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圆全章导学案

初三数学圆全章导学案
初三数学圆全章导学案

与圆有关的角的综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弧、弦、圆心角、圆周角直接按

的关系及圆心角、圆周角定理及相关推论;

2、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弧、弦、圆心角、圆

周角之间的关系进行角的转换和计算。

一、导学探究

知识概述

一、圆心角:

1、的角叫圆心角.

2、圆心角定理:在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相等,所对的也相等;

3、圆心角定理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两个、两条、两条、两条弦的中有一组量相等,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二、圆周角

1、顶点在,两条边的角叫做圆周角.

2、圆周角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

3、圆周角定理的推论:

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推论2:(或)所对的圆周角等于90°;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

4、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

推论:圆内接四边形的任何一个外角等于它的.

二、精讲多动

一、加深理解

1、对圆周角的理解

①如图,∠AOB与∠ACB是AB对的圆心角与圆周角,故有:∠ACB=∠AOB,反之∠AOB=∠ACB.

②定理的作用是勾通圆心角,圆周角之间的数量关系.

2、对圆周角定理的两个推论的理解(1)推论1:

①是圆中证角相等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②若将推论1中的“同弧或等弧”改为“同弦或等弦”结论就不成立

了.因为一条弦所对的圆周角有两种可能,一般情况不相等(如图

中的∠1与∠2).

③推论1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的前提条件是“在同圆或等圆中”,离开这个前提条件,结论不成立(如图中的AC BD

与).

④联系圆心角定理推论可得:在同圆或等圆中,

C B

(2)推论2应用广泛,一般地,如果题目中有直径时,往往作出直径上的圆周角——直角;如果需要直角或证明垂直时,也往往作出直径即可解决问题,推论也是证明弦是直径常用的办法. 3、对圆的内接四边形定理的理解

(1)“内对角”是圆内接四边形的专用名词,是指与四边形的一个外角相邻的内角的对角. (2)定理的另一个含义是对角和相等(都为180°).

(3)定理是证明与圆有关的两角相等或互补关系的重要依据.

(4)使用定理时,要注意观察图形,不要弄错四边形的外角和它的内对角的位置. 二、解题方法技巧点拨

1、圆心角和圆周角之间的换算

例1、已知:如图,AB 为⊙O 的直径,弦CD 交AB 于P ,且∠APD =60°,∠COB =30°,求∠ABD

的度数.

例2、如图,△ABC 中,AB =AC ,∠A =80°,以AB 为直径的半圆交AC 于D ,交BC 于E .求A

D D EB

E 、、所对圆心角的度数.

点评:(1)辅助线AE ,构造了“直径上的圆周角是直角”的基本图形,因此在关于直径的问题中,常添辅助线使之构成直角三角形.即有直径,得直角.

(2)本题还有副产品BE =EC ,你注意了吗?该副产品有时很有用.

仿解:如图,BC 为半圆O 的直径,点F 是弧BC 上一动点(点F 不与B 、C 重合),A 是弧BF 上的中点,设∠FBC =α, ∠ACB =β.

⑴当α=50°时,求β的度数。

⑵猜想α与β之间的关系,并给与证明。

2、 圆内角、圆外角、圆周角之间的运算题 圆内角:角的顶点在圆内的角叫做圆内角.

圆外角:角的顶点在圆外,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

例3、如图,圆的弦AB 、CD 延长线交于P 点,AD 、BC 交于Q 点,∠P =28°,

∠AQC =92°,求∠ABC 的度数.

P

分析:圆内角和圆外角都是通过圆周角建立联系,故圆内角∠AQC 与圆外角∠P 可通过圆周角∠ABC (∠ADC )与∠A (∠C )建立起联系。 点评:

⑴圆内角与圆外角都通过圆周角建立联系.

⑵同弧对的圆内角、圆外角、圆周角之间的大小关系是:圆内角>圆周角>圆外角. ⑶圆内角等于它所对弦对的圆周角与它对顶角所对的弧对的周角之和.(如图, ∠AQC =∠ABC +∠A ).

⑷圆外角等于它所截两条弧所对的圆周角之差(如图,∠P =∠ABC -∠A ).

3、与圆周角有关的证明

例4、如图,△ABC 内接于⊙O ,AE ⊥BC 于D ,交⊙O 于E ,AF 为⊙O 的直径. ⑴求证:∠BAF =∠CAE . (2) 求证:AB ·AC =AD ·AF ;

(3)若过O 作ON ⊥AB 于N ,则ON 与CE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

例5、如图,AB 是△ABC 外接圆O 的直径,D 为⊙O 上一点,且DE ⊥CD 交BC 于E , 求证:EB ·CD =DE ·AC .

例6、如图,△ABC 是⊙O 的内接三角形,⊙O 的直径BD 交AC 于E , AF ⊥BD 于F ,延长AF 交BC 于G .求证:AB 2=BG ·BC .

例7、已知:⊙O 1的圆心O 1在⊙O 2上,且两圆交于A 、B 两点,O 1D 为⊙O 2的弦,交⊙O 1于C ,求证:O 1C 2=O 1E ·O 1D .

点评:在圆中有弧中点时,常用以下三种辅助线.

①过弧中点作半径;②连等弧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③连等弧对的弦.

D

B

4、与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有关计算问题 例8、如图,已知AB 是半圆O 的直径,∠BAC =40°,D 是AC 上任意一点,那么∠D 的度数是________.

仿解:如图,AB 是⊙O 的直径,BC 是弦,OD ⊥BC 于E ,交弧BC 于D . (1)请写出四个不同类型的正确结论; (2)若BC =8,ED =2,求⊙O 的半径.

(3)连CD ,设∠BDC =α,∠ABC =β,探究α与β之间的关系式,

并给给予适当的说明。

例9、已知: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且∠BOD =100°.求∠A 的度数.(注意:此题不止一种情形)

仿解:已知⊙O 中弦AB 的长等于半径长,则弦AB 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为 .

