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经鼻腔-蝶窦入路手术并发症分析与防治

合集下载

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切 含 盐 液 体 , 极 补 液 , 脉 滴 注 5 葡 萄 糖 注 射 液 或 积 静 %
尤其 是术后拔 除鼻腔内填塞纱条后 , 若患者诉 鼻腔 内有液 体
流 出 , 随头 位 变 化 而 变 化 时 , 引 起 重 视 , 时 收 集 漏 出 液 并 应 及
1%葡萄糖注射液 , 0 鼓励 患者多饮水 以稀 释血液 。必要 时根
理】
经 鼻 蝶 窦 人 路 切 除 垂 体 瘤 术 后 并 发 症 的 观 察 和 护 理
于 文 君
( 南京医科 大学 附属脑科 医院神经外科 , 江苏 南京 20 2 ) 10 9
di 1.9 9 ji n 17 o: 0 3 6/.s . 62—06 .0 0 1 .8 s 3 9 2 1 .3 06
引流 管 。
[ ] 李德志 , 琪 , 中诚. 3 张玉 王 下丘 脑手术 后水钠 紊乱 的研 究进展
[ ] 中华神经外科 杂志,0 5 1 ( ) 16—19 J. 20 ,9 2 :5 5.
2 2 尿 崩症 的观察护 理 .
尿崩 症多在术 后 1 ~2d发生 , 发
[ ] 黄海荣 . 区肿瘤术后中枢性低钠血症 的护理 [ ] 临床 医药 , 4 鞍 J.
2 3 电解 质 紊 乱 的观 察 护 理 . 鞍 区 肿 瘤 术 后 电解 质 的 变 化 极 为 迅 速 , 常见 为低 钠 血 症 和 高 钠 血 症 , 生 率 达 3 % 一 最 发 0 4 % , 后发生低钠 血症 的原 因较为复 杂 , 能与 术后 下丘 0 术 可
者行显微镜下垂体 瘤切 除术 , 均取 得 了满意疗 效 , 现将 其主
要 的术 后 并 发 症 护 理 总 结 如 下 。

垂体腺瘤手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垂体腺瘤手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垂体腺瘤手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陈伟强;苏杰【摘要】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revention about complications of pituitary adenomas microsurgery and improve the surgery skills. 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12 patients whose pituitary adenomas were resected and accompanied with complications we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Results: Nine cases were accompanied with insipidus after operation, among them, 8 cases were accompanied with acute insipidus, and 1 case with delayed insipidus. One case was with cerebral salt wasting syndrome, 2 cases with cerebrospinal rhinorrhea,3 cases with hemorrhage, 1 case with visual disturbance, 1 case with intracranial infection,2 cases with infarction in frontal lobe and hypothalamus, and 1 case was died. Conclusions: Familiarizing the anatomy of spheniodal sinus, improving the microsurgery skills and treating correctly are all important to decrease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方法,提高垂体腺瘤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对12例垂体腺瘤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尿崩症9例,其中8例为急性尿崩症,1例为迟发性尿崩症;脑性盐耗综合征1例;脑脊液鼻漏2例;出血3例;视力障碍1例;颅内感染1例;额叶及下丘脑缺血、梗死2例;病死1例.结论: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熟悉鞍区显微解剖结构,掌握显微手术技巧,注意术中保护是手术成功及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6)007【总页数】3页(P731-732,735)【关键词】垂体肿瘤;手术后并发症;处理【作者】陈伟强;苏杰【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脑外科,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脑外科,2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6.4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人群发生率一般为1/10万,有报道[1]高达7/10万,在颅内肿瘤中仅低于脑胶质细胞瘤和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临床分析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临床分析
径 2 3 5 6c 其 中 10 3 0e . ~ . m, . .
