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论文[精品文档]
流行病学设计方案

流行病学设计方案流行病学设计方案是为了研究疾病的流行和传播规律,从而提出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措施。
下面是一个流行病学设计方案的700字范例: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城市A地区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流感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1. 选择样本:从城市A地区居民中随机抽样,包括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居住区域等特征的人群。
2. 数据收集:通过电话调查和面访的方式,获取样本个体的基本信息(年龄、性别等)以及流感相关症状的发生情况。
同时收集样本的接触史(是否接触过患有流感的人)和防护措施的采取情况。
3. 数据分析:根据收集的数据计算流感发病率和传播指数,并使用统计学方法,如卡方检验、t检验等,分析不同因素与流感发生的关联性。
4. 传播链追踪:通过发现感染者,采集其咽拭子,进行病毒学检测,测序和比对,了解不同病毒株的传播规律。
5. 结果呈报:将研究结果整理成报告,提供给当地卫生部门和相关疾病防控机构,以供其制定防控措施和决策。
研究方案的优势:本研究方案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多因素考量:研究中综合考虑了年龄、性别、职业、居住区域等多个因素,从而减少单一因素对结果的干扰,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随机抽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避免了样本选择上的偏倚,使结果更具有代表性和可推广性。
3. 数据来源多样:通过电话调查和面访相结合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的数据,提高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 流行病学和病毒学相结合:不仅仅关注发病率等流行病学指标,还通过病毒学检测和测序分析,了解流感病毒的传播规律,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价值。
预期结果:通过以上的研究方案,预期能够得出以下结果:1. 流感的发病率和传播指数:可以计算出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居住区域等人群的流感发病率和传播指数,了解其流行趋势。
2. 不同因素对流感的影响:可以分析不同因素(如年龄、性别等)与流感发生的相关性,为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VAP流行病学及诊断指南(2019)-精品文档

迟发性VAP 铜绿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 MRSA 耐药肠杆菌科 肠杆菌属 ESBL +ve菌 克雷伯菌属 嗜肺军团菌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曲霉菌属 归因病死率高 罹患率高
我国VAP的致病菌多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部分早发
VAP,也可由MDR病原菌引起
优点:不容易被定植菌污染, 更准确 缺点:操作较复杂、费用较高, 临床不易实施
65%(54-74%)
82%(71-91%)
优点:不容易被定植菌污染, 更准确 缺点:操作较复杂、费用较高, 临床不易实施
2024/3/12
21
PSB与BAL较ETA诊断VAP更加准确
VAP: MDR危险因素
既往90天应用抗生素 住院≥ 5天 所在社区或医院病房中抗生素耐药率高 正在接受免疫治疗或免疫功能障碍
2024/3/12
14
14
VAP: 病因学
细菌学 预后
早发性VAP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MSSA 敏感GNB 大肠杆菌 肺炎克氏菌 变形杆菌属 肠杆菌属 粘质沙雷氏菌
Time from Intubation插管 (days)
0
1
2
3
4
5
6
7
8
Early-onset VAP
Late-onset VAP
2024/3/12
5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9; 171: 388-416
VAP在国内外发病率、病死率高
国外
发病率:6-52% 1.6-52.7例/1000机械通气日
2024/3/12
24
5. 感染和定植的鉴别分析
机械通气患者
流行病学专题报告范文

流行病学专题报告范文一、引言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影响和原因的学科。
它不仅关注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研究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本报告将介绍流行病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其在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
二、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流行病学关注的是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而不仅仅是单一病例或小样本数据。
它涉及到的人群可以是整个国家、地区、社区或特定的人群。
流行病学的主要目标是预防和控制疾病,而不仅仅是治疗。
