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疗效分析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58例临床分析

院收治 的 5 例 真菌性 鼻 窦炎患 者 , 中男 性 3 8 其 4例 , 5 %聚 维酮碘 溶液 冲洗 。纱 条填塞 鼻腔 止血 ,8 7h 4~ 2
女性 2 4例 ; 龄 2 年 6~7 4岁 , 均 3 . 平 96 0岁 ; 程 3 取 出 。 病 全部病 例均在 术后取 真菌 团块 、 渣样物及 病 豆 个月 ~2年 , 平均 6个 月 。主诉鼻 塞 1 例 , 涕或涕 变 黏膜 送病理 检查 。病 理报 告 曲霉菌 5 3 脓 6例 , 毛霉 菌
疗 效满 意, 现报道如 下 。
1 资料与 方法
干酪样 物或脓 性分 泌物 。 黏膜 有不 同程度 的水肿 , 肥 厚 , 肉样 变或 出血坏 死 。在彻 底清 理病 变 的同时 , 息
11 一般 资料 .
09 %氯 化钠 溶 液 冲洗 后 ,再 用 20 年 6月 至 2 0 01 06年 6月 温岭 医 尽 量 保 留健 康 黏膜 ,.
・
经验交流 ・
鼻 内镜 下手 术 治 疗 真 菌 性 鼻 窦 炎 5 8例 临床 分 析
金 士 剑 陈 小友
鼻 窦 真 菌病 是 临 床 常见 的 一 种 特 异性 鼻 窦 炎 的部位 ,我们 用 自制 的大弯 吸 引管 吸 除清理 其 内的
症。 近年来 随着鼻 窦 C T等影像 学诊 断技术 的发展 和 病灶 或行 下鼻 道 开窗术 后辅 助下处 理 。对 2例孤 立
( 转 第 2 4页 ) 下 6
维普资讯
.
2. 6 4
全 兰 型堕 堕
宦 8至 — — 第 第3 Cna d a nfe rP c e My08 V.N. 期 li/ u t na rt a2 , o ,o i E ci oG e/ ai c o c 0 1 3 6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王晓峰
【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
【年(卷),期】2016(025)010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获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均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80例患者中一次性治愈者62例,占77.5%,显效13例,总有效率为93.75%,5例患者在手术治疗后6个月评价为无效,对其再次实施手术治疗,均达到治愈。
80例患者的最终治愈率为100.0%。
随访1~4 a,患者未出现复发,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清除真菌,损伤小,为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总页数】2页(P1894-1895)
【作者】王晓峰
【作者单位】获嘉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河南新乡 453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5.4+1
【相关文献】
1.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采用鼻内镜下手术等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J], 葛佳博
2.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入路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有效性和
安全性 [J], 马晓军; 封辉
3.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评价 [J], 陈德清
4.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J], 张杰
5.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疗效观察 [J], 姜怀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46例疗效观察与评价

ZHANG n— z o g,e a . J u hn t 1
( oa y g lg ed a d Ne k S r e yDe a t n f u e Pe pe Ot lrn oo yH a n c u g r p rme t b i o l o S
SHo pt l s ia,Ya g h u,Ja g u2 5 0 ,t eP R.Chn . n zo in s 2 0 0 h . ia )
n us;fu i g t l sh n heope a i n c viy wih t r a ai e The o1 r to a t t he no m ls ln . n f l — up vii t e e pa int o ow st h s te s f r 1—
v r o e y l w.
