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游隙对轿车轮毂轴承性能的影响
2011年《轴承》分类索引

王东峰 , 胜 超 , 后 清 , 高 刘 陈 等.
设计. 轴承 ,0 1 3 : 0 2 1 ( )9—1 . 李慎 华 , 怀刚. 撑 式超 越离 陈 斜 合 器 楔 角 的 计 算 分 析. 承 , 0 1 轴 2 1
( ) 1 3 4 :— .
速轻载混 合 陶瓷球 轴 承锁 口高 的确 定. 轴承 ,0 1 8 : 0 2 1 ( )9—1 . 马莹 , 范雨晴 , 薛利峰. 离心力作
承 , l()2 2 l4 :5—2 . 0 6
陈宝 国 , 兴 林 , 勇 , . 车 李 王 等 叉 门架用滚轮链轮轴承 的安装应 用. 轴
承 ,0 1 1 ) 1 2 1 (2 :6—1 . 9
王德俊 . 承套圈冷挤 压工艺及 轴 模具. 轴承 ,0 1 8 : 2 1 ( ) l 6 4—1. 张彦合 , 焦阳 , 张佳. 壁轴承磨 薄 削 电磁 无心 夹具 的精 确 调整. 承 , 轴
2 1 ( )5—6 017 : .
县鹏宇. 圆锥 滚子轴 承 的滚 子借 用设计. 承 ,0 1 1 ) 4— . 轴 2 1( 1 : 5 周 正 叶, 荣 晶 , 学海 , 风 洪 高 等. 电机组变桨距功率 简化计算 方法. 轴
承 ,0 1 1 )6—9 2 1(1 : .
李运生. 于干式硬切 削的轴 承 基 套 圈 高 速 车 削 自动 线. 承 , 0 1 轴 2 1
( )l 2. 8 : 9— 0
保型微乳化磨削液 的研制及应 用. 轴
承 , 1() 1 1. 2 1 5 :0— 2 0
冯颖 , 李夏 , 琦 , . 承 用 陶 于 等 轴 瓷 材 料 的 制 备 新 工 艺. 承 , 0 1 轴 2 1
表征滚动轴承工作性能的要素

表征滚动轴承工作性能的要素滚动轴承的结构包括:外圈、内圈、滚动体、保持架、润滑脂和密封件。
内圈和外圈之间的对应面上设有供滚动体滚动的凹槽,根据设计要求可以有密封圈安装槽和外挡圈安装槽。
滚动轴承保持架的主要作用是将滚动体等距离分开,并引导其转动,以防止轴承运行时滚动体之间的碰撞和摩擦。
滚动体通过保持架均匀分布在内圈和外圈之间,滚动摩擦转化为滑动摩擦。
影响滚动轴承性能的主要有五个方面:轴承材料、游隙、润滑、密封条件和加工工艺。
1)轴承材料对性能的影响轴承材料是影响轴承寿命最重要的因素。
轴承的套圈和滚动体一般使用高碳铬轴承钢GCr15,不同品质的钢材原料区别主要在于氧含量和钛含量,其次为磷硫含量。
钢材中的这些非金属元素会形成非金属夹杂物,在轴承受到大载荷时会促进萌生裂纹。
其中氧含量的影响最大并且已经被证明与滚动接触疲劳寿命具有相关性,氧含量从0.0028%降低到0.0005%,其疲劳寿命可以延长一个数量级。
因为氧原子在金属中多以氧化物形式存在,氧含量高时夹杂物的颗粒大,而滚动接触疲劳寿命与最大夹杂物有关,所以控制氧含量是有效延长疲劳寿命的措施。
钢材热处理工艺对材料的组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材料的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质量问题有表面脱碳超标、硬度不合格、淬火裂纹以及尺寸变形等。
目前国内热处理工艺与国外的主要差距在于网状碳化物的含量、组织晶粒度大小和均匀性。
淬火温度过高(880℃)或不回火处理,会导致材料脆性较大,显微组织中的碳化物不均匀。
碳化物颗粒粗大时,基体组织中的碳化物浓度差就大,反之浓度差小,若浓度差大则浓度高和低处的寿命较低,所以平均寿命就低;碳化物的外形,细小的碳化物外形较为圆滑,粗大的碳化物外形容易有尖锐或凹凸的边缘,容易与基体产生应力集中,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成为疲劳源产生裂纹,降低使用寿命。
国外常采用电磁搅拌、均匀化退火、可控气氛连续球化退火等措施来细化均匀碳化物。
同时注意热处理后的套圈与滚动体表面硬度匹配的问题,一般滚动体的硬度控制在范围上限,而套圈的硬度控制在范围下限,保证滚动体的硬度高于套圈1~2HRC,从而达到运转过程中的“冷辗整形”作用。
轴承的轴向游隙和径向游隙

轴承的轴向游隙和径向游隙1. 引言在机械设备中,轴承承担着支撑和传递载荷的重要角色。
为了确保轴承的正常运转和寿命,轴向游隙和径向游隙的设定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轴承的轴向游隙和径向游隙的概念、作用、测量方法以及对轴承性能的影响。
2. 轴向游隙轴向游隙是指轴承内、外圈之间沿轴向方向的间隙。
它的存在可以使轴承在工作时能够自由地沿轴向方向进行微小的移动。
轴向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定位和承载能力有重要影响。
