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磷酸三(氯丙基)酯(TCPP)

什么是磷酸三(氯丙基)酯(TCPP)
什么是磷酸三(氯丙基)酯(TCPP)

什么是磷酸三(2-氯丙基)酯(TCPP)

磷酸三(2-氯丙基)酯MSDS信息如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磷酸三(1-氯-2-丙基)酯

中文别名:磷酸三(一氯异丙基)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Tri( 1-chloro-2-propyl) Phosphate

英文别名:Tri(chloro-isopropyl) Phosphate

分子式:C9H18O4Cl3P

分子量:327.5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纯品

CAS No.:13674-84-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食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可能对身体有害。有刺激和局部麻醉作用。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应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饮中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磷酸三(2-氯丙基)酯生产工艺如下:

该产品工艺有以下步骤:

(1)以三氯氧磷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在AlCl3的催化作用下得到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混合液。

(2)混合液中加入碱液碱洗至中性,静止分层,除去水层;将油层水洗后再次静止分层,去除水层,将油层蒸馏后得液体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再在其中通入氮气进行提纯。本工艺的制备工艺简单,制出的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与现有生产工艺相比纯度高,其质量检测结果明显优于现有技术中的生产工艺制出的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

【CN109824715A】一种加成法合成三(3三甲氧基硅丙基)异氰脲酸酯的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65243.3 (22)申请日 2019.03.05 (71)申请人 荆州市江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 434000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锣场镇 (沙市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内) (72)发明人 靳军 王灿 阮少阳 陈圣云  甘俊 甘书官  (74)专利代理机构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 通合伙) 42216 代理人 蔡昌伟 (51)Int.Cl. C07F 7/1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加成法合成三(3-三甲氧基硅丙基)异 氰脲酸酯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成法合成三(3-三甲氧基 硅基丙基)异氰脲酸酯的方法; 属有机硅精细化学品合成领域。本发明通过对原料三甲氧基氢硅 烷中和处理以及自制的铂催化剂的使用,有效的 提高了异氰脲酸酯类含氮烯烃硅氢加成的反应 活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产品外观好、含量 高、游离氯低、 无有害异氰酸酯单体残留的特点。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CN 109824715 A 2019.05.31 C N 109824715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824715 A 1.一种加成法合成三(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异氰脲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将六水合氯铂酸、异丙醇、乙二胺四乙酸铁钠按质量比1:30:2~4混合,并升温至40-50℃反应4-5h,然后滤除生成的少量氯化钠盐,得,铂催化剂;备用; 2)、向酸性的三甲氧基氢硅烷中加入质量比为0.5%-1%的环氧环己烷,在常温下放置4-6h,直至三甲氧基氢硅烷的游离氯下降到小于15ppm; 3)、向反应器中加入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加入备用的铂催化剂,升温到100℃后开始滴加经过中和处理的三甲氧基氢硅烷,进行加成反应,加成反应中控制反应温度在100-110℃,进料完后,保持100-110℃老化反应1h,然后降温至常温;得, 三(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异氰脲酸酯粗品; 4)、将粗品导入蒸馏装置蒸馏去除未反应完的三甲氧基硅烷,蒸馏温度为85-95℃,真空度要求大于0.098MPa,蒸馏6h后,降温,在氮气保护下,经正压过滤器过滤,得;三(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异氰脲酸酯成品; 所述的酸性三甲氧基硅烷的总氯在200-400ppm; 所述的铂催化剂的用量占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投料质量的0.3%-0.5%; 所述的反应原料三甲氧基氢硅烷与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摩尔比为3.06-3.12:1.0。 2

