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

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
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

2010年宿迁市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含答案

一、单选

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C )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C)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

6. 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

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

D.加涅

7.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

8. 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9.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

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B)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

12.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

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 )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 )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

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C)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二, 多选

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 )

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

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 ABC)

A.档案袋评定

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C.表现展示评定

D.成就测验

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 (ABCD )

A.情境

B. 协作

C.会话

D.意义建构

4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

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

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

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

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 )

A.民主的

B.平等的

C.对话的

D.互动的

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AC)

A.学习者

B.定向者

C.促进者

D.定论者

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ABC )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

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ABCD )

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

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

D.保障措施

9.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BCD )

A.前沿性

B.全局性

C.基础性

D.先导性

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BCD )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

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

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11.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

( ABD)

A.家庭资源

B.社会资源

C.校园资源

D.自然资源

1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 )

A.向学生回归

B.向学校回归

C.向教师回归

D.向教育实践回归

13.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BCD )

A..可操作性

B.验证性

C.教育性

D.探索性

14.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BCD )

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

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

C.多方位研究时期

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

15.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 BCD)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

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

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

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

三, 判断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 )2. 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3 .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

(√ )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 )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 )6. 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

(√)7.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

(√ )8.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

(× )9.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

(√)10.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

宿迁市2008年中小学、幼儿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理论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最低年龄是 B

A.7周岁 B.6周岁

C.5周岁 D.3周岁

2.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D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 D

A.更加关注知识的系统传授 B.更加关注课程评价的选拔功能

C.更加关注课程的分科 D.更加关注课程的综合发展

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B

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5.在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D

A.社会公德 B.教育理论素养

C.教育思想 D.职业道德

6.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 A

A.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B.教师教的方式的变革

C.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 D.后勤服务方式的变革

7.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

A.孔子苏格拉底 B.孔子亚里斯多德

C.孟子柏拉图 D.朱熹苏格拉底

8.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 D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9.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 A

A.审美教育 B.五讲四美教育

C.美好生活教育 D.美好思想教育

10.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C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1.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B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

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12.第斯多惠的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表明教学中应贯彻 D A.直观性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3.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C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14.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C

A.健康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15.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 D

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B.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

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16.小学儿童刚学写字时,常常不是多一点就是少一横,“己”和“已”、“析”和“折”等形近字常混淆,说明他们较差。 C

A.观察的目的性B.观察的顺序性

C.观察的精确性D.观察的深刻性

17.新理念下的班主任,是“学科专家”、“人生导师”、“学生的知心朋友与知己”、“班级文化设计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等。这说明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角色 B

A.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 B.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

C.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 D.由高耗型向高效型转换

18.按照有关法规规定: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D

A.5 B.1

C.2 D.3

19“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作了最好的诠释。 B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20.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A

A.民主平等关系 B.相互促进关系

C.授受关系 D.相互制约关系

21.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A

A.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22.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工作的教师。 C

A.教学 B.德育

C.学生 D.团队

23.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 C

A.班主任工作 B.课外活动

C.教学 D.社会实践活动

2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D

A.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发展学生的智力

C.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D.教书育人

25.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C

A.进行科学的发现 B.进行技术的发明

C.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 D.探索未知领域

2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27.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D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28.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这说明他们缺乏的意志品质是 B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持性

29.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

A.心境B.激情

C.应激D.移情

30.“足智多谋、随机应变”体现了思维的 C

A.独立性 B.逻辑性

C.灵活性 D.创造性

31.“知之深,爱之切”说明 A

A.认识是情感的基础 B.情感是认识的基础

C.意志是情感的基础 D.情感是意志的基础

32.小学教育的根本性质是 A

A.培养公民的基本素质 B.为升入中学打基础

C.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D.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

33.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B

A.衣着整洁 B.言行一致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

34.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可二用”,从注意的规律来看“一心二用”是 D

A.不可能的 B.不良品质

C.无条件的 D.有条件的

35.人们常常以日出日落来判断东西方向,以人体为参照来判断左右,这属于 B

A.形状知觉 B.方位知觉

C.大小知觉 D.深度知觉

36.按照教育有关法规规定,小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不超过 A

A.6小时 B.7小时

C.8小时 D.10小时

37.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C

A. 电化教学

B. 复式教学

C. 课堂教学

D. 场教学

38.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B

A. 消极地接受教育

B. 对外界的教育影有选择性

C. 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

D. 被动地接受教育

39.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

A.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

4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名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

