接费用分配方法假设间接费用的发生完全与生产数量相联系,并且间接费用的变动与这些数量标准是一一对应的。因而它把直接人工小时、直接人工成本、机器小时、原材料成本或主要成本作为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可以说,传统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满足的只是与生产数量有关的制造费用的分配。, 作业成本计算通常对传统成本计算中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进行改进,采用作业成本动因为标准,将间接的制造费用分配于各种产品,这也是作业成本法最主要的创新。作业成本法下分配间接费用遵循的原则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4、生产作业有哪四种类型? 答:生产作业,即与生产产品有关的作业。包括操作机器或使用工具生产产品;生产过程中搬运产品;储存产品;检查完工产品等。 生产作业分为四种类型,即单位水平作业、批量水平作业、产品水平作业、能力水平作业。 (1)单位水平作业反映对每单位产品或服务所进行的工作。 (2)批量水平作业由生产批别次数直接引起,与生产数量无关。

会计制度设计第五章至第六章知识点任务完成情况

第五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系统设计 知识点1:生产活动与成本核算 现阶段由于我国尚未形成全国统一得能对企业会计人员具有强制约束力得成本核算规范,并且企业会计准则与成本核算完全无关,成本核算仅仅就是依赖会计实践进行得,主要就是会计职业判断在发挥着直接得 约束作用,这就就是说企业对生产成本核算系统拥有完全设计权。您认同这种说法吗?试分析并说明理由。 同学们您就是否能够比较顺利得回答上述问题? 答:这种说法就是不准确得。因为:(1)企业会计准则并不就是与成本核算完全无关,成本核算也不仅仅就是依赖会计实践进行得。产品生产意味着资产消耗,因此资产价值与成本费用间具有一定得等量关系,资产得账面价值决定着成本费用水平。(2)?业会计准则第1号一存货》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与第八条对产品成本核算得具体明细划分进行了规范,就形成了实践中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及废品损失等成本项目。(3)企业对生产成本核算系统拥有较大得设计权但并不就是完全设计权,因为只要设计到具体核算,还就是要遵循会计准则得相关规定得,比如成本核算得总分类账户体系得设置。 知识点2:产品成本核算基础设计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五条规定“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与其她成本。”;第六条“存货得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她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得费用”。对于通过加工而取得得产成品存货而言,这里得“存货得采购成本”就是指什么?就是成本核算得一项基础工作吗? 答:存货得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她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得费用。其中,存货得购买价款就是指企业购入得材料或商品得发票账单上列明得价款,但不包括按规定可以抵扣得增值税额。存货得相关税费就是指企业购买存货发生得进口税费、消费税、资源税与不能抵扣得增值税进项税额以及相应得教育费附加等应计入存货采购成本得税费。其她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得费用就是指采购成本中除上述各项以外得可归属于存货采购得费用,如在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得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得合理损耗,入库前得挑选整理费用等。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得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她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得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得销售情况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得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未售商品得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企业采购商品得进货费用金额较小得,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就是成本核算得一项基础工作。 成本核算得基础工作有: 1、定额得制定与修订。产品得消耗定额就是编制成本计划、分析与考核成本水平得依据,也就是审核与控制耗费得标准。企业应当制定与修订先进而又可行得原材料、燃料、动力与工时等项消耗定额,并据以审核各项耗费就是否合理,就是否节约,借以控制耗费,降低成本。 2、、材料物资得计量、收发、领退与盘点。为了进行成本管理与成本核算,还必须对材料物资得收发、领退与结存进行计量,建立与健全材料物资得计量、收发、领退与盘点制度。 3、原始记录。为了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对于生产过程中工时与动力得耗费,在产品与半成品得内部转移,以及产品质量得检验结果等,均应做出真实、完整得记录。 4、厂内计划价格得制定与修订。在计划管理基础较好得企业中,为了分清企业内部各单位得经济责任, 便于分析与考核内部各单位成本计划得完成情况,还应对材料、半成品与厂内各车间相互提供得劳务(如运输、修理等)制定厂内计划价格,作为内部结算与考虑得依据。厂内计划价格应该尽可能接近实际并相对稳定,年度内一般不作变更。