5、与圆的内接四边形有关的证明问题

例10、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于E ,G 是AC 上任意一点,AG 、DC 的延长线交于F .求证:∠FGC =∠AGD .

点评: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是沟通圆外角和圆内角的桥梁,此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构造圆内接四边形.

变式:①此题条件不变,问DG ·CG 是否与AG ·FG 相等.

②是否有AC 2=AG ·AF 成立? 6、巧妙构造四点共圆解题.

例11、在等腰△ABC 中,AC =BC ,∠C =1000,点P 在△ABC 的外部,并且PC =BC ,求∠APB 的度数。

思路点拨:由题中的条件AC =BC =PC ,联想到圆的定义,画出以点C 为圆心,AC 为半径的圆,巧妙地构造出圆心角∠

ACB =1000, 圆周角∠APB =500问题,使此题得以突破与解决。

三、优选精练

1、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 .90°的圆角所对的弦一定是直径;

B .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弦长也相等;

C .圆周角等于其所对弧的度数的一半;

D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也相等

2、如图,已知直线BC 切⊙O 于点C ,PD 为⊙O 的直径,BP 的延长线与CD 的延长线交于点A ,∠A =28°,∠B =26°,则∠PDC = .

3、如图所示,P 为等边三角形ABC 外接圆上一点,则∠APB 的度数是

4、如图,⊙O 1和⊙O 2相交于A 、B ,分别过A 、B 作两条直线与⊙O 1交于C 、E ,与⊙O 2交于E 、F ,如∠

ADF =

100

°,那么∠ACE = .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如图,四边形OADC 中, A

知∠BOC =20°,那么∠6、(2009肇庆)9.如图 4,⊙ 第6题图 第7 第8题图 7、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是圆上一点,作弦CD ⊥AB ,当线交圆周于一点E ,此点( A .是AB 的中点; B 8、如图,⊙O 的内接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交于P ,已知AB =BC ,求证:△ABD ∽△DPC 。

9、如图,半圆的半径为2cm ,点C 、D 三等分半圆,求阴影部分面积.

10、(07年重庆)已知,如图:AB 为⊙O 的直径,AB =AC ,BC 交⊙O 于点D ,AC 交⊙O 于点E ,

∠BAC =45?。给出以下五个结论:∠EBC =22.5?;

12BD =DC ;1

2

AE =2EC ;劣弧AE 是劣弧DE 的2倍;⑤AE =BC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11、如图,量角器外沿上有A 、B 两点,它们的读数分别是70°、40°,则∠1的度数为 . 12、(2008年海南) 如图8, AB 是⊙O 的直径,点C 在⊙O 上,∠BAC =30°,点P 在线段OB

上运动.设∠ACP =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13、(07年广西柳州、北海)如图所示,AB =AC ,AB 为⊙O 的直径,AC 、BC 分别交⊙O 于E 、D ,连结ED 、BE .

(1)试判断DE 与BD 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2)如果BC =6,AB =5,求BE 的长.

14、(2009南充市)如图8,半圆的直径AB =10,点C 在半圆上,BC =6. (1)求弦AC 的长;

(2)若P 为AB 的中点,PE ⊥AB 交AC 于点E ,求PE 的长.

15、(2009黄冈市)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点C 是⊙O 上一点,连结BC ,AC ,过点C 作直线CD ⊥AB 于点D ,点E 是AB 上一点,直线CE 交⊙O 于点F ,连结BF ,与直线CD 交于点G .求证:2

BC BG BF =

16、(2009年衢州)如图,AD 是⊙O 的直径.

(1) 如图①,垂直于AD 的两条弦B 1C 1,B 2C 2把圆周4等分,则∠B 1的度数是 ,∠B 2的度数是 ;

(第11题图)

(第15题图)

?

E D C B

A

O 第10题图

(第13题图)

P

B C E A (14题)

B

(2) 如图②,垂直于AD 的三条弦B 1C 1,B 2C 2,B 3C 3把圆周6等分,分别求∠B 1,∠B 2,∠B 3的度数; (3) 如图③,垂直于AD 的n 条弦B 1C 1,B 2C 2,B 3 C 3,…,B n C n 把圆周2n 等分,请你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B n 的度数(只需直接写出答案).

17、(2008陕西)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C =5,CB =12,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过A 、C 、D 三点的圆与斜边AB 交于点E ,连接DE .

(1)求证:AC =AE ;

(2)求△ACD 外接圆的半径.

18、(2009成都)如图,Rt△ABC 内接于⊙O ,AC =BC ,∠BAC 的平分线AD 与⊙0交于点D ,与BC 交于点E ,延长BD ,与A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连结CD ,G 是CD 的中点,连结0G . (1)判断0G 与CD 的位置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证明;

(2)求证:AE =

BF ; (3)若3(2OG DE ?=,求⊙O 的面积。

A

B

19、(2010浙江金华)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是BD 的中点,CE ⊥AB 于 E ,BD 交CE 于点F . (1)求证:CF =BF ;

(2)若CD =6, AC =8,求⊙O 的半径与CE 的长.

图3图2图1

C 2

B

D D D B n n -2-1n B 3

3

20、(2010湖北荆门)如图,圆O 的直径为5,在圆O 上位于直径AB 的异侧有定点C 和动点P ,

已知BC :CA =4:3,点P 在半圆弧AB 上运动(不与A 、B 两点重合),过点C 作CP 的垂线CD 交PB 的延长线于D 点. (1)求证:AC ·CD =PC ·BC ;

(2)当点P 运动到AB 弧中点时,求CD 的长;

(3)当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CD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面积S 。

21、如图,⊙O 1与⊙O 2交于A 、B 两点,点O 1在⊙O 2上,⊙O 2的弦O 1C 交AB 、⊙O 1于D 、E 。求证:(1)C O D O AO 112

1?=;(2)E 为△ABC 的内心。

22、如图,四边形ABCD 的四个顶点都在⊙O 上,AC ⊥BD 于E ,OF ⊥AB 于F ,求证:CD =

2OF.

