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铸板聚合制备平板有机玻璃的合成工艺

合集下载

任务二 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工艺

任务二   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工艺

2.MMA聚合 . 聚合 PMMA可用自由基型本体、溶液、悬浮、乳液 聚合进行生产,其中本体聚合采用最多。主要 用于生产板、棒、管状有机玻璃;悬浮聚合, 均聚合或与苯乙烯共聚合生产相应粒料,以用 于注塑成型、挤塑成型及牙托粉的生产。溶液 聚合生产涂料但应用少。乳液聚合生产皮革和 织物处理剂。
二、PMMA本体浇铸聚合法—有机玻璃板 材生产工艺
1.模具浇铸有机玻璃是PMMA聚合的典型产品, 其工艺主要有制浆、制膜、聚合、脱膜及其它辅 助工序和操作。生产流程如示意图4-2-2。
2.流程说明(参见附图) .流程说明(参见附图) (1)预聚合: 在装有搅拌器的预聚合釜内,加入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脱模剂―硬脂酸、邻苯 二甲酸二丁酯(增塑荆)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搅拌加热,控制一定反应温度进行 聚合,反应完毕后,料液冷却至30℃,放入贮槽。制备有色有机玻璃,还应溶入 所需的颜料,搅拌均匀。 (2)制模 将普通平板硅玻璃清洗,用酒精揩干,四周按要求厚度垫以包有玻璃纸的像胶或 PVC 垫条,并糊好封闭,留出浇料口。然后干燥。 (3)浇料 通过计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预聚合体料液灌入模内,倾斜模具,排出气体,并封 合。 (4)后聚合 封合后的模具用吊片架进入水箱中进行后聚合。至反应成型后,用热水脱模,成 品经检验分级、划线、切边后包装出厂。
7.脱模 聚合后的模子,用模具刀插入缝中微加压力 . 即可脱模,若有困难可用温水加热有助于脱模。脱模 后的片状物经修边、裁剪、检验、分级后即可包装入 库。 PMMA悬浮聚合是以水为介质,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 发剂、分散剂聚乙烯醇,滑石粉等反应在釜式反应, 温度在80~120℃,2小时后完成产物经洗涤、干燥、 造粒获得各种色泽的粒料。悬浮聚合控制,并获得分 子量较低,可进行注塑、挤压等成型加工。

实验三 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及性能分析

实验三 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及性能分析

实验三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及性能分析一、实验目的1.理解本体聚合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

2.掌握利用间歇本体聚合法制备有机玻璃制品。

3.掌握温度—形变曲线的测定方法、各区的划分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求取方法。

4.掌握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没有任何介质下,只有单体本身在引发剂、光、热、辐射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反应叫本体聚合。

本体聚合时,随着转化率的提高,体系粘度增大,长链自由基卷曲,双基终止受到阻碍,聚合反应增长速率常数Kp变动不大,终止速率常数Kt锐减,因而聚合反应显著加速,分子量也同时迅速增加,自动加速效应是本体聚合的重要特征之一。

本实验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本体聚合制备玻璃制品,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反应式:聚合时为了解决散热,避免自动加速作用而引起的爆聚现象,以及单体转化为聚合物时由于密度不同而引起的体积收缩问题,工业上采用先高温预聚合,待转化率达到一定程度后,再注入模内,在低温下进一步聚合,安全度过危险期,最后制得有机玻璃产品。

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分子量是高分子材料的两个基本物理参数,本实验采用热机分析仪和乌式粘度计对所制备的有机玻璃制品(PMMA)进行Tg和分子量的测定。

在聚合物试样上施加恒定载荷,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温度,以试样形变或相对形变对温度作图,所得到的曲线,通常成为温度-形变曲线。

线形非结晶性聚合物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不同的力学行为,如下图。

图2 非晶态聚合物温度—形变曲线对于线性非晶聚合物有三种不同力学形态: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这是聚合物链在运动单元上的宏观表现,处于不同力学行为的聚合物因为提供的形变单元不同,其形变行为也不同。