例。
见 复 发 。6例视 力 视 野 障 碍 患 者 中 ,4例 恢 复 正 常 ,2例 明 显 好 转 ; 例 内分 泌 功 能 障碍 ,2例 月 经 恢 复 ,3例 性 功 能 有 5 改 善 ,1 肢 端 肥 大 者 有 所 减 轻 。临 床 复 查 激 素 水 平 3例 恢 例 复正常 , 3例 有 所 下 降 。
术 后 复 查 头 颅 MR 示 4例 全 切 除 , I 2例 大 部 分 切 除 ( 图
1 。6例患 者术 后 随 访 3 3 ) ~ O个 月 , 均 随 访 1 个 月 , 未 平 O 均
行 鼻、 窦及 鞍区薄层 冠状 C 扫描 , 蝶 T 以便 术 中定 位 。本 组 肿瘤 以鞍 内为 主 , 向 鞍 旁 、 窦 内或 斜 坡 生 长 4例 , 瘤 直 伴 蝶 肿
【 图 分 类 号】 R 3 . 1 中 7 9 4 [t 标识码】 B 3献 【 章 编 号 】 1 7 — 1 0 2 1 ) 90 6 — 2 文 6 35 1 ( 0 0 1 — 0 20
我 们 于 2 0 —7 2 1—2采 用 上 述 手 术 方 式 治 疗 垂 体 0 70  ̄ 0 00 腺瘤 6 , 例 取得 良好 效 果 , 报 告 如 下 。 现
瘤 已逐 步 得 到 推 广 和应 用 。
垂 体 腺 瘤 是 颅 内常 见 良性 肿 瘤 ( 占 1 ) 经鼻 腔蝶 窦 约 O , A 0 入 路 手 术 已成 为 治 疗 垂 体 腺 瘤 的首 选 术 式 和 标 准 方 式 , 目 是 前 经 蝶 手 术 中最 直 接 、 径 最 短 、 术 创 伤 最 小 的 一 种 手 术 路 手 人路 , 经 内 镜 下 经 单 鼻 腔 蝶 窦 入 路 垂 体 腺 瘤 切 除 术 代 表 了 神 现代 微 创 神 经 外 科 技 术 发 展 的 方 向和 趋 势 。尽 可 能 减 少

耳鼻喉科手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原则培训记录

耳鼻喉科手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原则培训记录
主持人
李浩全
具体学习内容
鼻内窥镜手术并发症预防及治疗
鼻内镜手术并发症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可分为眶内及附近结构的并发症,颅底和颅内并发症,出血性并发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4类。
眶内并发症:主要由纸样板损伤引起。包括眶周血肿、眶周气肿、眼肌损伤。
预防:1熟悉筛窦解剖2避免粗暴操作。
治疗:对眶周血肿及气肿要立即取出鼻腔填塞物,局部热敷,全身应用激素加强抗感染治疗。眼肌损伤要采取手术治疗。
治疗:1术毕对有可能损伤前颅底的患者要用粘膜及明胶海绵予以保护。2加强抗感染治疗。3如果脑脊液鼻漏不能自行愈合者后期行手术治疗。
出血性并发症:多由筛前动脉、颈内动脉、海绵窦损伤引起。
预防:1完善术前患者凝血功能检查,如患者有出血倾向,先不考虑手术。2熟悉解剖,尤其是对存在解剖变异患者,在术中操作时避免损伤血管。3术前给予止血药物,保持术中控制性低血压。4术前备血。
治疗:1术中出血患者可使用双极电凝止血,保持清晰的手术视野。2鼻腔填塞油纱条、止血海绵等材料压迫止血。3术后使用止血药物。
术后并发症:主要有鼻腔粘连、嗅觉减退、术后复发等。
预防:1术中操作避免粗暴,尽量减少对正常组织,特别是中、下鼻甲、嗅裂区粘膜的损伤。2钩突要尽量切除完全。3对异常组织如鼻息肉、乳头状瘤、囊肿做到彻底清除,上颌窦开口要开放到理想状态。
颅底和颅内并发症:因前颅底及视神经损伤引起。包括: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视力丧失。
预防:1术前仔细读患者鼻CT片,及时发现患者有无鼻窦解剖异常。2术中操作要避免强行撕脱中鼻甲,尽量保留中鼻甲根部,避免损伤筛板。3额窦开放时,应仔细区分额窦标志,避免损伤其后的前颅底。4告诫患者术后应避免用力擤鼻。5蝶窦手术应尽量避免损伤外侧壁。
主持人签字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23例并发症分析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23例并发症分析

中大 出血 的发生重在 预 防 ,我们结 合相 关文献及 经验 总结
以下两点 :①术前最好应用 C 和 MRI 蝶鞍、蝶 窦矢状 T 行
见鞍 内血肿 ,去除部分填塞于鞍 内的明胶海绵 ,术后视力逐 渐好 转。⑤垂体功 能低下 1例( . %) 4 3 ,为腺垂体受 损所 致 , 根 据患者 血 中激 素水平及 出现 的症 状补充相 应激素 治疗后
口服பைடு நூலகம்氢氯 噻嗪及 纠正 电解 质紊 乱等措施 治愈 。②术 中大 出
旁边有海 绵窦、颈内动脉及海绵 间窦 ,垂体腺瘤有可能侵入 海绵窦 , 绕颈内动脉 ,故术 中很容易损伤上述 部位 ,引发 包
致命 性大 出血 。另外 ,当存在 巨大 前、下海绵间窦 时,如术 者不清楚解剖结构 ,也容易导致术 中出血 。因此 ,手术操 作 过程 中,术者是否熟悉鞍 区解剖结构及掌握 内镜使用技术 , 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 ,也有赖于术前影像学评估 ,识别是否
为 2 . %( /3 ,同其他 文献相 比偏高 ,考虑可 能与术 者 6 1 62 ) 操 作技术 尚不 十分熟 练有 关。 2. 尿崩症 1 尿崩 症是 内镜 下经鼻 蝶窦人 路垂 体腺瘤 切
瘤的手术 治疗 大体上可分 为经额颞 开颅 与经鼻蝶窦 入路两
种。本文 回顾性分 析我 院 2 0 0 5年 7月至 2 1 0 0年 l 1月在
除 术 ,其 中肿 瘤 全 切 除 21例 ( . %) 91 3 ,次全 切 除 1例
2 2 术 中大出血 .
