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学压轴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光学压轴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光学压轴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2014·盐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答案】A

考点:凸透镜焦距的测量

2.(2014·铁岭)(3分)如图,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摄像机是根据物体放在a点时成像情况制成的

B.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b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同

C.投影仪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成像情况制成的

D.正常使用放大镜与物体放在d点时成像情况相同

【答案】ACD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放在a点,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或摄像机,选项A符合题意;物体在b点时,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而人的眼睛与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像情况相似,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物体放在c点,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选项

C符合题意;物体放在d点,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选项D符合题意.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3.(2014·赤峰)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C.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D.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倒影”会变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王亚平在水球中的“倒影”,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是光通过小水球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选项A错误;“倒影”是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故现象B错误;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倒影”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两倍焦距,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故选项C正确;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小的特点,当王亚平向后远离“水球”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即“倒影”会变小,故选项D错误.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4.(2014·本溪)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投影仪成像利用了这一规律

C.向右适当移动凸透镜,光屏上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向右适当移动蜡烛,光屏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AB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物距u大小正倒虚实像距v 应用

u>2f缩小倒立实像2f>v>f照相机

u=2f等大倒立实像v=2f

2f>u>f放大倒立实像v>2f放映机、幻灯机、投影机u=f不成像

uu虚像在物体同侧放大镜

如图,物距小于像距,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故AB 正确;向右适当移动凸透镜,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变小,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向右适当移动蜡烛,不可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5.(2014·娄底)人体,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下面对该装置说法错误的是()

A.该摄像镜头相当与凸透镜

B.这种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C.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摄像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当U>2f时,凸透镜才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距离大于二倍焦距,人脸到学科网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所以故选项ACD正确;近视眼患者将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前,应利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6.(2014·常州)常州河海大学宋迪颖设计的“醒目药瓶”获国际“红点设计概念奖”,该药瓶的瓶盖为凸透镜.小明手持瓶盖儿观察要瓶子测面的说明书,调整瓶盖与说明书的距离,看到的情形如图甲、乙、丙所示.关于瓶盖与说明书之间的距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图丙最小,图甲最大B.图甲最小,图丙最大

C.图丙最小,图乙最大D.图乙最小,图丙最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

图甲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u<f,图丙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u>2f,因此关于瓶盖与说明书之间的距离,图甲最小,图丙最大。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7.(2014·南通)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同一方向移动距离2f,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A.一直变小B.一直变大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图可知,像距大于物距,蜡烛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同一方向移动距离2f,根据蜡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变小.考点:凸透镜成像特点

8.(2014·鞍山)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放大镜,想看到更大的正立的像,应把放大镜靠近被观察物体B.使用投影仪,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C.摄像头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

D.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视力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使用放大镜,想看到更大的正立的像,应把放大镜远离被观察物体,A选项说法不准确;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片到镜头的学科

网距离应处于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B选项说法不准确;摄像头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C选项说法正确,选填C;近视眼对光的会聚能力过强,成像与视网膜前,需佩戴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视力,D选项说法不准确。

考点:凸透镜成像特点应用

9.(2014·大庆)下列四幅图中,图文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放大镜是利用凹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

B.哈哈镜是利用光的反射规律成像的

C.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D.这是矫正近视眼的光路图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哈哈镜是利用光的反射规律,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于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光的反射;光的色散;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10.(2014·玉林)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l0cm 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他改用焦距为20cm 的透镜乙继续实验,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调节光屏的方法及光屏上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 .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大

B .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小

C.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大D .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物距为35.0cm ,像距为20cm ,改用焦距为20cm 的透镜后不移动发光体和透镜的距离,此时的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11.(2014·绵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5cm ,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5cm 处,光屏上可承接到烛焰放大、倒立、淸晰的实像,然后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缓慢向凸透镜靠近.最终停在距凸透镜20cm 处,为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则光屏的移动方向和光屏上所得到像的大小变化分别是( )

A . 靠近凸透镜,变大

B . 远离凸透镜,变大

C . 靠近凸透镜,变小

D .

远离凸透镜,变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实像的过程中,如果将物体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所以将蜡烛由25cm处缓慢向凸透镜靠近.最终停在距凸透镜20cm处,为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则光屏要远离凸透镜,光屏上所得到像变大了,答案选B.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12.(2014·常德)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A正确,符合题意;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B错误,不符合题意;

C、显微镜的学科网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D错误,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13.(2014·包头)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圆柱体的右边Q在f和2f之间,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圆柱体的左边P在2f以外,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f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右边的像距比左边的像距远,符合要求的只有图B.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及应用

14.(2014·烟台)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

A.f甲>f乙>f丙B.f乙>f丙>f甲

C.f乙>f甲>f丙D.f丙>f乙>f甲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为12cm,即u=12cm时,甲透镜成缩小的实像,说明12cm>2f甲,即f甲<6cm;

乙透镜成放大的虚像,说明12cm12cm;丙成放大的实像,说明2f丙>12cmf丙>6cm;因此本题答案选B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

15.(2013·巴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置于透镜前30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放大清晰的像,现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A.无法成像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

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当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倍焦距;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

将蜡烛置于透镜前30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放大清晰的像,则此时物距处于1倍、2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2倍焦距;