玻璃态与高弹态之间的转变温度就是玻璃化转变温度Tg ,高弹态与粘流态之间的转变温度就是粘流温度T f 。

粘度法是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常用方法,此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且具有较好的精确度,因而在聚合物的生产和研究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一、实验目的(1)了解本体聚合的基本原理以及特点,特别是了解温度对产品的影响;(2)了解有机玻璃(PMMA)的制备技术,要求成品无气泡,无损缺,透明光洁。

二、实验原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俗称有机玻璃,因其优良的光学性能,比重小,以及在低温下仍能保持其独特的性能而被广泛的应用,则它是重要的合成材料之一。

本实验是用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自由基聚合。

本体聚合的具体过程是:1、引发剂分解2、链引发3、链增长4、链终止A.偶合终止B.歧化终止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在60℃以上时聚合,以歧化终止为主。

本体聚合反应是一个连锁反应,反应速度很快,伴随着聚合物的生成出现自动加速现象,并且甲基丙烯酸甲酯不是聚合物的良溶剂,长脸自由基有一定程度的卷曲,自动加速效应更加明显。

因为引发是通过小分析的单分子的分解发生的,而生长只需要单体移动到生长链的末端,所以这两个过程的聚合速率再聚合初期并不特别依赖相应反应物在在介质中扩散的能力。

另一方面,双分子终止需要在粘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终止速率将被扩散速率所控制,而引发和生长速率则不受影响。

这种在速率上的不连续性突然破坏了连锁反应的稳定状态,终止生长的链段数少于开始生长的链段数,导致反应速率与放热速率随反应进行而增加。

这种效应称之为“自动加速效应”。

由于粘度增加,散热困难,会发生“爆聚”。

因此,本体聚合要求严格控制不同反应阶段的温度,随时排除反应热是很有必要的。

在本体聚合反应开始前,通常有一段诱导期,聚合速度为零,体系无粘度变化。

然后反应逐步进行。

当转化率超过20%之后,聚合速度显著加快,称为自加速效应,此时若控制不当,体系易发生暴聚而使产品性能变坏。

而转化率达80%之后,聚合速率显著减小,最后几乎停止聚合反应,需升高温度才能使之完全聚合。

三、 实验药品及仪器药品:过氧化苯甲酰(BPO )(0.05g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15mL )---仪器:恒温水浴锅、三口烧瓶、直型冷凝管、磨口锥形瓶、牛角管、温度计、天平、小试管等。

实验三有机玻璃的制备

实验三有机玻璃的制备

实验三、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本体聚合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掌握有机玻璃制造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俗称有机玻璃,因其优良的光学性能,比重小,以及在低温下仍能保持其独特的性能而被广泛的应用,则它是重要的合成材料之一。

本实验是用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自由基聚合。

本体聚合的具体过程是:1、引发剂分解2、链引发3、链增长4、链终止A.偶合终止B.歧化终止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在60℃以上时聚合,以歧化终止为主。

本体聚合反应是一个连锁反应,反应速度很快,伴随着聚合物的生成出现自动加速现象,并且甲基丙烯酸甲酯不是聚合物的良溶剂,长链自由基有一定程度的卷曲,自动加速效应更加明显。

因为引发是通过小分析的单分子的分解发生的,而生长只需要单体移动到生长链的末端,所以这两个过程的聚合速率在聚合初期并不特别依赖相应反应物在在介质中扩散的能力。

另一方面,双分子终止需要在粘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终止速率将被扩散速率所控制,而引发和生长速率则不受影响。

这种在速率上的不连续性突然破坏了连锁反应的稳定状态,终止生长的链段数少于开始生长的链段数,导致反应速率与放热速率随反应进行而增加。

这种效应称之为“自动加速效应”。

由于粘度增加,散热困难,会发生“爆聚”。

因此,本体聚合要求严格控制不同反应阶段的温度,随时排除反应热是很有必要的。

20406080100i n v e r t i n g r a t i o (%)在本体聚合反应开始前,通常有一段诱导期,聚合速度为零,体系无粘度变化,然后反应逐步进行。

