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光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性能及膜污染机理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中的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膜生物反应器技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不断努力寻找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污水处理技术。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方法,正在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的原理、优势和应用领域。

一、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的原理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是通过将膜与生物反应器相结合,有效地实现污水的处理和固液分离。

它基于膜的选择性渗透特性和生物反应器的生物降解能力,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分子通过膜的筛选作用集中到一侧,同时将清洁水分离出来。

其主要包括压力驱动膜过滤、重力驱动膜过滤和浸泡式膜过滤等不同的操作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处理需要选择适当的膜过滤方式。

二、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的优势相比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 减少占地面积:由于膜生物反应器可以同时实现处理和固液分离,可以大大减少处理系统占地面积,特别适合用于空间有限的地区。

2. 高处理效率:膜的筛选作用能够高效地去除污染物,同时生物反应器的生物降解能力保证高质量的出水标准。

3. 灵活性强:根据污水的特性和处理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膜材料和操作方式,灵活调整和优化处理系统。

4. 可持续性:膜生物反应器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处理污水,还可以回收和再利用一些有价值的物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的应用领域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市区污水处理厂: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可以用于市区污水处理厂,实现高效处理和回收利用污水,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压力。

2. 工业废水处理:工业废水通常含有较高浓度和复杂的污染物,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可以有效降解和去除这些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3. 农村污水处理: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可以适用于农村地区的小型污水处理厂,解决农村饮用水和灌溉水的污染问题。

4. 海水淡化: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结合了膜过滤和生物降解技术,可以用于海水淡化厂,帮助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mbr膜原理

mbr膜原理

mbr膜原理Mbr膜原理。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集生物反应器和膜分离技术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设备。

膜生物反应器通过膜分离技术,将生物反应器和固液分离两个功能集成在一个设备中,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

而MBR膜作为膜生物反应器的核心部件,其原理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效果。

下面将从MBR膜的原理入手,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和特点。

MBR膜的原理主要包括膜污染机理和膜通量控制两个方面。

首先是膜污染机理,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污染主要包括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两种形式。

物理污染是指悬浮固体、胶体颗粒和有机胶体等颗粒物质在膜表面或孔隙中沉积和堵塞,导致膜的通量下降和通气阻力增加。

而生物污染则是指微生物的生长和胞外聚合物的产生,也会导致膜的污染和通量下降。

其次是膜通量控制,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通量主要受到压力、流速、水质和操作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合理控制这些因素,可以有效延缓膜的污染和提高膜的使用寿命。

MBR膜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微孔膜和超滤膜两种类型。

微孔膜是指孔径在0.1-10微米之间的膜,其主要作用是截留悬浮固体、胶体颗粒和有机胶体等颗粒物质,使其无法通过膜孔,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而超滤膜则是指孔径在0.01-0.1微米之间的膜,其主要作用是截留微生物、胞外聚合物和溶解性有机物等物质,实现固液分离和去除有机物。

通过这两种类型的膜的组合应用,可以实现对污水中各种颗粒物质和有机物质的高效去除和固液分离。

MBR膜的特点主要包括高效固液分离、出水水质稳定、占地面积小、操作维护方便等几个方面。

首先是高效固液分离,MBR膜具有较高的截留效率和固液分离效果,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固体、胶体颗粒和有机胶体等颗粒物质,从而提高出水水质。

其次是出水水质稳定,MBR膜可以有效去除微生物、胞外聚合物和溶解性有机物等物质,使出水水质稳定可靠。

再者是占地面积小,MBR膜设备采用膜分离技术,可以大大减小处理设备的占地面积,适合于场地狭小的地方。

膜生物反应器废水处理研究

膜生物反应器废水处理研究

膜生物反应器废水处理研究摘要::膜生物反应器是膜技术和生物反应器技术相结合而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工艺。

目前处理对象已从生活污水扩展到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和难降解的工业废水。

本文综述了废水处理领域中的膜-生物反应器原理、研究进展以及膜污染的成因、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展望了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前景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废水处理膜污染Research of Membrane Bioreactor in Wasterwater TreatmentJiang Li(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Enviroment,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610065)Abstract : The membrane bioreactor is a new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which combined biological treatment with 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for the membrane bioreactor and research about membrane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cess in membrane fouling control from the causes of fouling and affecting parameters to the countermeasures in which integrated approaches have to be taken. The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s of the membrane bioreactor were prospected.Keyword: membrane bioreactor; wastewater treatment; membrane fouling前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膜生物反应技术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的运用分析

