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合集下载

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

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

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
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是指在翻译文本时,将原文本中的一些文字或短语翻译成目标语言中已有的文字或短语,这种方法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翻译的文本。

归化和异化是两种常用的翻译策略。

归化是指在翻译文本时,使用目标语言中已有的文字或表达方式,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

例如,在英语中,“one-way street”是一种常用的表达方式,而在中文中,“单行道”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表达方式,因此当翻译“one-way street”时,就应该使用“单行道”这一词来进行翻译。

异化是指在翻译文本时,使用目标语言中不太普遍的文字或表达方式,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原文的内容。

例如,在英语中,“I'm on a roll”是一种常用的表达方式,而在中文中,“我正处于状态”是一种不太普遍的表达方式,因此当翻译“I'm on a roll”时,就应该使用“我正处于状态”这一词来进行翻译。

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都是为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翻译的文本,但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应该根据原文的内容和目的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如果原文的目的是让读者更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则应该使用异化的翻译策略,以更
好地表达原文的文化意义;如果原文的目的是让读者快速理解文章的内容,则应该使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以便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

总之,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是一种使读者更容易理解翻译文本的重要策略。

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应该根据原文的内容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便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

翻译实践中的异化与归化策略

翻译实践中的异化与归化策略
翻译实践中的异化与归化策 略
2023-11-15
目 录
• 翻译实践中的异化策略 • 翻译实践中的归化策略 • 异化与归化策略的对比分析 • 异化与归化策略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案例 • 总结与展望
01
翻译实践中的异化策略
异化策略的定义与特点
异化策略定义
异化策略是指翻译过程中,以源语言的文化背景、语言特点、表达方式等为导 向,尽量保持原文的异国情调。
04
异化与归化策略在翻译实践中的 应用案例
异化策略应用案例:诗歌翻译
01
保持原诗的意象与语言风格
在诗歌翻译中,异化策略通常用于保持原诗的意象、比喻和语言风格,
以尽可能地传达原诗的审美和文化特点。
02
注重原文的语言表达
异化策略强调对原文的语言表达给予高度重视,包括修辞、音韵和句式
等方面,以保持原诗的独特性和艺术性。
局限性
归化策略可能会牺牲源语言的文化和语言特色,导致原文的意境和风格无法得到完全的传达。此外,过度使用归 化策略可能会导致翻译的生硬和不自然,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03
异化与归化策略的对比分析
语言文化层面的对比
总结词
异化策略更强调源语言的文化特色,归化策略更注重目标语言的文化习惯。
详细描述
在翻译过程中,异化策略倾向于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特色,包括语法、表达方式、意象等,给读者 呈现原汁原味的源语言文化。而归化策略则更注重将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特色转化为目标语言的文化习 惯,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读者反应层面的对比
总结词
异化策略更容易给读者带来陌生感和疏离感 ,归化策略更能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详细描述
由于异化策略强调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特 色,对于目标语言的读者来说,可能会感到 陌生和疏离。而归化策略通过将原文转化为 符合目标语言文化习惯的形式,更容易拉近 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中英互译中的异化法与归化法

中英互译中的异化法与归化法

中英互译中的异化法与归化法一、异化与归化的含义异化:指在翻译方法上迁就外来文化的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

Foreignization: refers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 cultures before the translation method, and absorbs foreign language expressions .归化:指恪守本族文化的语言传统,回归地道的本族语表达方式。

Domestication: the language tradition that abides by the native culture and the idiomatic expression of native language .二、翻译实例:1、A good teacher should have his head in the clouds sometimes , but his feet always on the ground .异化法翻译:一个好老师的头有时要放在云层中,但他的脚应该永远站在地上。

归化法翻译:一个好老师应该有时富于幻想,但时刻必须从实际出发。

2、Go to law for sheep , you lose a cow .异化法翻译:为了一只羊打官司,却损失了一头牛。

归化法翻译: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异化法: trump card王牌sour grapes酸葡萄grade inflation分数贬值归化法:talk horse吹牛at a stone’s throw近在咫尺,一箭之遥wet like a drown湿如落汤鸡as stupid as a goose蠢得像猪A big reward will make the brave come forward.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Only a headhunter like Bo Le---an ancient Chinese good at headhunting fine steeds---can discover talented people. 有伯乐而后得千里马。

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理论

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理论

例如: 1.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2.a lion in the way 拦路虎 3.lick one’s boots 拍马屁 4.Diamond cuts diamond 棋逢对手 5.A flash in a pan 昙花一现 6.Have one foot in the grave 风烛残年 7.To grow like mushrooms 雨后春笋 8.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 a boy,three boys nobody.一种和尚
Differences
However, this does not mean the two pairs are just one.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When a translator resorts to either literal translating method or free translating method, he puts his attention mainly to the linguistic factors of the source text and tries his utmost to keep the original meaning in the target text.
Domestication refers to the target-culture-oriented translation in which unusual expressions to the target culture are exploited and turned into some familiar ones so as to make the translated text intelligible and easy for the target readers.