23、如图,已知AD 是△ABC 外角∠EAC 的平分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D ,延长DA 交△ABC 的外接圆于点F ,连结FB 、FC 。(1)求证:FB =FC ;(2)FD FA FB ?=2

;(3)若AB 是△ABC 的外接圆的直径,∠EAC =120°,BC =6cm ,求AD 的长。

浅谈初三数学“导学案”的编制与应用

浅谈初三数学“导学案”的编制与应用 浅谈初三数学“导学案”的编制与应用 民乐县第四中学:杨学贵 【关键词】共同参与;原则;要求;基本流程 今年我校制定了以“学案导学”来带动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带动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的教改思路。数学组的老师们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倡导和指导下,他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编写导学案。一份好的导学案既能承载学生的学习目标,又能强化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是一个学科知识的循环系统。它能保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并逐步升华为一种学习能力。为此,“导学案”的科学、恰当的编制和应用显得极为重要。 一、导学案与传统的教案的不同之处 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如果用一个比喻来概括,导学案就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好的导学案能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导学案与传统的教案不同。导学案的制定是基于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上来。学案是师生共同参与、良好互动的载体。而传统的教案和讲学稿是从教师的“教”出发,重在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强调的只是传授的结果而非学生“学”的过程。 二、编制导学案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和具体要求 导学案编写应遵循这样几个基本原则:一是主体性原则。导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学生作为课堂唯一的主人,其主体地位应凸显出来。二是导学性原则。导学案重在引导学生自学,要做到目标明确,流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23.1 旋转和旋转的性质

如图,E 是正方形ABCD 中CD 边上任意一点,以点A 为中心,把△ADE 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例题: 练习1 :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 是BC 上一点, ?ABD 经过旋转后到达?ACE 的位置。(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2)旋转了多少度? (3)如果M 是AB 的中点,那么经过上述旋 转后,点M 转到了什么位置? E D C B A M . 随堂训练 1.如图a ,△AOB 旋转到△A′OB′的位置.若∠AOA′=90°,则旋转中心是点______.旋转角是______.点A 的对应点是______.线段AB 的对应线段是______.∠B 的对应角是______ ∠BOB′=______. 图 a 图b 2.如图b ,已知△ABC 是直角三角形,∠ ACB=90°,AB=5㎝,BC=3厘米,△ABC 绕点C 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

DEC,则∠D=______,∠B=______,DE=_______㎝,EC=______㎝,AE=_______㎝三.归纳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掌握情况) 四.拓展提升: 1.如图1.正方形ABCD中有一点P,把△ABP绕点点B旋转到△CQB,连结PQ,则△PBQ的形状是____________. 2.如图2. P是等边△ABC内一点,△AQC是由△APB旋转所得,则∠PAQ= _______ 中考链接 (2016.深圳)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EFOG绕与之边长相等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O旋转任意角度,求图中重叠部分的面积。(让学生思考、讨论,充分想象,寻求不同的解法) G E F O C A B D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24章 圆小结与复习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

圆 课题:第二十四章:小结与复习序号: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圆的有关概念,探索并理解垂径定理,探索并认识圆心角、弧、?弦之间的相等关系的定理,探索并理解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定理. 2、探索并理解点和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直径之间的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3、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和正多边的有关计算. 4、熟练掌握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及其它们的应用;?理解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并熟练掌握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结与复习,使学生对本章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在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查漏补缺。提高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信心。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结合课本的本章结构图,全面复习本章所学内容,并回答“回顾与思考中提出的问题 课堂导学: 1.情景导入 数学24章《圆》的学习内容全面结束,这节课我们共同回顾并整理本章学习的内容 2. 出示任务自主学习 (1)在同圆或等圆中的弧、弦、圆心角、有什么关系?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它所对的圆心角有什么关系? (2)垂径定理的内容是什么?推论是什么? (3)点与圆有怎样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呢?圆和圆呢?怎样判断这些位置关系?请你举出这些位置关系的实例? (4)圆的切线有什么性质?如何判断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 (5)正多边形和圆有什么关系?你能用正多边形和等分圆周设计一些图案吗? (6)举例说明如何计算弧长、扇形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3.合作探究 《导学》难点探究和展题设计 三、展示与反馈 检查自学情况,解决学生疑惑 四、课堂小结 1.圆的有关概念.基本性质和相关的定理及其运用 2.点和圆.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及其所对应的数量关系 3.会进行正多边形.弧长.扇形.圆锥以及简单图形的有关计算。 4.体会并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 5.养成反思的学习习惯。 五、达标检测: 完成104页《导学案》.自主测评1—9题 课后作业: 教材120页复习题24

