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专家指导意见
一例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2级病例分析

一例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2级病例分析患者基本信息:患者性别:男患者年龄:65岁病史: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已有10年时间,历次血糖和血压控制不佳。
主诉:患者主诉反复出现头晕、乏力、口干、容易口渴、尿多等症状,并且经常测量血压高。
现病史:患者因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收治住院。
患者入院时血糖为12.8mmol/L,血压为175/100mmHg。
在住院期间,患者饮食、运动和药物控制方面有所改善,但血糖和血压依然波动较大。
患者常伴有口渴、尿多、四肢麻木以及视物模糊等症状。
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醒,面色稍黯淡,眼球轻微突出。
血压为150/95mmHg,心率为80次/分。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为115g/L(男性正常值:130-175g/L)尿常规:尿糖(++),尿蛋白(-)血糖:8.9mmol/L心电图:心电图正常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患者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2级。
治疗方案:一、药物治疗:1.降血糖药物:患者口服降糖药物选择二甲双胍(metformin)0.5g,每天3次饭后服用;如空腹血糖依然不稳定,可添加经血糖酶抑制剂如格列齐特(gliptins)类药物或胰岛素。
2.降血压药物:患者口服降压药选择 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benazepril)10mg,每天1次;如果血压依然较高,可考虑添加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amlodipine)。
二、饮食管理:1.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避免高糖饮食,尤其是糖果、巧克力、甜点等高糖食物;2.高膳食纤维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有助于稳定血糖;3.控制饱和脂肪酸和盐摄入,避免高脂肪、高盐饮食。
三、运动: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血压。
四、教育指导:给予患者关于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发病机制、常规监测方法、饮食控制、运动等,提醒患者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联合治疗HbA1c>7%
胰 岛 素 治 疗 路 径
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
基础胰岛素睡前 注射(中效人胰 岛素日 1-2次注射(预混 人胰岛素/预混胰 岛素类似物)
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基础+餐时胰 岛素每日1-3 次注射
或
预混胰岛素 类似物 每日3次注射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路径
HbA1c>9% 或 FPG>11.1mmol/L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基础+餐时胰岛素 每日1-3次注射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 注(CSII)
预混胰岛素 每日2-3次注射
胰岛素的强化治疗方案
根据睡前和三餐前血糖的水平分别 调整睡前三 餐前的胰岛素用量,每3~5天调整1 次,根据血糖水平每次调整的剂量 为1~4 U,直到血糖达标
2018/5/15
第二部分 控制目标及降糖、降 压、降脂、抗血小板治疗
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综合控制策略
• 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一个或者多个组分的临 床表现,如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症等 • 随着血糖、血压、血脂等水平的增高及体重增加,2型糖尿 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发展速度以及其危害将显著增加 • 综合性治疗策略包括降糖、降压、调脂、抗血小板、控制体 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治疗措施
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 首要原则是个体化 • 空腹血糖控制目标由3.97.2mmol/L 改为4.47.0mmol/L,以避免增加低血 糖发生的风险 • 循证医学研究中把收缩压控制 到<130mmHg 时,没有看到 显著减少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和死亡风险,故将收缩压的控 制目标修订为140mmHg • 二级预防中LDL-C 目标定为< 1.8mmol/L,与国际多数指南 一致
冬季糖尿病患者更应警惕高血压

冬季糖尿病患者更应警惕高血压
天气转凉,是高血压、中风、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
在秋冬季节,老年人容易出现头晕、头痛、胸闷、乏力等高血压症状。
“立秋以后,家人要加倍留意家中的老年人。
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糖尿病专家贾春宝博士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冬季更应该警惕高血压。
“高血压的真正危害之处在于它会引起的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其中尤以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危害为最。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人群,必须根据心血管危险性评估进行积极的干预和治疗。
这对预防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提高生存质量,减少致残率,延长患者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了解详细情况到3w贾春宝点com上查询。
高血压和糖尿病常常合并存在。