它是该术 式最 危急的并发症 。由于垂 体
( 3 ,部分切 除 1例 ( . %) 4. %) 4 3 ,无死亡病 例 。发生 以下 并发症 :①暂 时性 尿崩症 2例 ( 7 ,出现低钠血 症 ,经 8.%)

神经内镜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神经内镜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小时 尿量 >9 0ml2 > l 0 , 现 为烦 渴 、 O ,4 h 10 0ml表 多饮 、 尿 。 多
作者简介 : 秀红 ( 9 5 ) 女 , 苏无 锡 , 专 , 管 护 王 16 一 , 江 大 主
2 3 2 护理 手术 后严 密监 测 每小 时尿 量 、 比重 .. 尿 及 2 4h出入 量 , 日患 者 的 出入 量 必 须 保 持 平 衡 , 每
可 能性更 大 ,
对 术前 有 明显视 力 障碍 的患者 , 后 术
立 即了解 患者 的视 力 改 善 情 况 , 切 观 察 病 情 并 询 密 问患 者 的感受 , 视 患 者 的主 诉 。本 组 有 一 例 患 者 重 术 后 6h视 力 好 转后 突发 下 降 , 有 额 前 的剧 烈 胀 伴 痛 , 头颅 C 经 T证 实 为颅 内血 肿 , 即刻 再 次手 术 清 除

行 性 障碍 , 一侧 瞳孔 散大及 一 侧肢体 偏 瘫 , 惕手 术 警 区血肿 的发 生 , 即 配合 医生进 行 头颅 C 立 T检 查 , 确 诊 为血肿 者 , 做好 再 次 手 术 的 准 备 。本 组 2例 患 者 分别 于术 后 5 1 、 2h发生 再 出血 , 者表 现 为烦 躁 不 患 安, 有头 痛 、 呕吐 、 血压 高等 临床 表 现 , C 经 T确 诊 为 术野 血肿 形成 , 急诊 行 血 肿 清 除 后好 转 。本 组 另 一 例 巨大垂 体瘤 患者 术 后 第 4天 突 发 意识 障碍 , 吸 呼 改变 , 确诊 为 急性 梗 阻性 脑 积 水 后 立 即 在局 麻 下行
发) 优 点 。2 0 等 0 3年 l 1月 ~ 2 0 0 7年 1 O月 , 科 在 我
神经 内镜 下经 鼻腔 一蝶 窦人路 行垂 体腺 瘤全 部 切除

张晓彪点评《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不同Knosp分级垂体瘤的疗效分析》、《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瘤

张晓彪点评《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不同Knosp分级垂体瘤的疗效分析》、《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瘤

科大学出版社ꎬ2001.[17]陈弘韬ꎬ湛利平ꎬ李巧玉.内镜经鼻腔 ̄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ꎬ2018ꎬ28:119. [18]TolunayOꎬCelikTꎬCelikUꎬetal.Cerebralsaltwastinginpediatriccriticalcareꎻnotjustaneurosurgicaldisorderanymore[J].NeuroEndocrinolLettꎬ2015ꎬ36:578.[19]郑文键ꎬ李维平ꎬ纪涛ꎬ等.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ꎬ2015ꎬ14:609.[20]CappabiancaPꎬCavalloLMꎬSolariDꎬetal.Endoscopicendonasalsurgeryforpituitaryadenomas[J].WorldNeurosurgꎬ2014ꎬ82(Suppl6):S3.[21]JiangXꎬZhangX.Themolecularpathogenesisofpituitaryadenomas:anupdate[J].EndocrinolMetab(Seoul)ꎬ2013ꎬ28:245. [22]白小飞.经鼻蝶窦入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ꎬ2014ꎻ23:294.[23]RoelfsemaFꎬBiermaszNRꎬPereiraAM.Clinicalfactorsinvolvedintherecurrenceofpitutaryadenomasaftersurgericalremission:astructuredrereviewandmeta ̄analysis[J].Pituitaryꎬ2012ꎬ15:71.