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毕业论文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中药三七的作用

目录摘要 (3)第一章绪论 (4)第二章三七的药理作用 (5)2.1三七对心脑血管系统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5)2.2三七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6)2.3三七的抗炎症作用 (6)2.4三七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6)2.5三七的抗肿瘤作用 (6)第三章三七的临床应用 (7)3.1治疗糖尿病 (7)3.2治疗跌打损伤 (7)3.3治疗高血脂 (7)3.4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7)3.5治疗高血压 (7)3.6治疗糖尿病合并症 (8)3.7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硬化 (8)3.8治疗消化系统溃疡 (8)3.9治疗颅内出血 (8)总结 (9)致谢 (10)参考文献 (11)摘要三七,属五加科,五毒。
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和支根痕。
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
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苦回甜。
剪口呈不规则的皱缩块状或条状,表面有数个明显的茎痕及环纹,断面中心灰绿色或白色,边缘深绿色或灰色。
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历来以三七作为伤科金疮药,很少作为补品食用。
三七粉的成分和三七主根一样,富含三七皂苷、三七多糖、三七素、黄酮有效成分,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消肿定痛、滋补强壮、抗疲劳、耐缺氧、抗衰老、降血脂、降血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可用于治疗外伤出血、淤血、胃出血、尿血等各种内、外出血症;扩张血管,溶解血栓,改善微循环,预防和治疗高血脂、胆固醇增高、冠心病、心绞痛、脑溢血后遗症等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肝纤维化等肝病以及失血、产后、久病等原因导致的体虚症。
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是指冠心病、中风和高血压等。
以三七粉作为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显著疗效。
三七粉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溶酶的活性,降低血液粘度,促进血栓溶解,改善血液流动的作用。
药学的毕业论文

药学的毕业论文药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培养职业能力,实践教学是药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药学的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药学的毕业论文篇1探讨影响中药毒副作用的因素摘要: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药作为一种天然药材,虽然相对安全,但也不是绝对安全。
本文主要讲述了六个对中药毒副作用有影响的因素。
关键词:中药;毒副作用;影响随着我国中医药的发展,中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
然而人们对中药的认识却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例如有的人认为中药不存在毒副作用,有的人却又认为中药有很强的毒性。
这两观点都是不正确的,我们不能够夸大中药的疗效与毒性,也不能够说其不存在任何毒副作用。
1对中药毒副作用的认识中药的毒性有着广义与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讲中药的毒性就是药物的偏性,只要是药物就会有一定的偏性存在,由此可见毒性具有普遍性。
金代医学家张子和曾经说过:“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
”从狭义上讲,中药的毒性指的是药物对人体的伤害性,许多药物是无毒的,因此,药物毒性具有特殊性,是少数毒药才具有的性能。
在《神农本草经》中将中药分为上中下三品,其根据就是中药有毒、无毒来进行分类的,由此可见对于中药的毒副作用的认识并不是从现代才有的,古代的医学家对此早有认识。
我国2005年版的《中国药典》将中药的毒性划分为大毒、有毒、小毒,就是依据狭义的中药毒性而划分的。
2影响中药毒副作用的相关因素2.1药物品种中药的毒副作用有很多都是因为药物品种的原因所引起的。
中药中将有些不同种的药物冠以同一名称,导致一些医者将一部分有毒的药物与无毒药物混用,常出现此类中毒事件。
例如木通有多种,有关木通、川木通、木通这三个品种,它们都蕴含有有毒成分马兜铃酸A、B、D及衍生物,但是其含量却是依次递减。
还有一些中药本身并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但却有可能因为生长的环境而成为有毒的中药。
药学的3000字毕业论文

药学的3000字毕业论文药学的3000字毕业论文药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的发现、开发、制备、质量控制和药物使用的学科。
药学的研究领域广泛,涵盖了药物的化学、生物学、药理学、药剂学等多个方面。
在现代医学中,药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提供了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
本文将从药学的历史、药物开发、药物质量控制和药物使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学的历史药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古埃及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植物和动物的部分来治疗疾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药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古代中国,药学被视为一门崇高的学问,被列为“六艺”之一。
古代药学家通过实践和经验总结出了许多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如《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著作。
药学的发展与人类对健康的追求密不可分,它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药物开发药物开发是药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药物开发的过程包括药物发现、药物设计、药物合成和药物筛选等环节。
