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EDI电子数据交换

合集下载

电子数据交换即EDI

电子数据交换即EDI

电子数据交换即EDI(Electronic Date Interchange)技术根据联合国标准化组织的定义,是指将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报文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自问世以来,因其技术先进,可大大减少贸易文件及文件处理成本,因而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发展迅速。

现在,EDI用户根据国际通用的标准格式编制电文,以机器可读的方式将结构化的信息(如发票、海关申报单、进出口许可证等“经济信息”)按照协议经过通信网络传送。

报文接受方按国际统一规定的语法规则对报文进行处理,通过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完成综合的自动交换和处理。

EDI遵循一定的国际标准或行业规则,自动地进行数据发送、传送及处理,而不需人工介入,从而实现事务处理或贸易自动化。

联合国欧洲经济理事会(UN/ECE)经过多年来的大量工作,于1987年公布了一套EDI 国际标准,命名为UN/EDIFACT,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该标准制定了一套语法规则(SYNTAX RULES,ISO9735),UN/EDIFACT是联合国推荐的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的电子交换标准报文格式。

EDI技术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是统一报文格式。

目前,UN/EDIFACT 标准已占据全球EDI标准的主导地位。

集装箱运输是当今世界航运史上最先进的运输方式,而EDI技术是国际贸易、结算通关、数据处理等最佳通道,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因此,目前国际航运界已广泛地应用了这一先进的科技成果。

航运业大多数业务需要填制大量的卡片,而采用EDI技术后,带来了如下变化:提高处理速度,减少雇员;准确程度提高;功能趋向多样化。

在集装箱管理中,采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把所有描绘集装箱的常用数据,如重量、号码、尺寸等存储后,再输入所有与信息相关的集装箱营运情况尤其是集装箱运行及修理情况,就很容易获悉集装箱在各地的数量。

利用这些信息能使运力调配达到最优化。

电子数据交换EDI

电子数据交换EDI

电子数据交换(EDI)简介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简称EDI)是指对企业之间或者企业内部之间进行某些商务电子数据的交换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实现对数据的一种特定形式的电子表示和交换。

从而实现数据的可靠快速交换,提升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

EDI背景在传统经济交易中,数据的交流都需要通过手动处理,比如数据录入、文件复制,甚至是传真。

由于手工处理数据的速度较慢且容易出错,因此导致数据交互时常发生错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应运而生。

EDI技术可以将业务电子化,从而实现数据交换自动化和标准化处理,提高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

EDI标准EDI的促进和推广需要一些标准的协调。

此时,就需要一些EDI标准,这些标准主要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以及由一些行业组织和用户进行实践制定的。

EDI 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交换的格式具体消息的格式是EDI标准的关注点之一。

标准的格式使不同的企业间或者部门之间的信息都能正确、识别,和处理。

标准跨行业(如汽车行业、航空产业、金融业、等等)和国际实践紧密相关。

业务内容标准的信息内容可以可以涉及诸多关键的数据。

数据可能会包含描述产品或者服务的详细信息。

这些标准内容在EDI标准的实现之中应该得以充分地考虑。

通用机器数据在EDI标准中,还有一部分涉及到EDIFACT的宏观解释。

EDIFACT是EDI的缩写。

EDI只是一个用于描述交换数据的概念。

EDIFACT提供格式和数据定义。

EDI使用的好处降低成本通过电子数据交换可以降低人工成本以及材料成本,从而节约时间和精力,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经营利润。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EDI标准数据交换,繁琐的数据输入、校对等工作都将得以全面自动化,从而提升工作的速度和效率。

节省时间电子数据交换可以实时传输数据,因此可以省下传统手工制作完成需要等待邮寄或者传真的时间,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

