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解说词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中国共产党成立》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这是因为1921年( )A.中华民国建立B.五四运动爆发C.中国共产党诞生D.长征胜利2.(题文)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A.中共一大上B.中共二大上C.中国同盟会上D.中华民国成立大会上3.下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刊物,它们的刊行启发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哪一阶级的结合(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资产阶级D.地主阶级4.中国有一座城市,它曾经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这座城市是( )A.天津B.重庆C.上海D.北京5.董必武于1961年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请问“四十年前会上逢”是指(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国民党一大D.遵义会议6.(题文)习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反响巨大。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党员人数从一大时的50多发展到十八大时的8200多万。
这一数据以及我党90多年的奋斗和建设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不忘的“初心”是()①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②追求“三民主义”的资产阶级革命目标③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赤胆忠心④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⑤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梦想。
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7.既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又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A.李大钊B.陈独秀C.胡适D.毛泽东8.回顾历史,近代发生在上海的事情有①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②《申报》的创刊③商务印书馆的创办④五四运动爆发⑤中国共产党诞生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③⑤9.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1. 在1947年12月举行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总路线,其中政治上要在中共领导下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据此推知,与毛泽东提出的经济路线相符合的是()A. 完成解放区的土地改革B. 废除土地私有制C. 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D. 保护民族工商业2. 明代海外诸国的朝贡物品由进贯方物、国王附进物和使臣自进物、附进物组成。
其中,附进物的数量最为巨大,在贡品中占大多数。
明朝对之采取政府付费的办法,低价买入,高价卖出,加上抽分的利润,获利十分巨大。
对此的合理解释是()A. 政府的财政收入得到了保障B. 朝贡贸易定程度上助推了商品经济发展C. 资本主义莉芽发展空间扩大D. 封建官府已经放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3. 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才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
康有为的用意在于A. 认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B. 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C. 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D. 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4. 19世纪末,中国的近代化出现新内容,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体制创新”。
导致这种转变的内在原因是()A.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 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5. 1928年7月,美国首先同中国订立了《整理中美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
条约承认中国“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但又规定“缔约双方”在彼此领土内享受之待遇,应与其他国享受之待遇毫无区别,这意味着美国在中国仍享有最惠国待遇。
【试题】2017-2018学年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试题(一)(含答案)

【试题】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试题(一)(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下图中反映的历史现象中,哪一项直接对中国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C.甲午战争——戊戌变法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3.“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
”“大变局”是指()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殖封建社会D.中国完全沦为大英帝国殖民地4.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
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5.马克思在论及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时说道“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在此,马克思旨在强调()A. 两次鸦片战争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B. 英国侵略是太平天国兴起的唯一因素C. 英国领先于世界的军事是矛盾的根源D. 太平天国的斗争矛头最主要指向英国6.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右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
其中的“李鸿章说:我学”,是指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技术而开展()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7.“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口气。
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
”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A.《南京条约》期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8.梁启超曾说:“唤起吾国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辽宁省沈阳市培英中学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历史学科阶段性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1.《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
”“大变局”是指(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殖封建社D. 中国完全沦为大英帝国殖民地2.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
”作者认为( )A. 鸦片战争使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B. 太平天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C. 太平天国运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D. 鸦片战争有利于中国近代化3.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人包括( )①奕䜣②李鸿章③左宗棠④曾国藩⑤张之洞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4. “这次战争,大大加速了中国社会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沉沦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次“战争”指( )A. 甲午中日战争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第一次世界大战D. 人民解放战争5.梁启超曾说: “唤起吾国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这主要表现为( )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B.义和团由反清转变为反帝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维新思想转变为政治实践6.同盟会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说:“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
后来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侵犯了这个神圣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
”“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始于近代哪一事件? ( )A. 洋务运动B. 新文化运动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7.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2024年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2024年秋)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
……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
”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A.解放思想文化B.发展近代工业C.推翻反动政府D.反侵略反封建2.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写道:“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经延续了约十年之久,现在汇合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推动了这次大爆发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这段论述中的“革命”爆发的标志是()A.虎门销烟B.金田起义C.鸦片战争D.五四运动3.1880年,左宗棠创办了兰州织呢局,这是我国机器毛纺织工业的雏端。
中国近代纺织业、发电厂、机器缫丝厂等,都是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建立起来的。
这表明洋务运动()A.实现了富国强兵B.推动了近代工业发展C.抵制了列强侵略D.结束了半殖民地性质4.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有助于探寻历史的规律。
对比下列历史现象,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列强侵华步步加深B.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多国策划联合侵华D.中国被迫开始进行近代化的探索5.康有为认为,洋务派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虽都有图强意愿,然都是“小变”,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是为“大变”。
康有为这一言论意在强调()A.日本明治维新的世界意义B.政治改革是救亡图存的关键C.要发动革命改变封建制度D.维新运动是洋务运动的发展6.列强炮制出《辛丑条约》的基本框架后,直接强加给清政府,且“不容改易一字”。
《辛丑条约》要求清政府单方面承担各种苛刻的“义务”,而列强作为一个整体,则享有种种权利。
这反映了()A.列强实现瓜分中国目的B.晚清时社会矛盾尖锐C.中国主权开始遭到践踏D.帝国主义的强权本质7.辛亥年的最后一天,天安门对外开放,昔日天子脚下的臣民,第一次以公民的身份登上紫禁城,第一次借用皇帝的视角,眺望这座帝都。
2024年陕西省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中考八模历史试题