目前我国约有2亿的高血压患者,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18.8%。
而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是世界第一的糖尿病大国。
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数据显示,36%的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
更严重的是,我国高血压知晓率仅为30.2%,治疗率仅为24.7%,控制率仅为6.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针对这一严峻的现实,2011年,中国医师协会发布了《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血压控制专家指导意见》。
《专家指导意见》指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必须实行更加严格降压治疗策略、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压。
高质量的降压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能更有效地降低心血管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心衰、不稳定心脏病、其他血管事件等),从而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发挥多效性保护作用。
高血压、糖尿病医防融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高血压、糖尿病医防融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高血压、糖尿病是当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防控这两种疾病,医防融合管理工作方案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以确保疾病的有效控制和患者的健康管理。
一、方案目标1. 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疾病认知水平。
2. 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和病情的进展。
3. 减少因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4.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二、方案措施1. 建立健全医防融合管理工作机制(1)医疗机构应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建立联动机制,实现医防融合管理工作的信息共享和协调推进。
(2)明确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责,明确慢性病管理团队的成员和职责。
(3)完善相关政策和文件,促进医防融合管理工作的开展。
2. 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工作(1)定期组织高风险人群的体检活动,重点检测血压和血糖水平。
(2)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的疫情调查,摸清患者的分布情况和疾病的流行趋势。
(3)建立定期复查制度,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监测。
3. 完善患者健康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1)建立患者详细的健康档案,包括患病历史、体检结果、药物使用等信息。
(2)建立医防融合管理的信息系统,实现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本人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传递。
4. 强化患者的教育和指导(1)开展慢性疾病知识宣传活动,提高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意识。
(2)定期组织患者教育讲座,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3)提供个性化的管理指导,包括饮食控制、药物使用、锻炼等方面的建议。
5. 加强医生和护士的培训和能力建设(1)组织医务人员参加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的培训课程,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加强医生和护士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培养,提高患者就诊体验和治疗效果。
6. 健全患者的健康管理体系(1)建立患者健康管理的工作台账,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2)通过电话回访、短信提醒等方式,定期检查患者的疗效和用药情况。
0626高血压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规范和考核(宝安区)

(四)健康体检
若年度体检和随访在同一天做的,要注意“体
检表”和“随访表”上相同项目的一致性,如 血压、血糖值、体重、心率、生活方式等。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
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 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判断。
血压必须测量双侧血压
◼ 主动锻炼,有意识为强身健体而进行 的活动。不包括因工作或其他需要而必 需进行的活动,如为上班骑自行车、做 强体力工作等。如一务农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8小时在 地里干活,不能认为是体育锻炼。
◼ 锻炼方式:填写最常用的具体锻炼方 式。
◼ 锻炼频率:
➢ 若老年人每天都锻炼,但周末儿女回家团聚,老 人忙着买菜做饭而未锻炼身体。遇到这种情况, 仍勾选“每天”锻炼,“每天”的含义其实指“5 ~7天/周”;
带*:有条件可以做 有条件地区开展眼底检查,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 患者。
◼ 脏器功能的检查事实上起到初筛功能 ◼ 视力:填写采用对数视力表测量后的具
体数值(五分记录),对佩戴眼镜者, 可戴其平时所用眼镜测量矫正视力。根 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 2018年),视力低于4.7(视敏度低于 6/12)属于视力损害。建议视力低于 4.7进行健康评价:视力损害。 ◼ 听力:如发现一侧听力不好,应填写 “2.听不清或无法听见”,建议进一步 检查。 ◼ 运动功能:若老年人仅为上楼梯较费劲 ,或者是老年性关节炎,没有到“无法 独立完成任何一个动作”的程度,此时 勾选“1”