电子数据交换EDIPPT课件

电子数据交换EDIPPT课件
25
02.11.2020
Language)。 这三个标准相辅相成,使XML语言在数据标记、显示 风格和超文本链接方面功能强大,对数据交换十分便利, 被称为Web风格的EDI(电子数据交换)。
24
02.11.2020
XML特点
▪ XML是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扩展标记语言)的 缩写, 是一种简单的数据存储语言,使用一系列简单的 标记描述数据.
Internet的标准将MIME(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tion )格式定义为传输EDI报文的格式, EDIFACT也制订了相应的标准。
从未来的发展来看, Internet将成为EDI传输的主 要平台。
21
02.11.2020
基于Internet的EDI系统的优势
按 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报文 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
1
02.11.2020
EDI系统三大要素:
EDI 标准 、EDI软硬件、EDI通信网络
用户A
用户A
格式
平面
数据库
文件
文件
EDI 标准报文
数据挖掘 映射程序 数据存储 映射程序
翻译程序 通讯软件 (加封) 通讯软件
23
02.11.2020
XML
XML是一个开放式的标准,包括三个关联的标准: ✓XML(可扩展的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SL(可扩展的式样语言,Extensible Style Language); ✓XLL(可扩展的链接语言,Extensible Linking
EDIFACT标准报文

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解析ppt

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解析ppt

edi技术架构
前置处理器
02
前置处理器是用于转换EDI请求和响应的软件组件,以确保数据在传输前具有相同的格式。
EDI路由器
03
EDI路由器用于将EDI请求路由到正确的服务器,并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发生丢失或重复。
电子数据交换
EDI是一种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它通过计算机和通信网络将贸易伙伴之间的业务文档转换为标准格式,以实现数据的自动传输和交换。
数据加密
身份认证
数据备份
安全审计
通过身份认证技术,确保数据交换过程中的身份合法性。
定期备份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通过安全审计功能,记录和监控数据交换过程中的安全事件,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
04
edi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
edi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edi技术在物流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03
UN/EDIFACT
ANSI X12是由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制定的标准,用于定义EDI数据的格式和结构,以及用于传输EDI数据的通信协议。
ANSI X12
edi技术标准与协议
03
edi技术的实施与部署
EDI技术实施应遵循相应的EDI标准,以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的规范性和兼容性。
基于EDI标准
EDI定义
EDI具有高效、安全、可靠、自动化等的特点。它能够减少人工错误,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和准确性,降低成本,促进供应DI起源
EDI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企业开始使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以解决纸质文档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
EDI发展阶段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EDI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早期的点对点通信到现在的基于互联网的EDI平台,EDI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发展。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ppt课件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ppt课件
• EDI也是一种改善对客户效力的手 段,它稳定了EDI贸易同伴之间的 市场和分销关系,提高了办事效 率,加快了对客户需求的反响
消除纸面作业和反复劳动
• 经济的增长带来了各种贸易单证、文件数量的 激增。纸张协会曾有统计得出以下用纸量超速 增长的规律: 即年国民消费总值每添加100亿元, 用纸量就会添加8万吨。此外,在各类单证中有 相当大的一部分数据是反复出现的,需求反复 地录入。同时反复录入浪费人力、浪费时间、 降低效率。纸面贸易文件成了妨碍贸易开展的 一个比较突出的要素,EDI可以有效地处理以 上两个问题。
前往
1是快速呼应 2是坚持物流系统信息联络通畅 3是物流信息的完好与最小变异性
运用EDI技术可以实现:物流系统内信息交流、传送
的快速便利;物流系统内部管理和处置费用的节省,
管理和处置费用的节省是实施EDI系统获得的最为真
实的效益:物流系统内各企业买卖周期的加快,一个
胜利的EDI系统能显著地缩短从订货到交货和从发货
上页 下页
UN/EDIFACT规范包括10部分
• --EDIFACT语法规那么(ISO9735); • --报文设计指南〔MDG〕; • --语法运用指南; • --数据元目录(EDED); • --代码表(EDCL); • --复合数据元目录(EDCD); • --段目录(EDSD); • --规范报文格式(EDMD); • --贸易数据交换格式构成总览(UNCID); • --适当的阐明解释。
自动处置,由计算机之间的自动应 对和自动处置。因此文件构造、格 式和语法规那么等方面的规范化是 实现EDI的关键。 • 在这些规范中,最首要的是实现单 证规范化,包括单证格式的规范化、
上页 下页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EDI规范是由结合国 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制定公布的< 行政、商业和运输用电子数据交换规那 么>(简称UN/EDIFACT)。EDIFACT规范 于1987年获得国际认可后,曾经有许多 运用者在国际贸易数据交换中运用该规 范。1990年结合国正式推出EDI规范— —UN/EDIFACT。UN/EDIFACT的活动 由两个国际组织担任:国际规范组织〔 ISO〕担任研制语法规那么和数据手册 ;结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 担任研制单证规范。

