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甘薯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
甘薯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甘薯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一、选择适宜的生态环境甘薯的生长环境要求比较宽松,但也需要注意一些环境因素,以提高甘薯的生长速度及产量。
首先,在选择甘薯种植地点时,要选择土壤质量较好且排水良好的地方,以避免甘薯根部受潮,导致根腐。
其次,甘薯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一般来说,日照时间在12个小时以上的地方较适合甘薯的生长。
此外,人工灌溉也是甘薯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一定要注意合理的水肥管理,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确保甘薯能够获得充足的水分和养分。
二、合理选择栽培品种甘薯的品种选择是甘薯栽培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早熟且高产、抗病性好的品种是种植最理想的甘薯品种。
我国目前种植的甘薯主要有红薯、番薯、紫薯等品种。
其中,红薯适应性广、抗病性强、产量高,是甘薯栽培的主要品种;番薯则更适合盆栽种植,产量介于红薯和紫薯之间;紫薯的营养价值较高,但耐旱性差,对生长环境气候要求高。
三、合理施肥甘薯的施肥管理是关键环节之一,有效的施肥可以提高甘薯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甘薯的产品竞争力。
在施肥时,要遵循“肥水相宜、循环利用”的原则,根据土壤类型、甘薯品种等条件,适当增减不同营养元素的施用量,确保甘薯能够获得足够的养分,促进快速生长和高产。
四、合理地控制甘薯的生长甘薯的生长速度较快,若不能及时地加以控制,则可能导致甘薯过度生长,使得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所以,在栽培时,要注意合理地控制甘薯的生长速度,切勿过度施肥、过度灌溉,以免导致甘薯“疯长”。
五、注重病虫害防治工作甘薯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治,可能会导致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或者病害扩散。
在防治病虫害方面,一方面要掌握合适的防治方法,另一方面要在防治工作中采用绿色防治的方式,注重生态平衡,以保证甘薯品质的优良和生态环境的协调。
综上所述,甘薯的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需要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只要注重环境、合理种植、科学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就能够培育出高品质、高产量的甘薯,并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和农产品的供给量。
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种植技术甘薯(Sweet potato)又名甜薯、地瓜、番薯、红薯,是旋花科甘薯属能形成块根的栽培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质蔓性藤本植物,它在植物学上的正式名字叫甘薯。
甘薯味道甜美,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可供大量热能,非洲和亚洲的部分国家以甘薯为主食。
甘薯原产于南美洲,16世纪由菲律宾和越南等地传入我国。
目前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尤以淮海平原、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各省区栽种较多。
甘薯含有丰富的糖、蛋白质、纤维素和多种维生素,其中β-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维生素C尤多。
特别是红薯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而大米、面粉恰恰缺乏赖氨酸。
故红薯与米面混吃正好可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营养价值。
就总体营养而言,红薯可谓是粮食和蔬菜中的佼佼者。
欧美人赞它是“第二面包”,前苏联科学家说它是未来的“宇航食品”,法国人称它是当之无愧的“高级保健食品”。
甘薯的用途很广,甘薯的块根能够用作粮食、淀粉、工业原料,也还能作饲料用于发展畜牧生产。
甘薯的茎叶除了能够用作饲料,其幼嫩的茎叶还能够用做蔬菜。
况且,甘薯用药很少,是清洁生产的重要产品。
甘薯的适应性广,发展甘薯生产,对于发展生产,促进地方经济有着重要意义。
1 品种选择与处理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品种是甘薯高产高效的基础。
以用途分,甘薯可以分为普通淀粉薯、紫薯、水果薯,还可以观赏性甘薯。
因为甘薯的生产地区的温光资源不同,应该选用适应当地的高产优质、受消费者欢迎的甘薯优良品种。
