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评审程序

产品质量评审程序
产品质量评审程序

产品质量评审程序

1目的

规定了产品质量评审的职责、管理要求、评审内容、评审程序、记录表单。其目的是评价产品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研制小批量试生产中产品质量评审。

应用本标准时,允许根据产品特点对评审内容进行剪裁。

3职责

产品质量评审设计定型前由项目负责人(设计部门)归口管理;设计定型后生产定型前由质管部门归口管理。

4程序

4.1评审点的设置

4.1.1设计定型前为正样机试制,并经检验和验证试验合格后进行。

4.1.2设计定型后为小批量试生产或定型批试制并经检验和验证试验合格后、生产定型前进行。

4.2管理要求

4.2.1产品质量评审应纳入研制计划,并在组织上、时间上、经费上给予必要保证。

4.2.2各有关部门在评审前应做好充分准备。

4.2.3产品质量评审既要全面评价又要突出重点,对产品质量和质量保证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要评深评透,提出改进意见。

4.2.4评审过程应做好记录,每次评审要有明确的结论,写出评审报告。

4.2.5参加评审人员,应是同行经验丰富的各有关方面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

4.2.6有关人员对评审组提出的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解答。

4.2.7有关部门应认真分析研究评审组提出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制定纠正措施、完善资料和各项管理。

4.2.8产品研制的正样机和生产定型批试制的产品,经检验(验收)合格后,必须经过产品质量评审,否则不得转入下阶段工作。

4.3评审内容

4.3.1产品性能、可靠性、维修性和安全性的符合性;

4.3.2产品对环境的适应性的符合性;

4.3.3产品性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的符合性;

4.3.4工艺文件贯彻情况;

4.3.5 产品工程更改控制;

4.3.6 产品的超差使用和处理;

4.3.7 产品器材代用的情况;

4.3.8 缺陷故障的分析和处理;

4.3.9 外购器材质量的管理;

4.3.10 新工艺、新技术、新器材、新设备及技术攻关成果的采用;

4.3.11 设计评审、工艺评审的遗留问题的处理;

4.3.12 执行质量保证文件的情况;

4.3.13 质量凭证、原始记录和产品档案的完整性。

以上评审内容中具体评审要点参考GJB907的附录A。

4.4 评审机构与职责

4.4.1 评审组长由总工程师或管理者代表担任,副组长由设计部门主管(项目负责人或质管部门主管)担任,必要时重点产品应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的人员担任组长,其职责是:

4.4.1.1 审查《产品质量评审申请报告》;

4.4.1.2 组织审查各有关部门准备的供评审的资料;

4.4.1.3 安排评审日期;

4.4.1.4 主持评审会议;

4.4.1.5 总结评审会提出的问题、意见;填写或指定评审组成员填写《产品质量评审报告》;

4.4.1.6 整理评审会议记录。

4.4.2 参加评审的部门及职责。

4.4.2.1 设计部门:准备评审内容中4.3.4、4.3.5、4.3.6、4.3.7、4.3.9、4.3.10的资料,并向评审会介绍。

4.4.2.2 检验部门:准备评审内容中4.3.1、4.3.2、4.3.5、4.3.8、4.3.12的资料,并向评审会介绍4.3.5的资料设计定型前由设计部门提供和介绍。

4.4.2.3 质管部门:准备评审内容中4.3.10、4.3.11的资料,并向评审会介绍。

4.4.2.4 工艺部门:准备评审内容中4.3.3、4.3.4、4.3.6、4.3.9、4.3.10的资料,并向评审会介绍、提供需要的工艺文件、出现问题及解决结果的资料。

4.4.2.5 特邀代表:根据情况、邀请各级用户代表、系统总设计师单位,上级主管部门代表及项目外专家参加,并征求他们的意见。

4.5 评审程序

4.5.1 评审前准备

有关部门按职责要求,做好资料收集和整理,并提前送评审归口管理部门。

4.5.2 申请

由归口管理部门写出《产品质量评审申请报告》。一式两份,申请评审部门、质管部门各一份,送总工程师审批。

4.5.3 组织评审组

总工程师负责组织评审组。评审组成员由同行专家、用户代表、设计、工艺、检验、质管部门的代表组成。

4.5.4 召开评审会议

4.5.4.1 设计、工艺、检验、质管等部门按职责将准备的资料进行汇报。

4.5.4.2 会议代表采取评议、答辩、分析和探讨的形式,对产品质量和质量保证工作进行评议,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4.5.4.3 评审组长在集中会议代表意见的基础上作出结论性意见。

4.5.5 由评审组长或指定评审员负责填写《产品质量评审报告》。一式两份,经评审组通过,评审组长签章后,送申请评审部门一份、质管部门一份。

4.5.6 各有关部门应认真研究评审会提出的意见,提出具体纠正措施并加以落实。

4.5.7 评审后的纠正措施由质管部门进行跟踪管理。

5 相关文件

5.1 GJB907—90 《产品质量评审》

5.2 Q/DJSⅡQP0209 《工艺评审程序》

6 记录表单

6.1 《产品质量评审申请报告》

6.2 《产品质量评审报告》

7 附件

(无)

8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 评审工作程序(解释)

附件8: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工作程序 本评审工作程序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要求制定,其目的是规范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过程。 1评审类型及时限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工作分为:现场评审和书面审查。 1.1现场评审 现场评审的类型,包括首次评审、变更评审、复查评审和其他评审。 首次评审:对未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在其建立和运行管理体系后提出申请,资质认定部门对其是否满足资质认定条件进行现场确认的评审。 变更评审:对已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其组织机构、工作场所、关键人员、技术能力、管理体系等发生变化,资质认定部门对其是否满足资质认定条件进行现场确认的评审。 复查评审:对已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在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届满前三个月申请办理证书延续,资质认定部门对其资质