EDI电子数据交换是什么意思

EDI电子数据交换是什么意思

EDI电⼦数据交换是什么意思EDI电⼦数据交换是什么意思(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早在互联⽹出现之前便已存在。作为⼀个历史悠久的名词,对它的介绍内容有很多。 但同时,⼈们围绕着EDI 也存在着很多疑问争论,本⽂的⽬的是希望简要的回答10个常见基本问题(如下),希望能够提供⼀个有价值的有关EDI 的信息来源。

1) 什么是⽐如我从电脑上FTP ⼀个⽂件是不是电⼦数据交换?⽤Web Services传输⼀个⾃定义的XML⽂件是不是电⼦数据交换?根据Wikipedia 的定义,“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 is the structured transmission of data between organizations by electronic means. It is used totransfer electronic documents or business data from one computer system to another computer system, i.e. from one trading partner toanother trading partner without human intervention. ”

简单的说,符合以下标准的都可以称为 :组织机构间通过计算机系统到另外的计算机系统传输结构化的商业数据。重点包括:A: 计算机间传递和处理,尽可能少的⼈⼯参与,因此最好是后台系统产⽣的数据直接到对⽅的后台系统,如果条件不具备,当然可增加⼈⼯过程如收到EDI 后转换为可读的Excel⽂件,但需确保源⽂件可追溯性。

B: 标准化结构化的⽂件数据,⽬的是计算机可以解读和处理,可以使⽤私有标准,即你和交易伙伴约定的标准,但为了更多的贸易伙伴都理解,最好是采⽤⾏业通⽤、国际通⽤的标准。尽管使⽤了国际标准为此,⼀些企业在标准上还需要添加⾃⼰的使⽤取舍和特定业务约定,通常称为EDI 规格书或者MIG消息实施指南。

电子数据交换EDI

电子数据交换EDI

电子数据交换EDI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贸易活动越来越频繁,而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Exchange,EDI)已成为企业之间相互交换商业数据的一种标准方式。

EDI是基于标准格式和通信协议进行商业数据的电子化交换,可以有效地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交互,提高企业间的运作效率和利润,并且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信息管理的必备工具。

一、EDI的基本原理EDI的核心是配置一个具有EDI能力的计算机系统,并提供可以将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的软件程序。

企业可以通过私有网络或Internet连接其他企业EDI系统并交换信息。

有两种交换方式供选择,即point-to-point (点对点)和value-added network (增值网络)。

EDI标准格式是一个指定了EDI文件和传输单元的标准,它使企业可以快速、准确地交换数据。

在EDI标准格式中,商业数据被留空的留白单元和转圈圈的数据元素所代替,这样它就能够在不同的企业之间交换。

二、EDI的优点1. 提高运作效率和生产力EDI通过将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来消除了传统文本文档中的人为误差和重复输入的工作量,从而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EDI从邮件、邮寄和传真转移到电子化,减少等待和交通时间,大大提高了数据交换和信息反馈的速度。

2. 减少错误EDI标准格式大大减少了数据处理中出现的差错,例如输错数字、跳过制定的文本字段等。

EDI提供了排错和自动验证功能,直接导入的数据可以立即被确认和验证,从而使错误确保在最早的时间内被发现并在理想的时间内得到纠正。

3. 增强了商业伙伴关系EDI的使用可以消除情况中的文本和媒体印刷管理,这意味着企业可以更快地响应其合作伙伴的需求,缩短合作周期,提高产品可用性,从而获得更高的合作价值。

同时,EDI的实施也增加了合同和范围的准确性、一致性以及服务发现的可靠性、及时性和资源管理的效率。

4. 帮助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EDI的实施使企业能够更快地了解市场趋势、客户需求以及商业机会的发现,并建立相应的业务机会。

EDI工作原理

EDI工作原理

EDI工作原理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是一种用于不同系统之间电子数据交换的标准化方法。

