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00题

名词解释100题
名词解释100题

名词解释100题

1. 高渗性脱水:又叫原发性脱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大于150mmol/L,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2. 低渗性缺水

3.代谢性酸中毒

4.灭菌: 要求无论何种与手术区接触的器械物品,都必须预先采用物理等方法消灭其上附着的细菌。

5.急症手术:指病情危急,需在最短时间内迅速作好准备实施手术,如脾破裂。

6.根治手术:是就恶性肿瘤手术方法而言,根治手术是指切除恶性肿瘤及其邻近组织,加区域淋巴结清扫等。

7.感染手术: 如脓肿切开引流术。

8.择期手术: 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内,手术迟早,不致影响治疗效果,容许术前充分准备,达到一定的标准条件,再选择最有利的时机施行手术。

9.局部浸润麻醉:在手术切口及其周围组织分层注射局麻药,使局部神经末梢受阻滞,称局部浸润麻醉。

10.椎管内麻醉:是指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使某些脊神经被阻滞,从而产生的一定区域麻醉的方法。

11.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将局麻药注入蛛网漠下腔使某些脊神经被阻滞,从而产生的一定区域麻醉的方法又称腰麻。

12.麻醉平面:椎管内麻醉,感觉神经被阻滞后,可用针刺法测定皮肤痛觉消失的范围,其上、下界限称为麻醉平面。

13.复合麻醉:指同时或先后应用几种麻醉药或采用多种麻醉方法,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以增强麻醉效果,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良好恢复的麻醉方法。

14.等渗性脱水: 水钠丢失情况大致相等,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

15. 低血容量休克

16.呼吸性硷中毒: 细胞外液中原发于HCO3-减少者称呼吸硷中毒。

17.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的反应,是全身微循环障碍,组织和器官氧合血液灌注

不足,进而引起代谢障碍,细胞结构和功能损害等一系列全身反应的病理综合征。

18.有效循环血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取决于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排出量,适宜的周围血管张力。

19.中心静脉压: 是指右心房及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主要反映回心血量及右心射血能力,正常值5-10cmH2O。

20.平衡盐溶液:乳酸钠林格氏液和碳酸氢钠等渗盐水与细胞外液成份近似,称为平衡盐溶液。

21.全胃肠外营养:完全经静脉途径输入营养物质,以维持机体正常生理需要和促进疾病康复的治疗方法。

22.疖

23.外科感染: 泛指需要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以及发生于创伤和手术后的感染。

24.痈: 是多个相邻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可由多个疖融合或一个扩散面成。

25.丹毒: 为β-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网状淋巴管所致的急性炎症。

26.急性淋巴管炎: 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等由皮肤、粘膜损伤部位或原发感染灶侵入,引起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感染。

27.菌血症: 指病原菌在血液循环中短暂出现担很快就被人体免疫功能所清除。

28.毒血症: 毒素大量进入血液循环所致。

29.败血症:是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持续存在,生长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引起全身严重症状者。

30.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

31.腰椎间盘突出症

32.Beck三联征

33.裂伤: 为钝器打击或挤压造成的皮肤及深层组织断裂,创缘常欠整齐,多合并较广泛的组织挫裂,易发生组织坏死和感染。

34.一期愈合: 伤口经过缝合或本来裂隙很小,其边缘对合良好,上皮迅速再生连接,愈合时间一般是一周左右,局部只有很少量的瘢痕组织,功能良好。

35.二期愈合: 伤口较大或并发感染等,主要是通过肉芽组织增生和伤口收缩达到愈合,又称延期愈合或瘢痕愈合。

36.清创术:用手术的方法将污染伤口转变为或接近于清洁伤口的措施。

37.烧伤: 是由于热力、电能、化学物质和放射线等引起的损伤。

38.I°烧伤: 仅伤及表皮,局部呈现红肿,有疼痛和烧灼感,3~5日可好转痊愈。脱屑而不留瘢痕。

39.移植:是指将自体或异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移植到人体的某一部位,以恢复已经缺损了的解剖结构和功能。输血就是最早的细胞移植。提供移植物的个体叫供者或供体,接受移植物的个体叫受者或宿主。

40.同质移植:人体同卯双生之间的组织器官移植。

41.游离移植:从供体将移植物取下,移植到受者体内,不吻合血管,在移植部位建立新的血液循环。

42.带蒂移植:移植物大部分已离断,但还剩有一带血管和神经的蒂与供者保持有效联系,有利于成活,建交新的血液循环后再切断蒂部。

43.膀胱腹膜外破裂

44.小脑幕切迹疝

45.脑震荡: 为头部外伤后出现短时性的意识障碍可有脑干网状结构损伤。

46.中间清醒期:在脑受伤当时曾有短暂的意识障碍,意识好转后。因颅内出血使颅内压迅速上升又逐渐转入昏迷。在伤后立即昏迷和这次再昏迷之间的时间称为“中间清醒期”。47.颅内压增高症:当某种原因造成颅腔容积缩减或颅腔内容物增加,超过其代偿能力,使颅内压持续在2.0KPa以上,将会出现相应的综合征。

48.颅内高压的“三主征”:颅内压增高时,出现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三项典型表现者。

49.反常呼吸: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时,胸壁软化,吸气时,胸腔内负压增加,软化胸壁内陷;呼气时,胸腔内压力增大,软化胸壁向外突出,这与其它部位的胸壁运动方向相反。

50.闭合性气胸: 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气胸形成后,空气逸入胸膜腔的肺裂口随即封闭,使之不再继续漏气,是为闭合性气胸。

51.开放性气胸: 刀刃锐器或弹片火器所致的胸壁伤口,可成为胸膜腔与外界相通的开口,空气可随呼吸而自由出入胸膜腔内。

52.张力性气胸:多因肺或支气管裂伤引起,裂口呈单向活瓣与胸膜腔相通。吸气时,活瓣开放,空气由气道通过裂口进入胸膜腔;呼气时,活瓣闭合,空气不能从胸膜腔排出,故胸膜腔空气随呼吸不断增多,压力持续增高,故又称高压性气胸。

53.腹外疝: 为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壁缺损或薄弱处向体表突出,局部形成包块的总称。

54.腹股沟疝: 是指腹腔内脏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而成的疝。

55.腹股沟斜疝: 疝囊从内环突出,进入腹股沟管或穿出皮下环,到达阴囊,是为腹股沟斜疝,斜疝疝环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外侧。

