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的科学切种法
陇薯7号马铃薯的特征特性及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陇薯7号马铃薯的特征特性及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陇薯7号是一种具有优良品质和高产性的马铃薯品种。
该品种具有以下特征特性:
1.品质优良,口感好。
陇薯7号的马铃薯色泽黄白均匀,口感鲜嫩,质地细腻,糊化度适中,非常适合制作马铃薯片、薯条等食品。
2.高产性,适应性强。
陇薯7号适应性强,具有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能力,在不同的产区都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和高产性。
该品种的产量较高,可达到30000公斤/公顷以上。
3.抗病性强。
陇薯7号对普遍的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抗性,可以减少病虫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同时,该品种还具有耐贮性强的特点,可以在贮藏过程中保持高品质和长久保存。
为了实现全程机械化栽培,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
1.土壤调理技术。
在实现全程机械化栽培的过程中,土壤的质量和肥力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因此,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土壤调理技术,包括粉碎、松土、施肥等。
2.移栽技术。
陇薯7号可采用机械移栽技术进行栽种,需要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形条件合理选择移栽机,并在栽种过程中加强对每株马铃薯的定位和定植,确保移栽效果和种植质量。
3.除草技术。
为避免野草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除草技术,包括机械除草和化学除草等。
4.病虫害防治技术。
尽管陇薯7号对病虫害具有一定的抗性,但仍然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包括病虫害监测、预防、治疗和控制等措施。
5.收获和贮藏技术。
为了保证陇薯7号的品质和保存时间,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收获和贮藏技术,包括选择适当的收获时间、技术和棚室等设备,并加强对收获后的管理和保养。
马铃薯栽培技术意见

近日,中国气象局发布重大气象信息专报,我省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大幅降温天气,部分地区有雨雪,2月7日我市温度将降到-10℃。
为有效应对持续降温天气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减轻灾害损失,指导好全市早春马铃薯生产,特提出以下栽培技术意见。
一、马铃薯播种1、选用优质脱毒种薯在生产中应全部选用脱毒G2、G3代良种。
脱毒种薯有出苗早、植株健壮、叶片肥大、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等优势。
试验研究表明,马铃薯优良品种及其高质量的脱毒种薯,对马铃薯产量的贡献率可达60%左右。
2、精耕细作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耕作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或壤土。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将病叶、病株带离田间处理。
12月前深耕25cm左右,使土壤冻垡、风化,以接纳雨雪,冻死越冬害虫。
播种前及时耙耱,达到耕层细碎无坷垃、田面平整无根茬,做到上平下实。
播种时土壤干旱是影响出苗、造成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播种前必须造墒,最好采用“沟内溜水”播种。
3、催芽播种保全苗切块催芽每亩需种薯150kg左右。
播前25—30天将种薯置于温暖有阳光的地方晒种2—3天,同时剔除病薯、烂薯,然后进行切块。
切块时充分利用顶端优势,螺旋式向顶端斜切,最后按顶芽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四,每块种薯有1—2个芽眼,重量25—30g。
晾干刀口后放在温度为18℃—20℃的室内采用层积法催芽,待芽长到2-3cm时,放在散射光下晾晒,芽绿化变粗后即可播种。
4、药剂拌种防虫防病由于种薯的异地调运,种薯带菌相互传播现象非常严重。
带病菌的种薯影响出苗,且极易造成苗期黑胫病、黑痣病、茎基腐病、干腐病的发生。
种薯拌种可以减轻这些病害发生,试验证明,使用下列三种配方能有效预防苗期病害。
①安泰生50g+高巧20ml/100kg种薯。
即将5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50g与60%高巧悬浮种衣剂20ml混合,加水至1000ml,摇匀后喷到100kg种薯切块上,晾干后播种。
②每100kg种薯用10ml适乐时+25g农用链霉素拌种。
自然教育土豆文案

自然教育土豆文案自然教育|土豆奇遇记土豆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蔬菜,但是在孩子们的眼里,土豆的秘密还有很多。
“土豆奇遇记”之旅还在继续,教育,也正在发生……大自然蕴涵着无限的教育可能,即便是小小的土豆也有着无穷的探索,所以抓住这个教育契机,我们带着孩子们的好奇和兴趣开展了这次自然教育课程。
让宝贝们进一步认识土豆,了解土豆的特点,发现土豆生长的奥秘……“土豆知多少”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到土豆是不规则的圆形,颜色有很多种,身上的洞洞叫芽眼,是发芽的地方,土豆不是果实,它是块茎,长在地底下。
土豆有很多名字,如马铃薯、洋芋、土豆、地蛋、香山芋……“土豆大变身”活动中围绕土豆的种子及栽培方式,和孩子们进一步地学习了解了土豆本身就是自己的种子,它不仅可以种在土里,也可以生长在水里。
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栽种、浇水,学习土豆的种植方法,体验亲自动手种植的乐趣。
玩转生活中的科学,练就善于发现科学的眼睛、勇于探索科学的大脑,一颗小小的土豆却隐藏了无穷的知识。