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物距大于2倍焦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16.(2013·成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选用了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当光屏一动到如图所示刻度线处时,在光屏上恰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如果将蜡烛从图中位置移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向左移动2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B.蜡烛向右移动10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C.蜡烛向右移动2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D.蜡烛移到20cm刻度线处,光屏应移动到70cm刻度线处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小聪做的实验是当凸透镜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时物距为15cm,焦距为10cm,(1)蜡烛向左移动2cm,即物距为17cm,大于二倍焦距,当凸透镜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光屏应向左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故A错误。(2)蜡烛向右移动10cm,物距为5cm,小于焦距,当凸透镜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故B错误。(3)蜡烛向右移动2cm,物距为13cm,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变小,像距应变大,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4)蜡烛移到20cm刻度线处,物距为30cm,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当凸透镜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增大,像距应该变小,故D错误。试题分析: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成像规律确定成像情况:当凸透镜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凸透镜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凸透镜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再注意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变大像距也变大,反之像变小像距也变小即可作答。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17.(2012·淮安).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cm,则该相机中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为()

A.小于6cm B.大于6cm,小于12cm

C.大于12cm,小于24cm D.大于24cm

【答案】B

【解析】据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可知,故利用该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必须处于透镜的2

倍焦距以外,即12cm以外,此时的像应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即此时所成像的胶卷必须在6cm和12cm之间.

故选B

二、填空题

1.(2014·佛山)如图所示.白纸上画了两个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纸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使下方箭头成缩小的像(建填“实”或“虚”),这种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有(写一种).

【答案】凸透镜;实;照相机.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且变小,这是因为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2014·吉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4cm的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缩小的实像。

【答案】大于

【解析】

试题分析:凸透镜成像: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2f)。如幻灯机。

(3)当物体位于学科网二倍焦距上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4)物体在焦距之内(u

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蜡烛放在距凸透镜大于24cm的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

3.(2014·大庆)如图所示,F、F′为凸透镜的焦点,P、P′到凸透镜的距离均为2倍焦距,图中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应是、的像;若把蜡烛移到P与Q之间,调整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将会像;若把蜡烛移到P与Q之间,调整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将会(选填“变小”或“变大”).

【答案】倒立;等大;实;变小.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中可知,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若将蜡烛移到P与Q之间,蜡烛在2倍焦距之外,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将会变小.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4.(2014·襄阳)某人在眼镜店所配的眼睛是+200度,它是眼镜片(选填“近视”或“远视”).站在山下用相机拍摄山上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如果所用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范围是.

【答案】远视大于50mm小于100mm

【解析】

试题分析:通常情况下凸透镜的焦距为正,凹透镜的焦距为负,某人在眼镜店所陪的眼睛是+200度,它是凸透镜,故用来矫正远视眼,是远视眼镜片。照相机是利用u>2f时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此时f<v<2f,如果所用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范围是大于50mm小于100mm。

考点:眼睛及眼镜,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5(2014·威海)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的是图;表示矫正近视眼的是图.

【答案】甲;丁.

【解析】

试题分析: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

因此图甲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丙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因此图乙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丁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考点:眼睛和眼镜

6.(2013·营口)常见的光学仪器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照相时,被拍摄者应站在距镜头处;投影仪能使投影片在屏幕上成倒立、

实像;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为使看到的像更大,应适当放大镜与地图间的距离.

【答案】2倍焦距以外(或大于2倍焦距);放大;增大

【解析】

试题分析:(1)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像的凸透镜的异侧,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像的凸透镜的异侧,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的凸透镜的同侧,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2)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物距在一倍焦距内时,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像,且当物体离焦点近时,成的像较大.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可知,照相时,被拍摄者应站在学科网距镜头2倍焦距以外(或大于2倍焦距)处;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应用是幻灯机、投影仪.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离焦点越近时,像越大,为使看到的像更大,应适当增大放大镜与地图间的距离.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7.(2013·扬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如图甲,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_______(上/下)调整。

(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_______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左/右)移。

(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_____(左/右)移。【答案】(1)下(2)放大;左(3)左

【解析】

考点:凸透镜成像

分析:(1)凸透镜成像的本质是光的折射,物体越高像越靠下,此时像太高,应该把透镜向下移动,

(2)烛焰距离透镜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成放大倒立的实像。烛焰远离透镜,物远像近像变小。像距变小,所以光屏应该向左移动靠近透镜。(3)近视镜为凹透镜,有发散作用,会使光线的汇聚点延后,所以烛焰左移动使物远像近,经过近视镜的发散,使光屏位置不变。

三、实验题

1.(2014·来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选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2)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仪器,其中遵循此成像规律.

(3)若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时,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选填“能”

或“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此时凸透镜成(选填“实”或“虚”)像.【答案】(1)同一高度;(2)缩小;照相机;(3)不能;虚.

【解析】

试题分析:(1)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由题意知,焦距f=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为30cm时,此时物距u>2f.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照相机.