当转化率超过20%之后,聚合速度显著加快,称为自加速效应,此时若控制不当,体系易发生暴聚而使产品性能变坏。

而转化率达80%之后,聚合速率显著减小,最后几乎停止聚合反应,需升高温度才能使之完全聚合。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试管,圆底烧瓶,回流冷凝管、自备磨具甲基丙烯酸甲酯,过氧化二苯甲酰四、实验步骤大致流程图:步骤:(1):预聚1、洗净并干燥玻璃仪器,同时加热水浴锅到80~90℃。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生产工艺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生产工艺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生产工艺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生产工艺金丰富王成(浙江卫星控股集团研究中心,浙江嘉兴314004)喃鞫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应用于生产有机玻璃硬有机玻璃模塑料及其它工程塑料产品、PV C踟l生荆、胶粘剂、表面涂料等,市场前景十分广泛。

鹾搠】甲基丙烯酸甲酯;M M A;生产工艺甲基丙烯酸甲醋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应用于生产有机玻璃及有机玻璃模塑料及其它工程塑料产品、P V C改性剂、胶粘剂、表面涂料等,市场前景十分广泛。

1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合成1.1C一3路线11.1丙酮氰醇法A CH此法是1934年I C I公司发明,1937年工业化,世界上8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用这个工艺合成。

丙酮氰醇和硫酸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酸硫酸盐,然后再和甲醇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酸甲鸶。

丙酮氰醇是由氢氰酸和丙酮反应而成。

硫酸用量为1.4~1.8m ol/m ol A C H,硫酸既作为反应物,也作为溶剂。

首先生成甲基丙烯酰胺硫酸盐,副产物是a一羟基异丁烯酰胺硫酸盐(有水的情况下生成),而a一羟基异丁烯酰胺硫酸盐在比较高的温度和比较长的时间会生成甲基丙烯酰胺硫酸盐。

整个反应需要加入阻聚剂。

第一步反应80~100度,然后快速升高120~160度,整个反应时间1小时,这步转化率一般(按A C H算)是94%。

接下来用甲醇和水醋化甲基丙烯酸酰胺硫酸盐。

这个反应温度是100~150度,压力是7a t m,反应时间是1小时,一步转化率是(以甲基丙烯酰胺算)82%,甲醇和甲基丙烯酸循环反应,最终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转化率接近90%。

生成的废水可以高温处理生成硫酸重复利用,也可以加入液氨,制成硫铵。

改进的A C H工艺是不用硫酸,最终转化率(按A C H算)84%。

第一步是丙酮氰醇制备a一羟基异丁酰胺,这个反应是丙酮氰醇和水在M n02催化作用下60度反应,转化率接近98%,然后再和甲醇在甲醇钠和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甲基丙烯酸甲酯,反应温度小于100度,这步转化率接近65%。

1.有机玻璃的制备

1.有机玻璃的制备

实验一. 有机玻璃的制备【实验目的】1.了解本体聚合的特点,掌握本体聚合的方法;2.熟悉有机玻璃的制备及成型方法,了解聚合工艺对产品性能的影响;3.了解自由基聚合的自动加速现象。

【实验原理】甲基丙烯酸甲酯由于具有庞大的侧基,其聚合物产品往往为固体。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俗称有机玻璃,其最突出的性能是具有高度的透明,透光率可达90%以上。

相对密度小,制品比同体积的无机玻璃制品轻巧很多。

耐冲击强度好,低温性能良好,是航空工业与光学仪器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

有机玻璃表面光滑,在一定的弯曲限度内,光线可以在其内部传导而不逸出,故外科手术中利用它把光线输送到口腔、喉部等作照明。

它的电性能优良,电子、电气工业中常用它来作为绝缘材料。

有机玻璃又由于着色后色彩五光十色,鲜艳夺目,被广泛应用于装饰材料和日用制品。

本体聚合又称块状聚合,它是在没有任何介质存在下,单体本身在微量引发剂引发下聚合或者直接用热、光和辐射线照射引发聚合。

此法的优点是生产过程比较简单,成品无需后处理,产品也比较纯净,这个优点对要求透明度或电性能好的聚合物非常重要。

各种规格的板棒、管材等制品均可直接聚合而成。

但是自由基本体聚合中存在自动加速效应,聚合热不易排出,故造成局部过热,使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宽,产品变黄并产生气泡,使聚合物破损,在灌模聚合中若控温不好,体积收缩不均,还会产生聚合物光折射率不均匀和局部皱纹的弊端。