土豆可以在水里浮起来吗……土豆和淀粉有什么关系呢……带着一系列的问题,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展开了实验。
“多变的土豆”让艺术与生活环环相扣,让探索的过程惊喜不断,小朋友们利用各种材料,以“土豆”为主题展开想象。
“土豆怎么吃”从洗土豆、切土豆开始……学习如何制作、自己动手操作土豆是绝大多数孩子的心头爱,土豆丝、土豆泥、土豆饼、旋风土豆,薯片还有薯条,都是孩子们的最爱。
亲手制作的美食吃起来更加的美味呢。
“我们应多给予孩子们多元化的认知,创设各种环境和条件,让孩子们通过接触大自然,扩大他们的眼界。
”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一日生活中的细微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所想、所论。
在本次自然教育主题《土豆奇遇记》,以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中孩子们积极主动、体验探索、好奇愉快,正是他们在游戏中最鲜明的行为特质。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丰富了孩子们的多元感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他们去看、去听、去摸、去画、去尝试……促进了孩子们的多元发展。
高产高效土豆栽培技术

高产高效土豆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土豆是一种重要而广泛种植的作物,其丰富的营养价值使其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
然而,如何实现高产高效的土豆栽培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科学的土豆栽培技术,以帮助农民朋友们提高土豆产量和质量。
一、土壤选择与准备土壤是土豆生长和发育的关键环节,因此正确的土壤选择和准备是保证高产高效的前提。
首先,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避免水涝和积水现象对土豆生长的不利影响。
其次,合理施加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如农家肥、腐熟有机肥等。
最后,进行深耕翻整,确保土壤松软,有利于土豆根系的生长和取水。
二、品种选择与种薯处理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抗病优良品种,是确保高产高效的关键之一。
根据种植区域的不同,选择相应耐逆性强、产量高的土豆品种,如马铃薯、薯蓣等。
同时,在购买种薯时,要选择外观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薯,并加以处理,如晾晒、浸泡等,以消毒杀虫。
三、合理的播种与间距土豆的播种方式有直播和秧苗移栽两种方式。
直播是将种薯整个或切块直接种植在地里,而秧苗移栽则是将种子块培育成苗后移栽到地里。
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栽培方式,选择合适的播种方式,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同时,对于直播方式,要合理控制种薯的间距,一般为行距50-60厘米,株距25-30厘米,以确保土豆的生长空间和光照。
四、科学的施肥与浇水土壤的肥力对土豆生长十分重要,因此科学合理的施肥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在土豆生长期间,要进行适时的追肥,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选择合适的肥料进行施用,如氮磷钾复合肥、有机肥等。
同时,在施肥后要及时进行覆盖或培土,以避免肥料流失和蒸发。
此外,定期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以充分满足土豆的水分需求。
五、病虫害防治与田间管理土豆的病虫害防治是影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科学的田间管理对土豆的生长至关重要。
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拔除病虫害植株等。
马铃薯最新种植管理技术

马铃薯最新种植管理技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主要分为北方一作区、中原二作区、西南一二混作区和南方冬作区。
近三年来,我国马铃薯面积稳定在7500万亩左右。
为科学指导今年马铃薯生产,现将主要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一、北方一作区该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的37%左右,细分为东北、华北和西北3个一季作区,东北一季作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东部和辽宁北部,华北一季作区包括内蒙古中西部、山西和河北北部,西北一季作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的全部及陕西北部。
(一)东北一季作区1.选用优良新品种。
适合种植早熟和中晚熟、抗晚疫病的品种,可根据市场需求适当搭配早熟品种和加工型品种。
有灌溉条件的地区选择抗病、高产和优质品种。
2.种薯选择与处理。
选用符合 GB18133-2012国家标准的一、二级大田用脱毒种薯。
播种前15-20天出窖(库),在室温15-18℃下催芽,芽长0.5-1厘米,散射光下壮芽。
切种应切成立体形状,切忌切成片状,切刀用75%的酒精或0.3%-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消毒。
每个切块重25-35克为宜,保留1-2个完整芽眼。
切块用杀真菌剂和杀细菌剂拌种。
种薯生产提倡35-50克重小整薯播种。
3.选地及整地。
地块要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团粒结构好、排水保水性能好、通气性好,且轮作倒茬三年以上未种过马铃薯及其他茄科作物,前茬未使用过咪唑乙烟酸、氟磺胺草醚、氯嘧磺隆、甲磺隆、异噁草松等除草剂。
推荐进行秋耕整地,整平耙细,耕深35-40厘米以上,有条件的地区可随耕翻整地亩施充分腐熟农家肥2-3吨或适量商品有机肥作基肥,配合施用微生物菌剂。
4.适期播种。
土壤10厘米地温稳定(连续三天)在7-10℃时播种。
