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质量监测物理试题(解析版)

2020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质量监测物理试题(解析版)
2020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质量监测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度

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质量监测

物理试卷

第I卷(选择題,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毎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題只有一项符合題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9世纪末,科学家们发现了电子,从而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分割的,是由更小的徽粒组成的。下列与电子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表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人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 电子电荷的精确测定是由汤姆孙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做出的

C. 卢瑟福认为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

D. 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m=hγ-W0知,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一次函数关系,不是正比关系.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 电子电荷的精确测定是由密立根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做出的.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 玻耳认为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 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故选项D符合题意.

2.从同一点沿不同方向拋出质量相同的A、B两球,返回同一高度时,两球再次经过同一点,如图所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关于两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空中运动时小球A速度的变化率大于小球B速度的变化率

B. 小球A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大于小球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C. A、B两球落地时速度一定相等

D. 两球落地时重力做功的功率可能相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两球在空中运动时,只受重力,加速度为都为g ,所以两球在空中运动时速度的变化率相等.故A 错误.

B.由图可知,两球在竖直方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A 球上升的高度大,即A 球的竖直分速度大于B 球的竖直分速度,所以A 球运动的时间长.故B 正确.

C.由B 分析可知,A 球的竖直分速度大于B 球的竖直分速度,则A 球运动的时间长。根据题意可知两球水平方向距离相等,则A 球的水平分速度小于B 球的水平分速度,两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根据运动的合成可知,两球落地时速度不一定相等.故C 错误.

D. 由B 分析可知,A 球的竖直分速度大于B 球的竖直分速度,所以两球落地时重力做功的功率A 球的大于

B 球的.故D 错误.

3.如图所示是早期发明的一种电流计,它是根据奥斯特现象中小磁针的偏转来计量电流的,缺点是精确度不高、易受外界干扰。接通电流前,位于环形导线中央的小磁针仅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电流计的方位,使环形导线与小磁针共面。当给环形导线通以恒定电流I 后,小磁针偏转a 角;当给环形导线通以恒定电流kI 时,小磁针偏转β角。若已知环形电流圆心处的磁感应强度与通电电流成正比。关于这种电流 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电流计测量结果与地磁场的竖直分量有关

B. 该电流计在地球上不同位置使用时,所标刻度均相同

C. 小磁针偏转角满足关系式sin sin k βα=

D. 小磁针偏转角满足关系式tan tan k βα=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该电流计测量结果与地磁场的水平分量有关.故A 错误.

B.在地球上不同位置,地磁场的水平分量可能不同,所以该电流计在地球上不同位置使用时,所标刻度不相同.故B 错误.

CD.根据磁场的矢量关系可得:

tan I

B B α=

地 tan kI

B B β=

因为环形电流圆心处的磁感应强度与通电电流成正比,所以有:

tan tan k βα=

故C 错误,D 正确.

4.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航程可达 4075-5555公里,于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飞。质量为7.2 × 104 kg 的某型飞机,起飞 时滑行的距离为2.1×103 m ,离地的速度为70 m/s ,若该过程可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 设飞机受到的阻力恒为飞机重力的0.05倍,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飞机在起飞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为45m/s B. 加速度大小为1.5 m/s 2 C. 在跑道上滑行的时间为60 s D. 发动机产生的推力为8.4×104N 【答案】C 【解析】 【详解】B.根据

2

2v x a

= 代入数据解得:

27

/6

a m s =

故B 错误.

C.在跑道上滑行的时间为:

070

60

7

6

v

t s s

a

===

故C正确.

A.根据推论可得平均速度为:

035/

2

v

v m s

==

故A错误.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0.05

F mg ma

-=

代入数据解得发动机产生的推力为:

F=1.2×105N

故D错误.

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连接一个r=9Ω的电阻,且原线圈匝数n1可以通过滑动触头P来调节,在副线圈两端连接了R =16 Ω的电阻,副线圈匝数n2=1000匝。在原线圈上加一输出电压恒定的正弦交流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交流电的周期增大,则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大

B. 若触头P向上移动,则电阻R消耗的功率一定减小

C. 若触头P向下移动,则流过电阻r的电流减小

D. 当n1=750匝时,电阻R消耗的功率最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 输出功率与电压和电阻有关,与周期无关.故A错误.

BD. 设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1,电流为I1,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2,电流为I2,则有:

U 1=U -I 1r

又根据

11

22

U n U n = 可得:

1

122

n U U n =

根据

12

21

I n I n = 2

2U I R

=

联立得

21221U

U n n r n n R

=

+

和21122n U I R r n ??

=+ ??? 则R 消耗的功率为

2

2

U P R

= 由数学知识可知当

13

10007504

n n ==?=匝 时P 有最大值.故D 正确,B 错误.

C .当出头P 向下移动时,原线圈匝数减小,由21122n U I R r n ??

=+ ???

可知原线圈电流将增大,所以流过电阻r

的电流增大.故C 错误.

6.如图所示,导轨OPQS 的电阻忽略不计,OM 是有一定电阻、可绕O 转动的金属杆,M 可 在PQS 上自由滑动,空间存在与导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I 先 让OM 从OQ 位置以角速度ω1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到OS 位置(过程I );再将OM 固定在OS 位置,使整个装置以OQ 为轴,以角速度ω2匀速转动90°(过程II )。要使过程I 、II 回路中产生的热量相同,

1

2

ωω应等于

A.

2

2

π B.

2

4

π C.