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异化”与“归化”之间的关系并评述1、什么是归化与异化归化”与“异化”是翻译中常面临的两种选择。

钱锺书相应地称这两种情形叫“汉化”与“欧化”。

A.归化所谓“归化”(domestication 或target-language-orientedness),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用本民族的方式去表现外来的作品;归化翻译法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

Venuti 认为,归化法源于这一著名翻译论说,“尽量不干扰读者,请作者向读者靠近”归化翻译法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谨慎地选择适合于归化翻译的文本;(2)有意识地采取一种自然流畅的目的语文体;(3)把译文调整成目的语篇体裁;(4)插入解释性资料;(5)删去原文中的实观材料;(6)调协译文和原文中的观念与特征。

B.“异化”(foreignization或source-language-orientedness)则相反,认为既然是翻译,就得译出外国的味儿。

异化是根据既定的语法规则按字面意思将和源语文化紧密相连的短语或句子译成目标语。

例如,将“九牛二虎之力”译为“the strength of nine bulls and two tigers”。

异化能够很好地保留和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使译文具有异国情调,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

但对于不熟悉源语及其文化的读者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愈来愈紧密,原先对于目标语读者很陌生的词句也会变得越来越普遍,即异化的程度会逐步降低。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归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异化: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异化: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归化:the thick ice is not formed in a day.2、归化异化与直译意译归化和异化,一个要求“接近读者”,一个要求“接近作者”,具有较强的界定性;相比之下,直译和意译则比较偏重“形式”上的自由与不自由。

翻译——异化与归化

翻译——异化与归化

,甚至会出现某些意思丧失的 情况 。但在直译 、意译中 ,不论选用哪一种,原文的内容都会得到忠实的表达 。如林 纤翻译的作品 ,我们只能说是归化翻译,不能称之为意译 ,因为他对原文进行了很多改 写与创造。这是两对术语的区别之一。 2)直译与意译是翻译方法,而归化与异化是翻译策略,二者不在一个层 次 上 ,后者指 导前者。《现 代汉语词典》(修订本)说“方法”是“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 题的门路 、程序等。”而“策略”是“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 。” 方法和策略是有一定联系的,方法是策略指导下的具体做法,策略是指导方法的方针与 目标 。在归化和异化的指导下,译者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译法,除直译 、意译外 ,还有夹 叙夹译 、音译 、编 译等多种方法。 因此,归化与异化跟直译与意译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把两 对术语混合使用 ,不利于范畴的规范化 ,不利于理论研究 ,也不利用于翻译实践 。
异 化 与 归 化
一 归化与异化的来源及其内涵
汉语中的归化与异化在英文中有两对术语与之对应:第一对是“assimilation and alienation”,第二对是“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1. assimilation and alienation
2.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这对术语由美国著名翻译家韦努蒂(L. 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中提出,是用以表述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 (strategy)的。韦努蒂认为 domestication含有贬义,因为 “ it is identified with a policy common in dominant cultures which are ‘aggressively monolingual, unreceptive to the foreign ’, and which he describes as being ‘accustomed to fluent translations that invisibly inscribe foreign text with (target language) values and provides readers with narcissistic experience of recognizing their own culture in a cultural other’.”韦努蒂对domestication的界定与前面论及过的 assimilation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但我们不得不注意domestication有更深层的含 义。韦努蒂认为选择这一翻译策略的原因不仅是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更重要的 是因为两种文化不平等,为此他提出了“强势文化”(dominant culture)的概念, 他认为强势文化的排外性与强制性是选用这一策略的最主要的原因。当弱势文 化的语言翻译成强势文化的语言(主要是英语)时,为了得到强势文化读者的接 受与认同,就必须选用他们所乐于接受的内容与形式。因此,domestication 的 这层含义用到翻译策略上,则是强势文化为达到对弱势文化殖民统治的目的与 需要,重组原文的语言与文化特点,使之符合强势语言与文化的规范。这层意思 assimilation没有。 关于foreignization,韦努蒂把它看作是对domestication翻译策略的挑战, 其作用是“register th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 of the foreign text, sending the reader abroad.”这样在翻译中保留原文语言和文化的特色,让译文

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

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

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流已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背景下,翻译作为一种桥梁和纽带,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然而,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

在跨文化翻译中,如何妥善处理文化因素,实现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有效沟通,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分析这两种翻译策略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应用及其影响,以期为提高翻译质量和促进跨文化交流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将简要介绍翻译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明确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

接着,本文将详细阐述异化与归化两种翻译策略的定义、特点及其在跨文化翻译中的应用。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讨异化与归化策略在跨文化翻译中的实际应用及其效果,分析这两种策略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优势和局限。