2.1 轴向游隙的作用轴向游隙的存在可以使轴承在受到轴向载荷时能够自由地进行微小的移动,从而适应轴向载荷的变化。
它可以减小由于热胀冷缩引起的内、外圈的相对位移,降低轴承的应力集中,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2.2 轴向游隙的测量方法测量轴向游隙可以使用推力计或测微计等工具。
具体测量方法如下:1.将轴承安装在支架上,并通过螺母将其固定住;2.在轴承的内圈和外圈之间施加一定的轴向载荷;3.使用推力计或测微计测量内、外圈之间的间隙;4.记录测量结果,得到轴向游隙的数值。
2.3 轴向游隙对轴承性能的影响轴向游隙的大小直接影响轴承的定位和承载能力。
如果轴向游隙过大,会导致轴承在受到轴向载荷时发生过大的位移,使得轴承无法正常工作。
而如果轴向游隙过小,会使得轴承在受到轴向载荷时产生过大的应力,降低轴承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3. 径向游隙径向游隙是指轴承内、外圈之间沿径向方向的间隙。
它的存在可以使轴承在工作时能够自由地沿径向方向进行微小的移动。
径向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定位和承载能力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3.1 径向游隙的作用径向游隙的存在可以使轴承在受到径向载荷时能够自由地进行微小的移动,从而适应径向载荷的变化。
它可以减小由于热胀冷缩引起的内、外圈的相对位移,降低轴承的应力集中,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3.2 径向游隙的测量方法测量径向游隙可以使用游隙规或测微计等工具。
具体测量方法如下:1.将轴承安装在支架上,并通过螺母将其固定住;2.在轴承的内圈和外圈之间施加一定的径向载荷;3.使用游隙规或测微计测量内、外圈之间的间隙;4.记录测量结果,得到径向游隙的数值。
汽车行驶中轮毂轴承动态摩擦力矩测量和能耗评估

汽车行驶中轮毂轴承动态摩擦力矩测量和能耗评估身份证:******************身份证:******************摘要:轮毂轴承作为汽车结构的关键零部件,不仅需要承受车辆的巨大载荷,还需要引导轮毂转动,其服役工况极为苛刻,一直是汽车厂商和研究学者的重点研究对象。
汽车轮毂轴承制造过程易产生各种缺陷,质量难以保障,其中第3代汽车轮毂轴承的相关质量标准更为严格。
目前主要采用荧光磁粉以及机器视觉检测轮毂轴承表面缺陷,对于轮毂轴承原材料的夹杂、裂纹、疏松、折叠和缩孔等内部缺陷,通常采用切样、金相破坏等方式进行抽检。
因此,实现对于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是汽车轮毂轴承制造企业的现实迫切需求,也是生产高质量轮毂轴承的重要保障环节。
关键词:轮毂轴承;动态摩擦力矩;摩擦能耗;试验评估引言轮毂总成应用范围很广,其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重型汽车、商用汽车、家用汽车等的车桥上,轮毂总成的可靠性,是决定车桥总成可靠性的关键指标之一。
在设计及装配轮毂总成中,相关技术人员都很关注轮毂轴承的安装预紧力矩。
平地机轮辋轴承要求预紧力矩控制得相当精准,若轮毂轴承安装预紧力矩过小,会造成轴承的轴向游隙过大,导致轴承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轴向窜动,从而引起轴承损坏。
若轮毂轴承安装预紧力矩过大,会造成轴承的轴向游隙减小,导致轴承在转动过程中发热、烧结,从而引起轴承损坏。
本文针对轮毂总成结构所存在装配调整麻烦、困难以及零件加工制造难精准控制的不足,提出相应改进方案,可为类似设备的改进提供参考。
1轮毂轴承动态摩擦力矩测量和能耗评估计算方法试验机驱动电机主轴软连接驱动轮毂轴承旋转,加载装置通过支撑轴承对轮毂轴承施加径向力和轴向力。
轮毂轴承HUB端通过夹具与静压轴承相连,静压轴承尾端安装扭矩传感器,扭矩传感器测量轮毂轴承实时摩擦力矩值。
静压轴承起到支撑及传递扭矩的作用。
试验时,轮毂轴承的初始温度及环境温度有特殊要求,因此轮毂轴承试样及部分夹具包裹在高低温环境箱内。
轴承 轴向游隙标准

轴承轴向游隙标准轴承是机械设备中常见的零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
而轴向游隙作为轴承的重要参数之一,对轴承的工作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轴向游隙的标准化对于保证轴承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轴向游隙是指轴承在安装后,轴承内外圈之间的空隙。