2

8

π

D. 216

π

【答案】A 【解析】

【详解】令OM 棒长为L ,从OQ 位置以角速度ω1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到OS 位置的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2

1112

E BL ω=

回路中产生的热量为:

2

2211111

122BL E Q t R R πωω?? ??

?==

将OM 固定在OS 位置,使整个装置以OQ 为轴,以角速度ω2匀速转动90°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值为:

222

m E NBS B

L π

ωω==

回路中产生的热量为:

2

222222

222BL E Q t R πω ???==

联立可得:

2

122

ωπω= 故A 正确,BCD 错误。

7.如图所示,?AB 为位于0点的一点电荷电场中的等势线,是连线的中点是连线的中点,AO 和BO 垂直。在D 点由静止释放一个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仅在电场力 作用下,试探电荷沿DA 加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 点的场强比C 点的场强大

B. D 点的电势比C 点的电势高

C. 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A 点沿直线AB 移动到B 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 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B 点沿BCD 移动到D 点,电场力一直做负功 【答案】AD 【解析】

【详解】A .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

2Q

E k

r

可知,D 点离电荷较近,所以D 点的场强比C 点的场强大.故A 正确.

B.由题意可知场源电荷为负电荷,D 点离电荷较近,所以D 点的电势比C 点的电势低.故B 错误.

C. 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A 点沿直线AB 移动到B 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所以电荷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C 错误.

D. 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B 点沿BCD 移动到D 点过程中,一直受到电场力的排斥作用,所以电场力一直做负功.故D 正确.

8.2019年7月12日?7月28日,世界游泳锦标赛在韩国光州举行,中国队共收获16枚 金牌、11枚银牌和3枚铜牌,位列奖牌榜榜首。甲、乙两名运动员在长为25m 的泳池里训练,甲的速率为v 1=1.25 m/s ,乙的位置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若不计转向的时间,两人的运动均可视为质点的直线运动,则

A. 乙的速率为v 2=1.0m/s

B. 若两人同时从泳池的两端出发,经过1min 共相遇了3次

C. 若两人同时从泳池的同—端出发,经过6 min 共相遇了16次

D. 两人一定不会在泳池的两端相遇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在s -t 图象中,斜率表示速度,即乙的速率为

225

/1/25

s v m s m s t ?=

==? 故A 正确.

B. 若两人同时从泳池的两端出发,甲游到头所用的时间为:

125

201.25t s s =

= 乙游到头所用的时间为:

225

251

t s s =

=

画出这两人的运行图。图中实线段和虚线段的每个交点表示两运动员相遇了一次,从图上可以看出,甲、乙两运动员在1分钟内共相遇了3次,故B 正确。

CD .若两人同时从泳池的同—端出发,甲游到头所用的时间为:

125

201.25

t s s =

= 乙游到头所用的时间为:

225

251

t s s =

=

同理根据B 中的方法可知,在100s 时,甲乙两人在同一端相遇,且经过6 min 共相遇了16次.故C 正确,D 错误.

9.2019年6月25日02时0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四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进一步提升了北斗系统覆盖能力和服务性能。某人造卫星在赤道平面上绕地球 匀速圆周运动(转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每经过8 h 经过赤道上空同一地点,已 知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 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2.4h B. 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6 h

C. 如果卫星转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卫星的周期为8 h

D. 如果卫星转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卫星的

周期为12 h 【答案】BD 【解析】

【详解】AB.根据题意可知:

22-2t T T πππ??

= ???

卫地 代入数据解得:

6T h =卫

故A 错误,B 正确.

CD .

如果卫星转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则有:

22+2t T T πππ??

= ???卫

地 代入数据解得:

12T h =卫

故C 错误,D 正确.

10.物块A 叠放在物块B 上,物块B 静止于水平桌面上,两个物块质量均为m 。已知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 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且μ1>2μ2>0。将水平外力作用在物块A 上,能使A 从B 上滑落,力的最小值为F 1。若将水平外力作用在物块B 上,能使A 从B 上滑落,力的最小值为F 2。则

A. F 1=μ1mg

B. F 1=2(μ1-μ2)mg

C. F 2=2(μ1+μ2)mg

D. F 2=(2μ1+3μ2)mg 【答案】BC 【解析】

【详解】AB. 将水平外力作用在物块A 上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 有:

11F mg ma μ-=

对B 有:

122mg mg ma μμ-=

联立解得:

()1122F mg μμ=-

故B 正确,A 错误.

CD. 若将水平外力作用在物块B 上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 有:

1mg ma μ=

对B 有:

2122F mg mg ma μμ--=

联立解得:

()1122F mg μμ=+

故C 正确,D 错误.

第II 卷(非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1题?第1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都必须做答。第17题?第18题为选考题,根据要求做答。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第11题4分,第12题6分,共10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 的答题处。 11.如图(a )所示,深度h =15.0cm 的套筒竖直倒置,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套筒内,弹簧处于原长时,其下端位于筒内。用测力计钩住弹簧的下端用力竖直向下拉,记录测力计的示数,和露出筒外的弹簧的长度

l ,为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原长,现在 坐标纸上作出F -l 图象,如图(b )所示。则弹簧的劲度系数

k=________N/m ,弹簧的原长l 0 =_______________cm

【答案】 (1). 200 (2). 5.0

【解析】

【详解】[1] [2]根据胡克定律F与l的关系式为:

F=k(l+h-l0)=kl+k(h-l0),

从图象中可得直线

的斜率为2N/cm,截距为20N,故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N/cm=200N/m 由k(h-l0)=20N 解得:l0=5.0cm 12.为测量一段粗细均匀、直径为d、电阻较大的金属丝的电阻率,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

其中MN为金属丝,R0是保护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记录电压表的示数U,电流表的示数I以及对应的金属丝PN的长度x。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b)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d=______________mm;

(2)在坐标纸上描绘出图线,如图(c)所示。若图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则金属丝的电阻

率ρ=____________(用题目中所给符号表示);

(3)如果不考虑偶然误差,通过该实验测得金属丝的

电阻率__________金属丝电阻率的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1). 0.679-0.681 (2). 24

k d π (3). 等于

【解析】

【详解】(1)[1]由图示螺旋测微器可知,其示数为:0.5mm+18.0×0.01mm=0.680mm 。 (2)[2]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为:

()A U R R I =+

其中

x R s

ρ

= 2

4

d s π= 联立可得:

2

4A U R I d ρπ=+ 图线的斜率为

2

4k d

ρ

π=

2

4

k d πρ=

(2)[3]由

2

4A U R I d ρπ=+ 可知电阻丝的电阻率2

4

k d πρ=,与电流表内阻无关,所以该实验测得金属丝的电阻率等于金属丝电阻率

的真实值.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第13题8分,第14题8分,第15题10分,第16题12分,共38 分。把解答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 步骤。

13.如图所示,在斜面底端O 点正上方P 处将小球以初速度竖直向下拋出,经过时间t 小球落到O 点。若从P 点将小球以相同速度水平拋出,以O 为圆心调整斜面倾角可使小球仍经过时间t 与斜面相碰。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取g 求

(1)PO 之间的距离 (2)斜面倾角θ。 【答案】(1)v 0t+2

12

gt (2)45° 【解析】

【详解】(1)如图所示:

小球以v 0竖直下抛,由运动学规律,有

h = v 0t +

212

gt (2)小球平抛,由运动学规律,有

212

PB gt =

0BA v t =

由几何关系

AB tan θ +PB =OP h =

联立解得

θ=45°

14.筷子是中国人常用的饮食工具,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筷子在先秦时称为“挾”,汉代时称“箸”,明代开始称“筷”。如图所示,用筷子夹质量为m 的小球, 筷子均在竖直平面内,且筷子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为使小球静止,求每根筷子对 小球的压力N 的取值范围?已知小球与筷子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

【答案】

2(sin cos )mg θμθ+≤N ≤2(sin -cos )

mg

θμθ

【解析】

【详解】筷子对玻璃球的压力太小,玻璃球有下滑的趋势,最大静摩擦力沿筷子向上,如图(a )所示。

玻璃球平衡,有

2Nsin θ+ 2fcos θ= mg

f =μN

联立解得

N =

2(sin cos )

mg

θμθ+

筷子对玻璃球的压力太大,玻璃球有上滑的趋势,最大静摩擦力沿筷子向下,如图(b )所示。

玻璃球平衡,有

2N ′sin θ=mg + 2f ′cos θ

F ′=μN ′

联立解得:

N ′=

2(sin -cos )

mg

θμθ

综上,筷子对玻璃球的压力的取值范围

2(sin cos )mg θμθ+≤N ≤2(sin -cos )

mg

θμθ

15.自动驾驶汽车是一种通过电脑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它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操作下,自动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在一次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中,两辆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以v 1=6m/s 匀速运动,乙车在后以v 2=8m/s 匀速运动,当两车相距x 0=7m 时,甲车以a 1=1m/s 2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为了不与甲车相撞,乙车在甲车刹车1s 后也开始刹车,求乙车刹车时的最小加速度a 2。 【答案】2m/s 2 【解析】

【详解】经时间t 1=1s ,甲车的位移

x 1=v 1t 1-2

1112

a t

乙车的位移

x 2=v 2t 1

此时,两车相距

△x ′=△x +x 1-x 2

乙车刹车后,经时间t 2,与甲车速度相等。即

v 1-a 1(t 1+t 2)= v 2-a 2t 2

此过程中,甲车的位移

x 1 ′=(v 1-at 1)t 2-21212

a t 乙车的位移

x 2′=v 2t 2-2

2212

a t

两车刚好不相撞,满足位移关系

△x ′=x 2′-x 1′

联立解得

a =2m/s 2

16.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足够长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厚度相同的木板B 、C 锁定在斜面上,B 、C 的长度分别为L 、0.5L ,质量分别为m 、0.5m ,两板之间的距离为L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5。将质量为0.25m 的物块A (可视为质点)轻放在B 的顶端,同时解除对B 的锁定,A 、B 均从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 与C 碰撞前的一瞬间,解除对C 的锁定,此时A 恰好滑离B ,若B 、C 碰撞后粘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重力加速度取g ,sin37°=0.6,求

(1)物块A 与木板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2)从开始运动到B 、C 碰撞,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 ;

(3)若B 、C 碰撞后,B 、C 整体和A 都恰好匀速运动,求A 在C 上滑行的时间。 【答案】(1)13(2)1730mgL (3338L

g

【解析】

【详解】(1) A 在B 上滑行,其受力如图(a )