(3)若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时,此时物距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于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所以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

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2.(2014·沈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小刚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烛焰的像。

(2)若图中的点划线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点为烛焰上的一点,请通过作图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和A点在光屏上的像A’的位置。

(3)小刚又把蜡烛移到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摘下自己的眼睛,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只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刚戴的是(填“近视”或“远视”)眼镜。(4)接着他取下这个眼镜,保持此时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若使光屏

上的像仍然清晰,应将光屏移至光具座上cm刻度线处。

【答案】(1)缩小(2)如图所示(3)远视(4)80

【解析】

试题分析:(1)如图所示,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为30cm,凸透镜的焦距(f)为10cm,u>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所以焦点在离光心10cm处,利用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和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会会聚于焦点,这两条光线的学科网出射光线交点便是A点在光屏上的像A’的位置。具体画法如下图。

(3)小刚又把蜡烛移到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蜡烛靠近凸透镜,蜡烛的像应远离凸透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摘下自己的眼睛,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只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说明他的眼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所以小刚戴的是远视眼镜。

(4)如图当物距为30cm时像距为15cm,小刚又把蜡烛移到光具座上35cm 刻度线处,物距为15cm与原来像距相同,根据光路可逆的原则,此时像距应与原来的物距相同为30cm,即应将光屏移至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3.(2014·辽阳)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5cm

(1)实验前应首先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

(2)如图,光屏应在区域前后移动,才能得到清晰、倒立、(选填“放大”

或“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

(3)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则发现像变得模糊了,这时应适当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4)若实验中将光屏换成平面镜,则从侧面(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倒立的烛焰像,此时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像与蜡烛大小.

【答案】(1)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③;放大;幻灯机;(3)右;(4)不能;相等.

【解析】

试题分析:(1)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由图知,凸透镜焦距是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30cm刻度线位置时,物距为50cm﹣30cm=20cm,即蜡烛在1倍和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在2倍焦距之外,幻灯机(投影仪)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由于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比以前会聚得要晚了,像距更大了,因此要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当烛焰距凸透镜40cm时,物距大于2f,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平面镜所称成的像是虚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的大小相同,所以此时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像与蜡烛大小相等.

考点:凸透镜成像、平面镜成像

4.(2014·衡阳)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正确安装调节好实验装置后.小明开始实验.图乙是他某次的实验情景.此时他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2)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淸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适当的(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现,(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4)实验过程中,蜡烛在燃放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选填“上”或“下”)移动.

【答案】(1)照相机;(2)完整;(3)凹透镜;近视;(4)上.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图乙知,像距小于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2)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光仍然可以从凸透镜下半部分透过折射光线成像,所以光屏上所成的像是仍是完整的;

(3)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淸晰的像,应使像向右移动,则需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适当的凹透镜,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学科网发散作用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淸晰的像,;近视眼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初中物理《中考压轴题》练习题

初中物理《中考压轴题》练习题 1.某同学用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键和若干导线,测定电阻R x的值。所有元件均完好,电源电压为6.0V且不变,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2A”字样,电路连接正确。闭合电键,该同学在移动滑动变器滑片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20~0.58A;当滑片在中点附近某个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1(a)(b)所示。(1)请在下表中补上实验数据表格的有关栏目。(2)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器材及观察到的现象将有关数据填入表格内,并求出R x的阻值。(计算电阻时,精 2.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和灯泡电阻不变,当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S3时,电灯L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为6V;当闭合开关S1、S2,断开开关S3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当闭合开关S3,断开开关S1、S2,灯L的实际功率为其额定功率的1/9,R2消耗的功率为0.6W。求:灯L的额定功率和电阻R3的阻值。 3.老师给小丽同学如下的器材:一只100mL的烧杯,一只弹簧秤,一些细绳。让小丽将它们改造成能够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装置,小丽犯了难,请你帮她设计一下吧。请写出改装后的结构、刻度盘的改造过程及使用方法。

全部浸入水中时,产生的浮力多大?(2)求出救生圈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多大?(3)若使用救生圈时必须使人的上半身(设该部分约占人体总体积的2/5)露出水面才有效,请通过计算分析这个救生圈供一个体重为600N 的落水者使用是否有效?(g=10N/kg ,设人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103kg/ m 3) 5. 如图所示是一个电热毯示意电路图。R 0是电热毯中的电阻丝,R 0是与电热毯中的电阻丝,R 是与电热 毯上标有“220V 100W ”字样相对应的分压电阻,S 是控制电热毯处于加热状态或保温状态的开关。(1)用学过的公式推理说明开关S 断开时,电热毯处于加热状态还是保温状态?(2)若要求在保温时电流通过电阻丝R 0每分钟有60J 的电能转化为内能,电阻R 的阻值是多大? 6. 一个内部含有石块的冰块放在密度为301095.0?=ρkg/m 3的液体中恰好能悬浮。一个底面积为 S=100cm 2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水,将这个含有石块的冰块放入水中后,容器中的水面较原来升高了h 1=2.09cm 。待冰融化后,水面又下降了h 2=0.1cm 。求冰块内石块的密度为多少? 7.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时,通过R 1的电流为0.6A ;当开关S 断开时,R 1两端 的电压为2V ,R 2的电功率为0.8W 。求电源电压U 和R 1、R 2的阻值。

初中物理光学综合测试卷

初中物理光学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2分, 1、2题为双选,其余为单选) 1、下列叙述中用到了与图1所示物理规律相同的是( ) A.“海市蜃楼” B.“杯弓蛇影” C.“凿壁偷光” D.“立竿见影” 2、关于以下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3、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 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2所示,则从侧面看去:()图1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4、夜晚,人经过高挂的路灯下,其影长变化是() A.变长 B.变短 C.先短后长 D.先长后短图2 5、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 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移动了位置,他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 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6、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发生折射时,图3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图3 7、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景物”实质是( ) A. 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上方 B. 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下方 C. 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上方 D.景物的虚像,像在最物的下方 8、如图4所示,小明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 中的() 图4 图5 9、如右上图5所示有束光线射入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光斑将()