圆的相关概念及性质复习导学案

圆的相关概念及性质复习导学案 一、中考要求(复习目标) 1.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 2.探索圆的性质,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 3.掌握垂径定理及推论的应用; 4.了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5.圆的对称性(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二、复习重点 1.垂径定理及推论; 2.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3.圆周角的定理及其推论; 4.与性质相关的计算 三、复习难点 1.垂径定理及推论; 2.圆心角与圆周角之间的关系以及圆周角的相关性质; 3.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4.与性质相关的综合计算 四、知识回顾 考点一:圆 1.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叫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 2.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_______;经过圆心的弦叫______;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_______;大于半圆的弧叫_______;小于半圆的弧叫_______. 考点二:圆的对称性 圆是一个特殊的图形,它既是一个____对称图形,又是一个____对称图形。 考点五: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1.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______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________; 2.推论:(1)平分弦(非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4)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考点三: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1.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弦的弦心距相等; 2.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两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考点四:圆心角与圆周角 1.圆心角定理:圆心角的度数和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相等; 2.圆周角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3)如果三角形的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五、基础训练 1.下列命题:(1)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2)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3)在同圆或等圆中,等弦所对的弧相等;(4)90°的角所对的弦是直径。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A .0 B. 1 C .2 D .3 2.如图,矩形ABCD与⊙O交于点A、B、F、E,EF=3,DE=1.则AB= 。 3.如图,在⊙O中,弦AB= AD= CD,弦AB、DC的延长线交于点P. 若∠ABD=55°,则∠AOD= ,∠P= 。 第2题第3题 4.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D是⊙O的直径,连接CD,若⊙O的半径r=3,AC=4,则CD的值是多少? 5.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D是BC边上的高。已知BD=8,CD=3,AD=6,则直径AM的长是多少?

初中数学导学案

课题: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三) 编写教师: 学生姓名: 导学目标: 1、 掌握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步骤,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探索球赛积分表中数量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并且明确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要注意解方程的过程是否正确,还要检验方程的 解是否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3、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养成自觉反思的良好习惯。 重点: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不仅会列方程求出问题的解,还会进行推理判断。 难点: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课本P106中“某次篮球联赛积分榜”。 学生观察积分榜,并思考下列问题: (1) 用式子表示总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2) 某队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 在学生充分思考、合作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要解决问题(1)必须求出胜一场积几分,负一场积几分,你能从积分榜中得到负一场积 几分吗?你选择其中哪一行最能说明负一场积几分? 通过观察积分榜,从最下面一行数据可以发现,负一场积1分,那么胜一场积几分呢? 解:设胜一场积x 分,从表中其他任何一行可以列方程,求出x 的值。 例如从第三行的方程:23159=?+x ,解得x=2. 用表中其他行可以验证,得出结论:负一场积1分,胜一场积2分. (1) 如果一个队胜m 场,则负(14-m)场,胜场积分为2m ,负场积分为14-m , 总积分为2m+(14-m)=m+14。 (2) 如果设一个队胜了x 场,则负了(14-x )场,若这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 分,那么列方程为:x x -=142,解得3 14=x . 想一想,x 表示什么量?它可以是分数吗?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这里x 表示一个队所胜得场数,它是一个整数,所以314= x 不符合实际意义。由此可以判定没有哪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 拓展延伸: 如果删去积分榜的最后一行,你还能用式子表示总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吗? 设胜一场积x 分,则前进队胜场积分为10x ,负场积分为(24 -10x )分,他负了4场,

《旋转》导学案(全章)

课题:23.1图形的旋转(1) 【学习目标】 1、掌握旋转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 2、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 3、利用性质解 决相关问题。 把一个平面图形_平面内某一点O ______________ 个角度,就叫做图形的旋转, 点 0 叫做 __________ ,转动的角叫做 __________ 。因此,旋转的决定因素是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_ 、剖析展示 1. 钟表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 60分.(1)指出它的旋转中心; ⑵经过20 分,分针旋转了 ___________ . 2 .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做三角形 OAB ,它绕0点按顺时针 方向旋转得到△ OEF ,在这个旋转过程中:(1)旋转中心是 _____________ 转角 2)如图,已知△ABC 和直线L ,请你画出△ABC 关于L 的对称图形A A 'B'C 是 ___________ 2 )经过旋转,点 A 、B 分别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厶ABC 是等边三角形,D 是BC 上一点,厶ABD 经过旋转后到达 虫ACE 的位置。(1)旋转中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旋转了 _______ 度.(3)如果M 是AB 的中点,那么经过上述 旋转后,点M 转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自学教材P60探究,总结归纳旋转的性质。 3)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等腰三角形呢?你还能指出其它的吗? 4) 总结:(1)平移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2 )如何画一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对称轴) 加勺对称图形并口述它既有的一 些性质.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旋转性质的应用 课本p61练习2. 3. (3)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学习重点】旋转相关概念以及性质。 【学习难点】利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学指导 、归纳点拨 2、预习探究 B 1、引入导学 1)将如图所示 点B 的对应点为点 的四边形ABCD 平移, D ,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ED c E

第三章《圆》导学案

3.1 圆的对称性(1) 一、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圆的轴对称性及有关性质的过程 2、掌握垂径定理 3、会运用垂径定理解决有关问题 重点:垂径定理及应用难点:垂径定理的应用 二、知识准备: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的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_________,这条直线叫做______。 2、圆是中心对称图形,_________是它的对称中心;圆具有_________性。 三、学习内容:(阅读课本68-75,完成学案上的内容) 1、“圆”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什么?操作:①在圆形纸片上任画一条直径;②沿直径将圆形纸片折叠,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任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练习:1、判断下列图形是否具有对称性?如果是中心对称图形,指出它的对称中心;如果是轴对称图形,指出它的对称轴。 2、将第二个图中的直径AB 改为怎样的一条弦,它将变成轴对称图形? 探索活动:1、如图,CD 是⊙O 的弦,画直径AB ⊥CD ,垂足为P ,将圆形纸片沿AB 对折,你发现了什么? 2、你能给出几何证明吗?(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 3、得出垂径定理: 4、注意:①条件中的“弦”可以是直径; ②结论中的“平分弧”指平分弦所对的劣弧、优弧。 5、给出几何语言 B