黑龙江省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其中南部地区一般4月下旬至5月初,北部地区一般5月初至5月中旬播种。
5.合理密植。
采用垄宽80-90厘米的垄作方式,根据品种、土壤肥沃程度和产品用途确定密度。
一般早熟品种每亩4000-4500株、晚熟品种3000-3500株为宜,肥沃土壤种植密度适当小一些,贫瘠土壤适当增加密度。
二季作区秋马铃薯绿色食品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是著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
近年来,滕州市全力打造“全国菜用马铃薯行业的风向标”,全市春秋两季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4.67万hm2,总产量突破200万t,总产值60余亿元。
“两薯一粮”(春马铃薯-夏玉米-秋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实现了“亩产万斤薯、千斤粮,产值过万元”,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二季作马铃薯县级产区,滕州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县”“山东省马铃薯生产先进市”。
“滕州马铃薯”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先后被评为“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7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山东省首批十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山东省十大地理标志品牌”等,2019年品牌价值158亿元,成为中国马铃薯第一品牌。
在不断巩固发展春马铃薯产量、面积、效益的同时,滕州市立足当地气候特点,围绕生长期不足、病虫害多发、产量偏低、商品品质不高等问题,积极探索秋季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秋马铃薯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产量效益不断提高。
2020年,滕州市秋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33万hm2,平均单产接近2000kg,进一步丰富了“滕州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和市场竞争地位,成为当地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
本文以滕州为代表,系统总结了二季作区秋马铃薯绿色食品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要点,供国内同类产区参考应用。
1 适用范围本技术适用于以滕州为代表的中原二季作马铃薯产区绿色食品秋马铃薯的栽培与管理,目标产量为2000-2500kg/667m2。
2 滕州市气候条件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地处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3.6℃,年平均地温16.3℃,10℃(含10℃)以上积温为4359.4℃;相对湿度年平均为68%;光照时间年平均为2384.4h,年日照百分率54.4%;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796.3mm,每年的6月中下旬至9月初为传统雨季,降雨量一般占全年的60%左右;水资源较为充足,属淮河流域,京杭大运河水系,地下水资源总量3.5亿m3,地表水资源总量3.3亿 m3;无霜期长,二季作区秋马铃薯绿色食品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韩文贺1,金开伟2,高 权3,李 峰2,杨 振2(1.滕州市界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滕州 277531;2.滕州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山东滕州 277599;3.滕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山东滕州 277599)摘要:【目的】总结以滕州为代表的马铃薯二季作区秋马铃薯绿色食品栽培技术要点,为同类产区秋马铃薯绿色食品高产高效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撑。
不同处理方式对鲜切马铃薯条保鲜效果研究

不同处理方式对鲜切马铃薯条保鲜效果研究作者:季春艳张云云贺荣刘艳红李双芳乔勤勤刘生杰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4年第05期摘要采用鮮切马铃薯条为主要原料,分别对其进行63 ℃热处理、护色剂浸泡处理、复合涂膜浸泡处理、乳酸链球菌素浸泡处理,以蒸馏水浸泡为对照组,置于4 ℃冰箱内低温保存3 d,每12 h 测定失重率、褐变度、总酚含量、还原糖含量、淀粉含量等指标。
结果表明:63 ℃热处理会加快鲜切马铃薯条褐变并较快失去食用价值,护色剂处理可减少褐变但对失重率影响较小,复合涂膜处理和乳酸链球菌素溶液处理均可抑制鲜切马铃薯条的褐变,减少失重率,降低淀粉向还原糖转变,减少总酚的损失。
关键词鲜切马铃薯;保鲜;复合涂膜剂;护色剂;乳酸链球菌素中图分类号 TS25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5-0201-03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5.047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Preservation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Fresh Cut Potato ChipsJI Chun-yan,ZHANG Yun-yun,HE Rong et al(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Anhui 236037)Abstract Fresh cut potato chips were used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s.They were heat treated at 63℃,soaked with color