是否持续满足资质认定条件进行现场确认的评审。 其他评审:对已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因资质认定部门监管、处理申诉投诉等需要,对检验检测机构是否满足资质认定条件进行现场确认的评审。 1.2书面审查 书面审查的类型,包括变更审查和自我声明审查。 变更审查:对已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其机构名称、法人性质、地址、法定代表人、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检验检测标准等发生变更,或自愿取消资质认定项目,资质认定部门对其变更情况是否满足资质认定条件进行的书面审核。 自我声明审查:对已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部门对其的自我声明的书面审核。对于作出自我声明的机构,资质认定部门将在后续监督管理中对其声明内容是否属实进行检查,若发现承诺内容不实,资质认定部门将撤销审批决定,并将相关情况记入诚信档案。 1.3技术评审时限 资质认定部门受理申请后,应当及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技术评审应当在资质认定部门受理申请后45个工作日内完成(含提交评审结论),由于申请人自身原因导致无法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的情况除外。

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培训

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培训—— 与旧版《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准则》的对比及区别 1、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共19要素 ◆管理要求(11个要素): 4.1组织、4.2 管理体系、4.3 文件控制、4.4 检测和/或校准分包、4.5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4.6 合同评审、4.7 申诉和投诉、4.8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4.9 记录、4.10 内部审核、4.11 管理评审; ◆技术要求(8个要素): 5.1 人员、5.2 设施和环境条件、5.3 检测和校准方法、5.4 设备和标准物质、5.5 量值溯源、5.6 抽样和样品处置、5.7结果质量控制、5.8 结果报告。 2、新《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共65条69款,5个要求 +1个特殊要求(5+1),还增加3个术语解释。“参考文件”中关注《检验检测机构诚信基本要求》。 ◆5个要求+1个特殊要求(5+1) 4.1 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共6条 / 6款); 4.2 具有与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共12 条 / 12款); 4.3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工作环境满足检验检测要求(共4条 / 4款); 4.4具备从事检验检测活动所必需的检验检测设备设施(共9条 / 9款); 4.5具有并有效运行保证其检验检测活动独立、公正、科学、诚信的管理体系 (共33条 / 37款);

4.6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或者标准、技术规范规定的特殊要求(共1条 / 1款)。 ◆3个术语解释 3.1资质认定; 3.2检验检测机构; 3.3资质认定评审。 ◆参考文件 GB/T31880《检验检测机构诚信基本要求》 ◆相关条款 ○1 4.2.4强调人员能力监督,而非关键过程,并进入技术档案(4.2.6)。 (新准则条款原文:4.2.4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者应建立和保持相应程序,以确定其检验检测人员教育、培训和技能的目标,明确培训需求和实施人员培训。培训计划应与检验检测机构当前和预期的任务相适应,并评价这些培训活动的有效性。检验检测机构人员应经与其承担的任务相适应的教育、培训,并有相应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按照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要求工作。应由熟悉检验检测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验检测人员包括在培员工,进行监督。 4.2.6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具有所需的权力和资源,履行实施、保持、改进管理体系的职责。应规定对检验检测质量有影响的所有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检验检测机构应保留所有技术人员的相关授权、能力、教育、资格、培训、技能、经验和监督的记录,并包含授权、能力确认的日期。) ○2 4.3.1管理体系覆盖的场所应包括离开其固定设施的场所。 (新准则条款原文:4.3.1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体系应覆盖检验检测机构的固定设施内的场所、离开其固定设施的场所,以及在相关的临时或移动设施中进行的检验检测工作。)

如何进行合同评审

如何进行合同评审 合同是明确供需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文件,受到法律保护,是质量环的起点,是质量体系要素的开端。只有认真地进行合同评审,才能明确顾客要求,全面估计供方能力,协调供需双方的关系,发动供方内部的力量,树立实现合同的信心。很明显,合同的“质量”水平是保证最终产品满足顾客全面要求(即质量要求)的第一步。合同评审的作用有下列几点: (1)合同评审使供方充分理解顾客的要求,有助于减少或者避免与顾客之间的误解和争端; (2)合同评审使供方有关部门都明确各自的职责,有助于供方履行合同; (3)合同评审使供方全面评估自身完成合同要求的能力,有助于增强顾客对供方的信任度,并减少或避免顾客对产品质量的投诉; (4)合同评审使供方在合同签约前及早发现问题,与顾客协商解决,使供方与顾客的认识趋向一致。 合同评审是签订合同过程中必要的过程。合同评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满足社会的、法规、规程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在顾客和公司之间,就产品的销售或提供的服务达成一致意见。保证合同能够按照合同的要求履行。合同评审的内容包括设计、技术、生产、供应等部门的意见。设计、技术部门应保证合同要求产品的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先进性、可行性和经济性;并使设计的开发周期、设计的产品质量得到保证;生产部门对合同要求的项目的制造周期、装配调试周期进行评审,以保证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完成产品的制造、安装、调试工作;供应部门对外购件、外协件的采购进行评审,以保证原材料及时到位。 评审应在提出投标前或接受合同或订单前,供方应对标书、合同或订单进行评审。 a)要评审每项要求是否合理、明确、供方有能力满足,供方应对每份合同、订单、标书评审,不仅对质量方面要求评审,也要对包括生产能力、交货期以及特殊要求进行评审。