因此,本体聚合要求严格控制不同阶段的反应温度,随时排出反应热是十分重要的。

工业生产中在反应配方和工艺选择上必须是引发剂浓度要低,反应温度不宜过高,聚合分段进行,反应条件随不同阶段而异。

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既可以进行自由基聚合,又可以进行阴离子聚合。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是在引发剂引发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历程进行的,引发剂通常为过氧化苯甲酰(BPO)或偶氮二异丁腈(AIBN)。

本实验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进行自由基本体聚合,反应过程如下。

实验6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实验6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实验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一、目的要求:1、了解本体聚合的原理,2、熟悉有机玻璃的制备方法。

二、原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俗称有机玻璃。

有机玻璃广泛用在工业、农业、军事、生活等的各个领域,如飞机、汽车的透明窗玻璃、罩盖等。

在建筑、电气、医疗卫生、机电等行业也广泛使用,如制造光学仪器、电器、医疗器械、透明模型、装饰品、广告铭牌等。

每年全世界要消耗数以百万吨的有机玻璃及其制品。

工业上制备有机玻璃主要采用本体、悬浮聚合法,其次是溶液和乳液法。

而有机玻璃的板、棒、管材制品通常都用本体浇铸聚合的方法来制备。

如果直接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则由于发热而产生气体只能得到有气泡的聚合物。

如果选用其它聚合方法(如悬浮聚合等)由于杂质的引入,产品的透明度都远不及本体聚合方法。

因此,工业上或实验室目前多采用浇注方法。

即:将本体聚合迅速进行到某种程度(转化率10%左右)做成单体中溶有聚合物的粘稠溶液(预聚物)后,再将其注入模具中,在低温下缓慢聚合使转化率达到93~95%左右,最后在100℃下聚合至反应完全。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过氧化苯甲酰引发剂存在下进行如下聚合反应:本实验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有机玻璃。

本体聚合是在没有介质存在的情况下只有单体本身在引发剂或光、热等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又称块状聚合。

体系中可以加引发剂,也可以不加引发剂。

按照聚合物在单体中的溶解情况,可以分为均相聚合和多相聚合两种:聚合物溶于单体,为均相聚合,如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等的聚合;聚合物不溶于单体,则为多相聚合,如氯乙烯,丙烯腈的聚合。

本体聚合的产物纯度高、工序及后处理简单,但随着聚合的进行,转化率提高,体系黏度增加,聚合热难以散发,系统的散热是关键。

同时由于黏度增加,长链游离基末端被包埋,扩散困难使游离基双基终止速率大大降低,致使聚合速率急剧增加而出现所谓自动加速现象或凝胶效应,这些轻则造成体系局部过热,使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变宽,从而影响产品的机械强度;重则体系温度失控,引起爆聚。

有机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有机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有机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有机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有机玻璃,又称有机玻璃板,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家具、装饰、广告等领域。

它具有透明、耐磨、耐腐蚀、易加工等特点,因此备受青睐。

下面就介绍一下有机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有机玻璃的生产是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原料进行的。

制作有机玻璃的工艺涉及到聚合、成型和加工等多个环节。

首先是聚合阶段,将MMA和PMMA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聚合反应制成无色透明的液体。

接着对液体进行净化、过滤等处理,去除杂质,确保产品的质量。

接下来是成型阶段,将聚合后的液体倒入模具中,采用注塑或挤出等工艺进行成型。

注塑是将液体注入模具中,通过加热硬化成型;挤出是将液体挤出成型,然后通过加热硬化。

这两种方法均需要控制温度和压力,以确保有机玻璃的成型质量。

最后是加工阶段,成型后的有机玻璃需要进行切割、打磨和抛光等加工工艺,以满足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需要。

