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2020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2020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知能演练提升

1.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

第一次击败了美国。”结合下图判断,这一“转折点”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取得外交胜利

B.中国代表团促使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2.下表为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中国所得支持票的统计。小明同学对此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其中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中国所得支持票不断增加

B.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C.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呼声越来越高

D.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70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下图是1949—2009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关系的改善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万隆会议的召开

4.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70年代初期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下列事件中,影响美国人对中国印象发生这种变化的是()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美国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材料三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1)材料一中,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2)20世纪70年代,为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的事件有哪些?

(3)分别列举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一个国家调整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美国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地想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里。政治上,实行所谓遏制加孤立的政策……经济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军事上,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武装侵略和军事包围……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摘编自《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2000)》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中国北京的机场。尼克松走下飞机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周恩来伸出手。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恳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材料三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经济体最主要的年度磋商机制。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中美代表就60多个议题展开磋商。中美两国就战略、经济、人文三方面达成约300项合作成果。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对付新生的中国。

(2)材料二反映的是发生于1972年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

7.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外交活动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更离不开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探究问题。

材料一1971年10月25日,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

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进行表决。当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

的结果出来时,会场上沸腾了。很多国家的代表欢呼、鼓掌、拥抱,向中国表示祝贺,有的非洲代表高

兴得跳起舞来。11月15日,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受到热烈欢迎。

(1)材料一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胜利对中国有何意义?

材料二周恩来总理当年对美国总统尼克松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尼克松后来回忆与周恩来首次握手时也感慨地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2)中美“25年没有交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简述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阶段的标志。

材料三1981年中国当选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人权委员会成员国。

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次派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1996年中、俄等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确立了定期会晤的“上海五国机制”,后来发展为上海合作

组织。

2001年我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3)依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在新时期参与国际事务的主要表现。这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交事业经历了“逆境逢生”到“走向世界舞台”,再到“朋友遍天下”艰难而辉煌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事业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D

2.D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是在1971年,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3.B

4.C题干材料中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发生变化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其原因是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逐渐加深。故选C项。

5.参考答案(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区域性组织:亚太经合组织。

(4)维护国家根本利益。(意思相近即可)

6.参考答案(1)政治上实行遏制加孤立政策;经济上进行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军事上实行武装侵略和军事包围。

(2)尼克松访问中国。

(3)从对抗到实现关系正常化,再到努力建设积极合作协调的中美关系。

7.参考答案(1)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原因:美国长期以来坚持敌视中国的政策。标志: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3)表现:参加联合国事务,开展多边外交。作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4)因素: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16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外交事业重大发展的过程及其原因和表现掌握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获取信息指导学生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探索归纳指导学生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外交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理解其原因,并与现实比对,以史鉴今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许多国家争取与我国建交的热潮,证明美国原先“遏制中国”而进行外交封锁的僵局已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值得炎黄子孙引以为荣开放观念重视外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加入wto等外交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统一大业的进展,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教学重点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改善,两过逐渐走向“双嬴”教学难点中美关系改善和中国外交成就辉煌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复习旧课,讨论回

答:周恩来在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有哪些主要贡献?(a.访问印度、缅甸,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参加万拢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出席日内瓦会议,进行积极的外交努力,促成一系列和平协议的签定。)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周恩来“改变了万隆会议的航程”,又在日内瓦会议上努力缓和了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局势,连美国的代表史密斯都被感动了。周恩来当时就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后来继续作出很多贡献,不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且有助于联合国处理国际关系中的棘手问题。1976年1月9日,周恩来的逝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损失,也是世界人民的损失,所以联合国大厦在那一天破天荒地降了半旗。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盛赞周恩来:“他卓有成效地管理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己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女;他为中国巨大的国民经济殚精竭虑,不知经手过多少钱财,却没有在外国银行里给自己存人一分钱……”周恩来在最后的岁月里,带病进行了哪些意义重大的外交活动?他所开创的新中国外交事业后来又有怎么样的发展?请大家阅读课文。(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中美关系正常化1原先美国怎样敌视新中国?(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政治上孤立。)·教师

