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缺陷报告

软件测试缺陷报告
软件测试缺陷报告

测软件名称XX测试缺陷报告书

目录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背景 (3)

1.3定义 (3)

1.4参考资料 (4)

2测试环境 (4)

2.1硬件环境 (4)

2.2软件环境 (4)

3冒烟测试 (5)

3.1被测软件 (5)

3.2测试策略 (5)

3.3执行步骤 (5)

3.4测试用例执行情况 (5)

3.4.1 管理员 (5)

3.4.2 匿名用户 (6)

3.4.3 教师用户 (7)

3.4.4 学生用户(待补充) (9)

3.4.5 交叉功能测试 (10)

3.5结果分析和结论 (11)

4功能测试 (11)

4.1被测软件 (11)

4.2测试策略 (11)

4.3执行步骤 (11)

4.4测试用例执行情况(自行补充) (12)

4.4.1 管理员 (12)

4.4.2 匿名用户 (12)

4.4.3 教师用户 (12)

4.4.4 学生用户 (12)

4.4.5 交叉功能测试 (13)

4.5结果分析和结论 (14)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记录在软件测试教学平台项目的系统测试过程中所发现的所有缺陷。预期的读者范围包括:

●项目经理

●测试经理

●开发人员

1.2背景

说明:本软件是(此处说明软件的名称),采用(此处说明采用的开发软件平台)来开发。

本软件名称:

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

开发者:

用户:

实现网络:(此项可选)

1.3定义

(此处主要对本文档中提到的一些术语进行解释,文档中未提到的术语不要给出了。)1.4参考资料

2测试环境

2.1硬件环境

CPU、硬盘、内存、显示器等。

2.2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开发平台,数据库等。必要时,应指出网络环境。

3冒烟测试(在此以冒烟测试为例)

3.1被测软件

(此处应说明被测软件的版本,存放位置等信息。)

3.2测试策略

在各类用户的功能中,此冒烟测试仅针对测试优先级为“高”的测试项展开测试,且仅执行优先级为“高”的测试需求中的测试用例。(应根据实际的策略来撰写。)

3.3执行步骤

(此处应具体说明执行的过程,包括从哪里获取被测软件,如何搭建测试环境(需要如何设置硬件,是否需要和如何打开相应的软件来支持对应类型的测试等)。

3.4缺陷表

3.4.1 管理员

缺陷如表所示。(这里给出了4个缺陷的例子,可仿照此格式来撰写缺陷报告。)

表3.4.1 001-添加单个教师用户后页面不清空不跳转

表3.4.2 002-添加单个教师用户时用户名重复提示信息错误

表3.4.3 003-批量添加学生用户时无法导入xlsx格式的文件

表3.4.4 004-添加单个学生用户时无法正常添加

3.5结果分析和结论

(此处应描述缺陷分布和严重性是怎样的,本次测试是否通过。)

(如果冒烟测试不能通过,则应将被测软件打回,经修改后提交进行第二轮冒烟测试,且应记录第二轮冒烟测试的具体执行过程。)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模板

技术资料 [项目名称] 系统测试报告 1测试内容及方法 1.1测试内容 本次测试严格按照《软件系统测试计划》进行,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用户接受度测试等内容。 1.2测试方法 正确性测试策略、健壮性测试策略、接口测试策略、错误处理测试策略、安全性测试策略、界面测试策略 1.3测试工作环境 1.3.1硬件环境 服务端 数据服务器: 处理器:Inter(R) Xeon(R) CPU E5410 @2.33GHz×2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内存空间:8G 硬盘空间:500G×2,RAID0 应用服务器: 处理器:Inter(R) Xeon(R) CPU E5410 @2.33GHz×2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内存空间:8G 硬盘空间:500G×2,RAID0 客户端 处理器:Inter(R) Core?2 Quad CPU Q6600 @2.4GHz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R2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内存空间:2G 硬盘空间:200G 1.3.2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R2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客户端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6.0/7.0 GIS软件:ArcGIS Server 9.3 WEB服务:IIS6.0 2缺陷及处理约定 2.1缺陷及其处理 2.1.1缺陷严重级别分类 严重程度修改紧急 程度 评定准则实例 高必须立即 修改 系统崩溃、不稳定、 重要功能未实现 1、造成系统崩溃、死机并且不能通过其它方法实现功能; 2、系统不稳定,常规操作造成程序非法退出、死循环、通讯中断或异 常,数据破坏丢失或数据库异常、且不能通过其它方法实现功能。 3、用户需求中的重要功能未实现,包括:业务流程、主要功能、安全 认证等。 中必须修改系统运行基本正 常,次要功能未实 现 1、操作界面错误(包括数据窗口内列名定义、含义不一致)。 2、数据状态变化时,页面未及时刷新。 3、添加数据后,页面中的内容显示不正确或不完整。 4、修改信息后,数据保存失败。 5、删除信息时,系统未给出提示信息。 6、查询信息出错或未按照查询条件显示相应信息。 7、由于未对非法字符、非法操作做限制,导致系统报错等,如:文本 框输入长度未做限制;查询时,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未做约束等。 8、兼容性差导致系统运行不正常,如:使用不同浏览器导致系统部分 功能异常;使用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统导致系统部分功能异常。 低可延期修 改 界面友好性、易用 性、交互性等不够 良好 1、界面风格不统一。 2、界面上存在文字错误。 3、辅助说明、提示信息等描述不清楚。 4、需要长时间处理的任务,没有及时反馈给用户任务的处理状态。 5、建议类问题。