(收稿20181130㊀修回20190104)专家点评点评文章:«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不同Knosp分级垂体瘤的疗效分析»(P129)«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研究»(P134)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㊀张晓彪教授:侵犯海绵窦的垂体瘤尤其是Knosp分级3级以上的侵袭性垂体瘤仍是垂体瘤手术治疗中的难点ꎬ手术全切率较低ꎬ并发症发生率较高ꎮ神经内镜出现后ꎬ由于神经内镜独特的成像原理ꎬ极大地改善了术区的视野和暴露ꎬ使一些原来在显微镜下较难切除的侵犯海绵窦的侵袭性垂体瘤的切除成为可能ꎮ«内镜经鼻蝶扩大入路治疗不同Knosp分级垂体瘤疗效»探讨了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不同Knosp分级的92例垂体瘤的临床疗效ꎬ结果为Knosp分级0~4级垂体瘤患者的全切除率分别为95.7%㊁88.9%㊁86.4%㊁52.9%和25.0%ꎮ其中Knosp分级0~2级患者的全切除率(57/63ꎬ90.5%)明显高于3~4级患者(12/29ꎬ41.4%)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由此作者得出了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不同Knosp分级垂体瘤是一种安全㊁有效的手术方法ꎬ尤其是对于Knosp分级0~2级的患者ꎮ内镜经鼻入路手术经过不断的发展ꎬ现不仅能切除前颅底㊁鞍区㊁鞍上区㊁斜坡和颅颈交界区等中线部位病变ꎬ还能切除翼腭窝㊁颞下窝㊁海绵窦等侧方部位病变ꎬ其中以切除垂体腺瘤运用最为广泛和成熟ꎮ目前内镜经鼻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垂体腺瘤手术的首选和最佳术式ꎬ主流的神经外科中心大多数完全运用内镜取代显微镜进行经鼻入路手术ꎬ取得了更加微创和全切肿瘤的效果ꎮ该文报道的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不同Knosp分级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很好地诠释了这种趋势ꎮ内镜经鼻入路可分为标准内镜经鼻入路和扩大内镜经鼻入路ꎮ大多数主体局限在鞍内和鞍上的垂体腺瘤均可通过标准内镜经鼻入路完成ꎮ根据显露区域的不同ꎬ扩大内镜经鼻入路又可分为经鞍结节和蝶骨平台㊁经蝶鞍旁海绵窦㊁经斜坡至岩斜区等不同入路ꎮ对于部分向三脑室和前颅底生长的巨大垂体腺瘤ꎬ需要采用扩大的经鞍底鞍结节蝶骨平台入路才能充分暴露和有效切除ꎻ侵犯海绵窦的垂体腺瘤ꎬ根据肿瘤侵犯海绵窦的程度可以采用侧方扩大入路切除肿瘤ꎮ该文在报道不同Knosp分级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时ꎬ如能更细化地报道对于不同Knosp分级垂体瘤如何个性化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以及得到的相应结果ꎬ并在讨论中进一步讨论这种个性化选择的依据以及对手术策略的影响ꎬ相信会对读者更有借鉴意义ꎮ作者报道Knosp分级3~4的垂体腺瘤的全切除率明显低于Knosp分级0~2的垂体腺瘤ꎬ符合一般规律ꎮ随着观念的更新㊁对内镜下海绵窦内外解剖结构的进一步研究和理解㊁内镜器械的改进㊁止血技术的成熟㊁颅底重建材料和技术的发展ꎬ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内镜颅底专家探索切除先前那些认为不可能切除的包绕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的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ꎮ但这些探索必须建立在安全基础上ꎬ各个单位应根据自己开展内镜手术的经验和技术㊁器械㊁设备等条件ꎬ合理选择病例和手术入路ꎬ循序渐进㊁逐步提高Knosp3~4垂体腺瘤全切率ꎬ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发生ꎮ931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9年第16卷第2期手术点评1.建议扩大鞍底骨窗切除范围ꎬ增加暴露ꎻ2.