药物发现是指通过对生物活性物质的发现和研究,寻找具有治疗作用的化合物。
药物设计则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化学方法,设计出具有特定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药物合成是将设计好的化合物通过化学反应合成出来。
而药物筛选是通过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生物学活性测试,筛选出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候选物。
药物开发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多学科的合作与交叉。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药物开发的速度和效率有了显著提高。
例如,利用高通量筛选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量化合物进行筛选,从而加快了新药的发现和开发进程。
药物开发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对药物开发的研究和投入是非常重要的。
三、药物质量控制药物质量控制是保证药物质量和疗效的重要环节。
药物质量控制包括药物的质量标准、质量控制方法和质量评价等内容。
药物的质量标准是指对药物质量的要求和规定,包括药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纯度和稳定性等指标。
质量控制方法是指通过对药物进行分析和检测,确定药物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方法。
药学类毕业论文范文

药学类毕业论文范文撰写毕业论文不仅可培养了本科药学学生撰写药学论文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同时对编辑的工作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药学类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药学类毕业论文篇1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摘要】动物细胞培养基是体外细胞培养的重要因素,能够影响细胞生长。
它是利用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和扩增来生产生物产品,或者作为发现和测试新的工具。
为此本文就动物细胞培养基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生物制药;动物细胞培养;应用一、动物细胞的特点及生长特性动物细胞虽可像微生物细胞一样,在人工控制条件的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大规模培养,但其细胞结构和培养特性与微生物细胞相比,有显著差别:①动物细胞比微生物细胞大得多,无细胞壁,机械强度低,对剪切力敏感,适应环境能力差;②倍增时间长,生长缓慢,易受微生物污染,培养时须用抗生素;③培养过程需氧量少;④培养过程中细胞相互粘连以集群形式存在;⑤原代培养细胞一般繁殖50代即退化死亡;⑥代谢产物具有生物活性,生产成本高,但附加值也高。
二、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的发展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生产大分子的生物制品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是为了满足生产疫苗的需要。
后来随着大规模培养技术的逐渐成熟和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人们发现利用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来生产大分子药用蛋白质比原核细胞表达系统更有优越性。
因为重组DNA技术修饰过的动物细胞能够正常地加工、折叠、糖基化、转运、组装和分泌由插入的外源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而细菌系统的表达产物则常以没有活性的包含体形式存在。
随着大量永生性细胞株的创建,在商业利益的刺激下,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也迅速发展起来,并被应用到生产实际。
动物细胞培养主要用于生产激素、疫苗、单克隆抗体、酶、多肽等功能性蛋白质,以及皮肤、血管、心脏、大脑、肝、肾、肠等组织器官。
它在医药工业和医学工程的发展中占重要地位。
药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3篇

药学本科毕业论⽂范⽂3篇本科药学专业毕业论⽂⼀、药学专业毕业本科论⽂⼯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指导教师科研⽔平参差不齐。
以我学院为例,随着国家招⽣政策的变化,学⽣⼈数扩招,近年来每年招⽣的⼈数均较多。
药学专业2014届和2015届本科毕业⽣⼈数分别为180⼈和250⼈,⽽我学院教师⼈数仅仅⼤约为60⼈,平均每位教师需要指导4~5⼈,精⼒上⽆法保证,且我学院教师50%以上为近⼏年毕业的青年教师,⾃⾝指导论⽂的知识匮乏,没有指导学⽣完成论⽂设计的科研能⼒。
此外,毕业论⽂的指导⽼师⼤都是⾻⼲任课教师,除了每天⽇常的教学授课⼯作之外,还要进⾏科研课题的申请和开展实施、科研⽂章撰写、课题结题等⼯作,在毕业论⽂每⽣⼀题的形势下,与学⽣接触很少,仅仅通过Email或电话指导,指导教师和学⽣根本没有在⼀起共同解决论⽂中相关问题的时间,造成学⽣的毕业论⽂质量不⾼。
2.毕业论⽂时间安排不合理。
我学院毕业论⽂⼯作的安排是⼤四上学期进⾏开题,这时学⽣仍有⼤量的专业课程未完成,学习时间紧张,且学⽣⾯临研究⽣考试的压⼒,很多学⽣重⼼放在理论课程学习和研究⽣考试上,准备毕业论⽂的时间少之⼜少,查阅⽂献、收集相关资料、总结资料的⼯作不能⾼效地完成,使毕业论⽂的开题不能到达预期⽬的。
次年1⽉⾄5⽉是学⽣毕业实习以及研究⽣⾯试的时间,也是学⽣求职就业的黄⾦时间,很多学⽣会积极参与招聘单位的考试,从⽽没有⼼情顾及毕业论⽂的设计和实验;⽽我学院学⽣真正的毕业论⽂实验时间只有三周左右,在短暂的时间内,学⽣根本⽆法保质保量地阅读⼤量⽂献、完成实验操作以及撰写出⾼⽔平的论⽂,严重降低了本科毕业论⽂的质量。
3.教学资源不能满⾜需求。
⽬前,⾼等院校⼤多⾯临资⾦的压⼒,在实验设备资⾦投⼊上以能基本满⾜教学需要为原则,教学资源相对滞后。
⽽毕业论⽂数据和结论都要通过实验来获得和验证,因此实验室是毕业论⽂完成的前提保障。
实际很多⾼等院校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可以提供给本科毕业⽣进⾏论⽂设计。
药学毕业论文模板

药学毕业论文模板药学毕业论文模板药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研究药物的发现、设计、制备、分析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机制等方面。
