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鉴赏》教学大纲

《音乐鉴赏》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课程英文名称: music appreciation

学时数:32 学时分:2学分

课程类别:人文社科类适用专业:高职本、中职本

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

音乐鉴赏课程是一门面向所有大学生的音乐普及教育课程,对于被教育者来说,该课程通过对音乐艺术作品的广泛涉猎和各种艺术鉴赏活动的参与,以期达到大学生提升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塑造、完善人格的目的;对于社会来说,音乐欣赏课程是一种国民教育,目的是使国民在参与社会文化活动时,具备起码的,而且是整体上的审美判断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面向全体学生进行音乐普及教育。通过赏析音乐作品,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学生对高雅音乐的兴趣与爱好;了解中外经典音乐及有关基本知识;提高感受、理解、鉴赏音乐的能力,养成欣赏音乐的文明习惯;培养学生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高素质的目的。教学中要求有相关的辅助资料,如音乐文献资料、以及视听音像资料。要求学生欣赏作品后提交欣赏感受。考核方式采用提交论文的形式。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对其他课程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渗透在各课程当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提高了学习兴趣。

教学大纲

一、理论教学部分

三、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平时考评包括作业、出勤、讨论、课堂表现等综合考核。本课程要求完成作业4-6个,并努力使作业构成一个整体,以充分涵盖社交礼仪的主要理论和环节。期末考评中注意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知识的比例结构,应有必要的案例分析题。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讨开放式考核。

考评比例:平时考评50% 期末考评50%。

大学音乐鉴赏

第一讲绪论 一、音乐课堂要求: 1、付出热情听音乐 2、由于音乐是流动的音符在空中进行,所以尽量用“心”来听、来感受,体验音乐这一人类最美的语言,用心灵感受美的魅力。 3、“音乐鉴赏课”,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悟性,拓展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应积极开动想象的翅膀,进入一个个音乐的殿堂里,感受不同的美感;而不是用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来限制美妙的想象力。 二、什么是音乐?音乐的起源? 1、音乐是以声音为物质媒介,以时间为存在形式且诉诸听觉的艺术。由于它在时间中展开,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流动性,因此被称为时间艺术。同时,由于声音对应于人的听觉器官,人们对音乐的把握靠听觉来完成,所以又被称为听觉艺术。音乐包括的范围有声乐、器乐、歌剧、舞剧。 2、音乐的起源:音乐是怎样起源的呢?对这一问题,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解释。这些说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劳动学说:在原始社会的集体劳动中,人们为了统一步伐,提高效率,发出“吭唷吭唷”声,这便产生了音乐的节奏。 (2)鸟鸣学说:人类从自然音响中求得灵感,从而创造出了优美的音乐。从蜘蛛那里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那里我们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那里学会了歌唱。 (3)语言学说:人类在感情激动时所产生的语调大都成为旋律,所以,音乐与语言有密切的联系。 三、什么是美?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音乐? 1、美:即和谐。分为严肃哲理内涵丰富的“崇高”之美和悠缓、对称的“典雅”之美;如听贝多芬的作品时,能感受到一种“崇高”之美,听莫扎特作品时能感受到一种“典雅”之美。 2、欣赏〈雅尼音乐会〉的精彩片段,请同学们在“雅尼音乐之旅”中,用心感受雅尼音乐的“崇高”之美和悠缓、对称的“典雅”之美;同时,用理性的观点分析雅尼音乐的优缺点。 四、大学生为什么学习音乐? 大学生活是大学生一生中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想象力的时期。世界观人生观趋于稳定,基本心理素质正在形成的大学生,对外界事物,尤其是美好的事

《音乐欣赏》课程标准

《音乐鉴赏》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音乐鉴赏》课程属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 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该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学习音乐艺术理论、鉴赏音乐艺术作品、参加音乐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音乐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乐理和音乐鉴赏等技能,提升学生认识美、欣赏美、从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雅的兴趣和爱好,陶冶性格和品格,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良好发展。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1.促进学生的人文素质全面发展 在音乐鉴赏与探究中,发现音乐所表现的丰富内涵,理解音乐艺术中所包含的丰富的人文价值,在获得审美经验的同时,养成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积极上进、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使之对自己的人生有不断的思考和追求,不断完善自我。 2.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鉴赏能力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音响、形式、情感等的理解,培养良好的音乐鉴赏能 力,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获得美好的音乐审美情趣,使学生在音 乐艺术的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3.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通过对各种音乐作品的欣赏,尊重音乐创作者的劳动,尊重艺术作品, 并在学习各种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感知各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