在湖北地区,可以选择鄂薯6号、红心王等优良品种。
选用种薯时,还应该注意选用选无病害、无冻伤,重量在200g~250g的薯块做种薯。
同一品种的薯块大小虽有差异,但其根眼数目相差较小。
大薯含养料丰富,出苗较壮,但用种不经济;小薯含养分少,出苗较弱,不利于高产。
薯块上有破损、病害、冻害的甘薯不能用作种薯。
在下种前,可用5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浸泡5~10分钟进行杀毒,然后捞起晾干。
2 育苗与管理要选择避风朝阳、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灌方便、不易渍水的地块作苗床。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甘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其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甘薯高产栽培技术的一些要点:
1. 土壤选择:甘薯喜欢温暖、湿润、透气性好的土壤。
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6.5,含有机质丰富,富含钾、磷等营养元素。
2. 种植时间:甘薯适合在温度较高、日照时间较长的季节种植。
在南方地区,春季、秋季分别是甘薯的两个主要种植季节。
3. 块茎大小:选择块茎大小适中、长相健康的种薯进行种植,块茎直径在3-5厘米之间为佳。
4. 深度和距离:种植深度一般为10-15厘米,距离为40-50厘米。
甘薯的根系较为发达,因此要注意栽培的间距,以免互相竞争。
5. 施肥:在种植前要进行充分的施肥,可以使用有机肥、农家肥、复合肥等。
在甘薯生长过程中,还要根据需要进行追肥,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6. 病虫害防治:甘薯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甘薯叶斑病、瓢虫危害等。
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施用化学农药、优化栽培方式等。
7. 收获时间:甘薯的收获时间取决于栽培品种和生长环境等因素,一般在块茎生长期结束后进行。
收获后要及时晾晒、清洗、储存,以保证块茎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 1 -。
甘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Z a i p e i j i s h u甘薯是南阳优势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0万亩以上,其中约50%用于加工淀粉,约40%用于错峰鲜销,目前甘薯种植已成为南阳市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解决长期以来南阳市红薯生产中标准化生产水平低、品质下降等问题,对促进南阳甘薯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选地甘薯抗旱、耐瘠薄、适应能力强,对土壤要求不高,应选择沟渠配套、排灌方便、耕层深厚、土壤结构疏松,通气性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壤土或壤土,无病虫害,无污染的平原高地、丘陵岗为首选。
二、施足底肥甘薯生育期内消耗土壤中的养分较多,应施足底肥,底肥要以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一般氮磷钾比例为1∶1∶2。
一般在冬前深翻地时一次性施入优质有机肥3方/亩~4方/亩;春季旋耕起垄前撒施复合肥,中等肥力地块,施入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0%、10%、20%的硫酸钾复合肥40公斤~50公斤。
三、品种选择结合当地的生产条件及多年形成的产业加工特点选择合适的甘薯优良品种种植。
高淀粉品种宜选用商薯19、郑红22、徐薯27等;鲜食品种宜选用普薯32、烟薯25等。
四、地下害虫防治在整地起垄施肥时,亩用2.5%敌百虫粉500克~800克,或50%辛硫磷乳剂200克,拌细土20公斤,均匀撒施于一亩田中,可触杀多种地下害虫。
五、栽种1、薯苗选择选择壮苗是甘薯高产栽培的一个重要环节,春薯壮苗的苗龄35天~40天,长度20cm左右,节间5个~7个,春薯百株苗重约1.0公斤,夏薯苗约1.5公斤,节间粗短、叶片深绿、茎汁液多,有弹性、无气生根、无病虫害。
2、适时早栽根据气候条件、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适时早栽,一般在距离土壤表层10cm处地温保持在16℃以上,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栽种。
根据多年气象资料,南阳市春薯栽种时间以4月下旬为宜,保护地栽种可提前到4月上旬,地膜覆盖可提前到4月中旬,夏薯要抢时早栽。
3、适度密植适度密植是甘薯高产的保证。
甘薯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甘薯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甘薯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蔬菜,富含淀粉、维生素、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