第五章作业成本1

第四章作业成本法和作业管理 一、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 作业成本计算是英文Activity-Based Costing的中译名,简称ABC法。它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会计学者创建的。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对各种主要的间接费用采用不同的分配基础进行分配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它是对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革新。 (一)传统成本计算的局限性 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是以单一标准作为间接费用的分配基础,如直接人工小时、直接人工工资、材料总量、机器小时等,其主要目的是为分配间接费用提供统一的基础,以便于存货计价和利润计算。如图4-1所示。 这种以单一成本动因作为间接费用分配基础的分配方法,在间接费用项目较少、间接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小、对成本管理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是可行的。然而,随着生产自动化的日益发展,对机器人、特殊机器设备以及计算机控制程

序使用的不断增加,成本中的间接费用比重急剧增加。有资料表明,80年代间接费用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美国为35%,日本为26%,若从电子行业看,美国为75%,日本为50%--60%。这是由于近20年来美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纷纷实行自动化生产、电脑辅助设计、电脑辅助制造以及弹性制造系统的结果。这使得直接人工在成本中的比例越来越小,间接费用的比例大幅上升。另外,制造费用的构成也日益复杂。因此,如果只采用一个成本动因分配,无论采用哪种成本动因,都无法客观反映费用与成本的因果关系,因而必然导致成本信息的失真。所以,只有在产品品种少、间接费用数额不大的情况下,才适合采用一个成本动因分配制造费用。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条件下,以直接人工小时等单一成本动因分配间接费用是不准确的。因为这种分配方法不能显示这个单一成本动因与间接费用之间的因果关系,使产品成本计算结果失真。同时,由于间接费用的发生与成本动因之间缺乏因果关系,不利于间接费用的预算与控制,并且使成本报告不能满足管理部门或管理者进行定价、自制与外购、生产批量等决策的需要。(二)作业成本计算的原理 为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克服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中以单一成本动因分配间接费用的局限性,作业成本计算法将间接费用按照作业进行归集,并将各项作业产生的成本按照每个作业的成本动因进行分配,根据产品消耗的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量将间接费用计入产品成本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计算原理可用图4-2表示。

成本会计第四章练习题答案

第四章习题答案 1.分类法产品成本的计算 某企业大量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这三种产品使用的原材料和工艺过程相似,因而归为一类(A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类内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标准为:(1)原材料费用按各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系数分配,原材料费用系数按原材料费用定额确定(以乙产品为标准产品);(2)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甲、乙、丙三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甲产品270元、乙产品300元、丙产品450元;工时消耗定额分别为:甲产品10小时、乙产品12小时、丙产品15小时;本月的产量为:甲产品1000件、乙产品1200件、丙产品500件。本月A类产品成本明细表如下: 要求:(1)编制原材料费用系数分配表 原材料费用系数计算表 (2)采用分类法分配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的成本,编制产品成本计算表。

类内各种产品成本计算表 解: 1. 原材料费用系数计算表 类内各种产成品成本计算表

原材料分配率=900600÷ 2850=316 人工费分配率=111650÷31900= 制造费用分配率=175450÷31900= 2.变动成本法的成本计算 某厂生产甲产品,产品单价为10元/件,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4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为6000元,全部是固定性的。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 要求:(1)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2)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三年的营业利润。 解:(1) (2) 变动成本法:营业利润=(收入-变)-固=边际贡献-固 第一年营业利润=6000×(10-4)-(6000+24000)=6000(元) 第二年 =6000×(10-4)-(6000+24000)=6000(元) 第三年 =6000×(10-4)-(6000+24000)=6000(元) 完全成本法:营业利润=(收入-销售成本)-期间成本=毛利-期间成本 第一年营业利润=6000×(10-8)-6000 =6000(元) 第二年...............=6000×(10-7)-6000=12000(元) 第三年 =6000×10-(2000×7+4000×10)-6000=0

会计制度设计第五章至第六章知识点任务完成情况

第五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系统设计 知识点1:生产活动与成本核算 现阶段由于我国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能对企业会计人员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成本核算规范,并且企业会计准则与成本核算完全无关,成本核算仅仅是依赖会计实践进行的,主要是会计职业判断在发挥着直接的约束作用,这就是说企业对生产成本核算系统拥有完全设计权。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试分析并说明理由。 同学们你是否能够比较顺利的回答上述问题? 答: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1)企业会计准则并不是与成本核算完全无关,成本核算也不仅仅是依赖会计实践进行的。产品生产意味着资产消耗,因此资产价值与成本费用间具有一定的等量关系,资产的账面价值决定着成本费用水平。(2)?业会计准则第1号一存货》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与第八条对产品成本核算的具体明细划分进行了规范,就形成了实践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及废品损失等成本项目。(3)企业对生产成本核算系统拥有较大的设计权但并不是完全设计权,因为只要设计到具体核算,还是要遵循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的,比如成本核算的总分类账户体系的设置。 知识点2:产品成本核算基础设计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五条规定“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第六条“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对于通过加工而取得的产成品存货而言,这里的“存货的采购成本”是指什么?是成本核算的一项基础工作吗? 答: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其中,存货的购买价款是指企业购入的材料或商品的发票账单上列明的价款,但不包括按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额。存货的相关税费是指企业购买存货发生的进口税费、消费税、资源税和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以及相应的教育费附加等应计入存货采购成本的税费。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