开阔视野,学习、尊重、理解各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建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共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二)分项目标 1 .知识目标 (1)如何欣赏音乐,乐理知识的讲解。 (2)掌握人声的分类和声乐的演唱形式。 (3)汉族、少数民族、外国民歌的发展及代表作品。 (4)戏曲与曲艺的基本知识及代表作品。 (5)中外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 (6)中外大型声乐作品中的代表作品。 (7)中西方乐器的分类及代表作品。 (8)歌剧、音乐剧、舞剧的发展及代表作品。 (9)影视作品音乐基础及代表作品。 2.技能目标 (1)节奏、音准训练,掌握乐理基本知识。 (2)掌握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技巧。 (3)音乐鉴赏的方法。 (4)学唱民歌、戏曲、流行音乐。 (5)大型声乐作品的鉴赏。 (6)中国民族乐器作品的鉴赏。 (7)西方乐器作品的鉴赏。 (8)学会欣赏歌剧、音乐剧、舞剧和舞曲。 3.态度目标 (1)在乐理知识的学习中,要强化记忆和练习。 (2)在音乐作品的赏析中,要勤于思考。 (3)在音乐作品的选唱训练中,要认真练习。 (4)在课下,要多听各种类型和风格的作品,多感受。 三、教学组织 根据工作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使学生掌握基本乐理和音乐赏析知识

《大学音乐鉴赏》教学大纲

《音乐鉴赏》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课程英文名称: music appreciation 学时数:32 学时分:2学分 课程类别:人文社科类适用专业:高职本、中职本 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 音乐鉴赏课程是一门面向所有大学生的音乐普及教育课程,对于被教育者来说,该课程通过对音乐艺术作品的广泛涉猎和各种艺术鉴赏活动的参与,以期达到大学生提升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塑造、完善人格的目的;对于社会来说,音乐欣赏课程是一种国民教育,目的是使国民在参与社会文化活动时,具备起码的,而且是整体上的审美判断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面向全体学生进行音乐普及教育。通过赏析音乐作品,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学生对高雅音乐的兴趣与爱好;了解中外经典音乐及有关基本知识;提高感受、理解、鉴赏音乐的能力,养成欣赏音乐的文明习惯;培养学生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高素质的目的。教学中要求有相关的辅助资料,如音乐文献资料、以及视听音像资料。要求学生欣赏作品后提交欣赏感受。考核方式采用提交论文的形式。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对其他课程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渗透在各课程当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提高了学习兴趣。 教学大纲 一、理论教学部分

三、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平时考评包括作业、出勤、讨论、课堂表现等综合考核。本课程要求完成作业4-6个,并努力使作业构成一个整体,以充分涵盖社交礼仪的主要理论和环节。期末考评中注意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知识的比例结构,应有必要的案例分析题。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讨开放式考核。

考评比例:平时考评50% 期末考评50%。

《音乐鉴赏》

《音乐鉴赏》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A42 制定单位:艺术学院 制定人(执笔人):李霜 审核人:尚乐文 制定(或修订)时间:20XX年9 月2 日 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 《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 本课程大纲是以20XX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编制的。

二、教学时数分配

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 第一章《如何欣赏音乐》 【教学目的】通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让同学们了解欣赏音乐存在三个不同的层次划分,

让学生懂得在倾听中关注音乐表现本身,培养对音乐的美感,同时在娱乐中培养音乐的文化观,亲近音乐喜爱人生。 【重点难点】 懂得音乐是听觉、时间、情感的艺术,能通过喜爱音乐去喜爱艺术;喜爱艺术去喜爱文化;喜爱文化去喜爱人生,这是喜爱音乐之意义所在。 【教学内容】《如何欣赏音乐》 第一节序言 一、关于音乐的认识二、关于音乐鉴赏的观念阐述三、关于教学内容的设置 第二节音乐是什么 一、乐音的属性二、音乐欣赏的三个阶段 第二章《表演的媒介:人声和乐器》 【教学目的】通过视频的赏析,让学生对表演的媒介:人声与乐器的音色特点作一定的了解,对不同的演唱方法和不同演唱特色、不同的乐器种类具有相应的听辩能力,培养学生热爱音乐艺术的情趣。 【重点难点】 1、能让学生区分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等不同流派的音乐演唱风格和艺术特色。 2、能大致听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对各类铜管乐器、键盘乐器、木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的性能、构造、音效能做相应的了解和区别。 3、区分出军乐队、民乐队、管弦乐队的表现特色。 【教学内容】《表演的媒介:人声和乐器》 第一节:人声 一、三种演唱方法划分二、人声的特点 第二节:铜管乐器、木管乐器 一、铜管乐器的构造、特点、音效二、木管乐器的构造、特点、音效 第三节:键盘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 一、键盘乐器的构造、特点、音效二、弦乐器的构造、特点、音效 三、打击乐器的构造、特点、音效 第四节:军乐队、民乐队、管弦乐队 一、军乐队、民乐队、管弦乐队的概念 二、军乐队、民乐队、管弦乐队的赏析