O F E D C B A A B F M D O 例1、如图,以O 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 交小圆于点C 、D ,AC 与BD 相等吗?为什么? 例 2 如图,已知:在⊙O 中,弦AB 的长为8,圆心O 到AB 的距离为3。 ⑴求⊙O 的半径; ⑵若点P 是AB 上的一动点,试求OP 的范围。 四、知识梳理: 1、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2、垂径定理的推论,如:平分弦(非直径)的直径垂直于这条弦, 且平分弦所对的弧等。 五、达标检测: 1、 如图,∠C=90°,⊙C 与AB 相交于点D ,AC=5,CB=12,则 2、已知,如图 ,⊙O 的直径AB 与弦CD 相交于点AEC =45°,则 CD 的长为 。 3. 如图,在⊙O 中,CD 是直径,AB 是弦,CD ⊥AB ,垂足为M .则有_____= , ____= . T3 T4 T5 T6 4.过⊙O 内一点P 作一条弦AB ,使P 为AB 的中点. 5.⊙O 中,直径AB ⊥弦CD 于点P ,AB=10cm,CD=8cm ,则OP 的长为 CM. 6.如图,已知在⊙O 中,弦AB 的长为8cm ,圆心O 到AB 的距离为3cm ,则⊙O 的半为 . 7.⊙O 的弦AB 为5cm ,所对的圆心角为120°,则圆心O 到这条弦AB 的距离为___ 8.圆内一弦与直径相交成30°且分直径为1cm 和5cm ,则圆心到这条弦的距离为 CM 9.在半径为5的圆中,弦AB ∥CD,AB=6,CD=8,则AB 和CD 的距离为 . 10. 一跨河桥,桥拱是圆弧形,跨度(AB)为16米,拱高(CD)为4米,求: ⑴桥拱半径⑵若大雨过后,桥下河面宽度(EF)为12米, 求水面涨高了多少? O A B P O P B M O A C D P A O C D B O A B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23章《旋转》导学案

旋转【知识点一】旋转及其性质 1、旋转的定义: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旋转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旋转的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________;(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________; (3)旋转前后的图形________。 1、如图,△ABC和△ADE均为正三角形,则图中可看作是旋转关系的三角形是() A、△ABC与△ADE B、△ABC与△ABD C、△ABD与△ACE D、△ACE与△ADE 2、下列运动属于旋转的是() A、滚动过程中的篮球的滚动 B、钟表的钟摆的摆动 C、气球升空的运动 D、一个图形沿直线对折的过程 【类型一】旋转性质问题 例1、如图,把一个直角三角尺ACB绕着30°角的顶点B按顺时针旋转,使得点A与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的点E 重合。 (1)直角三角尺绕点B旋转了多少度;(2)连接CD,试判断△CBD的形状; (3)求∠BDC的度数。 3、如图1,△ABC为直角三角形,∠ACB = 90°,AB = 5 cm,BC = 3 cm,AC = 4 cm,△ABC绕着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到达△DEC的位置,那么∠D = ,∠B = ,DE = cm,CE = cm,AE = cm,DB = cm,DE与AB的位置关系是。 图1 图2 图3 4、如图2,将△ABC绕点A旋转100°,得到△ADE,若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则∠B的度数为_________。 5、如图3,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E为CD边上一点,DE = 1,以点A为中心,把△ADE按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E’,连接EE’,则EE’的长等于________。 6、已知:如图,点P是正方形内一点,△ABP旋转后能与△CBE重合。 (1)△ABP旋转的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了多少度? (2)若BP = 2,求PE的长。 【类型二】旋转重合问题:判断一个图形旋转几次,每次旋转多少度,关键是观察图形中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圆教学案

课题: 圆 【学习目标】 1、理解圆的描述定义,了解圆的集合定义. 2、经历探索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以及如何确定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会确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难点:初步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并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和运动、集合的观点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认真完成教学案的问题,并把自己的疑问写出来,最后小组交流并解决。 【自主学习】(自学课本P65---P67思考下列问题) 1、举例说出生活中的圆。 2、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

3、你是怎样画圆的你能讲出形成圆的方法有多少种吗 【合作探究】(由自主学习第四题归纳总结下列概念) 1、圆的集合定义 (集合的观点) 2、圆的运动定义:_______________ (运动的观点) 圆心:半径: 3、圆的表示方法: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读作 “”. 4、同时从圆的定义中归纳:(1)圆上各点到(圆心)的距离 都等于半径); (2)到定点的距离等于的点都在同一个圆上. 5、与圆的有关概念讨论圆中相关元素的定义.如图,你能说出弦、 直径、弧、半圆的定义吗 弦:;

直径: ; 弧: ; 弧的表示方法: ; 半圆: ; 等圆: 等弧“ 优弧: 劣弧: ; 6、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在平面内任意取一点P ,点与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若⊙O 的半径为r , 点P 到圆心O 的距离为d ,那么: 点P 在圆 d r 点P 在圆 d r 点P 在圆 d r 【训练案】 1、设AB=3cm ,作图说明满足下列要求的图形: (1)到点A 和点B 的距离都等于2cm 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2)到点A 和点B 的距离都 ?? ?

初中数学 第三章 三角形 全章导学案

第四章 三角形 4.1 认识三角形(1)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2、能证明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能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按角将三角形分成三类。 学习重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理和应用。 学习设计: (一) 预习准备 (1)预习书62-65页 (2)思考①三角形的角之间的关系①三角形的分类 (3)预习作业 三角形中角的关系:(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是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 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为三类: 三角形; 三角形和 三角形。 (二) 学习过程 例1 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例2 在①ABC 中,(1)0 82,42,C A B ∠=∠=∠则= (2)5,A B C C ∠+∠=∠∠那么= (3)在①ABC 中,C ∠的外角是120°,B ∠的度数是A ∠度数的一半,求①ABC 的三个内角的度数

