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大帝国课件

合集下载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3.推广希腊文化。
《民法大全》。
共同点
1、版图范围: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疆域广阔; 2、建立途径:武力扩张,军事征服 3、政权特点:君主专制;依靠军队、官僚体系维持 4、衰亡原因:帝国的维系取决于君主是否英明、官僚系统是否有效运转。最终,帝国广 阔的区域中不同区域、不同阶层之间的冲突,埋葬了这些曾经辉煌的帝国。 5、历史影响: (1)消极:扩张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积极:政治文明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增强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 的传播;
他在军事上征服了波斯,在政治上却为波斯的制度所溶化。从这 一点说他的帝国应当视为波斯帝国历史的继 续。
—吴于廑《古代的希腊和罗马》
(2)统治
①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
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
②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
职务。
③推广希腊文化。(它打破了促历进史东上西形方成的东、西方
2、亚历山大帝国 (1)建立
马其顿位于希腊北部,公元前4世纪后,马其 顿成为希腊北部重要国家
①希腊城邦底比斯被夷为平地。
②腓尼基名城推罗被攻陷。
③征服上下埃及。

④波斯波利斯被劫掠一空,
波斯灭亡。 ⑤进入中亚一带,入侵印度。
② 巴比

伦城


◆公元前4世纪晚期,以巴比伦城为中心,建立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新疆出土罗马纺织品 中国出土罗马金币 罗马出土汉代丝绸
拉丁 字母
西

希腊 腓尼 字母 基字母
阿拉 马字母
【课堂小结】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 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习近平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王立新 《战争与文明》
素养提升 有人说“战争是人类文明交融与发展的一把双刃
剑”,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
战争与文明的交流:
扩张战争充满着暴力和灾难,战争既对各地区文 明有破坏性作用,也打破了区域间相对闭塞的状态, 促进了文明的交融。战争与和平交往,是古代文明 交往的重要形式(补充到课本)
结合第一子母概括古代文明有哪几种类型?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课标要求: 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 的早期联系。
本课导入
武力扩张是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 方式之一。公元前333年,马其顿 国王亚历山大与波斯国王大流士三 世在叙利亚北部伊苏斯决战。此后, 亚历山大历经数年征战,最终灭亡 波斯,入侵印度,征服了从希腊到 印度的广大地区,希腊文化随之东 传。这幅图是1世纪意大利庞贝城 壁画,反映的是伊苏斯战役的情景。
公元前4世纪晚期
伊朗高原、小亚细亚、埃及、 两河流域 、巴尔干半岛北部
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1)继承西亚的君主专制制 (1)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
度,宣扬君权神授
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
(2)地方实行行省制
集政治、军事等大权于一身
(3)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体 (2)地方实行行省制
系和税收系统
(3)推广希腊文化
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域相互连接起来,促进 了大国的兴起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奴隶制帝国的兴起源于文明的区域性扩展, 它的发展又进一步扩张了农耕文明区。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根据课本第二子目内容并结合所学,梳理古代世界大帝国的概况。
帝国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建立 时间 疆域 范围
统治 概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核心要点与基本问题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核心要点与基本问题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核心要点1:15世纪末,西欧人具备了向远洋进发的动力和技术条件。(P34学习聚焦)
基本问题:新航路开辟的动因(经济、社会、政治、思想、直接原因)和技术条件?
核心要点2: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标志。(P35学习聚焦)
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标志、主要内容、影响(单元导语)、传播与发展?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核心要点: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P68单元导语)
核心要点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P56单元导语)
基本问题:工业革命的背景(英国)、开始标志与部门、主要标志、完成标志、扩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表现、特点;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结构、社会生活、社会问题、世界面貌)?
基本问题:新航路开辟时间、人物、支持的国家、航线(地图)及方向?其他航路?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核心要点: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P39导入)
基本问题:全球联系初步建立的表现(人口、物种、疾病、商品贸易、殖民扩张)和具体内容,各有什么影响(亚非拉、欧洲、世界)?
基本问题:拜占庭一度强大的表现?灭亡的原因?俄罗斯的发展?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ppt)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ppt)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整体化的推动
史料:波斯帝国的重要性还在于它促进了近东地区诸文化的融合。作为第一个地跨
欧亚非的大帝国,波斯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交通的便
利,币值的统一等都是促进交流的有利条件。更重要的是,波斯统治者认为自己是
整个文明世界的主宰,所以尽量不以残暴的方式控制被征服人民,而是采取宽容大
初 步 统 一 先后征服…地中海变成… 南亚
传播… 演变…
发展奴隶制
奴隶制意味着残酷的压迫和奴役。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征服与扩张过程中,大批战俘
和居民沦为奴隶,受到残酷剥削,但军事扩张促进了征服地区诸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三、文明的交流——整体化的互动
1.字母文字的推广——腓尼 基文字 2.实用技术的传播---“农耕 技术”“冶铁技术” 3.古代艺术的碰撞 ---“雕 刻”“神话” 4.商业贸易的交流——丝绸 之路
如图所示,波斯6世纪兴起
伊朗高原,从居鲁士时期开 始扩张领土,继承人冈比西 斯二世远征埃及,国王大流 士使马其顿向其称臣纳贡, 最终建立起古代第一个地跨 欧亚非的大帝国。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整体化的推动
1.阅读教材第二目及“史料阅读”,概括国王大流士巩固帝国统治特点?
(1)特点: ①加强王权,确立君主专制政体; ②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 ③帝国建立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体系; ④大流士采用并改进亚述人所使用的驿站制度,修建驿道。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整体化的推动
2.结合左图,阅读教材第二目 ,概括亚历山大大帝统治马其 顿帝国的特点及影响?
特点:①继承波斯帝国基本制 度,宣布君权神授,集政治、 军事大权于一身; ②地方实行行省制。