由牛顿第一定律

m A gsin θ-μ1m A gcos θ= m A a A

a A =(0.6-0.8μ1)g

B 受力如图(b )。

由牛顿第二定律

m B gsin θ+μ1m A gcos θ-μ2(m A +m B )gcos θ= m B a B

a B =(0.1-0.2μ1)g

由运动学规律

2L =

21

2A a t L =212

B a t 联立解得

μ1=13

(2)A 在B 上滑行,产生的热量

Q 1=μ1m A gcos θ·L

B 在斜而上滑行,产生的热量

Q 2=μ2(m A +m B )gcos θ·L

所以,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Q =Q 1+Q 2=

1730

mgL

(3)B 、C 碰撞前,A 的速度为

v A

B 的速度为

v B

B 、

C 碰撞,系统动量守恒

m B v B =(m C +m B )v ′

B 、

C 整体和A 匀速运动,A 在C 上滑行的时间为:

t

=

0.5A L v v '=-

四、选考题:请考生在第17、18两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8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 的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 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7.已知铜的密度为ρ=8.9×103kg/m 3,摩尔质量为6.4 × 10 -2

kg/mol ,阿伏加德 罗常数N A =6.02 ×1023

mol -1,1m 3铜的分子数约为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 字);铜分子的直径约为_________________m (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8.4×1028

(8.3×1028

同样正确) (2). 2×10-10

(3×10-10

同样正确) 【解析】

【详解】[1]铜的摩尔体积为:

M

V ρ

=

1m 3

铜的分子的质量为:

m =8.9×103kg

1m 3

铜的分子数约为:

1

A n N V

=

联立可得:

n = 8.4×1028个

[2] 根据

3

432A M

D N πρ??

= ???

代入数据可得铜分子的直径约为:

d =2×10-10m

18.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由状态A 变化到状态C 其有关数据如图所示,且 状态A 的温度为T 0。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U 与温度T 的关系为U=aT 其中a 为 正的常量。求

(i )状态C 时的温度T C ;

(ii )气体由状态B 变化到状态C 的过程中,放出的热量Q 。 【答案】(i )0.3T 0(ii )0.3αT 0 +0.3p 0V 0 【解析】 【详解】(i )一

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 变化到状态C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A A A p V T =C C

C

p V T 解得

T C =0.3T 0

(ii )气体由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由查理定律

A A p T =B

B

p T 解得

T B =0.6T 0

气体由状态B 变化到状态C ,外界对气体做功

W =0.6p 0(V 0- 0.5V 0)= 0.3p 0V 0

内能的变化

△U =α(T C -T B )=-0.3αT 0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W +Q =△U

解得

Q =-0.3αT 0 -0.3p 0V 0

气体由状态B 变化到状态C ,放出的热量为

Q =0.3αT 0 +0.3p 0V 0

19.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的横坐标为分别为10 cm 、80 cm ,此时,质点A 已振动了0.2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经过1.5s ,P 点第一次到达波峰

B. 波的传播速度为1m/s

C. P 点起振时的速度方向沿y 轴负方向

D. 0?0.1 s 时间内,质点A 振动的速度逐渐增大

E. x=15cm 处的质点从开始起振到P 点开始起振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52 cm 【答案】ACE 【解析】

【详解】B.根据题意可知波的周期为

T =0.4s

波长

0.20m λ=

则波速为:

0.20

/0.5/0.4

v m s m s T

λ

=

=

= 故B 错误.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9届高三起点调研测试物理试题 (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静电力常量k=9.0×109N·m2 /C2。关于电荷量与库仑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两个电荷量为1 C的点电荷在真空中相距1 m时,相互作用力相当于地球上一百万吨的物体所受的重力 B. 我们几乎不可能做到使相距1 m的两个物体都带1 C的电荷量 C. 在微观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中,库仑力比万有引力强得多 D. 库仑定律的公式和万有引力的公式在形式上很相似,所以它们是性质相同的两种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两个电荷量为1 C的点电荷在真空中相距1 m时,相互作用力;一百万吨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所以我们几乎不可能做到使相距1 m的两个物体都带1 C的电荷量;在微观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中,因粒子间的距离很小,所以库仑力比万有引力强得多,选项ABC正确;库仑定律的公式和万有引力的公式在形式上虽然很相似,但是它们不是性质相同的两种力,选项D错误;此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D. 2.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t=0时,甲车领先乙车5 km,关于两车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0-4 h时间内,甲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0-4 h时间内,甲、乙两车相遇3次

C. t=l h时,甲、乙两车相遇 D. t=4 h时,甲车领先乙车5 km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0-4 h时间内,甲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由图可知,甲的初速度为v甲=40km/h,加速度为a甲=-10km/h2,乙的初速度为v乙=60km/h,加速度为a乙=40km/h2,甲乙车相遇时所经历的时间为t,则 代入数据解得t1=1/3h,t2=1h 由图像可知,1h-3h内,甲、乙两车位移相等,3h时甲乙车再次相遇;3h-4h内,乙车在甲车前面,不再相遇,故B正确,C正确; D. 3h-4h内,x甲2=(10+0)×1km=5km,x乙2=(20+0)×1km=10km,乙车领先甲车5km,故D错误。 故选:ABC 3.如图所示,交流电流表 A1、A2、A3分别与平行板电容器C、带铁芯的线圈L和电阻R串联后接在同一个交流电源上,三个电流表各有不同的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大电源频率,A3读数增大 B. 增大电源频率,A2 读数增大 C. 抽去线圈中的铁芯,A2读数增大 D. 增大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距离,A1读数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电阻的电阻值与交流电的频率无关,所以频率变大,电路中的电流不变,A3示数不变,故A错误;交流电的频率变大,线圈的感抗变大,电流减小,所以A2数将减小,故B错误;抽去线圈中的铁芯,线圈的感抗变小,A2读数增大,故C正确;增大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距离,电容器的电容减小,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增大,所以电流减小,A1读数减小。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电容、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也就是容抗、感抗与交变电流的关系。当交变电流的频率变大时,线圈的感抗变大,电容器的容抗变小。