软件测试缺陷报告

测软件名称XX测试缺陷报告书

目录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背景 (3) 1.3定义 (3) 1.4参考资料 (3) 2测试环境 (4) 2.1硬件环境 (4) 2.2软件环境 (4) 3冒烟测试 (4) 3.1被测软件 (4) 3.2测试策略 (4) 3.3执行步骤 (4) 3.4测试用例执行情况 (4) 3.4.1 管理员 (4) 3.4.2 匿名用户......................................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3 教师用户......................................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4 学生用户(待补充)............................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5 交叉功能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结果分析和结论 (9) 4功能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被测软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测试策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执行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测试用例执行情况(自行补充).........................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1 管理员........................................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2 匿名用户......................................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3 教师用户......................................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4 学生用户......................................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5 交叉功能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结果分析和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测试报告模板

软件测试报告模板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软件测试报告模板 此页为模板文档本身的版本控制记录表,按模板生成的正式文档中不需要此页。

秘密XXXXXX软件项目 系统测试报告 软件测试部 200X/XX/XX

目录

(正文一般采用五号字,如需提交对外文档,则改为小四号字) 1.引言 本测试报告的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范围。(3-4句) 本测试报告为(系统名称)系统测试报告;本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以及测试结果分析,描述系统是否达到需求的目的。 本报告预期参考人员包括测试人员、测试部门经理、项目管理人员、SQA人员和其他质量控制人员。 2.测试参考文档 《软件项目计划》; 《用户需求说明书》;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系统设计规格说明书》(可能分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执行程序; 测试脚本; 《软件测试计划》、《软件集成测试用例》、 《软件系统测试用例》、《软件确认测试用例》; 《需求跟踪矩阵》。

3.测试设计简介 3.1测试用例设计 简要介绍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例如: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因果图,那些用例将采用这类方法(3-4句) 测试用例的设计采用等价类划分、边界值、错误推测等方法, 3.2测试环境与配置 简要介绍测试环境及其配置。 测试环境: 数据库服务器 Oracle9i (地址,数据库版本,下同) 中间件服务器 weblogic8 客户端 windowsXP Oracle9i IE6.0 网络公司内部局域网 10M/100M 3.3测试方法 简要介绍测试中采用的方法(和工具)。如黑盒测试方法,工具为可选本次测试采用黑盒测试方法。 4.测试情况 4.1测试执行情况 测试范围和要求: 测试版本:

软件测试分析报告模板

软件项目系统测试报告 2019年10月

1.引言部分 1.1项目背景 本测试报告的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范围。 本测试报告为(系统名称)系统测试报告;本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及测试结果分析,描述系统是否达到需求的目的。 本报告预期参考人员包括测试人员、测试部门经理、项目管理人员、SQA人员和其他质量控制人员。 1.2参考资料 XXXX需求说明书 2.测试基本信息 2.1测试范围 2.2测试案例设计思路 根据上述测试范围测试点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3.测试结果及缺陷分析 3.1测试执行情况与记录 3.1.1测试组织 3.1.2测试时间 3.1.3冒烟情况 3.1.4测试用例统计 3.2缺陷的统计与分析 缺陷汇总: 列出本次实际发现缺陷数、解决的缺陷数、残留的缺陷数、未解决的缺陷数。 缺陷分析: 对测试中发现的缺陷按缺陷类型、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统计: 对测试中发现的缺陷就其功能分布、测试阶段进行统计,分析软件缺陷倾向及其主要原因: 残留缺陷与未解决问题 对残留缺陷对系统功能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对未解决问题对项目的影响(如有,列表说明)

4.测试结论与建议 4.1风险分析及建议 有/无按实际写 4.2测试结论 本项目根据业务需求及开发人员的反馈意见,覆盖了所有的测试需求及案例,均已在ST环境测试完成,有效案例一共xx个,执行率xx%,,成功率xx%,缺陷关闭率为xx%,目前缺陷均已修复并回归关闭; 综上所述,xx需求达到ST项目测试出口标准,本项目ST测试(通过/不通过),可以进行验收测试 5.交付文档 《xxx需求_系统测试计划》 《xx需求_测试案例》 《xx需求_ST测试报告》