56.继发性腹膜炎: 继发于腹腔内脏器的穿孔、损伤破裂、炎症和手术污染等,称为继发性腹膜炎。

57.早期胃癌: 指所有局限于粘膜下层的胃癌。

58.动力性肠梗阻: 是由于神经反射或毒素刺激引起肠蠕动丧失或肠管痉孪,以致肠内容物停止运行,但无器质性的肠腔狭窄。

59.肠扭转: 是一段肠袢沿其系膜长轴旋转而造成的闭袢型肠梗阻,同时肠系膜血管受压,也是绞窄性肠梗阻。

60.肛裂: 是指肛管皮肤全层裂开继发感染所形式的慢性溃疡。

61.肛瘘: 肛瘘是肛管(很少数是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其内口位于齿线附近,外口位于肛门周围皮肤上,长年不愈。

62.墨菲氏征(Murphy征):急性胆囊炎病人平卧,检查者站在病人右侧,用左手拇指置于胆囊区,其余四指放在肋骨上,嘱病人深吸气,由于胆囊随肝下移与拇指相碰,病人因疼痛而突然屏气,为阳性。

63.门体分流术: 将门静脉系统血流通过血管吻合,引入体静脉系统,从而降低门脉高压,有助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控制和预防。

64.原发性腹膜炎

65.间歇性跛行: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当患者,行走1~2里路程后,小腿或足部肌肉出现胀痛或抽痛,如果继续行走,则疼痛加重,最后被迫止步。休息后,疼痛立即缓解。再行走后症状又出现,被称为间歇性跛行。

66.排尿困难: 因膀胱以下尿路梗阻所致排尿延迟、费力、不畅、尿线无力变细、滴沥等都称为排尿困难。

67.真性尿失禁:病人失去控制尿液的能力,无任何预感,尿液自动从尿道口流出,而膀胱无尿积存,称为真性尿失禁。常因尿道括约肌失去功能所致。

68.血尿: 有血液随尿排出。

69.脓尿: 离心尿每高倍视野的白细胞超过 3个以上为脓尿。

70.尿频: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1次。夜间排尿超过2次为尿频。

71.肾绞痛:上尿路完全梗阻时引起脊肋角处剧烈疼痛,呈阵发性发作,常沿输尿管放射到下

腹部、外阴部或同侧大腿内侧,病人辗转不安、大汗淋漓,非常痛苦。

72.肾挫伤:直接或间接暴力所引起的闭合性肾损伤,表现为肾实质内的血肿或肾瘀斑,镜下血尿,尿检有红细胞,常不需手术可自愈。

73.肾自截:输尿管结核病变修复后,管壁纤维化,使输尿管僵硬,呈条索,串珠样改变,使管腔狭窄致肾积水,如输尿管完全狭窄闭塞,临床症状消失,肾脏广泛钙化。

74.骨折: 骨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中断称为骨折。

75.反常活动: 指在没有关节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76.关节僵硬: 受伤肢体经长时间固定而不注意功能锻炼时,将使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不畅,患肢组织中有浆液纤维性渗出物和现为蛋白沉淀,可使关节内、外组织发生纤维粘粘连,同时由于关节囊及周围肌肉的挛缩,关节活动可有不同程度的障碍,称关节僵硬。

77.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骨折、挤压伤等引起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比如:疼痛、患指(趾)屈曲挛缩、局部压痛、患肢远侧脉搏改变等,如不及时诊治,可迅速发展为坏死、肢残,甚至危及生命。

78.杜加(Dugas)氏征: 肩关节脱位时,患侧肘贴胸,其手掌不能搭到健侧肩部,或患手搭于健侧肩时,肘不能贴胸。

79.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Buerger病)

80.断肢再植: 是指用手术方法将断离的肢体中重新接上,恢复其血液循环,使之生存和保持功能。

81、局部麻醉:用局麻药,暂时阻断某些周围神经冲动传导,使所支配的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称局部麻醉。

82、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83、甲亢

84、冷休克:G-菌感染所致,周围血管阻力↑,心排出量↓,低排高阻型,临床常见四肢湿冷,皮肤苍白、紫绀、花斑,尿量↓。

85、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或发生在手术后和外伤后的感染。

86、痈:邻近的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87、脓血症:局部化脓性细菌栓子或脱落的感染血栓间歇性进入血液循环,并在身体各处或器官内发生转移性脓肿。

88、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子所造成的损伤,为动力作用造成的组织连续性破坏和功能障碍。.

89、Charcot(夏柯)三联症:

90、颅内压增高

91、纵隔扑动

92、Reynolds五联征

93、腹膜刺激征:腹腔感染后,腹部体检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是诊断腹膜炎的指征。

14、气腹征:空腔脏器损伤后,肝浊音界缩小,X线膈下游离气体。

94、颈椎病

95、动力性肠梗阻:是由于神经反射或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功能紊乱,使肠蠕动丧失或肠管痉挛,以致肠内物不能正常运行,但无器质性肠腔狭窄。

96、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管血运障碍,继而发生肠麻痹而使肠内容物不能运行。

97、机械性肠梗阻

98、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试验):病人仰卧位,用右手压迫左下腹,再用左手挤压近侧结肠,引起右下腹疼痛为阳性,提示盲肠和阑尾有炎症等病变。

99、Mirrizzi综合征:持续嵌顿和压迫胆囊壶腹部和颈部的较大结石,可引起肝总管狭窄或胆囊胆管瘘,以及反复发作的胆囊炎及梗阻性黄疽。

100、急性胰腺炎 .