切割是通过激光或机械设备实现;打磨和抛光则需要借助研磨机、抛光机等设备进行。

通过以上工艺,有机玻璃产品最终得以生产出来。

当然,不同
厂家和产品在生产工艺上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流程大致一致。

有机玻璃作为一种功能性材料,不仅需要注意其生产过程,还需要在使用和后期维护中予以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铸板聚合制备平板有机玻璃的合成工艺3.2.1 概述1、聚合原理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铸板聚合就是将甲基丙烯酸甲酯预聚浆液在模具中聚合至一定转化率成为一定形状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工艺过程。

工业上采用此工艺方法生产平板有机玻璃。

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铸板聚合工艺的关键之一就是聚合热的扩散及合理利用。

当本体聚合进行到一定阶段后,体系黏度大大增加。

这时大分子活性链移动困难,但单体分子的扩散并不受多大的影响。

因此,链引发,链增长仍然照样进行,而链终止反应因黏度大而受到很大抑制。

这样在聚合体系内,活性链总浓度就不断增加。

结果必然使聚合反应速度加快,又因链终止速度减慢,活性链寿命延长,所以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出现自动加速现象(或称凝胶化效应)。

反应后期,单体浓度降低,体系黏度进一步增加,单体和大分子活性链的移动都很困难,此时反应速度减慢,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变低,由于这种原因,聚合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不均一性就更为突出,这是由于本体聚合本身的特点造成的。

对于不同的单体来讲,由于其聚合热的不同和大分子活性在聚合体系中的状态(伸展或卷曲)的不同,凝胶化反应的程度也不同,并不是所有的单体都能选用本体聚合实施方法,对于聚合热值过大的单体由于热量不易排除,就不宜使用此法,一般选用聚合热较适中的,以便于生产操作控制,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的热值分别为54.4J/mol和69.9J/mol,它们的聚合热适中。

工业上已经大规模生产。

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铸板聚合工艺的关键之一就是聚合物体积收缩。

由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密度(0.94g/cm3)小于有机玻璃的密度(1.18g/cm3),在聚合过程出现明显的体积收缩,为了避免体积收缩和散热,工业上往往采用二步法制备有机玻璃。

在过氧化苯甲酰引发下,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平稳的初期反应,当转化率达到20%时,聚合体系黏度增加,聚合速率显著增加,此时停止第一阶段反应。

将聚合浆液转移到模具中,低温反应较长时间。

当转化率达到90%以后,聚合物基本成型,可以升温使单体完全聚合。

2、性能及用途聚甲基丙稀酸甲酯(PMMA),俗称有机玻璃。

有机玻璃源自商品名“Oroglas”,意为“OrganicGlass”(即有机玻璃),又称压克力。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集态结构为无定形,分子量约为200万,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可透过92%以上的太阳光,紫外线达73.5%。

有机玻璃的密度为1.18kg/dm3,同样大小的材料,其重量只有普通玻璃的一半,金属铝(属于轻金属)的43%;有机玻璃的强度比较高,抗拉伸和抗冲击的能力比普通玻璃高7~18倍。

有一种经过加热和拉伸处理过的有机玻璃,其中的分子链段排列得非常有次序,使材料的韧性有显著提高。

用钉子钉进这种有机玻璃,即使钉子穿透了,有机玻璃上也不产生裂纹。

这种有机玻璃被子弹击穿后同样不会破成碎片。

有机玻璃具有很好的加工性能。

它不但能用车床进行切削,钻床进行钻孔,而且能用丙酮、氯仿等粘结成各种形状的器具,也能用吹塑、注射、挤出等塑料成型的方法加工成大到飞机座舱盖,小到假牙和牙托等形形色色的制品。