它通过将数据从一个计算机系统传输到另一个计算机系统,实现了不同企业间的数据交流和业务合作。

下面将详细介绍EDI的工作原理。

一、EDI的基本原理EDI的基本原理是将数据从一个企业的计算机系统中提取出来,经过标准化的编码和格式转换,然后通过网络传输到另一个企业的计算机系统中,并在接收端进行解码和格式转换,最终实现数据的交换和处理。

二、EDI的工作流程1. 数据准备阶段:发送方企业从自身的计算机系统中提取需要交换的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和转换。

这包括数据的抽取、加密、压缩、编码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可读性。

2. 数据传输阶段:经过数据准备后,数据通过安全的网络通道传输到接收方企业的计算机系统中。

传输方式可以是点对点的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专用路线或者虚拟专用网络(VPN)等方式进行。

3. 数据接收阶段:接收方企业的计算机系统接收到传输过来的数据后,进行解码和格式转换,将数据还原成原始的业务信息。

这包括对数据进行解密、解压缩、解码等操作,以还原数据的原始格式。

4. 数据处理阶段:接收方企业的计算机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

这可能涉及到定单处理、发货通知、发票生成、支付确认等业务流程。

接收方企业的系统会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和逻辑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发。

5. 数据反馈阶段:接收方企业的计算机系统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发送方企业。

这可以是定单确认、发货状态更新、付款确认等信息。

反馈的方式可以是实时的、批量的或者定时的,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能力进行选择。

三、EDI的优势和应用EDI作为一种标准化的数据交换方法,具有以下优势和应用价值:1. 提高效率:EDI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交换,减少了手工操作和纸质文档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业务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 降低成本:EDI可以减少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消耗,节约了纸张、打印、邮寄等费用,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工条件下,贸易单证的传递方式
¢ Ë «Æ Ò «Í ¼ î µ ¥ ¤ µ Ö ý Ý Ê ½ ¢ Í ¼ ý Ý â «Ë «Ê ½ ¾ í ¡ ú ´ Ó º © æ ú ´ Õ º ¼ æ Ö Ã ¥ ¤ µ Ö Ê Ö Ó ½ ¼ æ Ö Ã ¥ ¤ µ Ö » è Â È Ó Õ ¼ î µ ¼ Ê «Æ Ò ¥ ¤ µ Ö ý Ý Ê ½ Ó Õ ¼ ý Ý â ¼ Ê «Ê ½ ¾
Õ ó ¨¨ Ê º Í Ö O R
Æ á §¶ ² º Ö · ¦ Ã µ ³ Ó Ó Ï Í
¢ ª «Æ
¢ ª «Æ ¦ Ã µ ³ Ó Ó Ï Í ¢ ª «Æ T Æ á §¶ ² º Ö · ¦ Ã µ ³ Ó Ó Ï Í
§¶ ú » é Ö · Å ¬Ê S U
§ª Ö Æ
V
EDI的产生背景
1、EDI处理和传输的数据是参与贸易各方之间的商业文件。 2、文件传输采用国际公认的EDI标准报文格式,将商业文件标准化和 格式化,通过专门的计算机网络实现在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 3、信息的发送, 接收与处理是由计算机自动进行的,无需人工干预。
1.什么是EDI EDI处理和传输的数据是参与贸易各方之间的 商业文件。 文件传输采用国际公认的EDI标准报文格式, 通过专门的计算机网络实现。 信息的发送,接收与处理是由计算机自动进行 的,无需人工干预。
EDI条件下贸易单证的传递方式
2.8.2 电子数据交换的主要优势
1)企业采用EDI可以更快速、更便宜地传送发票、采 购定单、传输通知和其它商业单证,提高快速交换单 证的能力,加快了商业业务的处理速度,更重要的是, 这些过程可以被监督,从而为企业提供了跟踪管理和 审计这些操作的能力。 2)通过对数据进行电子传输,避免了人工录入而出现 不一致的错误,提高了总体质量。降低数据对人的依 赖性,以及减少无意义的处理时间。 3)EDI能更快、更精确地填写订单,以便减少库存, 直到零库存管理。 4)EDI存储了完备的交易信息和审计记录,为管理决 策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和数据,进而为企业增加效率 和减少成本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第三层 第二层 第一层
DDN 业务
物理传输媒介
图4-5 EDI在通信网络七层协议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五章 EDI商务
EDI概述 EDI定义 商业信息流通 EDI标准 EDIFACT 标准三要素 EDI系统 EDI翻译 EDI软件 EDI硬件 EDI中心 EDI与互联网
单证名 数据段标识符 默认控制符 指定控制符 数据段终止符 数据元素分隔符 成分数据元素分隔符 小数点 转义符 交换信封 功能组信封 数据段要求指示符 数据段重复 环重复 复合数据元素 限定符
EDI贸易的工作步骤
§ ¥ ¶ µ ¦ Ü Ô × ´ ¸ Ä Ð º Ö § ¥ Õ þ ¨¨ ¶ µ Ê » Í Ö ´ ô é ¯ ¬¾ ² Ñ ´ ô ð ´ ¬¾ ´ · ©Ë ¬Ô N Í Ö ¨¨ ò ¼  « B C F G M § ¥ ª½ ¶ µ · ª L ¤§ ¸ ³ ó ï º Î ©Ë ¨¨ ¬Ô Í Ö P Q § ¶ ¥ µ ª · ½ ª K § ¶ ä Ê ¦ Ó µ Ï ¥ µ è È Ã Ó ³ Í
第三章 EDI商务
EDI概述 EDI定义 商业信息流通 EDI标准 EDIFACT 标准三要素 EDI系统 EDI翻译 EDI软件 EDI硬件 EDI中心 EDI与互联网
§¶ Ö · § ¶ ¥ µ ª · ½ ª I A É ¹ ² ¸ ¦ Ã Ó Ó µ ³ Ï Í D E H § ¥ ª½ ¶ µ · ª J Õ ó ¦ Ê º Ó Ã µ ³ Ó Ï Í í ¼  «