A.榜样示范法 B.实际锻炼法 C.陶冶教育法 D.说理教育法

41.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了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具有一定的B

A.交往能力 B.研究能力 C.管理能力 D.学习能力

42.班主任的工作是从开始的

A. 评定学生操行

B.教育个别学生

C. 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建班集体

43.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

A. 领导地位

B. 启发指导地位

C. 顾问地位

D. 主导地位

44.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信条是“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表达了教师应有B

A.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B.对教育事业无私的献身精神

C.热爱学生 D.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45.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了德育的A A.疏导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46.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的 D

A.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 B.教师指导学生的方法

C.教师讲授课程的方法 D.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

47.《三字经》说:“教不严,师之惰”说明教师应该 C

A.信任学生 B.了解教育对象

C.严格要求学生 D.和学生交朋友

48.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的注意特性是注意的 C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49.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指 B

A.幼儿园、小学阶段 B.小学、初中阶段

C.初中、高中阶段 D.幼儿园、高中阶段

50.学生只根据教师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月照松林、清泉流泻”的美丽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 B

A.记忆 B.想象

C.注意 D.知觉

51.“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主要说明教学中教师应注重C

A.传授科学知识 B.反复练习巩固C.培养学生能力 D.加强“双基”教学

52.在教学中创设一定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这种方法是 C

A.讲授法 B.参观法

C.情境教学法 D.循循善诱法

53.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最佳。A

A.民主型 B.专制型 C.放任型 D.集权型

54.“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是要培养学生的 B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55.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

A.教学工作 B.完成当地领导机关布置的重要任务

C.思想品德教育 D.完成教育行政部门布置的突击任务

56.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的 D

A.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 B.教师指导学生的方法

C.教师讲授课程的方法 D.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

57.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D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D.陶冶法

58.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 D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59.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 B

A.学校综合评价 B.教师自评

C.教学实绩评价 D.学校领导评价

6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作者是 B

A.秦观 B.李清照 C.苏轼 D.王勃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61.新课程区别于现行课程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ABC

A.均衡性 B.选择性

C.综合性 D.差异性

62.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规范的总和。下面属于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是 ABCD

A.依法执教,爱岗敬业 B.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C.团结协作,尊重家长 D.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63.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应该包括ABCD

A.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 B.教学方法的设计

C.教学媒体的选用 D.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

64.下列表述中符合新课程评价功能的一种是 ABC

A.促进学生发展 B.促进教师提高C.改进教学实践 D.应强调甄别与选拔

65.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多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下面的评价方法中属于质性评价方法的是 ACD

A.行为观察 B.考试

C.成长记录袋 D.学习日记

66.新课程下的教师不能仅仅做蜡烛、春蚕、火炬,原因是 BCD

A.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需要淡化

B.时代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发展自己,因为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前提

C.课程要求教师在工作中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从而与学生一道,同成

长,共进步

D.教师不但需要无私的奉献,而且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

67.在课堂上出现令教师尴尬的突发事件时,教师应该这样做ABD

A.调控自我情绪 B.因势利导

C.严肃地整顿纪律 D.及时反省自问

68.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做研究型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凡工作中要做到ABCD

A.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B.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C.主动反思总结 D.以学生发展为本

69.教师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应努力做到ACD

A.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 B.用成人的价值规范学生

C.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 D.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见解是有价值的

70.新时期学生的时代特点BCD

A.知识面狭窄 B.现代意识显著增强

C.价值观趋向务实化、功利化、多元化 D.心理问题增多

71.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A.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B.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学生接受学习

C.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72.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问,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BD

A.问题应难度适当 B.问题应有具体针对性

C.应对学生进行连续追问 D.应对学生答及时评价

73.下列哪些因素制约着教学内容的制定( )。ABCD

A. 教育目的

B. 生产力发展水平

C. 儿童的年龄特征

D. 教师实际水

74.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 ABCD )

A. 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 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 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75.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 BCD )

A. 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 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76.新课程三维目标包括()ABD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学生自主发展 D.情感态度价值观

77.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 ABC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小组学习