有机玻璃还具有一定的耐热耐寒性,耐腐蚀性,良好的绝缘性能,较好的尺寸稳定性,但溶于有机溶剂,但其表面硬度不够,容易擦毛。

有机玻璃可作要求有一定强度的透明结构件,如油杯、车灯、仪表零件,光学镜片,广告灯箱等。

经拉伸处理的有机玻璃可用作防弹玻璃,也用作军用飞机上的座舱盖。

有机玻璃用于制造装饰品,如用珠光有机玻璃制成的钮扣,各种玩具、灯具。

有机玻璃在医学上还有一个绝妙的用处,那就是制造人工角膜。

所谓人工角膜,就是用一种透明的物质做成一个直径只有几毫米的镜柱,然后在人眼的角膜上钻一个小孔,把镜柱固定在角膜上,光线通过镜柱进入眼内,人眼就能重见光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些飞机失事时,飞机上用有机玻璃做的座舱盖被炸,飞行员的眼睛里嵌入了有机玻璃碎片。

经过了许多年以后,虽然这些碎片并未被取出,但也未进一步引起人眼发生炎症或其他不良反应。

这件偶然发生的事说明有机玻璃和人体组织有良好的相容性。

同时也启发了眼科医生,可以用有机玻璃制造人工角膜,它的透光性好,化学性质稳定,对人体无毒,容易加工成所需形状,能与人眼长期相容。

现在,用有机玻璃做的人工角膜已经普遍用于临床。

有机玻璃用作防大理石,它与传统的陶瓷材料相比,除了无与伦比的高光亮度外,还有下列优点:韧性好,不易破损;修复性强,只要用软泡沫蘸点牙膏就可以将洁具擦拭一新;质地柔和,冬季没有冰凉刺骨之感;色彩鲜艳,可满足不同品位的个性追求。

用有机玻璃制作台盆、浴缸、坐便器,不仅款式精美,经久耐用,而且具有环保作用,其辐射线与人体自身骨骼的辐射程度相差无几。

3.2.2 聚合体系各组分及其作用1、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丁腈,CAS No.:78-67-1,azodiisobutyronitrile(AIBN),;azobisisobutyronitrile(ABIN),相对分子质量:164.21,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不溶于水,溶于乙醚、甲醇、乙醇、丙醇氯仿、二氯乙烷、乙酸乙酯、苯等,遇热分解,熔点100℃-104℃。

密度:1.1(20℃),储存条件:避光保存,温度<25℃。

偶氮二异丁腈10小时半衰期温度:65℃。

偶氮二异丁腈是油溶性的偶氮引发剂,偶氮类引发剂反应稳定,是一级反应,没有副反应,比较好控制,所以广泛应用在高分子的研究和生产。

比如氯乙烯、醋酸乙烯、丙烯腈等单体聚合引发剂,也可用作聚氯乙烯、聚烯烃、聚氨脂、聚乙烯醇、丙烯腈与丁二烯和苯乙共聚物、聚异氰酸酯、聚醋酸乙烯酯、聚酰胺和聚酯等的发泡剂。

此外,也可用于其它有机合成和发泡剂。

2、甲基丙烯酸甲酯CAS号 80-62-6,Methyl methacrylate(MMA),无色易挥发液体,并具有强辣味,微溶于水,溶于乙醇等,分子量 100.12,蒸汽压 5.33kPa/25℃,闪点:10℃,沸点:101℃,主要用途是有机玻璃单体。

用于制造其他树脂、塑料、涂料、粘合剂、润滑剂、木材和软木的浸润剂、电机线圈的浸透剂、纸张上光剂、印染助剂和绝缘灌注材料。

人对本品气味感觉阈浓度为85mg/m3,刺激作用阈浓度(暴露1分钟)为285mg/m3。

中毒表现为乏力、恶心、反复呕吐、头痛、头晕、胸闷、伴有短暂的意识消失、中性白细胞增多症。

慢性中毒:神经系统受损的综合症状占主要地位,个别可发生中毒性脑病。

可引起轻度皮炎和结膜炎。

接触时间长可致麻醉作用。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若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3.2.3 配方配方根据需要可将有机玻璃板制成无色透明,有色透明和半透明的有机玻璃板材,无色透明平板有机玻璃配方表如下:厚度/mm ABIN×10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0硬脂酸×100甲基丙烯酸×1001~1.5 0.06 10 1 0.15 2~3 0.06 8 0.6 0.10 4~6 0.06 7 0.6 0.10 8~12 0.025 5 0.2 0.10 14~25 0.02 430~45 0.005 4特白0.06 7 0.6讨论:(a)ABIN、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硬脂酸的作用,及其用量与板材厚度的关系?(b)配方中加入少量甲基丙烯酸的作用?制备有色有机玻璃板材需要应选择合适的染料。