[ y wod ] F n a ie s Rhn l sn sts E d s o ys r ey Ke rs u g ldsa e ia— 炎是 鼻科临床 常见 的一种 特异性感 染疾 病 。 近 年 来 , 于抗 生 素 、 皮 质 激 素 、 疫 抑 制 剂 及 放 射 治 疗 的 由 糖 免 广 泛 应 用 其 发 病 率 有 所 增 加 r 。本 文 通 过 回 顾 性 分 析 我 院 1 ] 20 0 7年 5月  ̄ 2 1 0 2年 5月 收 治 的 4 6例 患 者 的 临 床 资 料 , 并 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观察和评价 。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1 0 2年 第 3 3卷 第 1 9期
鼻 内镜 手 术 治 疗 真 菌 性 鼻 ~鼻 窦 炎 4 例 疗 效 观 察 与 评 价 6
张俊 中 李 孝丰 王 中亮
【 要 】 目的 观 察 与评 价 鼻 内镜 手 术 治 疗 真 茵 性 鼻 一 鼻 窦 炎 的 疗 效 。 方 法 对 4 摘 6例 真 茵性 鼻 鼻 窦 炎 患者 行 鼻 内镜 手 术 , 底 清 除鼻 腔 、 窦病 变 组 织 , 放 鼻 窦 , 大 鼻 窦 开 口 , 大 量 生 理 盐 水 彻 鼻 开 扩 并 4 6例 中 , 一 鼻 窦 真 菌 球 3 例 , 后 1 5年 复 发 率 00 鼻 4 术 ~ .2
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效果分析

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效果分析鼻窦内镜手术是一种用于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微创手术方法。
它通过鼻腔外部的鼻窦内窥镜引导下,将手术器械送入鼻窦内进行手术操作,避免了传统开放手术的需切开鼻腔骨壁并造成大面积创伤的缺点。
本文将对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效果进行分析。
鼻窦内镜手术可以有效地清除鼻窦内的鼻息肉。
鼻窦炎伴鼻息肉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疾病,长期累积的炎症和鼻腔分泌物容易形成鼻窦内的息肉。
鼻息肉对患者的嗅觉、呼吸等生理功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鼻窦内镜手术可以通过显微镜的引导下,精确地切除鼻窦内的鼻息肉,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手术后,鼻窦内的鼻息肉被有效地清理,帮助恢复患者的正常呼吸和嗅觉功能。
鼻窦内镜手术可以减轻鼻窦炎的炎症症状。
鼻窦炎是由于鼻腔内的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的鼻窦黏膜的炎症。
鼻窦内镜手术可以通过清理鼻窦内的炎症组织,减轻炎症症状,如鼻塞、鼻涕、鼻痛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且,鼻窦内镜手术还可以通过显微镜下的视野观察鼻窦内的病变情况,指导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冲洗、药物治疗等,以预防或延缓鼻窦炎的复发。
鼻窦内镜手术具有微创、安全、快速的优势。
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鼻窦内镜手术无需切开鼻腔骨壁,避免了大面积的创伤和术后的疼痛。
鼻窦内镜手术采用显微镜引导下的操作,使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手术区域,精确地操作手术器械,从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鼻窦内镜手术通常耗时较短,术后恢复快速,患者可以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鼻窦内镜手术还可以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鼻窦内镜手术可以在局麻下进行,不需要进行全身麻醉,减少了麻醉风险和麻醉费用。
鼻窦内镜手术通常是日间手术,无需住院,减少了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
鼻窦内镜手术可以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
通过对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效果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鼻窦内镜手术是一种微创、安全、快速并且具有较好效果的手术方法。
它可以清除鼻窦内的鼻息肉,减轻鼻窦炎的炎症症状,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效果分析

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效果分析鼻窦内镜手术是一种常用于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手术方法,其优点包括微创、可视化程度高、恢复快等。
本文旨在对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效果进行分析。
