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黑与白》教案2篇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黑与白》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黑与白》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黑与白》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黑与白》教学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

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具:有关的图片、资料、范图、
学具:收集到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二、发展阶段
1、学生说一说黑与白的特点。

2、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白正负图形的要领: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

美术黑与白教学设计

美术黑与白教学设计

美术黑与白教学设计美术教学中的黑与白元素教学设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和展开:目标设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评价和反馈等。

一、目标设定:1. 培养学生对黑与白元素的敏感度和感知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黑与白元素进行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3. 培养学生对黑与白元素的审美情趣和创意表达;4.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设计:1. 介绍黑与白在美术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包括黑与白的相对对照、明暗对比和色调变化等;2. 学习和欣赏优秀的黑白艺术作品,如素描、水墨画、版画等;3. 学习运用黑与白元素表达不同主题,如静物、风景、肖像等;4. 学习运用线条、明暗和纹理等手法来表达黑与白的效果;5. 学习黑与白的构图与空间感的表现;6. 学习黑与白的艺术表达手法,如点、线、面、色调等。

三、教学方法选择:1. 教师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表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黑与白元素的表现和运用;2. 学生实践法:让学生自主进行黑与白元素的创作实践,提供各种材料和艺术工具,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不同的表现方式;3. 分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策划和完成黑与白元素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作能力。

四、评价和反馈:1. 定期组织学生的黑与白元素作品展览,让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和评价;2.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并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指导;3. 学生之间进行互评,通过学生互相评价和评分,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进步。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黑与白元素的艺术表现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

同时,这种教学设计也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能够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得到全面的艺术教育。

四年级下册《黑与白》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黑与白》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黑与白》教学设计四班级下册《黑与白》教学设计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同学观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

2.、使同学把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3.、指导同学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点:引导同学观赏黑与白图形,使同学把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教学难点:指导同学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具:有关的图片、资料、范图、学具:收集到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第一课时一、引导阶段同学观赏有关的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二、进展阶段1、同学说一说黑与白的特点。

2、老师与同学一起总结创作黑白正负图形的要领:(1)不规章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转变方向组成正负形。

四班级下册《黑与白》教学设计3、争论相互沟通:预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一幅什么方法组成的黑与白图画?4、同学汇报展现。

5、老师总结三、拓展活动观看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黑与白的构图。

课后反思:黑与白两种颜色反差相当大,给人以剧烈的视觉冲击,同学展现相互沟通时提出许多有新意的想法,让我想像不到。

其次课时一、导入阶段上节课,我们学会黑白的构图方法,这节课我们一起做。

二、进展阶段1、老师提出构图的要求:(1)用黑与白表现正负形。

(2)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

(3)线条流畅,涂色匀称。

2、展现评价:(1)同学将作品展现在黑板上。

(2)引导同学观赏、评价,"你喜爱哪一幅作品,为什么?'(3)引导反思,说说"你觉得自己这幅画有何改进的地方?'三、拓展阶段鼓舞同学依据这节课所学的正负形,体会其形式美。

课后反思:黑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作业过程中,很多孩子惊异的发觉:从黑纸上剪下花纹后,剩下的纸铺在白纸上竟然也有着奇异的效果!我适时引导他们:这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觉。

《黑与白》教学设计

《黑与白》教学设计

《黑与白》教学内容: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3课黑与白课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

2.让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方法。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赏黑与白图形,让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学生:收集黑白图片、资料、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观看导入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1)生活中常见的黑与白:足球、太极、连续纹样、水墨画等;(2)心理学上产生错觉的黑白图片:人与杯子、房间、会亮的灯;(3)美学上渐变的黑白图片:埃舍尔的一组鱼鸟渐变图。

设计目的:通过分类观赏,让学生了解黑白图形应用比较广泛,它们之间的转换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并初步感知黑白图形表现出来的美感。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探索新授:1.学生按照《人像与杯》的制作过程,尝试制作人像与杯的黑白正负形。

(1)引导学生观察《人像与杯》的制作过程。

(2)练习制作人像与杯图。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在尝试过程中体验黑白对称图形组合后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课本中的插图。