本文将提出在跨文化翻译中应如何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异化与归化策略,以提高翻译质量,促进跨文化交流。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推动跨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二、异化与归化的定义与特点在跨文化翻译中,异化与归化是两种基本的翻译策略,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定义和特点。

异化翻译,顾名思义,倾向于保留源语言的文化特色和表达方式,尽可能地将源语言的文化元素直接传递给目标语言读者。

这种策略强调源语言文化的独立性和特殊性,旨在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异化翻译的特点在于其对源语言文化的尊重和保留,使得目标语言读者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元素,从而拓宽视野,增进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与异化翻译不同,归化翻译则更注重目标语言读者的接受度和阅读习惯。

归化翻译倾向于将源语言的文化元素和表达方式转化为目标语言读者所熟悉的形式,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义。

这种策略强调目标语言文化的主体性和普遍性,旨在使源语言作品在目标语言文化中更具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归化翻译的特点在于其对目标语言读者的考虑和适应,使得读者能够更顺畅地阅读和理解译文,但同时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源语言的文化特色。

翻译实践中的异化与归化策略

翻译实践中的异化与归化策略

异化与归化策略在不同类型的文本中的应用
01
广告文本
02
科技文本
03
文学文本
归化策略更常见,强调口号和宣传语 的本土化和简洁明了,以便吸引消费 者的注意力;
异化策略较为常见,因为科技领域涉 及专业术语和特定表达方式,需要保 留原始含义;
异化策略更合适,因为文学作品的目 的是传播文化和思想,保留源语言的 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有助于保持作品 的完整性和原汁原味。
缺点
归化策略可能会失去原文的文化内涵和特点,使得译 文不够真实和准确。此外,它还可能会导致译文的过 度本土化和文化霸权现象的出现。
04
异化与归化策略的对比分析
异化与归化策略的差异与共性
异化策略强调保留源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文化 特色,归化策略更注重目标语言的流畅度和 本土化;
异化策略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但可能 增加读者的理解难度,归化策略有利于读者 更好地理解文本,但可能削弱文化的独特性
《翻译实践中的异化与归化策略》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翻译实践中的异化策略 • 翻译实践中的归化策略 • 异化与归化策略的对比分析 • 翻译实践中的异化与归化策略的应用案例分析 • 结论
01
引言
翻译实践的重要性
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翻译实践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能够将源语言的文化信息传递给目标语言受众,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 交流。
可以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翻译实践的异同点及其 原因,以及不同翻译策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
关注翻译伦理
未来的研究可以更加关注翻译伦理的问题,探讨如何在翻译中更好 地尊重和维护各种文化以及目标语言读者的权益。
THANK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徐中钧上课时间:T2 成绩:
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归化与异化策略是我们在翻译中所采取的两种取向。

归化是指遵从译出语文化的翻译策略取向,其目的是使译文的内容和形式在读者对现实了解的知识范围之内,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

异化是指遵从译入语文化的翻译策略取向,其目的是使译文保存和反映原文的文化背景、语言传统,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该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特点。

直译和意译主要是针对的是形式问题,而归化和异化主要针对意义和形式得失旋涡中的文化身份、文学性乃至话语权利的得失问题,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人们足不出门就能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人进行交流。

无论是国家领导人会晤、国际经济会议,还是个人聚会、一对一谈话,处于不同文化的两个民族都免不了要进行交流。

如果交流的时候不遵从对方的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在2005年1月20
日华盛顿的就职典礼游行活动中,布什及其家人做了一个同时伸出食指和小指的手势。

在挪威,这个手势常常为死亡金属乐队和乐迷使用,意味着向恶魔行礼。

在电视转播上看到了这一画面的挪威人不禁目瞪口呆,这就是文化带来的差异。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习语、修辞的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差别更是比比皆是,如以前的“白象”电池的翻译,所以文化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此可见,借助翻译来传播文化对民族间文化的交流是很有必要的。

一般来说,采取归化策略使文章变得简单易懂,异化使文章变得烦琐难懂。

归化虽然丢掉了很多原文的文化,但使读者读起来更流畅,有利于文化传播的广度。

采取异化策略虽然保存了更多的异族文化,能传播更多的异族文化,有利于文化传播的深度,但其可读性大大降低。

归化和异化都有助于文化的传播,翻译时应注意合理地应用归化与异化的手段。

对于主要是表意的译文,应更多地使用归化手段,反之则更多地使用异化手段。

要使翻译中文化传播的效果达到最好,译者应该考虑主要读者的具体情况、翻译的目的、译入文的内容形式等具体情况而动态地采取归化与异化的手段。

文章字符数:920
参考文献:
论异化与归化的动态统一作者:张沉香(即讲义)
跨文化视野中的异化/归化翻译作者:罗选民/llsj/s26.h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