膜生物反应技术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的运用分析

膜生物反应技术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的运用分析膜生物反应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处理技术,将微生物、膜技术和化学反应技术融为一体,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处理,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成为目前污水处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

本文将从膜生物反应技术的基本原理、运用现状以及发展前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膜生物反应技术基本原理膜生物反应技术在处理高浓度废水时,主要采用生物反应器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将微生物固定于载体上,通过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使有机物质得到处理并转化成无机物,在膜的帮助下实现水的分离与回收。

离子膜在微生物反应器的内部形成一个物理障碍,阻止了污泥和悬浮物与水同时排出,使处理出的水质更稳定、更清洁。

通过膜过滤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废水中悬浮物和污泥的含量,提高水的品质。

膜生物反应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也非常广泛。

目前,膜生物反应器已经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城市污水处理、海水淡化等多个领域。

在城市污水处理中,膜生物反应器能够使处理出的污水更加稳定、品质更佳;在工业处理中,膜生物反应技术也能够有效地处理各种类型的工业废水,可以处理多种有机废水,例如酒精、果汁、酸洗污水等废水,在处理效果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在当前环保的大背景下,膜生物反应技术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

首先,膜生物反应技术能够减少占地面积和投资费用,也更容易达到目标废水排放标准,因此已经成为目前公认的最为经济、实用的水处理技术之一。

其次,随着生态环境意识的不断加强,社会对于废水处理技术和水质整治的质量标准在不断提高,使得膜生物反应技术的发展前景有着越来越广阔的空间。

目前人类面临的环境压力和水资源紧缺等问题,进一步推动了膜生物反应技术的发展,也为膜生物反应技术的新型设备和新型膜材料的研发创造了重要的机遇。

总之,膜生物反应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其高效、低耗、便捷的特点被广泛认同,并且在新型膜材料、新型技术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果,这将助力于膜生物反应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中的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发展。

膜生物反应技术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的运用

膜生物反应技术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的运用

膜生物反应技术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的运用膜生物反应技术(MBR)是一种集膜分离和生物反应于一体的先进污水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工程领域的污水处理中。

本文将从膜生物反应技术的原理、优势及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膜生物反应技术的原理膜生物反应技术是将传统的污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法和微滤膜技术相结合,利用微孔膜过滤的同时进行生物反应,使得处理后的水质更加纯净。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活性污泥法:通过添加适量的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形成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通过生物降解来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2. 微滤膜技术:利用微孔膜对水体中的固体颗粒、胶体和细菌等微生物进行截留,实现对水体的过滤和净化。

3. 膜污染物的保持:膜生物反应技术中的膜能够有效保持污染物和微生物,既可以起到过滤和分离的作用,又能够让微生物长期存在。

通过将上述几种技术结合在一起,膜生物反应技术在污水处理中能够实现对水质的高效净化和微生物的有效保持,是一种十分先进、可靠的污水处理技术。

相比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膜生物反应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1. 处理效果好:膜生物反应技术结合了生物降解和膜分离等多种技术,可以更彻底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处理效果更好。

2. 占地面积小:由于膜生物反应技术的设备集成度高,处理单元紧凑,相比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占地面积更小。

3. 操作简便:膜生物反应技术中的膜分离工艺可以减少后续的沉淀、过滤等设备的复杂操作,操作更加简便。

4. 产水质量高:膜生物反应技术处理后的水质稳定可靠,能够直接达到地表水排放标准,适应广泛。

5. 运行稳定:由于膜生物反应技术的设备模块化程度高、操作自动化,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膜生物反应技术在环境工程领域的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农村污水处理等多个方面。

1.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膜生物反应技术能够高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处理后的水质稳定可靠,适合用于河流、湖泊等地表水的排放标准。

膜生物反应器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生物反应器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生物反应器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废水处理已成为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而膜生物反应器这种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一、膜生物反应器是什么?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是一种基于膜分离技术和生物反应器技术相结合的废水处理技术。

它将微生物颗粒物固定在膜表面,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和氮、磷等物质的生物降解能力,来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并且,由于在废水处理过程中,膜可以有效地过滤废水中的悬浮物、微生物和其他杂质,保证出水的水质稳定、优良,因此,膜生物反应器逐渐成为工业废水处理的主流技术之一。

二、膜生物反应器的工作原理膜生物反应器主要由生物反应器和分离膜两部分组成。

废水在生物反应器中生物分解,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而膜则起到了过滤、分离和提纯等作用。

经过反应器生物降解和膜的过滤分离,产水可以直接达到国家标准,实现废水零排放或循环利用。

三、膜生物反应器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由于膜生物反应器有着极高的水质净化能力和生态环保的特点,它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应用得非常广泛。