变式训练:在①ABC 中(1)00 78,25,B A C ∠=∠=∠则= (2)若C ∠=55°,010B A ∠-∠=,那么A ∠= ,B ∠= 例3 已知①ABC 中,::1:2:3A B C ∠∠∠=,试判断此三角形是什么形状? 变式训练:已知①ABC 中,0 90,2,A B B C ∠-∠=∠=∠试判断此三角形是什么形状? 例4 如图,在①ABC 中,090ACB ∠=,CD ①AB 于点D , 1,2?A B ∠∠∠∠与有何关系与呢 例5 如图,已知0 60,30,20,A B C BOC ∠=∠=∠=∠求的度数。 2 1D C B A O C B A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23.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3.3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 一、导学 1.导入课题:请同学们观察欣赏下列图案(投影).你能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分析下图中各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吗?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图案设计——板书课题. 2.学习目标: (1)学会利用旋转变换进行图案设计,设计出各种图案. (2)学会利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的知识,进行多角度、多手法的组合设计方案. (3)会分析一种图案的设计方法. 3.学习重、难点: 重点:会分析寻求一些图案的设计手法. 难点:学会利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设计出图案. 4.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第72页的内容. (2)自学时间:8分钟. (3)自学方法: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 (4)自学参考提纲: ①观看引入中的图形,相互交流一下:它们是由哪些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得到的? ②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按下面的步骤,请每一位同学完成一个别致的图案. 第一步:准备一张正三角形纸片(课前准备)(如图a); 第二步:把纸片任意撕成两部分(如图b、c); 第三步:将撕好的一部分(如图b)沿正三角形的一边作轴对称,得到新的图形(如图d); 第四步:并将上一步中得到的图形以正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作为旋转中心旋转,得到图e; 第五步:把图e平移到图c的右边,得到图f; 第六步:对图e进行适当的修饰,得到一个别致美丽的的图案(如图g). A b c d e f g

③试分析说明下面右边的图案是通过左边的基本图形(等腰直角三角形)进行怎样的变换得到的? 右边的图案是由左图的图案绕点A逆时针依次旋转 45°,90°,135°,180°,225°,270°,315°得到的. ④以所给图案为基本图形,运用平移、轴对称或旋转设计一个图案. 二、自学学生可参考自学指导进行动手操作,互相交流体会. 三、助学 1.师助生: (1)明了学情:明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 (2)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相应指导. 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 四、强化 1.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创作心得. 2.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五、评价[HT〗 1.学生的自我评价(围绕三维目标):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有何收获?能否感受到学以致用的成功体验?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表现性评价:点评学生的动手操作,创意设计等. (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 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以创造性地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图案设计为主线,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念,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课堂表现和学生表现来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进行图案设计,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初三数学第24章圆导学案范文整理

初三数学第24章圆导学案 数学课题24.1.2垂直于弦的直径 课型新授班级九年级姓名 学习 目标1.理解圆的轴对称性; 2.了解拱高、弦心距等概念; 3.使学生掌握垂径定理,并能应用它解决有关弦的计算和证明问题。; 沉默是金难买课堂一分,跃跃欲试不如亲身尝试! 学法指导合作交流、讨论、 一、自主先学————相信自己,你最棒! ⒈叙述:请同学叙述圆的集合定义? ⒉连结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圆的________,圆上两点间的部分叫做_____________, 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______________。 课本P80页有关“赵州桥”问题。 二、展示时刻——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的问题吧! )、动手实践,发现新知 ⒈同学们能不能找到下面这个圆的圆心?动手试一试,

有方 法的同学请举手。 ⒉问题:①在找圆心的过程中,把圆纸片折叠时,两个半圆_______ ②刚才的实验说明圆是____________,对称轴是经过圆心的每 一条_________。 )、创设情境,探索垂径定理 ⒈在找圆心的过程中,折叠的两条相交直径可以是哪样一些位置关系呢? 垂直是特殊情况,你能得出哪些等量关系? ⒉若把AB向下平移到任意位置,变成非直径的弦,观察 一下,还有与刚才相类似的结论吗? ⒊要求学生在圆纸片上画出图形,并沿cD折叠,实验后提出猜想。 ⒋猜想结论是否正确,要加以理论证明引导学生写出已知,求证。 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P81证明,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书中证明利用了圆的什么性质? ②若只证AE=BE,还有什么方法? ⒌垂径定理: 分析:给出定理的推理格式

【新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圆》教案+导学案合集(含答案)

24.1测量 教学目标:利用前面学习的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探索测量距离的几种方法,初步接触直角三 角形的边角关系。 教学重点:探索测量距离的几种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高度或长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当你走进学校,仰头望着操场旗杆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时,你也许想知道操场旗杆有多高?我们知道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首先请同学量出太阳下自己的影子长度,旗杆的影子长度,再根据自己的身高,计算出旗杆的高度。如果在阴天,你一个人能测量出旗杆的高度吗? 二、新课探究: 例1如图所示,站在离旗杆BE 底部10米处的D 点,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AB 与水平线的夹角∠BAC=34°,并已知目高AD 为1米。现在请你按1:500的比例得△ABC 画在纸上,并记为△A 1B 1C 1,用刻度尺量出纸上B 1C 1的长度,便可以算出旗杆的实际高度。你知道计算的方法吗? 解:∵△ABC ∽△A 1B 2C 3, ∴AC:A 1C 1=BC:B 1C 1=500:1 ∴只要用刻度尺量出纸上B 1C 1的长度,就可以计算出BC 的长度,加上AD 长即为旗杆的高度。若量得B 1C 1=a ㎝,则BC=500a ㎝=5a ㎝。故旗杆高(1+5a)m. 说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测量物体高度或宽度时,关键是构造和实物相似的三角形,且能直接测量出这个三角形各条线段的长,再列式计算出实物的高或宽等。 例2为了测出旗杆的高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种方案,并测得图(a)中BO=6m ,OD=3.4m ,CD=1.7m 图(b)中CD=1m ,FD=0.6m ,EB=1.8m 图(c)中BD=9m ,EF=0.2;此人的臂长为0.6m 。 ⑴说明其中运用的主要知识;⑵分别计算出旗杆的高度。 (a ) (b ) (c ) 分析:图(a)和图(c)都运用了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图(b)运用了同一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正比的性质。 解:(a )∵△AOB ∽△COD ,∴OD OB CD AB = 即4.36 7 .1= AB ∴AB=3(m). (b )∵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 DF CD BE AB = 即6.01 8 .1= AB ∴AB=3(m). E D C B A 1 1 1 C B A O D C B A F E D C B A F E B C D A