fixative,soaked with composite coating,soaked with lactic acid streptococcin,soaked with distilled water as the control group,and stored in a 4 ℃ refrigerator for 3 days.Weight loss rate,browning degree,total phenol content,reducing sugar content,starch content and other indicators were measured every 12 hour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eat treatment at 63℃ would accelerate browning and quickly lose edible value.Color fixative treatment could reduce browning but had little effect on weight loss posite coating treatment and nisin solution treatment could inhibit browning of fresh cut potato chips,reduce weight loss rate,reduce the conversion of starch to reducing sugar,and reduce the loss of total phenols.Key words Fresh cut potato;Preservation;Compound coating agent;Color fixative;Nisin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类)重点项目(2023AH-052855,2023AH052854);安徽省教育教学一般项目(2020jyxm1421);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2020sjjd089);校级教育教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XGJX04、2021FXJY05);阜阳地方农产品食品工艺开发科研创新团队项目(FX2020KCT02);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21361913、s20211361910、s20211361904)。
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马铃薯是曲靖市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其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
近年来,为满足市场需求,曲靖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发展,加大了在技术、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投入与支持力度,促使马铃薯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当前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之一。
1 曲靖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概述曲靖市位于云南省东部,总面积2.89万km2,下辖1市3区5县,常住人口为576万。
境内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丰富,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4.5℃,年均积温5402℃,年均日照时数2093h,年降雨量800-1000mm。
曲靖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非常适宜种植马铃薯。
近年来,曲靖市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充分挖掘资源禀赋,加大了马铃薯产业发展扶持力度,构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模式,促使马铃薯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全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壮大,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打下了强有力的基础。
曲靖市是云南省马铃薯重要生产和加工基地,种植面积、产量占全省1/3,据统计,当前曲靖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左右,马铃薯产量(折粮)77.32万t,占粮食总产量的23%左右[1]。
当前曲靖市马铃薯栽培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选种不适宜、不重视种子处理、选地整地不合理、栽培密度不科学、施肥灌水除草不到位、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等等,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当地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同时也阻碍着曲靖马铃薯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在此情形下,为有效解决马铃薯生产栽培技术弊端,推广应用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分析2.1 科学选地为保障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农户要做好选地工作,为马铃薯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满足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生产需求,农户应确保所选地块远离污染区,要确保给排水便利。
选地时,应优选肥沃、疏松、透气的地块,要具备较强的保水保肥能力,富含有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