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钢桥课程设计

中南大学钢桥课程设计
中南大学钢桥课程设计

钢桥课程设计计算书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 ______

学院___土木工程学院________

专业班级___土木工程1305______

2016年9月26日

第一部分:设计依据

一、设计规

中华人民国铁道部2005年《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TB10002.2-2005);

中华人民国铁道部2005年《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TB10002.1-2005),以下简称《桥规》。

二、钢材

杆件Q345qD。

高强螺栓20MnTiB钢。

螺母垫圈45号优质碳素钢。

焊缝力学性能不低于基材。

精制螺栓BL3。

铸件ZG25II。

琨轴锻钢35号。

三、连接方式

工厂连接采用焊接。工地连接采用高强螺栓连接。人行道托架工地连接采用精制螺栓连

φ。

接。螺栓孔径一律为d=23mm。高强螺栓杆径为22

四、容许应力

Q345qD的基本容许应力:

σ;

轴向应力[]=200Mpa

弯曲应力[]=210Mpa

σ;

w

τ;

剪应力[]=120Mpa

端部承压(磨光顶紧)应力[]=300Mpa

σ。

c

疲劳容许应力及其它的容许应力见《桥规》。

五、计算恒载

计算主桁时(每线):

桥面 []1=11.00kN/m p ; 桥面系 []2=6.50kN/m p ; 主桁架 []3=14.50kN /m p ; 联结系 []4=2.80kN/m p ; 检查设备 []5=1.00kN/m p ;

高强螺栓 6234=++3%0.714/p p p p kN m ?=()

; 焊缝 7234=++ 1.5%=0.357kN/m p p p p ?()

。 计算主桁恒载时,按桥面全宽恒载 1234567=++++++36.871/p p p p p p p p kN m =。

六、活载等级

按“中华人民国铁路标准活载(中—活载)”。标准活载的计算图式见《桥规》。

七、结构尺寸

计算跨度76m L =; 桥跨全长77.10m q L =; 节间长度9.50m d =;

主桁节间数8n =;

主桁中心距 5.75m B =; 平纵联宽度0 5.30m B =; 主桁高度11.50m H =; 纵梁中心距 2.00m b =;

斜杆倾角50.44θ=,sin 0.771θ=,cos 0.637θ=。 其它尺寸 见图1:

第二部分: 主桁架杆件力计算

一、力的组成

主桁杆件的力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竖向恒载所产生的力p N ,p N p =∑Ω, 静活载力k N ,k N k =Ω; 竖向活载产生的力:(1)k N ημ+

横向风力(或列车摇摆力)所产生的力w N ,仅作用在上、下弦杆; 横向风力通过桥门架效应在端斜杆和下弦杆所产生的力'w N ; 纵向制动力所产生的力t N 。

根据《桥规》规定,设计时候杆件轴力应该按下列三种情况考虑: 1、主力 I N I (1)P k N N N ημ=++ 2、主力+风力(或摇摆力)II N 'II I 1

()1.2

w w N N N N =

++ 3、主力+制动力III N III I 1

()1.25

t N N

N N =+ 主桁杆件除述轴力外,还要受到弯矩作用,如节点刚性引起的次弯矩、风力和制动力在某些杆件中引起的弯矩等,这些弯矩在检算杆件截面时应和轴力一起考虑,由于本设计所有杆件的高度均不超过长度的1/10,故根据《桥规》规定。不考虑节点刚性次力。

主桁各杆的力图2和表1

图2 三角形简支梁桁梁影响线

二、恒载所产生的力

2(1)1

n m dn

l n --=

-11

mnd l n =

-2

l 1l l

α=1sin n m n θ

--1sin θ

sin m n θ

12l l lH

1l H

Ω

1

Ω2

ΩΩ

Ω

22l α11

l α(1)n m d --d md

2d

α1

1

2d

l

122l l H

Ω=

1l l

α=

212(1)sin m d n θ

Ω=

-22(1)2(1)sin n m d n θ

---Ω=

-1

1(21)2sin m n d θ

-+Ω=Ω

+Ω=

121n

αα==

,0.5

d αΩ==

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资料,每片主桁所承受的恒载力:

12345671

(++++++)2

p p p p p p p p =

1

(11+6.50+14.50+2.80+1.00+0.714+0.357)2

=

18.44kN /m =

恒载布满全跨,故恒载力为: 下弦杆24E E 为:

18.44(58.86)=1085.38kN p N p =Ω=?+∑

上弦杆34A A 为:

18.44(62.78)=-1157.66kN p N p =Ω=-?+∑

斜杆23E A 为:

18.44(18.48)340.77kN p N p =Ω=?-=-∑

三、活载所产生的力

1. 换算均布活载

换算均布活载是影响线加载长度l 与顶点位置α二者的函数。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反映在《桥规》附录所列的公式以及表中。根据l 与α从该表中查得每线换算的均布活载K ,除以2即得每片主桁承受的换算的均布活载k 。

仍以下弦杆24E E 为例:

76.00m l =,0.375α=,

查表得0.37589.94kN/m K = 则0.3751

44.97kN/m 2

k K ==; 上弦杆34A A :

76.00m l =,0.5α=,

查表得0.588.88kN/m K = 则0.51

44.44kN/m 2

k K ==; 斜杆23E A :

154.286m l =0.125α=,查表得0.12599.68kN/m K = 则0.1251

49.84kN/m 2

k K =

=; 221.714m l =0.125α=,查表得0.125119.51kN/m K = 则0.1251

59.76kN/m 2

k K =

= 2. 静活载所产生的力

为了求得最大活载力,换算均布活载k 应布满同号影响线全长。 下弦杆24E E :

k =44.9758.862646.93K N KN =Ω?=∑

上弦杆34A A :

k =-44.4462.782789.94K N KN =Ω?=-∑

再以斜杆23E A 为例,产生最大活载力的加载情况有两种:活载布满后段1l 长度产生最大压力,活载布满左段2l 长度产生最大拉力。故分别加载后得:

111k 49.84(22.003)1096.63K N KN =Ω=?-=-

222k =59.76 3.52210.36K N KN =Ω?=

3. 冲击系数1+μ

根据《桥规》规定,钢桁梁的冲击系数1+μ按下式计算:

28

1+140L

μ=+

+ 式中 L —除承受局部活载杆件为影响线加载长度外,其余均为桥梁跨度。 弦杆、斜杆及支座冲击系数:

28

1+1 1.2414076

μ=+

=+

挂杆的冲击系数:

28

1+1 1.4754019

μ=+

=+

4. 活载发展的均衡系数η

《桥规》要求:所有杆件因活载产生的轴向力、弯矩、剪力在计算主力组合时,均应乘以活载发展均衡系数η:1+μ

()a a m -6

1

+

1=η ()k

p

N N a μ+=

1

式中 m a —全部杆件a 值中代数值之最大者。

上弦杆34A A :

max -1157.66

0.3344(1)-2789.94*1.241

p k

N a N μ=

=

=+

下弦杆24E E :

1085.38

a 0.3304

(1) 1.2412646.93

P K N N μ=

==+?

max 111(a -a)1(0.33440.3304) 1.000766

η=+=+-= 斜杆23E A :

1340.77

a 0.2504(1) 1.241(1096.63)P K N N μ-=

==+?-

2340.77

a 1.3053

(1) 1.241210.36P K N N μ-=

==-+?