第八次适应性训练九年级历史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
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各民族的大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活力”在后世体现为( )A.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B.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C.早期国家建立与社会变革D.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强化2.右表是不同历史时期府的南北地理分布情况统历史时期重期府的分布情况计表。
出现表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B. 经济重心南移C. 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D. 政治中心南移3. 对右图历史人物贡献说法正确的是 ( )80A. 三国时期的医学家,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B.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家,创制有《大明历》历法C. 南宋时期匠人发明活字印刷,推动印刷米发展D .著有《天工开物》,被称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宋应星像4.《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一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附地位“在此以后”的“此”是指( )A.《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B.《天津条约》增开通商口岸C.《马关条约》允许日本设厂D.《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5.“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下列选项与该历史事件有关的是( )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③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④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下表反映了1911-1919年我国面粉业生产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 )时间而料尸和机照麻快( 字) 资本(万元) 日产量(万袋)1911年10 约600 4.31919年120约4500 18.8A.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无暇东顾B. 洋务派大力投资兴办新式企业C.企业引进西方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D. 官僚资本主义的建立和扩张7.如图是1951年签发的山东省土地房产所有证。
初中历史毕业试题及答案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例 1】胡适将旧“三从四德”改为反映男女平等、自由 的“男人也要三从四德”:三从,是太太外出要跟从,太太的话
要听从,太太讲错要盲从;四德(与得同音)是太太化妆要等得,
太太发怒要忍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花钱要舍得。材料所
述情形有可能出现在哪一运动中(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例 2】1919 年 7 月 2 日,杜威在访华期间兴奋地在寄往
美国的家书里写道:“今天的新闻就是中国代表团拒绝签署巴
黎和约。这条新闻真是太好了,都不像是真的,你们想象不到,
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对中国而言意味着什么。这是公众意见
的胜利,一切都是由这些学校里年轻的男孩女孩们推动的。”这
表明他见证了( )
2.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鲁迅创作第一部白话文小说《___狂__人__日__记___》。新文化运动动摇 了_____封__建__道__德__礼__教_____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 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__五__四__运__动____起了思想宣传 和铺垫的作用。
4.在五四运动中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 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等口号,单从口号中我们可以看出五四运动( )
A.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C.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答案 A
5.“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 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 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论断揭示五四运动( )
性运动。当时中国学生追求的“新思想”是( )
A.自强求富
2022-2023学年度初中历史期末自测试卷

保密★启用前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自测试卷(历史)测试范围:第14课-第26课;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选项1.《百年中国》的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上述说法是因为1921年()A.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B.中国共产党诞生C.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D.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2.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虽遭到帝国主义和军阀吴佩孚的镇压,但它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同时也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A.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B.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C.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D.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勾结3.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
下列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有()①创建黄埔军校②进行北伐战争③举行南昌起义④发动武昌起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是在()①北伐战争时期②十年内战时期③抗日战争时期④解放战争时期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5.歌声中回望历史,下面两首歌曲分别创作于哪一历史时期。
()A.百日维新、抗日战争B.解放战争北伐战争C.洋务运动、国民大革命D.北伐战争、抗日战争6.从1927年起的十年,中国革命道路极为艰难曲折。
下列相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南昌起义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④遵义会议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④①③D.①④③②7.毛泽东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在理论上证实了中国的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