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学前教育史】第一章第二章 (上传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史XUEQIANJIAOYUSHI

第一部分 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

第二部分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第三部分 清末的学前教育

第四部分 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第五部分 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与实践

第六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学前教育第七部分 古代东方国家及希腊、古罗马学前教育第八部分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

第九部分 近现代西方各国学前教育实践

第十部分 近现代欧美学前教育思想

课程框架介绍

学前教育史

中国学前教育史外国学前教育史

知识点:

1.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2.古代的胎教

3.古代家庭的学前教育

4.古代的蒙养教育

第一章 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

慈幼:爱护幼小者。

起源: 中国最古老的学校名为“庠”,主要是一种养老慈幼的场所。庠的首要功能是集体保育。

演变:

原始氏族社会中,儿童就得到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抚养和爱护。实行“罐葬”。

私有制社会慈幼观念表现为政治举措。

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在齐国推行“九惠之教”的首要两条,也是“老老”和“慈幼”。

春秋末年鼓励妇女生育,保护幼儿。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单选)

慈幼机构与法令措施: 中国古代专门的慈幼机构,以东汉邓太后创办的邸舍为最早。

慈幼机构的制度化与普及,是从北宋开始的。宋代的慈幼机构主要有两种,一是慈幼局,二是举子仓或予惠仓。

清代最早的慈幼机构是康熙元年(1662年)始建于广渠门内的京师育婴堂。 由唐鉴在贵州创办的及幼堂,则是具有教养合一功能的慈幼教育机构。慈幼礼俗:

(1)“试儿”:“试儿”或称“试晬”“试周”和“抓周”,始见于魏晋南北朝。

(2)“吐情自纪”:中国古代儿童的命名仪式。

“吐情”:通过命名寄托老一代人对于后生晚辈的情感、要求、期望;

“自纪”:是将上述情感、要求、期望包含在“名”中,成为晚辈后生终身的座右铭,并使其体察名中的含义,以此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时常反省自我。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单选,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第一章 第二节 古代的胎教胎教的作用:(1)胎教被看做是能否培养出合格圣明的君主的必要条件;(2)胎教被认为是培养理想后代的重要前提;

(3)胎教被认为是儿童健康发育的必要条件。胎教的内容:(1)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实施胎教的必要条件。(2)注意饮食卫生的影响:饥饱适中,“不食邪味”,“节嗜欲”。(3)注意环境的影响:“居处简静”,“行坐端严”,“避寒暑”,“劳逸以节”。(简答)

(单选或简答)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古代家庭学前教育的目的(1)培养幼儿成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至少要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2)培养和完善其道德品格,符合儒家所要求的忠孝仁义的基本道德标准;

(3)有助于维系家庭和社会的道德礼仪秩序。

(简答)

(单选)《礼记·内则》根据幼儿入

学前不同年龄阶段发育的特

点,提出了对幼儿进行分年教育的系统规划。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古代家庭学前教育的内容:

(简答)

(1)道德教育:伦理纲常;立志教育;俭朴、正直、廉洁教育;爱国主义教育(2)礼仪、生活能力、文化教育

家庭学前教育的原则:(请简述古代家庭学前教育的原则是什么?)Array

1.以身示教的原则

2.因材施教的原则

3.重视环境陶冶的作用

4.爱与教相结合的原则

5.重视趣味性的原则

6.“知子”与“均爱”的原则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蒙养教育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重要形式,是连接小学与学龄前教育的一种启蒙教育的形式。

蒙养教育的任务:

(1)培养和完善其道德品质,为今后的一生打下

良好的基础;

(2)保养性真;

(3)打好文字基础,掌握有关政治、经济、历史、

文学、道德、生活礼仪的基本知识和生产生存

的基本技能,为今后的人生做好必要的准备。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蒙养教育的方法:

(简答或单选)

王筠: Array(1)形象对比,将文字与实物结合起来;

(2)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3)言入于耳。

崔学古(代表作《幼训》):

(1)对于六七岁的儿童,以“好言劝谕”为主;

(2)对于八九岁的儿童,可以适当采用一些责罚措施;

(3)主张“用善言警悟”,使儿童“自成”;

(4)为人师表;

(5)批评责罚要留有余地,讲究分寸。

(6)分任和鼓舞。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蒙养教育的内容:(1)道德伦理和礼仪规范方面的启蒙教育。(2)初步的识字教育。(3)鼓励儿童读书进取、培养意志的启蒙教育。(4)启发儿童智慧的故事传说。(5)介绍有关历史、地理、博物等的浅近知识。(6)结合歌舞进行陶冶性情的启蒙教育。(7)有关性理大义之类的启蒙教育。(简答或单选)蒙养教育的教材: 专门针对儿童启蒙教育的需要编纂的蒙学教材,最早出现在西晋,是西晋史学家束皙所撰的《发蒙记》。 东晋的顾恺之写了《启蒙记》三卷。 “马氏撰”字样的《开蒙要训》。 周兴嗣撰的《千字文》。 颜之推的《训俗文字略》。

《千字文》与后来在宋代问世的《三字经》(王应麟)《百家姓》合称

“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经典蒙学读物。

(单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