《大学音乐欣赏》教学大纲

《大学音乐欣赏》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性质及与其他课程的分工与联系 本课程是信息技术系、英语系必修课之一,是一门音乐综合课程,是学生 学习音乐的前导课,从音乐语言、民歌、器乐、声乐等方面进行一般性介绍,目 的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在教学活动中配合大量音乐课外活动,包括欣赏音乐电影、以及民歌竞赛等等。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本课程起着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殿堂之门和培养高尚品德、开发智力、提高欣 赏能力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了解音乐的背景和理解音乐语言、掌握音乐的基本规律,通过学习初步解决学生对音乐欣赏困难的问题,为以后继续学习音乐课程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鉴赏音乐,提高人文素质,提高自身对真 善美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成为一名合格公民。 三、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体系 (一)教学内容 第一章音乐欣赏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音乐语言的内部结构 第二节音乐语言的特殊性 第三节怎样欣赏音乐 重点:音乐语言的基本要素。 难点:语言。 第二章声乐艺术 了解声乐艺术的发展原理及西方声乐艺术,掌握声乐作品体裁。 重点:声乐作品的表演。 难点:实践。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民歌(12学时) 理解民歌的概念,了解民歌的形式,掌握民歌的体裁。 第一节中国民歌 第二节外国民歌 重点:民歌的基本特征,民歌的体裁及欣赏。 难点:欣赏。 第三章中国曲艺和戏曲 第一节曲艺音乐的形成和发展及曲种欣赏 第二节戏曲音乐的形成和发展及曲种欣赏 重点;大鼓和弹词的特征风格、京剧的欣赏

难点:曲艺和戏曲曲种的辨析 第四章中外乐器介绍及器乐作品欣赏 了解中外乐器,区分各种乐器音色,掌握中国乐器的色彩。 第一节中国民族乐器 第二节西洋乐器 第三节管弦乐欣赏及乐器在乐队中的地位与作用 重点:吹奏乐器及曲目欣赏、弹奏乐器及曲目欣赏、拉奏乐器及曲目欣赏、打击 乐器 、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弓弦乐器、弹弦乐器、键盘乐器。 难点:实际操作、弓弦乐器。 第五章中外流行音乐欣赏 第一节流行音乐概括 一、流行音乐的概况 二、流行音乐的起源 第二节流行音乐的流派及特点 一、19世纪的流行音乐形式及特点 二、20世纪40年代以前流行音乐形式及特点 三、50年代以来的流行音乐形式及特点第三 节流行音乐对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影响 第四节现代通俗名曲欣赏 (二)教学体系 (一)课堂讲授: 音乐欣赏是一门抽象思维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对音乐语言要进行必要的讲授 、分析和示范。因此,要求学生注意文学语言、美术语言的运用,通过形象语言,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加强学生的想象和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课堂讲授中,采用音响设备和投影设备,必要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音乐中的术语用原文标注。再者,当今的音乐发展速度很快,需及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注视当今音乐新动向,达到提高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三)自学安排:自学部分占全部内容的30%,包括民歌、西方音乐史、音乐基础乐理、民族乐器。 (四)作业形式:阅读书籍和欣赏曲目。 (三)课外教学活动的安排 序号活动名称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目的 1欣赏音乐 名片 10、16周 音乐剧《猫》的欣赏 刘欢2004演唱会欣 赏 加强学生对音乐的 认识和理解,提高审 美能力。 2民歌知识 与演唱比 赛 第5周 组织教学班级民歌比 赛 加强学生对本民族 音乐的热爱。

课程大纲大学音乐鉴赏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公共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雅的艺术品位,启发和丰富其形象思维,它对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本课程通过学习音乐基本理论、音乐史、音乐欣赏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语言,如旋律、节奏、节拍、音色、和声、调式等,了解不同音乐体裁的风格特征,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性认识,提高其音乐鉴赏力。 2.设计思路: 本课程分为中国、西方两大部分四大篇(中国传统音乐篇、中国新音乐篇、西方古典音乐篇、西方现代音乐篇),将中西音乐历史沿革的概貌,以及与其同步的音乐作品中最具代表性和时代性的曲目,有机地融入课程的每一个单元之中,全面地介绍了各个历史时期每个作品的相关情况,如作者简介、作品简介、谱例等重要且简明的内容,并在每节课后为学生布置思考题。此外,增加了流行音乐部分,通过对流行音乐的正确认识,可以提高学生对善恶美丑的鉴赏力以及是非对错的判断力,合理地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积极地去认识流行音乐。 - 5 -

