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优质课教学设计_0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优质课教学设计_0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标要求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袁世凯篡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北洋军阀政府之后,进一步走向专制、独裁,进而复辟帝制,走上灭亡之路。

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逐渐认识袁世凯本质后,开展了一系列斗争,先后发起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虽然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形式上恢复了民国,但政权仍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中国革命的道路仍漫长而又艰难。

学情分析从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来看,八年级学生个性比较突出,喜欢彰显自我,所以应把课堂交给学生;从学生层次来看,本校学生课外阅读面较窄,学生能力有限,对很多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还不到位,这就需要老师对他们作出肯定的同时,还要给予适当的分析指导。

1.采用视频教学、图片、史料教学等方法,通过精心设问、情境创设,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提升历史认识。

2.采用自主学习探究的模式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开展读阅读、讨论和分析。

3.讲述法,本课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比较陌生,某些知识点需要教师通过讲述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宋教仁案;二次革;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二十一条”;中华革命党;护国战争和洪宪帝制的破产。

过程与方法:报道宋教仁遇刺真相,学会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通过学习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学生认识到:民主共和已深入人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袁世凯对内专制、独裁、复辟,践踏民主共和、镇压民主革命的内容的教学,学生认识到袁世凯倒行逆施的反动性。

通过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的教学,学生认识到孙中山等革命派,反对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坚持民主主义的立场是进步的正义的,有着积极的意义,这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可歌可泣。

通过参观大元帅府,了解景点背后鲜活的故事和历史,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重点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国战争。

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维护共和的“护国运动”。

情感目标通过对袁世凯复辟丑剧短暂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必将被历史淘汰。

通过了解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及其失败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政治上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捍卫民主革命屡败屡战的斗争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强品质,是今天的青年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技能目标理解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混战局面以及给全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性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三、教学法指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讨论、概述、提问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掌握和理解本课内容。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察上述两幅图片并思考:少了“临时”二字的《中华民国约法》是不是更民主化、制度化些?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我们一起进入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学习。

[讲授新课]一、二次革命1、宋教仁遇刺——导火线出示宋教仁遇刺的图片,介绍宋教仁遇刺的原因。

出示课本“相关史事”。

2、二次革命的发动(1)背景:“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

袁世凯下令以武力镇压国民党,罢免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2)时间:1913年(3)过程:孙中山号召兴师讨袁,发起反袁的“二次革命”。

(4)结果: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出示二次革命示意图二、袁世凯复辟帝制1、探究: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对内实行独裁统治(1)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2)解散国会。

(3)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4)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可指定继承人。

对外卖国。

为获得帝国主义国家支持,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精品课件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精品课件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你们知道这次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吗?
因为这次革命是以 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 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 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 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 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 继续。所以称之为“二 次革命”。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 探究: 袁世凯为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3、下令解散国民党 4、解散国会 5、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中华民国约法》 6、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7、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8、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 等省;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 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
其他各省也被大大小小的军阀所控制:滇系军阀唐继尧占云南、 贵州;桂系军阀陆荣廷占广东、广西;
2、军阀纷争 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 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 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混 战,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 动乱之中。
袁世凯称帝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 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专制
民主共和
三、护国战争
1、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 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 护共和制度。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 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 即称民贼。
——孙中山《讨袁檄文》
护国战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 ——蔡锷
2、护国战争爆发 时间:1915年底 主要人物:蔡锷、李烈钧、唐 继尧 地点:云南 经过: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 北上讨袁;不少省份积极响应, 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 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 护国战争结束。
四、军阀割据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课件 新人教版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正式大总统就职仪 式在故宫太和殿隆重举行
宋教仁被刺案
北 洋 政 府 的 黑 暗 统 治
罢免三省都督
强迫国会选举他正式大总统 解散国民党 解散国会
二次革命 袁
孙 中 山 革
废除《临时约法》 颁布《约法》
世 凯
护国运动
命 一条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孙中山
民主共和
军阀割据混战 国家四分五裂
府 院 之 争
总统黎元洪
总理段祺瑞
1917年6月,借调停“府院之争” 张勋率500辫子军入京
张勋复辟
1917年7月,张勋拥护12岁的废帝 溥仪在北京复辟帝制,前后经历12天
袁世凯称帝83天、张勋复辟12天均告失败, 说明什么?
——《中国近代史》李侃
宋教仁被刺案
1913年3月20日夜晚,宋教仁由上海启程去北京,被杀 手刺杀于上海火车站,22日不治身亡。
幕后 黑手
北 洋 政
宋教仁被刺案 罢免三省都督







二次革命 中 山


护国运动 党


护法战争
抗 争
二次革命
李烈钧,辛亥革命爆发后,被推任 江西都督府参谋长、海陆军总司令, 迫使北洋海军主要舰艇宣布起义。
称 帝
护法战争
人 的 抗 争
称帝之路
1914年12月23日袁世凯 到天坛祭天,穿古衣冠, 行大拜礼。
1914年9月28日,袁 世凯率百官到孔庙祭
孔。 尊孔复古,逆流肆虐
称帝之路
为获得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袁世凯不惜牺牲国 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 “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优质课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优质课教案_0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设计一、教学分析【教学目标】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1、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情景剧表演、提问、视频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学会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