中考数学总复习全部导学案

苏教版初中数学一轮复习资料(教师用) 目录 1、第1课时实数的有关概念....................................................................... (2) 2、第2课时实数的运算....................................................................... .. (4) 3、第3课时整式与分解因式....................................................................... (6) 4、第4课时分式与分式方程....................................................................... (8) 5、第5课时二次根式....................................................................... (10) 6、第6课时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 (组) (12) 7、第7课时一元二次方程....................................................................... (14) 8、第8课时方程的应用(一)...................................................................

(16) 9、第9课时方程的应用(二)................................................................... (18) 10、第10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0) 11、第11课时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及图 像 (22) 12、第12课时一次函数图像及性 质 (24) 13、第13课时一次函数应用....................................................................... (26) 14、第14课时反比例函数图像和性 质 (28) 15、第15课时二次函数图像和性 质 (30) 16、第16课时二次函数应用....................................................................... (32)

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二十二章 23.2.1《旋转》第二节中心对称导学案1

《旋转》第二节中心对称导学案1 主编人:主审人: 班级:学号:姓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两个图形关于某一点或中心对称的本质:就是一个图形绕一点旋转180°而成. 2、掌握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以及利用两种不同方式来作出中心对称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 利用中心对称的特征作出某一图形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确定对称中心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对日常生活与中心对称有关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发展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的欣赏意识. 【重点】 中心对称的性质及初步应用. 【难点】 中心对称与旋转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巩固 如图,△ABC绕点O旋转,使点A旋转到点D处,画出旋 转后的三角形,?并写出简要作法. 作法:(1) (2) (3) (4) 即:△DEF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如图所示. (二)自主探究 1、观察、实验: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图,用透明纸覆盖在图上,描出其中的一部分,用大 头针固定在O处。旋转180°后,你有什么发现? (1)(2)(3) 发现: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旋转,如果他们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那么就说这个图形或,这个点叫做,这两个图形中的叫做关于中心的. 2、组内交流 在图5中,我们通过实验知四边形A B C D和四边形A'B'C'D'关于点O对称。 (1)你知道它的对称中心、对称点吗?

(2)连接A A'、B B'、C C'、D D'你有什么发现? (3)线段AB、BC、CD、DA的对应线段是什么?AB与A'B'的关系是怎样的?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A'B'C'D'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三)、归纳总结: 1、默写中心对称的概念: 2、中心对称的性质: 1) 2) (四)自我尝试: (1)、已知点A和点O,画出点A关于点O的对称点A'。 (2)、已知如图△ABC和点O,画出与△ABC关于点O的对称图形A'B'C'。 二、教师点拔 1、中心对称与图形旋转的关系? 轴对称中心对称 有一条对称轴---()有一个对称中心---() 图形沿对称轴 (翻折180°)后重合图形绕对称中心后重合 对称点连线经过 ,且被对称 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轴 中心

201x版中考数学复习 圆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

2019版中考数学复习圆导学案鲁教版五四制 复习目标:1、理解圆的有关概念,掌握垂径定理;圆心角、弧、?弦之间的相等关系的定理;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定理. 2、掌握点和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会利用切线的定义、切线的判定定理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能灵活运用切线长定理. 3、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和正多边的有关计算. 4、熟练掌握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及其它们的应用;?理解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并熟练掌握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 重、难点:掌握圆的有关性质,直线和圆、圆和圆的重要位置关系,以及与圆有关的计算问题。 一、基础复习: 1、垂径定理: 推论:平分的直径垂直于弦,且弦所对的两条弧。 2、在同圆或等圆中,、、、四组量有一组量相等,其余各组量对应相等,圆周角却有两种情况;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其所对圆心角的;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 3、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半径为R,点到圆心距离为d) 若d>R_____________ 若d=R_________ 若d<R_____________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设圆的半径为R,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 相交相切相离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若两圆半径为R,r(R>r),圆心距为d)外离______________;外切_____________;相交_____________;内切_____________;内含__________. 4.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1)判定:经过半径的__________并且_______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过______的半径. (3)切线长定理: 5、三角形外心是的交点,到的距离相等。三角形的内心是的交点,到的距离相等。 6、正n边形的中心角= ,外角= ,内角= ; 7、半径是R的圆中,n o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扇形面积是或。

初三数学导学案.

宜宾县课改联盟学校九年级数学科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利用图形的相似测量物体的高度,并画出实际问题的平面示意图。 二、学习重点 重点: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旗杆等物体的测量问题。 三、自主预习 1.旧知回顾 (1)什么是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 (3)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有哪些? 四、合作探究 1.请你想办法测量一下学校操场旗杆有多高? (1)如何利用太阳光照射的影子来测?能画出具体示意图吗? (2)需要哪些测量工具? (3)应测量哪些数据? (4).小组合作,看看还有哪些方法? 2.拿一根高 3.5米的竹竿立在离旗杆底部B27米的C处(如图)然后沿BC的方向走到D 处,这时目测旗杆顶部A与竹杆顶部E恰好在同一直线上,又测得C,D两点间的距离为3米,小芳的目高1.5米这样便可知道旗杆的高度。 你认为这种测量方法可行吗?请说明理由? A E F B C D