【精品】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教案及测评试卷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和三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掌握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 2.理解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的原因;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遵义会议前后红军所面临的不同革命形势,把握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让学生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展的艰难历程,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 2.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认识“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 3.体会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危机关头力挽狂澜的伟大魄力,感受伟大的人格力量。 【教学重点】 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 【教学难点】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激动人心的战斗就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我们的红军历尽千山万水,经过千辛万苦,就要到达陕北,毛泽东主席心潮澎湃,豪情万丈地写下了《长征》这首壮丽的诗篇。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1935年10月,红军主力终于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都被红军粉碎。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2.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敌人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企图一举消灭红军。毛泽东果断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多数同志的支持。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3.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4.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过雪山草地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挥师北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红军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走过茫茫草地,突破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说课稿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下面我对今天所做的这一节课进行简单说课。 一、教材内容 我今天所选讲的内容,是历来考试的热点专题——外交。本课属于人教版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承接了上一节新中国的外交事业的开始,从70年代的外交一直讲到改革开放以来,梳理了中国在这一时期的外交大事件。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自学、合作学习的能力,欠缺的是对知识的分析、运用的能力。因此我们政史教研组的高效课堂模式,就是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希望能够尽快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政史学科的教学质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等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中日两国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过程与方法:大量运用历史图片等,让学生通过直观、感性的材料近距离地感悟历史;让学生查阅资料,利用补充材料,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外交事业的成就来源于祖国的强大,激发热爱祖国、立志学习、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70年代、2001年我国外交关系重大发展的基本史实。 2、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问题式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六、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知识脉络。 2、合作探究部分,利用幻灯片展示图片,文字,视频等生动直接的资料,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思考相关问题,发散学生的多角度思维,来完成对重难点知识的进一步的深化、理解。 3、拓展延伸部分,是对本节知识的归纳总结升华。其中对比新旧外交,分析我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出的启示。是对学生情感目标的培养和对知识的整合;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未来外交发展的看法?是对学生情感目标的落实和所学知识的运用。 4、通过简易顺口溜进行本节知识的小结,让学生快速的回顾、记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 5、课堂检测布置了五道选择题和一道表格题,对基础知识进行了检测巩固。 6、最后是留出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对本节知识当堂消化。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说课稿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外国语初级中学高星 【教材分析】 (1)说教材地位,为学习打底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是八(下)第五单元第三课,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了解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这为本课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本课承接15课,着重介绍了70年代及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交成就,它和本单元其它两课一起概述了新中国国防建设和外交的成就。 (2)说教学目标,为学习立靶 根据课程标准和中考要求,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内容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外交事业重大发展的过程及其原因和表现;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历史事件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探询答案。指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自古至今对外交往的变化,理解其原因,并与现实比对,以史鉴今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新中国在外交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上进心;增强学生坚持改革开放、面向世界和未来、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现代意识;通过学习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学情分析】为学习找路 通过一年半的历史学习,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外交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各个时期外交政策变化的依然不易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并从中主动发现问题、运用史料探询答案。训练学生善于从复杂的史料中归纳和整理有效信息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为学习架桥 (1)说教法 采用“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和“材料导读式”教学模式 (2)说学法 1、提供相关材料、图片、影视资料等,训练学生掌握从各位资料中采集有效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让学生查阅资料,利用补充材料,设计开放性试题,引入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说教学准备】布置课题 提供网络信息,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搜集资料 1.搜集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相关资料; 2.搜集中日建交相关资料; 3.搜集2001年上海APEC会议相关资料。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https://www.360docs.net/doc/af4659617.html,/ ②中美关系30年图片展:https://www.360docs.net/doc/af4659617.html,/chn/c233.html ③中美关系https://www.360docs.net/doc/af4659617.html,/china/https://www.360docs.net/doc/af4659617.html,/chinese/HIAW/94034.htm 【说教学流程】使“学习”上场 (一)、创设情境,回顾旧知 (展馆一)引导学生进行网上游览,参观新中国外交事业成就陈列馆,请同学扮演历史讲解员,回顾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以巩固旧知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导入新课,学习新知 (展馆二)实物展示两份70年代的人民日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提出问题:两份旧报纸刊登的是新中国进入七十年代以来在外交上取得的哪些成就,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陈列馆展厅二,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图片,让学生了解七十年代重要的外交事件,由此引入新课的学习。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范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范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精选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能列举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了解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重大外交成就的原因,培养分析能力,认识到新中国国力的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尼克松访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学习难点: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1、阅读“中美关系正常化”一目,完成下列问题: (1)、归纳中美关系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正常化的? (2)、结合教材第80页第一段小字部分,分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1)、年月日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分析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意义。 (3)、年,日本首相访华,中日两国建交。 3、阅读“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一目,完成下列问题:

(1)、年,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这是我国近今举办的规模最大、款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2)、思考举办这次会议的原因是什么? 二、合作交流: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的成果。 三、拓展延伸:小组讨论归纳新中国取得重大外交成就的原因? 四、系统总结: 小组讨论制作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大事年表。 五、当堂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精选教案二 一、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知识目标:了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背景,出现转机的原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中美关系改善过程中的三件大事;掌握中国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日建交的时间;掌握上海APEC会议的 时间、届次、主题及意义。 情感目标:《外交事业的发展》是第五单元第三课内容,它包含了本单元三节重点内容即尼克松访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 位和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会议。它概述了新中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 的成就,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尊严和国际上尊重。它有利于培养学生 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意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以后,对于新中 国初期我们国家所面临的外交形势已经有所了解。但是这些内容跟 他们现在所接触的国际形势有比较大的反差,往往会产生不理解。 但是也正式这种反差能激起学生学习这部分历史的兴趣,从他们的 疑问入手,结合现实,深入探讨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和取得这些成 就的原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三、教学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讲解法 六、新课讲授

导语: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要对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中国商务部随即做出回应。我们要争分相对,对美国进口的33亿商品加征关税。中美贸易战拉开序幕。贸易战必然反映到政治领域。3月25日我们的邻国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访问中国。中朝友谊牢不可破。今年2018年,是中美建交39周年。忆往昔,曾经水火不容的两个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虎视眈眈二十余年,那么,又是怎样的国际风云改变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首先展示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的恢复;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定、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 2.过程与方法:阅读史料,分析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讲述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使学生认识到新时期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础上,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方针,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中国也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自主学习:1、找出70年代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三项重大成就 2、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和实现正常化分别是什么时候? 3、改革开放后我国全方位外交的表现 (三)、自学交流:1、中美关系改善的转机出现在() A.20世纪50年代中期B.20世纪50年代初期 C.20世纪60年代中期D.20世纪70年代初期 2、标志着中美两国二十多年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是() A.第一个美国代表团访华B.1971年基辛格访华 C.1972年尼克松访华D.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 A.第24届联大B.第25届联大 C.第26届联大D.第27届联大 4、英文缩写APEC代表的国际组织是() A.亚太经合组织B.亚洲开发银行 C.世界卫生组织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四)、探究一: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何时哪一届恢复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单元导读 本单元主要从新中国的国防和外交上讲述新中国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以在战争的废墟上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国防力量。特别是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在极其薄弱甚至空白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铸造了守卫祖国安宁的钢铁长城。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艰难的国际环境,我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相继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方针,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到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通过努力,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先后与日本和美国建交,由此,与我国建交的国家纷纷而来。改革开放后,我国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活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主题与课时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七课(1课时)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学习目标 1、掌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日建交的相关史实。 2、了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掌握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 3、了解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体会外交是利益的博弈,理解新时期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的大国责任。 评价任务 1.完成评价任务一、(检测目标1) 2.完成评价任务二、(检测目标2) 3.完成评价任务三、(检测目标3)

资源与建议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在前一课,学生已经了解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这为本课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本课紧承上一课的内容,是上一课内容的继续和延伸,着重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及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交成就,它包含了本单元三个重点内容:中美、中日建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及中国全方位的外交所取得成就。它和本单元其它两课一起概述了新中国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意识,懂得外交事业的发展源于国力的增强。 重点: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 难点: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学习过程 第一篇章中国范儿之扬眉吐气 复习导入(温故而知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学习任务评价一: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文P85页,准确说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间、会议、结果和意义?(指向学习任务一)

初中八年级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Lessons from "Development of Diplomatic Cause"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16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 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外交事业重大发展的过程及其原因和表现 掌握 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获取信息 指导学生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 探索归纳 指导学生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外交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理解其原因,并与现实比对,以史鉴今

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国情感 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许多国家争取与我国建交的热潮,证明美国原先“遏制中国”而进行外交封锁的僵局已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值得炎黄子孙引以为荣开放观念重视外交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加入wto等外交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统一大业的进展,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改善,两过逐渐走向“双嬴”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改善和中国外交成就辉煌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复习旧课,讨论回答:周恩来在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有哪些主要贡献? (a.访问印度、缅甸,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参加万拢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出席日内瓦会议,进行积极的外交努力,促成一系列和平协议的签定。)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周恩来“改变了万隆会议的航程”,又在日内瓦会议上努力缓和了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局势,连美国的代表史密斯都被感动了。周恩来当时就为新中国赢得了