在药学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一篇毕业论文,以展示自己对该领域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本文将为药学毕业论文提供一个模板,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论文。
一、引言在引言部分,可以简要介绍药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此外,还可以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为后续的论述做好铺垫。
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药学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总结出当前研究的前沿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 药物发现与设计介绍药物发现与设计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如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分子对接等。
同时,可以列举一些成功的药物发现与设计案例,说明其在药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2. 药物制备与合成讨论药物制备与合成的技术和方法,如化学合成、天然药物提取等。
可以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3. 药物分析与质量控制介绍药物分析的常用技术和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等。
可以探讨药物分析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存在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4. 药物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探讨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如药物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理、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等。
可以结合具体药物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三、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在这一部分,可以详细介绍自己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包括实验的目的、材料和方法、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等。
同时,还可以讨论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实验结果与讨论部分,可以详细呈现实验所得的结果,并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
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显著性。
同时,还可以与前期的文献综述进行比较和对照,发现实验结果的新颖性和创新性。
五、结论与展望在结论与展望部分,可以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现,强调论文的创新点和贡献。
药学专业论文3000字药学毕业论文范文(通用)

药学专业论文3000字药学毕业论文范文(通用)药学专业论文:现代药学中的生物制剂摘要: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生物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生物制剂的概念、种类、生产和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述。
生物制剂作为近年来药学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其中包括了蛋白质药物、抗体、疫苗等多种类型。
同时,生物制剂的生产和质量管理也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保证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生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生产技术革新和质量管理意识的不断提高必不可少。
关键词:生物制剂;蛋白质药物;抗体;疫苗;生产;质量管理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health, biopharmaceutica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biopharmaceuticals from the aspects of concept, types, production and quality management. As one of the hottest research fields in pharmacy in recent years, biopharmaceuticals include a variety of types, such as protein drugs, antibodies, and vaccines.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duction and quality management of biopharmaceuticals are also important links to ensure their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Therefor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production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quality management are essential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biopharmaceuticals.Keywords: biopharmaceuticals; protein drugs; antibodies; vaccines; prod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第一章绪论1.1 背景和意义近年来,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使得药学领域尤其是生物制剂领域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受到关注。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 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干预