文书学名词解释题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文书学名词解释题 2.1.公文的现行效用:又称现实执行效用或时效,是指公文直接形成于其内容所针对的现行公务活动中并直接发挥实际效用。具体来说,是指公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机构和人员范围内,对机构或个人行文产生的约束力、强制执行力和其他强制性影响。 2.2.公文的历史效用:是指其对印证历史事实、反映历史发展过程所产生的权威性影响,是其转化为档案的内在依据。 2.3.正式通用公文:根据有关规定在各类社会组织共同使用的正式公文,具有法定性、规范性和通用性特点。 2.4.内部通用公文:简称内部文书,即在社会组织内部通用的公文,具有复杂性、内部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2.5.专用公文:亦称专门文书,是某一业务系统、某一行业根据专门工作的特殊需要而使用的,具有该业务系统或该行业特定内容和体式的公务文书,使用范围具有极强的专门性和限制性。 2.6.纸质文书:以纸张为物质载体的文件。纸质文书是目前公文处理工作中使用最为普遍、使用频率最高的。 2.7.感光介质文件:以感光胶片、相纸等感光材料为物质载体的文件。 2.8.规范类文书:由各类社会组织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公开发布并反复适用,用以规范行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 2.9.领导指导类文书:由各级领导、指导机关及其领导人制发的用于颁布政令、部署工作、批复事项的文件。如命令、决定、指示批复等。 2.10.报请类文书:由被领导、指导机关向有关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询问、提出建议、清求指示或批准时使用的文件。如请示、报告等。 2.11.知照类文书:面向社会或特定范围(各类社会组织之间或在其内部范围内)为公布、通知有关事项、通报情况、联系工作、商洽事宜、交流信息而制发的文件。如通告、公告、通知、通报、公函等。 2.12.契约类文书:由双方或数方为实现一定目的、明确双方权利、责任、义务而签订的作为工作依据或法律凭证的文件。如合同、协议书等。 2.13.会议文书:是各类社会组织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公开发布并反复适用,用以规范行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 2.14.秘密级文件:又称秘密件,指涉及党和国家一般机密的文件,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一定损害。 2.15.特急件:内容至关重要且特别紧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 2.16.定稿:又称原稿、底稿,是经领导人审阅签发或经会议讨论通过的最后完成稿,是缮印正本的依据。 2.17.正本:根据定稿缮印的、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 2.18。试行本:指发文机关认为规范类文书的内容尚不成熟,日后需根据实践的检验情况予以修订时,先行发布的试行文本,在试行期内具有法定效力。 2.19.暂行本:指发文机关未及制定供长期执行的内容完善的规范类文书时,暂且制发的文本,在暂行期内具有法定效力。 2.20.修订本:指对已发布生效的规范类文书,经实践检验重新予以修改补充后再行发布的文本。 2.21.副本:指再现公文正本内容及全部或部分外形特征的复份或复制本,代替正本和定稿供制作、抄送、传阅、参考和存档之用。 2.22.行政规范性文件(狭义):是指除行政法规、政府规章外,国家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社会实施管理,在其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公开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可反复适用的决定、命令和行政措施等行政文件。

品牌名词解释

品牌100名词解释 继“成本/价格竞争时代”、“品质竞争时代”之后,“品牌竞争时代”作为房地产竞争形态的一种说法,曾经喧嚣了好长一段时间。如今,品牌仍然是“文化/战略竞争时代”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品牌及其内涵的全面而深入的认知,有助于房地产品牌的建立和保护,在今天的“眼球经济”时代里,品牌早已不再是一种虚玄的高论,而是每一个企业不得不正视和重视的事物。 1.品牌定义:品牌是一种综合符号,是产品或者机构的重要标识,是人为创造的特殊性,用来表述其所指代事物的气质和内涵。 2. 品牌名称:品牌名称指品牌形态中可以用语言来称呼的部分,是品牌最直接的表示。 3. 品牌结构:品牌是一种形象化、资本化的物体,所以存在组成结构。品牌资产的构成包含知名度和美誉度。 4. 品牌形式:品牌表达的形式,可能是符号或者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们表达相应的含义,形成平面的或者立体的形象。品牌形象在人们心目中所形成的形象化感觉就是对品牌的印象。 5. 品牌识别:品牌应当具有良好的识别系统,这个系统易于识别、易于理解、易于记忆、易于传播。品牌陈述关于品牌的文字陈述应当是精练的、精彩的、精细的、精到的。 6. 品牌诉求: 品牌的诉求是关于品牌精神和内涵的一种责任语言。 7. 品牌属性: 品牌的属性是品牌所具有的某些特有性质,品牌具有价值性、无形

性、排他性、专有性和持续性等。 8. 品牌功能: 品牌具有识别功能、促销功能、促进管理的功能和增加财富的功能。 9. 品牌素质: 品牌有素质的高低,高素质的品牌拥有能带来更高附加值的形式和高品位的内涵。名不符实的品牌必然存在泡沫成分。 10.品牌价值: 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价值有高低之分,而且可以随着时间而上下波动。 11.品牌潜质: 品牌未来成长的潜在素质和价值,决定品牌成长的未来空间。 品牌核心品牌具有核心要素,核心要素是品牌构成中诸多元素里最为本质的内容。品牌的主题文化背景是构成品牌核心元素的基础。 品牌荣誉品牌本身就是一种荣誉,而荣誉从来就是消费者、投资者和合作者都关注和追崇的。品牌分类品牌分为个人品牌、产品(项目)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品牌以及制造商品牌、中间商品牌等品牌系统中的主品牌和附属品牌。 产品品牌产品(项目)的品牌表达产品的特质,同时也是企业品牌构成的基础。企业品牌企业品牌是企业外部形象和内在精神的综合反映,是企业在社会中被认知的印象。 行业品牌行业品牌是企业在该行业中的形象影响,但未必是公众品牌。 公众品牌公众品牌与行业品牌不同,是企业超出行业领域而在公众中形成的综合形象地位,更吸引着消费者的追崇。 地域品牌品牌有地域性,保持或者突破地域局限各有其不同的意义。 国际品牌在国际化的环境中,品牌的国际化形象日益重要,国际品牌应当具有国际化的形象和国际化的影响。

微生物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答案

1.微生物(Microbiology):微小生物的总称 2.芽胞:特殊的休眠构造 3.碳素养料:凡是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素来源地物质 4.氮素养料:凡是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氮素来源的物质 6.选择培养基:根据某种微生物生长的特殊要求或对某些化学、物理因素的抗 性而设计的培养基。 7.鉴别培养基:根据培养基中加入能与某菌的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化学试 剂,从而用肉眼就能识别所研究的细菌而设计的培养基。 8.光合磷酸化:是由光照引起的电子传递作用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TP 的过程,即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9.发酵作用:是不需要外源电子受体的基质能量转移代谢。 10.有氧呼吸:是指微生物氧化底物时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氧化作用 11.无氧呼吸: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呼吸,包括底物氧化及能量产生的代谢过 程 12.酒精发酵: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丙酮酸转化成乙醇的过程,其产物是乙 醇和二氧化碳。 13.同型发酵:其过程为葡萄糖经EMP途径降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 的催化下由NADH+H还原为乳酸(H为氢离子)参考P56的乳酸发酵的来写。14.异型发酵:发酵的特点是经HMP途径,存在磷酸酮糖裂解反应参考P56的乳酸 发酵的来写。 15.丁酸发酵:即由糖类生成丁酸、乙酸、二氧化碳和水的发酵 16.次生代谢:次生代谢是指生物合成生命非必需物质并储存次生代谢产物 的过程 17.质粒:是染色体外能自主复制的遗传成分 18.野生型(wild type):从自然界分离获得的菌株称为野生型 19.突变体(mutant):细胞中DNA碱基和碱基序列的任何改变称为突变,如果 改变了碱基在复制后稳定地存在于子代中,则成为突变型p89 20.营养缺陷型(auxotroph):需要某种生长因子的突变体称为营养缺陷型 21.转化作用:是外源DNA不经任何媒介被直接吸收到受体细胞的过程 22.转导作用.:通过噬菌体介导的DNA在不同细菌细胞间转移和基因重组的现 象 23.接合作用:通过两种细菌细胞的直接接触而将DNA从一种细菌转移到另一种 细菌 24.普遍转导:在普遍转导中,任何遗传标记都能从供体转移到受体。 25.特异转导:是噬菌体对寄主的特定基因进行非常有效的转移 26.分批培养:采用完全封闭的容器,一次接种,固体或液体培养基均可采用 27.同步生长:严格控制培养条件,使群体细胞中每个个体在生活周期中都处于 相同的生长阶段 28.细菌的生长曲线:将少量单细胞微生物纯培养菌种接种到新鲜的液体培养基 中,在最适合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菌体的数量,在以几何曲线表示,以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所绘成的曲线称生长曲线。 29.菌落: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由单个细胞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 群体