具体来讲,膜生物反应器应用于以下三个方面:1. 工业废水处理膜生物反应器可以去除工业废水中的高浓度有机物和微量杂质,包括化工、印染、制药、造纸、食品等行业的各种废水。

而在反应器内进行的微生物代谢作用可以有效地分解废水中的污染物,最终实现废水的排放和循环利用。

2. 市政污水处理除了工业废水,生活废水也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膜生物反应器也可以应用在市政污水处理中。

通过挑选具有高吞吐量、低杂质阻力、抗减数能力强的膜元件,可以有效地将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物质降解掉,出水质量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3. 污泥浓缩和处理膜生物反应器因其悬浮物截留的特性,也被广泛用于污泥浓缩和处理,可以通过膜生物反应器将污泥自身产生的废水和脱落的颗粒团分离出来,不仅减轻了后续脱水过程中废水的处理难度,而且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和家庭所排放的污水也越来越多。

这些污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氨氮、磷酸盐等有害物质,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水源中,将会严重污染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因此,污水处理成为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是一种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反应器结合的先进污水处理技术。

它通过将压力膜置于生化反应池中,利用膜的孔径大小来实现固液分离,同时还能有效去除悬浮固体、细菌、病毒等污染物。

膜生物反应器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操作稳定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重视。

首先,膜生物反应器能够高效地处理污水。

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需要进行多级沉淀池或滤池来实现污泥与水的分离,而膜生物反应器一步到位地实现了固液分离,大大简化了处理流程。

同时,由于膜的存在,污水中的微生物可以长时间停留在生化反应池中,增加了微生物与有机物之间的接触机会,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

其次,膜生物反应器能够实现水质的精细控制。

由于膜的过滤作用,膜生物反应器能够有效去除微小颗粒物质和细菌,从而使处理后的出水更加清澈透明。

此外,通过控制膜的孔径和加载污水的水力负荷,可以进一步去除水中的营养物质,如氨氮和磷酸盐等,从而实现对水质的精细调控。

再次,膜生物反应器具有占地面积小的特点。

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需要建造多个处理池,而且还需要一个较大的沉淀池,从而使处理设施的占地面积较大。

而膜生物反应器通过将固液分离与生化反应同时进行,使得处理设施的占地面积大大减少,从而节省了土地资源。

此外,膜生物反应器也具有操作稳定的优点。

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可以有效阻隔微生物和固体颗粒,从而防止膜表面发生堵塞,提高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同时,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过程不需要添加化学药剂,减少了对环境的额外污染。

综上所述,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具有高效处理、水质精细控制、占地面积小和操作稳定等优势。

MBR的膜污染机制与可持续操作原理

MBR的膜污染机制与可持续操作原理

二、MBR膜污染缓解技术
2、改善混合液特性:通过投加药剂、改善混合液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减 少污染物在膜表面的附着。例如,投加混凝剂可以使悬浮物发生絮凝,减轻膜污 染;使用活性炭等吸附剂可以去除有机物,降低膜表面的污染负荷。
二、MBR膜污染缓解技术
3、强化生物反应:通过优化微生物种群结构,强化生物反应,可以降低膜污 染。例如,增加硝化细菌等自洁性微生物,可以提高系统的硝化能力,减少有机 物和氨氮在膜表面的沉积。
1、膜污染原因:膜污染主要由污水中难以降解的有机物、无机物和生物质附 着在膜表面,造成膜通量的下降。此外,污水中存在的微生物群落和微生物附着 在膜表面生长,也会导致膜污染。
二、膜污染机制
2、膜污染分类:根据污染物的性质,膜污染可分为有机污染、无机污染和生 物污染。有机污染主要由大分子有机物造成,无机污染主要由无机盐和金属离子 造成,生物污染主要由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造成。
MBR膜污染解析
MBR膜污染解析
MBR膜污染主要由以下原因导致:一是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微生物等颗粒 物在膜表面沉积,形成一层滤饼层,阻碍了膜的渗透;二是某些有机物和无机物 在膜表面或孔内吸附,导致膜孔堵塞;三是微生物在膜表面生长,形成生物垢,
MBR膜污染解析
进一步降低膜的透过性能。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得MBR膜污染呈现出复杂的 特性。
一、MBR膜污染的成因与影响
一、MBR膜污染的成因与影响
MBR膜污染主要由两大因素引起:一是膜表面的吸附作用,二是微生物在膜表 面的生长。这些污染物可能导致膜通量下降,增加能耗,缩短膜的使用寿命,从 而影响MBR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MBR膜污染缓解技术
二、MBR膜污染缓解技术
1、优化运行参数:通过调整曝气量、水力停留时间等运行参数,可以有效降 低膜污染。合理的曝气量可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促进生物活动,减少微生物在膜 表面的附着;适当的水力停留时间则有助于保持系统稳定,防止悬浮物在膜表面 沉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膜-光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性能及膜污染机理摘要微藻不仅是一种生产生物柴油的最佳原料,而且在污水处理方面也具有优势。