内涵相同。“间断”为未按医嘱服药,频次或数量不足。“不服药”即为医生开了处 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
《一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个案护理》

《一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个案护理》一、疾病概述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
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 毫米汞柱,舒张压≥90 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两种疾病相互影响,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具有家族遗传倾向。
- 环境因素:包括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热量、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长期精神紧张等。
- 自身免疫因素:在某些类型的糖尿病中,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 胰岛素抵抗: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使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导致血糖升高。
2. 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高血压具有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 精神和环境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以及不良的环境因素如噪声等,可引起血压升高。
-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血压容易升高。
- 生活方式因素:高盐饮食、过量饮酒、吸烟、缺乏运动等可导致血压升高。
- 其他因素: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也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
3.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共同的遗传背景: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共同的遗传易感性,导致两种疾病同时发生。
-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不仅是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也可引起血压升高。
胰岛素抵抗可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钠水潴留等,从而使血压升高。
- 高血糖的影响:长期高血糖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导致血管狭窄,血压升高。
同时,高血糖还可引起肾脏损害,使肾素分泌增加,进一步加重高血压。
最新:202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要点更新

最新:202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要点更新《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新版指南)现已正式发布!新版指南共包括19个章节,相较于2017年版指南在多方面进行了修订和更新,本文汇总了11项重要更新内容。
更新要点一最新流调数据显示,糖尿病患病率11.2%(WHO标准)。
要点提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仍在上升,2015至2017年达到11.2%,各民族有较大差异,各地区之间也存在差异。
✔糖尿病的知晓率(36.5%)、治疗率(32.2%)和控制率(49.2%)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低水平。
✔糖尿病人群中T2DM占90%以上。
更新要点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纳入糖尿病诊断标准。
要点提示✔空腹血糖、随机血糖或OGTT2h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没有糖尿病典型临床症状时必须重复检测以确认诊断。
(A)✔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HbA1c 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
(B)✔按病因将糖尿病分为T1DM、T2DM、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4种类型。
(A)更新要点三综合控制目标部分,新增个体化HbA1c 控制目标设定的主要影响因素。
要点提示✔T2DM的治疗策略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的控制,抗血小板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等措施。
(A)✔对大多数非妊娠成年T2DM 患者,合理的HbA1c控制目标为<7%。
(A)✔HbA1c 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年龄较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T2DM患者在没有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采取更严格的HbA1c 控制目标,反之则采取相对宽松的HbA1c 目标。
(B)✔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为T2DM患者高血糖的一线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是T2DM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方案中。
(A)✔一种降糖药治疗血糖不达标者,应采用2种甚至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治疗,也可加用胰岛素治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诊室外血压测量----HBPM