78.教师必须严格执行课堂规范,下面的行为没有违反规范的是 ACD

A.提前候课,准点上课 B.让影响纪律的学生离开教室反省。

C.严格课堂纪律 D.按时下课不拖堂。

79.中小学的“双基’包括 AC

A.基础知识 B.基本能力 C.基本技能 D.基本技巧

80.教师要成为课程的( ) ACD

A.执行者

B.主宰者

C.创造者

D.设计者

三.判断题(请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将结果涂在答题卡上,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81.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 ?B

8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六条规定:每年十月十日为教师节。( B )

83.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已由课程知识的施与者变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 A )

8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A )

8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可以转为民办学校。( B )

86.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 A )

8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A

88.课改前,各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其实就是指现在的校本课程。B)

89.在课堂教学中,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各有利弊。A

90.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没有高低和尊卑之分。( A )

91.在教学中创设一定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这种方法是情境教学法。 A

92.小学儿童经常把学习成绩的好坏当作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和在班集体中地位高低的标准。A

93.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94.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B)

95.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B)

96.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B)

97.现代教育评价倡导多元评价思想,也就是从多视角,采用多种方法评价学生。A

98.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B)99.只关注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A

100.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B)

101.马戏团中的狗,在训兽员的精心培养教育下,智力得到发展,学会了十以内的加减法。

102.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和灵魂是独立性,基本特征是主动性。(A)

103.小学低年级学生常在家长、教师的督促下完成作业或活动任务,这体现了儿童意志的自觉性水平较高。(B)

104.教师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教育学生,可以拆看学生的信件。(B)

105.研究性学习更加适合于优秀的学生,不宜面向全体学生。(B)

106.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高年级除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音乐、美术)外,还有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B)

107.儿童思维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只要教育得法,可以促使儿童的思维提前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A)

108.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对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积极影响。(A)109.“勤能补拙”表明了能力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形成相辅相成,互为促进。(A)110. 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B)

往年教师职称考试试题

往年教师职称考试试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考试内容------《现代教育理论》考试题(一)4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13分) 1、学校教育产生于。 2、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是,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3、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即、、。 4、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括、、、等四个方面。 5、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是、、。 6、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过程包括、、、、 、等六个阶段。 7、实践操作类教学方法包括、、。 8、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的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里,选对一个小题分,共6分) 1、一般而言,被认为是第一本教育学着作的是() A《理想国》 B 《学记》 C 《大教学论》 ..D 《普通教育学》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主观能动性 3、我国最早的现代学制是()。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4、学校的中心是(),它是完成教育任务的主要途径。 A 工作 B 课外活动 C 生产劳动 D 教学工作 5、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教学的()

A 启发性原则 B 循序渐进性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6、上课时,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是() A 实验法 B 直观法 C 观察法 D 演示法 7、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 教育思想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 8、“教师中心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柏拉图 B 卢梭 C 杜威 D 赫尔巴特 9、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先决条件是() A 搞好班级德育工作 B 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C 了解和研究学生 D 做好班级事务性工作 10、“双基”教学是指() A 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B 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C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 11、以语言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A 演示法 B 谈话法 C 练习法 D 暗示法 12、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A 赫尔巴特 B 凯洛夫 C 夸美纽斯 D 巴班斯基 三、解释名词(每小题4分,共16分) 1、学校教育 2、教育规律 3、学生群体动力 4、情感陶冶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哪些方面

高二通用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高二通用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总目的要求: “技术与设计1”模块使学生对技术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增强使用技术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初步掌握通用的、完整的设计过程,学会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设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技术探究、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通过设计的交流和评价,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多角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技术的性质,了解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一些最新的技术成果以及技术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能正确认识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及社会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具有正确使用生活中一些常用技术的基本技能。 2.了解技术设计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技术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技能,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对技术设计的过程、方案和成果作出比较全面的评价。 3.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绘制和识读一些简单的技术图样,会使用几种常用的规范的技术语言进行交流。 4.熟悉一些常见材料的属性及加工方法,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材料和工具,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 5.具有初步的技术试验的操作技能,能进行基本的技术测试和技术指标测量,会写简单的技术测试和技术试验报告。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将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确认为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的能力。 2.经历技术方案的实现或转化为产品的过程,初步学会模型或产品的制作、装配、调试的方法。体验意念具体化和方案物化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发展动手实践能力。 3.经历技术设计中交流与评价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技术交流的方法,发展技术的表达和评价能力。 4.经历观察、设想、安装、测试、调试、测量等简单的技术试验过程,学会简单的技术试验方法,理解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中的作用,形成初步的技术试验能力。力。 5.经历典型的技术设计、制作和评价的活动过程,初步掌握基本的技术学习方法和技术探究方法,具有初步的参与技术活动的能力和使用技术及其产品的能力,发展技术的决策能力、创新能力