2018~2019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物理试卷(答案不完整)

2018~2019 学年度 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 物理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8 . 9 .7 本试题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11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静电力常量。关于电荷量 与库仑力,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两个电荷量为1C的点电荷在真空中相距1m时,相互作用力相当于地球上一百万吨的物体所受的重力 B.我们几乎不可能做到使相距lm 的两个物体都带1C 的电荷量 C.在微观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中,库仑力比万有引力强得多 D.库仑定律的公式和万有引力的公式在形式上很相似,所以它们是性质相同的两种力 2.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t=0时,甲车领先乙车,乙车5km,关于两车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9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2019学年度 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 物理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19.9.9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的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共3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物理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B 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C 安培首先发现了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 D 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的观点.但实际上电场并不存在 答案选B 。 2如图所示.边长为L 的正方形金属框在外力作用下水平向右运 动.穿过宽度为d(d>L)的有界匀强磁场区域,则线框从磁场左侧 进入的过程和从磁场右侧穿出的过程相比较.有 A 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同 B 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反 C 线框所受的安培力方向相同 D 线框所受的安培力方向相反 答案:BC 。 3如图所示的平行板器件中.电场强度E 和磁感应强度B 相互 垂直,具有不同水平速度的带电粒子从P 孔射入后发生偏转的 情况不同。利用这种装置能把具有某一特定速度的粒子选择出 来,所以叫做速度选择器。若正离子(不计重力)以水平速度 B E v 射入速度选择器,则 A 正离子从P 孔射入后,能沿着图示虚线路径通过速度选择器 B 正离子从Q 孔射入后,能沿着图示虚线路径通过速度选择器

08 2012~2013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2012~2013学年度 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 物理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2.9.7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的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铅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3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2年9月)1.在物理学中,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 A.功B.位移C.电势D.磁通量 答案:B (2012年9月)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由于书的形变,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弹力 B.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 C.强相互作用的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m,超过这个界限,强相互作用已经不存在了 D.原子核内带正电的质子之间存在斥力,但原子核仍能紧密的保持在一起,是由于万有引力作用的结果 答案:D

(2012年9月)3.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 =1 s 时,甲、乙相遇 B .在t =2 s 时,甲、乙的运动方向均改变 C .在t =4 s 时,乙的加速度方向改变 D .在t =2 s ~ t =6 s 内,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2012年9月)4.如图所示,一质点在一恒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从M 点运动到N 点时,质点的速度方向恰好改变了90°。在此过程中,质点的动能 A .不断增大 B .不断减小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C (2012年9月)5.如图所示,正方形线框的左半侧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线框的对称轴MN 恰与磁场边缘平齐。若第一次将线框从磁场中以恒定速度v 1向右匀速拉出,第二次以线速度v 2让线框绕轴MN 匀速转过90?。为使两次操作过程中,线框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相等,则 A .12:2:v v π= B .12::2v v π= C .12:1:2v v = D .12:2:1v v = 答案:A (2012年9月)6.水平面上A 、B 、C 三点固定着三个电荷量为Q 的正点电荷,将另一质量为m 的带正电的小球(可视为点电荷)放置在O 点,OABC 恰构成一棱长为L 的正四面体,如图所示。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为使小球能静止在O 点,小球所带的电荷量为

湖北省武汉市2021届高三部分学校起点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 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质量检测 物理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20.9.9 本试题卷共8页,18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地面土壤中含有的氡具有放射性,其衰变方程为2222188684Rn Po X →+,半衰期为3.8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 是α粒子 B.过量的射线对人体组织有破坏作用 C.每过7.6天,土壤中放射性氡的含量减少75% D.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与压力、温度或与其他元素的化合等因素有关 2.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司机从发现前方异常情况到紧急刹车,汽车仍将前进--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要保持安全,这段距离内不能有车辆和行人,因此把它称为安全距离。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这段时间汽车仍保持原速)。汽车以108km/h 的速度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m 。则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A.5m/s 2 B.3.75m/s 2 C.2.5m/s 2 D.2m/s 2 3.2020年7月23日,中国“天问--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开启了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如图所示,“天问一号”被火星捕获之后,需要在近火星点变速,进人环绕火星的椭圆轨道。则“天问一号” A.在轨道II 上P 点的速度小于Q 点的速度 B.在轨道I.上运行周期大于轨道II.上运行周期 C.由轨道I 变轨进入轨道II 需要在P 点加速 D.在轨道I 上经过P 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在轨道II.上经过P 点时的向心加速度 4.为探讨磁场对脑部神经组织的影响及临床医学应用,某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将金属线圈放置在头部上方几厘米处,给线圈通以上千安培、历时约几毫秒的脉冲电流,电流流经线圈产生瞬间的高强度脉冲磁场,磁场穿过头颅对脑部特定区域产生感应电场及感应电流,而对脑神经产生电刺激作用,其装置如图所示。”同学们讨论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脉冲电流流经线圈会产生高强度的磁场是电磁感应现象