➢ HBPM可以显著提升高血压的控制率 ,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 。 ➢ 对正常血压者可以通过HBPM及时发现高血压 ,从而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及防控现状
我国人群高血压重要危险因素
➢ 高血压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年龄、体重、性别以及多种不良生活方 式等多方面。 ①我国高人钠群高、血低压钾患膳病食率、发病率及其流行趋势 ② 超重和肥胖 ③ 增龄 ④ 吸烟、过量饮酒 ⑤ 空气污染、高海拔 ⑥ 心理社会因素 ⑦ 肿瘤治疗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及防控现状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及防控现状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发病率及其流行趋势
➢ 2018年我国年龄≥18岁成人高血压加权患病率为 27.5%,1958—2015年进行过的 5次全国范围内的高血压抽样调查相比 ,虽然各次调查总人数、年龄和诊 断 标准不完全一我致国人,但群患高病血率压总患体病率呈、增发高病的率趋及势其。流行趋势
预后密切相关。 ➢ 脑卒中仍是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 ,冠心病事件也有明显上升。 ➢ 高血压导致的其他并发症包括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 、
痴呆等。
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
血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诊室血压与心血管风险
➢ 诊室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 ➢ 诊室收缩压或舒张压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呈连续、
➢ 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反映高血压防治状况的重要评价指 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高血压杂志共!识高血压合并-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专家指导意见%-"!/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通信作者 孙宁玲!$%&'()"*)+,*!-./0*12霍勇!$%&'()"F ,=?=*5!-./0*120I *!!高血压和糖尿病常常合并存在!对心血管系统有极强的危害性*!+#就糖尿病而言!!型糖尿病多在并发肾脏病变后出现高血压!-型糖尿病往往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可以在-型糖尿病发病之前$之中或之后出现#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C *21H *'2(=*')J ('<121+Z 1>1H '2(=*!C J Z '统计!目前全球有糖尿病患者-7//亿!而且正以每年新发D ""万患者的速度猛增#按目前的增长速度!估计到-"-O 年全球将有/7;"亿糖尿病患者#目前!亚洲已是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地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在过去-"年中显著上升!且仍处于快速增长之中#`'*5等*-+-""D S -"";年中国人糖代谢情况大型流行病学调查%%6#.-/3'显示!我国总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达37D :和!O 7O :!糖尿病患者中有.":合并血压升高#孙宁玲等*/+在全国O 个中心对O "-!名无明确糖尿病史!空腹血糖在O 7.&&=)&E 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的流行病学筛查显示!新检出糖尿病和糖代谢异常率分别为D 7!:和-!7/:#-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高血压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平均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人群根据心血管危险性评估进行积极的干预和治疗!对预防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提高生存质量!减少致残率!延长患者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O +#中国医师协会/医疗质量万里行S 降压在行动0%=G2(&(Q 1<)==>G H 1++,H 1I =*2H =)(*G H 'I 2(I 1!9T R K P C K $'项目专家委员会!在总结国内外高血压病防治指南和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结合-"!!年本项目新的调研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高血压合并-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专家指导意见%-"!/版'#本版专家指导意见主要更新点"(增加-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高血压伴糖尿病治疗内容()增加我国高血压伴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数据及本项目横断面/-""#例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调查结果!使其更贴近于我国的实情(*依据循证医学证据修改建议!增加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5(=21*+(*H 1I 1G2=H <)=I 81H +!R T A '在改善蛋白尿及器官保护中的作用的内容#!!重视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危害高血压和糖尿病合并存在对心血管的危害有协同效应#高血压可使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提高近-倍!糖尿病也可使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增加-倍!二者并存心血管危害的净效应是普通人群的#";倍#高血压和糖尿病并存时!