合适的轴向游隙可以保证轴承在工作时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和适当的预紧力,从而保证轴承在高速旋转和振动条件下的正常工作。
而不合适的轴向游隙则会导致轴承在工作时产生过大的摩擦和磨损,甚至导致轴承的过早损坏。
为了规范轴承的轴向游隙,国际上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目前,常见的轴向游隙标准有ISO、GB、ANSI等。
这些标准对于轴承的制造、安装和使用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保证了轴承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轴向游隙标准中,通常会包括轴承的型号、尺寸、公差、轴向游隙范围等内容。
其中,轴向游隙范围是最为关键的参数之一。
轴向游隙范围的选择要根据轴承的使用条件和工作要求来确定,一般来说,对于高速旋转和高精度要求的设备,轴向游隙范围会相对较小,以保证轴承的稳定性和精度;而对于低速大载荷的设备,轴向游隙范围则可以适当放大,以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和工作寿命。
除了轴向游隙范围外,轴向游隙标准中还会对轴承的安装和使用提出相应的要求。
例如,对于轴承的安装精度、轴承的预紧力、轴承的润滑和密封等方面都会有明确的规定,以保证轴承在工作时能够发挥最佳的性能。
总的来说,轴向游隙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轴承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制造、安装和使用,才能够保证轴承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因此,对于轴承制造商、设备制造商和使用单位来说,都应该重视轴向游隙标准,严格执行标准要求,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轴向游隙标准作为轴承质量和性能的重要保证,对于轴承的制造、安装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才能够保证轴承在工作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nsk轴承径向游隙

nsk轴承径向游隙NSK轴承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它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和机械装置中。
而轴承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径向游隙。
本文将介绍NSK轴承径向游隙的定义、作用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和调整径向游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NSK轴承。
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NSK轴承的径向游隙。
径向游隙是指在轴承内部,滚动体和内外圈之间的间隙大小。
它是轴承内部各个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空间,对轴承的运转和承载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NSK轴承的径向游隙有两个主要作用。
首先,它能够使轴承在正常运转时,滚动体能够自由滚动,减小摩擦和磨损,提高轴承的运转效率和寿命。
其次,径向游隙还可以调节轴承的受力分布,使轴承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
正确选择和调整NSK轴承的径向游隙非常重要。
一方面,如果径向游隙过大,轴承的运转精度和刚性将会下降,可能导致轴承在高速和高负荷工况下出现振动、噪音和过热等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径向游隙过小,轴承的滚动体和内外圈之间会产生过大的接触应力,容易导致滚珠或滚道损坏,缩短轴承的使用寿命。
在选择和调整NSK轴承的径向游隙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是轴承类型和尺寸。
不同类型和尺寸的轴承对径向游隙的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其次是工作条件和负荷。