1max 111(a -a)1(0.33440.2504) 1.01466

η=+=+-=

2max 111(a -a)1(0.3344 1.3053) 1.27336

6

η=+=++=

5. 活载产生的力:

考虑冲击作用和活载发展均衡系数在时,活载所产生的力为:

()k N μη+1

下弦杆24E E :

() 1.00071.2412646.933287.14k N KN ημ1+=??=

斜杆23E A :

() 1.014 1.241(1096.63)1379.97k N KN ημ1+=??-=- () 1.2733 1.241210.36332.40k N KN ημ1+=??=

四、横向荷载(风力或摇摆力)所产生的力

1. 横向荷载计算

主桁的上下弦杆兼为上下平纵联的弦杆,端斜杆又是桥门架的腿杆, 横向风力或摇摆力作用在桥上时,将在这些杆件中产生力。 (1) 横向风力作用下荷载计算

根据《桥规》规定,风压强度W 按标准设计考虑。

有车时12800w W K K =?,并不大于1250Pa ;无车时121400y W K K =?。 式中: 1K —风载体型系数;

2K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主桁杆件计算由桥上有车时荷载组合控制,本设计中取1250Pa y W =。

风力在下平纵联(即桥面系所在平面)上的分配系数为1.0,在上平纵联上的分配系数为0.2。

对钢桁梁而言,横向风力的受风面积应按照桥跨结构理论轮廓面积乘以0.4。 列车受风面积应按3m 高的长方带计算,其作用点在轨顶以上2m 高度处。

上、下平纵联单位长度上所受到的风荷载分别为:

上平纵联:[]123=(0.40.5)+(1-0.4)0.2(++)a y k h h h h W ? (kN/m ) 下平纵联:[]123=(0.40.5)+(1-0.4)1.0(++)e y k h h h h W ? (kN/m ) 其中,h 为主桁高度,=11.5m h ;

1h 为列车高度,1=3m h ;

2h 为桥面高度,2=0.16+0.24=0.40m h ; 3h 为桥面系高度,3=1.29m h

代入数值得:

上平纵联风荷载:[]=(0.40.5)11.5+(1-0.4)0.2(3+0.40+1.29) 1.25a k ?????

=3.5785kN/m

下平纵联风荷载:[]=(0.40.5)11.5+(1-0.4) 1.0(3+0.40+1.29) 1.25e k ?????

=6.3925kN/m

(2) 横向摇摆力作用下荷载计算

根据《桥规》,列车横向摇摆力ts F 以水平方向垂直线路中心线作用于钢轨顶面,大小为

5.5kN/m 。

上、下平纵联分配到的横向摇摆力为:

上平纵联摇摆力:'

=0.2=0.2 5.5=1.1kN/m a

ts k F ?? 下平纵联摇摆力:'=1.0=1.0 5.5=5.5kN/m e ts k F ??

风力和摇摆力不同时计算,故在本设计中上、下平纵联均为风力控制设计。 2. 横向荷载通过纵联在主桁杆件中所产生的力

计算上平纵联桁架时,可将桥门架做为其支点,计算下平纵联桁架时,支座为其支点,均不考虑中间横联的弹性支承作用。当纵联为交叉形桁架时,取二斜撑的交点为力矩中心,于是按照图3(下页)可以算出影响线面积及力。

影响线面积:12

2l l B

ωΩ=±

;弦杆力: N k ωω=Ω 下弦杆02E E :

12 1.59.5 6.59.5==76.52m 22 5.75

l l B ω???Ω=

? =6.392576.52=489.13kN N k ωω=Ω?

下弦杆24E E :

12 3.59.5 4.59.5==123.603m 22 5.75

l l B ω???Ω=

? =6.3925123.603=790.132kN N k ωω=Ω?

上弦杆13A A :

1214.2542.75==52.975m 22 5.75

l l B ω?Ω=

--? =3.5785(52.973)=189.563kN N k ωω=Ω?--

上弦杆'33A A :

12 2.5 3.59.59.5==68.67m 22 5.75

l l B ω???Ω=

--? =3.5785(68.67)=245.74kN N k ωω=Ω?--

图3 钢桁架所受横向荷载

3. 横向荷载通过桥门架在主桁杆件中所产生的力(如图4)

图4 横向荷载作用下带桁式顶撑的刚架力计算

上平纵联作用于桥门架顶部的反力W :

0.50.5 3.578557101.987kN a a W k l =?=??=

桥门架腿杆反弯点距支座的距离0l :(参考标准桁梁取8.5m c =)

()()

()()

028.58.5214.92 5.10522228.514.92c c l l m c l +?+?=

=

=+??+

反力W 在端斜杆产生的轴力1

'W N 和弯矩0M 、a M

1

'014.92 5.028

101.987174.067kN 5.75

W l l N W B --=-=-?=- 00 5.105101.987260.322kN 22

l M W =

=?= 08.5 5.105

101.987173.123kN 22

a c l M W --=-

=-?=- 反力W 通过支座斜反力R 在下弦产生的轴力'2w N

'2101.98714.92

cos cos 0.637168.572kN 5.75

w Wl N R B θθ?==

=?= 上平纵联反力W 在支座引起的竖向反力1w V

1101.98714.92sin sin 0.771204.033kN 5.75

w Wl V R B θθ?==

=?= 列车及桥面上风力在支座引起的竖向反力2w V

221331(10.4)(2)(10.4)22w y L V W h h h B ?

?=-++-????

21761.25(10.4)3(1.292)(10.4) 1.2922 5.75??

=?-??++-????????

42.433kN =

12204.033+42.433=246.466kN w w w V V V =+=

五、纵向荷载(制动力)所产生的力

按照《桥规》规定,制动力与冲击力同时计算时,制动力按竖向静活载重量的7%计算。 静活载的位置应分别与各杆件残生最大活载力时的实际活载位置一致。为简化计算,下面

近似按图5的加载位置计算。 1. 制动力所产生的支座反力

加载长度: 76.55m L =

静活载: =5220+3092+(76.5537.5)80=6984kN W ??-? 制动力: =0.07=488.88kN T W ? 水平反力: 0.5244.44kN t H T == 支座竖向力 10.371.290.42

0.50.5488.8813.06kN 76

t h V T

L ?+++==??= 2. 制动力在弦杆中所产生的轴力

由于本设计弦杆中线与支座中心间距离较小,因而忽略该项影响。 加载长度: 76m L =

静活载: =5220+3092+(7637.5)80=6940kN W ??-? 制动力: =0.07=485.8kN T W ?