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中31个重要问题

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中31个重要问题 1.人员档案 每人一份独立档案,要有基本情况登记表、学历证书、培训记录、培训证书、所发表的论文以及职称证书和单位授权的上岗证。 2.设备档案目录 设备档案目录所包含的信息: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精确度、设备管理编号、采购时间、仪器编号、采购金额、放置地点、保管人员、使用状态等。 3.设备检定/校准计划 所包含的信息:设备名称、管理编号、仪器编号、规格型号、检校参数、溯源单位、周期、拟溯源时间、设备管理人员、放置地点。 4.设备档案 设备档案要单独整理,做到一个设备一个档案,内容包括:设备验收记录、维修记录、操作规程、企业提供的说明书合格证、检定证书。外加制定一个明细的目录表格,让查阅的人员对档案内容一目了然。 5.内审 内审每年一次,必须覆盖实验室管理体系所涉及的规格环节,也就是要覆盖通用要求的全部要素。 内审要有计划,有实施和内审报告和所查出问题的整改报告(或纠正措施)。 6.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12个月一次,对整个管理体系的运行进行评审,内容要翔实。 7.监督员记录 8.试剂等消耗品采购计划 单独制定一个年度采购计划,说明采购的主要用途以及采购的金额,后附所采购物品的清单,包括一些重要的参数和单价。

9.样品登记台帐 每天开展工作所必需的,就不多说了。 10.退样通知书和退样记录 自己根据情况进行记录。有被通知企业的名称、电话和联系人,退样数量等信息就行。 11.样品室环境温度控制记录 12.标准溶液配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环境温度控制记录 单独的记录,写在检验原始记录中的不能算。 13.试剂验收记录 试剂的生产许可证、检验报告以及应注意的警示说明等存档。 14.标准物质台帐 标准物质证书,领用等设立单独的台帐做详细记录就可。 15.供应商的评价以及资质 对多家供应商进行评价,对其相关资质进行审核,要有记录。 16.合同评审 对客户的委托进行合同评审。另外对特别要有的合同进行评审,评审的内容涉及:检验方法,检验仪器设备,人员,环境等能否满足顾客的要求。 17.仪器设备期间核查 在两个检定周期之间对使用频繁,容易损坏和精密的仪器制定期间核查计划。并落实制作期间核查记录,使用的方法、参加的人员等信息要求详细记录核查的结果。 18.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标准物质等同于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一定要做。具体怎么做,本版块有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很细致的,大家参照着来就一定行。 19.年度人员培训计划

房地产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房地产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开展对质量体系的内部审核,验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与标准的符合性,审核各部门开展的质量活动及其结果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并为质量体系改进提供依据。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工作。 3.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质量体系内审的策划,组织制订实施质量体系年度内审计划,确定内审小组,任命审核组长。 3.2 工程部负责编制质量体系年度内审计划,具体组织开展内审工作,负责内审员队伍管理工作。 3.3审核组长负责编制质量体系内审实施计划,审查内审员的检查清单,组织进行审核,主持召开首次和末次会议,编制审核报告。 3.4 内审员负责依据内审实施计划,编制审核清单,经审核组长审查通过后,进行审核。 4.控制程序 4.1 质量体系年度审核计划的编制 4.1.1 工程部于每年的12月份,编制公司的下年度审核计划,确保各部门每年至少审核一次,年度审核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b)审核依据的标准和文件; c)审核的频次和进度安排等。 4.1.2 年度审核计划编制完成后,交管理者代表审批后,由工程部下发各部门执行。 4.2审核的准备 4.2.1 管理者代表根据年度审核计划,确定具体的审核时间、目的和范围,任命审核组长,成立内部审核小组。

4.2.2 审核组长首先组织内审员审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与标准的符合性,并负责编制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实施计划,进行审核任务分工,为保证审核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审核工作要由与被审核部门或区域无直接责任的内审员进行,审核实施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a)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和方式; b)受审核的部门和审核的要素; c)审核员分工和进度安排; d)审核的重点和要求等。 4.2.3 审核的方式主要分为按要素审核和按部门审核两种方式进行。 4.2.4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于审核前一周,发放至被审核部门,被审核部门进行有关的文件准备工作。 4.2.5 内审员依据审核实施计划,编制检查清单,由审核组长进行审批并保管,检查清单的具体内容不能通知被审核部门,于正式审核前发与审核员。 4.3 实施审核 4.3.1 由审核组长主持召开审核首次会议,由审核组成员、被审核单位负责人、资料员及有关领导参加。主要内容包括:宣读审核实施计划并进行必要的说明、介绍审核组成员、提出有关的要求等。 4.3.2 内审员依据审核计划和检查清单实施审核,通过交谈、查阅文件、现场检查等方式,收集体系运行情况的客观证据, 并进行审核记录。 4.3.3 对现场发现的问题,应当场予以指明,以利于能够理解和纠正。 4.3.4 现场检查完成后,由审核组长组织审核组会议,归纳审核过程,汇总不符合事实并对其进行判定、分类,并汇总编制”不符合项统计分析报告”。不符合事实的分类原则: 4.3.4.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判为主要不符合: a)《质量管理手册》规定的条款未执行; b)系统不符合; c)执行程序中的非偶然漏项。 4.3.4.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判为次要不符合: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试题及标准答案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试卷 一、填空题。(15分) 1、验检测机构或者其所在的组织,应是能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检验检测机构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2、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独立于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所涉及的利益相关各方,不受任何可能干扰其技术判断因素的影响,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_真实_、客观、__准确___。 3、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的人员,不得同时在两个及以上 检验检测机构从业。 4、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所有的工作人员,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技能进行资格确认并__持证上岗_。 5、检验检测机构应保留所有技术人员的相关授权、能力、_______ 、资格、培训、技能、经验和__监督_的记录,并包含__授权__ 、能力确认的日期。 6、检验检测机构技术负责人应负责技术运作和__提供检验检测所需的资源___。 7、检验检测机构应对影响检验检测质量的区域的进入和使用加以__控制__,可根据其特定情况确定控制的__范围__。 8、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标准物质的____溯源程序,