常用增塑剂简介

常用增塑剂简介 1.邻苯二甲酸酯类邻苯二田酸酣类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主增塑剂,品种多、产量高,井具有色泽浅、毒性低、电性能好、挥发件小、气味少、耐低温性一般等特点。目前邻苯二酸酯类的消耗量约占增塑剂总消耗量的80-85%,而其中最常用的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两种。 (1)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简称DOP)无色油状液体,有特殊气味。 (2)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简称DIOP) 几乎是无色的粘稠液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烃类, (3)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简称DIDP) 粘稠液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烃类,不溶于或微溶于甘油、乙二醇和某些胺类。它的挥发性比DOP小。耐迁移,是一种低挥发性增塑剂,又耐老化,电性能好,但相溶性差些。 (4)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简称DINP)透明油状液体,其高温下的挥发性只是DOP的一半。 (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简称DBP)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族气味,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烃类。DBP对PVC的临界塑化温度为90—95℃。 (6)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简称DIBP) 无色透明液体, DIBP在PVC农用薄膜中使用时曾发现由于它的析出致使水稻烂秧的问题。 (7)邻苯二甲酸丁苄酯(简称BBP) 透明油状液体,溶于有机溶剂和烃类,不溶于水。BBP对PVC的临界塑化温度为96-100℃。 (8)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简称DMP) 无色油状液体,微带芳香族气味,常温下不溶于水,和脂肪烃混溶,与大多数树脂相溶性良好. (9)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简称DEP) 无色油状液体,无毒,微带芳香族气味,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10)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 具有芳香族气味的白色结晶状粉末.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在热的汽油和矿物油中完全溶解,微溶于乙二醇类和某些胺类。 (11)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 DOTP与DOP的物理性能相似,制品的机械性能也相似,但DOTP 的挥发件比DOP小得多。 2. 脂肪酸酯类脂肪酸酯类的低温性能很好,但与聚氯乙烯的相溶性较差故只能用作耐寒的副增塑剂与邻苯二甲酸酯类并用。最常用的品种是己二酸二辛酯和癸二酸二辛酯。 (1)己二酸二辛酯(简称DOA) 无色无嗅液体,无毒,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微溶于乙二醇类,不溶于水,DOA对PVC的临界塑化温度为12l一125℃。 (2)已二酸二异癸酯(简称DIDA) 清澈易流动的油状液体。 (3)壬二酸二辛酯(简称D0Z) 几乎是无色的透明液体, (4)癸二酸二丁酸(简称DBS) 几乎是无色的液体, (5)癸二酸二辛酯(简称DOS) 几乎是无色的油状液体,不溶于水,溶于醇、苯、醚等有机溶剂。 (6)癸二酸二异辛酯(简称DIOS) 无色清澈液体,溶于酮、醇、酯、芳香烃和脂肪烃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微溶于胺和多元醇。 (7)二(2—乙基丁酸)三缩乙二醇酯(简称3GH) 它是安全玻璃用聚乙烯醇缩丁醛薄膜中最为广泛使用的增塑剂,同时它对纤维索塑料、丙烯酸酯塑料和聚氯乙烯也是良好的增塑剂。 3.磷酸酯类磷酸酯与聚氯乙烯等树脂有良好的相溶性,透明性也好,但有毒性。它们既是增塑剂,又是阻燃剂。芳香族磷酸醋的低温性能很差,而脂肪族磷酸酯的低温性能较好,但热稳定性较差,耐久性不如芳香族磷酸酯。其主要品种有磷酸三甲苯酯和磷酸三苯酯。 (1)磷酸三甲苯酯(简称TCP) (2)磷酸三苯酯(简称TPP) 微带芳香气味的白色针状结晶,微溶于乙醇,醚、苯、氯仿、丙酮。

磷酸三甲苯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磷酸三甲苯酯 标识中文名: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甲酚酯 英文名:Tricresyl phosphate;Tritolyl phosphate 分子式:C21H21O4P分子量:368.36 CAS号:1330-78-5RTECS号:TD0175000 UN编号:2574危险货物编号:61112IMDG规则页码:6274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淡黄色的透明油状液体。 主要用途:用作塑料增塑剂、喷漆增塑剂。 熔点(℃):-33沸点(℃):420饱和蒸汽压(kPa):1.33/265℃相对密度(水=1): 1.16相对密度(空气=1):12.7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燃烧热(kj/mol):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可燃建筑火险分级:丙 闪点(℃):225自燃温度(℃):385 爆炸下限(V%):无资料爆炸上限(V%):无资料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磷、磷烷。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危险货物包装标志:14 包装类别:Ⅱ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 剂、食用化工原料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毒性危害接触限值: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苏联MAC:0.1mg/m3; 美国TWA:未制定标准;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LD50:5190mg/kg(大鼠经口)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先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后出现肌肉疼痛,继之迅即出现肢体发麻和肌无 力,可引起足、腕下垂。损害以运动神经为主,重者可有咽喉肌肉、眼肌和呼吸肌麻痹。 可因呼吸麻痹而致死。慢性中毒:长期小量接触邻位磷酸三甲苯酯,可出现与急性中毒 相同的神经系统损害。 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 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护措施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泄漏处置: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 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雾状水,减少 蒸发。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如大量泄漏, 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其他: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 后再用。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化学物质英文缩写.(精选)

英文缩写全称 A/MMA 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AA 丙烯酸 AAS 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ABFN 偶氮(二)甲酰胺 ABN 偶氮(二)异丁腈 ABPS 壬基苯氧基丙烷磺酸钠 B 英文缩写全称 BAA 正丁醛苯胺缩合物 BAC 碱式氯化铝 BACN 新型阻燃剂 BAD 双水杨酸双酚A酯 BAL 2,3-巯(基)丙醇 BBP 邻苯二甲酸丁苄酯 BBS N-叔丁基-乙-苯并噻唑次磺酰胺化学物质缩写 BC 叶酸 BCD β-环糊精 BCG 苯顺二醇 BCNU 氯化亚硝脲 BD 丁二烯 BE 丙烯酸乳胶外墙涂料 BEE 苯偶姻乙醚 BFRM 硼纤维增强塑料 BG 丁二醇 BGE 反应性稀释剂 BHA 特丁基-4羟基茴香醚 BHT 二丁基羟基甲苯 BL 丁内酯 BLE 丙酮-二苯胺高温缩合物 BLP 粉末涂料流平剂 BMA 甲基丙烯酸丁酯 BMC 团状模塑料 BMU 氨基树脂皮革鞣剂 BN 氮化硼