02E E 、24E E 杆产生的轴力为:

485.8

==242.9kN 22

T

图5 制动力在主桁杆件中所产生的力

六、立柱力

立柱作为减少上弦压杆自由长度的支撑杆件,按《桥规》规定,应以其所支撑的压杆力

的3%作为其力,予以检算。表1中立柱在运营阶段的力按上弦的最大力'

A A的3%算出。在

33

安装阶段,立柱尚应检算在上弦的吊机压力。

七、竖向荷载通过横向刚架作用在挂杆与立柱中引起的弯矩

横梁与挂杆截面的初选参照标准桁梁。

《桥规》规定,对于主桁挂杆和立柱,应考虑横梁承受竖向荷载时,他们作为横向闭合钢架的腿杆所承受的弯矩。检算它们在轴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的疲劳强度。

48m钢桥设计

48m钢桁架铁路桥设计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班级:土木0906 姓名:张宇 学号:1801090603 指导老师:方海 整理日期:2012年01月07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依据 (2) 第二章主桁架杆件内力计算 (4) 第三章主桁杆件设计 (10) 第四章弦杆拼接计算 (14) 第五章节点板设计 (16) 第六章节点板强度检算 (16)

48m钢桁架桥课程设计 一、设计目的: 跨度L=48米单线铁路下承载式简支栓焊钢桁梁桥部分设计 二、设计依据: 1. 设计《规范》 铁道部1986TB12-85《铁路桥涵设计规范》简称《桥规》。 2. 结构基本尺寸 计算跨度L=48m;桥跨全长L=48.10m;节间长度d=8.00m; 主桁节间数n=6;主桁中心距B=5.75m;平纵联宽B0=5.30m; 主桁高度H=12.00m;纵梁高度h=1.35m;纵梁中心距b=2.00m; 3. 钢材及其基本容许应力: 杆件及构件——16Mnq;高强螺栓——40B;精制螺栓——ML3;螺母及垫圈——45号碳素钢;铸件——ZG25;辊轴——锻钢35钢材的基本容许应力参照1986年颁布的《铁路桥涵设计规范》。 4. 结构的连接方式: 桁梁杆件及构件,采用工厂焊接,工地高强螺栓连接; 人行道托架采用精制螺栓连接; 焊缝的最小正边尺寸参照《桥规》; 高强螺栓和精制螺栓的杆径为Φ22,孔径d=23mm; 5. 设计活载等级——标准中活载 6. 设计恒载 主桁P3=16kN/m;联结系P4=2.76kN/m;桥面系P2=6.81kN/m; 高强螺栓P6=(P2+P3+P4)×3%; 检查设备P5=1.00kN/m; 桥面P1=10.00kN/m;焊缝P7=(P2+P3+P4)×1.5%。 计算主桁恒载时,按每线恒载P=P1+P2+P3+P4+P5+P6+P7。 三、设计内容: 1. 主桁杆件内力计算,并将计算结果汇整于2号图上; 2. 围绕E2节点主桁杆件截面选择及检算; 3. 主桁E2节点设计及检算; 4. 绘制主桁E2节点图(3号图)。 四、提交文件: 1.设计说明书; 2. 2、3号图各一张 要求:计算正确,书写条理清楚,语句通顺;结构图绘制正确,图纸采用的比例恰当,线条粗细均匀,尺寸标准清晰。

中南大学微机课程设计报告交通灯课案

微机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需求分析 1、系统设计的意义 (3) 2、设计内容 (3) 3、设计目的 (3) 4、设计要求 (3) 5、系统功能 (4) 二、总体设计 1、交通灯工作过程 (4) 三、设计仿真图、设计流程图 1、系统仿真图 (5) 2、流程图 (6) 3、8253、8255A结构及功能 (8) 四、系统程序分析 (10) 五、总结与体会 (13) 六、参考文献 (13)

一、需求分析 1系统设计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车、路三者关系的协调,已成为交通管理部门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是用于城市交通数据检测、交通信号灯控制与交通疏通的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它是现代城市交通监控指挥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机动车量的不断增加,组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出现了交通超负荷运行的情况,因此,自80年代后期,这些城市纷纷修建城市高速通道,在高速道路建设完成的初期,它们也曾有效地改善了交通状况。然而,随着交通量的快速增长和缺乏对高速道路的系统研究和控制,高速道路没有充分发挥出预期的作用。而城市高速道路在构造上的特点,也决定了城市高速道路的交通状况必然受高速道路与普通道路耦合处交通状况的制约。所以,如何采用合适的控制方法,最大限度利用好耗费巨资修建的城市高速通道,缓解主干道与匝道、城市同周边地区的交通拥堵状况,越来越成为交通运输管理和城市规划部门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十字路口车辆穿梭,行人熙攘,车行车道,人行人道,有条不紊。那么靠什么来实现这井然秩序呢?靠的就是交通信号灯的自动指挥系统。交通灯的控制方式很多,本系统采用可编程并行I/O接口芯片8255A为中心器件来设计交通灯控制器,实现本系统的各种功能。同时,本系统实用性强,操作简单。 2、设计内容 采用8255A设计交通灯控制的接口方案,根据设计的方案搭建电路,画出程序流程图,并编写程序进行调试 3、设计目的 综合运用《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知识,利用集成电路设计实现一些中小规模电子电路或者完成一定功能的程序,以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程序设计能力及实现系统、绘制系统电路图的能力,为实际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针对此次课程设计主要是运用本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交通灯控制分析及设计,掌握8255A方式0的使用与编程方法,通从而复习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4、设计要求: (1)、分别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完成硬件接口功能设计; (2)、硬件电路基于80x86微机接口;

中南大学隧道工程课程设计

铁路山岭隧道课程设计指示书 . 隧道教研室. (注:可供公路隧道设计者参考,基本方法一样。) 一、原始资料 (一) 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沙口坳隧道穿越地段岩层为石灰岩,地下水不发育。其地貌为一丘陵区,海拔约为150米。(详细地质资料示于隧道地质纵断面图中)。 (二) 线路条件 本隧道系Ⅰ级干线改造工程,单线电力(或非电力)牵引,远期最高行车速度为160公里/小时,外轨最大超高值为15厘米,线路上部构造为次重型,碎石道床,内轨顶面标高与路基面标高之间的高差为Δ=70厘米,线路坡度及平、纵面见附图,洞门外路堑底宽度约为11米,洞口附近内轨顶面标高: 进口:52.00米出口:50.00米 (三) 施工条件 具有一般常用的施工机具及设备, 交通方便, 原材料供应正常, 工期不受控制。附:(1) 1:500的洞口附近地形平面图二张; (2) 隧道地质纵断面图(附有纵断面总布置图)一张。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一) 确定隧道进、出口洞门位置,定出隧道长度; (二) 在1:500的地形平面图上绘制隧道进口、出口边坡及仰坡开挖线; (三) 确定洞身支护结构类型及相应长度,并绘制Ⅳ类围岩地段复合式衬砌横断面图一张(比例1:50); (四) 布置避车洞位置; (五) 按所给定的地质资料及技术条件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并绘制施工方案横断面