三、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流行病学主要采用观察法进行研究,包括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主要是描述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如发病率、死亡率等指标的描述。
分析性研究则是在描述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此外,流行病学还采用实验法进行干预研究,以评估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效果。
四、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疾病监测和预警:流行病学通过对疾病的监测和预警,帮助公共卫生部门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例如,当某地区出现传染病爆发时,流行病学专家可以迅速展开调查,确定疾病的来源和传播途径,为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2.病因研究:流行病学通过对疾病的分布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疾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例如,研究发现吸烟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从而为预防肺癌提供了重要依据。
3.预防和控制策略的制定:流行病学通过对疾病影响因素的分析,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例如,通过研究发现,接种疫苗是预防某些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从而推广疫苗接种计划。
4.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流行病学通过对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健康行为进行分析,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例如,通过开展控烟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促进戒烟行为的实施。
5.评估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效果:流行病学通过对比干预措施实施前后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指标的变化,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流行病学完整版

明确研究问题,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假设 。
数据分析
根据研究设计和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 分析方法,如描述性、回归分析等。
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目标确定研究对象,包括病例、 对照、社区等。
数据采集
根据研究设计和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数据 采集方法,如调查、检测等。
研究设计
根据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如队 列、病例对照等。
公共卫生政策制定
影响因素分析
流行病学可以帮助分析公共卫 生问题的社会影响因素,例如 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对健康
的影响。
政策效果评估
流行病学可以用来评估公共卫 生政策的效果,例如某项健康 促进政策是否有效,是否达到
预期目标。
资源配置优化
流行病学可以为公共卫生资源 的配置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如何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健康危险因素评估与控制
危险因素识别
流行病学方法可以帮助识别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例如吸烟、饮酒、饮食等生活习惯以及环境因素等。
风险评估
流行病学方法可以用来评估各种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程度,例如针对某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况和危险因素暴露情况,评 估其患某种疾病的风险。
健康促进策略制定
流行病学为健康促进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例如针对某疾病的危险因素和易感人群,制定相应的健康促进措施。
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系统评价
系统评价是对多个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评价 和分析的方法,目的是对某项研究或干预 措施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VS
meta分析
meta分析是对多个相关研究进行统计分 析和综合评述的方法,通过对多个研究的 合并和分析,得出更为可靠和精确的结论 。在流行病学中,meta分析可以用于评 估疾病预防和治疗效果,制定更加科学合 理的公共卫生政策。
流行病学

0 21 6 8 1 40
中 国学术 期 刊文摘
影 响.表 5 l 参 6
关键 词 :雌 激 素受 体 基 因多 态性 ;钙 ;大豆 异黄 酮 ;骨 代谢 ;绝