《成本管理会计》第八章课堂笔记

福师《成本管理会计》第八章作业成本系统课堂笔记 ◆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 本章分析传统成本信息的局限性,介绍作业成本计算法及其在经营管理中的应用。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传统成本信息缺乏战略决策相关性的主要表现,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步骤、作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知识点整理 一、从战略意义理解作业成本系统 (一)战略与战略管理 1、战略的基本概念 战略是指企业总体性长远规划。在范围上,是对企业全局的总体谋划;在时间上,是对企业未来的长期谋划;在依据上,是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在重大程度上,是对企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本质上,战略的精髓在于创造和变革,在于创造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2、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以企业战略为对象的管理活动,是对战略筹划直至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它是企业面对瞬息万变和竞争激烈的环境,为谋求自身生存和不断发展所进行的总体和长远性规划及其实施。 (二)传统成本信息的局限 用于管理决策的传统计算法主要有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这两种成本计算法提供的成本信息均缺乏战略相关性,都难以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其表现是多方面的。 1、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 传统的成本系统建立在“业务量是影响成本的惟一因素”这一假定基础上,从而将成本的产生过程过分简单化,在目前新的环境下,已不能适应成本管理的现实需要。传统的成本计算法产生了以下不合理现象:1)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有越来越小比重的直接人工去分配占有越来越大比重的制造费用;2)分配越来越多与工时不相关的作业费用;3)忽略批量不同产品实际耗费的差异。因此导致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2、不能满足企业实行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 战略管理要求企业实施全面管理,而传统成本管理系统无法满足这种要求,其表现主要有: 1)不能反映经营过程。实行战略管理要求企业从根本上降低成本,这要求企业管理必须深入到作业层次,通过展开作业分析,为需求降低成本提供可靠依据。另外,作业观念也促使企业优化作业组合,采用日趋合理的产品生产程序,以降低总资源耗费;传统成本信息不提供经营过程中各作业环节所发生的成本及各项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 2)短期性。战略管理最大的特点是长期性,而变动成本法的特点恰好是短期性。 3)片面性。战略管理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全面性。传统成本系统认为业务量是驱动成本的惟一因素,从战略角度看,业务量不是影响成本的惟一因素,传统成本信息过分注重制造过程,忽视其他环节如产品设计环节、售后服务等环节;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4)成本层次的单一性。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主要局限于产品层次,实施全面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资源、作业、产品、原材料、客户、销售市场、销售渠道等不同层次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信息。 (三)作业成本系统 作业成本系统是重要的战略支持系统。大致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作业成本计算法,二是作业管理。作业成本计算法能克服传统成本计算法的许多缺点。它的运用能为企业提供许多战略管理所需要的成本信息。它的意义在于: 1、提供更准确的成本信息,为制定价格政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2、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制定并实施低成本战略。通过分析作业成本动因,确认非增值作业,可以改 善作业流程,使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3、对产品成本更合理的分配,可以提高企业资源投放的决策效率。当企业同时生产多种类型的产品时,

CMA P1(2015)考前冲刺习题及答案-4成本管理

第四章成本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相关范围内,当产量降低时,下面哪一种成本保持不变?() A、单位变动成本。 B、单位平均成本。 C、单位固定成本。 D、变动成本总额。 2、速达酒店是一家快捷连锁酒店。下列属于选项中,属于酒店的半变动的经营成本的是()。 A、水电费。 B、广告宣传费用。 C、酒店前台的工资。 D、向顾客确认订房时所花费的电话费。 3、生产办公桌所用的螺丝钉和胶水成本最有可能计入下列哪一项成本? ()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制造费用。 D、期间费用。 4、丁公司去年的会计资料的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丁公司去年的会计资料 此外,公司这一年还遭受暴雨带来的水灾损失55400元,但公司未对水灾保险。请问去年公司的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分别是多少元?() A、产品成本为470200元,期间费用为1828000元。 B、产品成本为995000元,期间费用为1303200元。