软件测试报告模板53584

G9供应链系统测试报告 目录 项目背景1 测试目的 1 测试环境与配置1 缺陷的统计与分析2 缺陷汇总 2 1.测试缺陷趋势图:4 2.缺陷类型分析图:5 3. 缺陷严重等级分析图 5 4. 模块缺陷数分析图6 总结6 项目背景 测试目的 本次测试的目的是G9总部系统基线版本系统发布前的整体测试,按既定的测试计划对整个系统进行如下测试 1.功能测试(包含界面测试):保证系统主要功能工作正常,满足功能需求; 2.兼容性测试:保证系统在主流浏览器、数据库和操作系统中可以正常工作; 3.故障恢复测试:保证系统异常环境下系统数据完整; 4.性能测试:保证系统在资源有限、数据量多的情况下仍能正常响应; 5.安全性测试:保证系统的权限分配安全有效; 5.文档测试:保证操作文档内容正确无误; 本次测试的系统模块主要有: 1.总部设置系统; 2.总部查询报表系统; 3.数据传输服务端、客户端程序; 4.系统升级程序 5.多服务器数据同步设置 测试环境与配置 测试环境及其配置:

1.操作系统:客户端:windows xp sp3 ;服务端:windows server 2008数据库:Sql Server 2008 R2 浏览器:IE7+ 网络环境:局域网 组件环境: 测试用例 缺陷的统计与分析 缺陷汇总

测试分析总结: 本次测试功能覆盖率为100%;提交总的缺陷数1300个,严重级别高,其中严重、高级别为缺陷数有800个; 一般的等级的缺陷数为200个; 已修复缺陷数995个; 未修复缺陷数5个 本次测试的功能模块数量为:550个,每模块的缺陷数为:550/1300= 1.测试缺陷趋势图:

最新软件测试报告模板分析

(OA号:OA号/无)XXX产品名称XX版本(提测日期:YYYY.MM.dd) 第XX轮 功能/性能/稳定性/兼容性测试报告

修订历史记录 A - 增加 M - 修订 D - 删除

1.概述 (4) 1.1 测试目的 (4) 1.2 测试背景 (4) 1.3 测试资源投入 (4) 1.4 测试功能 (5) 1.5 术语和缩略词 (5) 1.6 测试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测试环境 (6) 2.1 测试软件环境 (6) 2.2 测试硬件资源 (7) 2.3 测试组网图 (6) 3.测试用例执行情况 (7) 4.测试结果分析(大项目) (8) 4.1 Bug趋势图 (8) 4.2 Bug严重程度 (9) 4.3 Bug模块分布 (9) 4.4 Bug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测试结果与建议 (10) 5.1 测试结果 (10) 5.2 建议 (11) 5.3 测试差异分析 (11) 6.测试缺陷分析 (11) 7.未实现需求列表 (11) 8.测试风险 (12) 9.缺陷列表 (12)

1.概述 1.1 测试目的 本报告编写目的,指出预期读者范围。 1.2 测试背景 对项目目标和目的进行简要说明,必要时包括该项目历史做一些简介。 1.3 测试资源投入 //针对本轮测试的一个分析 //测试项: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等