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题

、判断题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二、单项选择题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课程,自小学—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课时。 A、必修33 B、必修11 C、选修33 D、选修34 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 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 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 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 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 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三、多项选择题 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 A、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 B、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C、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D、有利于扩大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比重 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在学生观方面,新课程倡导的主要观点 有

教师资格证《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运用能力。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国内外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与应用领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开展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训实践。 2.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目标,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信息技术教学实施能力。认识学生建构信息技术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并能依据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恰当选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运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策略,组织有效教学活动;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信息技术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能力。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能将其恰当地运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通过教学反思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信息技术专业知识 (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掌握与初中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2.信息技术课程知识 (1)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2)熟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所规定的模块结构、内容标准和要求。 (3)理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呈现形式,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

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完美

2010年宿迁市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含答案 一、单选 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C )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C)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 6. 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 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 D.加涅 7.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 8. 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9.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 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B)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 12.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 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 )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 )

通用技术实验室工作计划

2017-2018年通用技术实验室工作计划 一、及时做好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 通用技术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通用技术教学的关键所在,因为通用技术实验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实验演示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为此,首先要督促教师做演示实验。其次要根据教学进度和任课教师的要求,及时做好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由实验工作被动变为主动。对于演示实验所需的仪器的种类和性能,作为一名实验员,首先要较熟悉。根据需要我校已新添许多新的仪器设备,对于这些仪器,更应尽快地熟悉其性能。若无现成的仪器,要设法用其它适当的仪器来替代。最好能自行动手制作一些简易的实验操作仪器。 二、配合任课教师做好学生的分组实验 根据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和每学期的教学进度,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与各任课教师一起,合理安排好各年级的学生分组实验。学期初要与各年级任课教师一起,制定好本学期的实验教学计划,明确各分组实验的大致时间,以便妥善安排。对于实验所需的所有仪器,最迟在上课的前一天,应重新检查一遍,在确认合格后再将之分组准备好。在无课的情况下,要积极配合任课教师做好实验时的指导工作。 三、进一步熟悉各种仪器的性能和存放情况 由于本人接手做实验室工作只有一年的时间,对许多实验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也不是很熟悉。因而,要设法挤出时间尽可能将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做一下,以便能对任课教师有所指导。另外分组实验后,对于实验仪器要做大量的归类整理工作,要使得仪器摆放有科学性、条理性,仪器的提拿要方便。所以,要尽快熟悉,特别对于各仪器的存放情况更应极早记清位置。 四、建立健全各种台帐资料,进行科学化管理 要建立健全各种台帐资料。要求所有教师做到演示实验应提前二天将实验申请单送给实验员,以便将仪器准备好。并要求教师们办理好仪器借还登记手续,对仪器的损坏更应登记清楚。分组实验应提前一周将实验通知单送给实验员,以便能

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含答案.

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含答案 一, 单选 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C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C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 6. 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 D.加涅 7.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 8. 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9.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 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B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A.备课

高中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

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 在新学期的教研工作中,以深入推进“高效课堂”为工作中心,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教师针对课程改革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共同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学科教师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特别是《湖北省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课程实施的能力和研究水平。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对这些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开展专项研究。总结、推广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程建设与实施能力。加强学科中心组建设。引导教师进一步落实学科教学建议,开展学科教师教育教学系列活动,提升我校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水平。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探索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规律。 1、在新的学期中进一步引导全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加强对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深化课程理解能力,提高课程规划、开发与执行的能力,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优秀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课程建设与实施能力。在学习活动中,从教师的不同需求出发,采取“参与式”、“研讨式”等多种学习形式,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