内皮细胞和血管功能受损更加严重!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常见!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估计可高达O ":!其中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可高达-O :!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也明显升高#-"!!年9T R K P C K $项目调查/-""#名伴或不伴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合并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病者均达到O ":!高危和很高危患者占;#:#由于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两病并存患者降压治疗应与降糖治疗一样等同重要#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现状却不容乐观#-"!!年9T R K P C K $项目调查数据显示!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如果以!#"&3"&&45%!&&456"7!//89''为达标标准!血压达标率仅D 7#:!未达标患者中!级高血压占O -7#:!-级高血压为//7":!/级高血压占D 7-:!如要将血压控制在!/"&;"&&45以下!达标率则更低##!重视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降压治疗达标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降压治疗的目的"(减少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保护易受高血压损害的靶器官(*减少致死$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一般糖尿病患者目标血压为&!#"&;"&&45*.+()%.O 岁的老年人收缩压应控制在!O "&&45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舒张压"."&&45的冠心病患者!应在密切监测血压的情况下逐渐实现降压达标(+处于急性期的冠心病或脑卒中患者!应按照相关指南进行个体化的血压管理(,合并肾脏疾病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患者治疗目标更宜个体化(-合并妊娠时)--O )中华高血压杂志!-"!/年.月第-!卷第.期!K F (*V4?G1H 21*+!V ,*1-"!/!N =)0-!W =0.中华高血压杂志治疗目标为!/""!#"&;""3"&&45#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降压治疗的时机"血压%!#"&3"&&45的患者!应在非药物治疗基础上立即开始药物治疗(血压在!/""!/3&;"";3&&45的糖尿病患者!如伴微量白蛋白尿可直接开始降压药物治疗!不伴微量白蛋白尿可以进行&/月的非药物治疗!无效则开始降压药物治疗#"!规范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降压治疗"+!!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指对行为和生活方式的优化!应当成为糖尿病高血压治疗的基础和早期血压升高的干预措施#血压处于!/""!/3&;"";3&&45水平时!主张进行非药物干预!至少/月!如无效则开始药物治疗#非药物干预包括"(戒烟!日常门诊应当力荐所有患者戒烟!给予合理的咨询()减重!超重!":以上者应降低体质量O85以上(*节制饮酒!乙醇摄入应-""/"%男性'$!""-"5&>%女性'(+限制钠盐!氯化钠&.5&>(,优化饮食结构!适当多吃水果和蔬菜!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加强体力活动!如快步行走!O 次&周$/"&(*&次(.缓解心理压力!克制情绪激动!保持乐观心态#"+#!药物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降压治疗策略的要求"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除了要关注血压降低的幅度!还应关注降压中的其他特点!如"长期平稳降压!尽可能减少-#F 内血压的波动!改善血压昼夜节律!关注血管的弹性功能和治疗的依从性等#/7-7!!药物治疗原则!(首选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5(=21*+(*I =*M 1H 2(*51*Q ?&1(*F (<(2=H +!R K $C '或R T A !如需与其他类降压药物联合用药!也应当以R K $C 或R T A 为基础()起始治疗可以单药!也可以与其他类降压药物联合用药(*兼顾靶器官保护和对并发症的益处!如伴有微量白蛋白尿及蛋白尿时!R K $C 或R T A 可增加至双倍剂量(+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对靶器官$代谢的不良影响#/7-7-!高血压合并-型糖尿病降压治疗首选R K $C或R T A /7-7-7!!R K $C &R T A 在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治疗地位的评价及指南的推荐!/中国-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0指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H 1*(*'*5(=21*%+(*+?+21&!T R U '阻断剂%R K $C 或R T A '为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首选降压药物*D +#美国高血压学会%R &1H (I '*U =I (12?=L4?G1H 21*+(=*!R U 4'糖尿病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出!T R U 阻断剂%R K $C 或R T A '是糖尿病高血压和肾损害患者的首选用药*;+#钙拮抗剂$利尿剂为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二线药物!可作为T R U 阻断剂的联合用药#美国糖尿病协会%R &1H (I '*J ('<121+R ++=I ('2(=*!R J R '糖尿病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出!在患有糖尿病的高血压人群中!T R U 阻断剂%R K $C 或R T A '可用作首选治疗和联合治疗的基础用药#T R U 阻断剂单药治疗效果不佳时!利尿剂或钙拮抗剂可作为联合用药的选择*.+#-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首先考虑使用R K $C 或R T A !