第一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2019秋新教材】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2019秋新教材】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左传·定公元年》:“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 ,居薛,以为夏 车正。’” 2000年后西晋杜预注:“ 奚仲为夏禹掌车服、大夫。”
《竹书纪年》卷上:“[ 殷太戊 ]三十一年,命费侯中衍为车正。”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起源:西亚两河流域 过程:BC4000年,出现文明;BC2900年,苏美尔地区出 现城市国家;BC1900年,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 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成就:《汉谟拉比法典》 特点: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涉及范围广, 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利益和权威
• 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 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被认为低贱的职 业。在种姓制度中,来自不同种姓的父母双方所生下的后代被称为杂种姓。
佛教:BC6--BC4世纪
4.古希腊文明
• 起源:南欧巴尔干半岛南部,BC8--BC6世纪 • 代表:斯巴达和雅典 • 特点:小国寡民,各邦长期孤立自主,轮番而治 • 斯巴达以其严酷纪律、独裁统治和军国主义而闻名。斯巴达的
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公民大会 四百人会议 陪审法庭
★恢复了公民大会,使它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城 邦大事,选举行政官。一切公民,不管是穷是富,都 有权参加公民大会。 ★设立了新的政府机关——四百人会议,公民会议的 常设机构,负责向公民大会提出提案和执行公民大会 的决议。由雅典的四个部落各选一百人组成,除第四 等级外,其它各级公民都可当选。 ★设立陪审法庭,作为雅典最高法院,受理公民诉讼。
评价梭伦改革
1、未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
2、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 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 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 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学案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学案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课标解读课程标准素养达标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1.了解农耕文明的优势,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农耕文明对古代文明扩展的作用。

2.运用“时空观念”了解古代各大帝国的扩张历程,认识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

3.搜集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的史实,运用“史料实证”理解古代各大帝国崛起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作用。

考点整合一、古代文明的扩展1.古埃及文明:→叙利亚、巴勒斯坦→两河流域。

2.西亚文明:两河流域南部→周边地区→地中海东岸。

3.亚述帝国: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小亚细亚部分,一度征服埃及。

4.古代希腊:移民,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建立城邦国家。

5.影响: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是奴隶制大帝国兴起的重要条件。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1.波斯帝国⑴兴起:前6世纪,伊朗高原。

⑵统一:征服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北部,建立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⑶政治:国王--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

2.马其顿帝国⑴建立:前4世纪末,亚历山大灭波斯帝国,征服印度河流域,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⑵统治措施: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地方实行行省制,推广希腊文化。

3.罗马帝国⑴兴起:前7世纪,罗马王国建立;前509年,转为贵族共和制;前27年,转为帝国。

先后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形成地跨欧亚非三洲辽阔疆域。

⑵衰落:395年,分裂为西罗马、东罗马(拜占庭)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⑶基督教:1世纪,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4世纪,分裂为天主教、东正教两大教派。