一、手术治疗效果:鼻窦内镜手术能够清除鼻窦炎的病灶,同时切除鼻腔中的鼻息肉,以达到治疗效果。
通过内窥镜的引导,可以准确定位、观察病灶并进行相应的清除和手术修复。
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具有以下优势:1. 彻底清除病灶:内窥镜引导下的手术操作可以清除鼻窦炎的病变组织和鼻腔中的鼻息肉,避免了传统手术中切口的扩大和鼻窦组织的破坏。
2. 减少并发症风险:相比于传统手术,鼻窦内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时间短,可以有效降低手术的并发症风险。
3. 视野清晰:鼻窦内镜手术利用内窥镜的引导,可以清晰观察到鼻腔和鼻窦的病变组织,准确定位并进行精确的手术修复。
4. 提高手术精确性:鼻窦内镜手术利用内窥镜引导,避免了盲目操作,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减少了对健康组织的损伤。
二、手术后的效果评估:1. 症状缓解情况:鼻窦炎常伴有鼻塞、流鼻涕、头痛等症状,经过鼻窦内镜手术治疗后,可以有效改善这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 鼻窦通气情况:鼻窦内镜手术能够清除鼻窦内的病变组织,恢复正常的鼻窦导流通道,提高患者鼻窦的通气状况。
3. 鼻息肉复发情况:鼻窦内镜手术切除鼻腔中的鼻息肉,但鼻息肉的复发是一个常见问题。
有研究表明,鼻窦内镜手术结合术后激光或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鼻息肉的复发率。
三、手术并发症:虽然鼻窦内镜手术具有微创、恢复快的优势,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手术并发症风险。
其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鼻腔粘连等,但这些并发症在熟练的鼻窦内镜手术医生操作下是可以减少的。
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
尽管手术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并发症风险,但通过熟练的内镜手术医生操作,这些风险可以被降到最低。
在选择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时,患者应当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并主动咨询医生了解手术的相关信息。
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效果分析

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效果分析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鼻塞、鼻流涕、鼻痛等。
在鼻窦炎的一些病例中,患者还会伴随着鼻息肉的出现,这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
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为使用药物进行控制,但是在一些顽固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情况下,手术治疗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从临床数据的角度,对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效果进行分析。
1. 研究人群和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2016年至2020年间,本院鼻科门诊诊断为鼻窦炎同时伴有鼻息肉,并且采用鼻窦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120例。
其中男性64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为44岁。
手术方式为鼻窦内镜下切除鼻息肉,并行开窦术。
手术时间平均为70分钟,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再发等等。
另外,我们将手术完成后的6个月时间点作为我们的随访时间点。
2. 结果在120例患者中,手术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鼻塞、鼻流涕、嗅觉障碍等症状明显改善,症状缓解率达到了91.7%。
同时,手术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也较少,出血病例仅有5例,感染病例有1例,且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实验组的随访结果表明,手术治疗后6个月鼻息肉的再发症例率较低,仅为4.2%。
3. 讨论鼻窦炎和鼻息肉病情的发展进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病情的不同,采取的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而对于一些顽固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传统的药物治疗常常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而对于这类患者,鼻窦内镜手术治疗已经成为相对成熟的治疗手段,其取法痛苦小、恢复快、效果较佳。
