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齐征低分子肝素的用法

齐征低分子肝素的用法

齐征低分子肝素的用法
齐征低分子肝素是一种常见的药物,主要用于防治血栓形成。

以下是关于齐征低分子肝素的用法及注意事项的描述。

齐征低分子肝素一般以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

在注射前,请确保双手清洁,并正确地准备药物。

使用清洁的注射器和针头,将药液从药瓶中吸入注射器中。

通常情况下,注射齐征低分子肝素的位置是在腹部的皮下组织,可以选择腹部的任何一个部位进行注射。

用量的确定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以及医生的指导来确定。

在给药前,请确保详细阅读药物的说明书,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不要自行更改药物的剂量。

齐征低分子肝素通常需要一天使用一次或两次,具体的用药频率会根据个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请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用药,并尽量按时每天固定时间给药。

在使用齐征低分子肝素期间,请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不要混淆不同的药物和不同的瓶子。

确保每次使用正确的药物和瓶子。

其次,观察药物的有效期,不要使用过期的药物。

此外,如果有任何不适或者出现不正常的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齐征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有效的药物,但是使用时需要谨慎。

确保从合法渠道购买药物,并根据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

如有任何疑问或者需要调整用药,请立即咨询医生。

记住,正确使用齐征低分子肝素能够帮助预防和管理血栓相关的疾病。

低分子肝素 患者用药教育单

低分子肝素 患者用药教育单

低分子肝素患者用药教育单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简称LMWH)是一种抗凝药物,常用于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简称VTE)以及心脏病患者的血栓形成。

本文将为您介绍关于低分子肝素的患者用药教育内容。

一、用药适应症:1.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2.心脏病患者的血栓形成。

3.高危个体,如手术后、骨折、严重感染和肿瘤患者等。

二、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1.用药方法:a.低分子肝素一般以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一天注射1-2次。

b.治疗期间,应尽量在同一时间注射。

c.使用时,请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处方正确使用药物。

2.注意事项:a.注射前,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包装完整性。

b.注射前,请洗净双手,并消毒注射部位。

c.自注射时,应按照医生的指导选择注射部位。

通常常用的注射部位有腹部、大腿、臀部外侧等。

d.肚子上注射时,应选择臀部两侧下方5公分处的皮下脂肪组织。

e.充分挤捏皮下脂肪,快速将注射针插入角度约为45度的皮下组织中。

f.缓慢注射低分子肝素,避免迅速注射引发皮下血肿。

g.注射结束后,轻轻拔出注射针,并用棉球轻压注射部位,以防止出血。

h.确认注射完成后,请按医生的建议处理废针。

i.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如果有不适或疼痛,请及时告知医生。

三、药物副作用及处理:1.皮下注射部位红斑、瘀血:一般情况下无需处理,会自行消退。

2.出血:若出现明显出血且无法自行止血的情况,请及时就医。

3.过敏:如出现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呼吸困难),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四、药物存储和处置:1.储存方式:a.将低分子肝素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

b.请将药物保持在原包装中,避免与其他药品混放。

c.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储存。

2.用药过期或废弃处理:a.药品过期后请勿使用,可以向医院或药店咨询正确的处理方式。

b.请不要将药物随意抛弃或倾倒入下水道或垃圾桶,以免污染环境。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注意事项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注意事项