法理学名词解释50个

司考资料收集:法理学名词解释50个 1、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一切专门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2、法学体系,指法学是一个由各个互不相同、但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 3、法理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处于基础理论地位的理论学科,它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从总体上来研究法和法律现实的一般规律,研究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等基本问题,研究法的创制和实施的一般理论,并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法和法制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论学科。 4、社会调整就是通过一定的社会权威,确定社会生活主体的行为方式,指明其发挥作用和发展的方向,有目的地将其纳入一定的秩序之中。社会调整是实现社会秩序、维持社会正常运行的必须手段。 5、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和生活中逐步形成并把它固定下来的,传统、集体感和恐惧感是维护其有效的重要力量,并对违反习惯者严厉惩罚的原始时期的行为规范。。习惯是原始社会主要的社会调整手段。 6、个别性调整是最早发展起来的社会调整。它是按照针对具体人、具体事所确定的行为方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的一次性调整。 7、规范性调整就是针对某一类主体、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则进行的重复性的调整。 8、法律规范规定人们的行为可以怎样做、应该怎样做或禁止怎样做,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标准,是指引人们的行为、预测未来行为及其后果的尺度,同时也是制裁违法行为的依据。 9、法是指由国家专门机关创制的,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10、法的价值就是法这个客体(制度化的对象)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积极意义。 11、法制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法律制度的简称。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行法律规则,而且包括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行,法律运行的机制,一个国家的法律文化传统,占主导地位的法律意识,发现教育以及法学研究等等,它是一国、地区法律上层建筑诸因素构成的系统。 12、法系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 13、大陆法系是以古代罗马法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14、英美法系是以英国法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又称英国法系、普通法法系。 15、法律移植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部分甚至大部分都是从另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或许多“法律集团”中输入的一种现象。 16、法的历史类型就是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 17、法治是指依法治理国家的原则。 18、一国两制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及参考答案 第1章绪 名词解释: 1、兴奋性:机体感受刺激产生反应的特性或能力称为兴奋性。 2、阈值: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该组织的阈强度,简称阈值。 3、反射: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第 2 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名词解释: 1、静息电位:是细胞末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细胞接受适当的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快速而可逆的电位倒转或波动。 3、兴奋- 收缩- 偶联:肌细胞膜上的电变化和肌细胞机械收缩衔接的中介过程, 称为兴奋-收缩偶联,CeT是偶联因子。 第3章血液 名词解释: 1、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 2、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称为等渗溶液。例如,%NaCI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 简答题: 3、什么叫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其生理意义如何答: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吸水能力。晶体渗透压:概念:由晶体等小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生理意义:对维持红细胞内外水的分布以及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起重要作用。 胶体渗透压:概念: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生理意义:可吸引组织液中的水分进入血管,以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和维持血容量。 4、正常人血管内血液为什么会保持着流体状态答:因为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共同作用,使凝血过程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的溶解从而维持血液的流体状态。 5、ABO血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答:ABO血型的分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抗原和B抗原分为A型、B 型、AB型和O型4种血型。

6、简述输血原则和交叉配血试验方法。(增加的题) 答:在准备输血时,首先必须鉴定血型。一般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才能输血。对于在生育年龄的妇女和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还必须使供血者与受血者的Rh血型相合,以避免受血者在被致敏后产生抗Rh抗体而出现输血反应。即使在ABC系统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ABO俞血,在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第 4 章生命活动的调控神经部分:名词解释: 1、突触:指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 2、牵涉痛:是某些内脏疾病引起体表一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3、胆碱能纤维:凡末梢能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简答题: 1、简述突触传递过程。 答:突触前神经元的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前膜去极化,使突触前膜对Ca2+ 的通透性增大,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小体(神经细胞内),促进突触小体内的囊泡与前膜融合、破裂,通过出胞方式,将神经递质释放于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改变后膜对一些离子的通透性引起离子跨膜流动,使突触后膜发生局部电位变化,即产生突触后电位,包括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2、说明自主神经的递质、受体类型及分布、递质与受体结合的效应及受体阻断剂。 自主神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①递质:交感神经(其递质为Ach)和副交感神经(其递质为NA ②受体类型:交感神经:a i、a 2 ,B i、B 2 副交感神经:M、N1、2 分布及效应(递质- 受体结合后): M受体:心脏一抑制,支气管、消化管平滑肌和膀胱逼尿肌一收缩,消化腺一 分泌增加,瞳孔一缩小,汗腺一分泌增加、骨骼肌血管一舒张等。 Ni受体:神经节突触后膜一节后纤维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 N受体:骨骼肌运动终板膜一骨骼肌收缩。 a i受体:血管—收缩、子宫—收缩、虹膜开大肌—收缩(瞳孔—扩大)等。 a 2受体:

合同管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答案

四、名词解释: 1、法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P2 2、合同: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P21 3、抵押: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向债权人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提供一定的财产作为抵押物,用以担保债务履行的担保方式。P10 4、定金:定金是指当事人双方为了担保债务的履行,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先行支付给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作为担保。P12 5、仲裁:仲裁亦称“公断”。是当事人双方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交给第三者作出裁决,并负有自动履行义务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P47 6、索赔:索赔是当事人在合同实施过程中,根据法律、合同规定及惯例,对不应由自己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的损失,向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提出给予赔偿或补偿要求的行为。P177 7、建筑工程一切险:建筑工程一切险是承保各类民用、工业和公用事业建筑工程项目,包括道路、桥梁、水坝、港口等,在建造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而引起的一切损失的险种。P14 8、固定价格合同:固定价格合同是指在约定的风险范围内价款不再调整的合同。这种合同的价款并不是绝对不可调整,而是约定范围内的风险由承包人承担。P109 五、简答题: 1、①什么是要约?②要约的有效要件有哪些?③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有哪些?P27 答:①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②要约应当具有以下条件:1.内容具体确定;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③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它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