讲述,让学生明白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道路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重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难点:袁世凯独裁统治得以实现及迅速失败的原因,北洋军阀统治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上课!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2】【自主学习】完成《金牌学案》自主预习内容。

【3分钟】【3】首先,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北洋政府?袁世凯作为北洋派的代表,从他1912年2月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一直到1928年北伐战争,这段时间的统治政府,称为“北洋政府”。

【1分钟】【4】在1912年中华民国创建后,革命党人满以为终于迎来了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就在他们兴致勃勃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却传来了晴天霹雳——宋教仁被刺杀了!【5】【宋教仁照片,讲故事】【2分钟】宋教仁何许人也?照片上这位,就是宋教仁。

华兴会创建者。

在他手上,中国同盟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1913年宋教仁领导国民党,一举击败其他政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当时他的威望甚至超过了孙中山!不出意外,宋教仁很快就会成为新任总理。

在这之前,他回了一次湖南老家,为母亲祝寿。

没过多久,宋教仁突然接到袁世凯电报,说有国事商量,让他赶快回京。

宋教仁一路北上,在上海稍作停留。

可谁知,就在上海火车站,意外,发生了。

【6】【播放《宋案》视频】【3分钟】【7】【问题】很显然,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刺杀!是谁杀死了宋教仁?坊间一时议论纷纷......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两组短剧的形式,呈现当时人们对宋案的认识。

在观剧之前,老师先给出4个问题以供同学们思考——问题1:宋教仁是不是袁世凯派人暗杀的?问题2:革命党人为什么坚持是袁世凯杀了宋教仁?问题3:袁世凯为什么不辩解?问题4:面对革命党人的围攻,袁世凯以什么方式回应?【8】【情景剧】【3分钟】【9】【师生交流】现在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3分钟】问题1:宋教仁是不是袁世凯派人暗杀的?答案:是(书中是否有明确指出是袁世凯杀了宋?还只是说袁想重金收买宋)不是,(那如果不是,接问题2)不确定问题2:革命党人为什么坚持是袁世凯杀了宋教仁?答案:为了避免革命阵营分裂,用共同敌人的威胁来巩固革命阵营的团结,抹黑袁世凯,逼其退位问题3:袁世凯为什么不辩解?答案:辩解了,但辩解也没用,笔杆子在革命党阵营中,说不过别人问题4:面对革命党人的围攻,袁世凯以什么方式回应?答案:武力威胁师:问:面对袁世凯的威胁,革命党有没有反抗?生:反抗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共31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共31张PPT)


军阀割据
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 的动乱之中
1、二次革命的原因、时间、领导人、 结果? 2、袁世凯为复辟做的准备有哪些?洪 宪元年是指那一年? 3、护国战争的原因?时间、领导人、 结果? 4、军阀割据主要派别及人物与他们所 控制的地方?军阀割据带来的影响?
1.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作出了哪些“努力”
C.皖系
D.滇系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万户涕泪,一个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 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1)材料中“民贼”指谁? 袁世凯。 (2)材料反映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袁世凯复辟帝制。 (3)孙中山对此事的态度如何? 孙中山号召誓死讨伐袁世凯,坚持捍卫民主共和制 度。
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1.镇压二次革命; 2.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3.下令解散国民党; 4.解散国会; 5.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中华民国约法》; 6.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7.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
可指定继承人; 8.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四、军阀割据
段祺瑞
张作霖
陆荣廷
从这张地 图上,你感觉 当时中国处于 怎样的一种局 面?用一个词 形容一下。
冯国璋、曹锟
唐继尧
国 家 四 分 五 裂
四、军阀割据
派系 军阀 直系 皖系
奉系 滇系 桂系
控制地区 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 、福建等省 东北 云南、贵州 广东、广西
一、二次革命 1.原因: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刺杀国民党领导人宋
教仁;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 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2.时间: 3.过程: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三单元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共17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三单元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共17张PPT)

一、二次革命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50页“二次革命”的第一自然段,回答 下列问题。
二次革命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宋教仁遇刺案
宋教仁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三单元11 课北洋 政府的 黑暗统 治课件( 共17张 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三单元11 课北洋 政府的 黑暗统 治课件( 共17张 PPT)
冯国璋、曹锟
段祺瑞 张作霖 唐继尧
陆荣廷 阎锡山
控制区域 江苏、江西、湖北 皖、浙、鲁、闽
东北三省
云南、贵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广东、广西 山西
依靠国家 英、美

日 英、美 英、美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三单元11 课北洋 政府的 黑暗统 治课件( 共17张 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三单元11 课北洋 政府的 黑暗统 治课件( 共17张 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三单元11 课北洋 政府的 黑暗统 治课件( 共17张 PPT)
1
二次革命
2 袁世凯复辟帝制
3
护国战争
4
军阀割据
军阀? ---指拥有军队、武装、地盘、政权的军
人或军人集团。
北洋?
北洋:清末对辽宁、河北、山东等北方 沿海各省的统称。
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起来
的武装政治集团.
北洋军阀的统治
1912年 1916年
1928年
袁世凯 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 时期
2、列举“二十一条”的内容,思考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 一”的原因。
内容: 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 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 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聘用日本人 为顾问等。