淤血
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可能会 出现淤血的副作用。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低分子肝素注射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腹泻
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可能会 出现腹泻等肠胃不适的副作 用。
用法和剂量
用法 剂量 使用频率
皮下注射
根据患者体重和病情确定剂量,一般每日 1-2次,3~7天为一个疗程
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可随时更改 使用频率。
是的,可以长期使用低分 子肝素。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注意事 项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简称低分子肝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用于防治血 栓性疾病。在使用该药物前,有一些重要的事项需要知道。
适应症和用途
1 适应症
2 用途
预防和治疗血栓
用于手术后、临床诊断、住院治疗等情况下的预防和治疗。
3 优点
具有较高的效力和安全性,并且注射时无需频繁监测凝血功能。
保存和贮存
• 低分子肝素应保存在室温下,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 开封后应在48小时内使用。 • 过期或污浊的注射液应丢弃。
常见问题解答
可以同时使用其他药 物吗?
在使用低分子肝素时,应 避免同时使用其他影响凝 血的药物。
如果错过注射该怎么 办?
如果错过了用药时间,请 尽快注射下一次药物。
可以使用低分子肝素 进行长期治疗吗?
1
肝功能受损
2
肝功能受损的病人应注意使用该药
物的剂量,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3
口服药物
4
口服药物可以影响低分子肝素的吸 收,必须引起关注。
出血风险
低分子肝素注射可能导致出血,使 用时请注意出血风险的增加。
肝和肾功能异常
肝和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应注意低分 子肝素的使用,因为它们会影响药 物的清除速度。

临床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前准备、注射中规范操作以及注射后注意事项等要点

临床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前准备、注射中规范操作以及注射后注意事项等要点

临床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前准备、注射中规范操作以及注射后注意事项等要点低分子肝素作为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能有效预防血栓形成。

然而,在进行皮下注射时,若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瘀斑、硬结、血肿等并发症,这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降低患者的依从性。

注射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注射器:推荐使用针头长度为5~6mm的短型固定针,以避免因针头过长而刺穿血管或误入肌层。