7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发展 平均一笔生意需要30-40份纸面单证 成本高、传递慢、重复处理 计算机、网络通信、数据标准化为特征
EDI商务
案例之三 上海海关通关业务EDI应用
1985~1989 手工与计算机并行运行 1990~1994 计算机管理但没有标准化 1995~1999 EDP发展到EDI标准化管理
用户端 用户 EDI 系统 EDI 标准 EDIFACT 用户计算机 系统 通信环境 EDI 通信平台 X.435 E-mail 子平台 图像通信 子平台 MSH 通信平台 X.400 X.435 应 用 层
用 户
MHS 基本集 4-6 层通信协议
用户 E-mail 系统 用 户 用户 计算机
网络层协议 X.25 链路层协议 物理层协议
EDIFACT与ANSI x.12
UNEDI/FACT 报文,A6,例如 ORDERS 可标明层次和重复 有 UNA 单引号 + : ,或 ? UNB,可变长 可选择 M,C 固定最多次数 固定最多次数 有 可以放在被限定数据元素后面 ANSI X.12 交易套,N3,例如 850 不能标明层次和重复 无 ISA <LF>或<NL> * 无 无 ISA,固定长度 必须 M,O,F 可无限 可无限 无 总是放在被限定数据元素前面 Nx---固定小数据 A----字母字符 数据类型 N----数字字符 AN---字母和数字字符 B----二进制数据 AN---字符 R-----实数 ID----代码 DT---日期
第5章 EDI商务
EDI概述 EDI定义 商业信息流通 EDI标准 EDIFACT 标准三要素 EDI系统 EDI翻译 EDI软件 EDI硬件 EDI中心 EDI与互联网
三层模型
Ï ª µ ³ ¹ Í Ï Í EDI ¦ à ã Ó Ó ² ì É ¤Ï ³ Ð ¾ Ö µ Í ¥ ¤Ð ¢ µ Ö Å Ï EDI ú ì ´ ¿ þ ñ ã «Î ² EDI º ã ¼ º ² EDIserver ¨Å « è Ü ì Í Ð «Ò ¸ ¿ EDIª¬ªÄ ê » ¨Î EDI¼ º Ï Í º µ ³ Æ ã ú ¨Ð õ ç » Ë º Í Å Í Â Ì ë µ ³ É » Ï Í Æ ¥ µ ³ Ö µ Ï Í Æ ñ µ ³ ² Î Ï Í Ë ©º Ë µ ³ Í Ë ü ¹ Ï Í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电 子 数 据 交 换 (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指将企业及贸易伙伴之 间的商业信息(定单、票据、单证)或文档, 按数据文件的统一标准、以直接可以读取 的、结构化的信息形式在计算机之间通过 专用网络进行传输。
资料用统一标准
利用电信号传递信息
计算机系统之间的连接
EDI系统的组成
三要素
EDI软件、EDI硬件、通信网络。
EDI软件
将用户数据库系统中的信息,翻译成EDI的标准格式, 以供传输交换。 转换软件、翻译软件、 通信软件
2.8.3 电子数据交换软件包括:
(1)转换软件(Mapper) 可以帮助用户将原有计算机 系统的文件转换成翻译软件能够理解的平面文件(Flat File),或是将从翻译软件接收来的平面文件转换成原 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 (2)翻译软件(Translator) 将平面文件翻译成EDI标 准格式,或将接收到的EDI标准格式翻译成平面文件。 (3)通信软件 具有管理和维护贸易伙伴的电话号码系 统,自动执行拨号等功能。