2016年武汉市高三9月起点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正版

2016~2017学年度 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 物理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6.9.9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先后建成了酒泉、太原、西昌、文昌等四大航天器发射中心,它们的纬度依次为北纬41°、38°、28°、19°。与酒泉、太原、西昌等三大航天器发射中心相比,海南省的文昌航天器发射中心所具备的优势是(D) A.地球对火箭的引力较大 B.文昌的重力加速度较大 C.火箭在文昌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较大 D.火箭在文昌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较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最早提出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的物理学家是富兰克林 B.场强处处为零的区域内,电势一定处处相等 C.电势降落的方向一定是场强方向 D.同一电场中等势面分布越密的地方,电势一定越高 3.如图所示,a是完整的圆形铝片,b由上下两个半圆形铝片通过绝缘层粘连而成。a、b固定在横梁上,横梁可以绕中间的支点O转动,初始时水平横梁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条形磁铁的N极沿着圆片的轴线方向迅速靠近a或b。不考虑气流对圆片的影响,在支点O 的正上方,从上往下看到的实验现象是(A)

最新届武汉市高三月起点调研考试物理试题目带详细解析

届武汉市高三月起点调研考试物理试题目带详细解析

2011届高三起点考试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如图所示,F 1、F 2、F 3恰好构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 2、如图所示,某同学通过滑轮组将一重物缓慢吊起的过程中,该同学对绳的拉力将(滑轮与绳的重力及摩擦不计)( ) A 、越来越小 B 、越来越大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3、从高处以足够大的初速度v 0水平抛出一小球,若只在重力作用下,小球经过时间t 1落地,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 1;若小球抛出后除受重力外,还受到水平风力作用,如图所示,则经过时间t 2落地,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 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t 1= t 2,v 1<v 2 B 、t 1= t 2,v 1>v 2 C 、t 1<t 2,v 1<v 2 D 、t 1<t 2,v 1>v 2 4、有两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A 和B ,它们的轨道半径r A ∶r B =1∶2,关于它们的向心加速度a A 、a B 的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根据a=ω2r ,可得 a A ∶a B =1∶2 B 、根据2 v a r =,可得a A ∶a B =2∶1 C 、根据a v ω=,可得a A ∶a B =1∶1 D 、根据2M a G r =,可得a A ∶a B =4∶1 5、一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今以恒力F 沿水平方向推该物体,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 )

A、物体的位移相等 B、F对物体做的功相等 C、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相等 D、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相等 6、如图所示的情况中,a、b两点的电势相同,而电场强度不同的是() A、甲图:带电平行金属板两板间边缘附近处的a、b两点 B、乙图:离点电荷等距的 a、b两点 C、丙图: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中点等距的a、b两点 D、丁图:两个等量异种电荷连线上,与连线中点等距的a、b两点 7、穿过某闭合回路的磁通量 Φ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分别如 图①~④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图①,感应电动势大小恒定不变 B、图②,感应电动势变大 C、图③,0~t0内的感应电动势是t0~3t0内感应电动势的2倍 D、图④,感应电动势先变大后变小 8、根据爱因斯坦光子说,1个光子的能量等于(h为普朗克常量,c、λ为真空中的光速 和波长)() A、 h λ B、 h λ C、 h c λ D、 hc λ t Φ O ① t Φ O ② t Φ O t t ③ t Φ O ④

2021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起点考试物理试题

2021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起点考试 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地面土壤中含有的氡具有放射性,其衰变方程为,半衰期为3.8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粒子 B.过量的射线对人体组织有破坏作用 C.每过7.6天,土壤中放射性氡的含量减少75% D.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与压力、温度或与其他元素的化合等因素有关 2. 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司机从发现前方异常情况到紧急刹车,汽车仍将前进--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要保持安全,这段距离内不能有车辆和行人,因此把它称为安全距离。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这段时间汽车仍保持原速)。汽车以108 km/h的速度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 m。则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A.5 m/s2B.3.75 m/s2C.2.5 m/s2D.2 m/s2 3. 2020年7月23日,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开启了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如图所示,“天问一号”被火星捕获之后,需要在近火星点变速,进入环绕火星的椭圆轨道。则“天问一号”() A.在轨道II上P点的速度小于Q点的速度 B.在轨道I上运行周期大于轨道II上运行周期 C.由轨道I变轨进入轨道II需要在P点加速 D.在轨道I上经过P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在轨道II上经过P点时的向心加速度 4. 为探讨磁场对脑部神经组织的影响及临床医学应用,某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将金属线圈放置在头部上方几厘米处,给线圈通以上千安培、历时约几毫秒的脉冲电流,电流流经线圈产生瞬间的高强度脉冲磁场,磁场穿过头颅对脑部特定区域产生感应电场及感应电流,而对脑神经产生电刺激作用,其装置如图