注意术中止血ꎬ保持术野清晰ꎮ专家分享㊀内镜经鼻垂体瘤切除术2例作为初涉神经内镜经鼻手术者ꎬ«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研究»一文的作者报道了2012年3月 2017年10月间78例内镜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ꎬ肿瘤全切61例(全切除率78.2%)ꎬ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ꎬ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在切除垂体腺瘤上的优势ꎮ但该文还存在如下不足ꎮ(1)作者报道的78例垂体瘤ꎬ泌乳素型垂体瘤为34例ꎬ生长激素型垂体瘤为44例ꎬ均为功能性腺瘤ꎮ作者在方法部分ꎬ并未提及对于两种高功能腺瘤所采用的诊断标准ꎮ在生长激素型垂体瘤术前及术后随访中ꎬ除了描述GH外ꎬ没有描述IGF1及OGTT试验等重要诊断和随访指标ꎮ垂体瘤是神经内分泌肿瘤ꎬ需要内分泌科等多团队合作诊治ꎬ手术治疗只是其综合治疗的一部分ꎮ对于巨大侵袭性泌乳素型垂体瘤ꎬ药物治疗应是首选治疗方式ꎬ作者没有提及在这组病例中对于这类肿瘤首选手术治疗的理由ꎮ对于不能全切㊁术后内分泌高功能状态不能缓解的泌乳素型和生长激素型垂体瘤ꎬ作者也没有提及术后是否采取药物等进一步治疗措施ꎮ这些显示作者对于垂体瘤的诊疗过程尚不规范ꎬ应在今后工作中予以改进ꎮ(2)在结果部分ꎬ作者报道 术后3个月~1年内血垂体激素复查显示ꎬ29例PRL型垂体瘤患者的血PRL水平较术前降低或恢复正常ꎬ40例GH型垂体瘤患者GH水平较术前降低或恢复正常 ꎻ同时作者报道的总全切除率为78.2%ꎮ对于高功能腺瘤而言ꎬ肿瘤全切除除了要达到影像学意义上的全切外ꎬ能否达到内分泌意义上的治愈也是评价手术效果非常重要的指标ꎮ对于显著增高的激素ꎬ术后是较 术前降低 还是 恢复正常 ꎬ意义完全不同ꎮ如没有达到内分泌痊愈标准ꎬ意味着肿瘤有可能并未真正全切ꎬ仍需进一步诊治ꎮ因而作者在报道结果时应将两者区分开来ꎬ告诉读者78例高功能腺瘤中ꎬ多少达到了内分泌痊愈ꎬ多少较术前改善ꎬ并进一步讨论导致那些影像上全切但尚未达到内分泌痊愈病例的原因ꎮ(3)作者在讨论部分提到 本研究还发现ꎬ垂体瘤的大小与其切除程度有关ꎻ可能是因为肿瘤侵袭性生长ꎬ瘤体较大ꎬ突破鞍隔ꎬ向周围侵犯ꎬ而神经内镜受限于其自身特点ꎬ无法全切肿瘤ꎬ瘤体残留几率增大 ꎮ神经内镜因其抵近观察及独特的广视野的成像特点ꎬ克服了传统显微镜下经鼻手术视野狭小的缺点ꎮ目前经鼻内镜在中线部位已经可以操作从前颅底到颈2水平的病变ꎬ对侧颅底病变显露更是优势明显ꎮ对于突破鞍膈的肿瘤ꎬ可采取扩大经鼻经鞍结节蝶骨平台入路ꎻ对侵犯海绵窦肿瘤也可采取经鼻侧方扩大入路ꎮ这些内镜下的入路能很好地显露既往在显微镜下无法显露的结构ꎬ加上内镜下 双人四手 使用显微操作技术的操作模式ꎬ使在显微镜时代很多经鼻不能全切的巨大和侵袭性垂体瘤的全切除在内镜下成为可能ꎬ这是内镜带来的革命性的进步ꎮ对于每一个内镜颅底术者ꎬ进一步学习熟悉内镜下解剖㊁加强内镜下的操作训练㊁改善手术理念㊁改进手术器械和设备ꎬ循序渐进ꎬ最终一定能提高巨大和侵袭性垂体瘤的全切率ꎮ(收稿20190318)Һ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神经外科鲁晓杰教授:两篇文章分别从功能性垂体瘤和突向鞍上及侵犯海绵窦的垂体瘤的角度探讨了神经内镜经鼻手术的应用ꎻ结果均表明神经内镜在经鼻手术中的应用可提高肿瘤全切率ꎬ缓解临床症状ꎬ减少术后并发症ꎮ垂体瘤是鞍区常见肿瘤ꎬ大约占脑原发性肿瘤的10%~15%ꎮ目前针对垂体瘤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㊁手术切除和放疗等ꎮ溴隐亭㊁卡麦角林等药物治疗泌乳素腺瘤的效果已得到临床的公认ꎬ成为治疗的首选ꎮ对于其他垂体瘤ꎬ手术切除依然是首选方案ꎮ对于不同类型的垂体瘤其手术治疗的目标不尽相同ꎬ功能性垂体瘤以力争全切肿瘤ꎬ实现内分泌治愈为目标ꎻ而无功能腺瘤则应以安全切除肿瘤㊁缓解临床症状㊁降低复发率为目标ꎮ垂体瘤手术治疗经历了开颅手术和经鼻手术的多次转化演变ꎬ目前经鼻入路手术已为绝大多数神经外科医师所推崇ꎮ采用神经内镜通过经鼻蝶和扩大经鼻蝶入路切除肿瘤ꎬ将经鼻入路手术发挥到了极致ꎮ通过鼻腔的天然通道ꎬ利用内镜下视角广阔㊁清晰度高㊁并可抵近观察等优势ꎬ使得术者能更好地辨识解剖结构ꎬ保护正常垂体和邻近神经血管结构ꎬ减少脑脊液漏的发生ꎬ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和治疗效041JClinNeurosurgꎬApril2019ꎬVol.16ꎬNo.2。