预备行为,在法律上无须承担责任。这种意思表示的内容往往不确定,不含有合同得以成立的主要内容。

法理学名词解释

法理学名词解释 1、法学:法学是围绕权利和义务及其界限而展开的,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2、法理学:五类基本问题:法是什么;法应当是什么;法在人类历史上是怎么发展的;法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运行的;法与其他社会方面是如何相互运作的。 3、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定义: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力和义务为内容,反映由特定物质阶级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体系。 4、法的本质:法的本质即为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俄一直的体现,是阶级意志性与物质制约性的统一。 5、法的基本特征:特殊规范性,国家意志性,权利义务性,国家强制性。 6、法律概念:对具有法律意义的现象和事实进行理性概括和抽象表达而形成的一些权威性范畴。 7、法律规则:规定权利和义务以及具体法律后果的准则、或者说是对一个事实状态赋予一种确定的法律意

义的各种指示和规定。 8、法律原则:法律的基础性真理和原理,为其他规则提供基础性或本源的综合性规则或原理,是法律行为,法律程序,法律决定的程序性规则。 9、法的渊源:法律源自于哪些基本形式。 10、法的效力范围:法律约束力所及的范围。 11、法的溯及力:法溯及以往的效力。 12、法律汇编:是指按照一定的目标和标准,对现行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系统的整理编排并汇集成册的活动。 13、法律清理:有权国家机关按照一定的程序或统一安排的要求对一定时期范围内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和清理,从而重新确认其法律效力的专门活动。 14、法律编纂:对某一类或某一部门法的全部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整理审查补充使之形成系统的法或者在此基础上编制一部新的法典的活动。(创制) 15、法的效力等级:一国法律体系中不同的法律渊源在效力方面的等级差别。 16、法律关系: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法律确认和调整社会生活生活关系的结果。 17、法律事实:由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

名词解释题

第1章名词解释 1、软件开发工具: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第三代语言)的基础上,为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从规划、分析、设计、测试、成文和管理各阶段,对软件开发者提供各种不同程度帮助(支持)的一类广泛的软件。 2、第一代语言:即机器语言,是用0、1组成的二进制字符串书写的程序,用纸带等光电设备或通过控制台上的扳键送入机器,得以存储和执行。 3、第四代语言(4GL):第四代语言的原意是非过程化的程序设计语言。针对以处理过程为中心的第三代语言,它希望通过某些标准处理过程的自动生成,使用户可以只要求做什么,而把具体的执行步骤的安排交给软件自动处理。 4、CASE工具:CASE工具指“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或“计算机辅助系统工程”,它的基本思想与软件开发工具完全一致,即应用计算机自身处理信息的巨大能力,帮助人们开发复杂的软件或应用系统。 5、所见即所得:“所见即所得”原则力图实现编程工作的可视化,即随时可以看到结果,程序的调整与后果的调整同步进行。 6、需求分析:从用户提出的初始要求出发,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抽象出应用领域中实际的信息需求,设计出在计算机系统内外的、合理的信息流程,并规定软件的功能与性能要求,最后形成严格的、明确的、可供实际开发使用的“软件功能说明书”,这个阶段称为需求分析。 7、总体设计:根据软件功能说明书的要求,完成软件的总体设计,包括整个软件的结构设计、公用数据库文件或数据库的设计、各部分的连接方式及信息交换的标准等。 8、结构设计:所谓结构设计是把软件划分成若干个模块,指定每个模块的功能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9、模块测试:根据整体设计时制定的各个模块的设计任务书,对程序员完成的模块进行验收,看它们是否实现了所要求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10、总体测试:每个模块都达到了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后,还要测试整个系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另外还要检查完成的软件与编写的文档是否一致,这个工作成为总体测试。 11、设计工具:设计工具是最具体的,它是指在实现阶段对人们提供帮助的工具,是最直接帮助人们编写与调试软件的工具。 12、分析工具:分析工具主要指用于支持需求分析的工具。它帮助人们认识与表述信息需求和信息流程,从逻辑上明确软件功能与要求。 13、计划工具:计划工具从宏观角度看待软件开发,它不仅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帮助人们组织与实施项目,而且把有关进度、资源、质量、验收情况等信息管理起来,同时考虑到了项目的反复循环、版本更新,实现了“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与共享,为信息和软件重用创造了条件。 14、工具的可靠程度:软件开发工具应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即在各种各样的干扰下仍能保持正常工作,而不致丢失或弄错信息。 第2章名词解释 1、软件危机:指随着软件功能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复杂性越来越高,引出一系列问题:软件产品交付拖延、错误多、不可靠、费用增大、不能适应应用变化等,因此怀疑大型软件的复杂性是否超越了人的处理能力。 2、水波效应:因修改程序带来的连带影响。当人们修改程序的某一处时,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修改对相关部分带来的影响,结果出现了新的错误。 3、黑箱检验:输入一些信息,通过观察是否能得出预期输出来判断软件是否正确的一种软件测试方法。黑箱检验只能证明程序有错,而不能证明程序没错。 4、模块的凝聚性:模块的功能在逻辑上尽可能的单一化、明确化,最好做到模块与任务的一一对应,即每个模块完成一个任务,反之每一项任务仅由一个模块来完成。这也称为模块的凝聚性。 5、模块间的耦合(耦合性):模块之间的联系及相互影响称为耦合。 6、模块间逻辑耦合:如果模块间传递的是控制信号,则称模块间具有逻辑耦合。 7、(对象的)封装性:把对象的静态属性和相关操作作为一个整体,对外不必公开这些属性与操作。 8、(对象的)遗传性:对象所具有的性质,包括静态属性和动态操作,自然地成为其子类的性质,不必加以重复说明或规定。 9、即插即用程序设计:即插即用程序设计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用制造硬件的思路来生产软件。一部分人专门生产软件组件,一部分人设计整个软件结构,并且把软件组件插入这个结构,以便迅速完成大型软件的研制

品牌的相关名词解释

品牌的相关名词解释 品牌定义 品牌是一种综合符号,是产品或者机构的重要标识,是人为创造的特殊性,用来表述其所指代事物的气质和内涵。 品牌名称品牌名称指品牌形态中可以用语言来称呼的部分,是品牌最直接的表示。品牌结构 品牌是一种形象化、资本化的物体,所以存在组成结构。品牌资产的构成包含知名度和美誉度。 品牌形式 品牌表达的形式,可能是符号或者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们表达相应的含义,形成平面的或者立体的形象。品牌形象在人们心目中所形成的形象化感觉就是对品牌的印象。 品牌识别 品牌应当具有良好的识别系统,这个系统易于识别、易于理解、易于记忆、易于传播。 品牌陈述关于品牌的文字陈述应当是精练的、精彩的、精细的、精到的。 品牌诉求品牌的诉求是关于品牌精神和内涵的一种责任语言。 品牌属性 品牌的属性是品牌所具有的某些特有性质,品牌具有价值性、无形性、排他性、专有性和持续性等。 品牌功能品牌具有识别功能、促销功能、促进管理的功能和增加财富的功能。 品牌素质 品牌有素质的高低,高素质的品牌拥有能带来更高附加值的形式和高品位的内涵。名不符实的品牌必然存在泡沫成分。 品牌价值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价值有高低之分,而且可以随着时间而上下波动。品牌潜质品牌未来成长的潜在素质和价值,决定品牌成长的未来空间。 品牌核心 品牌具有核心要素,核心要素是品牌构成中诸多元素里最为本质的内容。品牌的主题文化背景是构成品牌核心元素的基础。 品牌荣誉 品牌本身就是一种荣誉,而荣誉从来就是消费者、投资者和合作者都关注和追崇的。