三、文明的交流1.技术交流:农耕、冶铁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

2.文艺交流: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希腊雕刻艺术模仿埃及。

3.文字交流:腓尼基字母→(东)阿拉马字母→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

腓尼基字母→(西)希腊字母→拉丁字母→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1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1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学习聚焦] 受地理和历史环境影响,古代西亚、埃及和印度先后建立地区 性大国,希腊城邦成为古代民主政治的摇篮。
2.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1)两河流域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 ①公元前 4000 年左右,两河流域开始向文明过渡。 ②约公元前 2900 年,两河下游的_苏__美__尔___地区出现一系列城 市国家。 (2)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①统一:约公元前 18 世纪,_古__巴__比__伦_的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 两河流域,建立君__主__专__制__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__文__法__典__, 涉及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 它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2.农耕和畜牧产生后,人类生活的变化 (1) 农 耕 和 畜 牧 产 生 后 , 人 类 从 食 物 的 采 集 者 变 成 食 物 的 _生__产__者___。 (2)农业的发展,出现了农业和_手__工__业___的分工,促进了交换和 贸易。 (3)农耕生产需要人们_定__居__生__活_,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 早__期__城__市__。
知识点二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古代文明多元特点的主要表现: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诞生于西 亚的_两__河__流__域_、埃及的尼__罗__河__流___域___、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_爱__琴__海___的部分岛屿上,以及中国的黄河、 长__江__流__域__。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 典。
(3)印度种姓制度和《汉谟拉比法典》都说明古代奴隶制文明存 在严重的等级观念和不平等。
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是: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 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反映的是雅利安人在 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 “种姓制度”。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古代世界的帝国
希腊化是指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公元前 334 -前 323 年)后的三个世纪里, 古希腊 文明和
小亚细亚 、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 、埃及以及印度的古老文明相融合的一种进程。
材料一:亚历山大及其继承人都热心于奖掖希腊文明 ,在整个亚历山大帝
国腊中 的到商处业都以分及布希着腊希式腊的式城促的市剧进。院希这、些腊希新文腊的化式希的的腊输庙城宇出市逐、渐希取腊代的了文雅学典与的艺文术化、中希
马其顿 王国
亚波历斯帝山国大帝国
埃 及
“马其顿一向是一个落后的山国。它的 迅速强大是和希腊先进城邦的影响分不 开。”
——吴于廑《古代的希腊和罗马》
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被刺客杀死 在他女儿的婚礼上。亚历山大继位,并以 权谋和武力镇压了希腊人反马其顿运动。 并于公元前335年组建起一支由3万步兵、 5000骑兵构成的东征军希腊化征程。,在 第二年初春渡过赫沦斯滂海峡,开始了历 史性的
扩展影响
古代文明的扩展,使不同文明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
古代文明拓展的表现和影响:帝国兴起
公元前十八 世纪—公元 前十五世纪
公元前1553 年—公元前 1085年
公元前八 世纪
公元前800 年—公元 146年
公元前六世纪—
公元前4世纪晚 公元前四世纪

晚期
公元前2王国
亚述
古希腊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古代世界大帝国的时间定位