2019-2020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质量监测物理试卷

2019?2020学年度 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质量监测 物理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9. 9.5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 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 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 6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9世纪末,科学家们发现了电子,从而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分割的,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下列与电子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表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电子电荷的精确测定是由汤姆孙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做出的 C.卢瑟福认为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 D.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2.从同一点沿不同方向拋出质量相同的A、B两球,返回同一高度时,两球再次经过同一点,如图所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关于两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0-202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上学期起点调研测试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 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先后建成了酒泉、太原、西昌、文昌等四大航天器发射中心,它们的纬度依次为北纬41°、38°、28°、19°。与酒泉、太原、西昌等三大航天器发射中心相比,海南省的文昌航天器发射中心所具备的优势是(D) A.地球对火箭的引力较大 B.文昌的重力加速度较大 C.火箭在文昌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较大 D.火箭在文昌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较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最早提出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的物理学家是富兰克林 B.场强处处为零的区域内,电势一定处处相等 C.电势降落的方向一定是场强方向 D.同一电场中等势面分布越密的地方,电势一定越高 3.如图所示,a是完整的圆形铝片,b由上下两个半圆形铝片通过绝缘层粘连而成。a、b固定在横梁上,横梁可以绕中间的支点O转动,初始时水平横梁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条形磁铁的N极沿着圆片的轴线方向迅速靠近a或b。不考虑气流对 圆片的影响,在支点O的正上方,从上往下看到的实验现象是(A) A.N极不论靠近a还是b,横梁均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 B.N极不论靠近a还是b,横梁均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同 C.N极不论靠近a还是b,横梁均不转动 D.N极靠近a时,横梁转动;靠近b时,横梁不转动 4.如图,顶端固定着小球的直杆固定在小车上,小球的重力为G。当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直杆对小球作用力的方向可能沿图中的(C) A.OA方向B.OB方向 C.OC方向D.OD方向 5.一物块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力F拉住套在轻绳上的光滑小圆环O(圆环质量忽略不计),系统在图示位置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为α,力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当缓慢拉动圆环使α(o <<)增大 090 a 时(B) A.F变大,β变大 B.F变大,β变小 C.F变小,β变大

2019-2020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质量监测物理试卷

2019? 2020学年度 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质量监测 物理试卷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9. 9.5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90 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 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答案写 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 : 本题共10 小题,每小题4 分, 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 6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9 世纪末,科学家们发现了电子,从而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分割的,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下列与电子有关的说确的是 A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表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电子电荷的精确测定是由汤姆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做出的 C.卢瑟福认为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 D.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2.从同一点沿不同方向拋出质量相同的A、B 两球,返回同一高度时,两球再次经过同一点,如图所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关于两球的运动,下列说确的是 新高三起点物理试卷第1页(共8页 )

2019-2020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质量监测物理试卷

2019?2020学年度 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质量监测 物理试卷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9. 9.5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 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 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 6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 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9世纪末,科学家们发现了电子,从而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分割的,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下列与电子有关的说确的是 A.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表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电子电荷的精确测定是由汤姆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做出的 C.卢瑟福认为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 D.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2.从同一点沿不同方向拋出质量相同的A、B两球,返回同一高度时,两球再次经过同

武汉市高三九考物理试题

2017~2018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 物理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1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物体a、b、c,三个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对a的摩擦力可能水平向右

B .b 对a 的支持力与。受到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c 一定受到水平桌面施加的摩擦力 D .c 对b 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2.如图是对着竖直墙壁沿水平方向抛出的小球a 、b 、c 的运动轨迹,三个小球到墙壁的水平距离均相同,且a 和b 从同一点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 A .a 和b 的飞行时间相同 B .b 的飞行时间比c 的短 C .a 的水平初速度比b 的小 D .c 的水平初速度比a 的大 3.a 、b 、c 三个点电荷仅在相互之间的静电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已知以所带的电荷量为+Q ,b 所带的电荷量为-q ,且Q>q 。关于电荷c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c 一定带负电 B .c 所带的电荷量一定大于q C .c 可能处在a 、b 之间 D .如果固定a 、b ,仍让c 处于平衡状态,则c 的电性、电荷量、位置都将唯一确定 4.一物块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滑,到达最大高度处后又返回斜面底端。已知物块下滑的时间是上滑时间的2倍。则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1θ B. 21tan θ c .5 3tan θ θ 5.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 1时,速度的变化为Av;紧接着位移为x 2时,速度的变化仍为△v 。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A . )x 112 12 -?x v ()( B .)x 11212+?x v ()(

湖北省武汉市2021届高三部分学校起点考试物理Word版含答案

2020~ 2021学年度 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质量检测 物理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20.9.9 本试题卷共8页,18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地面土壤中含有的氡具有放射性,其衰变方程为 222 21886 84 Rn Po X → +,半衰期为3.8天。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X 是α粒子 B.过量的射线对人体组织有破坏作用 C.每过7.6天,土壤中放射性氡的含量减少75% D.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与压力、温度或与其他元素的化合等因素有关 2.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司机从发现前方异常情况到紧急刹车,汽车仍将前进--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要保持安全,这段距离内不能有车辆和行人,因此把它称为安全距离。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 s(这段时间汽车仍保持原速)。汽车以108 km/h 的速度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 m 。则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A.5 m/s 2 B.3.75 m/s 2 C.2.5 m/s 2 D.2 m/s 2 3.2020年7月23日,中国“天问--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开启了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如图所示,“天问一号”被火星捕获之后,需要在近火星点变速,进人环绕火星的椭圆轨道。则“天问一号” A.在轨道II 上P 点的速度小于Q 点的速度 B.在轨道I.上运行周期大于轨道II.上运行周期 C.由轨道I 变轨进入轨道II 需要在P 点加速 D.在轨道I 上经过P 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在轨道II.上经过P 点时的向心加速度 4.为探讨磁场对脑部神经组织的影响及临床医学应用,某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将金属线圈放置在头部上方几厘米处,给线圈通以上千安培、历时约几毫秒的脉冲电流,电流流经线圈产生瞬间的高强度脉冲磁场,磁场穿过头颅对脑部特定区域产生感应电场及感应电流,而对脑神经产生电刺激作用,其装置如图所示。”同学们讨论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脉冲电流流经线圈会产生高强度的磁场是电磁感应现象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起点质量监测试题(附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起点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本试題分第I卷(选择題)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亊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題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趙卡上对应題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題的作答:先把所选題目的題号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題卡上对应的答題区城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趙卡上的非答題区城均无效。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題,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毎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題只有一项符合題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9世纪末,科学家们发现了电子,从而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分割的,是由更小的徽粒组成的。下列与电子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表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人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 电子电荷的精确测定是由汤姆孙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做出的 C. 卢瑟福认为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 D. 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m=hγ-W0知,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一次函数关系,不是正比关系.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 电子电荷的精确测定是由密立根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做出的.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 玻耳认为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 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故选项D符合题意.