中考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经典压轴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 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抽出杯中的水,光斑将() 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 C.不动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 一束光线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这过程发生了折射现象,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逐渐抽出杯中的水时,入射光线与水面的交点会左移,入射角大小不变,那么折射角大小也不变,在杯底形成光斑也会左移,故选B。 2.小蕊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时,她把凸透镜看作眼晴的晶状体,光屏看作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眼睛观察的物体.她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若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D.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答案】CD 【解析】 【详解】 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后;拿走远视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后面; AB.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所成的像会更加模糊,故AB不符合题意; CD.可以用增大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或增大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使得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的目的,故CD符合题意。 3.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

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远视眼镜对烛焰光线的会聚作用消失,烛焰的像会远离凸透镜,像距变大,由于烛焰的像不在光屏上,所以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物距变大,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像距会变小,当像距减小的距离与移走远视眼镜像距变大的距离相等时,光屏上就能成清晰的烛焰的像,故A符合题意;BC.由于移走远视眼镜后,烛焰的像会远离凸透镜,像距变大,若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光屏离烛焰的像的距离更大了,像会变得更加模糊了,若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光屏就会靠近烛焰像的位置,当光屏正好移到烛焰像的位置,光屏上就能成清晰的烛焰的像,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由于移走远视眼镜后,烛焰的像会远离凸透镜,像距变大,若将蜡烛靠近凸透镜,物距变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烛焰的像离凸透镜更远了,像距变得更大,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光屏离烛焰的像的距离就更大了,像会变得更加模糊了,故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烛焰的像会更加模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4.有的国家救护车上的“救护车”是反着写的,是为了让汽年司机从观后镜中快速识别以便及时让路,如观后镜是平面镜,这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中的() A.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B.像与物大小相等 C.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D.像与物对于平面镜是对称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 救护车上的“救护车”是反着写的,由于像与物对于平面镜是对称的,那么汽年司机在平面镜上看到的像是“救护车”,故选D。

初中物理中考压轴题专项练习汇编

初中物理压轴题训练 一力学综合题 1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60 kg ,底面积为0.1m 2的物体,通过滑轮组在25N 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物重的0.1倍求: (1)在图上作出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2)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多少? (3)物体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4)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底面积为0.4m 2的大木箱原放在水平地面上,现某人用小车将它从斜面底端匀速推上斜面顶端,整个过程用时10s ,已知木箱重400N ,人重600N ,人对木箱的推力为75N ,斜面长为4m ,斜面高为0.5m ,求: (1)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2)木箱沿斜面向上的速度 (3)人对木箱做的有用功 (4)这种情况下的机械效率 3.某公寓楼高40m ,完成此建筑需要浇注钢筋混凝土10 4m 3,还需要其它建筑材料3.5×104t ,(已知混凝土的密度为2.5×103kg/m 3) (1)要从地面向楼顶提供自来水,加压设备至少需要给水施加多大的压强? (2)若每天把120m 3的水从地面送到楼顶,每天至少对水做多少功? (3)测量表明,该楼的地基所承受的压强不得超过1.2×106pa ,若房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103m 2, 则此大楼另外添加的装饰材料,各种设备等物质及进出大楼的人员总质量不得超过多少? 4. 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如下表所示试根据表中所给条件求: (1)当圆柱体浸入深度为0.3m 时其底部所受的压强 (2)圆柱体的质量 (3)圆柱体的密度

5.汽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一些单位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肆意超载,造成路面损坏。某种型号运输车的部分参数如下表,求:(1)若该车车厢内装有12m 3的沙子,请你通过计算回答,汽车是否超载?此时汽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多大?(ρ沙 =2.5× 1.03kg/m 3) (2)已知沙场到建筑工地的距离为180km ,当该车满载时,以140kw 的功率正常行驶,能否在2h 内从沙场到建筑工地?(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2倍) 电学综合题 6.某同学利用图甲电路对额定电压已经模糊、额定功率为1w 的小灯泡进行了如下研究,按如甲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 ,测得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关系如图乙。 (1)据图判断,实验过程中小灯泡的电阻是 (选填“恒定”“变化”)的。 (2)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0.5V 时,2min 内小灯泡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3)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多少? 7.在图甲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V 且保持不变,电流表的规格为0~0.6A ,电压表的规格为0~15V ,灯泡上标有“6V 6W ”字样,灯泡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2)当电流表示数为0.4A 时,电压表的示数 (3)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 最小阻值及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8.如图所示,一只标有“8V 4W ”的灯泡L 与一只滑动变阻器R 串联,开关S 闭合,滑片P 在b 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2V ,灯泡正常发光。当滑片从b 点滑到a 点时,电路中电阻增大了6Ω。求:(1)灯泡的电阻值及电源电压 (2)滑片P 在a 点时,灯泡的实际功率多大? (3)你在计算过程中用到了什么近似?