当需要联合用药时!也应当以其中之一为基础!联合利尿剂$#受体阻滞剂或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利尿剂和#受体阻滞剂宜小剂量使用#合并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患者!慎用利尿剂(反复低血糖发作的!慎用#受体阻滞剂(有前列腺肥大且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可使用&受体阻滞剂#/7-7-7-!R T A 的降压循证证据!T R U 阻断剂之一的R T A 被国内外指南推荐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首选药物#R T A 经典且广为应用的降压循证证据主要有"氯沙坦高血压患者生存研究%)=+'H 2'*(*21H M 1*2(=*L =H1*>G =(*2H 1>,I 2(=*(*F ?G 1H 21*+(=*+2,>?!E C Z $'和缬沙坦长期抗高血压治疗评估研究%M ')+'H 2'*'*2(F ?G1H %21*+(M 1)=*5%21H &,+11M '),'2(=*!N R E b $'#在E C Z $研究中!O ":的患者使用氯沙坦!""&5!平均使用剂量为;-&5#单药的大剂量氯沙坦治疗在E C $Z 的动态血压监测%'&<,)'2=H ?<)==>G H 1++,H 1&1'+,H 1&1*2!R A 9B '亚组中看到氯沙坦可明显降低-#F 血压*3+#/7-7-7/!R K $C &R T A 的靶器官保护/7-7-7/7!!心脑保护!在-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b *(21>](*5>=&G H =+G1I 2(M 1>('<121++2,>?!b ]9J U '!强化降压%治疗后平均血压!##&;-&&45'与常规降压%治疗后平均血压!O #&;D&&45'相比!使脑卒中风险降低达##:%+6"7"!/'*!"+#E C Z $研究在3!3/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中比较了R T A 类降压药氯沙坦和#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的疗效!其糖尿病亚组研究显示!两组血压下降幅度相近!但是氯沙坦组心血管首要复合终点显著降低-#:%--"7D .(+6"7"/!'(脑卒中风险下降-!:%--"7D 3'!对糖尿病患者降低脑卒中风险的获益趋势显而易见*!!+#对于心血管高危的高血压患者!R T A 类药物降低脑卒中的作用还被缬沙坦用于日本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死率和重构研究%M ')+'H 2'*(*'V 'G '*1+1G =G ,)'2(=*_(2FF ?G1H 21*+(=*'*>=2F 1H I 'H >(=M '+I ,)'H >(+1'+1!V C ]$C4$R T P "以缬沙坦为基础的治疗较对照组使脑卒中降低#":'和老龄人群认知功能障碍与预后研究%+2,>?=*I =5*(2(=*'*>G H =5*=+(+(*2F 11)>1H )?!U K [9$"坎地沙坦较对照组使非致死脑卒中降低-/7.:'所证实#正是根据一)/-O )中华高血压杂志!-"!/年.月第-!卷第.期!K F (*V4?G1H 21*+!V ,*1-"!/!N =)0-!W =0.中华高血压杂志系列临床研究结果!-"!"年美国心脏协会%R &1(I '*41'H 2R ++=I ('2(=*!R4R '和美国脑卒中学会%R &1H (%I '*U 2H =81R ++=I ('2(=*!R U R '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推荐"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接受R K $C 或R T A 治疗*!-+!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7-7-7/7-!肾脏保护!多项大型临床研究已证实R T A 类药物在肾脏保护中的作用#氯沙坦减少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终点研究%H 1>,I 2(=*=L 1*>G=(*2+(*W C J J B _(2F2F 1'*5(=21*+(*$'*2'5=*(+2)=+'H 2'*!T $W R R E '入组伴或不伴高血压的-型糖尿病伴白蛋白尿患者!O !/例!研究结果显示氯沙坦组患者的尿白蛋白水平平均下降/#7/:!首要复合终点%血清肌酐浓度加倍!终末期肾病或死亡'风险明显降低达!.7!:#在T $W R R E 研究中!D -:的患者使用氯沙坦!""&5!氯沙坦平均使用剂量为;.&5#替米沙坦与依那普利在糖尿病中的应用研究%>('<12(I +1@G =+1>2=21)&(+'H %2'*'*>1*')'G H ()=*5=(*52H (')!J $P R C E '共纳入伴-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O "例!比较替米沙坦和依那普利的效果!结果显示两组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幅度均得到改善!且维持在稳态水平!与未经治疗的患者相比!二者均可延缓患者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厄贝沙坦治疗-型糖尿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研究%(H <1+'H %2'*(*G '2(1*2+_(2F 2?G1->('<121+'*>&(I H =')<,&(*%,H ('!C T BR %-'入选/""D "岁高血压伴-型糖尿病及持续存在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O 3"例!随访-年!与安慰剂组比较!厄贝沙坦!O "&5&>组尿白蛋白排泄率降低-#:!而/""&5&>组降低/;:#厄贝沙坦治疗-型糖尿病肾病研究%(H <1+'H 2'*>('<12(I*1G F H =G F '2?2H (')!C J W P '入选/""D "岁高血压伴-型糖尿病肾病及尿白蛋白#3""&5&-#F 的患者!D !O 例!分别给以厄贝沙坦/""&5&>$氨氯地平!"&5&>和安慰剂!与安慰剂组比较!厄贝沙坦组尿蛋白排出降低/O 7O :!而氨氯地平组尿蛋白排出无显著变化#提示R T A 有利于减少尿蛋白排泄!且大剂量效果更佳#R T A 中的氯沙坦对肾脏的保护还有较独特的一点!即降低血尿酸水平#一项比较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单用或联合氢氯噻嗪和其他降压药物$为期!年$双盲的研究结果支持氯沙坦强效降低伴-型糖尿病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7-7-7/7/!改善糖代谢!R T A 类药物改善糖代谢的机制包括增加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等*!