本次实验的结果表明,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其疗效显著,且术后6个月鼻息肉的再发症例率较低。
同时,手术操作相对简便,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4. 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较好的疗效和稳定性。
对于顽固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可以优先考虑采用此类手术手段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效果分析

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效果分析引言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常见于鼻窦黏膜发生感染时,由于排泄障碍,导致鼻窦内分泌物淤留,炎症反应加重,使患者出现鼻塞、脓性分泌物、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
而伴随鼻窦炎的鼻息肉更是一种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鼻窦内镜手术则被广泛应用于鼻窦炎及鼻息肉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对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一、鼻窦内镜手术治疗的基本原理鼻窦内镜手术是目前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鼻窦内镜进行微创手术,直接观察和处理鼻窦及鼻腔疾病,通过手术切除鼻窦内的病变组织,达到清除病灶、疏通排泄通道和缓解炎症的目的。
鼻窦内镜手术的操作过程主要包括鼻腔内镜的插入、鼻窦内病变组织的切除、鼻窦内清洗和引流、术后的处理等环节。
鼻窦内镜手术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备受患者和医生的青睐。
二、鼻窦内镜手术治疗的适应症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适用于鼻窦炎伴鼻息肉、鼻窦息肉、鼻咽部深层腭垂肥大患者等。
鼻窦炎伴鼻息肉是鼻窦内镜手术的主要适应症之一。
鼻息肉一般发生在鼻窦黏膜表面,由于慢性鼻炎、鼻窦炎等原因导致鼻腔黏膜慢性炎症反复发作,鼻窦内黏膜充血肿胀,粘膜表面皱褶增生,最终形成息肉。
鼻息肉的形成不仅会导致鼻窦内排泄通道阻塞,引起鼻窦黏液潴留和感染,还会导致鼻通气受阻、嗅觉丧失、面部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鼻窦内镜手术可以直接观察和处理鼻窦内的病变组织,通过手术切除息肉、清洗鼻窦、缓解炎症、引流排泄,有效治疗鼻息肉,提高治疗效果。
三、鼻窦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价关于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效果评价,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
根据文献报道和临床实践,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效果主要从手术效果、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价。
1. 手术效果: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手术效果主要包括手术切除率和手术时间等指标。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色 、褐 色 、棕色 及 黄色 等 ,手术 最 后用 生理 盐水 及 双氧 水对 鼻 腔
发挥作用 ,术中对硬脑膜和眶骨膜的保护和彻底清除已病变的骨
质 和软组 织 也是治 疗侵 袭性 鼻一 鼻窦 炎 的关键 。 术 后需 采用 抗真 菌 的药物 以防感染 ,但 是抗 真菌 药物 的使用
理盐 水 反复 冲洗 窦 腔 内残 留的 霉菌 团块 ,对 于蝶 窦 病变 者尽 量 彻
不及时治疗往往会产生严重后果 ,对于此类真菌性鼻一鼻窦炎治
疗 的关键 是 彻底 的清 除病 灶 ,去 除坏 死组 织 ,使抗 真 菌药 物有效
底清除腔内病变 ,对于筛窦病变者行 自前向后的顺序清理病变范
1 . 2 治 疗 方 法 :所 有 患 者 均 在全 身 麻 醉 下行 鼻 内镜手 术 。对 于 伴 有鼻 中 隔偏 曲 的患者 应先 行 鼻 中隔矫 正 术 ,对 于 鼻 腔结构 不 良 者 同时 行切 除术 。经鼻 内镜 开上 颌 窦 自然 口,首 先 对鼻 腔 内 的菌
团及 脓 液进 行清 理 ,并 对息 肉样 变 黏膜 进行 彻底 去 除 ,然后 用 生
1 . 1 一般 资料 :选择 我 院2 0 1 0 年1 月~ 2 0 1 2 年l 2 月 收治 的真菌 性
和 黏 膜 以及 鼻 腔 周 围结 构进 行 保 护 ,大 大 减 少术 后 并 发 症 的发 生 ,鼻 内镜 下 冲洗 鼻 腔 ,可 利用 弯 头 吸 引 器对 上 颌 窦 窦腔 内的 真 菌 菌 块 进 行 反 复 的 冲洗 ,可 彻底 清 除病 灶 ,行 鼻 内镜 治 疗 可 以重 建 鼻 腔 内 的 引 流 道 ,有 利 于术 后 在 明视 的 条 件 下 清 理 病 灶 ,随 时 了解 鼻 腔周 围局 部 病情 的变 化 。 】 。在 本 组 的病 例 中 , 3 例鼻 一 鼻 窦 真 菌 球无 复发 ;8 例 变 应 性 真 菌 性鼻 一 鼻 窦 炎 和 l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霉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