小组讨论:这些作品可以分为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设计目的:在讨论中学生能够博采众长,按照作品产生的视觉效果将它们进行归类,进一步体验到黑白图形所表现出来的美感。

3.归纳总结黑白图形的表现方法:师小结三、观赏评述: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准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黑与白图画?四、创作表现:1.用绘画或剪纸等形式表现黑与白的正负形。

要求:(1)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

(2)线条流畅,涂色均匀。

2.学生进行临摹或创作,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发现与众不同的作品。

五、评价小结:1.学生将完成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美术黑与白教案

美术黑与白教案

美术黑与白教案教案标题:黑与白的艺术世界:美术黑与白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黑与白在艺术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掌握使用黑与白进行创作的基本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提升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审美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展示一些黑白艺术作品,如素描、摄影、平面设计等,并引导学生讨论黑与白在这些作品中的作用和表达方式。

知识讲解:2. 解释黑与白在艺术中的象征意义,如对比、强调、明暗、质感等。

3. 介绍使用黑与白进行创作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运用、明暗对比、阴影表现等。

示范与实践:4. 展示一些简单的黑白作品示范,并解释创作过程和技巧。

5.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创作,可以是素描、绘画、拼贴等形式,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技巧进行创作。

分享与讨论:6. 学生完成作品后,组织展示和分享,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

7. 引导学生讨论作品中黑与白的运用效果和表达意义,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拓展活动:8.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黑与白的艺术元素,如建筑、街景、自然景观等,并记录下来。

9. 组织学生进行创意黑白摄影活动,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拍摄黑与白的艺术照片。

总结与评价:10.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表达对黑与白艺术的理解和喜爱程度。

11.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提供个别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黑白艺术作品图片展示。

2. 素描、绘画、拼贴等艺术材料。

3. 黑白摄影案例和相机设备(可选)。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实践创作中的表现和技巧运用。

2. 学生的作品展示和分享。

3. 学生对黑与白艺术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案扩展:1. 引导学生学习更多关于黑与白艺术的知识和技巧,如灰度表现、素描技法等。

2. 组织学生开展黑与白艺术展览,展示他们的作品并邀请其他学生和家长参观。

3. 鼓励学生探索黑与白与其他颜色的组合和对比,进行更丰富多彩的创作。

黑与白美术教案

黑与白美术教案

黑与白美术教案教案简介:本教案以黑与白作为主题,结合美术教学的相关内容,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黑与白在艺术中的表现形式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黑与白的观察力、感知力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准备:1. 黑色和白色的艺术用纸、铅笔、炭笔、水彩笔等绘画材料。

2. 展示一些黑白艺术作品的图片或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黑与白:- 展示黑白照片或画作,让学生描述其中的形状、线条、阴影等特点。

- 引导学生讨论黑与白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如黑暗与光明、阴影与高光等。

2. 探索黑与白的表现形式:- 分发黑色和白色的艺术用纸,让学生用铅笔或炭笔进行素描练习,尝试捕捉黑与白的层次和质感。

-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阴影和明暗对比等技巧,表达黑与白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创作黑与白的艺术作品:- 让学生选择一个主题或场景,用黑白色彩进行绘画创作,强调对比和层次感。

- 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表达自己对黑与白的理解和情感。

4. 展示和分享作品:- 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 通过展示学生作品的形式,让更多的同学欣赏和了解黑与白的艺术表现力。

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黑与白在艺术中的表现形式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培养了对黑与白的观察力、感知力和表达能力,并且通过创作黑与白的艺术作品,提高了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意识。

未来,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索和运用黑与白的艺术表现方式,丰富自己的艺术创作。