分块图及纵断面工序展开图; (六) 将设计选定的有关数据分别填入隧道纵断面总布置图的相应栏中,并写出设计说明书一份。 三、应完成的设计文件 所有的图纸均应按工程制图要求绘制,应有图框和图标。最后交出设计文件及图纸如下: (一) 标明了洞门位置及边、仰坡开挖线的1:500洞口附近地形平面图两张,图名为“沙口坳隧道进口洞门位置布置图”和“沙口坳隧道出口洞门位置布置图”; (二) 参照标准图绘制的1:50衬砌横断面图一张,图名为“Ⅳ类围岩衬砌结构图”; (三) 隧道纵断面总布置图一张,图名为“沙口坳隧道纵断面布置图”; (四) 设计说明书一份,主要内容有: 1.原始资料 ①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②线路条件; ③施工条件等。 2.设计任务及要求 3.设计步骤 ①确定洞口位置及绘制边仰坡开挖线的过程 应列出有关参数如b、c、d等值的计算,详细表述清楚各开挖面的开挖过程; ②洞门及洞身支护结构的选择,标明各分段里程、不同加宽的里程; ③大小避车洞的布置; ④施工方案比选: 包括施工方法的横断面分块图及纵断面工序展开图。 四、设计步骤 (一) 隧道洞门位置的确定 洞门位置的确定与洞门结构形式、边仰坡开挖方式、洞口附近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有关。通常采用先在1:500的洞口地形平面图上用作图法初步确定洞门位置, 然后在实地加以核对和修正。 为了保证施工及运营的安全, 《隧规》提出了“在一般情况下,隧道宜早进洞,

工程训练总结报告

工程训练总结报告 ——纸上得来终觉浅 为期一学期每周半天的工程训练结束了,还有些恋恋不舍的感觉。在还没有开始实习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和热情的想着投入到训练中。然而,实习后,我觉得实习生活和以前想象的不一样了,实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为期一学期每周半天的工程训练,对我们学土木工科学生来说,也是特别的宝贵。因为这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绝好机会,又将全面地检验我们的知识水平然而,实习后,我觉得实习生活和以前想象的不一样了,实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金工实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是一件劳心劳力的事。在这个短暂的一个学期的实习中,我学到许多在课堂里无法学到的东西,并在意志品质上得到了锻炼。 我们实习的第一天看了有关金工实习的知识和金工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的碟片。这是作为学生的期的实习中,感觉很充实,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金工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又是我们大学生、工科类的大学生,十分重要的也特别有意义的实习课。金工实习又是我们的一次实际掌握知识的机会,离开了课堂严谨的环境,我们会感受到车间的气氛。同时也更加感受到了当一名工人的心情,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责任。 钳工 通过碟片的演示和老师的讲解。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钳工。同时也懂得了为什么有人说“当钳工是最累的!” 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使用各种工具来完成零件的加工、装配和修理等工作。与机械加工相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但是可以完成机械加工不便加工或难以完成的工作,同时设备简单,故在机械制造和修配工作中,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种。 第一天,来到车间,听完老师的要求,我们需要制作一个小锤子。看了黑板上那看似简简单单的图样,我们便开始了我们的实习。首先要正确的握锉刀,锉削平面时保持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锉刀推进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手压力大则后小,锉刀推到中间位置时,两手压力相同,继续推进锉刀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压力加大。锉刀返回时不施加压力。这样我们锉削也就比较简单了。在经过了不断重复的锉削,粗糙的铁块表面已经被我们削的很光滑了。 接着便是刮削、研磨、钻孔等。虽然不是很标准,但却是我们汗水的结晶,是我们两天来奋斗的结果,虽然我们的小锤子制作的没有工人师傅做得那么好但是我们还是很高兴! 钳工的实习说实话是很枯燥的,可能干一个上午却都是在反反复复着一个动作,还要有力气,还要做到位,那就是手握锉刀在工件上来来回回的锉,锉到中午时,整个人的手都酸疼酸疼的,腿也站的有一些僵直了,然而每每累时,却能看见老师在一旁指导,并且亲自示范,他也是满头的汗水,气喘呼呼的,看到

西南交通大学钢桥课程设计75.4m详解

西南交通大学钢桥课程设计 单线铁路下承式栓焊简支钢桁梁桥 课程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电话: 电子邮件: 指导老师: 设计时间:2016.4.15——2016.6.5

目录 第一章设计资料 (1) 第一节基本资料 (1) 第二节设计内容 (2) 第三节设计要求 (2) 第二章主桁杆件内力计算 (3) 第一节主力作用下主桁杆件内力计算 (3) 第二节横向风力作用下的主桁杆件附加力计算 (7) 第三节制动力作用下的主桁杆件附加力计算 (8) 第四节疲劳内力计算 (10) 第五节主桁杆件内力组合 (11) 第三章主桁杆件截面设计 (14) 第一节下弦杆截面设计 (14) 第二节上弦杆截面设计 (16) 第三节端斜杆截面设计 (17) 第四节中间斜杆截面设计 (19) 第五节吊杆截面设计 (20) 第六节腹杆高强度螺栓计算 (22) 第四章弦杆拼接计算和下弦端节点设计 (23) 第一节 E2节点弦杆拼接计算 (23) 第二节 E0节点弦杆拼接计算 (24) 第三节下弦端节点设计 (25) 第五章挠度计算和预拱度设计 (27) 第一节挠度计算 (27) 第二节预拱度设计 (28) 第六章桁架桥梁空间模型计算 (29) 第一节建立空间详细模型 (29) 第二节恒载竖向变形计算 (30) 第三节活载内力和应力计算 (30) 第四节自振特性计算 (32) 第七章设计总结 (32)