研究药物治疗过程中潜在的不良反应,探索监测方法和干预措施,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药物研发中的天然药物筛选与应用
对传统草药等天然药物进行筛选和研究,探索其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为新药研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3. 基于人工智能的药物设计与优化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药物设计与优化模型,加快新药研发进程,提高成功率和效率。
4. 个体化药物治疗策略的研究与应用
研究基因多态性与药物反应的关系,探索个体化药物治疗策略,提高药物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5. 药物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研究药物的质量控制技术,包括药物分析方法、药物检验和质量标准建立,为优质药物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6. 微生物合成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研究微生物合成药物的合成途径和代谢调控,探索新的药物开发思路和途径。
7. 基于药物动力学的临床药物治疗策略研究
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动力学过程,
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8. 药物政策与规划研究
研究药物政策和规划,包括药品监管、合理用药、药物经济和药物政策法规等方面,为药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9. 药物代谢与药效关系研究
研究药物代谢与药效之间的关系,揭示药物的作用机制,为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0. 药物与健康管理研究
探索药物与健康管理的相互关系,研究药物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和应用,促进健康管理水平的提高。
以上是药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一些示例,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论文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电大毕业设计(论文) 浅谈中药材的质量管理 作 者 蒋 英 市级电大 乐山电大 专 业 药学专业(专科) 年 级 11春 学 号 ************* 指导教师 陈 涛 四川电大毕业设计(论文)
诚 信 承 诺 书
本人慎重承诺和声明:所撰写的《浅谈中药材的质量管理》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文中所有引文或引用数据、图表均已注解说明来源,本人愿意为由此引起 的后果承担责任。 设计(论文)的研究成果所属学校所有。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提 纲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中药材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地、品种因素 (二)种植、加工技术因素 (三)采收时机不当使药材品质下降 (四)采购后的加工不当,使有效成分降低 (五)中药材加工炮制不规范,严重影响药理作用 (六)中药材保管无方,导致药材品质严重变化 三、针对中药材质量中所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中药材的质量管理 (一)加强中药材质量管理的措施 (二)完善中药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目 录 一、问题的提出……………………………………………………………(1) 二、中药材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 (一)产地、品种因素……………………………………………………(1) (二)种植、加工技术因素………………………………………………(2) (三)采收时机不当使药材品质下降……………………………………(2) (四)采购后的加工不当,使有效成分降低……………………………(2) (五)中药材加工炮制不规范,严重影响药理作用……………………(3) (六)中药材保管无方,导致药材品质严重变化………………………(3) 三、针对中药材质量中所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中药材的质量管理…………………………………………………………(3) (一)加强中药材质量管理的措施………………………………………(3) (二)完善中药质量监督管理制度………………………………………(4) 浅谈中药材的质量管理 乐山电大井研分校11春药学专科 蒋 英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中药材既可根据中药处方直接调配煎制服用,又可作为生产中成药的原料药,因此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中成药的临床效果。而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中药资源却在逐渐减少,有的品种已面临资源的严重匮乏甚至到了濒临灭种的地步。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采取各种各样的不法手段,在中药材中掺假、混杂,以降低成本,所以中药材的质量越来越令人担忧。中药生产缺乏科学系统的质量标准,没有统一的技术规范,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已严重影响了中药的疗效和中医成药的质量。中药材的育种繁殖和种植技术相对落后,现有药材生产较为分散,缺乏规划,有的非适宜区也盲目发展药材种植,造成很大损失。部分珍贵药材资源已接近枯竭,人工种植技术尚不成熟,亟待加强研究和保护,中药材生产的科技含量水平较低,科研力量分散,育种、栽培、加工、贮藏过程缺乏科学化管理和规范化标准。中药材营销销售渠道较为混乱,缺乏知名品牌。 二、中药材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地、品种因素 1、产地因素。中药材市场在不断开放,由于中药材产地多,不同产地的中药材所含有效成分又受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使得中药材质量的差异性很大。一般肉眼难以准确判断中药材质量是否合格,于是,出现中药材混杂的现象。 2、品种因素。一味中药多出自几个科属甚至十多个基源的植物。例如,肾毒性木通,它是一种富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材,它可以来源于有马兜铃科的关木通,可以来源于有毛茛科的川木通,也可以来源于有术通科的术通。实际上,中药材普遍存在异物同名,同名异物,名实混乱的现象较为普遍。 3、产地不同,药效不同。不是道地药材的冒充道地药材,于是很难判断是野生的还是家种家养的。中药材在价格上区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有质量上的等级差异,无法保证临床疗效的一致性。 (二)种植、加工技术因素 1、严重缩短生长周期。在选种、栽培方法、年限、采收部位、采收期和初加工方法等方面中药材都有相应的要求,以保证中药材的质量。但目前,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这些要求往往被人们忽视。现在,党参多改为两年采挖,大黄、黄芪多改为三年就采收,根本不顾及传统的采挖时间,这就影响了中药材的疗效和药用价值。 2、药材种植中多有“农残”问题。中药材种植不断扩大,种植中不可避免会受到病虫侵害。在实际防治病虫害时,因为管理不规范,经常滥用农药,不顾农药的毒性,甚至使用剧毒农药,导致“农残”严重超标,影响中药材的药用安全性。 (三)采收时机不当使药材品质下降 适时采收中药材,对保证中药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药用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是不同的。所以,在采收中药材时,不但要追求药材的产量,更要注重药材的质量。例如甘草在秋季采挖。但有人实验证明,其所含的甘草甜素在开花前期为lO%,在生长末期(秋季)甘草甜素仅含3.5%,相差近3倍。再如薄荷,在花蕾期挥发油含量近3%,花后期挥发油降到1.5%,但药材总产量却增加l倍多,药农则往往在花后期采割,这就大大降低了薄荷的质量。以上事例说明.适时采收中药材,对其质量的提高是有益的,单纯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的做法,应该禁止。应在既保证质量又能获得较多数量之间选择一个最佳时机。对理论依据确凿的品种.应严格收购期限,以把好药材收购质量关。 (四)采购后的加工不当,使有效成分降低 目前对药材的加工干燥多采用阳干法和阴干法.对少数药材采用烘干法。阳干法和阴干法方便且成本低,但易受外界天气条件的影响。如药材采收后,遇连绵阴雨天而不能采用别的方法干燥时,则会引起药材的一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像霉变及在氧气和药材本身所含酶的作用下,有效成分发生分解、氧化等变化,这样便会严重地 影响药材的品质。阳干法为最常用的干燥方法,但它有很多缺点,如日光中的紫外线会使药材中的某些成分发生氧化、聚合、分解等光化反应。最明显的如洋地黄叶在日光下效价迅速损失.玫瑰花及其他颜色的或白色的花瓣很快变为棕色,挥发油大量丧失等。如对药材采用适当的温度进行烘干,则会明显地提高药材的质量。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五)中药材加工炮制不规范,严重影响药理作用 中药材多采用传统的反复晾晒,由于受热不均匀,干燥不均匀,质量难以保证。手工切制中药材,切片厚薄、大小参差不齐,多不均匀,更无标准可言,受人为因素影响严重。中药材的加工受传统因素影响较大,在基层单位,多为师带徒情况,多按老药工的传统方法加工炮制,对药典和炮制规范的方法仅作参考,实际上都是老师傅方法。根据药材、温度、季节的经验来润药;根据师傅的眼力来判断“炒黄、炒焦、炒炭”的标准。中药材的加工炮制完全取决于师傅的操作技术。 (六)中药材保管无方,导致药材品质严重变化 1、中药材的质量随外界因素(温度、湿度、阳光、空气等)的变化而变化,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保管方法不规范、不科学而造成药性变异。如:含淀粉多的中药材,易生长繁殖霉菌,在潮湿高温条件下,药材易变质、腐烂、潮解等。由于中药材品种繁多,养护要求高,各个品种的养护条件不一样,加之部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执行中药材的养护保管制度,随意堆放的现象严重,导致部分中药材发生虫蛀、霉变、粘连等现象。 2、缺乏统一的质量规范不标准。目前我国中药制作水平较低下,多为手工作坊制作。尤其是地区差别大,没有统一可量化的控制规范系统,也没有现代化的制作设备。目前重要的制作和研究多停留在化学成分选用和药理等方面的指标,临床应用和研究较少,缺乏统一的质量规范标准。 三、针对中药材质量中所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中药材的质量管理 (一)加强中药材质量管理的措施 1、推进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体系的建设和执行。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中药材 上游的生产质量,对中药材的产地、种植、采收等方面进行规范,同时对中药材品种、基源进行清理,从源头上确保中药材的品质。 2、完善中药材的质量标准体系,目前中药材的质量标准不统一,各省市按照《中国药典》、以及地方标准各自为阵。进一步完善中药材的质量标准,有效成分的含量不但有定性标准,还要有定量标准,达不到质量标准不允许销售,做到质量控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提高中药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中药材的种植和加工以及临床使用等,最终都需要由专业的中药从业人员来完成。因此,不断加强对专业中药从业人员的培养对于提升中药饮片的管理水平有着非常重要作用。 (二)完善中药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1、应以立法形式完善中药质量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中药材种植、采收规范”、“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国家药品标准应规定可体现中药材与饮片质量的产地、道地药材、规格标准、有效期等标识及中药饮片商标化管理,以保证名优道地药材与饮片的真实与信誉,建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药品监督管理制度,完善依法监管中药质量的药品管理监督体系。 2、实施传统经验鉴别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检验手段。传统经验鉴别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历代药工丰富实践经验的积累,是一笔宝贵的中医药财富。利用眼看、手摸、耳闻、口尝等方法,根据药材的特征、特性与理化性质不断摸索总结形成经验手段,从而达到正确鉴定的目的。如鉴别道地药材藏红花的水试法,观察其有无管状花瓣在水中竖立这一专一特性,就可以区别于其他红花。说明传统经验鉴别具独特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是现代技术方法难以达到的。然而这一独特的传统经验鉴别技术后继乏人。应强化继承发展和提高传统中药鉴别的技术技能,实施传统经验鉴别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检验手段。 3、加大政府督查力度,切实发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要以切实提高药品质量为目的,而不仅仅是流于形式,收取一定的费用,加大执法力度,发现违法行为要从严处理,情节严重者可吊销营业执照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总之,为使中药材步入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健康发展轨道,提高中药产业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