确定注射体位:腹壁注射时,患者应取屈膝仰卧位;上臂注射时,可选择平卧位或坐位,若选择坐位,应使上臂外展与躯体成90°,并确保上臂肌肉放松。

选择注射部位:首选腹部,因为该区域皮下组织较厚、注射面积大、药物吸收迅速且神经纤维较少。

应避开有破损、瘀斑、瘢痕、硬结、色素沉着、水肿、溃疡或感染等迹象的部位。

腹部注射区域建议以脐为中心,向左右两侧各延伸10cm,但需避开脐周2cm范围内。

为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两个注射点的距离至少应保持2cm 或一横指。

建议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推荐采用表盘轮换法。

注射中规范操作注射方法:推荐使用预充式针剂或运用“气锁”技术(注射之前不需排出预充式注射器内的气泡。

但需将气泡驱向注射器尾端。

利用针管内的气泡将全部药液注入患者体内,确保注射完所有药物,并形成一个气塞——防止药液渗入皮下组织,减轻组织受刺激的程度,减少皮下出血及淤伤的发生。

)进行注射,以确保注射剂量的准确性,并预防药物溢出或外渗。

应用捏皮技术:用左手拇指和示指相距5~6cm提捏患者皮肤,形成一皱褶,并保持皮肤褶皱在整个注射过程中不放松。

掌握进针角度:右手持注射器以执笔姿势,在皮肤皱褶的最高点垂直穿刺进针。

避免抽回血:注射前不宜进行抽回血操作,以防止针尖移位而加重组织损伤。

控制注射速度:推荐进行皮下慢速注射,持续匀速注射时间应大于等于20秒,以减轻注射点的疼痛感、促进药物的吸收,并减少皮下出血和硬结的发生。

注射后注意事项拔针后的处理:注射后停留3-5s——使药液基本扩散,避免拔针时药液反流而刺激皮肤毛细血管引起出血。

低分子肝素钠的应用护理备课讲稿

低分子肝素钠的应用护理备课讲稿

禁止 热敷
不需要排气
两边皮 肤左右 交替
下一页 总结
讨论
拔针后是否需要按压?
不需要!
总结
FOR
WATCHING
体位
消毒 药物
准备
部位
注射
拔针 丢弃
以穿刺点为中心,环形消 毒> 5cm 垂直角度拔出针帽。预填充针管不需 注射拔射排注缓完出部出射慢毕针位气时注后头泡针药,,。头,将不垂注注需直射射要刺完器按入毕丢压皮后弃,肤停入避约留锐免大1C器搓约M盒揉1,0中注秒。。
操作方法
上一页 操作方法
操作重点
按医嘱给药
低分子肝素 主要内容
1 药物作用
法安明
2 适应症和禁忌症 3 操作方法
4 操作血性脑卒中 难控制的动脉高压
药物用法
除了血液透析体外循环 时为血管内途径给药外 ,其余用于预防及治疗 目的而使用低分子肝素
时均应采用深部皮下
注射给药。
禁止肌肉内注射!
如何深部皮下注射?

低分子肝素的用法

低分子肝素的用法

低分子肝素的用法
低分子肝素(LMWH)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通常,LMWH用于手术后、长时间卧床、严重创伤、高危患者等情况下预防DVT。

剂量和使用时间根据个体情况和具体的危险因素而定,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LMWH也可以用于治疗已发生的DVT和肺栓塞。

剂量和疗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其他因素来确定,必须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

使用方法:通常,LMWH是通过皮下注射给药,注射部位可选择腹部或大腿。

注射前请确保彻底清洁该区域,并按照医生或药品说明书的指示正确注射。

注意事项:在使用LMWH期间,请注意以下事项:
定期检测血小板计数以排除血小板减少症的风险。

避免同时使用其他抗凝药物,如普通肝素。

通知医生关于任何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如出血、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

在做外科手术或其他侵入性操作前,要提前告知医生正在使用LMWH。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或老年人使用时需要格外注意。

请记住,LMWH的使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和监督下进
行,遵循医嘱并按照药品说明书的指示使用。

注射低分子肝素使用注意事项

注射低分子肝素使用注意事项

演示完毕,感谢聆听
注射低分子肝素注意事项
低分子肝素
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解聚制备而成的 一类分子量较低的肝素的总称。
常见的低分子肝素有 : 依诺肝素钠,那屈 肝素钙,达肝素钠等。
低分子肝素的适应症
• 预防手术后血栓栓塞 •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 肺栓塞 • 血液透析时体外循环的抗凝剂 • 末梢血管病变
低分子肝素的禁忌症
注射方法
• ④回抽有无回血,推药液(大于10秒)整个 过程中应维持皮肤褶皱状态。
• ⑤注射完毕,停留10秒按进针反方向拔钋, 这样可以使药液基本扩散,皮下组织手推注射器姿势 ,垂直拔出注射器。
• ⑦ 嘱病人保持捏起皮肤,用手指的指腹轻压 穿刺口大于5分钟,按压力度以皮肤下陷1厘 米为准,不可揉擦,禁忌热敷,以防血管扩 张,引起大面积的皮下淤血。
• 对低分子肝泰钙过敏者 • 凝血功能障碍者 •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 • 脑血管出血或其他活动性出血者(除外弥散
性血管内凝血)
低分子肝素的禁忌症
• 重度或难以控制的高血压者 • 肝肾功能损伤者。 • 严重的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 急性/亚急性心内膜炎患者
低分子肝素的禁忌症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 • 大脑颈内动脉-后交动脉动脉瘤患者 • 孕妇
注射前是否需要排气
• 注射前,针头朝下,空气弹至药液上方,垂 直拔出针帽。
• 注射结束后,空气正好填充于针乳头内,注 射器中无药液残留。
注射方法
• ①患者平卧屈膝位或者坐位。 • ②消毒局部皮肤。 • ③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起患者腹壁皮肤,
右手以握笔持针式在皮褶最高点快速垂直进 针(深度为1/2-2/3,根据患者的胖瘦程度选择 进针深度)。
选择皮下注射部位

家庭注射低分子肝素注意事项

家庭注射低分子肝素注意事项

低分子肝素(LMWH )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新型抗血栓剂,常用于预防手术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可治疗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心肌梗死,也可改善妊娠结局。