第一章设计资料 第一节基本资料 1设计规范: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2005)。 2结构轮廓尺寸:计算跨度L=70+0.2×27=75.4m,钢梁分10个节间,节间长度d=L/10=7.54m,主桁高度H=11d/8=11×7.46/8=10.3675m,主桁中心距B=5.75m,纵梁中心距b=2.0m,纵梁计算宽度B0=5.30m,采用明桥面、双侧人行道。 3材料:主桁杆件材料Q345q,板厚 40mm,高强度螺栓采用40B,精制螺栓采用BL3,支座铸件采用ZG35II、辊轴采用35号锻钢。 4 活载等级:中—活载。 5恒载 (1)主桁计算 桥面p1=10kN/m,桥面系p2=6.29kN/m,主桁架p3=14.51kN/m, 联结系p4=2.74kN/m,检查设备p5=1.02kN/m, 螺栓、螺母和垫圈p6=0.02(p2+ p3+ p4),焊缝p7=0.015(p2+ p3+ p4); (2)纵梁、横梁计算 纵梁(每线)p8=4.73kN/m(未包括桥面),横梁(每片)p9=2.10kN/m。 6风力强度W0=1.25kPa,K1K2K3=1.0。 7工厂采用焊接,工地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人行道托架采用精制螺栓,栓径均为22mm、孔径均为23mm。高强度螺栓设计预拉力P=200kN,抗滑移系数μ0=0.45。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Winpcap的网络流量统计分析 指导教师:张伟 目录 第一章总体设计 一、实体类设计 --------P3 二、功能类设计 --------P3 三、界面设计 --------P3

第二章详细设计 一、实体类实现 --------P4 二、功能类实现 --------P4 三、界面实现 --------P5 第三章源代码清单及说明 一、CaptureUtil.java --------P7 二、MyPcapPacketHandler.java --------P9 三、PacketMatch.java --------P9 四、Windows.java --------P13 第四章运行结果 --------P19 第五章心得体会 --------P21 第一章总体设计 一、实体类设计 TCP、UPD、ICMP、ARP、广播数据包五个包的数据结构设计 二、功能类设计 (1)网卡获取 (2)包的抓捕

(3)包的处理 三、界面设计 (1)布局 (2)按钮功能连接 第二章第二章详细设计 一、实体类实现 TCP、UPD、ICMP、ARP、广播数据包五个包的数据结构设计。 本程序采用Java编写,基于win10pcap。Win10pcap是winpcap在win10系统上的适用版本。Java对于winpcap使用jnetpcap进行支持。对于TCP、UPD、ICMP、ARP、广播数据包五种类型的包,在jnetpcap的jar包中大部分已经封装好了相关的实体类型。对应如下:ARP 实体类:https://www.360docs.net/doc/af4426976.html,work.Arp; UPD 实体类:https://www.360docs.net/doc/af4426976.html,work.Icmp;

中南大学课程设计车间照明系统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车间动力及照明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目录 摘要 (3) 1设计任务 (4) 1.1设计题目 (4) 1.2设计要求 (4) 1.3设计依据 (4) 2车间变电所负荷计算 (5) 2.1车间负荷计算 (5) 2.2 无功补偿计算 (8) 3车间变电所系统设计 (9) 3.1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确定 (9) 3.2车间变电所的所址和型式 (11) 3.3车间变电所主接线方案设计 (12) 3.4短路电流的计算 (14) 3.4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 (16) 3.5电缆型号与敷设方式选择 (20) 4二次回路与继电保护 (23) 4.1二次回路方案的选择 (23) 4.2二次回路方案的选择与继电保护的整定 (24) 4.3变电所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 (26) 4.4变电所电气照明 (28) 4.5车间配电线路布线方案的确定 (28) 4.6线路导线及其配电设备和保护设备的选择 (29) 5结束语 (33) 6参考资料 (34)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车间动力及照明设计 摘要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社会生产和生活对电能供应的质量和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次设计的题目为车间动力及照明的设计,考虑到题目的条件,决定采用建立车间变电所的方式给车间动力及照明供电。 因此,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工作为车间变电所的设计。一个安全、经济的变 电所,是极为重要的。次车间的供电设计包括:负荷的计算及无功功率的补偿;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型式的确定;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选择;进出线的选择;短路计算和开关设备的选择;二次回路方案的确定及继电器保护的选择和整定;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的设计;车间配电线路布线方案的确定;线路导线及其配电设备和保护设备的选择;以及电气照明的设计。最后用autoCAD 给出了 电路图的绘制。

中南大学制造工程训练试卷一

中南大学制造工程训练试卷(一) 1、空气锤的规格以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2、常用的手弧焊设备有两类: _______________弧焊变压器与_______________弧焊发电机; 3、焊缝的缺陷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几种; 4、常用的特种铸造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等几种; 5、MEM350熔融挤压成形制造的成形材料为___________ ,成形温度为___________, 每层成形厚度为___________ ; 6、传统制造采用___________ 法制造实体或零件,而快速成形制造技术采用___________法制造实体或零件; 7、在逆向工程系统中,测量点资料的设备按探头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两种; 二、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标记“√”,不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标记“×”:(10分) 1、透气性太差的型砂易使铸件形成气孔;( ) 2、型砂强度过高,阻碍铸件收缩,而使铸件产生过大的应力或裂纹;( ) 3、起模时在模样周围刷水可提高型砂的可塑性;() 4、将内浇口开设在铸件的薄壁处,有利于铸件同时凝固和收缩, 防止铸造应力() 5、型芯的主要作用是获得铸件的内腔;( ) 6、面砂的强度,耐火性等性能要求较高;( ) 7、锻造时,加热温度越高,钢材的可锻性越好;() 8、真空注型快速制造所用的液体材料必须在真空条件下进行脱泡处理;() 9、氧气切割简便易行,适合于所有的金属;() 10、焊接件产生应力,是因为工件局部受热温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三、下列各题均有三个可供选择的答案,请你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10分) 1、型砂的耐火性差,造成铸件( ); A、气孔; B、粘砂; C、冷隔; 2、型砂中加锯木屑是为了改善型砂的( ); A、耐火性; B、退让性; C、强度;

钢桥课程设计

《钢桥》课程设计任务书《钢桥》课程设计指导书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道桥教研室 指导老师:赵建锋 2010年12月

《钢桥》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单线铁路下承式简支栓焊钢桁架桥上部结构设计 二、设计目的 1. 了解钢材性能及钢桥的疲劳、防腐等问题; 2. 熟悉钢桁架梁桥的构造特点及计算方法; 3. 通过单线铁路下承式简支栓焊钢桁架桥上部结构设计计算,掌握主桁杆件内力组合及计算方法;掌握主桁杆件截面设计及验算内容; 4. 熟悉主桁节点的构造特点,掌握主桁节点设计的基本要求及设计步骤; 5. 熟悉桥面系、联结系的构造特点,掌握其内力计算和强度验算方法; 6. 熟悉钢桥的制图规范,提高绘图能力; 7. 初步了解计算机有限元计算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 三、设计资料 1. 设计依据: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 2.1-2005) 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008) 钢桥构造与设计 2. 结构轮廓尺寸: 计算跨度L= m ,节间长度d= 8 m ,主桁高度H= 11m ,主桁中心距B= 5.75m ,纵梁中心距b= 2.0m 。 3. 材料:主桁杆件材料Q345qD ,板厚≤40mm ,高强度螺栓采用M22。 4. 活载等级:中-活载。 5. 恒载: (1)主桁计算 桥面m kN p =1,桥面系m kN p =2,每片主桁架m kN p = 3, 联结系m kN p =4; (2)纵梁、横梁计算 纵梁(每线) m kN p = 5 (未包括桥面),横梁(每片) m kN p = 6。 6. 风力强度0.1,25.13212 0==K K K m kN W 。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_课程设计报告