不同的工作条件和负荷要求不同的径向游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最后是装配和调整技术。
正确的装配和调整技术能够保证轴承的径向游隙在规定范围内,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调整NSK轴承的径向游隙。
首先是通过更换轴承的内圈和外圈的尺寸来实现。
增大内圈和外圈的尺寸可以减小径向游隙,反之亦然。
其次是通过调整轴承的预紧力来实现。
增大预紧力可以减小径向游隙,反之亦然。
最后是通过调整轴承的安装位置和轴承座的尺寸来实现。
合理的安装位置和轴承座尺寸可以使轴承的径向游隙在规定范围内。
NSK轴承的径向游隙对轴承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三代汽车轮毂轴承游隙的分析与检测研究

第三代汽车轮毂轴承游隙的分析与检测研究叶凯锋(浙江丰波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221)摘要:当前,我国的轮毂轴承通常都是利用正游隙技术来进行生产的,这样生产出来的轴承使用期限一般都不会很长。
本文根据第三代的汽车轮毂轴承单元智能安装项目,针对该单元负游隙技术,展开了相关的研究,依照相匹配的合套技术及铆合工艺,对轴承的游隙值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掌控,实现轴承的负游隙化。
本文基于赫兹接触理论来构建一个轮毂轴承弹性变量与负游隙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从负距离测量到零弹性变形测量——实现成品轴承游隙和弹性变形的一个例子,最终使第三代轮毂轴承提供快速、轻松测量的能力。
关键词:轴承的滚动测量游隙技术负距离中图分类号:U463.3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2)02(c)-0079-04汽车的核心功能部件之一就是轮毂轴承,它的运行状态直接决定了整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1-2]。
现在,全球范围内在市场上出售或正在使用的轿车基本都是利用的第三代轮毂轴承,对比一代和二代,第三代具备非常高的集成度,能够更好地帮助汽车实现轻量化,高的集成度不仅有效缓解了滚动轴承在高速转动时会产生的打滑现象,汽车的安全性也得到了一定的保证。
一般来说,有预紧会在结束第三代轮毂轴承安装之后来施加,形成负游隙。
相关研究[2]中,非线性弹簧质量系统与轮毂轴承相等,并且经过测量轴承触点的固有频率侧面地,获得轴承的负间隙。
有研究[3]首创了一种由多体力学为根本的光线追踪算法,该算法使用轮毂轴承单元的内圈旋转情况来说明负游隙。
也有研究[4]提出一种用建立轴承预压与负间隙之间的关系并测量轴承预压来计算轴承负游隙的方式。
还有研究[5-8]根据完成钢球接触副和轮毂轴承外圈对超声频率回馈信号的检查,以此来初步预算轴承预紧力。
基于上述研究,根据赫兹接触理论,构建赫兹弹性变量与负游隙差的相关关系[9-14]。
测量负游隙能够变成测量弹性变化的差。
径向游隙与寿命曲线

径向游隙与寿命曲线径向游隙是指轴承内外圈之间的间隙,即内圈和外圈的径向距离差。
它是轴承装配时为了确保轴承能够正常运转而设置的。
径向游隙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轴承的寿命和性能。
首先,让我们来讨论径向游隙对轴承寿命的影响。
适当的径向游隙可以提供轴承的正常运转,减小由于热胀冷缩引起的应力集中,降低轴承的摩擦和磨损。
过小的径向游隙会导致轴承在运转时过度受力,容易产生过热和损坏。
过大的径向游隙则会导致轴承在运转时产生过大的摆动和震动,影响轴承的稳定性和寿命。
因此,合适的径向游隙对轴承的寿命非常重要。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寿命曲线。
寿命曲线是描述轴承寿命与负载、转速、润滑等因素之间关系的曲线。
通常使用L10寿命来表示轴承的寿命,即在一定条件下,有10%的轴承在运行一定寿命后会出现故障。
寿命曲线的形状和斜率取决于轴承的类型、负载、转速、润滑方式等因素。
寿命曲线显示了轴承负载和转速对寿命的影响。
一般来说,轴承的寿命随着负载的增加而减小,因为较大的负载会增加轴承的磨损和疲劳。
同样,较高的转速也会缩短轴承的寿命,因为高速旋转会产生更大的摩擦和热量,加剧轴承的磨损。
此外,润滑也是影响轴承寿命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润滑可以减少轴承的摩擦和磨损,延长轴承的寿命。
不同的润滑方式(如油润滑和脂润滑)对轴承的寿命有不同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润滑方式对轴承的寿命至关重要。