#%!O +#R K $C 和R T A 一样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糖代谢的作用#雷米普利和罗格列酮减少糖尿病研究%>('<121+H 1>,I 2(=*'++1++&1*2_(2FH '&(G H ()'*>H =+(5)(2'Q =*1&1>(I '2(=*2H '()!J T $RB '结果显示!糖耐量异常%(&G'(H 1>5),I =+12=)1H '*I 1!C \P '患者在平均#年的随访中!与安慰剂比较!足量使用R K $C雷米普利%!"&5'明显降低了餐后-F 血糖的水平#E C Z $研究显示!对于基线无糖尿病伴有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以氯沙坦为基础的治疗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新发糖尿病的风险达-O :#N R E b $研究结果显示!以缬沙坦为基础的治疗组血压降低不如对照组!但新发糖尿病的发生风险降低了-/:#对-"".年以来--项随机双盲研究!入组时无糖尿病的患者!#/!O /例进行荟萃分析!降压药物对新发糖尿病的降低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R T A $R K $C $钙拮抗剂$安慰剂$#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7-7/!其他降压药物/7-7/7!!#受体阻滞剂!选择性#!受体阻滞剂对血糖血脂影响很小或无影响!适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非选择性#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因为阻断#-受体可能对糖$脂肪代谢产生不良影响!阻碍#-受体介导的扩血管作用!加重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故不适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反复低血糖发作的患者应慎用#受体阻滞剂!以免掩盖低血糖症状#/7-7/7-!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一直被用作高血压治疗的一线药物!小剂量噻嗪类药物对代谢的影响较小!不增加发生-型糖尿病的危险性*!D +#它与R K $C 或R T A 联用!具有协同降压作用!从而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R T A 联合低剂量利尿剂的固定复方也推荐用于高血压伴糖尿病的治疗#大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或与#受体阻滞剂联用可能对糖$脂代谢或电解质有影响!不建议大剂量应用或二者联用#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应慎用!痛风患者应禁用利尿剂#/7-7/7/!钙拮抗剂!钙拮抗剂能选择性地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及心肌细胞膜!阻止钙离子内流!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使血压下降!同时对糖和脂肪代谢无影响#长效钙拮抗剂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在R K $C 或R T A 治疗基础上首选的联合用药#/7-7/7#!&!受体阻滞剂!尽管&!受体阻滞剂可部分改善糖代谢!但降压和降脂治疗预防心脏病发作研究%'*2(F ?G 1H 21*+(M 12H 1'2&1*2'*>)(G (>%)=_1H (*52H 1'2%&1*22=G H 1M 1*2F 1'H 2'22'I 82H (')!R E E 4R P '发现!&!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因此!&!受体阻滞剂不作为高血压治疗的一线药物!仅在难治性%顽固性'高血压$合并前列腺肥大的高血压患者中应用#/7-7#!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可以减少单药加大剂量带来的不良反应!利用协同作用增强疗效!相互之间抵消不良反应!对靶器官有综合保护的作用#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为了达到目标血压水平常常需要使用%-种)#-O )中华高血压杂志!-"!/年.月第-!卷第.期!K F (*V4?G1H 21*+!V ,*1-"!/!N =)0-!W =0.中华高血压杂志的降压药物#联合应用降压药物已成为降压治疗的基本方法!是降压达标的关键#目前被推荐的联合用药方案包括"(R K $C 或R T A 联合利尿剂()钙拮抗剂联合#受体阻滞剂(*R K $C 或R T A 联合钙拮抗剂(+单片复方制剂!如R K $C &R T A 加小剂量利尿剂$R T A 加钙拮抗剂等固定复方!降压效果好!临床耐受性高!可提高服药依从性!是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推荐的联合治疗方案#总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治疗!要更加注重降压达标!要注意靶器官保护!重视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重视药物的恰当应用以减少不良反应*!;%!3+#$!高血压合并#型糖尿病患者降压治疗建议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总体心血管风险为极高危!降压达标及多重危险因素综合干预意义重大#降压目标"一般患者血压&!#"&;"&&45!合并肾脏损害$冠心病及老年人要注重个体化#降压药物选择"首选R K $C &R T A !鉴于R T A 在国人有更好的安全和依从性!可优先选择#当需要与其他类降压药物联合用药时!也应当以其中之一为基础#高血压伴糖代谢异常以及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在心肾功能允许及可耐受时!需加大R K $C &R T A 的剂量!其目标血压"!/"&;"&&45以达到提高达标率和保护靶器官的目的#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席!霍勇!赵连友执笔专家!孙宁玲!王鸿懿专家委员会名单 按姓氏拼音字母排序安丰双!陈晓平!陈韵岱!陈源源!崔连群!党爱民!董吁钢!范利!方全!傅国胜!高平进!高炜!葛均波!郭晓蕙!韩凌!华琦!黄德嘉!惠汝太!姜一农!蒋雄京!李光伟!李南方!李新立!李学奇!李勇!廖玉华!卢成志!罗素新!牟建军!母义明!宁田海!邱春光!沈法荣!沈卫峰!陶军!万征!汪道文!王浩!王建安!王景峰!王勇!魏盟!温绍君!吴海英!吴同果!吴 !吴宗贵!肖传实!谢良地!许顶立!杨天伦!杨向军!杨新春!于波!余振球!张宇清!张源明!朱建华!祝之明!邹大进参考文献*!+K F 1*]4!\,=Y !B 'J !12')0J ?