甘薯的种植技术也越来越多样化和专业化,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其中一种重要的种植技术,能够在保证甘薯品质和产量的情况下,提高种植效果和农民收益。
一、土壤准备准备土地时,首先要选择富含有机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种植前,应该先用田间除草剂彻底清除杂草,并进行深松、翻耕。
然后按照土壤检测结果,添加相应的有机肥和矿质肥料,使土壤的pH值维持在6.0-6.5之间,营养成分平衡,以提高甘薯的品质和产量。
二、甘薯品种选择甘薯品种的选择对于高产高效栽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选择适应气候条件和土壤性质的品种,同时需要考虑甘薯的生长期、质量和产量等因素。
一般而言,优质优产的品种更能适应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三、移栽和密植在移栽过程中,需要选取具有健康叶片和茎秆的甘薯苗。
按照甘薯的喜阳性和浅根性特点,应将苗子移栽在日照较充足、灌溉系统完善、排水良好,且有机肥充足的田地中。
在甘薯株行间距和株距中,要采取尽量密集的方式,以提高产量和效益。
四、甘薯的培育和保护在甘薯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施肥和浇水,并对杂草和病虫害进行防治。
在施肥方面,可以根据施肥标准,根据土壤质量和甘薯品种的特点,选择相应的肥料进行施用。
在杂草防治方面,除了进行田间除草剂的喷洒,还需要结合手工除草方法,以保证甘薯的生长环境整洁卫生。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可以选用有机农药或者生物农药,而拒用化学农药,以保证甘薯的质量和环境健康。
五、甘薯的收获和储藏一般而言,甘薯都在七月份左右收获,在收获之前需要进行适当的浇水和施肥,以及整理和修剪茎叶和须根。
收获时宜选取晴天或者干燥的天气进行,避免在雨季或者雾季收获。
收获后,可以进行去皮、清洗、晾晒、分类和储存等步骤,以保证甘薯的品质和保存期限。
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甘薯产量和质量,还能有效的减轻农民的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投入,帮助农民实现科学化种植,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飞跃。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为进一步提高甘薯产量,2006年枣庄市山亭区农业局在10个村的20公顷耕地上进行了甘薯高产、稳产栽培示范,结果667平方米产甘薯3860千克。
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一、深耕细作。
甘薯约有80%的根分布在30厘米以内的土层里。
25厘米以下土层通气性差,不利于薯块膨大。
因此,甘薯田耕层深度以25~30厘米为好。
建立高产甘薯田,除应要求土层深厚、疏松以外,还要肥沃,才能不断地供给脱毒薯所需的养料,使其地上部和地下部协调生长。
二、早栽覆膜。
春薯若采用地膜覆盖,可利用早春低温时盖膜的增温效果提早栽插。
一般比正常栽插期提早5~7天。
需采用先盖膜后移栽方式。
地膜宽为90~110厘米。
据调查:覆膜甘薯比一般露地甘薯单株块数多1个,单株重0.25千克,667平方米增产1875千克,增幅为78%。
三、增施菌肥。
施用“肥力高”复合生物菌肥后,不仅可在微生物作用下,起到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作用,而且还可以将土壤中不能被作物吸收的钾和磷,分解为易被吸收的营养成分,提高甘薯抗病能力,增加淀粉含量。
据调查:施用“肥力高”复合生物菌肥的示范田比一般大田增产15%~25%。
在增施“肥力高”菌肥的同时,本着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的原则。
667平方米底施优质腐熟的农家肥3000千克、纯氮5千克、纯磷5千克、钾1.5千克,栽秧时,再在穴施磷酸二铵5千克作提苗肥。
四、双行栽植。
推广大垄双行栽的甘薯不仅耐旱抗涝,而且有利薯块膨大,是实现高产栽培技术的主要环节。
示范田一般垄距90~100厘米,垄面宽60~80厘米,垄底宽80~100厘米,垄高20厘米。
一垄种双行,株距40厘米,667平方米4500~5500株。
无论春薯或夏薯,一定要足墒栽插。
墒情差的应浇好窝水,达到栽一棵活—棵。
栽前应用磷酸二氢钾或甘薯膨大素浸苗,以提高移栽成活率。
五、查苗补苗。
栽后为保苗全苗壮,必须及时实施查苗补苗。
一般栽后2~3天就应随查随补。
甘薯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甘薯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甘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特色农产品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为了实现甘薯的高产高效栽培,需要采用标准化种植技术,下面详细介绍甘薯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一、选田甘薯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排水良好、PH值适中、水肥供应充足的土地种植。