软件测试缺陷(Bug)写作注意点

软件测试缺陷(Bug)写作注意点 提供准确、完整、简洁、一致的缺陷报告是体现软件测试的专业性、高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遗憾的是,一些缺陷报告经常包含过少或过多信息,而且组织混乱,难以理解。由此导致缺陷被退回,从而延误及时修正,最坏的情况是由于没有清楚地说明缺陷的影响,开发人员忽略了这些缺陷,使这些缺陷随软件版本一起发布出去。 因此,软件测试工程师必须认识到书写软件缺陷报告是测试执行过程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要理解缺陷报告读者的期望,遵照缺陷报告的写作准则,书写内容完备的软件缺陷报告。本文将阐述软件测试缺陷报告的读者,描述软件缺陷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书写要求,指出某些常见错误和实用改进方法,最后总结了缺陷报告的写作要点。 1. 缺陷报告的读者对象 在书写软件缺陷报告之前,需要明白谁是缺陷报告的读者对象,知道读者最希望从缺陷报告中获得什么信息。通常,缺陷报告的直接读者是软件开发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除此之外,来自市场和技术支持等部门的人也可能需要查看缺陷情况。每个阅读缺陷报告的人都需要理解缺陷针对的产品和使用的技术。另外,他们不是软件测试人员,可能对于具体软件测试的细节了解不多。 概括起来,缺陷报告的读者最希望获得的信息包括: ?易于搜索软件测试报告的缺陷; ?报告的软件缺陷进行了必要的隔离,报告的缺陷信息更具体、准确; ?软件开发人员希望获得缺陷的本质特征和复现步骤; ?市场和技术支持等部门希望获得缺陷类型分布以及对市场和用户的影响程度。 软件测试人员的任务之一就是需要针对读者的上述要求,书写良好的软件缺陷报告。 2. 缺陷报告的写作准则 书写清晰、完整的缺陷报告是对保证缺陷正确处理的最佳手段。它也减少了工程师以及其它质量保证人员的后续工作。 为了书写更优良的缺陷报告,需要遵守“5C”准则: ?Correct(准确):每个组成部分的描述准确,不会引起误解; ?Clear(清晰):每个组成部分的描述清晰,易于理解; ?Concise(简洁):只包含必不可少的信息,不包括任何多余的内容; ?Complete(完整):包含复现该缺陷的完整步骤和其他本质信息; ?Consistent(一致):按照一致的格式书写全部缺陷报告。 3. 缺陷报告的组织结构 尽管不同的软件测试项目对于缺陷报告的具体组成部分不尽相同,但是基本组织结构都是大同小异的。一个完整的软件缺陷报告通常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缺陷的标题; ?缺陷的基本信息;

案例-软件测试报告模板案例

软件测试报告模板适用于XX公司 编写者: XX 文档编号: 编写日期: 2020-1-25

分发列表 文档修订历史 [模板修订历史 (文档首次使用前请删除)]

目录 1.测试概述 (4) 1.1.测试项目简述 (4) 1.2.名词定义 (4) 1.3.参考文档 (4) 2.测试环境与配置 (4) 3.测试情况 (4) 3.1.测试版本情况 (4) 3.2.测试用例统计执行情况 (4) 3.3.测试组织 (4) 4.测试结果及分析 (5) 4.1.测试情况统计分析 (5) 4.2.覆盖分析 (5) 4.2.1.需求覆盖 (5) 4.2.2.测试覆盖 (5) 4.3.缺陷的统计与分析 (5) 4.3.1.缺陷汇总 (5) 4.3.2.缺陷分析 (5) 4.4.测试质量对比统计 (5) 5.遗留缺陷与未解决问题 (5) 6.测试总结及风险分析 (6) 7.测试报告批准 (6)

1. 测试概述 1.1. 测试项目简述 <大、小、临时版本确定,测试范围 1. 测试需求 那些新增的需求验证 那些变更需求的需求验证 本次版本中可验证的需求列表 2. 修改问题的测试 3. 其他的功能测试内容> 1.2. 名词定义 本轮验证测试过程中涉及到需求、更新的产品术语、新产品术语等。 1.3. 参考文档 <参考的需求分档、设计文档等> 2. 测试环境与配置 简要介绍测试环境及其配置。 3. 测试情况 3.1. 测试版本情况 测试版本版本号,是否接受该版本以及原因表述。 什么时候接收的版本,什么时间版本部署完成 测试过程中有无更新版本 更新版本对测试的影响 测试中冒烟测试是否通过 3.2. 测试用例统计执行情况 3.3. 测试组织

软件测试报告(STR)模板

软件测试报告(STR) 说明: 1.《软件测试报告》(STR)是对计算机软件配置项CSCl,软件系统或子系统,或与软件相关项目执行合格性测试的记录。 2.通过STR,需方能够评估所执行的合格性测试及其测试结果。 软件测试报告的正文的格式如下: 1引言 本章应分成以下几条。 1.1标识 本条应包含本文档适用的系统和软件的完整标识,(若适用)包括标识号、标题、缩略词语、版本号、发行号。 1.2系统概述 本条应简述本文档适用的系统和软件的用途。它应描述系统与软件的一般性质;概述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的历史;标识项目的投资方、需方、用户、开发方和支持机构;标识当前和计划的运行现场;并列出其他有关文档。 1.3文档概述 本条应概括本文档的用途与内容,并描述与其使用有关的保密性与私密性要求。 2引用文件 本章应列出本文档引用的所有文档的编号、标题、修订版本和日期。本章还应标识不能通过正常的供货渠道获得的所有文档的来源。 3测试结果概述 本章应分为以下几条提供测试结果的概述。 3.1对被测试软件的总体评估 本条应: a.根据本报告中所展示的测试结果,提供对该软件的总体评估; b.标识在测试中检测到的任何遗留的缺陷、限制或约束。可用问题/变更报告提供缺陷信息; c.对每一遗留缺陷、限制或约束,应描述: 1)对软件和系统性能的影响,包括未得到满足的需求的标识; 2)为了更正它,将对软件和系统设计产生的影响; 3)推荐的更正方案/方法。 3.2测试环境的影响 本条应对测试环境与操作环境的差异进行评估,并分析这种差异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3.3改进建议 本条应对被测试软件的设计、操作或测试提供改进建议。应讨论每个建议及其对软件的影响。如果没有改进建议,本条应陈述为“无”。 4详细的测试结果 本章应分为以下几条提供每个测试的详细结果。 注:“测试”一词是指一组相关测试用例的集合。 4.x(测试的项目唯一标识符) 本条应由项目唯一标识符标识一个测试,并且分为以下几条描述测试结果。 4.x.1测试结果小结 本条应综述该项测试的结果。应尽可能以表格的形式给出与该测试相关联的每个测试