C、产品成本为1312200元,期间费用为986000元。 D、产品成本为1367600元,期间费用为930600元。 5、下列选项中,不是正常成本法的优点的是()。 A、更加及时地计算批次和产品成本。 B、更加精确地计算批次和产品成本。 C、使得本期内发生的单位产品成本金额变得稳定。 D、是一种更加合理的把制造费用分配至批次或者产品的方法。 6、甲公司的部分预算数据如下:直接人工总小时250000小时,直接成本20000000元,间接人工总小时50000小时,与间接人工相关的成本总额10000000元,不与人工相关的间接成本总额14000000元。若使用正常成本法计量产品成本,则间接成本分配比率是()。 A、40元。 B、56元。 C、80元。 D、96元。 7、乙公司生产三种衬衫,在折叠和打包部门采用经营成本法,以每一类型衬衫所需要的折叠和打包的标准时间为基数,把成本分至每个产品。三种类型衬衫折叠和打包的标准时间分别为:A衬衫40秒/件,B衬衫40秒/件,C衬衫20秒/件。公司在6月份产销A衬衫50000件,B衬衫30000件,C衬衫20000件。如果6月份折叠和打包车间发生的费用为156400元,则每件A衬衫的折叠和打包成本应该是多少元?() A、1.0426元。 B、1.2512元。 C、1.5640元。 D、1.7378元。 8、下面哪一项是采用变动成本法的最好理由?() A、长期而言所有的成本都是变动的。 B、变动成本法是所得税列报所容许的方法。 C、和生产特定产量相比固定制造费用和产能更相关。 D、和吸收成本法相比,变动成本法往往导致更高的经营利润。 9、如果一家制造公司采用吸收成本法计算存货成本,则下列各项成本中,哪些项目应该计入存货成本?() A、只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 B、只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固定制造费用。 C、只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以及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 D、只包括原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

中级财务管理2019第八章成本管理共23页

中级财务管理(2013) 第八章成本管理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 1. 成本控制的目标是()。 A.追求成本水平的绝对降低 B.为所有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 C.降低成本水平 D.保证实现产品、服务等方面差异化的前提下,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2. 下列各项,不属于成本控制原则的是()。 A.全面控制原则 B.因地制宜原则 C.经济效益原则 D.例外管理原则 3. 下列关于量本利的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A.利润=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B.利润=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C.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D.利润=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4. 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降低保本点销售量的是()。 A.降低单位边际贡献 B.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C.提高销售单价 D.降低固定成本总额 5. 在量本利分析图中,保本点是指()。 A.总收入线与固定成本线的交点 B.总收入线与变动成本线的交点 C.变动成本线与固定成本线的交叉点 D.总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 6. 下列计算式中错误的是()。 A.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 B.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保本点销售量

C.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D.利润=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 7. 若安全边际率为20%,正常销售量为1000件,则保本点销售量为()件。 A.200 B.800 C.600 D.400 8. 在多种产品的保本分析中,哪种方法下固定成本全部由一种产品负担()。 A.加权平均法 B.分算法 C.顺序法 D.主要产品法 9. 某企业只生产A产品一种产品,预计下年销售价格为1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固定成本为480000元,如果下一年要实现目标利润240000元,那么销售量应到达()件。

{推荐}第六章 收益与分配管理

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 理

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 [大纲基本要求] (一)掌握销售预测的方法和销售定价管理 (二)掌握成本归口分级管理,成本性态分析,标准成本、责任成本及作业成本管理 (三)熟悉股利政策及其影响因素、股利支付形式、股票回购 (四)了解收益分配管理的意义、内容 历年考情分析: 本章论述了广义的收益分配与管理,将收入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利润分配均纳入本章之中。近3年的考试平均分为16分,本章题型可以出客观题,也可以出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第一节收益与分配管理概述 企业的收益分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收益分配是指企业的收入和净利润进行分配的过程;狭义的收益分配则是指对企业净收益的分配。本章讨论对企业收入和净收益的广义分配。 【2010单选】企业的收益分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下列各项中,属于狭义收益分配的是()。 A.企业收入的分配 B.企业净利润的分配 C.企业产品成本的分配 D.企业职工薪酬的分配 【答案】B 【解析】企业的收益分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收益分配是指对企业的收入和净利润进行分配,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对企业收入的分配;第二层次是对企业净利润的分配。狭义的收益分配则仅仅是指对企业净利润的分配。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一、收益分配管理的意义 1、体现了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 2、企业再生产的条件、优化资本结构的重要措施 3、国家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收益分配的原则 1.依法分配原则; 2.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 3.兼顾各方面利益原则; 4.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谁投资谁受益”、收益大小与投资比例相适应的原则。 三、收益分配管理的内容 (一)收入管理 (二)成本费用管理 1、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期间费用 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燃料和动力 ——制造费用 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期间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管理第六章学习笔记