品牌分类 品牌分为个人品牌、产品(项目)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品牌以及制造商品牌、中间商品牌等品牌系统中的主品牌和附属品牌。 产品品牌产品(项目)的品牌表达产品的特质,同时也是企业品牌构成的基础。企业品牌企业品牌是企业外部形象和内在精神的综合反映,是企业在社会中被认知的印象。行业品牌行业品牌是企业在该行业中的形象影响,但未必是公众品牌。 公众品牌 公众品牌与行业品牌不同,是企业超出行业领域而在公众中形成的综合形象地位,更吸引着消费者的追崇。 地域品牌品牌有地域性,保持或者突破地域局限各有其不同的意义。 国际品牌 在国际化的环境中,品牌的国际化形象日益重要,国际品牌应当具有国际化的形象和国际化的影响。 强势品牌迅速脱颖而出,能够家喻户晓,并引起深度信赖的品牌。 统一品牌一个企业系统内所有的产品均使用同一个品牌。 各别品牌企业生产或经销的不同产品采用不同的品牌。 经典品牌经典品牌是对传统和现实中极具代表性和文化内涵的品牌的认同。 品牌意识品牌意识代表着企业人对企业和产品精神目标的认识态度。 品牌误区 对品牌认识目前存在的误区,例如虚无论、无用论、万能论、实用论、技术论、短期论、炒作论、模糊论等。 品牌环境 品牌的培育和使用都需要品牌被认知的文化环境,在重视品牌的环境中品牌更容易产生和提升。 品牌导向品牌演进的方向和品牌传播的方向都需要加以正确引导。 品牌基础品牌的基础就是品质和品位,包括产品管理和企业管理的运行品质和审美品位。品牌审美品牌审美包括微观的品牌形象和宏观的企业审美追求。 品牌品位品位是品牌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广义的审美追求之结果。

法理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法理学名词解释 1、法学: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一切专门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2、法学体系:指法学是一个有各个互不相同,但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 3、社会调整:就是通过一定的社会权威,确定社会生活主体的行为方式,指明其发挥作用和发展的方面,有目的地将其纳入一定的秩序之中。 4、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一种行为规范。 5、法的本质:是法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和规律性的综合,是法这种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深藏于其内部的只有依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的东西。 6、法的定义: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即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7、法的规范作用:(即法本身的作用)是指法通过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实现对人们行为的评价、指引、预测,实现对合法行为的保护和对非法行为的谴责、制裁、警戒和预防作用。法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 8、法本身的职能:(或专门法律职能)是指法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都有确认、建立、发展一定社会关系,并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着这种社会关系的能力。 9、法的调整性职能:即运用法律手段确认、建立、发展一定社会关系,使一定社会关系具有法 律关系的性质,从而确立一定的 法律秩序的职能。 10、法的保护性职能:即运用法 律手段保护这种已建立的法律关 系、法律秩序使之不受侵犯或恢 复,弥补被侵害的法定权利的职 能。 11、分配的正义:就是对不同的 人给予相同的对待,根据人的功 绩、出身等的不同来分配财富、 荣誉。 12、矫正的正义:(或称“改正 的正义”)指不管什么人,只要损 害了别人的财产、权利,都要给 予同等的补偿,适用等价交换原 则,适用于处理民、刑事案件, 用以矫正并恢复被损害者的利 益,是一种补偿性的公平,或曰 事后公正。 13、法制: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 地区的法律制度的简称。 14、法治:是指依法治理的原则。 15、法的历史类型:就是按照法 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 阶级意志对法所做的基本分类。 16、法系:是按照法的历史传统 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 类。 17、法律移植:是一个国家法律 制度的部分甚至大部分都是从另 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或许多“法律 集团”中输入的一种现象。 18、契约自由:是人们按照自己 的意志订立契约(合同)而不受 他人限制和干涉的自由权利。 19、法的原则:就是体现法的本 质和内容的法基本出发点和指导 思想。 20、社会主义法的原则:是反映 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内容的社会 主义法的基本出发点和指导思 想。 21、法治原则:即依法治国,一 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职人员 和公民都必须严格守法的原则。 22、政策:是一定阶级处理国家 事务、公共事务,调整国家各种 关系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措施 的统称。 23、习惯:就是一定事实关系的 多次反复,成为人们行为的习性 而形成的社会规范。 24、积极义务的调整方式:是法 律要求人们承担作出积极行为的 义务的调整方式。 25、允许的调整方式:是法律赋 予人们行为或不行为的权利的调 整方法。 26、禁止的调整方式:是要求人 们承担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的调 整方法。 27、法律调整机制:是用来保证 对社会关系实现有效法律影响的 各种法律手段的整个系统。 28、法律秩序:就是依法建立的 秩序 29、法律心理:是人们对法律现 象认识的感性阶段,或者说是低 级阶段,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 不系统的|自发形成的感觉和情 绪,它对法律现象的认识是表面 的直观的。 30、法律思想体系:是法律意识 的理性阶段,或者说是高级阶段, 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系统化、理 论化的思想观点,它在法律意识 中属于主导的地位。 31、法律文化:是反映一个国家、 地区或民族的全部法律活动水平 的概念,法律意识、法律制度、 法律实践都体现一定的法律文 化。 32、法的创制:是国家或国家机 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 可)、修改,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 33、法律规范的制定:是指国家 或国家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 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 止法律规范的活动。 34、法律规范的认可:是指国家 或国家机关对业已存在的行为规 范承认并赋予其法律效力的活 动。 35、立法技术:是指在法的创制 过程中所应体现和遵循的规则、 方法、技巧、经验和知识。 36、假定:就是法律规范中关于 该规范适用的条件的部分,它指 明该法律规范在什么条件下才可 以适用。 37、处理:就是行为本身,即法 律规范中指明人们可以做什么, 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部 分。 38、制裁:就是法律规范中关于 违反该规范时应承担什么样的法 律后果的部分。 39、命令性规范:就是以规范性 法律文件的形式体现的国家规范 性命令,一项命令往往就是一个 规范。 40、保护性规范:则是维护已被 调整好的社会关系,制裁违法、 犯罪,恢复被破坏的法律秩序。 41、 b:是指不允许执法机关、 执法人员进行个别性调整的规 范。 42、相对确定性规范:是指允许 执法机关、执法人员进行个别性 调整的规范。 43、情况性规范:是指允许执法 机关、执法人员根据具体情况直 接进行个别性调整的规范。 44、以择其一的规范:是指规定 执法机关、执法人员必须适用规 范中列举的若干方案中的一种。 45、任选的规范:是指在规范中 除了规定可供采用的基本方案以 外,也规定了任选方案。 46、法的体系;是指一国或一地 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 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47、法的部门:是指对一国现行 法律规范按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的不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调整 方法的不同所做的分类。 48、法的渊源:又称“法源”或

电大《现代汉语专题综合学习指导》名词解释题答案.