但是,目前影响其在污水处理领域广泛应用的主要难点是如何高效的分离和富集微藻,因此,本论文将开展膜分离技术与微藻联用进行废水处理并实现藻-水分离的试验研究。

本研究首先合成了不同孔径的聚氯乙烯(PVC)与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膜分离材料。

选取成膜性能较好的三种平板膜,微滤膜样品(M-10)和超滤膜样品(M-0、M-12),在不同压力条件下对微藻溶液进行了短期过滤试验。

研究表明:微滤膜和超滤膜对溶液中的微藻都具有高于99.9%的截留率。

微藻在膜表面形成的滤饼层是导致膜污染的主要原因,在较高过滤压力下,膜表面形成致密的滤饼层,导致膜的出水通量恢复率下降,在较低压力条件下,膜表面形成的滤饼层容易被反冲洗下去,因此通量恢复率更高。

相对于微滤膜,超滤膜表面更容易形成由胞外聚合物形成的凝胶层污染。

本研究进一步制备了微滤、超滤膜组件,并构建了微藻-超滤/微滤膜联用的膜-光式生物反应器(MPBR),考察其长期运行条件下污水处理性能及膜污染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微滤、超滤膜组件对微藻有高于99.9%的截留率。

超滤膜-光式生物反应器比微滤膜光式生物反应器具有更高的COD去除率,而在脱氮除磷方面,二者性能接近。

长期运行条件下,超滤膜表面膜污染一直处于快速污染期,其主要原因是大量胞外聚合物在膜表面形成凝胶层,膜污染不断累积,过膜阻力增大,过滤通量下降。

微滤膜表面污染可分为缓慢增长期、加速增长期和快速污染期三部分。

通过膜污染机理分析认为:在过滤最初的0-15d内,膜表面以微藻细胞体形成的滤饼层污染为主,大部分胞外聚合物可以透过微滤膜,膜通量恢复率较高;但随着过滤时间的延长(15-25d),胞外聚合物会附着在膜内部,过膜阻力增大,导致严重的膜内污染,膜污染加速,过滤通量降低;过滤末期(25-40d),膜表面存在的微藻细胞体和胞外聚合物会分别堵塞膜表面和内部膜孔,微滤膜表面同超滤膜表面一样形成了致密的凝胶层污染,进入快速污染期。