财务管理第六章学习笔记

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 http://bbs.xuekuaiji,com学会计论坛 一、收益与分配管理的原则: 1.依法分配; 2.分配与积累并重; 3.兼顾各方利益; 4.投资与收益对等 二、广义的收益分配的内容: 1.收入管理; 2.成本费用管理;利润分配管理 三、销售预测分为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1.定性分析法: ⑴推销员判断法,又称意见汇集法 ⑵专家判断法 ①个别专家意见汇集法 ②专家小组法 ③德尔菲法,又称函询调查法 ⑶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 2.定量分析法: ⑴趋势预测分析法: ①算术平均法,若干历史时期的实际销售量相加的代数和除以期数N ②加权平均法:若干历史时期销售量乘以权数相加的代数和 ③移动平均法 ④指数平滑法 ⑵因果预测分析法。也叫回归直线法 四、移动平均法,适用于销售量略有波动的销售预测 举例:某公司2001-2009年的产品销售量资料如下 年度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销售量1950 1980 1890 2010 2070 2100 2040 2260 2110 权数0.03 0.05 0.07 0.08 0.1 0.013 0.15 0.18 0.21 要求:用移动平均法和修正的移动平均法预测公司2010年的销售量(假设样本期为4期) 解:①移动平均法下:公司2010年预测销售量为

y2010=(2100+2040+2260+2110)/4=2127.5吨 ②修正的移动平均法下,公司2010年预测销售量为 (备注,修正的移动平均法下,需要计算2009年和2010年的两期预测值)y2009=(2070+2100+2040+2260)/4=2117.5吨 假定2010年预测销售量为y n+1 y n+1+(y n+1- y n)= y2010+( y2010- y2009)=2127.5+(2127.5-2117.5)=2137.5吨五、指数平滑法: 假定预测期的预测量为y n+1 X n→预测期上年的实际销售量 y n→按移动平均法计算的预测期上年预测销售量 y n+1=αX n+(1-α)X n 接上面例题,若平滑指数α=0.6 y2010=0.6*2110+(1-0.6)*2117.5=2113吨 六、因果预测分析法(回归直线法) b=(nεxy-εxεy)/nεx2-(εx)2 a=(εy-bεx)/n y=a+bx 七、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 1.价值因素; 2.成本因素; 3.市场供求因素; 4.竞争因素; 5.政策法规因素 八、产品定价方法: 1.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⑴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 ①成本利润率定价=单位成本*(1+成本利润率) ②销售利润率定价=单位价格*销售利润率 ⑵保本点定价法=单位成本/(1-税率) ⑶目标利润定价法=(单位成本+单位目标利润)/(1-适用税率) ⑷变动成本定价法(生产能力有剩余的情况下如果额外订单)

作业成本法

第十五章作业成本法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教材主要变化 本章与2016年教材相比增加了一节作业成本管理的相关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与特点 一、作业成本法的产生背景及含义 (一)作业成本法的产生背景 随着“机器取代人”的自动化制造时代来临。 其特征就是直接人工成本比重大大下降,制造费用(主要是折旧费用等固定成本)比重大大增加,因此制造费用的分配科学与否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二)作业成本法的含义 作业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二、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 (一)核心概念

(二)动因的分类 资源成本动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 依据资源成本动因可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有关作业。 作业成本动因:是引起产品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 依据作业成本动因可以将作业成本分配给各产品。 【例题?多选题】下列有关“资源动因”表述正确的有( )。 A.它是引起作业成本变动的因素 B.它是引起产品成本变动的因素 C.它被用来衡量一项作业对资源的消耗量,运用它可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有关作业 D.它是计量各种产品对作业耗用的情况,并被用来作为作业成本的分配基础 【答案】AC 【解析】成本动因分为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选项B 、D 是作业成本动因的含义和特征。

图15-1作业成本法分两阶段分配成本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作业成本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作业成本法强调使用不同层面和数量众多的资源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追溯到产品 B.作业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C.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 D.作业成本法强调使用直接追溯和动因追溯方式来分配成本 【答案】BCD 【解析】作业成本法把资源的消耗是按资源成本动因首先追溯到作业,然后使用不同层面和数量众多的作业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追溯到产品。选项A 错在把作业成本动因说成是资源成本动因。 第二节 作业成本计算 一、作业成本的计算原理 (一)作业的认定 (二)作业成本库的设计 (三)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 (四)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 (一)作业的认定