2、继续加强高中课程标准的学习。继续组织高中学科教师认真学习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认真学习《湖北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钻研教材,提高教师自主学习的能力。 3、继续组织全校信息技术教师深入研读《湖北省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和新教材,进一步把握好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更新教学观念,提升对课程的理解力和课程的实施能力。针对新版教材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研究:如初中和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衔接、高中各年级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把握各年段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的螺旋式上升问题、不同年级信息技术学科适用教学方法的差异、如何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出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目标,等等。 4、继续学习国内外技术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如任务驱动法、项目学习法、协作学习法、探究式学习等),并恰当地运用在我校的技术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动态生成资源及其关系的研究,引导教师夯实知识基础,促进教学智慧的生成。组织学科教师开展学案教学的研究,正确认识学案与教案、练习的关系,提高各类学校使用学案的效益。 5、继续组织全校学科青年教师参加湖北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培训计划,参加国家远程教育信息技术学科培训计划,参加淘师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 语文知识部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 1、给下列字注音。(4分) 慰藉(jiè)苍劲(jìn)潜(qián )伏戛(jiá)然而止装载(zǎi )炽(chì)热揩(kǎi )拭殚(dān )精竭虑2、请写出下列字的书写笔顺:(2分) 鼎:12画 凹:5画 3、列词语有错字吗?把你认为有错的改过来。(4分) 迫不急待(及)穿流不息(川)凭心而论(平)世外桃园(源) 再接再励(厉)一愁莫展(筹)如愿已偿(以)管中窥豹 可见一般(斑)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①热爱(憎恨)②团结(分裂)③亲近(疏远) ④经验(教训) ⑤具体( 概括)⑥和蔼(凶恶)⑦拥护(反对) ⑧坚定(动摇) 5、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 (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2)_世事洞明皆学问_,人情练达即文章。 (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4)_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5)纸上得来终觉浅,_绝知此事要躬行。

6、写出杜甫千古流传的两句古诗:(4分)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4分) 《送东阳马生序》——(明代宋濂)《朝花夕拾》——(鲁迅) 《岳阳楼记》——(范仲淹)《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8、下列人物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请选择其中的一位,写出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名称、书名和作者。(4分) 人物:林冲诸葛亮贾宝玉孙悟空鲁智深曹操 林冲:林冲棒打洪教头出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出自《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诸葛亮:草船借箭出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二、阅读题(10分)(每小题2分) 我母亲生病需要做大手术,医院张口要10元万押金。10万,对我这个刚刚靠借钱买下出租车的下岗人员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但我下了决心,就是把自己卖了,也要给母亲治病。于是顶着高温开着车奔波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总算凑了9万元。医院开恩,收了9万元后让母亲住了进去。 都说福无双降,祸不单行。这话偏偏就应在我身上。那天午后,刚拉了一趟活儿的我正喜滋滋地抄近路赶着回家,不知是我脑子走神还是该我倒霉,迷迷糊糊地就把车开上了人行道。我猛地发现车前正走着一位老太太时,脚便狠狠地踩在了刹车上。吱的一声,老太太也应声倒下。当我跳下车抱起老太太时,她已昏迷过去。怎么办?我发现此时四周一个人影儿也没有,一个想法便闪入我脑海中:跑。可怎么也迈不开腿,一个声音也在耳边响:你还算人吗?眼前要是你的母亲你也这样吗?我不由得打了个冷战,容不得多想,立即将老太太送向附近医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工作计划导语:以下是聘才小编搜集的相关范文,欢迎大家借鉴。 高中通用技术教研工作计划 深入学习课改理念,全面贯彻课改精神,着力提升课改意识,精心打造师资队伍,悉心研究课堂教学,着重完善教学行为,致力优化学习过程,努力提高教学品质。 以课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为切入开展重过程、重实效、重发展的教研活动,点面结合、资源整合、区域联动推动高中通用技术必修科目的教学实践。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努力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促进形成民主、开放、共享、高效的教研机制。进一步拓展教研平台,创新教研方式,把网络教研作为学科教研的新亮点。加强新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研究,通过实践与研究,逐步形成本学科网络教学资源库,同时注重开发教学过程所需的替代性材料、工具、设备与仪器,促进必修课的全面开设。 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加强解读教材体系,认真研究本学科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各方面的内容,深刻挖掘本教材知识体系、编排特色、内容架构、逻辑顺序、地域适应力等层次的问题,及时了解并有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 加强对必修1、**的教学实践研究,组织专题研究小组,进行教学项目研究,在课改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驾