二、课程目标 大学音乐鉴赏作为全校一门通识限选课,其教学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性认识,提高其音乐鉴赏力,喜爱音乐,并能将音乐融入自己的生活。到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 (1)掌握音乐的四大要素及美感特征,理解音乐的特性,了解音乐欣赏的内容及方法。 (2)掌握不同时期的音乐文化特征,理解“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了解中国音乐史的发展脉络。 (3)掌握不同时期的音乐文化特征,理解古典主义音乐承前启后的作用,了解二十世纪音乐。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随堂练习和测试。本课程将包含较多的随堂练习、讨论、小组作业展示等课堂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2)按时完成常规课后思考题。这些思考题要求学生课后认真思考,只有按时思考,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 (3)完成教师布置的一定量的音乐试听和背景资料搜集等作业,其中大部分内容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这些作业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并能引导对某些问题和理论的更深入探讨。 - 5 -

音乐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音乐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无专业限制,参考学时:36学时) 一、课程简介: 《音乐赏析》以审美为主线,以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为基础,介绍一些相关的音乐知识理论,中国汉民族和各少数民族的音乐,中外著名音乐作品等,从大学生审美和艺术修养的实际出发,旨在提高本校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音乐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感情,陶冶情操,开阔音乐视野,增长音乐知识。初步了解中西方音乐史及部分著名音乐家,懂得一般的音乐体裁及曲式结构,熟悉重要的音乐表现手段,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养成欣赏古典音乐的习惯。 二、教学目的: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本课程以审美为主线,以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为基础,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掌握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体裁等知识,从大学生审美和艺术修养的实际出发,旨在提高本校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三、教学要求: 通过音乐欣赏教学,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掌握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体裁等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音乐要素知识及中外音乐史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具备准确、敏锐地从整体上感受、体验音乐表现内容的能力,逐步具备评价音乐内容和形式中所反映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从绚丽多彩的音乐作品中学习历史、了解社会、认识生活,成为具有一定音乐欣赏水平的音乐爱好者。 四、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安排: (一)、声乐作品及声乐表演常识。声乐作品结构短小,音乐形象鲜明,比较容易把握。声乐作品旋律一般较强,曲名和歌词使音乐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的表现更为明确,是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可供欣赏的声乐作品形式主要有: 1、民歌。民歌是最直接、最质朴地反映人民的思想感情、劳动生活的声乐表现形式。欣赏民歌可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社会历史、民俗、民情。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各民族民歌数量繁多,艺术价值高。应让学生多欣赏我国的民歌或由民歌改编的声乐曲。 2、中外传统艺术歌曲。艺术歌曲是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声乐曲。其旋律一般优美动听,伴奏独具匠心。欣赏艺术歌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3、中外现代创作歌曲。中外现代创作歌曲题材广泛,而且有着浓厚的时代气息。歌曲的表现手法也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因此,中外现代创作歌曲也应该作为声乐作品欣赏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器乐曲及器乐表演的常识。中外乐器种类繁多,性能各异,有多种多样的组合方式。因此,器乐曲欣赏也是深受学生欢迎的音乐教学内容之一。 1、中国民族乐曲。我国的民族器乐曲形式多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让学生了解相应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 2、中外管弦乐曲。西洋管弦乐器种类很多,其独奏、合奏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力,欣赏中外管弦乐曲有利于开拓学生修养。 (三)、中外著名音乐家生平介绍及代表作欣赏。在中外乐坛上,有一批对音乐历史发展起过巨大推动作用的著名音乐家,他们所创作的音乐作品融艺术性和思想性为一体。了解

《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音乐欣赏/Appreciation of Music 课程类型:公共课 课程性质:通选课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学时数:32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无 学分数:2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结业论文 预修课程:无 教学参考书: 1、王和芳、陈自明:《中外音乐与名曲赏析》,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2、[美]约瑟夫·马克利斯:《西方音乐欣赏》,刘可希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 3、袁静芳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4、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课程简介: 《音乐欣赏》课程不以音乐知识的掌握为最终目的,而是以审美为主旨,以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为媒介,内容涉及不同音乐体裁、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经典音乐作品。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结合与审美相关的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知识展开教学,以期达到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宗旨。本课程注重个性化教学并因材施教,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从而使学生,可以在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同时,把中外音乐作品作为一扇了解世界文化的独特窗口。 第一章声乐理论概述(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声乐理论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声乐作品地分类、演唱风格。 教学内容: 一、声乐概述 1.声乐作品的分类 2.三种演唱风格 二、音乐会欣赏 第二章民族唱法(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对于民族唱法的音乐风格及其作品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民族唱法的音乐风格。 教学内容:

一、民族唱法概述 1.概念 2.演唱曲目 3.表演风格 4.声音特点 二、音乐欣赏的相关美学知识 三、如何欣赏民族唱法的声乐作品 四、作品赏析(略) 第三章跨界唱法(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对于跨界唱法的音乐风格及其音乐作品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跨界唱法的美学内涵。 教学内容: 一、“跨界”综述 1、“跨界”的概念 2、跨界唱法 3、“唱法的跨界”的指向 二、关于对“跨界”的讨论,及其引发的思考 三、音乐欣赏的相关美学知识 四、作品赏析 1.美声与通俗融合的作品(上、下) 2.“中西合璧”——美声与民族的融合 3.“中国特色”——民族与通俗的融合 第四章通俗唱法(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对于通俗唱法声乐作品的音乐特征、表演风格、及其作品有所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品评通俗唱法的声乐作品 教学内容: 一、通俗唱法概述 1、概念: 2、演唱曲目: 3、表演风格:

《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在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鉴赏过程中穿插着基础性理论知识的讲解,深入浅出地介绍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个性与特征,使学生逐步掌握民族民间音乐的鉴赏方法,能够从观赏和聆听音乐的感性体验中体会由各民族地理环境、心理状态、历史背景、语言环境之差异所导致的音乐文化现象之间的特征差异。通过民族音乐基本理论知识的介绍与经典音乐作品的赏析,增进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关注与了解,为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结合具体音乐实例的欣赏,给学生讲析民族民间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各个品种进行全面认知和理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族器乐、说唱音乐及戏曲音乐等艺术形式及其基本音乐特征,以及民族民间音乐的鉴赏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观赏、聆听的音乐审美实践中,使学生体会并感知由各民族地理环境、心理状态、历史背景、语言环境之差异所导致的音乐文化现象之间的个性差异。通过教师引导欣赏、学生参与辨析的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民族民间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提高民族音乐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文化价值相对论”的基本思想与理念,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正确看待各民族不同的音乐文化,将本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与知识巧妙的结合,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品行操守,使公共音乐理论课的教学成为促进大学生科学全面发展与成长的有效途径。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教师教案音乐鉴赏

教师教案音乐鉴赏 教师教案 2006—2007学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音乐鉴赏 XXX教务处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音乐鉴赏 授课专业 限定性选修课 音乐 班级修课人数班80必修公共基础课/普通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课(。)课程类型选修学科基础选修(。);专业选修(。);任选课();公选课();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践课(。)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 其他:讲授和视听音像

1 是否采用 多媒体授课 是 是否采用双 语教学 XXX学时分配课堂讲授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程设计学时教材 21世纪大 学生文化 素质教育 丛书 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音乐欣赏XXX XXX2001年7月出版XXX清音乐笔谈 音乐观赏 西洋百首名曲详解 中外名曲欣赏 歌剧概论 音乐鉴赏(第二版) 参考书目

交响音乐名作鉴赏 外国通俗名曲欣赏词典 牛津简明音乐辞书 讲课时间 XXX XXX等 人民音乐集体 XXX XXX 王耀华伍湘涛 胡企平等 XXX传开 XXX XXX2004年9月XXX2005年1月XXX1985年12月XXX1987年10月XXX2003年4月初等XXX2006年1月XXX2001年8月XXX1987年3月XXX1991年11月第2周——第13周 第一章绪论2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盘点人数,组织教学5分钟

一、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一点音乐知识(理解)15分钟 二、欣赏音乐需要有什么条件(了解)25分钟 欣赏音乐有三个阶段:1、官能的欣赏;2、豪情的欣赏;3、理智的欣赏。 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民族特征。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和个 性。音乐的表现体系。曲式和体裁。 三、如何提高音乐欣赏水平(掌握)15分钟 1.细心倾听音乐的音响效果 2.深切体味乐曲所表现的情感内容 3.唤起对音乐的想象和联想 2 4.理解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 四、欣赏国内部分重点高校学生表演的节目30分钟 1.XXX学生交响乐团 2.XXX学生合唱团 3.XXX 4.XXX等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音乐欣赏教学大纲