BNE 新型环氧树脂 BNS β-萘磺酸甲醛低缩合物 BOA 己二酸辛苄酯 BOP 邻苯二甲酰丁辛酯 BOPP 双轴向聚丙烯 BP 苯甲醇 BPA 双酚A BPBG 邻苯二甲酸丁(乙醇酸乙酯)酯BPF 双酚F BPMC 2-仲丁基苯基-N-甲基氨基酸酯BPO 过氧化苯甲酰 BPP 过氧化特戊酸特丁酯 BPPD 过氧化二碳酸二苯氧化酯 BPS 4,4’-硫代双(6-特丁基-3-甲基苯酚) BPTP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BR 丁二烯橡胶 BRN 青红光硫化黑 BROC 二溴(代)甲酚环氧丙基醚 BS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BS-1S 新型密封胶 BSH 苯磺酰肼 BSU N,N’-双(三甲基硅烷)脲 BT 聚丁烯-1热塑性塑料 BTA 苯并三唑 BTX 苯-甲苯-二甲苯混合物 BX 渗透剂 BXA 己二酸二丁基二甘酯 BZ 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 C 英文缩写全称 CA 醋酸纤维素 CAB 醋酸-丁酸纤维素 CAN 醋酸-硝酸纤维素 CAP 醋酸-丙酸纤维素 CBA 化学发泡剂 CDP 磷酸甲酚二苯酯 CF 甲醛-甲酚树脂,碳纤维 CFE 氯氟乙烯 CFM 碳纤维密封填料 CFRP 碳纤维增强塑料 CLF 含氯纤维 CMC 羧甲基纤维素 CMCNa 羧甲基纤维素钠

什么是磷酸甲苯二苯酯(CDP)

什么是磷酸甲苯二苯酯(CDP) 磷酸甲苯二苯酯MSDS如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及企业标识 中文名称磷酸甲苯二苯酯 CAS NO.26444-49-5 中文别名甲苯基二苯基磷酸酯; 磷酸苯基甲基苯酯; 阻燃剂CDP 英文名称Cresyl Diphenyl Phosphate EINECS 247-693-8 分子式C19H17O4P 分子量 340.3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纯品 CAS No.:26444-49-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食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可能对身体有害。有刺激和局部麻醉作用。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应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饮中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有害燃烧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抗

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磷酸甲苯二苯酯生产工艺如下:

常见有机溶剂的溶解性汇总

常用溶剂的沸点、溶解性和毒性 溶剂名称沸点(101.3kPa)溶解性毒性 液氨-33.35℃特殊溶解性:能溶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剧毒性、腐蚀性 液态二氧化硫-10.08 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溴、二硫化碳,多数饱和烃不溶剧毒 甲胺-6.3 是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液态甲胺与水、醚、苯、丙酮、低级醇混溶,其盐酸盐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醚、酮、氯仿、乙酸乙酯中等毒性,易燃 二甲胺7.4 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溶于水、低级醇、醚、低极性溶剂强烈刺激性 石油醚不溶于水,与丙酮、*****、乙酸乙酯、苯、氯仿及甲醇以上高级醇混溶与低级烷相似 ***** 34.6 微溶于水,易溶与盐酸.与醇、醚、石油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性 戊烷36.1 与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性员?婷疋0? 二氯甲烷39.75 与醇、醚、氯仿、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低毒,*****性强 二硫化碳46.23 微溶与水,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性,强刺激性 溶剂石油脑与乙醇、丙酮、戊醇混溶较其他石油系溶剂大 丙酮56.12 与水、醇、醚、烃混溶低毒,类乙醇,但较大 1,1-二氯乙烷57.28 与醇、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局部刺激性 氯仿61.15 与乙醇、*****、石油醚、卤代烃、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混溶中等毒性,强*****性甲醇64.5 与水、*****、醇、酯、卤代烃、苯、酮混溶中等毒性,*****性 四氢呋喃66 优良溶剂,与水混溶,很好的溶解乙醇、*****、脂肪烃、芳香烃、氯化烃吸入微毒,经口低毒己烷68.7 甲醇部分溶解,比乙醇高的醇、醚丙酮、氯仿混溶低毒。*****性,刺激性 三氟代乙酸71.78 与水,乙醇,*****,丙酮,苯,四氯化碳,己烷混溶,溶解多种脂肪族,芳香族化合物 1,1,1-三氯乙烷74.0 与丙酮、、甲醇、*****、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低毒类溶剂 四氯化碳76.75 与醇、醚、石油醚、石油脑、冰醋酸、二硫化碳、氯代烃混溶氯代甲烷中,毒性最强 乙酸乙酯77.112 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溶解,能溶解某些金属盐低毒,*****性 乙醇78.3 与水、*****、氯仿、酯、烃类衍生物等有机溶剂混溶微毒类,*****性 丁酮79.64 与丙酮相似,与醇、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毒性强于丙酮 苯80.10 难溶于水,与甘油、乙二醇、乙醇、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丙酮、甲苯、二甲苯、冰醋酸、脂肪烃等大多有机物混溶强烈毒性 乙睛81.60 与水、甲醇、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酮、醚、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及各种不饱和烃混溶,但是不与饱和烃混溶中等毒性,大量吸入蒸气,引起急性中毒 异丙醇82.40 与乙醇、*****、氯仿、水混溶微毒,类似乙醇 1,2-二氯乙烷83.48 与乙醇、*****、氯仿、四氯化碳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高毒性、致癌 乙二醇二甲醚85.2 溶于水,与醇、醚、酮、酯、烃、氯代烃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能溶解各种树脂,还是二氧化硫、氯代甲烷、乙烯等气体的优良溶剂吸入和经口低毒 三氯乙烯87.19 不溶于水,与乙醇.*****、丙酮、苯、乙酸乙酯、脂肪族氯代烃、汽油混溶有机有毒品_ 三乙胺89.6 水:18.7以下混溶,以上微溶。易溶于氯仿、丙酮,溶于乙醇、***** 易爆,皮肤黏膜刺激性强 丙睛97.35 溶解醇、醚、DMF、乙二胺等有机物,与多种金属盐形成加成有机物高度性,与氢氰酸相似 庚烷98.4 与己烷类似低毒,刺激性、*****性