软件测试缺陷报告

1 简介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信息管理09-1科技项目的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ATKJ-用户需求说明书。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经理。TestAge 中国软件测试时代!T/d5s P Al 1.2项目背景 本产品是为信息管理09-1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外贸企业管理系统。本产品依据EasyTrade 基础模型研发,形成一个完善的以业务管理系统为核心,以基础信息、系统维护支持的外贸企业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对该公司生产销售过程,财务过程实现信息化管理。 1.3系统简介 1.4术语和缩写词 无 1.5参考资料 1、信息管理09-1科技项目需求与设计、 2、信息管理09-1科技项目测试计划、 3、信息管理09-1科技项目测试用例、 4、信息管理09-1科技项目缺陷报告单、系统测试报告 5、公司CMMI体系文件《TS002_测试报告》 2 测试概要 2.1测试用例设计 本次测试用例设计主要采用黑盒测试方法,功能模块及集成测试采用的具体方法有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划分、正交分解、因果图分析和错误猜测。在系统测试时依据业务流程采用回归测试。 2.2测试环境与配置 测试服务器配置: 服务器地址:10.0.0.39 操作系统: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2 CPU: Intel(R) Pentium(R)4 CPU 3.00HZ 硬盘可用空间:74GB 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 8.00.2039 应用服务器:EasyTrade服务器 测试对象:EasyTradeS3.exe 缺陷工具:Mercury Interactive TD8.0 SP2 2.3测试方法(和工具) 主要是黑盒测试,测试的重点集中在业务流程、数据提取和各功能模块间的接口。其中单元测试由开发人员直接完成;功能模块采用黑盒测试的常用方法;集成测试模块采用非渐增式测试,偏重系统的接口和数据提取方面;系统测试主要体现在业务流程的测试,主要采用回归测试 3 测试结果及缺陷分析

软件测试总结

一、软件测试流程 整体流程:测试需求分析,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编写,测试执行,缺陷记录,回归测试,判断测试结束,测试报告提交。 测试流程依次如下: 1.需求:阅读需求,理解需求,与客户、开发、架构多方交流,深入了解需求。--testing team。一般而言, 需求分析包括软件功能需求分析、测试环境需求分析等 2.测试计划: 根据需求估算测试所需资源(人力、设备等)、所需时间、功能点划分、如何合理分配安排资 源等。---testing leader or testing manager。测试目的、测试环境、测试方法、测试用例、测试工具 3.用例设计:根据测试计划、任务分配、功能点划分,设计合理的测试用例。---testing leader, senior tester 4.执行测试:根据测试用例的详细步骤,执行测试用例。--every tester(主要是初级测试人员) 5.执行结果记录和bug记录:对每个case记录测试的结果,有bug的在测试管理工具中编写bug记录。--every tester(主要是初级测试人员) 6.defect tracking(缺陷跟踪):追踪leader分配给你追踪的bug.直到 bug fixed。--every tester 7.测试报告:通过不断测试、追踪,直到被测软件达到测试需求要求,并没有重大bug. 8.用户体验、软件发布等…… 总结:项目立项后,开始写测试计划,根据需求编写测试需求,根据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根据测试用例执行测试,把没用通过的测试用例写成测试缺陷报告,进行回归测试,直到测试的结束编写测试总结,这每个步骤都需要审核通过。 二、软件测试方法 1、黑盒测试 概念:完全不考虑程序或软件的内部逻辑结构和处理过程的情况下,根据需求分析编写并执行测试用例,在程序或软件的界面上进行测试。 主要目的:(1)是否有不正确的或者遗漏的功能。(2)能都正确输入和输出结果。(3)是否有数据结构错误或外部信息访问错误。(4)性能上是否满足要求。(5)是否有初始化或终止行错误。 优点:(1)即使程序发生变化,之前的测试用例依然可以使用;(2)测试用例和软件开发可以同时进行,加快了测试和开发的速度。 局限性:(1)难以查找问题的原因和位置;(2)黑盒测试的依据是需求分析,所以无法发现需求分析上的错误。 测试方法: (1)等价类划分 包括有效等价类(符合需求规格说明)和无效等价类(违反需求规格说明)。 a)确定输入取值范围: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b)确定输入某个值: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软件测试总结报告(模板)