并按照规定程序使用标准物质。 9、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对其在检验检测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___保密义务___,并制定实施相应的____保密措施___。 10、检验检测机构的设备在投入服务前应进行___校准或核查___,以证实其能够满足检验检测的规范要求和相应标准的要求。 二、判断题。(20分) 1、未经检验检测或者以篡改数据,结果等方式,出具虚假监测数据、结果的,检验检测资质认定部门应当撤销其资质认定证书。 (√ ) 2、任何检验测试人员都可以签发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 ( ×) 3、检验检测人员可以同时在多家检验检测机构兼职。 ( ×) 4、检验检测机构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 5、检验检测机构可以指定任意人员(包括在培人员)对其余检验检测人员进行监督。(× ) 6、检验检测机构对与检验检测有关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关键支持人员,应保留其当前工作描述。 ( √) 7、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保护客户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程序,该程序应包括保护电子存储和传输结果的要求。 ( √) 8、检验检测机构不允许租用外部设备和对外分包检测工

合同评审制度及流程

合同评审制度及流程 为了规范今后公司经营工作过程中销售合同签订的严肃性和可行性,提高合同签约及履行的质量,根据公司要求,现就合同的签订及评审程序做如下规定: 一、合同的签订应遵循以下原则: 1、所有的产品销售均需订立合同,并通过合同评审程序,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2、合同生效后在执行过程中,发生用户需要追加需求时,必须按规定重新进行评审。如没有进行评审而造成的损失,由销售、生产部门的直接当事者承担责任和损失。 3、销售合同洽谈过程中,应明确技术、质量要求(可另签订协议);如没有标注清楚技术、质量要求而造成的损失一律由直接责任者承担。 4、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如有变更需求项目,所有资料必须以书面形式下发涉及部门。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以口头形式通知部门变更要求。 二、合同评审要求: 1、所有2000方以上的合同必须按公司规定的合同评审管理程序执行;500方至2000方范围内的合同评审可采取简易程序进行评审;500方以下的合同不评审。 2、合同评审前,应准备下列文件资料:销售合同草案、用户特殊要求说明、用户指定的质量承诺等,以供合同评审

讨论。 3、原则上所有合同应在实际履行前评审完毕。特殊情况的合同在事后立即组织按照程序补办评审手续。 三、合同评审的组织、程序: 1、合同评审由经营副总经理牵头组织进行会议评审,常务副总经理或主管董事长助理主持会议,市场部内勤做好评审会议记录。 2、合同评审程序: (1)由经营副总经理讲解合同草案内容。(2)由各相关部门、人员提出疑问。(4)由经营副总经理解答疑问。 (5)各副总、助理均无疑问后在合同评审表上签字。(6)加盖公司合同章。 (7)合同原件及合同评审表交办公室存档、编号。(8)办公室将合同复印件发放至财务部和市场部。 (9)合同评审简易程序:500方至2000方范围内的合同评审由市场部内勤持合同评审会议记录、合同评审会议内容记录表、合同草案,请参评人员逐一审阅、签署意见,常务副总经理或主管董事长助理签字同意后盖章。 (10)500方以下的合同由经营副总经理征求生产副总经理、试验室主任意见后,交办公室 盖章。 3、在评审过程中,参评人员对条款有异议时,必须由经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目的 定期开展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确保企业质量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制定“年度审核计划”,并监督实施,任命审核组长,审核员,并规定其职责,质生 产技术部配合管理者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组织实施和跟踪验证。 3.2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内审计划”,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 3.3各相关部门参与内审活动,并对部门的不合格项制定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 4.工作程序 4.1内审频次和计划编制 4.1.1管理者代表于年初编制“年度审核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1.2内审应在一个年度内对企业各要素职能至少覆盖一次。 4.1.3下列情况增加内审次数: a)企业出现严重质量问题。 b)顾客重大投诉。 c)质量体系复审或认证证书有效期满前。

d)社会环境或市场发生重大变化。 e)本企业认为有必要时。 4.1.4“年度审核计划”的内容包括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和时间安排。 4.2审核准备 4.2.1管理者代表聘任具有内审员资格的人员组成审核小组,任命审核组长。 4.2.2审核组长根据“年度审核计划”编制本次“内审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核后实施,如属(4.1.3) 的情况,计划应涉及全部要素和部门。 4.2.3审核组长将审核任务分配到每位审核员,审核与被审核部门的质量活动吴直接关系。 4.2.4审核员根据分配任务按要素或部门编制“检查表”,叫审核组长审批、 4.2.5审核组长要准备好质量体系文件,执行标准和其他有关资料。 4.2.6审核组长将内审计划提前5天通知有关部门,约定审核时间,并确定部门陪同人员。 4.3现场审核 4.3.1审核组长主持召开首次会议,审核计划确定出席人员应到会并签字,首次应说明审核目的、范围、 依据、程序和日程安排。 4.3.2根据实际情况,审核小组在陪同人员陪同下,确定对受审核部门按照事先编制的“检查表”内容, 通过交谈、查阅文件和质量记录、通过观察收集客观证据,检查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 4.3.3现场审核时,有审核员对发现的问题作出评定,记录要经有关负责人员进行确认,但不在现场填写 “不合格报告”。 4.3.4审核组在当日现场审核后,应对审核记录进行分析,确定不合格项,对照所选标准及质量手册等, 依据文件编写“不合格报告”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素及要点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素及要点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共19个要素,其中管理要求:11个要素,技术要求:8个要素;评审要点有104个,其中管理要求:51个要点,技术要求:53个要点。认证实验室体系覆盖所要求的19个要素,并针对性掌握了104个评审要点,现场评审时应该无大问题。. 要素 分为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共19个要素。 1.管理要求(11个) 1.1组织 1.2管理体系 1.3文件控制 1.4检测和/或校准分包 1.5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1.6合同评审1.7申诉和投诉 1.8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 1.9记录1.10内部审核 1.11管理评审 2.技术要求(8个) 2.1人员 2.2设施和环境条件 2.3检测和校准方法 2.4设备和标准物质 2.5量值溯源 2.6抽样和样品处置 2.7结果质量控制 2.8结果报告 评审要点 各个要素与评审要点分布具体如下: 4.管理要求(51个)4.1组织(12个) 4.2管理体系(5个) 4.3文件控制(4个) 4.4检测和/或校准分包(3个) 4.5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4个) 4.6合同评审(2个) 4.7申诉和投诉(3个)4.8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4个) 4.9记录(6个) 4.10