最新(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最新(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1.知道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维护共和的护国战争。

2.通过反对袁世凯一系列的独裁活动,认识到民主与专制独裁的斗争是复杂而艰巨的。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通过对袁世凯复辟丑剧短暂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必将被历史淘汰。

通过了解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作的努力及其失败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政治上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孙中山为捍卫民主革命屡败屡战的斗争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强品质,是今天的青年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重点二次革命,护国战争。

难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军阀割据。

教师:(展示漫画)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后,孙中山所建立的民主共和制是否继续实行呢?我们先来看一幅漫画:《刀大杀人多》反映了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后,实行专制独裁统治,经常用暗杀的方式来排除异己。

这幅漫画,反映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进行了哪些斗争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教师:首先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军阀”“北洋”“北洋军阀”的概念。

“军阀”是指拥有军队、武装、地盘、政权的军人或军人集团。

“北洋”是指清朝以上海吴淞口为界,长江以北的均为北洋,是包括江苏、山东、直隶等各口岸的地域概念。

“北洋军阀”是指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军事政治集团。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如下:一、二次革命教师:北洋军阀统治初期,中国南北在形式上是统一的,实际上仍处于对峙状态。

北方省份基本上在袁世凯北洋军阀集团控制之下,而南方多数省份处于同盟会的控制和影响之下,如江西、广东、安徽、浙江、福建、江苏、湖南、四川等。

由于革命党人在南方具有一定的军事、政治力量,袁世凯在未建立起全国范围的稳定的统治秩序之前,曾发表共和为最良国体,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的通电,表示绝对赞成共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二十一条”;维护共和的护国战争;军阀割据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及其失败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政治上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捍卫民主革命屡败屡战的斗争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强品质,是今天的青年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军阀割据居面的形成,实质上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次革命;护国战争
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军阀割据局面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察上述两幅图片并思考:少了“临时”二字的《中华民国约法》是不是更民主化、制度化些?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临时约法是孙中山颁布的具有革命的进步的意义,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颁布的,孙中山为了维护共和国政体同北洋军阀政府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一、二次革命
1、宋教仁遇刺——导火线
1912年,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了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袁世凯先是以重金收买,但宋教仁不为所动。

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在火车站遇刺,身中3弹,送往医院后,不治而亡,年仅31岁。

这就是“宋案”。

后来,经过查证,宋案幕后黑手是袁世凯的亲信。

2、二次革命:
(1)背景:“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

袁世凯下令以武力镇压国民党,罢免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2)时间:1913年
(3)过程:孙中山号召兴师讨袁,发起反袁的“二次革命”。

(4)结果: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在国内活动:
(1)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2)解散国会。

(3)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
制。

(4)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可指定继承人。

2、对外活动:
为获得帝国主义国家支持,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主要内容: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聘日本人为顾问等。

2、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改国号中华帝国,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

三、护国战争
1、背景:孙中山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号召民众进行讨袁斗争,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孙中山《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2、护国战争爆发
时间:1915年底
主要人物: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地点:云南
经过: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不少省份积极响应,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结果: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

意义:它挫败了袁世凯的复辟阴谋,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展示护国运动形势图
蔡锷,湖南人,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他积极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

在护国战争中,他抱病参战,指挥劣势军队顶住了优势敌人的进攻,逼迫敌军停战议和,表现了他坚定不移、临危不惧的精神和为国为民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

四、军阀割据: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分裂,很快分类为三大派系,分别是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冯国璋的直系军阀、段祺瑞的皖系军阀。

1、列表归纳军阀名称及其它相关项目
派系代表人物依靠的帝国主义国

直系冯国璋、曹锟美、英
皖系段祺瑞日本
奉系张作霖日本
滇系唐继尧美、英
桂系陆荣廷美、英美、英
2、出示“民国初年军阀割据形势图”,说说从这张地图上,你能感觉当时中国处于怎样的一种局面?用相关词语表达。

军阀割据。

3、出示课本“材料研读”,思考:
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相互战争,导致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流离失所,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日益增长的军队人数和军费开支,使中国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

(三)、课堂总结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华民族的灾难时期,军阀割据,政治动荡,被称为最黑暗的时期。

这一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为保卫辛亥革命的成果,坚持不懈地反对北洋军阀的专制独裁统治。

这些斗争,虽然粉碎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美梦,却丝毫没有改变军阀专制独裁统治的黑暗现实。

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四)课堂练习:
1.1912年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是() A.孙中山 B.李烈钧 C.宋教仁 D.黄兴
2.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作出了哪些“努力”()①解散国民党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规定总统可以连任④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该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B、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C、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
D、袁世凯复辟帝制
5、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其中控制北京政府的是() A.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 B.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 C.奉系军阀张作霖 D.滇系军阀唐继尧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