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1 . 2方法
脑脊液漏主要由于肿瘤较大,部分突向鞍上 ,前上方有蛛网膜间
本组在内镜下或显微镜下行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
隙或肿瘤与蛛网膜有黏连,取瘤时,容易撕裂蛛网膜形成破 口,脑脊
液从修补处的边缘裂隙渗出,术后常伴发脑脊液漏。有学者认为防止 脑脊液漏的发生有以下几道防线:术中勿使蛛网膜上的漏口扩大;肿 瘤切除后堵塞鞍内;重建鞍底,堵塞蝶窦;重建蝶窦腹侧壁以及复位
则用肌肉、明胶海绵及生物蛋白胶封闭鞍底。鼻腔堵塞碘仿油纱条 ,
3后拔 除。 d 2 结 果
包括视神经损伤及眼肌麻痹。术后视神经损伤的原因有: 瘤床填塞物
过多压迫视神经、残瘤卒中、急性颅内高压、视神经血管痉挛等。此外
识障碍l 例,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 3讨 论
路手术切除 垂体瘤病例的 临床资 , 料 探讨术后并发 症的防治经验, 现
报道如下 。
经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术后并发症种类较多,可以分为局部并发症 与全身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方式的选择、病人的年龄 ,病人
术前的一般状况及术前准备、术者手术熟练程度、术中肿瘤切除范围 及对周围组织结构的保护程度等有关,本组病例均严格把握经蝶窦入
1 ・临床研究 ・ 8 4
[] 潘安华. 1 实用小儿手足 口病诊疗指南【 . M】 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
版社 , 1: 6 . 2 03 3 0 - 【】 胡 辉 华 .、 2 / 儿手 足 口病 并病 毒性 脑 炎 4 例 临床 分 析 [ . 信 J 0 J 医学 ]
息 , 1, () 2 1 22 2 0 39: 4 — 4 . 0 2 3 3
例的临床资料, 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 肿瘤全切除 2 例, O 次全切除 7例, 部分切除 2例, 无手术死亡病例。其中有 1 4例术后发生并发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anssphenoidal surgery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complications in hospital were intraoperative massive hemorrhage(0.8%)in 2 ca,舱s,postoperative intracranial hematoma(0.8%)in 2,CSF leak(2.3%)in 6, pituitary hypofunction(3.1%)in 8,diabetes insipidus(1.5%)in 4,electrolyte disturbance(1.5%)in 4, epistaxis(1.2%)in 3,0culomotor nerve palsy(O.4%)in 1 and memngitis(0.4%)in 1.After afollow—up of 204 patients for 3—18 months(average 7.3 months),5 patient were recurrent(I.9%),1 epistaxis (O.4%),2 anosmia(0.8%),1 adhesion of nasal cavity(0.4%)and 2 pituitary hypofunetion(0.8%). Conclusions Endonasal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tends to present mainly fewer damage than traditional style.But we must be aware of the complications,and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need more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multi—disciplinary knowledge.
.转化医学初步临床应用.