驭能力、学科专业水平和课程开发、建设、实施与管理能力。 认真组织学科教师进一步学习《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解读》、《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要求》等文件,加深对学科课程改革的认识、理解与把握,形成对其的理念性、学术性、形态性的新思考。 (1)组织全体通用技术教师认真学习《常州市中学学科教学建议》,并通过交流讨论,进一步明确教师在备课、上课、测试与评价、教学研究等各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促进教师对专业发展基本途径的认识,养成专业发展的良好意识。 (**)引导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教学沙龙和教学观摩活动,以期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方法,具有实践特色的学生学习新方式,以及具有动态特色的过程评价新亮点。引导教师认真进行教材分析、开展教学创意或教学设计竞赛、推进案例与课例评析以及练习与试题编制的研究,切实提高对学科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3)以学科教学如何贯彻探究性学习为抓手、以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并以此作为研究重点,不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模式的优化、学习策略库的丰富,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的提高。 (**)加强对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开发、建设、使用与评价策略的研究,帮助教师确立动态发展的课程观点,激发教

教师晋升职称考试教育理论试题(完整资料).doc

教师晋升职称考试教育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广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队受教育者身心施加一定的影响,促使他们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制:也称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他规定各级各类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和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4、普通教育: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6、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一体化,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一体化,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是片面的。 7、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的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 8、教育的民主化:首先指教育机会均等,其次指师生关系民主化,再次职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9、教育世俗化:与公立教育发展相适应,教育逐渐从宗教中分离出来,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宗教政党不得干预教育,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等向世俗化方向发展。 10、教育多元化:包括教育思想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多元化,他是社会生活多样化和人的个性化在教育上的反映。 1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选择题 (1)我国也是世间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d) A.中庸 B.礼记 C.论语 D.学记 (2)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c) A.中庸 B.礼记 C.论语 D.学记 (3)《大教学论》的作者是(a) a家庭教育学b学校教育学c高等教育学d普通教育学 (4)《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c) a夸美纽斯b芦梭c赫尔巴特d洛克 (5)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是(a) a论演说家的教育b理想国c中庸d大学 (6)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b) a教育漫画b大教学论c爱弥儿d教育论 (7)我国最先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 a.新教育大纲 b.教育漫画 c.教育过程 d.论语 (8)赫尔巴特的教育主张被称为(b) a.现代教育派b。传统教育派c.形势教育派 d.实质教育派 (9)以杜威为代表所倡导的教育理论主张被称为(a) a.现代教育派 b.传统教育派 c.形势教育派 d.实质教育 三.填空题。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教育学的产生从形式上看经历了(混合----度----发展)的阶段。 (3)狭义的教育只要是指(学校)教育。 (4)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是六艺教育,六艺是指(诗),(书),(礼) (乐).(易)(春秋)等六门课程 (5)学习与研究教育学的基本方法:(教育观察法)(教育实验法)(教育调查法)和研究总

教师晋升中级职称考试题及答案

教师晋升中级职称考试题 及答案 一、判断题 1、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施教的方法(×)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之一(∨) 3、中学生在校学习实践不超过8小时没有法律依据(×) 4、启发式教学时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5、教师本身也是一种教育手段(∨) 6、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不得开除学生,但对凡有严重错误的学生,学校可以联系家长,做好工作,劝其退学。(×) 7、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政治课和各科教学。(∨) 8、教育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9、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标准”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10、“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任务完成后,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状况的一种评价(×)

二、单项选择题 11、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中,中心环节是(B) A感知教材 B理解教材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12、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B)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裴斯塔洛齐 D凯洛夫 13、教师素质结构中的核心部分是(A) A教师职业道德 B良好的知识结构 C较强的教育能力 D熟练的职业技能 14、历史上,“孟母三迁”的故事,从教育理论上来说,说明了(B)在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A家庭环境 B社会环境 C学校环境 D自然环境 15、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应了教师劳动的(C)特点?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 16、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D) A赞可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17、及时复习的理论依据是(B) A记忆恢复现象 B遗忘规律 C前摄抑制 D后摄抑制 18、“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践锻炼 D品德评价 1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舆论 D确立了班级工作计划 20、“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记忆属于下列哪种记忆类型(C)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高中教学工作计划