总结起来,径向游隙和寿命曲线是轴承寿命的两个重要方面。
合适的径向游隙可以确保轴承的正常运转和寿命,而寿命曲线则显示了轴承寿命与负载、转速、润滑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了解和掌握这些因素对于正确选择和使用轴承,延长轴承的寿命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a2 ) = 0,
( 6)
式中: K n 为 载荷 - 位移常数, 由轴承结构参 数决 定 [ 3] ; A 为载荷 作用前 内、外圈沟 道曲率 中心 距 离; F r1, F r2 分别 为作 用于 内、外列轴 承的 径向 载 荷; r1和 r2分别为内、外列轴承的径向位移; 0 为 轴承 的名 义 接触 角; 为 钢 球的 位 置 角。 联 立 ( 1) ~ ( 6)式, 运用 N ew ton- Raphson方法求解, 可
r1 cos
) cos
=
0,
( 3)
F r2 - K nA 1. 5
m ax( 0,
=0
{ [ ( sin
0+
a2 ) 2 + ( cos 0 + r2 cos ) 2 ] 1 /2 - 1} ) 1. 5 ( cos 0 + [ ( s in 0 + a2 ) 2 + ( cos 0 + r2 cos ) 2 ] 1 /2
ISSN 1000- 3762 轴承 2011年 1期 CN 41- 1148 /TH Bearing 2011, N o. 1
产品设计与应用
1- 3, 7
轴向游隙对轿车轮毂轴承性能的影响
黎桂华
(韶关东南轴承有限公司, 广东 韶关 512029)
摘要: 给出了求解轮毂轴承载荷 分布、轴承位移的数值方法, 然 后探讨了 轴向游 隙对轿 车轮毂 轴承疲 劳寿命 和
图 1给出了 轿车轮毂轴承 结构及受载 分析。
收稿日期: 2010- 07- 19; 修回日期: 2010- 09- 06
图 1 轿车轮毂 轴承结构及受载分析
考虑接触角的变化和轴向预载荷, 基于静力学分
析方法建立 2自由度的数学模型, 由于该轴系为
静不定系统, 轴承载荷不能 从静平衡方程中全部
求解, 这里采用数值求解方 法求解轮毂轴承载荷
2. 3 车轮晃动的理论解释 轿车的轮胎径向载荷作用线相对轴承中心往
往会有偏移, 轮毂轴承在轿 车非直线行驶过程中 会受到上述外部载荷形成的力矩作用。如果在由 外部载荷形 成的力矩 作用下 导致相 对倾斜 角过 大, 则通常表现为车轮晃动。
从轮毂轴承早期失效统计数据来看, 车轮晃 动及轴承异响占比较大的比例。除了早期疲劳剥 落失效、异物侵入引起轴承异响之外, 其他类型的 失效基本上可以归因于轴承的轴向游隙过大。轴 承工作时轴向游隙较大, 导致其相对倾斜角过大, 最终表现为车轮晃动和 /或伴随轴承异响。严重 时, 由于滚动体偏离正常的工作区域, 会引起轴承 异响。与轴承配合的部件精度不满足工程应用要 求时, 往往也会导致车轮晃 动及轴承异响等失效 现象, 但不属本次讨论范围。
3 轴向游隙的设计要点
为了取得更长的疲劳寿命并提高力矩 刚性, 必需对轮毂轴承施加合适的轴向预载荷, 以使轴 承在负的轴向游隙下工作。鉴于疲劳寿命和力矩 刚性相对轴向游隙的变化规律相反, 设计时, 为了 得到整体最优设计方案, 一 般需要进行多目标优 化。
对于采用螺母预紧的轮毂轴承单元, 为了得 到合适的工作游隙, 需要综 合考虑轴承的原始游 隙、其与轴及轴承座孔的配合、螺母锁紧力矩等因 素。对于采用其他方式 (如轴铆合 )实现预紧的轮 毂轴承单元, 在实施预紧前 需确保轴承处于适当 的原始轴向游隙并有效控制轴向预紧载荷。
0+
a1 ) = 0,
( 5)
F a2 - K nA 1. 5
m ax( 0,
=0
{ [ ( sin
0 + a2 ) 2 + [ ( sin 0 +
( cos 0 + r2 cos a2 ) 2 + ( cos 0 +
) 2 ] 1 /2 - 1} ) 1. 5 ( s in r2 cos ) 2 ] 1 /2
r2 cos
) cos
=
0,
( 4)
F a1 - K nA 1. 5
m ax( 0,
=0
{ [ ( sin
0 + a1 ) 2 + [ ( sin 0 +
( cos 0 + r1 cos a1 ) 2 + ( cos 0 +
) 2 ] 1 /2 - 1} ) 1. 5 ( s in r1 cos ) 2 ] 1 /2
1 数学分析方法
研究的轿车轮毂轴承为用于前驱动轮的第 1 代轮毂轴承单元, 为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结构, 如图 1所示。轿车轮毂轴承转速一般在 1 000 r /m in左 右, 属于中、低速应用场合, 因此, 钢球离心力和陀 螺力矩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而且钢球上的 摩擦力 和力矩也不会显著影响载荷分布。 1. 1 载荷分布求解