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

名称十八烷基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 CAS 27668-52-6 EINECS 248-595-8 分子式C26H58CLNO3SI 分子量496.28 密度0.89 沸点22.3°C 闪点15 °C EP-DC5700是有机硅季铵盐抗菌防霉剂,它具有广谱的抑菌、杀菌作用。经抗菌检测,对各种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细菌代表)、大肠杆菌(革兰氏隐性细菌代表)、真菌、断发毛癣菌(常见皮肤菌代表)和分枝毛菌(常见霉菌代表)均有很强的抑制、杀灭作用,且其与织物结合后,具有很好的耐洗性和稳定性,经洗涤50次和放置1年以上其抑菌、杀菌作用仍在90%以上。其总体作用是对细菌的作用效果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美国道康宁公司的DC-5700)相当,而对真菌的作用效果大大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EP-DC5700是目前成功研制的最佳抗菌剂之一,可广泛用于床单、枕巾、枕芯、内衣、内裤、袜子、鞋垫及女性卫生用品的卫生整理及木材、水泥混凝土的防霉处理,船舶的防藻抗菌处理等。使这类产品具有长期的抑菌、杀菌、防霉等功能,使人们生活的环境卫生得到大大改善。本产品经检测、试用,证明安全无毒,对人体皮肤无刺激性。 据报导,近年来,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已经非常广泛的应用于木材、皮革、塑料、橡胶、陶瓷、金属等的抗菌防霉处理。由于其带阳电荷,并且带有三个活性基团,能自交联与基材化学结合形成耐洗的抗菌膜。在医院,有机硅抗菌剂除用于白大褂、床单、枕套等的抗菌整理外,还可用于长凳、靠椅、楼梯栏杆的抗菌洗涤,只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本产品,用抹布沾水擦抹桌椅长凳,就能杀死病菌。有报导用有机硅季铵盐处理过滤水用的填料,就能杀死大部分有害微生物。用该产品喷涂在室内墙壁上能净化室内空气,防霉及杀死有害微生物。 主要技术指标: 成分…………………3-(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浓度………………………………… 80%有效成分 外观……………………………………淡琥珀至深琥珀色液体 折光指数78.8℉(26℃)…………………………………1.390 闪点…………………………………………………52℉(11℃) 浊点…………………………………………………26℉(-3℃) 溶解度…………可与任何比例的水、醇类、酮类、酯类、烃 类和氯化烃类相混溶。 热稳定性…………………………在257℉(125℃)以下稳定

磷酸三甲苯酯

磷酸三甲苯酯;简称TCP 物性数据 1.性状:无色或淡黄色的透明油状液体。 2.熔点(℃):-33 3.沸点(℃):410 4.相对密度(水=1):1.16 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2.7(H2=1) 6.饱和蒸气压(kPa):1.33(265℃) 7.辛醇/水分配系数:5.11 8.闪点(℃):210 9.引燃温度(℃):385 10.爆炸上限(%):1.4(估算值) 11.爆炸下限(%):0.4(计算值) 12.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性质与稳定性 1.化学性质:工业制品为三种异构体的混合物,通常应尽可能除去毒性很大的邻位异构体。磷酸三甲苯酯是对热稳定的难燃性物质。在酸性溶液中较难水解。邻位异构体在乙酸中用硝酸硝化时,生成6-硝基-1-甲基苯酚。与碳酸钾加热时生成邻甲酚、4,5-二甲基氧杂蒽酮和具有杂酚油气味的液体。邻位异构体与氰化钾一起加热得到邻甲苯基氰和游离的邻甲酚。对位异构体与氰化钾一同加热时,生成对甲苯基氰和对甲酚。 2.稳定性稳定 3.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 4.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 5.聚合危害不聚合 6.分解产物氧化磷、磷烷 合成方法 (一)固载杂多酸盐催化合成法