低分子肝素的注射部位腹部皮下、上臂三角肌下缘、大腿前侧及外侧、两侧腹壁、后背等是常用的皮下注射部位。

在上臂三角肌下缘注射时患者痛感明显,用药依从性较差;在大腿外侧部位注射,拔针时容易发生漏液的情况;腹部温度恒定,皮下脂肪多,注射面积大且毛细血管相对少,药物吸收快,不易受到破坏,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最佳位置。

LMWH 为抗凝血药,具有特殊性,在长期注射过程中,部位的选择以及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尤为重要,可以有效预防或者减少局部出血、红肿、硬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般选择注射区域为患者脐周上下5厘米,左右8—10厘米处,避开脐周1—2厘米。

腹部注射部位的轮换方法有十字轮换法、常规注射法、同质化表盘式注射法。

有研究表明,表盘式注射法优于十字及常规注射法,采用同质化表盘式轮换注射法注射,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能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硬结、青紫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体方法为:以肚脐为中心,按照时钟分布形式将腹部分为12个区域,周一至周六上午依次注射1点至6点区域,下午依次注射7点至12点区域,周日注射3点及9点区域。

两穿刺点之间的间隔距离至少为2厘米,可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注射前低分子肝素需要排气吗注射低分子肝素前不需要排气处理,注射时针头向下,气泡会移动至药液上方,注射完毕后遗留的空气会填满针头和针管之间,不会进入体内。