内部审核(5个) 4.11管理评审(3个) 5.技术要求(53个) 5.1人员(7个) 5.2设施和环境条件(6个) 5.3检测和校准方法(6个) 5.4设备和标准物质(10个) 5.5测量溯源(7个) 5.6抽样和样品处理(7个) 5.7结果质量控制(2个) 5.8结果报告(5个) 4.1组织:12个1)实验室是否具有法律地位的证明文件。独立法人性质的实验室是否有合法的设立文件或注册证书;非独立法人性质的实验室是否有批准文件、授权书、最高管理者的任命文件和母体的公正性声明;实验室应承诺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校准活动,有保持第三方公正地位措施,满足“授权”、“独立”的有关要求。2)审阅实验室注册、登记文件和工作场所的所有权、使用权的证明文件,确认实验室是否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审查仪器设备的所有权、使用权的证明文件,确认实验室是否具备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的、临时的或可移动的检测/校准设备和设施,以及设备、设施能否保证正确进行检测/校准。3)通过审阅管理体系文件,特别是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以及各项管理活动的控制程序,确认其管理体系是否覆盖了所有的工作场所或地点。检查实验室所有场所的所有工作,验证质量体系能否对其有效的覆盖。4)查阅实验室在册人员证明,或劳动合同证明,确认实验室是否拥有相对稳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5)查阅实验室是否制定了保证检测/或校准工作公正、客观的有关措施;能否保持第三方公正性;能否有效防止任何有损独立性和诚信度的活动;

合同评审流程

合同评审流程 1、合同评审的目的 为了维护公司利益,规避法律及资金风险,保证合同的质量和签订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流程。 2、合同评审的范围 公司与其他法人或自然人订立的合作协议、合同金额在人民币1000元(含)以上的各种经济合同均需通过评审方能对外签订。包括:特约商户合作协议、销售合同、采购合同、租赁合同、服务合同等。 3、合同的签订与保管 发起部门经办人必须凭走完评审流程的合同评审表至合同专用章保管人处加盖合同专用章。加盖合同专用章时,合同专用章保管人必须严格审核合同评审表的有效性。 公司所有经济合同原件及对应的合同评审表均在财务部保管,财务部应定期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合同条款。 4、合同发起部门的职责 4.1 合同的起草及修订 发起部门经办人员负责合同具体条款的拟定及根据合同评审意见对合同进行修改。合同中必须对合同的主体、形式、内容、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含定金、质保金、付款次数及比例、税金、发票等)、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合同担保、合同解释、保密责任、重大经济合同联系制度、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合同的变更和解除等予以明确。 4.2 合同的履行 当合同开始履行以后,合同发起部门应跟踪合同的履行过程,保证合同的完整履行。 框架合同特别是年度销售及采购的框架合同履行过程中,发起部门的经办人员应定期对帐,确认双方债权债务。 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起部门的经办人员若发现并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立即中止履行,并及时书面上报部门负责人。 4.2.1 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4.2.2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4.2.3丧失商业信誉; 4.2.4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5、合同评审责任人及主要职责 5.1 发起部门负责人 发起部门负责人对下属起草的合同条款进行全面审核,并对合同的跟踪及执行情况承担全部责任。 5.2 分管高管 对合同内容、标的物的质量、价格、数量、交付期限及方式、价款及信用期限、验收标准等重要合同条款进行审核、批准。 5.3 财务负责人 对合同标的物价格、付款方式、信用期限、发票交付、定金条款、违约金条款等涉及公司财务政策的条款进行审核、批准。 5.4 总裁 对超过分管高管审批权限的重大合同进行审核、批准。 6、合同评审流程 6.1各类合同评审的流程、评审的具体内容见表一,评审表格式见表二。(若需评审合同表二中未列出,则发起部门参照表二的格式自己设计合同评审表)6.2 如果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合同评审,分管高管需在评审表中单独列出。若没有单独增列需要参加评审的人员,则经办人只需走完表一中的评审流程。 7、附件 7.1合同评审流程表 7.2各类合同评审表 签发: 日期:

新版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 评审工作程序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工作程序 本评审工作程序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要求制定,其目的是规范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过程。 1评审类型及时限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工作分为:现场评审和书面审查。 1.1 现场评审 现场评审的类型,包括首次评审、变更评审、复查评审和其他评审。 首次评审:对未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在其建立和运行管理体系后提出申请,资质认定部门对其是否满足资质认定条件进行现场确认的评审。 变更评审:对已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其组织机构、工作场所、关键人员、技术能力、管理体系等发生变化,资质认定部门对其是否满足资质认定条件进行现场确认的评审。 复查评审:对已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在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届满前三个月申请办理证书延续,资质认定部门对其资质是否持续满足资质认定条件进行现场确认的评审。

