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明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农耕文明的形成

奉贤区曙光中学汪辉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地理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南北农业生产结构的不同特征——南稻北粟,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典型例证;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了解新石器的概念;了解水利对于农耕文明的重要作用;知道禅让制是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理解原始人类由采集、狩猎发展到原始农业,促进了农耕文明的形成,体现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2.初步学会利用、整理和归纳资料的历史学习方法。能运用教科书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简单地分析、解释历史。通过问题研讨法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协作精神。

3.认识农耕文明的产生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它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社会进步;大禹治水的成功事例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勤劳。

[重点与难点]

重点:以河姆渡、半坡遗址为例,了解中国南北方农耕文明差异的成因和基本特征。

难点:从大禹治水的事例中理解到水利在农耕文明中的重要性。

说明:

1.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南北方农耕文明差异的成因和基本特征,进一步理解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多元性,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故为本课重点。

2.大禹治水的成功是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一个范例,它保障了人民的安全,是农耕文明进步的标志。治水过程中人们对大自然认识的逐步加深,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其中的因果关系,初中学生较难理解,故为本课难点。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训练设计]

小张、小李和小王三位同学就“半坡人是否掌握制陶技术”展开了讨论。老师问他们的观点和依据分别是什么?

小张说:“我听研究历史的爷爷说‘半坡人没有掌握制陶技术’。”

小李说:“我看课本上这么写着‘半坡人已经掌握了制陶技术’。”

小王说:“我参观过半坡出土文物展览,看到了半坡考古发掘出的陶器。”

请你说说他们分别通过什么材料得到历史信息?

[案例]

问题探究:大禹治水是传说还是史实?

教学实施过程:

教师:提供关于大禹治水的材料,如《史记·夏本纪》中对大禹治水的记载、大禹治水的民间传说、青铜器上对大禹治水的记载、绍兴大禹陵的介绍等,让学生分辨这些材料的可靠程度。

学生:能区分史料的种类,遗迹实物、史书文献、口传史料等。

教师:这些材料,能否印证“大禹治水”的真实性?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各自意见。有的说完全能够,有的说不一定,还有的说不能够。分别推选代表作陈述发言。

教师:总结学生的意见,指出不同的材料能印证出不同的历史,只有掌握更多的可靠的史料,才能更有力地印证历史。

分析:本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以大禹治水为载体,帮助学生分清各种不同的史料,知道遗迹实物、史书文献、口传史料等不同的材料的可靠程度是不同的,在使用中应该有所区别。由于七年级学生对史料的认识较肤浅,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深入浅出,切忌理论性过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