中南大学 《C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课题名称: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专业电气信息 学生姓名舒畅 班级0914 学号0909091424 指导教师穆帅 完成日期2010年7月10日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目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 2 设计内容与要求 (1) 3 主要技术指标及特点 (2) 3.1 登录界面显示 (2) 3.2登记学生资料 (4) 3.3保存学生资料 (5) 3.4 删除学生资料 (6) 3.5修改学生资料 (7) 3.6 查询学生资料 (8) 3.6统计学生资料(自加功能) (8) 3.8对学生资料进行排序 (9) 3.9程序主要代码 (9) 4 设计小结 (31)

成绩管理系统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加深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C语言应用程序的开发方法和步骤; 2.进一步掌握和利用C语言进行程设计的能力; 3.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4.初步掌握开发一个小型实用系统的基本方法; 5.学会调试一个较长程序的基本方法; 6.学会利用流程图或N-S图表示算法; 7.掌握书写程设计开发文档的能力(书写课程设计报告)。 2 设计内容与要求 设计内容:成绩管理系统 现有学生成绩信息,内容如下: 姓名学号 C 数学英语 shuchang 12 99 98 99 jiutian 32 87 68 87 changzi 33 98 89 99 jiutia 13 7 43 45 设计要求: ?封面(参见任务书最后一页) ?系统描述:分析和描述系统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功能模块结构:包括如何划分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之间的结构图,以及各模块 的功能描述; ?数据结构设计:设计数据结构以满足系统的功能要求,并加以注释说明; ?主要模块的算法说明:即实现该模块的思路; ?运行结果:包括典型的界面、输入和输出数据等; ?总结: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及体会、收获、

中南大学 钢结构 课程设计

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一、设计资料 1.设计条件 某厂一操作平台,平台尺寸16.000×12.000m,标高4.00m,平台梁柱布置图如图1所示。该平台位于室内,楼面板采用压花钢板,平台活载按2.0kN/m2考虑。设计中仅考虑竖向荷载和活载作用。 2.设计要求 (1)板的设计(板的选择、强度验算、挠度验算) (2)选一跨次梁设计(截面设计、强度验算、刚度验算) (3)选一跨主梁设计(截面设计、强度验算、刚度验算) (4)柱的设计(截面设计、整体稳定性验算) (5)节点设计(主梁与柱的连接、主次梁的连接) (6)计算说明书,包括(1)~(5)部分内容 (7)绘制平台梁柱平面布置图、柱与主次梁截面图、2个主梁与柱连接节点详(边 柱和中柱)、2个次梁与主梁连接节点详图(边梁、中间梁)、设计说明。(2# 图纸一张),

二、设计方案 1、板的设计 (1)确定铺板尺寸 使用压花钢板,厚度取15mm ,密度为37.85/kg m (2)验算板的强度和挠度 ①铺板承受的荷载 恒载标准值:37.859.815101 1.154/k g kN m -=????= 活载标准值: 3.01 3.0/k p kN m =?= 荷载总标准值: 1.154 3.0 4.154/k k k q g p kN m =+=+= 恒载设计值: 1.154 1.2 1.385/g kN m =?= 活载设计值: 3.0 1.2 4.2/p kN m =?= 荷载总设计值: 1.385 4.2 5.585/q kN m =+= 根据规范,6000 421500 b a = =>,1230.1250,0.0375,0.095,0.1422a a a β==== 因为1213,a a a a >> 所以22max 10.1250 5.585 1.5 1.571x M M a qa kN m ===??= ②验算强度及挠度 强度验算: 3 22max max 22 66 1.5711034.91/215/1.215 x M N mm N mm t σγ??===

工程训练总结报告

工程训练实习总结报告 课程:工程训练D/E班级: 工程训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对于多年来只基于理论学习而很少参与实践的我们来说,工程训练是一门培养我们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在课程中,老师短短十几分钟高效率讲课,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和有效地训练。这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掌握机械设备相关的基本步骤,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总之,通过此次工程训练的学习让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有了提高。 工程训练中安全最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上工程训练要统一穿军训服。不穿拖鞋,凉鞋。女同学的长发还需卷起,戴上安全帽。实习时要认真听老师讲解,仔细观察老师的示范,操作设备是要胆大心细,认真遵守各类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这些基本要求确保了我们工程训练中的人身安全。 在工程训练课程中,数控车削,数控铣削,数控切割都是比较现代电气化,自动化的设备。这几个工程训练主要学习任务就是编写程序。这几个工程实验编写的程序都是十分相近的,编写的程序都有固定的模式。这些实验是我对数控机床有了全面的认识。 在工程训练中最具有挑战性的实验是铸造实验,铸造工程训练操作比较复杂,容易因细节失败。我们组就因为某个细节的疏忽最终没能达到老师的要求。老师先讲解了铸造的过程及注意事项,然后重点演示了铸造实验的整个工程。老师演示完后,我们头脑都快懵了。接

下来就该我们自己动手操作。首先进行砂子的筛选,砂是专门用于铸造实验的。我们先用筛子将砂分选出细颗粒,将下砂箱放在平台上,将飞机的上半模具放入。用细砂将小飞机掩埋用手按紧,再用铲子铲砂填满,一边填一边用捣砂锤沿砂箱四周将砂压紧。砂不能压的太紧,但也不能太松,要均匀压实。填满后,将砂刮平于砂箱。然后将下砂箱翻转后来。将飞机模具的下半部与上部合在一起。在砂表面均匀的撒下另一种砂。用毛刷清理模具表面的分型砂砂粒,再将上砂箱放上,在相应位置放入直浇道棒与通气孔棒。填满砂。,再用通气针沿通气孔边缘下插形成许多通气小孔。再用湿润的粘土,在上下砂箱接缝处做一个标记,用刀接缝画一条横线,再竖向画3条竖线。然后取出模具,将上下砂箱分离,竖直向上迅速将上砂箱抬起。取出模具时要小心避免砂型垮塌或被破坏。当模具腔内有砂粒时,需用工具将其取出,以免形成的铸件表面有砂眼。最后将上砂箱与下砂箱按标记准确合型,灌入铝水,冷却后取出。将多余部分锯掉,整个实验就完成了。 通过工程训练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我熟悉了一些常用数控设备和基本的工艺知识,,增强了我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提高了综合素质,提高了团队合作与助人为乐的意识。最后,感谢老师们的认真、悉心地谆谆教诲,感谢同学的热情帮助。 姓名: 学号: 年月日