3.如图,小明在地面上放置了一个平面镜E 来测量旗杆AB 的高度,镜子与旗杆的距离EB=20米,镜子于小明的距离ED=2米,小明刚好从镜中看到旗杆的顶端A 。已知小明眼睛的高度CD=1.5米,则旗杆AB 的高度是多少米? 五、巩固反馈 1.某建筑物在地面的影长为36米,同时高为1.2米的侧杆影长为2米,那么该建筑物的高为_________米。 2.垂直于地面的竹竿的影长为12米,其顶端到期影子顶端的距离为13米,如果此时测得某小树的影长为6米,则树高___________米。 3.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枝红莲,高出水面1米,阵风吹来,红莲被风吹到一边,花朵齐及水面,已知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2米,问这里水深多少? 4.在一棵树的10米高B 处有两只猴子,一只猴子爬下树走到离树20米处的池塘A 处.另一只爬到树顶D 后直接跃到A 处,距离以直线计算,如果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求这棵树的高度. 5.在河的两岸有对应的A 、B 两点,请你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设计一个方案测量并求出AB 的距离。并说明理由。 C D E A B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3章《图案设计》导学案(教师版)

23-7图案设计人教九上一、学习目标利用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变换设计组合图案; 了解图案最常见的构图方式:轴对称、平移、旋转……理解简单图案设计的意图; 认识和欣赏平移、轴对称、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组合,设计出简单的图案. 二、知识回顾1.平移变换、轴对称变换、旋转变换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平移变换的性质: (1)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 (2)对应角相等; (3)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 轴对称变换的性质: (1)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3)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的交点在对称轴上. 旋转变换的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线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2.想一想,这三种图形变换有什么共性? 它们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三、新知讲解1.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 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1)划分出组成原图案的最基本的图形; (2)说明将该基本图形运用平移、轴对称、旋转中的哪些图形变换,通过怎么样的变换方式得到原图案. 2.图案设计 设计方法: 利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图形变换中的一种进行设计,也可以利用这些图形变换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设计步骤: (1)确定设计的图案所表达的意图; (2)分析图案所给定的基本图形; (3)确定基本图形,综合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力求设计出的图案形式清晰、寓意明确. 四、典例探究扫一扫,有惊喜哦! 1.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 【例1】如图所示,你能运用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的观点分析其形成过程吗? 总结: 1.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应注意运用平移、轴对称、旋转进行描述,只要合理就行. 2.关键是将基本图形从组合图形中分离出来,并再现此基本图形的变换过程. 练1.观察图,它可以看成是由哪几个基本图形经过怎样的变换产生的?请用学过的平移、旋转、 轴对称变化来分析这个图形的形成过程. 2.利用平移、轴对称、旋转设计图案 【例2】(2011?漳州)下图是2002年在北京举办的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弦图”,它既标志着中国 古代的数学成就,又像一只转动着的风车,欢迎世界各地的数学家们. 请将“弦图”中的四个直角三角形通过你所学过的图形变换,在以下方格纸中设计另两个不同的图 案.画图要求:

新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1圆(1)学案

新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1圆(1)学案 班级______学号_____姓名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经历圆的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圆的描述概念和集合概念. 2.理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如何确定点与圆的3种位置关系;了解“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并能应用它解决相关问题. 3.经历探索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会运用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逐步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及数形结合的思想去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学习难点:用集合的观点研究圆的概念. 一、学前准备: 1.本章是初中阶段学习的新内容,是中考考查的重点. 2.在图(1)~图(4)中,各个正方形的边长都相等,其中的曲线都是圆弧的一部分,你能说明它们画线阴影部分的面积都相等吗? 3.学具准备:圆规、刻度尺、棉线一根(不少于10cm)。 二、探究活动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活动(一):画圆. 1.用圆规在右边的空白处画圆;你能用一根棉线和铅笔画圆吗? 2.观察画圆的过程,你能由此说出圆的形成过程吗? 3.你能说出圆的定义吗? 4.圆周上的任一点P与圆心O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 5.圆可以看成什么的集合? 6.圆的表示方法:以O为圆心的圆,记作“”,读作“”. 活动(二):用集合的观点将平面内的点分类. 1.在平面内,点与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2.在下面的空白处画一个⊙O,分别在圆内、圆上、圆外各取一个点,并比较圆内的点、圆上的点、圆外的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3.圆内、圆外的点可以看成什么的集合? 4.逆命题是否成立?

师生探究·合作交流 例、已知线段AB=4cm,作图说明满足下列要求的图形: (1)画出下列图形: 到点A的距离等于2cm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到点B的距离等于3cm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2)在所画的图形中,到点A的距离等于2cm,且到点B的距离等于3cm的点有几个?请在图中将它们表示出来. (3)在所画的图形中,到点A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cm,且到点B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cm的点的集合是怎样的图形?请把它画出来. 练一练: 1.⊙O的半径10cm,A、B、C三点到圆心的距离分别为8cm、10cm、12cm,则点A、B、C与⊙O的位置关系是:点A在;点B在;点C在. 2.⊙O的半径6cm,当OP=6时,点P在;当OP时点P在圆内; 当OP时,点P不在圆外. 3.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cm,以A为圆心2cm为半径作⊙A,则点B在⊙A;点C在 ⊙A;点D在⊙A. 三、学习体会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你还有哪些疑惑? 3.你认为老师上课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或改进的地方? 四、自我测试 1.已知⊙M的半径r =2时,点P是平面的一个点. (1)当PM=2时,点P在⊙M; (2)当PM=5时,点P在⊙M;(3)当PM=1时,点P在⊙M. 2.已知⊙O的面积为25π,判断点P与⊙O的位置关系. (1)若PO=5.5,则点P在;(2)若PO=4,则点P在; (3)若PO= ,则点P在圆上. 3.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角C为直角,AC=4,BC=3,E,F分别为AB,AC的中点.以B为圆心,BC为半径画圆,试判断点A,C,E,F与圆B的位置关系. 五、应用与拓展 如图,BD、CE是△ABC的高,M是BC的中点. 试说明点B、C、D、E在以M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