音乐欣赏教学大纲 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推广和普及,音乐欣赏教学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使他们能够真正地体会和理解音乐的内涵和魅力。为此,国家教育部门也针对音乐欣赏教学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大纲,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下。 一、教学目标 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和欣赏能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表现力和想象力,通过音乐欣赏活动来提高其艺术修养和全面素质。具体而言,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的欣赏能力,培养能够辨别和评价不同风格音乐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形式、风格和表现手法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对优秀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4.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情趣和艺术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精神和情感体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 音乐欣赏教学的内容应该包括艺术音乐和民间音乐两个方面。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 这是音乐欣赏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典音乐作品,如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等,让学生通过听、观察、分析等方式来理解和掌握它们的音乐风格、结构和表现手法。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古典音乐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其对后世音乐的影响。 2. 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

这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通过了解中国传统音乐 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它们。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传统音乐作品,如《二泉映月》、《高山流水》等,通过播放、表演等方式来进行教学。 3. 国外音乐剧和歌曲的欣赏 这是音乐欣赏教学中比较新的一个内容,也是相对比较流行的 内容。教师可以适当选取一些经典的音乐剧歌曲,如《猫》、 《音乐之声》等,让学生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的音乐和歌词,并 结合相关的情节或背景来理解和掌握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意义。 4. 民间音乐的欣赏 民间音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广泛的一类音乐,它大多数体 现着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审美。应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适当引入, 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各地区的民歌、民乐等,从而拓宽学生的音乐 视野、增加音乐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音乐欣赏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让学生通过系统学习音乐理论与实践,了解不同音乐类型、作曲家与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情绪表达能力。本课程将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音乐会观赏、音乐与影像的结合、音乐作品欣赏与分析等,旨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与兴趣。 二、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类型的辨识能力和了解程度; 2. 培养学生对各时期音乐创作风格的感知和理解; 3. 培养学生通过音乐表达与情感交流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对音乐性价值的评价和判断能力; 5. 培养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三、教学内容 1. 不同音乐类型的欣赏与分析 - 古典音乐 - 民族音乐 - 流行音乐

- 现代音乐 - 爵士乐 - 电子音乐等 2. 音乐创作风格的感知与理解 -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 - 巴洛克音乐 - 古典主义音乐 - 浪漫主义音乐 - 现代音乐等 3. 音乐与情感交流 - 通过音乐表达情感 - 音乐的情绪传递 - 音乐与人类情感的联系等4. 音乐性价值的评价与判断 - 音乐的艺术性 - 音乐的创新性 - 音乐的社会影响等

五、教学方法 1. 音乐会观赏 - 带领学生参观音乐会,聆听专业乐团的演出,体验现场音乐欣赏的氛围。 2. 音乐与影像的结合 -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影视作品中的音乐片段,让学生观看同时欣赏音乐,加深对音乐表达的理解。 3. 音乐作品欣赏与分析 - 选择经典音乐作品,通过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音乐元素、表现手法、创作背景等。 4. 学生分享与交流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增强学生间的互动与合作。 六、教学评估 1. 课堂参与度评估:记录学生的课堂互动表现,包括提问回答、讨论参与、个人观点陈述等。 2. 音乐作品分析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重点关注作品的音乐元素和创作特点。

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音乐鉴赏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艺术鉴赏力的学科。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和欣赏各种音乐风格,提高音乐鉴赏力和审美情趣,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课程目标 1、使学生掌握音乐鉴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音乐艺术的本质和特点。 2、培养学生听辨和欣赏不同风格音乐的能力,提高其对音乐美的感知和欣赏水平。 3、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了解各种音乐文化及其发展历程。 4、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和表演能力,激发其音乐创新精神。 5、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评价和鉴赏能力,使其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 三、课程内容 1、音乐基础知识:音高、音程、和声、节奏、节拍等。

2、音乐风格介绍:古典、流行、摇滚、爵士、民间等。 3、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中国音乐史、民族音乐史等。 4、音乐作品鉴赏:分析、欣赏和评价经典音乐作品,包括声乐、器乐等。 5、音乐表演实践:歌唱、演奏、舞蹈、作曲等。 6、音乐与社会文化:音乐与文化、音乐与心理、音乐与教育等。 四、教学方法 1、讲授:讲解音乐基础知识和理论,介绍各种音乐风格和发展历程。 2、演示:播放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欣赏和评价。 3、实践:组织音乐表演活动,让学生参与歌唱、演奏、舞蹈等表演实践。 4、讨论: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对音乐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5、互动:采用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五、评估方式 1、作业:布置听音乐作品并撰写听后感等作业,考察学生的音乐欣