其他评审:对已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因资质认定部门监管、处理申诉投诉等需要,对检验检测机构是否满足资质认定条件进行现场确认的评审。 1.2 书面审查 书面审查的类型,包括变更审查和自我声明审查。 变更审查:对已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其机构名称、法人性质、地址、法定代表人、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检验检测标准等发生变更,或自愿取消资质认定项目,资质认定部门对其变更情况是否满足资质认定条件进行的书面审核。 自我声明审查:对已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部门对其的自我声明的书面审核。对于作出自我声明的机构,资质认定部门将在后续监督管理中对其声明内容是否属实进行检查,若发现承诺内容不实,资质认定部门将撤销审批决定,并将相关情况记入诚信档案。 1.3 技术评审时限 资质认定部门受理申请后,应当及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技术评审应当在资质认定部门受理申请后45个工作日内完成(含提交评审结论),由于申请人自身原因导致无法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的情况除外。 2.现场评审准备 2.1 确定实施部门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培训考试卷(带答案)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培训考试卷 一、判断题(共25分)根据《评审准则》判断以下内容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实验室资质认定是我国计量法规定,对凡是为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检测机构,进行强制考核的一种手段。(√) 申请实验室资质认定的检测机构,必须是独立法人机构。(×) 只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才是应受控的文件。(×) 检验报告只能由授权人员签发或批准。(√) 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必须由最高管理者组织实施×新购入的仪器设备或修理过的仪器设备,只要合格就可直接投入使用×。当检测一部分工作分包时,应在检测报告中向客户标明分包检测的项目√。 质监员必须熟悉检测方法和程序,了解检测目的,懂得如何评价检测结果。(√) 在两次校准之间,应对检测设备进行期间核查,这种核查其实就是再校准。(×) 实验室应保存所有为检验提供所需的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商的记录√。 质量方针声明由质量主管批准并授权发布。(×) 实验室可以由有能力的外部机构进行内部审核。(√) 内审组长只能由质量主管担任。(×) 除正常全面的内部审核外,当发生不符合或偏离时,还必须时进行附加审核。(×) 预防措施是对已发现问题或客户投诉的反映。(×) 跟踪审核活动应验证和记录纠正措施情况及有效性。(√) 管理体系应覆盖实验室在固定设施内进行的工作,不需要覆盖在临时的或可移动的设施中进行的工作。(×) 如果实验室接受了外部审核,则在内审周期内可不必再进行内部审核× 实验室必须是其使用仪器设备所有者。(×) 实验室的某类仪器设备中只有一件时,可以仅用仪器设备名称来标识。(×) 实验室应确保被检测样品的唯一性,以避免任何时候混淆。(√) 内审应由受过培训和有资格的人员来承担,审核人员应与被审核工作无关。(√) 当发现仪器设备有缺陷时,对检测报告给出的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产生疑问,客户又没找,就不必通知客户了。(×) 接收样品时,应记录其状态,包括是否与相应的检验方法中所描述的标准状态有所偏离。(√)只要认真记录检测数据,就不必再对计算和数据换算进行适当的检查。(×)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弧内。 实验室对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的控制要求(ABEF ) A.提供适宜的保存环境 B.规定适当的保存期限 C.必须用钢笔记录 D.不能记录在电子媒体上 E.应有足够的信息 F.记录应包含相关人员签字 2、实验室管理层应对以下人员授权( ABDEF ) A.进行特定类型的抽样人员 B.进行检测的人员 C.样品接收人员

(整理)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程序及.

计量认证基础知识学习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程序及材料文书编制 资质认定是一项行政许可工作,对实验室进行的资质认定评审活动是行政许可前重要的技术性评价,是这项行政许可的依据和基础。 因此,评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为提高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的科学性、准确性、有效性,保证评审过程的再现性和评审质量的可追溯性,有关程序介绍如下: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程序及材料文书编制 一、评审程序及要求 ?(一)评审准备 ?(二)实施现场评审 ?(三)整改的跟踪验证 ?(四)上报评审材料 ?(五)特殊问题处理 二、评审材料编报内容要求 ?(一)申请材料 ?(二)评审材料 一、评审程序及要求 (一)评审准备 ?1、下达评审任务 ?2、评审组长审查实验室申请材料(文审) ?3、评审组长提出材料审查意见及评审组安排建议 ?4、现场评审策划 一、评审程序及要求 1、下达评审任务 实验室资质认定申请受理批准后,省局认评处应参照实验室的希望评审时间制定评审计划,根据实验室申请的项目领域范围组建评审组。批准后,向评审组长发送如下材料: a.《申请书》; b.法律地位证明文件及《实验室法人或负责人声明》; c.《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记录表格》汇总; d.内审及管理评审报告(复印件); e.典型检验报告及比对/能力验证材料; d.《检验机构新增检验项目意向申请表》的审批件 (注:对申请计量认证+依法授权或计量认证+审查验收实验室新扩项目时适用)。 2、评审组长审查实验室申请材料(文审) 评审组长通过申请材料对实验室的工作类型、工作范围、工作量及检测资源的配置、管理体系运作所覆盖的范围以及申请认定的项目、涉及的标准等技术内容进行审查,内容包括: a.《申请资质认定项目表》审查。 b.《检验能力分析表》的审查。 c.体系文件的审查。 a.《申请资质认定项目表》审查。