( 2)
作用于轿车轮胎的径 向、轴向载荷计算 公式
可以由轿车的稳态转弯模型推导 [ 4 ] 。
采用数值 方法 对离散 沟道钢 球接 触载 荷求 和, 可以得到以下轴承平衡方程
F r1 - K nA 1. 5
m ax( 0,
=0
{ [ ( sin
0+
a1 ) 2 + ( cos 0 + r1 cos ) 2 ] 1 /2 - 1} ) 1. 5 ( cos 0 + [ ( s in 0 + a1 ) 2 + ( cos 0 + r1 cos ) 2 ] 1 /2
分布。轮胎轴向载荷 Fy r与施加于内、外列轴承的 轴向载 荷 ( F a1, F a2 )平衡; 此外, 轴 承轴向游隙 0
与两列轴承受载后的轴向位移之和 a1 + a2也必 须平衡, 即有
Fa1 - F a2 + Fy r = 0。
( 1)
2
轴承 2011. . 1
a1 + a2 + 0 = 0,
L I Gui- hua
( Shaoguan Southeast Bear ing Co. , L td . , Shaoguan 512029, China)
Ab stract: T he load distr ibution and d isp lacem ents are obta ined by using a num erica l approach fo r car hub bear ings, and then the effect of ax ial c learance on pe rfo rm ances of car hub bear ing s are investigated, such as the m om ent r ig id ity and the fatigue life. Based on th is, the theoretic explanation is g iven about the w hee l slosh ing , and the design issues fo r the ax ia l c learance are further d iscussed. K ey w ords: hub bea ring; ax ial c lea rance; fa tigue life; mom ent
3
荷增大 ), 疲劳寿命迅速降低。
图 2 轴向游隙对轴承轴向和径向位移的影响
图 3 轴向游隙对相对倾斜角的影响
以外; 其他行驶状态下, 相对倾斜角均受到轴向游 隙的显著影响, 轴向 负游隙 越大, 相对 倾斜角 越 小, 两者成 近似线性关系。当轴承在较大 的轴向 正游隙状态下工作, 其在转弯状态下的相 对倾斜 角显著加大。 2. 2 对系统疲劳寿命的影响分析 [ 8 ]
显然, 轴向游隙对轴承位移的影响 会在其对 力矩刚性影响上反映出来。图 3给 0. 25g )轴承相对倾 斜角受轴向游 隙的影 响分 析结 果。除 了在 直线 行 驶状态下, 轴向游隙对相对倾斜角的影响不大
黎桂华: 轴向游隙对轿车轮 毂轴承性能的影响
0.
05 /L+ 0. 25g
( i= 1, 2),
( 7)
轮毂轴承系统疲劳寿命为
L sys = [ (L 1 ) - 10 /9 + (L 2 ) - 10/9 ] - 。 9 /10
( 8)
1. 3 力矩刚性
轿车轮毂轴承的力矩刚性是通过相对倾斜角
来衡量的, 是轿车制动器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两列轴承的径向位移 ( r1, r2 )差异引起, 并受到 两轴承载荷作用点距离影响。轿车轮毂轴承的力 矩刚性为
以计算出内、外列轴承的径向、轴向位移 ( r1, r2, a1, a2 )以及轴向载荷 ( Fa1, F a2 )。应用这一计算
结果, 可以进一步求出内、外列轴承的每一角位置 处钢球的法向接触载荷 Q , 接触角 , 钢球与内、
外沟道间的法向 H ertz变形 i , e 和 H ertz接触应
力
i,
= arctan ( r1 - r2 ) /S,
( 9)
式中: S 是两列轴承载荷作用点间距。
2 轴向游隙对轿车轮毂轴承性能的 影响分析
2. 1 对力矩刚性的影响分析 现在的轿车轮毂轴承单元通常集成了轮毂主
轴、转向节联结凸缘盘等外围部件。这些外围部 件在外部载荷的作用下会发生弹性变形, 其刚性 也是轿车轮毂轴承力矩刚性的组成部分。实践中 往往通过测量分析相对倾斜角来评定轮毂轴承的 力矩刚性。文献 [ 7 ] 的研究结果表明: 一般来说, 轮毂轴承本身的力矩刚性是轮毂轴承单元整体力 矩刚性的主要组成部分。
于每一种行驶状态求解每一列轴承的载荷分布, 然后进 一 步计 算该 行 驶状 态 下的 疲劳 寿 命
( L - 0. 25g, L 0g, L + 0. 25g ) [ 2] 。 基于每一种行驶状态及其使用率, 内、外列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