测试总结报告

目录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背景 (3) 1.3参考资料 (4) 2测试结果及发现 (4) 2.1测试1(标识符) (4) 2.2测试2(标识符) (4) 3对软件功能的结论 (5) 3.1功能1(标识符) (5) 3.1.1能力 (5) 3.1.2限制 (5) 3.2功能2(标识符) (5) 4分析摘要 (6) 4.1能力 (6) 4.2缺陷和限制 (6) 4.3建议 (6) 4.4评价 (7) 5测试资源消耗 (7) 6 提交物品 (8)

测试总结报告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这份测试分析报告的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阅读范围。 1.2背景 说明: a.被测试软件系统的名称; b.该软件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安装此软件的计算中心,指出测试环境与实 际运行环境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1.3参考资料 列出要用到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2测试结果及发现 2.1测试1(标识符) 把本项测试中实际得到的动态输出(包括内部生成数据输出)结果同对于动态输出的要求进行比较,陈述其中的各项发现。 2.2测试2(标识符)

3对软件功能的结论 3.1功能1(标识符) 3.1.1能力 简述该项功能,说明为满足此项功能而设计的软件能力以及经过一项或多项测试已证实的能力。 3.1.2限制 说明测试数据值的范围(包括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列出就这项功能而言,测试期间在该软件中查出的缺陷、局限性。 3.2功能2(标识符)

软件测试报告三篇

软件测试报告三篇 篇一:软件测试报告 摘要:本文是CounterV1.0系统测试报告,对CounterV1.0的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执行、Counter各特性质量进行总结 缩略语清单: 缩略语英文全名中文解释 第一章节:概述 CounterV1.0是TProject项目的开发和测试对象,CounterV1.0没有商用的需求,仅提供给培训学员,作为完成系统测试计划、策略和系统测试用例的依据。该工具用单线程实现,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分别统计源文件中的总代码行数、空行数、注释行数和非空非注释行数。

本报告是对CounterV1.0版本系统测试活动的总结,整个活动进行 了较全面的系统测试,测试内容包括: 文件合法性判断功能 统计代码行功能 统计空行功能 统计注释行功能 统计总行功能 综合统计功能 还针对Counter的1M文件统计的性能进行了性能测试,以及GUI界 面的测试。 整个系统测试过程及活动安排依据《CounterV1.0系统测试计划》、《CounterV1.0系统测试方案》、《CounterV1.0系统测试用例》。 第二章节:测试时间、地点及人员 版本名称测试时间测试人员测试地点起始时间结束时间 CounterV1.0

第三章节:环境描述 硬件环境软件环境 名称版本号名称型号大小个 数 CPU 操作 系统 内存应用 软件 硬盘数据 库

第四章节:总结和评价 4.1测试过程统计 4.1.1用例数统计 模块规模(KLOC) 用例数用例数/KLOC% 参数检查 统计代码 统计注释行 统计空行 统计总行 GUI界面 合计 4.1.2 用例对需求的覆盖度 需求id 用例数 SRS-COUNTER-001 SRS-COUNTER-002 SRS-COUNTER-003 SRS-COUNTER-004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模板最新版

公司名称 QR-D-022 系统测试报告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软件测试报告的目的 如:找出缺陷原因。对软件质量作出评价。 1.2背景 该项目的来源: 该项目的委托单位: 该项目的主管部门: 1.3定义 列出本测试计划中所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意。 如无特殊术语时本款可写为“无”。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料来源,可包括:a. 本项目的计划任务书、合同或批文;b. 项目开发计划;c. 需求规格说明书;d. 概要设计说明书;e. 详细设计说明书;f. 用户操作手册;g. 本测试计划中引用的其它资料、采用的软件开发标准或规范。 2.测试方法 列出系统测试所采用的方法,如功能测试、数据库测试、安装测试、安全性测试等。 3.测试机构和人员 本次测试由负责,测试人员有:。

4.测试结果 测试记录中错误点的比率: 此项内容参照测试计划中的评价内容填写。 详细测试记录见附件:《测试记录表》。 在此表中列出所有测试的功能名称,并在“是否通过”栏中对逐项功能标明是否通过,若通过,标识“√”,若不通过,标识为“×”。 5.测试记录分析统计。 可按《测试记录统计表》模板进行。 可用圆饼图显示各功能点的问题所占的比重。 6.评价 6.1软件能力 对软件的测试结果与功能需求作比较,如软件能力基本达到《需求规格说明书》规定的能力要求,但部分有计算错误,见1.7测试结果。 6.2缺陷和限制 对软件测试结果中的缺陷(或称为错误)加以总结,如×××功能在××操作中发现较大的问题,下一步准备改进,其它尚有部分错误。