低分子肝素的注射体位半卧位时,双腿呈屈膝,确保注射局部皮肤松弛,易于捏起形成褶皱,使药液直接注入皮下组织内,最大限度减轻疼痛和减少皮下出血。

健康域用药102RRJK注射低分子肝素的角度及深度选用垂直褶皱法注射可以减少LMWH皮下注射不良反应的发生。

传统的皮下注射需要收紧皮肤,针头刺入角度在30°—40°,皮肤收紧会容易使毛细血管被刺穿,出现水肿或硬结,且如果针头插入角度小,药物很容易被推进肌肉层而引起疼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垂直角度拔出针帽
注射方法
右手以握笔式持针,固定针头垂直进针(根据患者的胖瘦程 度决定注射深度)
左手将推注杆推至注射器底部(注意速度, 4~5s)
注射方法
注射毕停留10s,使药液基本扩散
用棉签轻按穿刺处,垂直拔出注射器,保持手推注射器 嘱病人保持捏起皮肤,用指腹轻压穿刺口5~10min,力度以 皮肤下陷1cm为度
原因分析
注入药液速度过快:注入速度过快使局部浓
度过高,产生疼痛形成硬结。
注射部位:未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方法,
如肌肉内注射会引起疼痛,使皮下血肿的症状 更加明显。
原因分析
拔针方法欠准确:拔针速度过慢或未沿注射
角度拔针,导致部分药液渗入皮下造成疼痛和 瘀斑。
按压时间和力度:该药虽抗凝作用较弱,但与
阿司匹林等药联合应用,会影响血小板聚集造成 皮肤瘀斑。
不良反应的处理
自行吸收
1.0~1.5m㎡ 不等的固定结节,为局部小血肿
不良反应的处理
冷敷
当发现有血肿形成时,立即报告医生停 药,局部按压30分钟,以防继续出血,后用 毛巾包裹碎冰块放局部冷敷,因低分子肝素 的抗凝作用,局部冷敷的时间可适当延长。 在冷敷时注意防冻伤。
不良反应的处理
穿刺抽吸
如果血肿很大,经上述治疗仍不能吸收消 退的血肿,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或给予皮下血 肿切开清除术,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操作完后用无菌辅料加压包扎。如一次抽吸不 净,可进行多次抽吸,直至血肿消退为止。
健康宣教
• 应用低分子肝素时,护士除了严密观察病情外, 还应教会患者重视并进行自我监测,包括注意大 便,尿液颜色,皮肤粘膜,牙龈有无出血倾向。 用药期间嘱患者不要热敷腹部以免增加出血危险 性,勿抠鼻,用软毛刷刷牙;注意安全,尽量避 免发生碰撞或跌倒,如有异常,及时汇报。
原理
腹部手术的病人术后常有腹胀、恶心、呕吐等 胃肠功能紊乱症状。临床应用足阳明胃经足三 里穴位注射VitB1效果明显。 其原理是药液刺激穴位,通过经络达到脏腑器 官,既调整肠胃功能有强壮身体,促进伤口愈 合,利于术后病人恢复。
位置
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 侧,右膝盖的膝盖骨下 面,可摸到凸块(胫骨 外侧髁)。由此再往外, 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 另一凸块(腓骨小头)。 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 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 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 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 穴。
不良反应
疼痛 注射部位皮下出血 硬结 腹壁血肿 其它
原因分析
注射过浅:皮肤浅筋膜区分布较多神经和血
管,注射过浅或针头斜着刺入皮肤,造成针头 损伤区域扩大就会引起明显疼痛。加之内外穿 刺点不在同一位置,易造成皮下淤血。
药液残留:该药刺激性强,排气后针头处有
药液残留,进针后部分药液刺激神经,渗入毛 细血管,增加疼痛并出现瘀斑。
腹部
注射面积大 皮下脂肪多 毛细血管相对少 皮下温度恒定 药物吸收快 不受运动的影响
范围选择
为腹部脐上5cm至脐下 5cm为上下边界,左右为 锁骨中线内外5cm范围 (避开脐周1-2cm),左右交 替注射,2次注射点间距2cm。
注射方法
注射前按摩局部皮肤2min, 至皮肤发红 平卧屈膝位、坐位 消毒局部皮肤 嘱患者提起腹壁皮肤形成皱褶
用药后观察要点
对用药超过7d的患者应加强观察。护士在 用药期间及每次注射前后均应详细检查患者的 局部出血情况及全身各系统有无出血倾向及其 他不良反应,如腹部注射部位出现硬结、淤斑、 疼痛等,应警惕有出血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定 期检测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 (FIB)及肝、肾功能等。
足三里穴位注射的注意事项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 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 正祛邪之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灸刺激足三 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 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穴位注射法是用注射器的针头代为针具刺人穴位, 在得气后注入药液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是把针刺 与药理及药水等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结合在一起 发挥综合效能,故对某些疾病能提高疗效。
用法
不能用于肌肉注射。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 病,应皮下注射。皮下注射时通常的注射部位 是腹壁前外侧,左右交替。针头应垂直而不是 斜着进入捏起的皮肤皱折。应用拇指和食指捏 住皮肤皱折直到注射完成。
用药途径及部位
途径 皮下注射或静脉给药, 禁止肌注!!!
部位
上臂三角肌下缘
注射范围小 皮下脂肪层相对薄 皮下组织菲薄 易刺入肌肉层 肌层毛细血管丰富 刺破后易形成深部血肿

操作程序
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按注射药量的不同选用 注射器和针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无痛快 速进针法将针刺人皮下组织,然后慢慢推进或上 下提插,探得酸胀等“得气”感应后,回抽一下, 如无回血,即可将药物注入。一般疾病用中等速 度推人药液;慢性病或体弱者用轻刺激,将药液 缓慢推人;急性病或体强者,可用强刺激,快速 推人药液。如需注入药液较多时,可由深至浅, 边推药液边退针,或将注射针头向几个方向刺人 注射药液。
低分子肝素的使用 及注意事项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的注意事项
定义
低分子肝素钙是由普通肝素通过亚硝酸分 解、纯化而成的低分子肝素钙盐,具有快速而 持续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并具有能改善血流险性较低,无须实验室监测等优点。
作用
血液透析体外循环中预防血凝块形成 预防及治疗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