历史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知识要点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时间: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 原因:1、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2、亚非国家对中国的支持3、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4、中国正确的外交政策等 意义:对中国: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理 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世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加强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 业的发展。 二、中xx建交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过程:1、1971年乒乓外交2、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3、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开始走向正常化。 4、1979年,中xx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三、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四、全方位外交 表现(熟读) :1、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2、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中国还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4、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外交格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作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使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新教案设计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红军长征的路线及长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意义;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取得胜利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以长征路线为线索,加深对长征过程的了解;利用文学影视作品的感染力,让学生感知历史,形成历史概念,认识时代特征。通过分析遵义会议的作用及影响,形成对历史史实的正确理解与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深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崇高感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遵义会议 教学难点:长征的意义和长征精神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地球上的红飘带》)这是坐落在甘肃会宁的长征纪念雕塑,雕塑的名称是《地球上的红飘带》。在红军长征的漫漫征途中,矗立着一个又一个这样的纪念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回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瞻仰革命的丰碑,感受伟大的长征精神!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教师讲解: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2.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歌曲——《突破封锁线》 3.教师讲解: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敌人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拼死冲杀,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但8万多人只剩下3万多人。 4.出示材料:正是在这危急关头,毛主席挽救了红军。他力主放弃合二、六军团的企图,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争取主动,打了几个胜仗,使部队得以稍事休整。他的主张得到大部分同志的赞同,于是,部队在十二月占领湖南西南边境之通道城后,立即向贵州前进,一举攻克了黎平。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三万多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 ——刘伯承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共1课时) 第一教案-----------------------------------教材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定、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探寻答案。在总结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分析原因时,可指导学生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善于归纳其中的共性和个性。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以史为鉴。 (3)通过学习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及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课堂研究活动(讨论、集体归纳),帮助学生对课标所要求的主干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整合,加深学生对7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关系重大发展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2)大量运用历史图片,注意体验式学习,让学生通过直观、感性的材料近距离地触摸历史。让学生查阅资料,利用补充材料,设计开放性试题,引入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和各国同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使学生明确从50年代起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2)通过讲述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学生认识到新时期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础上,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方针,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中国也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 A、中美关系正常化。通过多媒体演示,认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补充材料,研究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 B、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获取信息。运用历史图片,体验历史的瞬间。设计问题,讨论,加深理解。 2、难点 A、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世界局势,从中美两国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理解这种转机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B、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通过比较旧中国外交处于无权地位与新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各种表现,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成就的取得应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教学方法】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精品教学设计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个美国队员登上中国大巴 1971年,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世乒赛开始的第二天下午,美国队员科恩一个人在练习馆练习,看到中国队排着整齐的队伍也来了。中国队开始练习时,他瞅准机会问梁戈亮,能否和他挥几拍。当年中国男队三大主力之一的梁戈亮同意了,练习大约持续了15分钟。 随后,中国代表团乘车去体育馆,车正要关门时,一个小伙子冲了上来,留着长长的褐色头发,蓝眼睛。 外国运动员一看车内坐的全是中国人,急忙转过身去。这时他运动服背后印着“U.S.A”的字样映入我们的眼帘,大家都用不安的眼光注视着他。从饭店到体育馆,汽车要走十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没有一个人和他说话。 当时,坐在汽车最后排的庄则栋,心里经过激烈斗争后,从手提包里选出一块较大的杭州织锦,和翻译一起来到他前面。“你好!欢迎你乘我们的车去体育馆。”他转过身来说:“谢谢!”“你叫什么名字?”“科恩。”“虽然美国政府对中国不友好,但美国人民是中国人的朋友,为了表示中国运动员对美国运动员的友谊,我送你一幅中国杭州的织锦留念。”庄则栋说……一次历史的偶然,开始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 2.教师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得到恢复的?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史实。 2.认识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3.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全方位外交的成就。 4.认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日益提高。 【学习重点】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 【学习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______ 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 __________ ,恢复中国安理会_______________的席位。 2.20世纪年代初,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1)1971年,__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 (2)1972年,_________访华,会见了_________,并与________举行会谈,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_____________》。 (3)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 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4.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的基 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5.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的外交布局。 二、合作探究 归纳中美关系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正常化的? 三、随堂演练 1.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1