物理中考压轴题及答案

2019年物理中考压轴题及答案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物理中考压轴题及答案,希望同学们在中考中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9年物理中考压轴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2019,芜湖一模)自行车的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__增大__(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如图所示,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__竖直向下__的。 2.(2019,马鞍山模拟)小滨用10 N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则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__10__N;小滨将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把课桌沿原路线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课桌受到的摩擦力__小于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 N。 3.(2019,东营)立定跳远时,如果起跳板上有沙粒,起跳时就会感觉很滑,影响跳远成绩,这是因为起跳板上的沙粒把滑动变为__滚动__,使摩擦力大大减小。 4.(2019,武汉)用手拍桌子,手感觉疼,说明力的作用是__相互__的。同学们下楼时不能拥挤走得太快,否则前面的同学意外停下来,后面的同学由于__惯性__会继续前进,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5.(2019,武汉)如图所示,用力打击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飞出,这表明:__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__。上面的棋子由于__惯性__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同时,这些棋子因

为受到__重力__的作用,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 6.(2019,淮北模拟)“阿波罗”登月飞船脱离地球引力后关闭所有发动机,在不受力的情况下,由于__惯性__仍可继续飞行,奔向月球,说明了力__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__;在接近月球时,向前喷气使飞船受到__向后__(选填“向前”或“向后”)的力而减速,这说明了力的作用是__相互的__。 7.(2019,安庆模拟)如图所示,A物体重40 N,B物体重12 N。A物体在绳子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为__12__ N。如果要使A物体匀速向左运动,则应给它施加一个大小为__24__ N的水平向左拉力。 二、选择题 8.(2019,曲靖)如图所示的各种装置或工具,主要应用物体的弹性来工作的是(B) A.足球对桌子的压力与桌子对足球的支持力 B.桌子对地球的压力与地球对桌子的支持力 C.足球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对足球的支持力 D.桌子受到的重力与地球对桌子的支持力 9.(2019,黄山模拟)“歼-15”是我国第一代航母舰载机。下列能正确表示其在空中飞行时所受的重力方向的是(C) 10.(2019,菏泽)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B) 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沙以方便路人行走 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

初二物理光学专项试题

西安高级中学博爱部2014—2015第一学期初二物理周考3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1、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 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l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2、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物体清晰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5 cm B.10 cm C.15 cm D.20 cm 3、某幻灯机的镜头和幻灯片之间的距离可在10 cm~20 cm之间调节,现因原镜头损坏,则应选用下列哪一个元件做镜头() A.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B.焦距为10 cm的凹透镜 C.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D.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 4、关于照相机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拍摄远景时,应将镜头向前伸 B.拍摄近景时,应将镜头向前伸 C.晴天拍摄景物时,应开大光圈 D.阴天拍摄景物时,应缩短曝光时间 5、如右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 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 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 A. 靠近透镜 B. 远离透镜 C. 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D. 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6、下列事例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A.在岸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B.在电影院看到银幕上的画面 C.通过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D.在水中通过潜望镜看到水面上的景物 7、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借助放大镜看地图,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B.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是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C.照相时,被照相者应站在距镜头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D.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去看,因此时平面镜所成的像变大 8、下面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9、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了凹透镜的会聚的作用 C.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中考物理—电路类问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电路类问题 1.两个灯泡L1和L2分别标有“6V、2A”和“9V、1A”字样,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将它们连入同一电路中,为确保两灯均不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它们串联时,电路两端允许最大电压是15V B.将它们并联时,干路中允许最大电流是3A C.将它们并联时,电路中允许最大总功率是21W D.将它们串联时,L1允许的最大功率是3W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灯泡L1标有“6V、2A”,可以求出 R1===3Ω, 由灯泡L2标有“9V、1A”,可以求出 R2===9Ω, 通过它们的电流和两端电压都不能超过额定值,否则会损坏灯泡; 将它们串联时,则干路最大电流是1A,总电压为 1A×(3Ω+9Ω)=12V, 故A不符合题意; 将它们并联时,干路两端的最大电压为6v,所以干路中允许最大电流 I=+ 2.67A 故B不符合题意; 将它们并联时,电路中允许最大总功率 P=+=16W, 故C不符合题意; 将它们串联时,L1允许的最大电流是1A,所以最大功率 P=I2R==3W,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分别带上不等量的异种电荷,现将它们的金属球用一根金属导体接通后分开,则两验电器金属箔() A.张角一定都减小,且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 B.张角一定都增大,且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

C.张角一定是有一个增大,且带上等量的同种电荷 D.张角一定是有一个减小,且带上等量的同种电荷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于两个验电器带的是不同的电荷,所以在用金属导体接触时会发生中和现象,少的那种电荷会被多的电荷中和掉,然后剩余的电荷被两个验电器平分,所以最后两个验电器会带上等量的同种电荷;由于发生了中和现象,少的电荷会被中和掉,而多的电荷由于中和现象也会减少,所以原来带电荷多的验电器的夹角一定会减小;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题意; 3.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L1与灯L2并联,电压表测的是灯L2两端的电压 B.灯L1与灯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灯L2两端的电压 C.电流表A1测的是灯L1的电流 D.电流表A2测的是总电流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从图中可以看到,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流过开关、电流表A1,然后分成两部分电流,一部分电流流过灯泡L1,最后回负极;另一部分电流流过电流表A2,再流过灯泡L2,最后回负极;电压表并联在灯泡L2两端,可知灯L1与灯L2并联,电压表测的是灯L2两端的电压;A正确、B错误; C.电流表A1接在干路中,测的是干路电流,不是测灯L1的电流,C错误; D.电流表A2与灯L2串联,测的是灯L2的电流,不是总电流,D错误。 故选A。 、、、四处电流的大小,其中4.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两灯正常发光,比较a b c d 可能正确的是()