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考试:进行定期测验和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情况。 3、表演: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评估其歌唱、演奏、舞蹈等表演技能。 4、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评估其音乐鉴赏水平和表达能力。 5、其他:根据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六、教学安排 1、每周2课时,共计1学分。 2、一学期按16周计算,共计32课时。 3、每周安排一次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学习。 4、每学期至少进行2次音乐表演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表现力。 七、教学资源 1、教学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音乐鉴赏教材或参考书籍。 2、多媒体设备:教室配备音响、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方便教学演

《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5602022 考核方式:考查 总学时、学分: 32 学时 2 学分实验学时: 0 学时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音乐鉴赏》是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通过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让学生建立起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鉴赏水平,并能将所学音乐常识在做节目时灵活运用,为学生做一个良好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积淀。 1.引导学生聆听,分析音乐,以探索音乐的本质特征为出发点,创设多种课型,将音乐与姊妹艺术结合起来,特别是影视和文学。 2.要求学生了解这门课的性质、任务、研究范畴及学习重点;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全面掌握音乐的基本特征,常用的乐器及其分类,多元化的音乐风格,掌握基本的音乐构成要素及表现手段,为学生今后做节目时选配所需的音乐风格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做到: 1.掌握大量的经典音乐作品,较准确的判断音乐作品的时代特征,民族特征和地域风格特征以及审美特征; 2.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原理,音乐常识。并在做节目时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施播音与主持工作。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本课程实用性强、涉及诸多音乐专业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学形式以讲授方式为主,自学和讨论方式为辅。教学环境建议选择多媒体网络教室。 2.为加强和落实动手能力的培养,应充分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积极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及应用能力。 3.对关键性概念、重点理论范畴方面的问题可辅以小组讨论的形式。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绪论(6学时) 1.教学内容

(1)明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 (2)音乐的定义、性质、起源; (3)音乐的分类、社会功能及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2.重、难点提示 音乐的分类及如何提高音乐的鉴赏能力是重点和难点。第二章音乐的基础知识(8学时) 1.教学内容 (1)音乐的旋律、节奏、节拍; (2)音乐作品的结构; (3)音乐的音色、速度、力度等。 2.重、难点提示 音乐的节奏、节拍、音色是重点,音乐作品的结构是难点第三章声乐名曲赏析(8学时) 1.教学内容 (1)中外民歌赏析; (2)中外艺术歌曲赏析; (3)中国大型声乐作品赏析 2.重、难点提示 对不同题材类型的声乐作品的理解和记忆是重点和难点。第四章器乐名曲赏析(6学时) 1.教学内容 (1)中国民族器乐赏析; (2)西方中小型器乐作品赏析; (3)中外大型管弦乐作品赏析;

音乐鉴赏大纲

音乐鉴赏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音乐鉴赏》教学大纲 本课程是综合性学科,与乐理、曲式、和声、音乐史、文学、诗歌、舞蹈、戏剧等学科均有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力,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对本科学生的音乐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系统讲解。要求学生能具有较高的音乐鉴赏素养,并注重结合实际来进行教学。 课程衔接:本课程是音乐学学生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它与之前开设的《基本乐理》、《外国音乐史》、《中国音乐史》等课程一道,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新思维。这对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大有帮助。(二)课程目的音乐鉴赏是面向音乐学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概括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基本表现手法及作曲家简介等。增长感性知识,扩大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为今后担任中等学校及校外机构的工作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掌握欣赏音乐的基本方法。 2、、学习西方各个时期不同体裁的器乐作品和西洋管弦乐队的基本编制。 4、学习西方各个时期不同体裁的声乐作品。 5、学习相关的中国器乐作品和声乐作品及中国民族乐队的基本编制。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了解中外各个时期的经典名著,掌握 各种音乐体裁的基本特征。了解西洋管弦乐队和中国民族乐队的基本编制。具备一定的作品分析能力。 (四)教学时数分配 课程总学时:本课程共34学时,每周2学时,其中复习2学时。

周 1 2 3 章节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第一章内容《认识音乐与鉴赏音乐的方法》《乐理基本知识、中西方音乐简史、著名作曲家》《作品鉴赏》讲课 2 2 2 器乐小品声乐曲(一)民歌进行曲圆舞曲与波尔卡声乐曲(二)艺术歌曲钢琴音乐钢琴音乐民族器乐曲声乐曲(三)歌剧协奏曲交响诗声乐曲(四)合唱交响曲现代音乐复习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五)教学方式本课程以欣赏为主,教师作必要的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二、正文 第一篇《认识音乐与鉴赏音乐的方法》 教学要点与要求: 1、概念 2、特点 3、欣赏音乐的具体方法 4、了解音乐欣赏的过程及方法了解什么是音乐及音乐的特点。 第二篇《乐理基本知识、中西方音乐简史、著名作曲家》 教学要点与要求: 1、识谱、音的长短、高低、强弱以及音程、和弦等基本概念 2、中西方音乐简史概论 3、中西方知名作曲家 了解乐理基本知识和中外音乐史及作曲家生平 第三篇《作品欣赏》第一章器乐小品 教学要点与要求: 1、西洋管弦乐队的编制 2、相关作品和作曲家 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编制,区分各种乐器的音色,掌握作品的音乐特色。 第二章声乐曲(一)民歌 教学要点与要求: 1、中国民歌 2、意大利民歌 掌握民歌特点,了解相关作品和作曲家 第三章进行曲 教学要点与要求: 1、进行曲的特点 2、相关作品 掌握体裁风格,了解相关作品和作曲家。