探 讨过氧 化物 酶体 增殖物 激 活受 体 (P R ) 因 c11 PA 基 6 一T多 态 性在 人群 中的分 布及 其 与血 脂 和膳 食 因素 的关 系 .从 血凝 块 中 提取 D A,用 聚合酶 链反 应和 限制 性片 段长 度 多态性 方法 (C — N P R RL) F P 检测 上海 80 成年 人 的 P A 基 因 c1 l 0名 PR 6—T 位 点 多态 性 ;对 研 究对象 进 行体 格 检查 、膳 食 调查 及 血脂 谱 项 目测 定. 结 果表 明:() C、 T和 T 1C C T三 种基 因型 的频 率分 别为3 . 4 . 51 %、 70 %
c o ig ra ns n iet no c a o y rt 刊 ,中] 刘 波 , o k e t t o g s o f i cr h da n t me d i re b e[ /
dr a n e r pei oio en ad ity rd p sin旰U i d a s t ,中]刘 明,郭 红卫 ,万文 涛 , / 张世秀 ,薛 琨 ,马易 怡 ( 复旦 大 学公 共卫 生学 院 ,上海 20 3)∥ 00 2
3 30 ・1 1
经后 妇 女
08 1 4 21 6 2 3 0 ・11 3
过氧化 物酶 体增殖 物激 活 受体 c11 6 一T基 因 多态性 与 高脂血 症 的膳 食 易 感 性研 究 =As cao fprx o e poi r o—c — s itn o e i m rlea rat o i os f t i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范文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范文篇一: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关于××学校聚集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发病情况的初步调查报告XX年2月25日上午10时30分,我区疾控中心接到××儿童医院医务科电话报告:“该院发热门诊接诊一名××学校的学生,临床诊断为肺炎。
据该学生反映,近期其所在学校有数十名学生有发热。
”接到报告后,我区疾控中心立即和该学校取得联系,核实相关情况,并及时将初步核实情况电话报告市疾控中心。
为进一步了解发病情况,控制疫情发展,我区疾控中心于10时45分派员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概况:××学校,位于××区××路××号。
该校为寄宿制学校,有48个班级,在校学生1380名,教职员工165名。
(二)发病情况:自XX年2月17日起,该校学生中陆续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例,截止2月25日下午3时,累计发生91例,分布在22个班级。
经调查,首发病例周××,女,10岁,四(6)班学生,住×××宿舍。
该患者于2月17日出现发热(40℃),伴有咳嗽、头痛、流涕等症状,当天前往我区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上感”,给予抗炎、对症治疗后,目前已恢复正常返校上课。
患病学生发病时间分布情况见表2—4。
患病学生班级分布情况为:四(6)班12人、四(2)班6人、五(3)班5人,其余班级均有1~2人。
91名发热学生中,目前体温恢复正常并返校上课的有50人,其余41名学生均离校回家正在治疗或恢复中。
对2月25日发病的8名学生调查表明,8名学生均有发热(38~℃)伴咳嗽、头痛、畏寒等临床表现。
其中有2名学生已就诊,1人诊断为肺炎,1人诊断为病毒性感冒,其余6人已前往医院就诊,目前诊断结果不详。
(三)流行病学调查:发病学生中仅有1名有流感疫苗接种史。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范文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范文篇一: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关于××学校聚集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发病情况的初步调查报告XX年2月25日上午10时30分,我区疾控中心接到××儿童医院医务科电话报告:“该院发热门诊接诊一名××学校的学生,临床诊断为肺炎。
据该学生反映,近期其所在学校有数十名学生有发热。
”接到报告后,我区疾控中心立即和该学校取得联系,核实相关情况,并及时将初步核实情况电话报告市疾控中心。
为进一步了解发病情况,控制疫情发展,我区疾控中心于10时45分派员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概况:××学校,位于××区××路××号。
该校为寄宿制学校,有48个班级,在校学生1380名,教职员工165名。
(二)发病情况:自XX年2月17日起,该校学生中陆续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例,截止2月25日下午3时,累计发生91例,分布在22个班级。
经调查,首发病例周××,女,10岁,四(6)班学生,住×××宿舍。
该患者于2月17日出现发热(40℃),伴有咳嗽、头痛、流涕等症状,当天前往我区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上感”,给予抗炎、对症治疗后,目前已恢复正常返校上课。
患病学生发病时间分布情况见表2—4。
患病学生班级分布情况为:四(6)班12人、四(2)班6人、五(3)班5人,其余班级均有1~2人。
91名发热学生中,目前体温恢复正常并返校上课的有50人,其余41名学生均离校回家正在治疗或恢复中。
对2月25日发病的8名学生调查表明,8名学生均有发热(38~℃)伴咳嗽、头痛、畏寒等临床表现。
其中有2名学生已就诊,1人诊断为肺炎,1人诊断为病毒性感冒,其余6人已前往医院就诊,目前诊断结果不详。
(三)流行病学调查:发病学生中仅有1名有流感疫苗接种史。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范文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范文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不断出现各种新型传染病,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控制这些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通过对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范文分析,探讨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调查目的和背景。