初中物理光学测试题

八上物理光学测试(二)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的诗句,在我们鉴赏这些忧美诗句的同时,常常能体会出其中 蕴含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湖光映彩霞”一―的反射现象 B ?潭清疑水浅”一一的折射现象 C.风吹草低现牛羊”一―的直线传播D ?天在清溪底”一―的折射现象 2?下列叙述中的影”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 3?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 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 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9?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A ?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B ?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C. 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D ?图②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10?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现的像与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 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B、像的下半部分消失 C、像全部消失 D、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 二、多项选择题:(每个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 ?下列光的应用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① 4?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b) A. 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5?—架飞机在离湖面2000米的空中飞行,湖水深20米,那么水中飞机的像离湖面的距离为( A. 2000米 B. 2020米 C.1980米 D.湖水太浅成不了像 6?把下图甲所示的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 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 像。这个像是下图乙中的()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因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 C. 无论物体离平面镜远或近,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 D. 凹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凸面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8?下图画出了光线射到空气与水界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的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d) )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的经典综合题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 1.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看到湖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深 B.物体靠近平面镜,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C.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对应的入射角 D.我们看到“红花绿叶”,是由于花吸收了红光,叶子吸收了绿光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线穿过水面,折射进入人眼,此时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鱼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鱼的上方,所以从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鱼实际位置要浅一些。故A错误; B.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大小相等,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物体逐渐靠近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不变,故B错误; 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C正确; D.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而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的颜色所决定,所以红花绿叶是由于红花只能反射红光,而绿叶只能反射绿光,故D错误。 故选C。 2.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 A.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正立等大的像 【答案】AB 【解析】 【详解】 如图,物距为 u=40cm?10cm=30cm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u 2f,所以

中考物理浮力压轴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浮力压轴题 例1如图1—5—7所示,把甲铁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浸没于水中,把乙块系在这个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水中,已知铁的密度为7.9×103kg/m3.求:甲、乙铁块的质量比. 图1—5—7 例2(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8所示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2N.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1N向下的压力时,木块有2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求木块的密度.(g取10N/kg) 图1—5—8 例3(北京市中考试题)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一个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密度为 1的液体.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体积为V的金属浸没在该液体中(液体未溢出).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撤去弹簧测力计,球下沉并静止于容器底部,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容器底对金属球的支持力的n倍. 求(1)金属球的密度;(2)圆柱形容器内液体的质量.

(1)将一质量为27g的铝块( 铝=2.7g/m3)放入左盘水中,水不溢出,天平还能平衡吗? (2)将铝块如图1—5—13(b)方式放入左盘中,天平还能平衡吗? 例4如图1—5—14中,容器内分别装有水和盐水,在液面上浮着一块冰,问:(1)冰在水中熔化后,水面如何变化?(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如何变化? (a)(b) 图1—5—14 例5(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15 (a),在一个较大的容器中盛有水,水中放有一个木块,木块上面放有物体A,此时木块漂浮;如果将A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当木块和A都静止时(水未溢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b) 图1—5—15 A.当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上升

初中物理光学习题精选

初中物理-光学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通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的是 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凸透镜前某个位置,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放大的像,那么蜡烛位于此凸透镜的 A.焦距以内 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二倍焦距处 D.二倍焦距以外 3.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 A.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B.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 C.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虚像D.光屏上没有像 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B.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海市蜃楼”奇观 D.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光斑 5.如右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人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A.向左移动后静止 B.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C.向右移动后静止 D.仍在原来位置 6.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 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 D.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 7.在下面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得折射现象得是 A.小孔成像B.用放大镜看地图 C.天鹅在水中形成倒影D.在潜望镜中观察倒景物 9.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从高空飞机上拍摄到的画面,若用一镜头焦距为60mm的相机在高空拍照,此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A.大于120mm B.恰为60mm C.小于60mm D.略大于60mm 1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立竿见影B.在河岸上能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C.树木在水中形成倒影D.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

中考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经典压轴题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 1.小明的爸爸身高1.80m,小明现在身高1.68m,而妈妈身高1.72m。如果他们全家人的眼睛到头顶的距离均为10cm,为了让全家人都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镜子的下边缘需离地高度不能高于() A.0.9m B.0.84m C.0.96m D.0.79m 【答案】D 【解析】 【详解】 人眼与像中眼睛连线,人眼与像中脚连线。图中A点为平面镜最低点,最低点高度为人眼离地面的高度的一半,三人中小明身高最小,要求平面镜高度最低,应按小明来计算,小明眼睛高度为158cm,所以镜子下边缘离地面最多不能高于 158cm =79cm=0.79m 。 2 故选D。 2.如图是用手机、凸透镜和纸盒制成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画面放大投射到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透镜表面有一只小虫,墙上能看到小虫的像 B.眼睛贴近透镜向纸盒里面看,能看到手机画面放大的像 C.要使墙上的像变大一些,应将手机靠近透镜,同时使透镜离墙远一些 D.要使看到的像更清楚,应将手机屏幕调亮一些,使周围的环境暗一些 【答案】C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A .投影仪的成像条件是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而小虫在透镜表面,意味着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则不能在墙上成像,故A 错误; B .投影仪所成的像与透镜的距离较大,若眼睛贴近透镜,则无法观察到清晰的像,故B 错误; C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将手机靠近透镜相当于将物体靠近透镜,那么像会变大,且像距变远,所以应将透镜离墙远一些,故C 正确; D .将手机屏幕调亮,是让物体本身光线更强,成像更清晰,而环境暗一些可避免环境光线对成像的影响,故D 正确。 故选CD 。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B .该透镜的焦距满足8cm < f <15cm C .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后,光屏上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D .将蜡烛和光屏同时远离凸透镜,可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题可知,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原理相同,故A 不正确; B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 2f v f >>,2u f > 即 216cm f f >>,30cm 2f > 可得 16cm 8cm f >>,15cm f < 则 8cm 15cm f << 透镜的焦距满足8cm 15cm f <<,故B 正确; C .由光路可逆原理可知,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后,光屏上能承接到清晰的像,故C 项不正确; D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光屏要靠近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故D 项不正确。