钢桥课程设计48米单线铁路下承式栓焊简支梁主桁设计

48米单线铁路下承式栓焊简支梁主桁设计

目录 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资料----------------------------4 二、钢梁上部总体布置及尺寸拟定--------------------------4 1、钢桁架梁桥的优缺点--------------------------4 2、设计假定和计算方法---------------------------4 3、主桁杆件截面选择---------------------------5 4、节点设计原则---------------------------5 5、设计思路和步骤----------------------------5 6、参考文献 ----------------------------6 第二部分设计计算书 一、打开软件-----------------------------------7 二、创建模型-----------------------------------7 1.设定造作环境-----------------------------------7 2.定义材料和截面-----------------------------------7 3.建立节点和单元-----------------------------------8 4.输入边界条件-----------------------------------8 5.输入荷载(1)——加载自重--------------------------------9 6.运行结构分析(1)-----------------------------------10 7.查看结果-----------------------------------10 8.输入荷载(2)——活载添加-------------------------------12 9.运行结构分析(2)----------------------------------13 10.查看结果-----------------------------------13 三、主力求解-----------------------------------14 1.冲击系数-----------------------------------14 2.活载发展均衡系数-----------------------------------14

中南大学C++课程设计实践报告!

中南大学 本科生课程设计(实践)任务书、设计报告 (C++程序设计) 题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 年月日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关键字:学生成绩 MFC 编写系统 内容:定义一个结构体,存放下列信息: 学号、姓名、性别、系名、班级名、成绩等 1.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开发设计思想 要求: 一:数据输入:输入学生的相关信息,若用户输入数据或信息不正确,给出“错误”信息显示,重复刚才的操作;至少要输入10个学生的数据;可以随时插入学生信息记录; 二:每个学生数据能够进行修改并进行保存; 三:可以根据学号或者姓名删除某学生数据; 四:查询模块要求能按学号,按姓名,按班级等条件进行查询; 五:界面要求美观,提示信息准确,所有功能可以反复使用。 学生成绩管理程序从总体设计方面来看,基本的功能包括主控模块,数据输入模块,数据修改模块,数据查询模块等。 设计模块图:

2.系统功能及系统设计介绍 详细设计: 对于总体设计说明的软件模块,进一步细化,要说明各个模块的逻辑实现方法。下面逐个说明。 主控模块:主要完成初始化工作,包括屏幕的初始化,显示初始操作界面。初始界面中主要包括功能的菜单选择项。 输入处理:利用链表技术输入多名学生的数据,直到输入学生的学号以“@”开头,则结束数据的输入。程序运行流程图如下:删除处理:利用链表技术删除某学号的学生成绩信息,如果找到该学号则进行删除,否则输出“未找到”的信息。程序运行流程图略。 查找处理:利用链表技术根据学生学号或姓名等方式查找某学号

的学生成绩信息,其程序流程图略。 排序处理:利用链表技术根据学生学号对学生数据进行排序,其 部分源代码如下:/***********xuesheng.c***********/ /******头文件(.h)***********/ #include "stdio.h" /*I/O函数*/ #include "stdlib.h" /*其它说明*/ #include "string.h" /*字符串函数*/ #include "conio.h" /*屏幕操作函数*/ #include "mem.h" /*内存操作函数*/ #include "ctype.h" /*字符操作函数*/ #include "alloc.h" /*动态地址分配函数*/ #define N 3 /*定义常数*/ typedef struct z1 /*定义数据结构*/ { char no[11]; char name[15]; char sex[5]; char major[15]; char class[15];

中南大学轨道工程课程设计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 直线尖轨直线辙叉 60kg钢轨12号单开道岔平面布置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第一部分 设计任务与要求 1. 确定转辙器主要尺寸 2. 确定辙叉和护轨几何尺寸 3. 选择导曲线半径 4. 计算道岔主要几何尺寸 5. 导曲线支距计算 6. 配轨计算 7. 配置岔枕 8. 绘制道岔总平面布置图 第二部分 设计资料 一、轨道条件 钢轨60kg/m ,标准长度12.5m ,区间线路轨枕根数:1760根/公里,道岔类型:钢筋混凝土Ⅱ。 二、道岔型式 (1)转辙器 直线尖轨,跟端支距mm y 1440 ,跟端结构为间隔铁夹板连接, 夹板l =820mm

(2)辙叉及护轨 直线辙叉,N =12,辙叉角'''49454o =α,辙叉趾距mm n 2127=,辙叉跟距 mm m 3800=。 (3)导曲线 圆曲线形,不设超高。 三、物理参数: 动能损失允许值:220/65.0h km =ω 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容许值20/65.0s m =α 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时变率容许值30/5.0s m =ψ 四、过岔速度 侧向过岔速度要求:h km V s /45= 五、道岔中的轨缝值 尖轨跟端及辙叉趾端轨缝为6mm ,其余为8mm 。 第三部分 提交资料 1.计算说明书; 2.图纸; 3.如果计算说明书和图纸有电子版,需提交一份电子版。 第四部分 设计计算 一、确定转辙器的几何尺寸 1、计算尖轨长度

尖轨转折角''66.35'114565.0arcsin arcsin 0?==???? ??=s V ωβ 根据设计资料:跟端支距:mm y 1440= 则尖轨长度为:()mm y l 46.8037' '66.35'11sin 144 sin 00=?== β 根据尖轨长度的取值原则,采用接近于计算长度的整数长度,所以取 mm l 80500= 则对应的尖轨转折角''9.29'118050144 arcsin ?=?? ? ??=β 2、计算基本轨尖端前部长度 由设计资料可知mm q 2646= 3、计算基本轨后端长度'q 整个基本轨取为一个标准轨长即L=12.5m ,则: ()mm l q L q 29.1805''9.29'11cos 8050264612500cos 0'=??--=--=β 二、确定辙叉及护轨的几何尺寸 1、确定趾距n P 和跟距m P 根据设计资料知辙叉角''49'454?=α 前端长度n =2127mm 所以:趾距mm n P n 79.1762''49'454sin 212722sin 2=???=?? ? ??=α 后端长度m =3800mm 跟距mm m P m 84.3152sin 2=?? ? ??=α 2、计算护轨工作边延展长度 护轨工作边延展长度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中南大学工程训练报告15

自动化工程训练 —基于MATLAB的电力电子系统仿真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仿真内容:三相桥式整流电路 班级姓名:自动化0801 肖娉 学号:0909080320 指导老师:桂武鸣老师 日期:2011.08.29--2011.09.09