第11章 作业成本法(参考答案)

第11 章作业成本法 计算题 某公司成功地生产和销售两种打印机。假设该公司两种产品的财务和成本数据如下表所示: 公司管理会计师划分了作业、间接成本集合及成本动如下表所示: 两种产品的实际作业量如下表所示: 要求: (1)采用传统(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确定两种产品的单位盈利能力。 (2)采用作业成本法,确定两种产品的单位盈利能力。 参考答案 (1)直接人工小时合计=25,000+75,000=100,000(工时) 间接成本分配率=20,000,000/100,000=200(元/小时) 分配给豪华型的间接成本=200×25,000=5,000,000(元) 单位豪华型的间接成本=5,000,000/5,000=1,000(元/台) 分配给普通型的间接成本=200×75,000=15,000,000(元) 单位普通型的间接成本=15,000,000/15,000 =1,000(元/台)

(2)每一作业成本动因的成本动因率 普通型(15,000台) 盈利分析: 案例分析 某出版社出版两种版本的美食食谱:平装本和精装本。该出版社采用机器小时分配制造

费用。这两种版本美食食谱的制造费用包括能量成本200,000元和质量检验成本300,000元。其他相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过去,该出版社一直采用机器小时分配制造费用。 要求: (1)运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各种美食食谱的成本及其利润。 (2)运用作业成本法计算各种美食食谱的成本及其利润。 (3)根据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可能得出什么不同的结论? 参考答案 (1)运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各种美食食谱的成本及其利润 单位机器小时分配率:(200,000+300,000)元/50,000小时=10(元/小时) 精装本分配的制造费用:10元/小时×42,500小时=425,000(元) 平装本分配的制造费用:10元/小时×7,500小时=75,000(元) 各种美食食谱的成本及其利润如下表所示(单位:元): (2)运用作业成本法计算各种美食食谱的成本及其利润 计算作业分配率如下表所示: 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如下表所示:

第六章 收益与分配管理

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中,()是正确处理投资者利益关系的关键。 A.依法分配原则 B.兼顾各方面利益原则 C.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 D.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 2.销售预测的非数量分析法不包括()。 A.函询调查法 B.推销员法 C.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 D.趋势预测分析法 3.通常情况下,下列成本不可以作为定价基础的是()。 A.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 C.制造成本 D.完全成本 4.处于企业成本与费用管理的中心环节,是成本控制重点内容的是()。 A.厂部的成本费用管理 B.班组的成本费用管理 C.车间的成本费用管理 D.财务部门的成本费用管理 5.以下属于变动成本的是()。 A.广告费用 B.职工培训费 C.直接材料 D.房屋租金 6.本月生产甲产品1000件,实际耗用A材料2000公斤,其实际价格为每公斤20元。该产品A材料的用量标准为2.5公斤,标准价格为每公斤18元,其直接材料数量差异为()元。 A.-9000 B.-10000 C.90000 D.10000 7.某企业本月预计生产A产品10400件,实际生产8000件,用工10000小时,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元,其中A产品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12元/小时,工时标准为1.5小时/件,则以下计算不正确的是()。

A.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为2800元的超支差异 B.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为43200元的超支差异 C.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为46000元的超支差异 D.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为43200元的节约差异 8.以下不属于流程价值分析与管理的基本内容的是()。 A.分析和评价作业 B.改进作业 C.增加高效率增值作业的比率 D.消除非增值作业 9.某企业内部某车间为成本中心,生产甲产品,预算产量为4000件,单位成本200元,实际产量4500件,成本160元,则该成本中心的预算成本节约率为()。 A.20% B.11.1% C.9.8% D.10.1% 10.在确定企业的收益分配政策时,应当考虑相关因素的影响,其中“资本保全约束”属于()。 A.股东因素 B.公司因素 C.法律因素 D.债务契约因素 11.以下股利分配政策中,最有利于股价稳定的是()。 A.剩余股利政策 B.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12.以下关于企业公司收益分配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也可以分配利润 B.企业在提取公积金前向股东分配利润 C.公司的初创阶段和衰退阶段都适合采用剩余股利政策 D.只要有盈余就要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13.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可以进一步分为()。 A.闲置能量差异和耗费差异 B.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C.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D.以上任何两种差异