《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26011 课程名称:音乐鉴赏 英文名称:Music Appreciation 课程类别:公共课 学时:16学时 学分:2学分 适用对象:音乐学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起着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殿堂之门和培养高尚品德、开发智力、提高欣赏能力的作用。通过音乐欣赏教学,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掌握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体裁等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音乐要素知识及中外音乐史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具备准确、敏锐地从整体上感受、体验音乐表现内容的能力。本课程通过教与学,使学生了解音乐产生的背景、理解音乐语言、掌握音乐的基本规律,通过学习与欣赏大量的作品初步解决学生对音乐欣赏困难的问题,学会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从大学生审美和艺术修养的实际出发,旨在提高本校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This course plays a role in guiding students to enter the palace of music, cultivating noble character, developing intelligence and improving appreciation ability. Through the music appreciation teaching, students to expand their musical horizons,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various forms of music, music genre knowledge,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combining elements of music knowledge and foreign music history and other aspects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 allowing students to have the ability to accurately and quickly from the overall feel and experience the music content the. Through the cours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background music, understand music, music language master the basic rules,

《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音乐鉴赏 英文名称:Music Appreciation 课程性质:任意选修课 总学时:32 学分:2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0 实践学时:0 指导自学学时:0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适用层次:本科;高职 先修课程:无 承担院部:人文学院学科组:音乐学 二、课程介绍 (一)课程目标及地位 1.该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 本课程是一门艺术鉴赏类公共选修课,是一门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的课程,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交响音乐,通过欣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交响乐作品,能对交响乐,交响乐队、乐器以及交响乐作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熟悉中外交响音乐作曲家及其著名指挥大师,培养学生对交响音乐的兴趣和赏析能力。 2.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课程是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主要途径之一,音乐欣赏是完成音乐课程要求的主要方法。通过音乐欣赏教学,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含其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陶醉,进而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音乐音响材料的非概念性、非具象性,为学生体验、理解、创造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才能。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欣赏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外音乐,开拓音乐视野,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各种文化,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因此,音乐欣赏课程对于培养全面的、高素质的、有时代感的学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该课程在专业学习目标中的作用以及该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高等学校要把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普通高校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丰富的艺术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性学习。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艺术课程。

《音乐鉴赏》教学大纲

《音乐鉴赏》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音乐鉴赏/Appreciation of Music 课程代码:150662 课程类别:通识选修 学时:60 其中讲授:35学时实践:10学时自学:15学时 学分:2学分 承担单位:公共艺术教育中心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课程所属模块:通识教育模块模块编号:15 开设学期:第二、四、六学期 先导课程、后续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及教学目标 (一)课程简介 《音乐鉴赏》是一门介绍中外音乐发展历史以及鉴赏和分析中外名歌名曲的综合性课程,是培养普通高校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门课程。课程内容涉及音乐的类别、体裁和相关基础知识,课堂讲授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与风格、音乐题材与特征、音乐家与时代背景为主要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音乐鉴赏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音乐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增强音乐学习的兴趣,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 1.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1:学生能够说出中外不同时期、流派、风格的优秀的音乐家或代表性的曲目。学生能够哼唱出名家名曲的代表性旋律。【毕业要求1 人文素养】课程目标2:能够理解音乐的表现方法、规律。掌握一定的音乐鉴赏的方法。【毕业要求4专业能力】 课程目标3: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具备正确认识、分析河南民间音乐的能力。【毕业要求5 专业理论应用】 课程目标4:能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提升艺术站位,拓宽艺术视野。【毕业要求10 终身学习】 课程目标5:具备沟通交流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养成认真、求实、勤奋良好科研精神与学风。【毕业要求8 沟通合作】 三、教学环境要求及主要教学手段方法 (一)教学环境要求 多媒体教室 (二)主要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理论讲授与欣赏相结合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安排 (一)课程教学内容对课程目标的支撑情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