(1)固载杂多酸盐催化剂的制备取一定量的TiC l4,加入12%氨水调至pH值为7-8,沉淀,经抽滤和洗涤至用0.1mol/LAgNO3检查Cl离子为止,烘干。将上述原料与一定量的经过预热处理的H4S iW12O40·ηH2O反应1.5h,整个过程溶液保持近沸状态,缓慢蒸除水分,烘干,得到组成为TiSiW12O40/Tio2的催化剂。 (2)合成在反应器中加入定量混合甲酚,制备好的TiSiW12O40/Tio2 催化剂(原料总量的1.0%),搅拌,加热至60℃开始滴加三氯氧磷,约1h内加完。升温至100℃继续反应,控制湿度在100-120℃待基本无HCI放出,反应约8h。过滤出催化剂,然后减压蒸馏去前馏分得产品,产率约85.5%。 (二)三氯化磷间接法(冷法)混合甲酚和三氯化磷在15-20℃下反应,生成亚磷酸三甲苯酯;然后在60-70℃通入氯气,生成二氯代亚磷酸三甲苯酯;再于50℃下进行水解,而生成磷酸三甲苯酯。最后经水洗、中和、蒸发脱水和减压蒸馏,截取340-360℃kPa)馏分作为成品。 精制方法:异构体分离困难,一般仅用减压蒸馏除去异构体以外的杂质。 用途 1.本品为阻燃性增塑剂。与许多纤维素树脂、乙烯基树脂、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相容,尤其与聚氯乙烯相容性极好,且可作为相容性差的助剂媒介,改善与树脂的相容性。本品有很好的相容性、阻燃性、防霉性、耐磨性、耐污染性、耐候性、耐辐射性和电气性能。本品用于油漆,可增加漆膜的柔韧性。本品还用于合成橡胶及黏胶纤维作为增塑剂。 2.用作难燃性增塑剂,用于聚氯乙烯制品如电缆料、人造革、运输带、薄板、地板料等。还用于氯丁橡胶和粘胶纤维。此外,磷酸三甲苯酯还用作防水剂、润滑剂和硝酸纤维素的耐燃性溶剂。 3.用作塑料增塑剂、喷漆增塑剂。

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化学品英文名:3-Chloropropyltriethoxysilane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邮编: 传真: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对水环境危害-慢性类别3 皮肤刺激】类别2 特定靶器官毒性-单次接触,呼吸道刺激类别3 易燃液体,类别3 严重的眼刺激/眼睛刺激性类别2 皮肤刺激类别2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警告。 危险性说明:易燃液体和蒸气, 防范说明: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戴防护手套、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

——如果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除去∕脱掉所有沾污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食入:就医 ——火灾时:用干砂,干粉或抗溶性泡沫扑灭。 安全储存: ——在阴凉、通风良好处储存 废弃处置: ——将内装物/容器送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处理 物理和化学危险:易燃液体和蒸气,与强氧化剂能产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蒸气比空气中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健康危害:引起严重的眼睛刺激,引起皮肤刺激并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4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晴接触: 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就医。 食入: 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 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咨询医生。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无资料。 第5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剂: 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特别危险性:易燃液体和蒸气,然后产生氯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在火场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 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什么是磷酸三二甲苯酯_阻燃剂TXP_

什么是磷酸三二甲苯酯(阻燃剂TXP) 磷酸三二甲苯酯MSDS信息如下: 英文名:trixylyl phosphate 分子式:C24H27O4P 相对分子质量:410.43 CAS 号 :25155-23-1 物理化学性质 产品为无色或淡黄色黏稠液体, 色泽≤200, 相对密度1.130~1.160g/cm3(20℃) 酸值≤0.1mgKOH/g 黏度约190mPa?s(20℃) 折射率1.551~1.555(25℃) 闪点(开杯法)≥250℃ 凝固点低于-35℃,0.4kPa下沸点温度约270℃。 不溶于水,与二氯甲烷、苯、甲苯、醇及甲基乙基酮互溶。属于基本无毒。

磷酸三二甲苯酯MSDS包装方式: 净重200KG/镀锌铁桶(一个小柜打托装16吨)、1000KG/IB 桶(一个小柜装18吨)或23吨ISOTANK。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常用PVC增塑剂种类、区别以及PVC增塑剂配方成分

常用PVC增塑剂种类、区别以及PVC增塑剂配方成分1.脂肪酸酯类 脂肪酸酯类的低温性能很好,但与聚氯乙烯的相溶性较差故只能用作耐寒的副增塑剂与邻苯二甲酸酯类并用。最常用的品种是己二酸二辛酯和癸二酸二辛酯。 (1)己二酸二辛酯(简称DOA) :无色无嗅液体,无毒,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微溶于乙二醇类,不溶于水,DOA对PVC的临界塑化温度为12l一125℃。 (2)已二酸二异癸酯(简称DIDA) :清澈易流动的油状液体。 (3)壬二酸二辛酯(简称D0Z) :几乎是无色的透明液体。 (4)癸二酸二丁酸(简称DBS) :几乎是无色的液体。 (5)癸二酸二辛酯(简称DOS) :几乎是无色的油状液体,不溶于水,溶于醇、苯、醚等有机溶剂。 (6)癸二酸二异辛酯(简称DIOS) :无色清澈液体,溶于酮、醇、酯、芳香烃和脂肪烃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微溶于胺和多元醇。 (7)二(2—乙基丁酸)三缩乙二醇酯(简称3GH) :它是安全玻璃用聚乙烯醇缩丁醛薄膜中最为广泛使用的增塑剂,同时它对纤维索塑料、丙烯酸酯塑料和聚氯乙烯也是良好的增塑剂。 2.邻苯二甲酸酯类 邻苯二田酸酣类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主增塑剂,品种多、产量高,井具有色泽浅、毒性低、电性能好、挥发件小、气味少、耐低温性一般等特点。目前邻苯二酸酯类的消耗量约占增塑剂总消耗量的80-85%,而其中最常用的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两种。 (1)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简称DOP):无色油状液体,有特殊气味。