第12章练习

第12章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直接人工成本属于单位水平作业的成本 B.对每批产品的机器准备属于批量水平作业 C.对一种产品编制材料清单属于产品水平作业 D.生产维持作业的目的是服务于各项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2.作业成本法的成本追溯使用众多不同层面的作业动因,其中不包括()。 A.批量水平动因 B.单位水平动因 C.批次水平动因 D.产品水平动因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纳入同一个同质组的作业,必须属于同一类作业 B.纳入同一个同质组的作业,对于不同产品来说,有着相同的消耗比率 C.一个成本库中有可能只包括一项作业 D.纳入同一个同质组的作业,对于不同产品来说,有着大致相同的消耗比率 4.下列有关作业动因与作业成本相关程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决系数越高,说明作业成本随作业动因变动的程度越高 B.相关系数反映作业动因与作业成本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 C.如果相关系数为90%,说明作业成本的变动有90%是随作业动因而变动的 D.如果相关系数为90%,说明作业成本的变动有81%是随作业动因而变动的 5.作业成本管理的过程观中不包括()。 A.将作业成本追溯到产品 B.动因分析 C.作业执行与改善 D.作业执行结果考核 6.下列关于传统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管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传统成本管理关注的重点是成本,而作业成本管理关注的重点是作业 B.传统成本管理一般以部门(或生产线)作为责任中心,而作业成本管理以价值链作为责任控制单元 C.传统成本管理忽视非增值成本,而作业成本管理高度重视非增值成本 D.传统成本管理不会使产品成本扭曲,而作业成本管理会使产品成本扭曲 7.下列有关生产作业分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产分析就是以作业成本管理的分配观,对作业产生的原因、作业执行的情况以及作业执行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消除非增值作业、降低非增值成本、提高增值作业效率 B.生产分析的目标是实现价值链的优化,提高客户价值,从而增加企业盈利

第十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作业成本法的首要工作是() A.作业的认定 B.资源动因的选择 C.作业中心的分类 D.作业动因的选择 2.以下哪项是分配作业成本到产品或劳务的标准() A.成本动因 B.资源动因 C.作业动因 D.成本要素 3.作业成本法的目的是() A.成本核算信息的准确性 B.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C.不仅要关注成本核算信息的准确性,而且还要关注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D.成本核算信息的完整性 4.在作业成本法下,对企业的作业进行持续改善,称为() A.作业分析 B.作业管理 C.业绩计量 D持续改进 5.从增值或不增值的角度考虑作业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的是() A.作业链 B.产业链 C.食物链 D.价值链 6.计量作业发生的频率的动因是() A.交易性成本动因 B.延续性成本动因 C.精确性成本动因 D.资源动因 7.作业成本法是在改进()核算方法上产生的。 A.管理费用 B.财务费用 C.直接生产成本 D.制造费用 8.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要素是() A.资源 B.作业 C.成本对象 D.成本动因 9.为维持工人生产而从事的作业是() A单位水平作业 B.批水平作业 C.产品水平作业 D.维持水平作业 10.把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用的动因是() A.作业动因 B.资源动因 C.交易性成本动因 D.精确性成本动因 二、多项选择题 1.资源动因连接着() A.作业 B.资源 C.产品 D.成本对象 2.作业动因连接着() A.产品 B.资源 C.成本对象 D.作业 3.下列哪些属于单位水平作业() A.工厂管理 B.每批产品的订单处理 C.直接材料成本 D.直接人工成本 4.作业分析法包括() A.产品分析 B.价值链分析 C.作业分析 D.资源分析 5.企业从顾客手中收到订单到产品交货时所需的时间是交货周期时间,但是并不是 所有的时间都是必要的,下列哪些是无附加价值的时间,不能增加最终产品的价值。

中级财务管理2013第八章成本管理

中级财务管理(2013)第八章成本管理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 成本控制的目标是()。 A. 追求成本水平的绝对降低 B. 为所有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 C. 降低成本水平 D. 保证实现产品、服务等方面差异化的前提下,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 2. 下列各项,不届于成本控制原则的是() A. 全面控制原则 B. 因地制宜原则 C. 经济效益原则 D. 例外管理原则 3. 下列关于量本利的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A. 利润=销售收入X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B. 利润=销售量X单价-销售量X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C.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D. 利润=销售量X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4. 下歹0各项措施中,不能降低保本点销售量的是() A. 降低单位边际贡献 B. 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C. 提高销售单价 D. 降低固定成本总额 5. 在量本利分析图中,保本点是指() A. 总收入线与固定成本线的交点 B. 总收入线与变动成本线的交点 C. 变动成本线与固定成本线的交义点