内镜下经鼻腔一蝶窦人路手术 并发症分析与防治
李储忠 宗绪毅王新生桂松柏赵澎张亚卓
【摘要】 目的分析内镜下经鼻腔一蝶窦入路手术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并探讨防治措施。 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259例内镜下经鼻腔一蝶窦手术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析。结果住院期间各类并发症总计3l例,其中术中大出血2例,术后术区血肿2例,脑脊液鼻漏 6例,垂体功能低下8例,尿崩4例,电解质紊乱4例,鼻衄3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脑膜炎1例,因颅 内血肿死亡1例,因颅内血肿行二次手术清除l例,脑脊液鼻漏行二次手术修补2例。出院后204例 病例经3—18个月随访(平均7.3个月),肿瘤复发5例,鼻衄l例,失嗅2例,鼻腔粘连1例,垂体功 能低下2例。结论 内镜下经鼻腔一蝶窦手术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手术损伤明显减少,但仍可发 生多种手术并发症,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多学科专业知识 的积累。
捌池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5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ZHANG Ya-zhuo,Email:zyz2004520@163.corn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complications in endoseopie transsphenoidal surgeries.Method From January 2009 to August 2010,259 patients received endoscopic
万方数据
生垡控丝处魁盘查垫!!生!旦箍!!鲞筮!翅坠也』堕!!塑坚强:丛!丝j垫!!:y!!!!:盟堡2
脑池造影明确瘘口位置。肿瘤均位于鞍区和(或) 斜坡,部分向鞍上或鞍旁发展,5例脑脊液漏患者瘘 口均位于蝶窦。术后确诊病理类型包括垂体瘤 2ll例,脊索瘤35例,Rathe囊肿5例,颅咽管瘤 1例,脑膜瘤1例,平滑肌瘤1例。
出现的并发症并掌握其防治措施,从而提高手术效 果和安全性。现就本单位2009年1月至2010年 8月内镜下经鼻腔一蝶窦入路手术259例临床资料 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将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处 理经验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男120例,女139例。年龄6 —84岁,平均43.5岁。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头颅 MRI(平扫+增强)、CT(鞍区薄扫,三维重建)扫描 和血内分泌化验(包括垂体、甲状腺、性腺及肾上腺 皮质功能,脑脊液漏患者除外),脑脊液漏患者行cT
2.仪器设备:高清神经内镜系统和300、00硬性 内镜,为德国Rudolf公司产品;高速磨钻为日本精 工株式会社(NSK)产品;冲洗泵为美国Clerus Pump 6169;双极电凝为德国Erbe公司产品。
3.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259例在全麻下行内 镜下经鼻腔一蝶窦入路肿瘤切除术或脑脊液漏修补 术。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后仰150,多选择右侧单鼻 孔人路,在30。内镜引导下沿中鼻甲和鼻中隔间入 路。1例巨大脊索瘤患者,行双鼻孔入路。1例巨大 垂体瘤患者,术中行中鼻甲切除改善显露。肿瘤切 除后术腔均用su蛹cel止血纤维及明胶海绵填塞, 并应用双层人工硬膜及耳脑胶行颅底重建。对于术 中发现鞍膈孔蛛网膜破裂,脑脊液漏出的患者,处理 同脑脊液漏修补手术,自左股内侧取脂肪和肌肉,结 合耳脑胶和人工硬膜行颅底修补。术中及术后3 d 常规应用抗生素。术后监测电解质变化,记出入量, 术后当晚常规复查头颅CT,出院前复查头颅MRI (平扫+增强),除脑脊液漏病例外均复查内分泌 化验。
【Key words】Endoscopes;Transspenoidal;Sur舀cM procedures,operative;Complications