(2)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简称DIOP) :几乎是无色的粘稠液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烃类。 (3)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简称DIDP) :粘稠液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烃类,不溶于或微溶于甘油、乙二醇和某些胺类。它的挥发性比DOP小。耐迁移,是一种低挥发性增塑剂,又耐老化,电性能好,但相溶性差些。 (4)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简称DINP):透明油状液体,其高温下的挥发性只是DOP的一半。 (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简称DBP):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族气味,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烃类。DBP对PVC的临界塑化温度为90—95℃。 (6)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简称DIBP) :无色透明液体,DIBP在PVC农用薄膜中使用时曾发现由于它的析出致使水稻烂秧的问题。 (7)邻苯二甲酸丁苄酯(简称BBP) :透明油状液体,溶于有机溶剂和烃类,不溶于水。BBP对PVC的临界塑化温度为96-100℃。 (8)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简称DMP) :无色油状液体,微带芳香族气味,常温下不溶于水,和脂肪烃混溶,与大多数树脂相溶性良好. (9)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简称DEP) :无色油状液体,无毒,微带芳香族气味,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10)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 :具有芳香族气味的白色结晶状粉末.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在热的汽油和矿物油中完全溶解,微溶于乙二醇类和某些胺类。 (11)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 :DOTP与DOP的物理性能相似,制品的机械性能也相似,但DOTP的挥发件比DOP小得多。 3.磷酸酯类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习题集及答案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习题集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精细化学品的是() A、发烟硫酸 B、乙烯 C、环氧乙烷 D、丁基羟基茴香醚 2、酶制剂具有新陈代谢能力、生长激素具有刺激生长作用,它们反映出精细化工的()特点 A、多品种、小批量 B、商业性强 C、功能性和专用性 D、技术密集 3、精细化工过程开发的方法不包括() A、经验放大法 B、相似放大法 C、数学模拟放大法 D、满足物理、化学相似要求的放大法 二、判断题 1、精细化工过程开发包括精细化学品的开发和生产过程的开发。() 2、GMP技术,也称GMP制度,即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规范,GMP认为,任何药品质量的形成是设计和生产 出来的,而非检验出来的。() 三、填空题 1、在精细化工生产中,除常用的结晶、吸附、过滤、离子交换、精馏、萃取等以外,还用到一些特殊的分 离技术如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附加价值是指扣除产品产值中的原材料、税金、厂房及设备折旧费后剩余部分的价值,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费用。 四、简答题 1、我国对精细化学品是如何定义的? 答:凡能增进或赋予一种(类)产品以特定功能,或自身就具有

某种特定功能的小批量、高纯度、深加工、 附加价值和利润率较高的化学品称为精细化学品,有时也称精细化工产品或专用化学品。 2、目前我国精细化学品分为哪几类? 答:分为以下几类:农药;染料;涂料(含油漆和油墨);颜料;信息用化学品(包含感光材料,磁性材料 等能接收电磁波的化学品);食品和饲料添加剂;黏合剂;催化剂和各种助剂;化学原药和日用化学品;功 能高分子材料(包括功能膜,偏光材料等)。 3、什么叫精细化工产值率(精细化工率)? 答:精细化工率又称精细化工产值率,是精细化学品总产值与化学工业产品的总产值之比: 精细化工产值率(精细化工率)精细化工产品的总值100% 化学工业产品的总值 4、精细化工有何特点? 答:具有以下特点:产品的功能性和专用性;多品种、小批量;综合性生产流程与多功能生产装置;技术 密集;大量采用复配技术;高附加价值;商业性强; 5、精细化工的特殊技术分别是什么? 答:特殊技术分别是:模块式多功能集成生产技术;特殊反应技术;特殊分离技术;极限技术;GMP技术。 6、一种精细化学品的开发和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哪些步骤? 答:、精细化工过程开发的一般步骤见下图所示 : 五、简述题 1、简述精细化工过程开发研究的内容? 答:(1)原料路线原料路线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原料的利用率、价格和供应等。(2)工艺流程原料路线 和生产方法确定之后,需要进一步研究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是产

常用硅烷偶联剂

常用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KH570、KH792、DL602 1. KH550 KH550硅烷偶联剂CAS号:919-30-2 二、化学名称分子式: 名称: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别名: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1-丙胺 【3-Triethoxysilylpropylamine APTES】, 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Aminpropyltriethoxysilane AMEO】分子式:NH2(CH2)3Si(OC2H5)3 分子量:221.37 分子结构: 三、物理性质: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密度(ρ25℃):0.946 沸点:217℃ 溶解性:可溶于有机溶剂,但丙酮、四氯化碳不适宜作释剂;可溶于水。在水中水解,呈碱性。

本品应严格密封,存放于干燥、阴凉、避光的室内。 2. KH560 二、化学名称及分子式 化学名称: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分子式:CH2CH(O)CH2O(CH2)3Si(OCH3)3 结构式: 分子量:236.3376 三、物理性质: 物理形态:液体。颜色:无色透明。沸点:290℃。折光率:(nD25) 1.4260-1.4280,密度(ρ25℃)1.065-1.072。溶解性:溶于水,同时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反应释放甲醇。溶于醇、丙酮和在5%以下的正常使用水平溶于大多数脂肪族酯。 四、应用范围: KH-560是一种含环氧基的偶联剂,用于多硫化物和聚氨酯的嵌缝胶和密封胶,用于环氧树脂的胶粘剂、填充型或增强型热固性树脂、玻璃纤维胶粘剂和用于无机物填充或玻璃增强的热塑料性树脂等。 3. KH570 一、简介