高中教学工作计划 高中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学校坚持以“建规范,强质量,兴科研,创特色,做文化,保安全”十八字为指导方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十二五发展规划”为目标,依法治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彰显特色,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 二、办学目标 1、教学工作目标措施 高三目标:**届高考成绩600分以上5人,550分以上25人;500分以上105人,一本共180人,达到%以上;二本以上450人,达到86%以上。 各年级进一步深化“3357”制“五导”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德育工作目标 坚持以“忠孝礼义信,大爱恕乐勤”为德育十字铭主线,把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两”方结合起来;做到高考质量,学生特长培养,素质教育成果“三”头并进;实现诗意化、人文化、规范化、现代化“四”目标均衡发展,创建“德育二三四”特色,在育人模式上形成特色。

3、综治工作目标 坚持按照“五化五定五抓”的要求,创建人文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4、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努力改善教师办公环境,为教师办公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 5、教师发展目标 在新课改背景和提高质量的理念下,积极推进教师观念的突破和教学行动的突破,加大名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奋力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三、具体措施 (一)坚持以质量为中心,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 新课程改革在我校三个年级全面实施,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强学习,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敢于创新、大胆创新,切忌“穿新鞋,走老路”。教师要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深入开展新课程与新高考模式的研究。加强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及效果的监测,提高课改的实施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要加大特色鲜明的研究性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进一步选出一些精品校本教材并课程化。教师要以新课标为指引,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

2019年整理年教师职称考试题精品资料

二、选择题 1、“正确的学生观”就是(B) A、让每一个学生都考出好成绩 B、让每一个学生都全面发 — C、每一个学生都有同样爱好 D、让每一个学生都文理全能 2、“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A ) A、使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B、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自己如何学习 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3、新课程在学生评价方面改革的目的是13、D A以评价促进学生动手能力B、以评价促进考试成绩提高 C、以评价增加学校招生数量 D、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就是使学生14、B A、尊重老师、同学 B、正确对待知识、学习、他人和社会 [ C、正确对待学习和考试 D、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5、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就是要求15、D A、从小学三年级开设科学课 B、从小就进行科学研究 C、树立当科学家的雄心斗志 D、尊重、理解、热爱科学 6.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 ) 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倍尔 7.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B )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 8.从时间上看,相对其他教育形式来说,家庭教育的特点是( B ) A.开始最早持续最短 B.开始最早持续最长 C.开始较晚持续最长 D.开始较晚持续较短 9.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 D ) A. 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 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 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 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10.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C ) A.后勤工作 B.管理工作 C.教学工作 D.科研工作 11.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C ) 】 A.育德 B.促智 C.育美 D.健体 12.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C ) A.文化传统 B.受教育者的需求 C.生产力水平 D.教育的规模13.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A ) 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技水平 14.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B ) 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15.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C ) \ A.赫尔巴特 B.裴斯塔洛齐 C.杜威 D.夸美纽斯 16.人的身心发展是指( A ) A.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B.个性的品德的形成 C.体重和身高的增加 D.技能和技巧的提高 17.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C ) A.系统性 B.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等级性 18.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C ) 世纪末世纪末世纪末世纪末 19.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A ) ;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20.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A )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C.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 D.形成学生的品行 21.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D ) A.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性 22.人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 D )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18.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C ) \ A.强制作用 B.辅助作用 C.主导作用 D.中介作用 19.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 C ) A.《教育漫话》 B.《大教学论》 C.《爱弥尔》 D.《普通教育学》 20.英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一种典型的( A ) A.双轨制 B.单轨制 C.分支制 D.中间型学制 2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A、《学校管理条例》B、《教师法》 2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