流行病学调查的首要目的是了解疾病的传播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在调查报告中,需要明确调查的背景和目的,例如针对某一地区或人群的传染病爆发情况进行调查,或者评估某一健康干预措施的效果等。
二、调查方法和数据收集。
流行病学调查通常采用问卷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在调查报告中,需要详细描述所采用的调查方法,并说明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同时,还需要说明数据的来源和采集过程,以及数据的质量控制措施。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在调查报告中,需要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这包括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传播途径、影响因素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对不同人群、地区、年龄段等进行比较分析,找出疾病的高发群体和高风险地区,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四、结论和建议。
最后,调查报告需要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结论应该准确客观,建议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同时,还需要说明调查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研究和工作提供参考。
总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是对疾病传播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研究和分析的重要工具,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编写要点和注意事项,提高调查报告的质量和科学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病学疾病控制中的作用
摘要: ● 流行病学的定义、特点、原理、方法;
●
传统流行病学在第一次卫生革命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
现代流行病学在当今医学模式转变,我国面对一、二次
卫生革命的双重任务的形势下,对疾病控制具有显著重
要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
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这门学科与社会经
济、卫生保健发展情况相适应,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门
学科综合运用观察性研究,(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性
研究(实验流行病学)理论性研究(理论流行病学、数学模型)的方
法,去完成这门学科在疾病控制,健康促进中揭示现象,找出原由,
提供干预措施的任务。
这门学科在疾病控制中的作用,可以分几方面:
一、 疾病预防:无病时预防使其不发生,发生后使其得到控制或减
少,直至消除。
二、 疾病的监测:长期地、连续地在一个地区范围内,一定时间周
期内,一定人群内(三间分布)收集并分析疾病,及其影响因
素的动态,以判断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并评价预防
对策的效果或决定是否修改已制定的预防对策。
三、 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为了彻底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发掘病因及疾病的危险因素。有时,真正的病因尚未完全被阐
明,而诸多危险因素已被发掘出来,据之以防制疾病,就可以
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流行病学工作并不拘泥于非找到病因
不可,如找到一些关键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控制方法,也能在
很大程度上解决防病的问题。如经多方研究显示,吸烟与肺癌
的发生有明确的相关性,号召人们不吸烟对减少肺癌的发生就
有明显作用。
四、 疾病的自然史:疾病在人的个体中有一个自然发展过程,如亚
临床期,症状早期,症状明显期,症状缓解期,恢复期。在传
染病有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极期,恢复期。这是个体的疾病
自然史。疾病在人群中也有其自然发生的规律,叫人群的疾病
自然史。自然史研究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际意义。如我们了解
到乙型肝炎有很大可能通过孕妇垂直传播给新生儿,就可以用
注射疫苗来早期预防。
五、 疾病预防的效果评价:在评价人群有关疾病,健康诸问题时,
个体测量是办法之一,实验室检验也是办法之一,但归根结底
要看人群中的效果,看是否降低了人群发病率,是否提高了治
愈率和增加了健康率等等。只有人群中的结果才能最终说明人
群中的问题,显然,只有流行病学才能承担此任务。
以上列举了五项流行病学的用途,由上述可见流行病学用途之广
泛,既涉及疾病又涉及健康;既解决现实问题又深入研究;既考查局
部的措施效果,又评价全局的卫生工作,可谓广泛地触及到了公共卫
生及保健工作的各个方面。
流行病学有其鲜明的学科特点:
1.群体性:关心的是人群中的大多数,不仅仅注重个体的发病
情况;
2.研究疾病的三间分布(人群、时间和地区),以疾病的分布为
起点来认识疾病。
3.对比性:对比调查、对比分析,从中发现疾病发生的原因和
线索。
4.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常常用相对数。
5.社会医学:研究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时,我们应该全面考
察对象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生活状况。
6.预防为主:与临床医学不同的是:它面向整个人群,着眼于
疾病的预防,特别是一级预防,保护人群健康。
这门学科要求:一是记住人群,二是记住预防。进行决策及采取
措施时更常需运用社会手段,如加强宣教,改善生活与经济条件,改
进卫生设施及医疗保健服务等。着眼于社会人群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流行病学方法是医学科学中不可缺少的群体宏观研究方法,与微观的
实验室研究方法和个体的临床研究方法并列为医学三大基础研究方
法。
流行病学是直接应用到具体防病的应用学科。从上述学科定义、
用途、特点可以看到其在疾病控制中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医学领域中,
无论是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实验医学都要以其为基础,在我国它已
成为学习现代医学的必修课。
流行病学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历史实践中充分显示了其在疾病
控制中的巨大作用,无论是在“第一次卫生革命”的学科形成期,还
是在“第二次卫生革命”的现代发展期。流行病学与社会经济、卫生
保健发展情况相适应,无论从防病的总任务或是学科的方法来看,都
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甚至是质的飞跃。流行病学已成为医学中当
之无愧的重要学科。
第一次卫生革命指的是西方开始了工业革命,人们开始聚集于城
市的时期。包括烈性传染病在内的各项疾病和传染病广泛袭击人类,
此时期内出现了许多堪称流行病学典范的事例。接种牛痘以预防天
花;关于法罗群岛麻疹大流行的调查;关于伦敦霍乱流行的调查;关
于伤寒的调查等。利用霍乱死亡名单,以标点地图等方式提示了死亡
的分布规律,分析出污染的饮用水及其传播途径,并推论其病源可能
为一种活的物质,进而追溯出某水厂为其污染的源头,经采取关闭措
施控制了发病。这是一次成功的流行调查分析及控制流行的案例,成
为流行病学史上不朽的里程碑。在这一时期,流行病学以防制传染病
为主要任务。它以首先在发达国家内取得了控制天花、古典型霍乱、
鼠疫等烈性传染病和一批主要肠道及儿童呼吸道传染病的伟大成就,
而进入现代发展期。
现代发展期大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四、五十年代起
至现在,也叫现代流行病学时期。它与学科形成期的主要区别是防病
的总任务由局限于传染病扩大而为人群的一切疾病和健康状态,方法
由传统的调查分析扩展为充分利用多种资料来源进行整套定型的统
计分析研究,其中尤其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利用有决定性的关系。
这时由于战后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科学技术呈现前所未有的
进步,传染病大大地得到了控制,一些慢性非传染病日渐成为威胁人
们健康和生命的主要问题。人类疾病谱和死亡谱有了巨大的改变,人
们对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逐步转向控制,降低和预防这些疾病,并进
一步希冀保持,促进健康和延长寿命,从而使流行病学面临着人们所
谓的“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制定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先后成立
了各级卫生防疫、寄生虫防治、地方病防制等机构。整顿和发展了生
物制品研究机构,大面积使用多种疫苗。颁布了“传染病管理办法”。
并相应在医学院校设立了卫生系,这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流行病学性
质的研究机构,大力培养各级流行病学专业人才。经过短短几年的努
力,就在全国基本上消灭和控制了血吸虫病等五大寄生虫病。以后又
消灭了天花和古典型霍乱,控制了人间鼠疫,还曾以防制与取缔娼妓
结合的措施一度在全国内基本消灭了性病;大力提倡新法接生,显著
地降低了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以后的二、三十年间,在防制麻疹、
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流脑、乙型脑炎、病毒性肝炎、肾病综
合征出血热等防疫战线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我国对慢性病如肿瘤、高血压、冠心病、
结核病、糖尿病及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取得了
可观的基线数据资料,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
胃癌、食管癌、肝癌、宫颈癌和高血压等病的病因和防治研究,也取
得了一定成绩。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颁布,使防疫工作
纳入了法制轨道。80年代初,实行了儿童免疫大规划,使我国的免
疫预防工作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进一步完成了消灭和控制有关传
染病的任务。
目前我们面临的是既要完成以控制传染病为主的第一次卫生革
命任务,又要开始进行防治慢性病和促进健康为主要任务的第二次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