关键词:超滤膜;微滤膜;微藻;截留;膜污染ABSTRACTMicroalgae are not only a kind of the best raw material that can produce biodiesel, and also have a remarkable advantage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However, at present, the difficulty of influencing the extensive use of microalgae wastewater treatment is how to effectively separate and enrich of microalgae. Therefore, this study is concerned with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micro algae combination such that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reject of micro algaecan be achieved.Different aperture of polyvinyl chloride (PVC) and poly (vinylidene fluoride) (PVDF) blend membranes were first synthesized in the study. The three membranes samples of good performance, microfiltration membrane (M-10) and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samples (M-0, M-12) were selected and short-term filter micro algae test was carried out at different transmembrane pressure (TMP). Research shows that Ultra-filtration (UF) and microfiltration (MF) membranes of microalgae filtration have high reject rate, reach 99.9%. The cake layer on membrane surface is a major reason that causes membrane fouling during filtr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TMP, the cake layer density of membrane surface was higher, which result in a declined flux recovery rate. While under low TMP, cake layer formed on the membrane surface was easy to back wash down, so the flux recovery rate is higher. Compared with MF membranes surface, UF membranes surface can easily produce more extracellular polymer gel layer during micro algae filtration, which results in the decrease of membrane flux recovery rate.This study further prepared microfiltration and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modules, and builds membrane-photobioreactor (MPBR) and examines its sewage treatment performance and membrane fouling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the MF/UF membrane modules can reach 99.9% reject rate. UF membrane bioreactor has higher COD removal rate than MF membrane bioreactor. The performances of both bioreactors were similar, ammonia nitrogen, total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removal rate.The fouling of UF membrane surface had a rapid growth under long-term running condition. There was a large amount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 (EOM) formed gel layer on the membrane surface, which can cause the increaseof membrane resistance and membrane fouling accumulation, and eventually result in the serious flux decline of filtration microalgae. The fouling of MF membrane surface can be divided into slow increase period, rapid increase period, rapid pollution period three parts. Membrane fouling mechanism analysis shows that:in the first 0-15 d, theMF membrane surface is mainly covered by the cake layer whichwas produced by many micro algae cell body, and most of EOM would cross through membrane, flux recovery rate was higher; But at filtration 15 d-25 d, parts of the micro algae cell body can adhere to the membrane surface, and some EOM would adhere to internal membrane. Thus, membrane resistance would increase and membrane fouling would aggravate, moreover filtration flux decreased; Further filtration at 25 d-40 d, the MF membrane surface was blocked seriously by micro algae cell body and internal membrane aperture have been plugged by EOM. The MF membrane surface as well as UF membrane surface formed dense gel layer, all the MF/UF membranes reached rapid fouling period.Keywords: Microfiltration; Ultra-filtration; Microalgae; Filtration; Fouling of membrane目录第1章绪论 (1)1.1课题背景 (1)1.1.1我国水资源危机 (1)1.1.2 我国能源危机 (2)1.1.3微藻用于生物质能源的潜力 (3)1.2微藻 (4)1.2.1微藻的简介 (4)1.2.2栅藻 (4)1.2.3蛋白核小球藻 (5)1.2.4微藻的用途 (5)1.3微藻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 (6)1.3.1藻-水分离及收集的研究概况 (6)1.3.2藻-水分离技术的现状 (6)1.3.3藻-水分离技术的发展 (7)1.4膜分离技术 (9)1.4.1膜分离的原理 (9)1.4.2膜分离的特点 (9)1.4.3膜分离技术的材料和分类 (10)1.4.4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11)1.5微藻-膜分离联用技术的研究 (12)1.5.1微藻-膜分离联用的原理 (12)1.5.2影响微藻-膜分离联用的因素 (12)1.5.3微藻-膜分离联用的研究进展 (14)1.6本研究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7)1.6.1本研究的意义 (17)1.6.2技术路线 (17)第2章材料与方法 (19)2.1实验准备 (19)2.1.1实验材料 (19)2.1.2实验仪器设备 (20)2.1.3藻株 (20)2.1.4试验用水 (23)2.2试验方法 (23)2.2.1水质检测方法 (23)2.2.2微滤、超滤膜制备 (23)2.2.3 藻液截留量的测定 (26)2.2.4 膜清洗 (26)2.3本章小结 (27)第3章膜分离微藻的初步研究 (28)3.1实验室微藻的培养 (28)3.1.1微藻净化水质原理 (28)3.1.2微藻的培养 (28)3.1.3 污水中营养物质的去除 (29)3.2微滤、超滤膜制备 (32)3.3 PVC/PVDF共混膜的表征 (34)3.3.1 PVC/PVDF共混膜铸膜液的粘度 (34)3.3.2 PVC/PVDF共混膜性能的表征 (35)3.3.3 PVC/PVDF共混膜渗透性能的表征 (36)3.3.4 PVC/PVDF共混膜的微观结构 (37)3.4 藻类截留率的测定 (38)3.4.1显微镜考察微藻截留效果 (38)3.4.2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膜法截留藻类效果 (39)3.5错流过滤方式下膜法截留微藻实验 (39)3.5.1错流法截留微藻活性实验 (40)3.5.2错流法截留微藻通量的测定 (41)3.5.3错流法截留微藻膜污染分析 (43)3.5.4 错流法截留微藻物质的测定 (45)3.6本章小结 (47)第4章膜-光生物反应器运行性能及膜污染机理 (48)4.1微滤、超滤膜组件的制备及表征 (48)4.1.1 微滤、超滤膜组件的制备 (48)4.1.2 膜-光式生物反应器的构建 (49)4.2反应器内污染物的去除 (50)4.2.1 膜对微藻的截留性能 (50)4.2.2COD Cr去除率 (51)4.2.3TN的去除率 (52)4.2.4 NH4+-N的去除率 (52)4.2.5 TP的去除率 (53)4.3膜组件的TMP变化 (54)4.4膜组件过滤通量的变化 (55)4.5 膜污染机理分析 (56)4.5.1 超微滤膜组件微观结构 (56)4.5.2 过滤微藻后膜组件污染情况 (56)4.5.3 过滤微藻后膜组件的微观结构 (58)4.6本章小结 (59)结论 (60)参考文献 (61)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