在选择土地时要注意避开田间低洼、沼泽、潮湿的地方,避免甘薯受病虫害的影响。
二、整地在选好土地后,需要进行深翻,深度一般要达到20-25厘米左右,去掉杂草和杂质,并在翻地过程中适量施入有机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三、制定种植方案在制定甘薯种植方案时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进行合理的种植布局。
在北方地区一般采用单行距20-30厘米,行距60-80厘米;南方地区一般采用单行距25-30厘米,行距70-90厘米。
四、选用适合的品种甘薯品种的选择应根据气候环境和市场需要,选择品种生长期短、产量高、质量好的优良品种。
五、适时定植甘薯的适宜种植时间一般在4-5月份,以北方地区5月中旬左右为宜。
在气温适宜的情况下,每亩可种植4000株左右的甘薯根。
六、科学施肥甘薯施肥需遵循“少施多次”的原则,即每次施肥量应适中,施肥时间和频率也要适当。
在田间管理过程中,应定期添加有机肥和复合肥,保证甘薯的正常生长。
七、做好田间管理甘薯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加强农田管理,及时除草、锄土、松土等。
除草时要避免损伤甘薯根茎,以免对甘薯的生长影响。
八、科学处理病虫害甘薯生长期间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影响,需要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采用生物防治等无害化处理方式,避免使用农药和化肥。
九、及时收获在甘薯成熟后,必须及时收获。
一般在甘薯生长150-180天左右为宜。
收获时要注意不要损伤甘薯,一般采用手工挖掘的方式进行收获。
总的来说,甘薯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种植方案,适时施肥,科学管理,处理好病虫害,并按时进行收获,从而保证甘薯的高产和质量。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1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甘薯(sweetpotato)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可食用于做一些美味的食品,也可作为一种食物储备。
如今,许多人正在寻求提高食用甘薯产量的技术,希望能够获得更多收获,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
一、选种优良品种
甘薯选种和繁育优良品种,是提高甘薯产量的关键技术。
选择具有良好生长习性的优良品种,它的根系发达、叶子茂密,具有较大的生长潜力,因此可以提高甘薯的产量。
二、保持适当的土壤温度
甘薯的生长受到温度的主要影响。
如果土壤温度不到20℃,甘薯的生长就会受到阻碍。
如果土壤温度低于15℃,就会出现发芽不良,影响质量。
因此,要确保土壤温度适宜,在收获前保持土壤温度在20℃到25℃之间,以确保甘薯生长。
三、调节土壤酸碱度
甘薯喜欢酸性土壤,pH值在5.5~7.5之间即为最适宜的酸碱度,如果酸碱度不合适,就会影响甘薯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在种植之前,可以添加增加土壤酸碱度调节剂,以确保土壤适宜的酸碱度,增加甘薯的产量。
四、抗病性的选择
甘薯种植中往往会受到病虫害的侵害,会严重影响甘薯的生长,因此要尽量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类来种植,以避免病虫害的侵害。
五、有效的施肥
施肥是种植甘薯获得更高产量的关键。
应以有机肥和化学肥、钾肥等搭配使用,以保证甘薯在生长中获取必需的营养物质,提高甘薯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综上所述,种植甘薯获得高产量的关键在于正确选择优良品种、保证土壤温度适宜、调节土壤酸碱度、抗病性的选择、有效的施肥。
只有把这些技术搭配起来,才能获得较高的甘薯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农业科学, 2016, 6(2), 39-42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6 in Hans.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hjas http://dx.doi.org/10.12677/hjas.2016.62006
文章引用: 董顺旭, 张海燕, 解备涛, 王庆美, 李爱贤, 侯夫云, 段文学. 盐碱地甘薯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学, 2016, 6(2): 39-42. http://dx.doi.org/10.12677/hjas.2016.62006
Light and Simpl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Sweetpotato in Saline-Alkali Land