亚 历





帝 国
公元前6世纪 公元前4世纪
罗 马 帝 国
公元前27年—公元4世纪
公元前 770年
公元前 476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大帝国
一图知史实
一语评历史
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古代埃及文明和西亚文明获得了稳步 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古代希腊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 海技术等向周边地区殖民,建立了众多的城邦国家。古代文 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这是大帝国兴 起的重要条件,并最终推动了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孔 雀帝国、罗马帝国的兴起。人类文明交往的方式主要有暴力 冲突与和平交流两种,东西方的交往使主要文明区从孤立、 分散到联系、交往,对世界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作出了突 出贡献。丝绸之路促进了秦汉王朝和罗马帝国之间的经贸和 文化交流。
[探究] 中国秦朝修建了连通全国的驰道和直道,罗马帝 国有“条条大道通罗马”的说法。为什么古代的大帝国都要修 建大通道?
[提示] 原因:实现或巩固对辽阔疆域统治的需要(利于军 队调动、政令畅达);进行征服和扩张,保证后勤补给的需要; 经济文化交流,特别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材料三 当罗马扩张时,征服的也只是城市。像罗马这样 的城市能够征服世界,但要管理这个世界就不容易了。必须有 一种能使凝聚力薄弱的各成分团结起来的统治方式。罗马帝国 在发展民法立法的同时,建立起专制政治的管理体制。给整个 罗马世界盖上一张等级森严的官吏网,使当权者的意志在社会 上生效。最后,解体的时刻到了,蛮族从各方面侵入进来,各 行省不再抵抗、不再费力去关心总体的命运。
材料二 波斯帝国境内有几条重要的驿道。最著名的是从 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到帝国行政中心苏萨的“御道”,它全长 2 400 多千米,设施完善,每隔 25 千米左右设一驿站,驿站备有 马匹供信使使用。此外,从巴比伦开始的驿道有两条,分别通 向波斯另一都城波斯波利斯和中亚以及印度。通向中亚的驿道 的长度不在“御道”之下,为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前身。
主题一 承前启后,兼容并包——古代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 [析史料实证]
材料一 殖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常见的是由于人口增 加、耕地有限而到海外寻找土地,也有因土地兼并破产失地而 到海外另谋生路;经济上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商业发展谋求原料 和开辟市场。也有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而被遣送出国或安插于外 者;在遇到严重灾荒时,也有殖民海外以求渡过难关者。…… 子邦和母邦、殖民地区和希腊本土之间展开频繁的经济往来,
知识梳理(二) 古代世界的帝国
帝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建立
统治概况
公元前6 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 波斯帝国
世纪 系和税收系统
亚历山大 帝国
孔雀帝国
公元前4 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地方实 世纪末 行行省制;推广希__腊 __文化 公元前3 佛__教__得到广泛传播,逐渐演变为世界性
世纪 宗教
罗马帝国
——摘编自[法]基佐《欧洲文明史》
[探究] 根据材料三分析疆域广大的古代罗马帝国形成的 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马帝国政府维系庞大帝国的措施 和效果。
[提示] 特点:依靠军事征服获得广阔的疆域;主要由孤 立分散的城市构成,内部缺乏融合。
措施:通过法律协调不同民族的关系;建立专制制度和官 僚制度来贯彻统治者的意志。
1~2世纪达到繁荣的顶峰;3世纪之后, 公元前1 罗马帝国陷入危机;4世纪末,帝国分裂 世纪末 为东西两部分;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
灭亡
知识梳理(三) 文明的交流 1.特点: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 响。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增多,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 2.概况 (1)技术与艺术 ①农耕技术:西亚的农耕技术,向东传到伊朗高原;向西 传入希腊,并进一步传到西欧和北欧;向南传入埃及和非洲。 ②冶铁技术:从西亚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人类从此进 入铁器 时代。
知识梳理(一) 古代文明的扩展 1.主要原因: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 社会分工 、相对 较高的劳动 生产率 、复杂的 社会组织 和管理系统,使其具 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
2.主要文明的扩展
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鼎盛时期达到 埃及文明
_两__河__流__域__ 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势 西亚文明 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_亚__述__帝国建立了历史 上空前的大帝国 以_移__民__方式扩大影响,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 希腊文明 地区殖民;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3.影响: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 起来,是奴隶制大帝国兴起的重要条件。
使希腊世界的奴隶制商品经济获得较充分的发展,广泛密切的 贸易联系还进一步扩大了海外市场……构成了一个海洋与大 陆交错、东方与西方联结的前所未有的地中海最大贸易圈和经 济圈。
——摘编自《世界史》 [探究]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希腊海外 殖民运动的原因,并说明希腊海外殖民运动的影响。 [提示] 原因:商业发展;自然灾害;人地关系紧张;政 治斗争;追求社会稳定。影响:政治,民主政治的建立;经济, 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缓解希腊城邦的内在矛盾;文化,吸 收东方文明成果。
效果: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 益;未能长久的维持统一的帝国政权,最终走向分裂。
[明历史解释] 奴隶制大帝国兴起的条件及区域性影响 1.条件
依靠大河或海洋的有利条件,便利了对外贸易和 地理因素
扩张 农耕经济发达,商业和对外贸易发展,增强了实 经济因素 力 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统一;较为完备的官僚机构 政治因素 和军事实力 文化因素 具有发达的文化并向周边地区扩展、渗透 利用自身优势和军事实力,殖民扩张;吸收和借 外交因素 鉴不同地区文明
2.区域性影响 各大帝国扩张,建立了世界性的大帝国,给被征服地区 人民带来了灾难;但同时传播了先进的文明,客观上促进了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1)波斯帝国:继承了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希 腊、小亚细亚和波斯多种文化间实现了和平共处和相互适 应,开始了希腊化的进程;促进了帝国商业的繁荣和东西方 文明的传播。
③神话:西亚的神话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 ④雕刻: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 面都模仿埃及。 (2)文字: 腓尼基 字母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 字母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它向西传 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 拉丁 字母。 (3)中外交往:公元前后,秦汉王朝和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 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