2020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质量监测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度 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质量监测 物理试卷 第I卷(选择題,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毎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題只有一项符合題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9世纪末,科学家们发现了电子,从而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分割的,是由更小的徽粒组成的。下列与电子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表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人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 电子电荷的精确测定是由汤姆孙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做出的 C. 卢瑟福认为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 D. 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m=hγ-W0知,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一次函数关系,不是正比关系.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 电子电荷的精确测定是由密立根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做出的.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 玻耳认为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 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故选项D符合题意. 2.从同一点沿不同方向拋出质量相同的A、B两球,返回同一高度时,两球再次经过同一点,如图所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关于两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空中运动时小球A速度的变化率大于小球B速度的变化率 B. 小球A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大于小球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C. A、B两球落地时速度一定相等

D. 两球落地时重力做功的功率可能相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两球在空中运动时,只受重力,加速度为都为g ,所以两球在空中运动时速度的变化率相等.故A 错误. B.由图可知,两球在竖直方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A 球上升的高度大,即A 球的竖直分速度大于B 球的竖直分速度,所以A 球运动的时间长.故B 正确. C.由B 分析可知,A 球的竖直分速度大于B 球的竖直分速度,则A 球运动的时间长。根据题意可知两球水平方向距离相等,则A 球的水平分速度小于B 球的水平分速度,两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根据运动的合成可知,两球落地时速度不一定相等.故C 错误. D. 由B 分析可知,A 球的竖直分速度大于B 球的竖直分速度,所以两球落地时重力做功的功率A 球的大于 B 球的.故D 错误. 3.如图所示是早期发明的一种电流计,它是根据奥斯特现象中小磁针的偏转来计量电流的,缺点是精确度不高、易受外界干扰。接通电流前,位于环形导线中央的小磁针仅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电流计的方位,使环形导线与小磁针共面。当给环形导线通以恒定电流I 后,小磁针偏转a 角;当给环形导线通以恒定电流kI 时,小磁针偏转β角。若已知环形电流圆心处的磁感应强度与通电电流成正比。关于这种电流 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电流计测量结果与地磁场的竖直分量有关 B. 该电流计在地球上不同位置使用时,所标刻度均相同 C. 小磁针偏转角满足关系式sin sin k βα= D. 小磁针偏转角满足关系式tan tan k βα=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0届高三起点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2019~2020 学年度 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质量监测 物理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9-9-5 本试題分第I 卷(选择題)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90 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亊项: 1. 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題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趙卡上对应題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选考題的作答:先把所选題目的題号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題卡上对应的答題区城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趙卡上的非答題区城均无效。 5.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題,共40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0 小题,毎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 題只有一项符合題目要求,第7—10 题有多项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9 世纪末,科学家们发现了电子,从而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分割的,是由更小的徽粒组成的。下列与电子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表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人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 电子电荷的精确测定是由汤姆孙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做出的 C. 卢瑟福认为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 D. 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2. 从同一点沿不同方向拋出质量相同的A、 B 两球,返回同一高度时,两球再次经过同一点,如图所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关于两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湖北省武汉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五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原卷版)

武汉二中2018届高三五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用波长为的单色光照射某金属,调节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某值时,电流表的示数恰好减小为零;再用波长为4/5的单色光重复上述实验,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加到原来的3倍时,电流表的示数又恰好减小为零。已知普朗克常数为h,真空中光速为c。该金属的逸出功为() A. B. C. D. 2.如图所示,带有孔的小球A套在粗糙的倾斜直杆上,与正下方的小球B通过轻绳连接,处于静止状态.给小球B施加水平力F使其缓慢上升,直到小球A刚要滑动.在此过程中( ) A. 水平力F的大小不变 B. 杆对小球A的支持力不变 C. 轻绳对小球B的拉力先变大后变小 D. 杆对小球A的摩擦力先变小后变大 3.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匝数n1=1000匝,所加电压U=220V,串联了一个阻值为r=4Ω的电阻;副线圈接入电路的匝数n2可以通过滑动触头Q来调节,副线圈接有电阻R=9Ω。要R消耗的功率最大,n2的取值为() A. 2000匝 B. 1500匝

C. 600匝 D. 400匝 4.地球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可以看作是圆形的,它们各自的卫星轨道也可看作是圆形的。已知木星的公转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5倍,木星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1倍,木星质量大于地球质量。如图所示是地球和木星的不同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的立方与周期T的平方的关系图象,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半径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星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为 B. 木星与地球的线速度之比为1∶5 C. 地球密度为 D. 木星密度为 5.一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θ,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运动,某时刻在传送带适当的位置放上具有一定初速度的小物块,如图甲所示,以此时为计时起点t=0,小物块之后在传送带上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取沿斜面向上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v1>v2,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则() A. 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