电大《现代汉语专题综合学习指导》名词解释题答案 1.国家通用语言:是国家推广使用的通用语言,在我国,普通话是我国推广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 2.普通话:普通话是我国推广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3.规范汉字:指新中国建立以来由政府发布的规范文件所规定的汉字。 4.方言:是语言的变异形式,是一种语言的变体,是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例如我国,现代汉语方言有吴方言等七大方言区。 5.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应映。例如吴方言就是一种地域方言。 6.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例如行业语就是社会方言。 7.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如汉民族共同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 8.方言岛:一个大方言区内零星分布、通行另一种方言的区域,该方言区域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个孤岛。例如海南岛的军话就是被闽方言包围的一个源于官话的方言岛现象。 9.隔音字母:字母y和w是隔音字母,起分隔音节界线的作用,例如音节ianguang(仰望用上隔音字母拼写为yangwang就不会被误会为ianguang(眼光了。 10.音节:是人们在听觉上最容易分辨、最自然的语音单位。例如“我去上海”有四个音节“wǒ qù shàng haǐ”

11.声母:是音节中位于音节前面的辅音,普通话有22个声母,除了一个零声母,其余都是由辅音充当。例如“普通话(pǔtōnghuà”三个音节的声母分别是p、t、h。 12.韵母:是一个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可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普通话韵母有39个。例如“普通话(pǔtōnghuà”三个音节的韵母分别是u、ong、ua。 13.声调:是贯穿一个音节的高低升降的调子,由音高变化形成,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 14.发音部位: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位叫做发音部位。例如“上唇、舌尖上齿龈”。 15.发音方法:发辅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以及其他方面的变化叫做发音方法。例如“送气音、清音”。 16.韵头:是韵母中位于韵腹前面的音素,例如韵母uai,u是韵头。 17.韵腹:韵母中的主要元音,一般由开口度最大的元音充当,如果韵母中只有一个元音,这个元音就是韵腹。例如韵母uai,a 是韵腹,韵母ing,i是韵腹。 18.韵尾:是韵母中位于韵腹后面的—一个音素,通常由元音或辅音充当。例如韵母uai,a 是韵腹,i是韵尾,韵母ing,i是韵腹,ng是韵尾。 19.单韵母: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例如韵母a。 20.复韵母:包含几个元音或者由元音、辅音组合而成的韵母,例如韵母iao。 21.鼻韵母:由元音加鼻辅音n或ng构成的韵母,例如韵母eng。 22.四呼:汉语韵母按韵头不同分出的四种类别。39个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例如ai是开口呼, iou是齐齿呼、uan是合口呼、ǖe是撮口呼。

品牌 名词解释

品牌100名词解释 作者:刘志来自:价值中国发布时间:2006-5-6 01:13:27 品牌定义品牌是一种综合符号,是产品或者机构的重要标识,是人为创造的特殊性,用来表述其所指代事物的气质和内涵。 品牌名称品牌名称指品牌形态中可以用语言来称呼的部分,是品牌最直接的表示。 品牌结构品牌是一种形象化、资本化的物体,所以存在组成结构。品牌资产的构成包含知名度和美誉度。 品牌形式品牌表达的形式,可能是符号或者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们表达相应的含义,形成平面的或者立体的形象。品牌形象在人们心目中所形成的形象化感觉就是对品牌的印象。 品牌识别品牌应当具有良好的识别系统,这个系统易于识别、易于理解、易于记忆、易于传播。品牌陈述关于品牌的文字陈述应当是精练的、精彩的、精细的、精到的。 品牌诉求品牌的诉求是关于品牌精神和内涵的一种责任语言。 品牌属性品牌的属性是品牌所具有的某些特有性质,品牌具有价值性、无形性、排他性、专有性和持续性等。 品牌功能品牌具有识别功能、促销功能、促进管理的功能和增加财富的功能。 品牌素质品牌有素质的高低,高素质的品牌拥有能带来更高附加值的形式和高品位的内涵。名不符实的品牌必然存在泡沫成分。 品牌价值: 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价值有高低之分,而且可以随着时间而上下波动。 品牌潜质品牌未来成长的潜在素质和价值,决定品牌成长的未来空间。 品牌核心品牌具有核心要素,核心要素是品牌构成中诸多元素里最为本质的内容。品牌的主题文化背景是构成品牌核心元素的基础。 品牌荣誉品牌本身就是一种荣誉,而荣誉从来就是消费者、投资者和合作者都关注和追崇的。品牌分类品牌分为个人品牌、产品(项目)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品牌以及制造商品牌、中间商品牌等品牌系统中的主品牌和附属品牌。 产品品牌产品(项目)的品牌表达产品的特质,同时也是企业品牌构成的基础。 企业品牌企业品牌是企业外部形象和内在精神的综合反映,是企业在社会中被认知的印象。 行业品牌行业品牌是企业在该行业中的形象影响,但未必是公众品牌。 公众品牌公众品牌与行业品牌不同,是企业超出行业领域而在公众中形成的综合形象地位,更吸引着消费者的追崇。 地域品牌品牌有地域性,保持或者突破地域局限各有其不同的意义。 国际品牌在国际化的环境中,品牌的国际化形象日益重要,国际品牌应当具有国际化的形象和国际化的影响。 强势品牌迅速脱颖而出,能够家喻户晓,并引起深度信赖的品牌。 统一品牌一个企业系统内所有的产品均使用同一个品牌。 各别品牌企业生产或经销的不同产品采用不同的品牌。 经典品牌经典品牌是对传统和现实中极具代表性和文化内涵的品牌的认同。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简答题(4个或者5个) 1.简述DHCP的工作原理。(两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1 答: (1) 发现DHCP服务器 (2)提供IP租用地址 (3)接受租约并确认 (4)确认租约 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有哪些?(2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2 答: (1)成帧(2)差错控制(3)流量控制。 (4)链路管理(5) MAC传输(6)区别数据和控制信息(7)透明传输 1.CDMA的主要优缺点?(两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3 答:优点 (1)具有具有抗干扰、抗多径衰落的能力。 (2)系统容量大。 (3)CDMA系统具有软容量特性。 (4)不需要复杂的频率分配。 (5)CDMA系统具有软切换功能。 (6)具有保密性强等优点。 (7)设备简单,电路设计简单,电池利用时间也更长。 缺点: (1)占用频谱较宽。 (2)具有码分多址系统特有的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 1.画出01101100的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两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计算题或者应用题)