软件缺陷报告书---模板

华软信息系统缺陷报告书

目录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背景 (3) 1.3定义 (3) 1.4参考资料 (3) 2测试环境 (4) 2.1硬件环境 (4) 2.2软件环境 (4) 3冒烟测试 (4) 3.1被测软件 (4) 3.2测试策略 (4) 3.3执行步骤 (4) 3.4测试用例执行情况 (4) 3.4.1 管理员 (4) 3.4.2 匿名用户.............................................................................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3 教师用户.............................................................................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4 学生用户(待补充).........................................................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5 交叉功能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结果分析和结论 (9) 4功能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被测软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测试策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执行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测试用例执行情况(自行补充)...................................................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1 管理员.................................................................................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2 匿名用户.............................................................................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3 教师用户.............................................................................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4 学生用户.............................................................................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5 交叉功能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结果分析和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测试缺陷报告

软件测试缺陷报告 (文章一):软件测试缺陷报告1 简介 1.1编写目的本测试报告为信息管理09-1科技项目的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ATKJ-用户需求说明书。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经理。TestAge 中国软件测试时代!T/d5s??P??Al 1.2项目背景本产品是为信息管理09-1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外贸企业管理系统。本产品依据EasyTrade基础模型研发,形成一个完善的以业务管理系统为核心,以基础信息、系统维护支持的外贸企业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对该公司生产销售过程,财务过程实现信息化管理。 1.3系统简介 1.4术语和缩写词无 1.5参考资料 (1)、信息管理09-1科技项目需求与设计、 (2)、信息管理09-1科技项目测试计划、 (3)、信息管理09-1科技项目测试用例、 (4)、信息管理09-1科技项目缺陷报告单、系统测试报告 (5)、公司CMMI体系文件《TS002_测试报告》2 测试概要 2.1测试用例设计本次测试用例设计主要采用黑盒测试方法,功能模块及集成测试采用的具体方法有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划分、正交分解、

因果图分析和错误猜测。在系统测试时依据业务流程采用回归测试。 2.2测试环境与配置测试服务器配置:服务器地址:10.0.0.39 操作系统: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2CPU: Intel(R) Pentium(R)4 CPU 3.00HZ硬盘可用空间:74GB 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 8.00.2039 应用服务器:EasyTrade服务器测试对象:EasyTradeS 3.exe 缺陷工具:Mercury Interactive TD 8.0 SP2 2.3测试方法(和工具) 主要是黑盒测试,测试的重点集中在业务流程、数据提取和各功能模块间的接口。其中单元测试由开发人员直接完成;功能模块采用黑盒测试的常用方法;集成测试模块采用非渐增式测试,偏重系统的接口和数据提取方面;系统测试主要体现在业务流程的测试,主要采用回归测试3 测试结果及缺陷分析 3.1测试执行情况与记录 3. 1.1测试组织3j5Y??lc i2r/{8TestAge 中国软件测试时代`4N??r??i0N,_$T9X测试经理:刘义照TestAge 中国软件测试时代??m!iL)S_IS 主要测试人员:TestAge 中国软件测试时代(t??W??A ]3lh$t#K张飞参与测试人员:刘备(模块测试用例编写)3.2覆盖分析注:TestAge 中国软件测试时代rxfm:Z1W3~?[Y][P][N][N/A]四项值依据TestAge 中国软件测试时代测试结果,按编号给出每一测试需求的通过与否结论。P表示部分通过,N/A表示不可测试或者用例不适用。▲表示为测试重点部

软件测试之软件测试报告模板完整版

COUNTER源码统计工具 (系统测试报告) 由安博测试空间技术中心www.btestingsky./提供 拟制: 日期:yyyy-mm-dd 审核: 日期:yyyy-mm-dd

修订记录

目录 第一章节:概述 (5) 第二章节:测试时间、地点及人员 (5) 第三章节:环境描述 (5) 第四章节:总结和评价 (6) 4.1测试过程统计 (6) 4.1.1 用例数统计 (6) 4.1.2用例对需求的覆盖度 (6) 4.1.3用例的稳定性 (6) 4.1.4用例的有效性 (6) 4.1.5测试执行工作量统计 (7) 4.1.6测试执行的效率 (7) 4.1.7版本缺陷统计 (7) 4.1.8测试过程综合评价 (7) 4.2被测系统质量评估 (7) 4.2.2缺陷个数 (7) 4.2.3缺陷严重等级评估 (8) 4.2.4缺陷原因分布 (8) 4.2.5测试用例的通过率 (8) 4.2.6软件质量评价 (8) 4.3测试总结和改进建议 (8) 第五章节: 遗留问题报告 (9) 第六章节: 附件 (9) 1.1交付的测试工作产品 (9)