世界阻燃剂消费及其结构

世界阻燃剂消费及其结构 世界阻燃剂年总消费量已达105万吨,主要消费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分配为:欧洲33%,美国30%,亚洲(不包括日本)19%,日本18%。最近的市场调研表明,美国阻燃剂市场总量预计今年将增加为9.6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5%左右。日本近几年一般高分子添加剂的市场连续几年都在下降,而阻燃剂却略有增长,但2001年的同比增长率进一步下滑。世界各地区的阻燃剂消费结构不同,欧洲用量最大的是无机系阻燃剂,而美国、日本、亚洲(不包括日本)消费量最大的都为溴系阻燃剂,美国和日本分别占总消费的35%和40%,而亚洲竟高达60%。世界不同地区和国家具体消费结构为:欧洲,无机系33%,溴系28%,有机磷系25%,氯系4%,其他10%;美国,溴系35%,有机磷系26%,无机系24%,氯系8%,其他7%;亚洲,溴系60%,无机系25%,氯系8%,有机磷系7%;日本,溴系40%,无机系30%,有机磷系20%,氯系2%,其他8%。 面对越来越严格的环保、安全要求,在应用更趋广泛的塑料、树 脂领域,新型阻燃剂异军突起,无卤、高效、低烟、低毒已成为其发 展方向。塑料和树脂的消费愈来愈广泛地进入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但由于塑料和树脂可燃,易引起的火灾,带来了人员伤亡和经济 损失。从6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生产和应用阻燃塑料。70年代,国外阻燃剂的消费量和品种快速增长,年增长率为6~8%。目

前阻燃剂的消费量已跃居塑料助剂第二位,成为仅次于增塑剂的大品种。阻燃剂种类繁多,可分为:有机阻燃剂和无机阻燃剂。具代表性的阻燃剂是氯系、溴系、磷系及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有机阻燃剂有三大类,其特点各异。一是氯系阻燃剂:以含氯量较高的氯化石蜡为主,其申主要是氯蜡--52和氯蜡--40。目前氯系阻燃剂正朝着无污染、高纯度、高热稳定性、高含氯量方向发展,其代表产品是氯蜡--70,国外已经使用的全氯环戊癸烷和反应型氯系阻燃剂氯菌酸国内尚无工业化产品。二是溴系阻燃剂:大多在200℃~300℃下分解,分解时通过捕捉高分子材料降解反应生成的自由基,延缓或终止燃烧的链反应,释放出的HBr是一种难燃气体,可以覆盖在材料的表面,起到阻隔表面可燃气体的作用。溴系阻燃剂的适用范围广泛,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有机阻燃剂之一,主要产品有十溴二苯醚、四澳双酚A、五溴甲苯和六溴环十二烷等。三是磷系阻燃剂:也是一种阻燃性能良好的阻燃剂,在全球阻燃剂非卤化动向的驱使下,国外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机磷系阻燃剂主要产品有磷酸三苯酚、磷酸二甲苯酯、丁苯系磷酸酯等。磷酸酯类的特点是具有阻燃与增塑双重功能。含磷无机阻燃剂主要产品有红磷阻燃剂、磷酸铵盐、聚磷酸铵等。红磷的阻燃效果比磷酸酯类的阻燃效果更好。其用量也在增加。含磷无机阻燃剂因其热稳定性好、不挥发。不产生腐蚀性气体、效果持久、毒性低等优点而获得广泛的应用。无机阻燃剂分解温度高,除了有阻燃效果外,还有抑制发烟和氯化氢生成的作用,目前国外工业发达国家无机阻燃剂消费量远远高于有机阻燃剂。主要使用的品种有氢氧

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的合成研究

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的合成研究 文章利用双酚A和氯磷酸二苯酯合成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采用单因素法分别对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溶剂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进行讨论,确定了最优的工艺条件:物料比为2.1:1,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4h,溶剂为苯。 标签:双酚A;氯磷酸二苯酯;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阻燃剂 引言 高分子材料一般都是易燃和可燃的,容易引发火灾事故,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解决合成材料使用的安全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入阻燃剂[1]。本试验选择通过双酚A修饰氯磷酸二苯酯的分子结构,合成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一方面,试图通过双酚A的双羟基缩合,来增加产品的含磷量。据报道BDP是一类重要的磷系阻燃剂,和传统的单磷酸酯阻燃剂相比,具有与聚合物基材相容性好、耐迁移、耐挥发、耐辐射、毒性低、阻燃效果持久等优点。作为添加型阻燃剂,近年来受到极大的关注,被广泛应用于热塑性塑料、橡胶和化纤等领域[2]。国外已有该产品的生产,但国内目前尚无工业化的报道,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一方面,试图通过苯芳香族化合物来增加氯磷酸二苯酯分子中的苯环,增强合成产品的共轭体系,使其紫外吸收谱线向中长波方向红移。从而使产品在应用中,能赋予被阻燃基材阻燃和紫外吸收双性能。 1 合成方法 将0.1mol双酚A及某一种无水溶剂加入配备有球形冷凝管、磁力搅拌器、温度计、滴液漏斗的500mL四口瓶中,搅拌溶解,加入一定量的氯磷酸二苯酯,升温到特定温度,将0.12mol催化剂三乙胺加入滴液漏斗中,控制内温,缓慢的滴加(控制在1d/2s左右),HPLC跟踪反应,当双酚A峰消失后,停止反应,即得DBP粗产品,分析产物含量。粗产品冷却到室温,过滤去三乙胺盐酸盐,再减压蒸干溶剂,用热水洗三次,然后加入95%乙醇重结晶(溶解后,冷却到0℃下搅拌),析出白色结晶体,用小量乙醇淋洗三次,抽干,放入气流干燥器中干燥至垣重,测定含量和计算收率。 2 最佳合成条件 2.1 反应溶剂的选择 将四种不同溶剂进行了分析,恒定物料比2.10,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間5h,反应结果目标产物含量甲苯为90.0%,苯为91.0%,丙酮为79.1%,乙酸乙酯为61.9%。双酚A转化率甲苯为99.0%,苯为99.1%,丙酮为96.8%,乙酸乙酯为94.4%,目标产物收率甲苯为93.9%,苯为93.4%,丙酮为73.1%,乙酸乙酯为61.3%。由此可知,分别用丙酮和乙酸乙酯作溶剂时,因其极性较强,体