电力电子技术综合了电子电路、电机拖动、计算机控制等多学科知识,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由于电力电子器件自身的开关非线性,给电力电子电路的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和困难,一般常用波形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仿真技术为电力电子电路的分析提供了崭新的方法。 本次工程训练的目的是初步掌握在MA TLAB/Simulink环境下电力电子系统的仿真。通过为期两周的学习,掌握一些MA TLAB的基础、Simulink环境和模型库、电力电子器件模型、变压器和电动机模型等。 MATLAB是一种科学计算软件,它是一种以矩阵为基础的交互式程序计算语言。SIMULINK是基于框图的仿真平台,它挂接在MATLAB环境上,以MATLAB的强大计算功能为基础,以直观的模块框图进行仿真和计算。 本文主要以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为基础,完成了对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带电阻、阻感、反电动势、直流电机负载的建模与仿真,并且给出了仿真结果波形,同时根据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证实了该方法的简便直观、高效快捷和真实准确性。

前言 第一章MATLAB/Simulink仿真的目的与意义 (1) 第二章MATLAB/Simulink的基础知识 (2) 2.1 MATLAB基础 (2) 2.1.1 MATLAB语言的功能 (2) 2.2.2 MATLAB集成环境 (3) 2.2 Simulink仿真基础 (5) 2.2.1 Simulink的模块库介绍 (6) 2.2.2 SimPowerSystems的介绍 (6) 2.2.3 Simulink部分模型介绍 (7) 2.2.4 Simulink仿真运行 (8) 第三章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的仿真 (10) 3.1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 (10) 3.1 电阻、阻感和反电动势负载 (11) 3.2 直流电机负载 (16) 3.2.1 整流状态 (16) 3.2.2 有源逆变状态 (18) 第四章心得体会 (21) 参考文献 (23)

西南交大钢桥课程设计讲解学习

第二章 主桁杆件内力计算 第一节 主力作用下主桁杆件内力计算 1恒载 桥面 p 1=10kN/m ,桥面系p 2=6.29kN/m,主桁架 p 3=14.51,联结系p 4=2.74kN/m , 检查设备 p 5=1.02kN/m , 螺栓、螺母和垫圈 p 6=0.02(p 2+p 3+p 4),焊缝 p 7=0.015(p 2+p 3+p 4) 每片主桁所受恒载强度 P=[10+6.29+14.51+2.74+1.02+0.02(6.29+14.51+2.74)+0.015(6.29+14.51+2.74)]/2 =17.69 kN/m , 近似采用 p =18 kN/m 。 2 影响线面积计算 (1)弦杆 影响线最大纵距12 l l y lH ?= 影响线面积12 l y Ω=? A1A3: 1218.4273.68 18.42,73.68,0.2, 1.16492.112.664 l l y α-?==== =-? ()1 92.1 1.16453.582 Ω=??-=-m E2E4:1227.6364.47 27.63,64.47,0.3, 1.52792.112.664 l l y α?==== =? 1 92.1 1.52770.332 Ω=??=m 其余弦杆计算方法同上,计算结果列于表中。 (2) 斜杆 ' '22 11,,sin sin l l y y l l θθ=?=?

1 1.236 sinθ === ()() ''' 1212 11 , 22 l l y l l y Ω=+?Ω=+? 式中' 111 1 ''' 1 88 , l l l y l y y y y y - === + E0A1: 12 82.89 9.21,82.89,0.1, 1.236 1.11 92.1 l l y α ====?= 1 92.1 1.1151.23 2 Ω=??=m A3E4:' 22 55,26 55.26,29.43, 1.2360.742 92.1 l l y ===?=, ' 11 29.439.210.742 1.2360.371, 6.14 92.10.7420.371 y l ? =-?=-== + , 6.14 0.1 55.26 6.14 α== + , '' 1 3.07 9.21 6.14 3.07,0.1 27.63 3.07 lα =-=== + , () 1 6.1455.260.74222.78 2 Ω=+?=m, ()() ' 1 3.0727.630.371 5.70 2 Ω=+?-=-m, 22.78 5.7017.08 Ω=-= ∑m 其余斜杆按上述计方法计算,并将结果列于表中。 (3)吊杆 1.0 y=, 1 118.429.21 2 Ω=??=m 3恒载内力 p N p =Ω ∑,例如 02 E E:18.030.14542.54 p N kN =?= 45 E A:() 18.0 5.4497.92 p N kN =?-=- 55 A E:18.09.21165.78 p N kN =?= 4活载内力 (1)换算均布活载k

工程训练实习总结报告

工程训练实习总结报告 课程:工程训练D 班级:生医1401 在大学一年级的下学期,我学习并参加了由学校为提高在校大学生实践能力而开设的工程训练课程D。它包括有工程实践概论、车削实验、铣削实验、焊接实验、铸造实验、钳工实验、数控铣削实验、数控车削实验、数控线切割实验、自行车拆装实验。 当然,因为每个同学的选课不同,上课时间以及课程顺序都有所不同。比如我第一节课上的是钳工实验,由于第一次接触这种课程,我心里比较紧张,所以第一节课做的不是太好。而且用了很多的时间,不过最后还是做了出来,这让我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所以,从那后我便对这门学科有了好感。 通过这一系列的课程,我学到了很多,它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实际操作的能力,还有团队合作的能力、应及操作的能力等等。由于设备有限,所以我们的课程的每一个实验都是分小组进行的。我个人认为在这些实验中自行车拆装实验和铸造实验最为锻炼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而钳工实验以及焊接实验则最能提高我们的个人操作能力。钳工实验除了第一步需要合作外,其余步骤皆需我们独立完成。我们

要独立打磨出一个螺丝钉,而这都是以前不曾接触过的。甚至有一些不小心的同学在打磨的时候伤到了自己的手。焊接实验则有些惊心动魄,看着那些飞射的火花,开始做的时候总是畏首畏尾的,导致训练并不顺利。不过好在我们独立练习的时间较长,因此最后放开了,所以,成绩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而自行车拆装实验和铸造实验算是我印象最深的两次实验了。因为这两次实验都让我体验到了团队的宝贵,在实验过程中每个人都非常认真而用心,而实验后的成就感也让每个人由衷的感到开心。比如自行车拆装实验,我们是四个人一组,在看完讲解视频和老师的教学后,我们四个人拆前轮的、拆龙头的、拿工具的,一下就忙碌开来。所以我们完成的也很快,不在最后装自行车的时候就没有这么顺利了,因此我们完成的总时间算比较长的了。而在铸造实验中,我们是两个人合作。这次合作遇到了一些问题,因为铸造实验的难度较大且步骤复杂,所以我们两个都不能完整的记住每一个步骤,所以我们会讨论而导致分工并不算太好。一开始还出现了错误,不过还好的是因为我们的谨慎,沙模型一次性就做成功了。之后,我们还给其他同学提供了一些帮助。我想,每一位同学都或多或少的会有一些感悟,一些收获。 当然,这里面其实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是我们学生,许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