初中物理中考压轴题及电学实验题附答案

20XX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冲刺阶段必备) 1、一个实心小球先后放入盛有足够的水和足够多的酒精的两个容器中,小球受到的力分别是0.9牛和0.8牛,酒精的密谋为0.8×103 kg/m3。 ①.分析小球在水中和在酒精中的浮沉状态 ②.求小球的密度 2、体积为1.0×10-3m3的正方体木块,投入如图1所示装有水的容器中,静止后露出水面的高度为5×10-2米,容器的底面积为0.04m2(g取10N/kg)。 求:①木块受到的浮力; ②木块的重力; ③投入木块后,容器底增加的压强 ④若将此木块投入某液体中,露出液面高度为4厘米,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3、如图2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的阻值为10欧姆,闭合开关S,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滑到b 5:7,R2与R消耗的功率之和 是R1消耗功率的4倍,求: ①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 ②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ab ③滑动变阻器滑片在a、b两点时R1消耗的功率比 4、如图3所示,用滑轮组拉着重6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在40 秒内物体移动了8米,接力F做的功为1280焦。求: ①拉力F的大小及拉力的功率 ②若动滑轮的重为12牛(不计绳重及摩擦)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R1、R2为定值电阻,灯L上标有“16V4W”的字样,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①闭合开关S、S1、S2,电流表的示数为0.35安,此时,灯L恰能正常发光,求电阻R1的大小; ②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S2,电压表的示数较①中变化了3.2伏,求此时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灯丝电阻不变) 图 1 图 2

6、如图5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已知当滑片P 分别滑至a 端和b 端时,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之比P1:P2=9:4。当滑片在a 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3安培,滑片P 在 b 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伏特,求: ①电阻R1的阻值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 ②电源电压是多少伏特 7、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R1=400欧,R3=20欧,电源电压U=12伏,且保持不变,当S1、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安,求: ①R2的阻值 ②S1、S2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 ③S1、S2闭合时,能电10秒钟电路产生的热量。 8、要把一只额定电流为0.2安的小灯泡接入电压恒为9伏的电源两端,为安全起见,将小灯泡与一个滑动变阻器串联后接入电路,如图7所示,开关闭合后,移动滑片,当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1.04瓦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 ①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分别是多少? ②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是多少 ③移动变阻器滑片,当电路中电流为0.1安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阴的影响) 9、如图8所示,R1的阻值为20欧,开关S 闭合后电流表A 的示数为2.7安,电流表A1的示数为1.8安,求: ①电源的电压 ②电表R2的阻值 ③电流通过电阻R2每分钟所做的功 ④电阻R1、R2的电功率之比 10、如图9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当变阻器滑片P 在中点a 处时,电压表读数为3伏,电流表读数为0.6安培;当滑片P 在b 端时,电压表读数为5伏,电流表读数为0.5安,请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与电路有关的5个物理量。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关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B、小孔成像相对于物来说不一定是倒立的 C、小孔成的像是虚像 D、当把小孔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会改变 3、人走近镜子时,人在镜中的像与原来相比()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都不对 4、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

90°, ) )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 14、四块透镜分别放在蜡烛前20cm处,实验结果是:用透镜甲可成倒立缩小的像;用透镜乙可成正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丙可成倒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丁可成正立缩小的像,可以判定透镜焦距在10~20cm 的凸透镜() A、甲 B、乙 C、丙 D、丁 16、蜡烛从到凸透镜距离为3f的地方移到距离凸透镜为1.5f的地方,凸透镜所成的像() A、始终是放大的 B、始终是缩小的 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 17、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 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 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 18、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现的像与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 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B、像的下半部分消失 C、像全部消失 D、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 19、下列事例中观察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

初中物理光学测试题(含答案)

初二物理光学测试题 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正确 的说法是 A.实像,距离变大 B.实像,距离变小 C.虚像,距离变小 D.虚像,距离变大 2.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A .立竿见影 B .一叶障目 C .鱼翔浅底 D .三点对一线 3. 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4.如图所示为用玻璃罩罩着的古石碑,由于玻璃反 光,石碑上的字很难看清。小科认为:①用玻璃 罩能有效防止酸雨对石碑的侵蚀;②石碑上的字 发生了镜面反射;③罩外的树木通过玻璃表面反 射成了虚像;④若罩外的光线再强一点,石碑上 的字看起来一定会更清晰;⑤若罩内能给石碑一 定的照明,石碑上的字看起来会更清晰。其中合 理的是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 ③④⑤ 5.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 是 (a ) (b ) (c ) (d ) A.图(a )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 )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 (c )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图(d )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6. 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7. 一束与水面成5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折射角: A .小于50° B .大于50° C .大于40° D .小于40° 8. 下面方框中的四个图像,其中一个是福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 你 认为应当是: 9.一个刚学站在竖直平面镜前1 m 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A .1 m B .2 m C .0 m D .0.5 m 10.《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海市蜃楼的记载,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中也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海市蜃楼现象的产生是由于 A .光的折射 B .光的反射 C .光的直线传播 D .光的色散 11.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12. 下列光路图能正 确反映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 的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 A .拱桥倒影 B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 .钢笔错位 D . 树林间

