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 选修6环境保护必备知识点大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6环境保护必备知识点

【构建知识体系】

一、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①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矛盾;②短期经济效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③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④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3.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①危害的不可预见性;②过程的不可逆性;③规模的全球性。

4.新的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鼓励经济增长;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环境污染与防治

1.解题思路

(1)原因分析思路:人类活动(农业、工业、生活)产生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2)危害分析思路:对自然环境(五要素:土地、大气、河湖海、土壤、生物)的危害、经济损害、人体健康等三个角度考虑。

(3)防治措施分析思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已排放的影响。

2.水体污染及防治

(1)天然水的自净作用: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污染物浓度越小,水体容量越大,流动性越强,微生物越多,自净作用越强。

(2)水体富营养化:因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污染源—含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生产和生活污水。危害—水体中植物死亡;鱼类死亡;湖泊演变为沼泽。

(3)重金属污染: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进入水体,经动植物生物链逐渐积累,对人畜造成伤害的现象。污染源—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含重金属的污水和固体垃圾中含重金属的淋溶污水。危害—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富集,最终危害人畜的健康。

(4)海洋石油污染:大量石油流入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污染源—近海石油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危害—海洋生物大量死亡;阻碍海藻光合作用;影响海洋底栖动物;石油氧化分解,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

(5)赤潮(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原因:①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②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

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6)水污染防治:①推行清洁生产;②水污染治理(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③对污染源、污水处理厂的监测。

3.大气污染及防治

(1)酸雨:成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危害—河湖水酸化,鱼类死亡;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森林;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

(2)光化学烟雾:成因—排入大气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受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危害—烟雾积聚不散,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3)温室效应:成因—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了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危害—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改变和自然灾害加剧等。

(4)可吸入颗粒物:成因—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加剧;燃煤烟尘、建筑工地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大且缺乏标准或不达标。危害—吸入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如传染病、“尘肺病”、恶性病变等。

(5)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①节约能源,提高利用效率;②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③开发洁净煤技术;④控制工业污染和机动车污染;⑤区域采暖和集中供热;⑥控制地面扬尘;⑦植树造林(种草)。

4.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危害及治理

(1)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①对大气环境的影响:A.细微颗粒随风飘逸,造成大气污染;B.垃圾分解,释放有害气体;垃圾填埋处理中逸出沼气;C.焚烧法处理时造成大气二次污染。

②对水环境的影响:A.垃圾倾倒污染水体,危害水生生物生存,缩减水面有效面积,降低排洪、灌溉能力;B.露天堆放和简单填埋,渗滤液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

③对土壤环境的影响:A.风化、淋溶、径流侵蚀,破坏土壤生态环境;B.有害成分通过土壤在动植物体内积聚,最终危及人体健康。

④其他影响方面:A.占用耕地,加剧耕地短缺;B.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C.有害废弃物危害人类健康。

(2)垃圾处理

①填埋法:优点—投资少,处理量大,技术要求不高。缺点—永久性占地面积大,造成污染的潜力大。

②堆肥法:优点—通过微生物发酵,可将病原菌杀死,使垃圾变成有机肥。缺点—无法处理不可降解垃圾,露天堆放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

③焚烧法:优点—回收热能和垃圾减量最彻底,消灭各种病原菌体。缺点—耗资巨大,焚烧后所剩的灰烬是难以处理的部分;大气污染严重。

5.土壤污染及防治

(1)土壤污染的成因与危害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质进入土壤,改变了土壤的性质、组成和性状,导致土壤污染;有害物质在植物体内积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2)土壤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工业和城市废水及固体废弃物、农药和化肥、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大气沉降物等。

(3)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①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②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③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④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三、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解题思路

(1)原因分析思路:供给(总量、质量、时空分布等)少于需求(人口、经济决定需求)。

(2)防治措施分析思路:开源、节流、管理。

2.水资源问题及保护

(1)世界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A.地球淡水资源总量有限,且可直接利用的比重较小;B.淡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

②人为原因:A.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与管理,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水体污染;B.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使世界总需水量增长很快。

(2)世界淡水资源短缺的对策

①开源:A.修筑水库;B.开渠引水;C.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D.废水处理再利用;E.海水淡化;F.人工降雨等。

②节流:A.农业:改进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B.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C.实施阶梯水价。

(3)中国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A.时间上—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B.空间上—由东南向西北递减;C.水资源与耕

地资源分布不协调。②人为原因:A.人口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小;B.工业、农业和生活需水量急剧增长;C.水污染、浪费严重。

(4)中国淡水资源短缺的对策

①开发水源:修坝蓄水、修渠调水、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②进行生态环境建设:退田还湖、退耕

还林、退牧还草。③采取全面节水措施:推行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遵守《水法》,节约生活用水。

3.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世界耕地需求趋势:容易开垦的耕地有限;潜在可开垦的肥力较低,或通达性受限,需较大投入才能利用;随着人口增长,耕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2)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

①耕地不足,特别是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②人口增加,加剧耕地资源的短缺;③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④耕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或耕地质量下降;⑤耕地质量低,中、低产田比重大。

(3)我国耕地资源的解决措施

①立法保护,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②提高土地利用率—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③提高耕地质量—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提高肥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

(4)土地资源退化的表现、原因及防治措施

①表现:A.土壤侵蚀(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B.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壤荒漠化;C.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涝渍;D.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②原因: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使自然状态下较脆弱的环境被破坏.

③防治措施:A.生物措施—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B.工程措施—修建水库、灌渠等;修梯田、淤地坝等。 C.农牧业措施—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用各种保护耕地、提高肥力的措施;发展舍饲养畜、把牧草栽培纳入农田耕作范围。

4.能源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煤炭、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①对土地造成的直接破坏:露天采矿,直接破坏地表土层和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地下开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