2012-03-21T10:43:55.2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3期供稿 作者: 杨家富 任海燕 李丽 黄成彬 赵丽丹
[导读] 霉菌性鼻窦炎通常是一种良性疾患。
杨家富 任海燕 李丽 黄成彬 赵丽丹(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
【中图分类号】
R76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0259-01
霉菌性鼻窦炎通常是一种良性疾患,但是随着病程的延长,病变部位的不同,感染菌种的不同以及宿主机体免疫状态的改变,本病可
以在一定时间内发生从非侵袭性病变发展至迅速致命的侵袭性变化。现对
2005~2009年52例霉菌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手术效果满
意。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2例,其中男16例,女36例,年龄28~56岁;病程6个月~3年,全部无手术史;单纯上颌窦病45例,累及筛窦7
例
;单侧发病50例,双侧发病2例;主要症状:头闷、头痛、鼻塞、脓涕、涕中带血、有时擤出褐色或灰白色团块状物。鼻镜检查:鼻腔黏膜及
鼻甲充血重,中鼻甲、下鼻甲表面常有灰白色干酪样物附着,常伴发中鼻道息肉、中鼻甲息肉样变。全部患者均行鼻窦冠状位
CT检查提示:
患侧窦腔内均有高密度软组织块影或黏膜明显增厚,并含有密度不均匀的点状或斑片状及条素状钙化灶,部分患者有鼻中隔偏曲、中鼻甲
肥大、泡状中甲、上颌窦内侧壁骨质破坏吸收。
1.2
手术方法 52例均采用单径路鼻内镜术治疗,除2例全麻外,其他均采用局部麻醉和表面麻醉,根据术前CT所见情况不同,在鼻内
镜直视下,摘除鼻腔息肉,切除钩突,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并于下鼻道开窗,清除窦腔内干酪样霉菌团块及脓性分泌物。如累及后筛,
开放后组筛窦
;如累及蝶窦,经蝶窦自然孔开放蝶窦,清除窦腔内真菌样团块,保留上颌窦内的正常黏膜,术后检查无病灶残留。
1.3
术后处理及随访 术后2d撤鼻腔填塞后即开始行鼻窦冲洗,用布地奈德喷鼻剂喷鼻,定期行鼻内镜复查。术后每月2次在门诊进行
鼻窦镜下术腔换药半年,换药过程中清除术腔出现的囊泡息肉,解除术腔粘连,部分患者因上颌窦自然口黏膜损伤过多出现窦口狭窄,重
新扩大缩窄的上颌窦自然口。
2
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6个月按海口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治愈:症状消失,鼻内镜下创面愈合,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
所有病例均治愈。窦腔内无异常分泌物,窦口引流好,随访平均
1年,无复发。
3
讨论
霉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可长期存在于鼻腔和鼻窦的黏膜上,临床该病起病隐袭,病变不易发现,多单侧发病,低氧、低pH值血症、
低免疫功能及高糖环境适合霉菌的生存,各种因素所致窦口阻塞,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长期使用抗生素,均易致病。在霉菌性鼻窦炎
患者中,女性多发于男性,可能与女性的生活习惯、免疫功能、雌激素的水平有关系
;上颌窦最好发,依次为筛窦、蝶窦及额窦;临床典型
症状
:鼻涕带血或伴单侧头面部疼痛或鼻腔有异味。典型的霉菌性鼻窦炎CT特征是单窦发病,病变窦内致密模糊,有散在钙化斑,窦壁受压
呈膨胀性改变。其中钙化斑是霉菌感染的特性。鼻内镜检查,部份患者有息肉,中鼻道有干酪样物。
CT检查是术前明确诊断、制定手术方
案的重要依据。这对于术式的选择、手术的切除范围、及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有指导意义。霉菌性鼻窦炎的治疗以手术首选,传统的术
式只能清除上颌窦内的病变而不能真正解决其发病的根本原因,远期效果很难保证。鼻内镜手术可以有效清除鼻道窦口复合体的病变,扩
大上颌窦窦口,并于下鼻道开窗,能彻底清理上颌窦内病变而保留鼻窦黏膜,并通过鼻中隔矫正术,中鼻甲部分切除术保证中鼻道及窦腔
内的引流通畅,去除诱因,促进疾病的痊愈、鼻窦黏膜功能的恢复和避免疾病的复发。总之,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本病的优势是
:①清除病变
彻底,使病窦建立足够的通气及长期引流通道,从而彻底改变霉菌菌落赖以生存的微环境,降低复发率
;②鼻窦功能保全好,患者所受痛苦
轻,术后几乎没有后遗症状
;③便于术后观察术腔情况,对于个别复发病例,还可再次于窥镜下清除病变而获同样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韩德民,张罗,倪鑫.内镜鼻窦手术及其扩展应用.
[2]
刘铭,刘华超,韩德民.鼻及鼻窦的霉菌性疾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0,7(4):25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