有色透明板材中需要的染料要求在MMA中有良好的溶解性,并耐光,耐热,保证产品不退色,对染料的处理方法是将所需的染料称好溶于单体中,并搅拌均匀,如果是醇溶性染料,则溶于丁醇中,再加入等量的单体混溶之,置于水浴中加热10min,过滤后,滤液放入原料液中搅拌均匀备用。

3.2.3 平板有机玻璃的制备工艺预聚工段工业上采用连续法进行预聚。

预聚是在普通的夹套反应釜中进行。

连续法制备有机玻璃浆液,将配制好的原料液经泵打入高位槽,通过转子流量计以500L/h~600 L/h的流量进入预热器,原料液在预热器中加热至50℃~60℃,然后从预聚釜顶部中心加入预聚釜中,预聚釜的温度保持在90℃~95℃,原料液在其中的停留时间为15min~20min,然后从预聚釜的上部溢流至冷却釜。

为了和预聚釜配套达到预期的冷却效果,冷却釜设置为两只。

在冷却釜中预聚物冷却至30℃一下出料,转化率为10%~20%,浆液的黏度约为1Pa·s。

讨论:铸塑本体聚合法生产有机玻璃为什么要预聚合?缩短生产周期,使自动加速现象提前到来;预聚物有一定粘度,灌模容易,不易漏模;体积已经部分收缩,聚合热已经部分排除,利于后期聚合。

制模与灌模工段为了获得平板有机玻璃应制造模具,模具是由普通玻璃(或钢化玻璃)制作的,制作的方法是将两块洗净的玻璃平行放置,周围垫上橡皮垫,橡皮垫要用玻璃纸包好,用夹子固定,然后再用牛皮纸和胶水封好,外面再用一层玻璃纸包严,封好后烘干,保证不渗水,不漏浆注意上面要留一小口,以备灌浆。

将预聚物灌入模具中注意排气,然后送至聚合工段。

将预聚浆液通过漏斗灌入模具中。

根据生产的板材厚度不同一般采取不同的灌浆方法。

厚度小于4mm 的板材,先灌浆,之后竖直置于进片架直接进入水箱,依靠水的压力将空气排出,使浆液布满模具,立即封合。

厚度5~6mm 的板材,在竖直灌浆后将空气排出,使浆液布满模板,立即封合。

厚度8~20mm 的板材,为防止料液过重使模板挠曲破裂,而把模具放在可以倾斜的卧车上,灌浆后立即垂直排气封口。

如图所示。

厚度20~50mm 的板材,采用水压灌浆法,先将模具放入水箱中,在模具被水淹没一半左右时开始灌浆,随浆料的进入模具逐渐下沉,待料液充满模具后迅速密封,在操作过程中要避免水进入模具内。

如图所示。

讨论:(a)如何解决聚合收缩引起的板材表面凹痕等缺陷?(b)灌模后,在封口前为什么要排气?聚合工段有机玻璃的聚合方法有水浴聚合和气浴聚合,目前我国多采用水浴聚合,水浴聚合的工艺条件如下表板材厚度/mm 保温温度/℃保温时间/h 高温聚合 冷却速度无色透明板有色板 时间/ h 温度/℃ 1~1.552 54 10 1.5 100 以2h~2.5h 冷却至40 ℃的速度冷却2~348 52 12 1.5 100 4~646 48 20 1.5 100 8~1040 40 35 1.5 100 12~1636 38 40 2~3 100 先冷至80 ℃再按上述速度冷却。

18~20 32 32 70 2~3 100 讨论:板材厚度与聚合温度/聚合时间的关系?聚合后期为什么要高温聚合? 聚合结束为什么要有一定的冷却速度?浇铸本体聚合随板材厚度的增加,引发剂的用量要减少,保温(聚合)温度要降低,保温时间要延长,最后还要高温聚合,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冷却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