EDI采购过程中的信息流
E D I网络的数据交换过程替代了传统的邮递过程,运 行E D I软件的计算机替代了买方和卖方之间的纸面形 式的信息交换。
图 纸面形式采购过程的信息流
订购单、发票、发货单、支票、汇款通知
第5章 EDI商务
EDI概述 EDI定义 商业信息流通 EDI标准 EDIFACT 标准三要素 EDI系统 EDI翻译 EDI软件 EDI硬件 EDI中心 EDI与互联网
平 面 文 件
网 络
平 面 文 件
EDI 的概念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是 电子商务的一种形式(B2B)。 EDI模拟传统的商务单据流转过程,对整个贸易过程进 行简化的技术手段,是指将贸易伙伴之间的单证、票 据等商业文件,统一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 机通信网络实现数据交换与处理的电子化手段。
第五讲
EDI概述 EDI定义 商业信息流通 EDI标准 EDIFACT 标准三要素 EDI系统 EDI翻译 EDI软件 EDI硬件 EDI中心 EDI与互联网
EDI商务
将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 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 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 或报文数据格式, 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 电子传输方法。
资料用统一标准
« è µ ³ «Ò Ï Í
¨ Í Å Ð Ó ¼ Ú ¾
¨Å õ ç Í Ð Í Â
第5章 EDI商务
EDI概述 EDI定义 商业信息流通 EDI标准 EDIFACT 标准三要素 EDI系统 EDI翻译 EDI软件 EDI硬件 EDI中心 EDI与互联网
à § Ó º ý Ý Ê ½ â ¾ ³ ä Ó É Ã § Ó º ý Ý Ê ½ â ¾ Ã Ó § º Å Ð ¢ Ï µ Ï ³ Í ³ ä Ó É ¼ æ Æ Ã Ä þ Î » « è «Ò « è «Ò EDI ¨Î ªÄ
我国的EDI应用模式分为三种
EDI翻译
EDI软件 EDI硬件 EDI中心 EDI与互联网
行业应用模式: 如“海关EDI通关系统”、“国际集 装箱运输EDI示范工程” EDI中心模式: 如广东EDI中心,上海港航EDI中心等; China EDI模式: 由邮电通信网为支撑提供EDI增值服务。
EDI的实现过程
利用电信号传递信息
计算机系统之间的连接
EDI应用有它自己特定的含义和条件:
(1)EDI是交易双方之间的文件传递。 (2)交易双方传递的文件是特定的格式,采用 的是报 文标准。 (3)双方均有自己的计算机系统(或计算机管理信息 系统)。 (4)双方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能发送、接收并 处理符合约定标准的交易电文的数据信息。 (5)双方计算机之间有网络通讯系统,信息传输是通 过该网络通讯系统实现的,信息处理是由计算机自动 进行的,无须人工干预和人为介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