小学美术《黑与白详细》教案

小学美术《黑与白详细》教案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黑白画创作实验。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运用点、线、面和构图原则创作黑白画。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黑白艺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黑白艺术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黑白艺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黑白艺术的美好。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处理细节方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从整体出发,确定画面的主要部分,再逐步细化到局部,确保细节处理既生动又不破坏整体的和谐统一。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黑与白》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黑白色彩所带来的不同感受?”比如,黑色可能让我们感到神秘或庄重,而白色则给人一种纯洁或宁静的感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黑与白色彩的奥秘。
小学美术《黑与白详细》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色彩的世界》章节中的《黑与白》一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美术黑与白教案

美术黑与白教案

美术黑与白教案教案标题:美术黑与白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黑与白在艺术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学习不同的艺术技巧和材料,以创作黑与白的艺术作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黑与白在艺术中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解释黑与白的对比和冲突,以及它们在艺术作品中的视觉效果。

2. 展示一些黑与白的艺术作品,如素描、版画、摄影等,让学生感受不同艺术形式中黑与白的运用。

活动一:黑与白的对比1. 通过展示对比鲜明的黑与白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其中的细节和构图。

2. 讨论学生对黑与白对比的感受和理解,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 给学生分发黑与白的色彩卡片,让他们通过组合和对比这些卡片,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活动二:黑与白的表达1. 向学生介绍不同的艺术技巧和材料,如素描铅笔、炭笔、墨水等,以及版画、摄影等黑与白表达的方式。

2. 演示如何运用这些技巧和材料创作黑与白的艺术作品。

鼓励学生观察和模仿。

3. 给学生提供练习用的素描纸和绘画工具,让他们尝试运用不同的技巧和材料创作自己的黑与白作品。

活动三:黑与白的创作1. 向学生提供一个主题,如“黑与白的对比”、“黑与白的情感表达”等,鼓励他们展开创作。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理解,选择适合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创作属于自己的黑与白作品。

3. 学生完成作品后,组织展览或分享会,让他们展示和解释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交流。

总结:1. 回顾学生在这堂课中学到的关于黑与白的知识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黑与白的理解和创作经验。

3. 引导学生思考黑与白在生活中的意义和应用,以及如何将这些艺术技巧运用到其他创作中。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对黑与白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创作技巧的运用等。

2. 评估学生创作的黑与白作品,包括构图、用色、表达等方面的质量和创意。

教案扩展:1. 继续探索黑与白在艺术中的应用,如阴影与高光的表现、线条与形状的对比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黑与白》教案2篇
Teaching plan of black and white
第 1 页共 7 页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黑与白》教案2篇
前言: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

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

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黑与白》教案
2、篇章2: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黑与白》教案
篇章1: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黑与白》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黑色与白色独特的美。

2.能够运用黑色和白色材料制作一件有特色的手工作品。

3.增强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正确运用色彩
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复备
教学过程:
一、感受黑白的世界
利用多媒体,欣赏黑白作品。

二、探索讨论,黑与白的魅力。

1、小组讨论,黑与白的魅力?黑与白作品与其它作品的区别。

2、欣赏黑与白的手工作品。

3、教师示范、总结
三、实践探索
小组利用课前收集的材料,动手制作手工作品。

四、作品展示
1、小组讨论,学生互评。

第 3 页共 7 页
2、教师引导,提升高度
五、设计拓展。

黑与白,在设计领域的广泛应用。

学生活动
篇章2: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黑与白》教案【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
教材分析:
黑白之间的相互转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只有尝试才能了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

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准备:
教具:有关的图片、资料、范图、
学具:收集到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发展阶段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白正负图形的要领: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

第 5 页共 7 页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

三、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准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一幅什么方法组成的黑与白图画?
四、作业要求:
1、用黑与白表现正负形。

2、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

3、线条流畅,涂色均匀。

五、展示评价:
1、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引导作者反思,说说“你觉得自己这幅画有何改进的地方?”
六、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根据这节课所学的正负形,体会其形式美。

执教时间:3月1日——3月3日
札记:黑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作业过程中,许多孩子惊奇的发现:从黑纸上剪下花纹后,剩下的纸铺在白纸上居然也有着奇妙的效果!我适时引导他们:这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

只要带着艺术的眼光看世界,没有废弃物,只看你肯不肯动脑筋加工。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第 7 页共 7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