关键词:Counter,系统测试,报告 摘要:本文是Counter V1.0系统测试报告,对Counter V1.0的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执行、Counter各特性质量进行总结 缩略语清单:

第一章节:概述 Counter V1.0 是TProject项目的开发和测试对象,Counter V1.0没有商用的需求,仅提供给培训学员,作为完成系统测试计划、策略和系统测试用例的依据。该工具用单线程实现,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分别统计源文件中的总代码行数、空行数、注释行数和非空非注释行数。 本报告是对Counter V1.0版本系统测试活动的总结,整个活动进行了较全面的系统测试,测试容包括: 文件合法性判断功能 统计代码行功能 统计空行功能 统计注释行功能 统计总行功能 综合统计功能 还针对Counter 的1M文件统计的性能进行了性能测试,以及GUI界面的测试。 整个系统测试过程及活动安排依据《Counter V1.0系统测试计划》、《Counter V1.0系统测试方案》、《Counter V1.0系统测试用例》。 第二章节:测试时间、地点及人员

软件测试报告模板

软件测试报告模板 此页为模板文档本身的版本控制记录表,按模板生成的正式文档中不需要此页。

秘密XXXXXX软件项目 系统测试报告 软件测试部 200X/XX/XX

目录 1. 引言 (3) 2. 测试参考文档 (3) 3. 测试设计简介 (3) 3.1 测试用例设计 (3) 3.2 测试环境与配置 (3) 3.3 测试方法 (4) 4. 测试情况 (4) 4.1 测试执行情况 (4) 4.2 测试覆盖 (4) 4.3 缺陷的统计 (4) 4.3.1 缺陷汇总和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 具体的测试缺陷......................................................................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测试结论和建议 (5) 5.1 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附录 (5) 6.1 缺陷状态定义 (1) 6.2 缺陷严重程度定义 (1) 6.3 缺陷类型定义 (1)

(正文一般采用五号字,如需提交对外文档,则改为小四号字) 1.引言 本测试报告的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范围。(3-4句) 本测试报告为(系统名称)系统测试报告;本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以及测试结果分析,描述系统是否达到需求的目的。 本报告预期参考人员包括测试人员、测试部门经理、项目管理人员、SQA人员和其他质量控制人员。 2.测试参考文档 《软件项目计划》; 《用户需求说明书》;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系统设计规格说明书》(可能分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执行程序; 测试脚本; 《软件测试计划》、《软件集成测试用例》、 《软件系统测试用例》、《软件确认测试用例》; 《需求跟踪矩阵》。 3.测试设计简介 3.1测试用例设计 简要介绍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例如: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因果图,那些用例将采用这类方法(3-4句) 测试用例的设计采用等价类划分、边界值、错误推测等方法, 3.2测试环境与配置 简要介绍测试环境及其配置。 测试环境: 数据库服务器192.168.1.6 Oracle9i (地址,数据库版本,下同) 中间件服务器192.168.2.14 weblogic8 客户端windowsXP Oracle9i IE6.0 网络公司内部局域网10M/100M

软件测试报告模板(1)

动物防疫与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平台 测试报告 文件编号: 编写: 审核: 批准:

变更历史

目录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背景 (3) 1.3简介 (3) 1.4术语和缩写词 (4) 1.5参考资料 (4) 2.测试概要 (4) 2.1测试环境与配置 (4) 2.2测试方法和工具 (4) 2.3系统功能分解 (4) 2.4测试内容 (4) 2.4.1功能性测试 (4) 2.4.2性能测试 (5) 2.4.3安装性测试 (5) 2.4.4安全性测试 (5) 3.测试结果及缺陷分析 (6) 3.1测试时间 (6) 3.2测试结果 (6) 3.3缺陷分析 (6) 3.4总结及建议 (6)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动物防疫与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平台的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需求(或达到动物防疫与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平台的功能目标)。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经理。 1.2背景 依托物联网、RFID等核心技术,整合市畜牧兽医系统已有的生猪生产数量和分布情况数据、猪肉生产投入品数据、动物卫生防疫和监督检疫数据,扩大数据采集范围,优化代码,完善数据采集规范,统一架构、统一信息采集标准,建设完整的动物卫生与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 通过平台建设,实现重大动物疫病、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监督管理信息化,提高主管部门早期预警、先期调控的监管能力,做到实时监测,事前预警,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从源头确保我市不出现重大动物疫病,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1.3简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