磷酸三甲苯酯用途

磷酸三甲苯酯用途 磷酸三甲苯酯用途俗称酒精,它有如下用途: 1.做燃料,磷酸三甲苯酯用途可以调入汽油,作为车用燃料----磷酸三甲苯酯用途汽油。它可以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2.做燃料,磷酸三甲苯酯用途可以调入汽油,作为车用燃料----磷酸三甲苯酯用途汽油。它可以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4.有机化工原料,磷酸三甲苯酯用途可用来制取乙醛、乙醚、乙酸乙酯、乙胺等化工原料,也是制取、染料、涂料、洗涤剂等产品的原料; 5、做有机溶剂,磷酸三甲苯酯用途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磷酸三甲苯酯用途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例如藿香正气水感冒止咳糖浆、养阴清肺糖浆、人参蜂王浆等; 6、做消毒剂(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磷酸三甲苯酯用途作消毒剂等)。 不同浓度酒精的作用 ⅲ70%~75%的酒精用于消毒。这是因为,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若酒精浓度过低,虽可进入细菌,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

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其中75%的酒精消毒效果最好。 ⅰ99.5%的酒精称为无水酒精。生物学中的用途: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在有机溶剂无水磷酸三甲苯酯用途(或丙酮)中,所以用无水磷酸三甲苯酯用途可以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ⅱ95%的酒精用于擦拭紫外线灯。这种酒精在医院常用,而在家庭中则只会将其用于相机镜头的清洁。 ⅳ40%~50%的酒精可预防褥疮。长期卧床患者的背、腰、臀部因长期受压可引发褥疮,如按摩时将少许40%~50%的酒精倒入手中,均匀地按摩患者受压部位,就能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形成的目的。 ⅴ25%~50%的酒精可用于物理退热。高烧患者可用其擦身,达到降温的目的。因为用酒精擦拭皮肤,能使患者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散热能力,酒精蒸发,吸热,使病人体表面温度降低,症状缓解。但酒精浓度不可过高,否则可能会刺激皮肤,并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总之,酒精在国防工业、医疗卫生、有机合成、食品工业、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水解缩合反应的研究

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水解缩合反应的研究 顾哲明谷晓昱张军营翟燕燕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化工大学178信箱 100029 关键词:盐酸水解缩合催化 摘要:本文详细的论述了聚γ-(2,3-环氧丙烷)丙基倍半硅氧烷的水解缩合过程,并通过IR,GPC的表征,讨论其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影响。 引言:含官能性基团比如氯、乙氧基、甲氧基的硅烷水解缩合反应,都会产生凝胶的现象,因此用溶胶—凝胶的方法[1-9]来探讨其水解缩合的反应过程已成为共识。该法是在19 世纪中叶, 由法国化学家Ebem an[10]等人最早应用的。硅烷水解缩合反应产生的凝胶并非能够用目测确定,如何准确的确定凝胶的产生时间,并断定凝胶现象的产生存在着较大的人为误差。本文则通过IR,GPC的表征避免了这种人为误差的产生,并且详细的讨论了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水解缩合反应,确定该反应的反应时间以及盐酸催化剂、反应温度的影响。 实验原料: 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EPPM)武大有机硅公司,去离子水,盐酸溶液,AR,北京化工厂 实验步骤: 在三口瓶中先加入EPPM,加入几滴盐酸溶液作为催化剂,去离子水缓慢滴加并打开搅拌,EPPM和去离子水的比例为3:1至4:1之间,分别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反应。 结果与讨论: 1.催化剂对水解缩合反应的影响 EPPM:H2O的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为40℃,分别在无催化剂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分别在1d、2d、9d取样对产物分子量进行测试,如Fig1、2、3所示。

Si键。因此60℃为最佳的反应温度。 3.不同的反应时间下IR对产物的跟踪表征 在60℃下反应于1h、2 h、3 h、4 h、5 h、6 h、7 h、8 h、24 h、48 h、72 h 取样进行IR和GPC测试。对生成聚合物的时间进行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