Shunxu Dong*, Haiyan Zhang, Beitao Xie, Qingmei Wang, Aixian Li, Fuyun Hou, Wenxue Duan Scientific Observing and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Tuber and Root Crop in HuangHuaiHai Region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The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Academy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nan Shandong
Received: Mar. 25th, 2016; accepted: Apr. 24th, 2016; published: Apr. 27th,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bstract There are large areas of coastal saline wet lands in China and the saline-alkali stres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limiting the crop yield, while the sweet potato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rops in China. In the traditional cultivation system of sweetpotato in mudflat saline land, some problems occur such as low surviving rate, developmental retardation, low yield, poor product quality and high cos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above, this paper provide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hich based on the high salinity tolerance sweetpotato cultivars Jixu23, matched a series of culti-vation measures, such as irrigation, deep plowing, increasing organic and nitrogen fertilizer, plas-tic mulch, appropriate later planting, using potassium humate fertilizers, ABT-dipping seedlings, chemical regulation seedling promoting and so on, through which sweetpotato can be grown smoothly in the saline-alkali land of 0.3% to 0.5%, realizing the unity of high yield, high quality and high benefit in sweetpotato production in moderate saline-alkali land.
Keywords Sweetpotato, Saline-Alkali, Jixu23, Light and Simpl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盐碱地甘薯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 董顺旭*,张海燕,解备涛,王庆美,李爱贤,侯夫云,段文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业部黄淮海薯类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 济南
*通讯作者。 董顺旭 等 40 收稿日期:2016年3月25日;录用日期:2016年4月24日;发布日期:2016年4月27日
摘 要 我国有大面积的盐碱滩涂地块,盐碱胁迫是抑制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甘薯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盐碱地传统的甘薯栽培方法存在着成苗率低、生长迟缓、产量低、品质差以及成本过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栽培技术在盐碱地采用耐盐碱甘薯新品种济徐23,灌水压碱、深耕断碱、增施有机肥和氮肥、地膜覆盖、适时晚栽、施用腐植酸钾肥料、生根粉浸苗、前期化学调控促秧等一系列技术手段,解决0.3%~0.5%的盐碱地甘薯栽培保苗难、发育迟缓、产品质量差、产量低的问题,实现中度盐碱地甘薯的高产、优质、高效的统一。
关键词 甘薯,盐碱,济徐23,轻简化,栽培技术