通用技术教室工作计划

通用技术教室工作计划 篇一:通用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通用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学期,本人任教高一年、高二年级的通用技术课程,通用技术课是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以更亲近技术的情感、积极探究的姿态和一定的科学精神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参与技术创新的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技术观,积极、负责、安全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对技术使用、评价、选择、改进、决策、创新的能力。据学科特点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下面把本人这一学期来的计划罗列如下: 在教学工作中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课后辅导工作。积极探索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次上关注学生的学习,坚持动手与动脑的结合,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技术设计用的材料、工具要求学生自己去找。通用技术是高考会考科目,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了每位通用技术教师必须要面对、必须要解决的难题。通用技术课作为一门新课程可以直接使用的教学资源比较少,平时我通过上网,查阅图书等方式收集起来,进行修整与加工。并把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话题作为案例融入到教学内容里,丰富我的教学资源。具体作法如下: 1、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注意钻研教材,对考试说明、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材料一定要认真选取,因学科的特点,补充的材料应直接接近会考要求)。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储备,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 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注重利用“学生缺少什么,我们教什么;学生需要什么,我们教什么”的思想来组织教学。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信息技术》真题及答案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真题及答案 ◇本卷共分为4大题19小题,作答时间为120分钟,总分137分,82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单选题]模拟某十字路口车道通行状态的编码如图1中控制码表所示,每个车道用一个指示灯指示通行。若某一时间段允许中间2个车道直行对应的控制码如图1所示,则某一时段允许车辆直行和右转,但不允许车辆左转的控制码应该是()。 A.01110101 B.01111111 C.11010101 D.11111101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允许直行和右转,则直行和右转的灯都应该是绿灯状态,不允许左转所以左转的灯应是红灯状态。图中所示标志依次表示左转、直行、直行、右转,所以从高至低位依次应为红灯、绿灯、绿灯、绿灯.,所以控制码应是01111111。 2[单选题]随着网络直播的广泛应用,个别人为了牟取利益而利用网络直播传播“涉黄”信息.对此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个人行为,批评教育即可 B.这是个人自由,不应受到限制 C.网络是虚拟空间,可自由传播信息 D.这是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的惩处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是刑事犯罪行为。 3[单选题] 张某家在辽宁,明年儿子想要报考国内某大学,为直观了解该大学在辽宁省最近几年招生分数线的变化情况,他把该大学本科招生录取分数线制作成了如图3所示的折线图。张某所做

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0 年宿迁市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含答案一、单选 1. 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C )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 C) A. 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3. 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 (D )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 A. 教材的更新 B. 教师的发展 C. 学生的选择 D. 课程制度的变迁 4. 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D )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 知识 , 技能和情感 D.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 首倡 "教师作为研究者 "的学者是 ( A) A. 斯腾豪斯 B. 斯腾伯格 C. 杜威 D. 赫尔巴特 6. 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 其提出者为 (A ) A. 加德纳 B. 推孟 C. 韦克斯勒 D. 加涅 7.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 , 一般程序为 : 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 A. 讲解——接受式 B. 示范——模仿式 C. 探究发现式 D. 情境——陶冶式 8. 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 ,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 (C ) A. 教师是主体 , 学生是客体 B. 学生是主体 , 教师是客体 C. 都是主体 D. 都是客体 9.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B ) A. 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 B. 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 C. 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 D. 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 10. 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 B) A. 地方课程 B. 校本课程 C. 国家课程 D. 学科课程 11.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B) A. 备课 B. 上课 C. 批改作业 D. 考试 12. 20 世纪 90 年代初 , 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 : 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 , 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 (A ) A. 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 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C. 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 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 13. 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B ) A. 学生 B. 学校 C. 教师 D. 校长 14.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 (C ) A. 学生 B. 教材 C. 教师 D. 校长 15.. 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C)

通用技术工作计划

通用技术工作计划 篇一:高一通用技术教学计划 高一通用技术教学计划 通用技术(简称GT)在高中课程当中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科书《技术与设计》是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编写的。 一、教材特点分析 本教材根据《课标》要求,将《技术与设计1》的4个主题:技术及其性质、设计过程、设计的交流、设计的评价,融会贯通进行整合,编排成5章。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包括“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技术的发明与革新”、“技术需要综合知识”、“技术应用的两面性”、“知识产权及其保护”五节内容。 第二章步入设计殿堂。包括“揭开设计的面纱”、“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与技术的关系”三节内容。 第三章体验设计实践。包括“设计课题的确定”、“设

计方案的制定”、“设计的表达与交流”三节内容。 第四章展现设计成果。包括“材料”“工具与设备常识”、“工艺常识”、“原型与模型的制作”四节内容。 第五章再创设计新意。包括“怎样实现创新设计”、“认识技术测试”、“评价、优化设计”、“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四节内容。 二、为什么要学《通用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客观存在,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人人必须修学的课程。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技术教育是未来社会成员基本素养的教育,是开发人们潜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的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和经历的教育。199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的《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报告确立了面向未来的终身教育的宗旨是“四种基本学习”,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发展实践能力决不只是熟某些操作技能,学会某些重复不便的实践方法;在未来工业条件下,“学会做事”意味着要从“资格概念”转向“能力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