QP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Q P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 序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1.目的 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性和有效性,及时处理顾客投诉。 2.范围 适用于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所涉及的区域的内部审核活动。 3.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制订每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并组织实施。 3.2 内审员具体实施内部审核及纠正措施的跟踪检查和验证。。 3.3 各职能部门协助审核组长,配合做好内部审核工作,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3.4 审核结果由审核组长进行评审,并向总经理报告审核中发现的问题。 4.工作程序 4.1 年度审核计划 4.1.2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及时组织进行内部审核: a.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 b.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对某一环节连续投诉。 c.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的变更。 d.在接受第二、第三方审核之前。 e.在质量认证证书到期换证前。 f.在产品认证监督检查前。 4.2 审核准备 4.2.2 内审员要经过培训、考核获得资格并经总经理任命后方可参加内部审核工作,内审员所审核的范围应与其工作无直接责任关系。 4.2.4 内部审核计划内容包括: a.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b.审核依据:ISO9001标准、质量管理手册、质量管理体系程序、 国家有关产品标准等; c.内部审核工作的安排; d.审核组成员及分工; e.被审核部门所涉及到体系要素; f.顾客投诉。 g.认证标志的使用情况; 4.3审核实施 4.3.1 首次会议 4.3.2 现场审核 a.审核员使用编制好的《内部审核检查表》,用它作为审核工具,审核采用的 主要方法是抽样检查,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做到客观公正; b.审核员根据《内部审核检查表》作好记录,通过交谈、查问文件、检查现 场、收集证据、检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记录不符合项事实,并提请受审核科室负责人注意,得到其确认; c.审核员根据现场记录的不合格事实,写出《不符合项报告》。 4.3.3 末次会议 a.参加人员:领导层、内审组成员及各部门领导,与会者签到。审核组长主持会议; b.会议内容:内审组长重申审核目的,宣读不符合项报告,报告审核结论,提出完成纠 正措施的要求及日期。

合同评审控制程序(精)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在投标或接受合同/订单之前如何准确理解顾客要求,充分评估履行合同的能力,以满足供需双方履行合同的经济风险和责任,确保能按合同规定要求履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厂产品销售合同的评审活动。 3.定义 3.1常规合同:产品符合现行技术规范、标准,已批量生产,能满足顾客交货期限要求,价格又符合本厂规定的合同。 3.2特殊合同:本厂尚未批量生产的产品或尚未开发的产品。 3.3合同评审:合同签订前,为了确保质量要求规定的合同明确并形成文件,而且供方能实现,由供方进行的系统的活动。 3.4营销功能:查明和确定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期望,包括产品的要求,市场的要求和顾客的需求。 4.职责 4.1合同评审由计划供应部归口管理,并组织对所有合同的评审以及招投标、制订标书或制订产品建议书,负责与顾客的联络、沟通和企业内部的协调;负责市场调研。 4.2技术开发部、生产部、质量保证部、财务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特殊合同的评审,并对特殊合同中涉及本部门的业务评审内容负责;同时负责对市场调研结果的分析,计划供应部汇总。 4.3厂长负责对常规合同评审人员的授权和特殊合同的评审审批,负责对市场调研报告的确认;计划供应部授权人员负责常规合同的评审。 5.工作程序 5.1合同评审的内容

5.1.1顾客的各项要求是否明确、合理,是否形成文件。 5.1.2各项规定是否有含糊不清之处;有关的特殊要求在合同中是否得到说明。 5.1.3与投标不一致的要求是否已得到解决。 5.1.4是否具有履行合同各项要求的能力。 5.1.5合同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法规要求。 5.1.6顾客的特殊要求是否能满足。 5.1.7在发现顾客要求存在矛盾难以履行时,是否通知顾客的产品工程部门或采购部门。 5.2合同评审的方法 5.2.1合同评审必须在合同正式签订前进行,必须对每一份销售(承制)合同进行评审。 5.2.2有些销售合同由顾客口头\电话或传真方式传递,业务员应认真记录区别合同类别,将顾客的要求形成文件,即记录。并尽可能取得顾客的认可,分别按常规合同、特殊合同评审方法进行评审。 5.2.3合同评审的方式由计划供应部根据合同类别决定,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 a.会议专题评审,由相关职责部门代表参加; b.由各有关职能部门会签; c.授权人员在签约之前直接评审。 5.2.4常规合同的评审由授权人员直接进行,但需遵循以下原则: a.常规合同的评审人员,必须由厂长书面授权。 b.评审人员应确切掌握产品的供货能力、标准价目及其允许变动的额度,并对合同执行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确认后才能正式签字。 c.当交货期及其他一些要求难以确定时,评审人员应填写《合同评审记录表》递交生产部、技术开发部进行评审。 5.2.5特殊合同的评审 a.由计划供应部收集顾客提供的工程规范、质量协议、图纸、标准、采购条

新版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提及的程序文件(2016)

新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需要的程序 (仅供参考) 必须要程序18个,推荐程序9个。 一、必须要程序18个 1,4.1.4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维护其公正和诚信的程序。 2,4.1.5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保护客户秘密和所有权的程序。 3,4.2.1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管理程序。(人员培训程序可以合并)。 4,4.3.4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检验检测场所环境管理程序。 5,4.4.2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检验检测设备和设施管理程序。(标准物质管理程序可以合并) 6,4.5.3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文件控制程序 7,4.5.4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合同的程序。 8,4.5.5 分包控制程序。 9,4.5.6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采购程序。 10,4.5.8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处理投诉的程序。 11,4.5.9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出现不符合的处理程序。 12,4.5.10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程序。 13,4.5.11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记录管理程序。 14,4.5.12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程序。 15,4.5.13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管理评审的程序。 16,4.5.14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检验检测方法控制程序。 17,4.5.18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样品管理程序。 18,4.5.19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质量控制程序。 二、推荐程序 1,4.2.6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培训程序。 2,4.4.3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检定或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应建立和保持相关的程序。 3,4.4.6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标准物质管理程序。。 4,4.5.7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服务客户的程序 5,4.5.14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开发自制方法控制程序,自制方法应经确认。 6,4.5.16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保护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的程序。 7,4.5.15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需要建立和保持应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 8,4.5.17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抽样控制程序。 9,4.5.25必要时,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检验检测结果发布的程序