(完整版)初中物理光学经典训练题集锦(含答案)

初二光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某同学身高1.7 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 米处,他的像高是_____米,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_米.若此人向平面镜移动 1 米,则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_米,他的像高为_________米. 2. 当光从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将_________,(选填靠近法线或偏离法线)这时折射角________于入射角. 3. 当光线垂直与水面入射时,入射角大小为________,反射角大小为_________,折射角大小为_________,光射入水中,光速将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4.如图1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_ __是入射光线, 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 5.人在水面上方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得向上___ __(选填上或下)弯折了,这是光从________中射向________在界面发生折射的缘故。 6.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现象. 7.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2所示,在这些透镜中:(1)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2)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 ____. 8.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所以又叫做__________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所以又叫做__________透镜. 9.小华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前后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 10.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器件,其中利用光的反射规律的是__________镜;利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是__________镜;能会聚太阳光的是__________镜. 二、选择题 11.如图3所示,把蜡烛逐渐远离平面镜,它在镜中之像将 (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变倒立. 12.如图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一钟表时针和分针位置,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 ) A. 8时20分. B. 4时20分. C. 3时40分. D. 8时40分, 13.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离镜头 ( ) A. 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正立放置. B. 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倒立放置. 图1 图2 图3 图4

2018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带答案

2018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带答案 在物理学的领域中,研究的是宇宙的基本组成要素: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及它们的相互作用。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中考物理压轴题带答案。 2017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带答案 一、填空题 1.(2014,芜湖一模)自行车的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__增大__(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如图所示,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__竖直向下__的。 2.(2014,马鞍山模拟)小滨用10 N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则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__10__N;小滨将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把课桌沿原路线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课桌受到的摩擦力__小于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 N。 3.(2014,东营)立定跳远时,如果起跳板上有沙粒,起跳时

就会感觉很滑,影响跳远成绩,这是因为起跳板上的沙粒把滑动变为__滚动__,使摩擦力大大减小。 4.(2014,武汉)用手拍桌子,手感觉疼,说明力的作用是__相互__的。同学们下楼时不能拥挤走得太快,否则前面的同学意外停下来,后面的同学由于__惯性__会继续前进,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5.(2014,武汉)如图所示,用力打击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飞出,这表明:__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__。上面的棋子由于__惯性__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同时,这些棋子因为受到__重力__的作用,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 6.(2014,淮北模拟)“阿波罗”登月飞船脱离地球引力后关闭所有发动机,在不受力的情况下,由于__惯性__仍可继续飞行,奔向月球,说明了力__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__; 在接近月球时,向前喷气使飞船受到__向后__(选填“向前”或“向后”)的力而减速,这说明了力的作用是__相互的__。 7.(2014,安庆模拟)如图所示,A物体重40 N,B物体重12 N。A物体在绳子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

初中物理光学测试题

初中物理光学测试题 1.王勇同学在宾馆饭店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王勇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试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王勇同学根据探究试验的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猜想是[] A.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B.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C.自动门本身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当此种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 D.靠近门的物体通过空气能产生一种压力传给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 2、假设地球表面不存有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现在相比将() A.提前B. 延后C. 相同D. 不确定 3、很多电冰箱的背后漆成黑色,原因是() A.黑色物体的热辐射水平较强B. 黑漆的强度较大 C.黑色物体吸热水平较强,有利于冰箱内物体的降温D. 黑色物体不易吸附灰尘 4.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商场中,经过挑选,自己感到满意的衣服,回家后却发现衣服的色彩发生了变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衣服的颜料质量有问题B. 商场和家中的环境温度不同 C.商场和家中的环境湿度不同D. 商场和家中照明光源不同 5.电视机的开启和关闭能够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 A.红光B.红外线 C.紫光D.紫外线 6. 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A. 星星在运动 B.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 C. 地球在自转 D. 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7. 生物显微镜的镜筒下面有一个小镜子,用来增加进入镜筒的光强。如果小镜子的镜面能够选择,在生物课上使用时,效果最好的是:() A. 凹型镜面 B. 凸型镜面 C. 平面镜面 D. 乳白平面 8.日光灯的发光效率比白炽灯高,是一种节能光源,但车床照明不使用日光灯,主要的原因是: ( ) A.日光灯是管形的,所以用它照明看不清零件的细节; B.长期在日光灯照射下人感到疲劳; C.日光灯发光是不连续的,所以在它照射下观看转动的物体会发生错觉; D.日光灯长度大,不便于工人操作。 9甲乙两人在照同一个镜子。甲在镜中看到了乙的眼睛。以下说法中准确的是:( ) A.乙也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 B.乙只能看到甲的眼睛; C.乙不可能看到甲的眼睛; D.乙不可能看到甲的全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