+H 15,)'2(=*=L4U \2H (551H +M '+I ,)'H G H =)(L 1H '2(M 1>(+=H >1H +*V +0W '2K 1))A (=)!-""#!.%3'";D -%;;/0*-+`'*5d`!E ,V !d 1*5V !12')09H 1M ')1*I 1=L>('<121+'&=*5&1*'*>_=&1*(*K F (*'*V +0W $*5)VB 1>!-"!"!/.-%!-'"!"3"%!!"!0*/+孙宁玲!王鸿懿!廖玉华!等0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白蛋白尿与糖代谢紊乱*V +0中华高血压杂志!-"!"!!;%!-'"!!/;%!!#"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V +0中华高血压杂志!-"!!!!3%;'"D "!%D #/0*O +d '*5h !E (,`!E (,V !12')04U \&B L *-51*1G =)?&=H GF (+&'*>1++1*2(')F ?G 1H 21*+(=*"'I '+1%I =*2H =)'++=I ('2(=*+2,>?(*K F (*1+1*V +0VR 2F 1H =+I )1HP F H =&<!-"!!!!;%!'"-#%/!0*.+R &1H (I '*J ('<121+R ++=I ('2(=*0U 2'*>'H >+=L&1>(I ')I 'H 1(*>('%<121+%-"!/*V +0J ('<121+K 'H 1!-"!/!/.%U ,G G )!'"U !!%..0*D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0中国-型糖尿病防治指南-"!"*V +0中国糖尿病杂志!-"!-!-"%!'"后插!%/.0*;+A '8H (+\E !U =_1H +V T0R U 4G =+(2(=*G 'G 1H "2H 1'2&1*2=L F ?G1H %21*+(=*(*G '2(1*2+_(2F>('<121+%'*,G >'21*V +0VK )(*4?G 1H 21*+%\H 11*_(I F '!-"";!!"%3'"D "D %D !/0*3+J 1M 1H 1,@T A !>1Z '(H 1b !Z ?F H ^,(+2Z !12')0A )==>G H 1++,H 1H 1%>,I 2(=*'*>'*2(F ?G 1H 21*+(M 1&1>(I '2(=*,+1(*2F 1)=+'H 2'*(*21H %M 1*2(=*L =H 1*>G =(*2H 1>,I 2(=*(*F ?G 1H 21*+(=*%E C Z $'+2,>?(*G '%2(1*2+_(2FF ?G 1H 21*+(=*'*>)1L 2M 1*2H (I ,)'HF ?G 1H 2H =G F ?*V +0K ,H H B 1>T 1+[G(*!-""D !-/%-'"-O 3%-D "0*!"+P (5F 2<)==>GH 1++,H 1I =*2H =)'*>H (+8=L&'I H =M '+I ,)'H '*>&(I H =%M '+I ,)'HI =&G )(I '2(=*+(*2?G 1->('<121+"b ]9J U/;0b ]G H =%+G 1I 2(M 1>('<121++2,>?5H =,G *V +0A B V !!33;!/!D %D !."'"D "/%D !/0*!!+E (*>F =)&E 4!C <+1*4!J 'F )=L A !12')0K 'H >(=M '+I ,)'H&=H <(>(2?'*>&=H 2')(2?(*G '2(1*2+_(2F>('<121+(*2F 1)=+'H 2'*(*21H M 1*2(=*L =H 1*>G =(*2H 1>,I 2(=*(*F ?G 1H 21*+(=*+2,>?%E C Z $'"'H '*>=&%(+1>2H (')'5'(*+2'21*=)=)*V +0E '*I 12!-""-!/O 3%3/!!'"!""#%!"!"0*!-+\=)>+21(*E A !A ,+F *1))K J !R >'&+T V !12')0\,(>1)(*1+L =H 2F 1G H (&'H ?G H 1M 1*2(=*=L+2H =810R 5,(>1)(*1L =HF 1')2F I 'H 1G H =L 1+%+(=*')+L H =&2F 1R &1H (I '*41'H 2R ++=I ('2(=*&R &1H (I '*U 2H =81R ++=I ('2(=**V +0U 2H =81!-"!!!#-%-'"O !D %O ;#0*!/+E 'I =,H I (1H 1`!A 1)'*51HR !\=>(*K !12')0E =*5%21H &I =&G'H (%+=*=L )=+'H 2'*'*>1*')'G H ()=*8(>*1?L ,*I 2(=*(*F ?G 1H 21*+(M 12?G 1->('<12(I +_(2F1'H )?*1G F H =G '2F ?*V +0](>*1?C *2!-"""!O ;%-'"D .-%D .30*!#+W (+F (&,H '4!U '*'8'P !P '*(F '2'`!12')0E =+'H 2'*1)1M '21+2F 1+1H ,&F (5F %&=)1I ,)'H_1(5F 2%'>(G =*1I 2(*(+=L =H &'*>I =*I ,H H 1*2)?(&G H =M 1+(*+,)(*+1*+(2(M (2?(*G '2(1*2+_(2F (&G '(H 1>5),I =+1&1%2'<=)(+&*V +04?G1H 21*+T 1+!-"";!/!%;'"!.!!%!.!;0*!O +赵晓涛!霍勇0肾上腺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及高血压*V +0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0*!.+$))(=22d V !B 1?1H9B0C *I (>1*2>('<121+(*I )(*(I ')2H (')+=L '*2(%F ?G 1H 21*+(M 1>H ,5+"'*12_=H 8&12'%'*')?+(+*V +0E '*I 12!-""D !/.3%3O O D '"-"!%-"D 0*!D +E '*>&'H 8]0R H 12F 1*1_1H'*2(F ?G 1H 21*+(M 1'51*2+<1221H'*>&=H 11L L 1I 2(M 12F '*>(,H 12(I +,*V +0P (>++8HW =HE '151L =H 1*!-""!!!-!%.'"D "!%D "O 0*!;+温绍君!刘洁琳!刘雅!等0降血压药物的潜在不良反应及其预防*V +0药物不良反应杂志!-""D !3%/'"!D -%!D .0*!3+N =)G 1B !P =I I (\0-""D$U 4&$U K 5,(>1)(*1+L =H 2F 1&'*'51&1*2=LF ?G 1H 21*+(=*!L H =&2F 1=H ?2=G H 'I 2(I 1"5)=<')I 'H >(=M '+I ,)'H H (+8I =*I 1G 2*V +0V4?G 1H 21*+U ,G G)!-""3!-D %/'"U /%!!0收稿日期 -"!/%"O %"D !!责任编辑陈小明)O -O )中华高血压杂志!-"!/年.月第-!卷第.期!K F (*V4?G1H 21*+!V ,*1-"!/!N =)0-!W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