1992年Jankowski等…首次在内镜下行经鼻腔 一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以来,该入路日趋成熟,广泛 应用于垂体瘤、脊索瘤、脑脊液漏等各种颅底疾病。 开展该手术除要求具备神经外科、耳鼻喉、神经影 像、介入、麻醉等多学科专业知识,熟知鼻腔及颅底 解剖,熟练掌握内镜手术技巧外,还应了解手术可能
2.颅内并发症:(1)脑脊液鼻漏:文献报道发生 率约为5%[9】,本组术后脑脊液鼻漏6例(2.3%), 其中5例垂体瘤病例,1例脊索瘤病例。脊索瘤为 颅外病变,但病变常侵袭硬膜,使其术中易于破 溃¨引。本组3例经卧床休息及腰大池脑脊液引流 后痊愈,2例行腰大池引流后无好转,再次内镜下手 术修补瘘口。减少该并发症的经验是坚持“三明 治”式修补颅底:于颅底硬膜内放置人工硬膜,敷以 止血纤维后注射耳脑胶贴附外层人工硬膜。对于术
万方数据
生堡控墅处登盘查!Q!!生!旦筮!!鲞笠i搦£!也』塑!!!唑竖:丛!丝b垫!!z!丛型t塑垒三
性休克,急诊输血并在内镜下探查出血点,术中发现 蝶腭动脉的小分支出血,电灼后以凡士林油纱条填 塞鼻腔,5 d后拔除,患者恢复良好。考虑该患者可 能首次手术时术中动脉出血,电灼止血后,残端因黏 膜炎性反应、气候干燥等因素再次破裂出血,外院鼻 腔填塞未能准确压迫止血。因蝶腭动脉由蝶窦底部 外下方的蝶腭孔入鼻腔,故鼻腔填塞时应着力于填 塞后鼻道,以压迫中鼻甲后部,使蝶腭动脉及上颌动 脉受压以减少出血H J。(2)术中大出血:海绵窦、海 绵间窦等静脉性出血有时表现为汹涌出血,但多能 通过明胶海绵压迫止血。颈内动脉、基底动脉及其 分支出血是内镜下经鼻腔一蝶窦入路最为凶险的并 发症"。60,本组2例侵袭性垂体瘤患者,术中切除海 绵窦肿瘤时颈内动脉主干破损,出血汹涌,迅速用吸 引器吸除积血,保证术野干净,明确出血部位,在大 量输血的同时,以棉条压迫止血,出血控制后再小心 将棉条替换为明胶海绵等止血材料。但压迫时力度 一定要适当,以免术后因颈内动脉或海绵窦闭塞而 致偏瘫、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大动脉损伤患 者术后有假性动脉瘤形成的风险,有在术后3周到 数年内破裂致患者死亡的报道¨。8 J,因此术中损伤 患者术后应常规行血管造影术。(3)颅内血肿:鞍 上发展的巨大垂体腺瘤,如肿瘤质地较韧,术中鞍上 部分未塌陷,术后因创面渗血可导致鞍上血肿。本 组l例巨大侵袭性垂体瘤患者,麻醉清醒后再昏迷, CT示鞍上血肿破入脑室,2周后患者死亡。另外 l例巨大垂体腺瘤患者,麻醉清醒后出现视力障碍, CT示鞍内血肿,即行二次手术清除鞍内血肿,术后 患者恢复良好。因此,对于可以全切的垂体瘤,切除 完毕后,如还有活动性出血,应仔细在内镜直视下探 查瘤腔,寻找有无残留肿瘤,多数病例肿瘤完整切除 后可止血。而对于术前即考虑行二期手术切除,术 中鞍上部分残留的患者,填塞止血材料后,应结合屏 气、升血压等手段,观察一段时间确切无渗血后方可 结束手术。
结果
住院期间各类并发症总计3l例(12.O%),其
中术中大出血2例(术中出血>1000 m1),术后颅内 血肿2例,脑脊液鼻漏6例,垂体功能低下8例,尿 崩4例,电解质紊乱4例,鼻衄3例,动眼神经麻痹 1例,脑膜炎1例。因颅内血肿死亡1例(图),因 颅内血肿行二次手术清除l例,脑脊液鼻漏行二次 手术修补2例。
出院后204例(78.8%)病例经3一18个月随访 (平均7.3个月),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头 颅MRI(平扫+增强)及内分泌化验(脑脊液漏患者 除外)。肿瘤复发5例,其中l例垂体瘤、1例脊索 瘤再次入院行手术切除,其余1例垂体瘤行伽玛刀 治疗,2例脊索瘤行普通放射治疗。鼻衄1例,失嗅 2例,鼻腔粘连l例,垂体功能低下2例。
3.鼻内并发症:(1)鼻腔分泌物增多:本组未统 计,多发生于手术后1—2个月内,鼻腔间断有少量 分泌物流出,常伴鼻塞。均予鼻腔内滴注氯麻滴鼻 剂或门诊清理鼻腔内分泌物。(2)失嗅:本组2例 (0.8%)均为出院后发生,考虑为术后黏膜增生、炎 性反应所致,不排除术中过多损伤嗅黏膜导致损伤。 给予控制炎性反应、神经营养药物等治疗,均未恢 复。(3)鼻腔粘连:本组1例(0.4%),患者感鼻塞, 鼻科检查发现中鼻甲与鼻中隔的粘连,考虑为术中 损伤鼻腔黏膜,术后残留黏膜增生或瘢痕化所致。
中即发现脑脊液漏的患者,应视同常规脑脊液漏修 补手术,取股部脂肪、肌肉以加强颅底修补的强度, 首先于鞍内填少量脂肪,再敷以肌肉泥覆盖硬膜缺 损,外面注射耳脑胶封闭缝隙后,再贴附以人工硬 膜。(2)脑神经损伤或麻痹:多见于术中切除侵入 海绵窦内肿瘤时损伤窦内神经,本组1例侵入海绵 窦的脊索瘤,术后发生动眼神经麻痹,1个月后渐好 转。视神经损伤也有报道…J,但本组未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