D. 总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 6. 下歹0计算式中错误的是()。 A. 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 B.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保本点销售量 C. 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D. 利润=安全边际额X边际贡献率 7. 若安全边际率为20%正常销售量为1000件,则保本点销售量为()件。 A. 200 B. 800 C. 600 D. 400 8. 在多种产品的保本分析中,哪种方法下固定成本全部由一种产品负担()。 A. 加权平均法 B. 分算法 C. 顺序法 D. 主要产品法 9. 某企业只生产A产品一种产品,预计下年销售价格为1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固定成本为480000元,如果下一年要实现目标利润240000元,那么销售量应到达()件。 A. 6000 B. 12000 C. 4000 D. 8000 10. 假设某企业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单价50元,边际贡献率40%每年固定成本300万元,预计下一年产销量20万件,则价格对利润影响的敏感系数为()c A. 10 B. 8 C. 4 D. 40%

第六章 收益与分配管理

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 [大纲差不多要求] (一)把握销售推测的方法和销售定价治理 (二)把握成本归口分级治理,成本性态分析,标准成本、责任成本及作业成本治理 (三)熟悉股利政策及其阻碍因素、股利支付形式、股票回购 (四)了解收益分配治理的意义、内容 历年考情分析: 本章论述了广义的收益分配与治理,将收入治理、成本费用治理、利润分配均纳入本章之中。近3年的考试平均分为16分,本章题型能够出客观题,也能够出运算分析题、综合题。 第一节收益与分配治理概述 企业的收益分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收益分配是指企业的收入和净利润进行分配的过程;狭义的收益分配则是指对企业净收益的分配。本章讨论对企业收入和净收益的广义分配。

【2010单选】企业的收益分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下列各项中,属于狭义收益分配的是()。 A.企业收入的分配 B.企业净利润的分配 C.企业产品成本的分配 D.企业职工薪酬的分配 【答案】B 【解析】企业的收益分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收益分配是指对企业的收入和净利润进行分配,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对企业收入的分配;第二层次是对企业净利润的分配。狭义的收益分配则仅仅是指对企业净利润的分配。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一、收益分配治理的意义 1、表达了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 2、企业再生产的条件、优化资本结构的重要措施 3、国家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收益分配的原则 1.依法分配原则; 2.分配与积存并重原则; 3.兼顾各方面利益原则; 4.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谁投资谁受益”、收益大小与投资比例相适应的原则。 三、收益分配治理的内容 (一)收入治理 (二)成本费用治理 1、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期间费用 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生产成本) ——直截了当材料 ——直截了当人工 ——燃料和动力 ——制造费用 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期间费用) ——销售费用 ——治理费用 ——财务费用 2、按成本性态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三)利润分配治理 注意: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三个概念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幻灯片1 成本管理学课程快速导读图 1. 导论 2. 成本会计的发展和环境 第一篇总论 3. 生产成本核算原理 4. 生产费用汇集与分配的程序和方法 5. 成本计算基本方法 第二篇 成本核算 第三篇 成本计划与控制 7. 成本计划和控制原理 8. 标准成本法 9. 责任成本制度 第四篇 成本报表与分析 10. 成本报表 11.成本分析

12. 其他行业成本计算 13. 作业成本法 14. 物流成本 15. 质量成本会计 第五篇 成本会计专题 幻灯片2 第三篇成本计划与控制 第七章成本计划和控制原理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第九章责任成本制度 幻灯片3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标准成本法的概念、标准成本的种类和制定,掌握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标准成本法的核算程序及账务处理方法。 幻灯片4 第一节标准成本的种类与制定 第二节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第三节标准成本法的核算程序及账务处理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幻灯片5 第一节标准成本的种类与制定 一、标准成本和标准成本法的概念 (一)标准成本的概念 标准成本——是在特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的经营管理条件下应当发生的成本。 它是成本控制的依据、评价成本升降的尺度和衡量工作绩效的标准。 幻灯片6 (二)标准成本法的概念 标准成本法,亦称为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系统和标准成本会计。 标准成本法——是以预先确定的标准成本为依据,把实际发生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通过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揭示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对成本差异进行账务处理,并通过成本差异的报告,促使有关部门采取控制措施,将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 幻灯片7 标准成本法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是配合泰罗制的实施而引入成本管理中,形成成本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产生后,很快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得到采用。 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前苏联在标准成本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定额(成本)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