1.简述IP地址的分类及每类的特点。(了解,用于计算题) 答:根据网络号和主机号所占比特位数的不同,IP 地址可以分为A、B、C、D、E 五大类。 A 类IP 地址网络号占1 字节,主机号占3 字节,第1 个比特固定是0。 B 类IP 地址网络号占2 字节,主机号占2 字节,前两个比特固定是10。 C 类IP 地址网络号占3 字节,主机号占1字节,前三个比特固定是110。 A、B、C 类地址用来分配给主机和路由器。 2.试简述PPP协议的工作过程。(张福生,背一下吧) 答: (1)建立物理连接 (2)建立数据链路 (3)用户认证阶段 (4)进入网络层配置阶段,此时用IPCP协议 (5)数据传输阶段,此时用IP协议 (6)数据传输完毕后,用户断开网络连接 (7)断开数据链路 简述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张福生,背一下!) 答: 1、工作层次不同(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2、数据转发依赖的对象不同 3、路由器能够分割广播域,而交换机只能分割冲突域,不能分割广播域 4、路由器能够提供防火墙服务 简述PAP 协议与CHAP 协议的不同(王知非,不用怎么背,有个印象吧!) 答:PAP 和CHAP 都是用户认证协议。PAP 直接将用户名和密码发送到系统进行验证,安全性不好。CHAP 协议不直接发送用户名和密码,而是根据系统发来的Challenge 值,使用事先定义好的函数作用于Challenge 值和用户的口令,生成一个值,将这个值和用户名发送给系统。系统收到后,根据用户名查找到对应的口令,使用相同的函数对Challenge 值和查到的口令进行计算,如果结果和用户发来的值相同,那么就通过认证,否则认证失败。 简述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各自的特点。(张福生,简单了解下就可以) 答:在异步传输中,传输的单位是字节。对于每个要发送的字节,它的开始都要附加一个比特,这个比特称为起始位通常为0。同时这个字节的尾部还要加上一个比特,称为停止位通常为1。接收方检测到起始位后,就启动一个时钟,这个时钟会与发送方的时钟保持同步,并开始接收比特,当收完一个字节后,接收方就等待停止位到达。检测到停止位后,接收方就停止接收数据,直到检测到下一个起始位。 在同步传输中,传输的单位称为帧。一个帧可以包含多个字节,字节和字节之间没有间隙,收发双方传递的就是不间断的0、1 比特流。在每一帧的首尾会有特殊的比特组合作为标志,表示帧的开始和结束。开始标志不仅能够通知接收方帧已到达,它同时还能让接收方的采样速度和比特的到达速度保持一致,使收发双方进入同步。同步传输速度快,效率高,不仅要求建立帧同步,在一个帧内的每一个比特也都要求同步,要求比较高。

自考法理学名词解释

法理学名词解释 [法学体系]:是指法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科,是由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习惯法:习惯经国家机关依法认可具有法律效力后,即成为习惯法。 理论法学:指主要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的法学分支学科,如法理学,法律思想史。 应用法学:通常是指在社会中实际运用的法学分支学科,其内容包括国际法学和国内法学以及关于法律的制定,解释和实施的学问。 技术规范:技术规范是有关使用设备工序,执行工艺过程以及产品、劳动、服务质量要求等方面的准则和标准。当这些技术规范在法律上被确认后,就成为技术法规 技术法规:一般是指使用设备工序,执行工艺过程以及产品,劳动,服务质量要求方面的准则和标准,技术规范如被法律确认,就成为技术法规,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 行为模式] :是从大量实际行为中概括出来作为行为的理论抽象、基本框架或标准。 ①可以这样行为→授权性法律规范(鼓励性规范、容许性规范) ②应该这样行为→命令性法律规范(“令行”法律设定了积极的、行为的义务;) ③不应该这样行为→禁止性法律规范(“禁止”法律设定了消极的、不行为的义务;) [ 法律后果] :一般是指法律对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赋予某种结果。 ①肯定性法律后果,即法律承认这种行为合法、有效并加以保护以至奖励。 ②否定性法律后果,即法律上不予承认,加以撤销以至制裁。 法的概括性(一般性):法律规范是一种抽象,概括的规定,即它的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它是反复使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的;它意味着同样情况同样适用,也就是通常讲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法的评价准则:它是法的价值一个方面,它是指在不同类价值之间或同类价值之间发生的矛盾时,法根据什麽标准来对它们进行评价。 [ 法的作用] :又称法的功能,泛指法对个人及社会发生影响的体现。它与法的本质,目的和特征密切联系。 法的强制作用:指制裁,惩罚违法犯罪的行为,这种作用的对象是违法犯罪者的行为。 法的社会作用:是从法的本质和目的这一角度出发来分析的,是指维护有利于特定人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这种本质和目的不是很容易认识,要通过对大量现象的研究才得以认识。 法的现代化:法的现代化指法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社会的转变过程及其相关问题。当代中国法的现代化的目标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授权立法:是立法机关(议会)在它所制定的一项原则立法(授权法)中,规定将某些具体事项立法授予行政部门,专门设立的机关,司法机关或地方国家机关。不同于授权法,后者指授权立法的整个活动或者过程,包括授权机关制定授权法和被授权的机关根据授权法的立法活动。 法系:指具有某种共性或共同历史传统的法律的总称。 经济体制:又称经济管理体制,一般指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的综合,即所有制形式,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分配形式三者的综合。 人民民主专政:它是当代中国的国家制度。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 政治:就是一定的社会主体,以国家政权问题为中心,所展开的处理阶级关系以及其他有关社会关系的活动,说到底就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政策:是一定的社会主体,为达到一定目的,依据自己的长远目标,结合当前的情况或历史条件所制定的实际行动准则。 人权:是道德权利与法律权利,应然权利与实然权利结合,具有二重性。 [ 民主的法制化] :指掌握政权阶级,运用所掌握的国家政权,将自己的民主,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加以总结、确认和固定,使之法律化、制度化,从而获得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 法律意识] :一般指人们对于法律特别是本国现行法律的思想、观点或态度等。社会意识的一种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