GSP程序文件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 一、目的:通过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评价,证实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充分性、适宜性及有效性,以满足质量过程控制的要求,保证药品、服务质量满足合同和顾客的要求。 二、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流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三、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四、职责:由公司质量负责人和各部门负责人对本程序负责。 五、内容: 1、审核准备 (1)、由质管部提出:审核的目的、依据、范围、要点及方式(如听汇报、看现场、查资料);审核人员及分工(如审核内容分工、人员分工、责任人等);日程安排(如首末次会议时间等)。 (2)、审核以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依据。 (3)、成员组成:由公司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织,总经理担任组长,质管部、采购部、销售部、仓储部、办公室、生化部、财务部等各部门负责人参加审核。 2、审核范围 (1)、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包括质量体系审核、药品质量审核和服务质量审核。质量体系审核的对象主要是在实施GSP的过程中,影响药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质量职能和相关场所。 (2)、保证每年年底对本年致力管理体系所涉及的所有部门和场所审核一次。 (3)、因药品质量原因而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应组织专项内部质量审核。

(4)、服务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或顾客投诉、新闻曝光,造成不良影响时,应进行专项内部质量审核。 (5)、GSP认证检查前应进行1-2次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3、审核程序 (1)、公司质管部是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职能部门,在总经理和质量副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编制审核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审核活动; (2)、质量审核由公司质管部根据计划,组成审核组独立执行。审核组成员不参加与其有直接责任的项目审核; (3)、审核中发现的问题,由质管部发出不符合报告并下达《问题改进和措施跟踪记录》,责任部门按要求采取纠正措施; (4)、内部质量审核每年进行一次,由公司总经理主持; (5)、由公司质管部组织编制年度审核计划,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正式下发,并将“审核计划”提前5个工作日发至被审核部门; (6)、由质管部编制具体审核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审核活动。审核前由公司质管部负责召集审核预备会、布置审核有关事项。 (7)、质管部编制检查表,经本部门领导批准后,按检查表采用询问、查资料、看现场等方法,证实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并记录审核结果。 4、审核报告 (1)、审核报告由质管部负责编写; (2)、审核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审核目的、范围和依据;审核组成员、审核日期和受审核部门;综合评价;审核结论、审核发现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纠正措施或改进意见,上次质量内审后采取纠正措施的跟踪及效果评价。 (3)、应对缺陷项编写不合格项目报告。 (4)、对质量内审的结果应作出明确的结论。 5、纠正措施:被审核部门要按照《问题改进和措施跟踪记录》所列纠正和预防措施组织整改。在5个工作日之内完成,并报公司质管部。逾期不能纠正的、完成部分项目整改的,应附详细说明及建议,等候质管部处理。 6、验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工作程序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工作程序本评审工作程序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要求制定,其目的是规范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过程。 1评审类型及时限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工作分为:现场评审和书面审查。 1.1现场评审 现场评审的类型,包括首次评审、变更评审、复查评审和其他评审。 首次评审:对未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在其建立和运行管理体系后提出申请,资质认定部门对其是否满足资质认定条件进行现场确认的评审。 变更评审:对已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其组织机构、工作场所、关键人员、技术能力、管理体系等发生变化,资质认定部门对其是否满足资质认定条件进行现场确认的评审。 复查评审:对已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在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届满前三个月申请办理证书延续,资质认定部门对其资质是否持续满足资质认定条件进行现场确认的评审。 其他评审:对已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因资质认定部门监管、处理申诉投诉等需要,对检验检测机构是否满足资质认定条件进行现场确认的评审。 1.2书面审查 书面审查的类型,包括变更审查和自我声明审查。 变更审查:对已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其机构名称、法人性质、地址、法定代表人、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检验检测标准等发生变更,或自愿取消资质认定项目,资质

认定部门对其变更情况是否满足资质认定条件进行的书面审核。 自我声明审查:对已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部门对其的自我声明的书面审核。对于作出自我声明的机构,资质认定部门将在后续监督管理中对其声明内容是否属实进行检查,若发现承诺内容不实,资质认定部门将撤销审批决定,并将相关情况记入诚信档案。 1.3技术评审时限 资质认定部门受理申请后,应当及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技术评审应当在资质认定部门受理申请后45个工作日内完成(含提交评审结论),由于申请人自身原因导致无法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的情况除外。 2.现场评审准备 2.1确定实施部门 资质认定部门受理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申请后,可自行组织实施评审,如需委托专业技术评价组织实施评审,应将如下资料转交专业技术评价组织: (1)检验检测机构提交的《申请书》; (2)检验检测机构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适用时); (3)检验检测机构的相关说明; (4)资质认定评审工作用表。 2.2组建评审组 (1)评审组组成 资质认定部门或其委托的专业技术评价组织,应根据被评审检验检测机构申请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项目和专业类别,按照专业覆盖、就近就便的原则组建评审组。评审组由1名组长、1名以上评审员或技术专家组成。评审组成员应在组长的领导下,按照资质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