1. 引言 据统计全世界的滩涂盐碱盐地约占陆地面积的1/4到1/3,在我国从滨海到内陆,从低地到高原都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盐碱土壤。我国盐碱土的总面积约有5亿多亩,其中已开垦的有1亿多亩,还有3亿多亩盐碱地等待开发利用[1],黄河三角洲有大量的荒盐碱地,仅山东省东营市就有500余万亩,其中60%以上属于轻中盐碱地,含盐量在0.2%~0.50%之间。甘薯起源于南美洲,中国是最大的生产国,甘薯常年种植面积5000万亩以上,年产鲜薯产量约0.7亿吨,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居第四位,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世界的40.9%和68.4% [2],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甘薯作为经济作物和能源作物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但是甘薯是不耐盐碱的作物,虽然品种间耐盐性存在差异,但多数品种在含盐量高于0.30%的土壤中不能正常生长甚至死亡。目前盐碱地甘薯生产主要途径就是先进行盐碱地改良后再进行甘薯种植,盐碱地改良的方法有很多,如利用灌水冲压盐碱,种植耐盐碱作物降低盐碱度,大量使用农家肥、利用盐碱改良剂等,这些方法主要的缺点就是改良效果慢,并且成本很高[4] [5]。 目前的甘薯栽培主要模式为:1) 施肥。一般以钾肥为主,每亩用硫酸钾15~20公斤左右,少施或基本不用N肥。2) 起垄。薯苗栽插前7~10天起垄,个别种植户根据土壤墒情甚至提前1个月起垄。3) 适时早栽。为获得高产,北方薯区一般在断霜后栽插,多集中在5月1日前后。但是在盐碱地条件下,上述栽培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 过早起垄导致盐碱上移。起垄后随着水分蒸发,土壤盐碱通过土壤毛细管快速上升到垄面,土壤盐分上升影响薯苗成活率和中后期生长。2) 盐碱条件下甘薯生长缓慢,土壤缺N会更加影响甘薯茎叶生长速度,地上部生长量不足导致土壤蒸发量加大,盐分上移后抑制生长。3) 盐碱土壤升温慢,过早栽插土壤温度低不利于甘薯发根缓苗。4) 露地裸栽土壤水分蒸发量大,盐碱上移,不利于甘薯生长。
2. 盐碱地轻简化栽培技术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甘薯研究中心根据多年在山东东营、滨州等盐碱地进行耐盐甘薯栽培和育种工作,研究出一种在盐碱地甘薯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解决在0.3%~0.5%的盐碱地甘薯栽培保苗难、发育迟缓、产品质量差、产量低的问题,实现中度盐碱地甘薯的高产、优质、高效的统一。该技术的核心就是在盐碱地采用耐盐碱甘薯新品种济徐23,灌水压碱、深耕断碱、增施有机肥和氮肥、地膜覆董顺旭 等 41 盖、适时晚栽、施用腐植酸钾肥料、生根粉浸苗、前期化学调控促秧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步骤: 1) 选用耐盐甘薯新品种济徐23:该品种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和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合作育成,2010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茎蔓生长势中等,分枝数中等。皮色紫红,肉色洁白。突出特点:耐盐、耐涝、抗旱、高产、淀粉含量高,丘陵旱薄地春薯淀粉率一般在23%~25%左右,烘干率和淀粉率比徐薯18高2个百分点左右,薯干平整洁白,淀粉白度高,高抗甘薯根腐病,中抗茎线虫病,黑斑病抗性较弱。平原肥地种植鲜薯产量仍可达2500~3000 kg。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种植,鲜薯亩产2656.6 kg,薯干亩产777.04 kg。该品种是平原地区、黄河三角洲地区加工生产淀粉、薯干的理想品种。 2) 灌水压碱:栽前7~10天,用淡水对盐碱地进行浇灌,使耕层土壤在浸泡条件下保持24 h,将盐碱压到耕层以下。 3) 增施有机肥和氮肥:当土壤表面淹灌水分自然下渗后,地面能进行田间操作条件下,撒施腐熟的农家肥6~8 m³/666.7 m2、尿素15~20 kg/666.7 m2。
4) 深耕断碱:在施肥后对田地进行深翻,深度为30~35 cm,破坏土壤毛细管,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降低土壤盐碱向耕层的渗透。 5) 起垄、覆膜:深翻后进行平整、起垄,垄宽85~95 cm,垄高25~30 cm,垄面宽20~30 cm。起垄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垄表面,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盐分上移,并在膜下铺设滴灌带。 6) 适时晚栽:盐碱土壤升温慢,影响薯苗成活率,因此盐碱地甘薯适宜栽插时间为5月10日左右,此时土壤温度高,有利于甘薯发根缓苗。 7) 施用腐植酸钾肥料:栽插前破垄施入腐殖酸钾(氮:磷:钾 = 8:8:20,腐植酸含量5%) 40~50 kg/666.7 m2,可提高盐碱地甘薯的产量和品质。
8) 生根粉蘸根:利用生根粉进行蘸根,提高甘薯在盐碱地的栽插成活率,成活率可提高20%左右。 9) 扦插:在薯苗蘸根后进行栽插,每垄栽插1行,株距为23~28 cm,栽插时注意尽量减少对地膜的破坏,扦插后及时覆土封住扦插口。 10) 膜下滴灌:扦插后,利用已经铺设的滴灌带进行膜下滴灌,保证秧苗成活,缓苗后20天浇一水,15天后再浇一水,此后每隔10天浇水一次,直到收获,全生育期灌水量360方/666.7 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