导学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af4659617.html, 2 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及友好合作 C.中美、中日关系趋向缓和 D.中国的国际威望的进一步提高 2.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采取的政策有( ) ①封锁 ②禁运 ③包围 ④威胁 ⑤武装进攻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3. 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 ①中国重返联合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日建交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下图中两位巨人的握手标志着“一个时代过去了,另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这“两位巨人”是( ) A.基辛格和周恩来 B.尼克松和周恩来 C.卡特和周恩来 D.杜勒斯和周恩来 5.21世纪的第一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 A.上海 B.北京 C.西雅图 D.清迈 6.我国现已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你能列举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会议的相关事例吗? 四、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自主预习 1.1971 合法权利 常任理事国 2.70 (1)基辛格 (2)尼克松 毛泽东 周恩来 联合公报 (3)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7课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7课复习提纲 第一课鸦片战争 一鸦片走私 背景: ①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②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和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顽强抵制了英国工业的产品的倾销。 ③后来,英国商人发现,从鸦片走私中可以牟取暴利,于是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危害: ①鸦片对吸食者的身体和精神都有严重的损害。 ②罪恶的鸦片走私,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 政,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③③大批官僚吸食鸦片,使清政府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 削弱。 二虎门销烟 时间:1839年6月 地点:广州虎门 人物:林则徐(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 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三、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中国变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2、导火线(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3、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4、结果:1842年中国战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5、《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为通商口岸;②中国赔款2100万元; ③割香港岛给英国;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 国商定。 6、影响:①严重危害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②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③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是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失败原因:①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课时检测试卷--17-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17 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测试时间:20 分钟 一、选择题 1.1971 年中国外交取得的某一重大成就,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一“重大成就”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建交 D.中日建交 2.(2019 安徽蚌埠田家炳中学月考)1972 年尼克松访华,他下飞机后主动伸手与周恩来握手,事后尼克松写道:“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句话意味着( ) 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B.美国开始放弃干涉中国内政 C.中美关系由敌对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美两国的分歧从此消失 3.(2019 湖南岳阳汨罗弼时片区期中联考)下列外交成就或活动与周恩来有关的是( ) ①出席APEC 会议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美国开始调整对华政策的时间是( ) A.20 世纪70 年代初 B.20 世纪70 年代中期 C.20 世纪80 年代初 D.20 世纪80 年代中期 5.新中国历史上,结束中美两国20 多年的敌对状态,标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是( ) A.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C.1978 年中美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D.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6.《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之一。该周刊20 世纪70 年代某期的封面,主题为“尼克松的中国之旅”,尼克松访华意味着( ) A.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正式建交 D.中美对国际问题看法一致 7.新中国逐渐走上世界舞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新中国外交的史实,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1953 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1971 年,中国重返联合国 D.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8.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③基辛格秘密访华④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二、非选择题 9.(2019 北京师大附中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恩来在某会议上发言:“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外交事业重大发展的过程及其原因和表现 掌握 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获取 信息 指导学生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 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 探索归纳 指导学生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外交所取得的重大 成就,理解其原因,并与现实比对,以史鉴今 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国情感 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许多国家争取与我国建交的热潮,证明美 国原先“遏制中国”而进行外交封锁的僵局已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 新局面,值得炎黄子孙引以为荣 开放观念重视 外交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加入WTO等外交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 现代化建设和统一大业的进展,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改善,两过逐渐走向“双嬴”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改善和中国外交成就辉煌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复习旧课,讨论回答:周恩来在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有哪些主要贡献? (A.访问印度、缅甸,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参加万拢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出席日内瓦会议,进行积极的外交努力,促成一系列和平协议的签定。)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周恩来“改变了万隆会议的航程”,又在日内瓦会议上努力缓和了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局势,连美国的代表史密斯都被感动了。周恩来当时就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后来继续作出很多贡献,不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且有助于联合国处理国际关系中的棘手问题。1976年1月9日,周恩来的逝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损失,也是世界人民的损失,所以联合国大厦在那一天破天荒地降了半旗。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盛赞周恩来:“他卓有成效地管理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己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女;他为中国巨大的国民经济殚精竭虑,不知经手过多少钱财,却没有在外国银行里给自己存人一分钱……” 周恩来在最后的岁月里,带病进行了哪些意义重大的外交活动?他所开创的新中国外交事业后来又有怎么样的发展?请大家阅读课文。(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左边是周恩来,中间是蒋介石,右边是尼克松) 2018年,是中美建交39周年。三十九年前,在中国改革开放元年之时,中美两国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忆往昔,曾经水火不容的两个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虎视眈眈二十余年,那么,又是怎样的国际风云改变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呢? 看图片,这是一幅反映中美外交出现转圜的漫画,历史上将其称作“乒乓外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图片展示: 联合国总部前飘扬的中国国旗 2.教师提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得到恢复?

提示: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3.教师讲述:为什么要用“恢复”一词。 “二战”后期,同盟国在克里米亚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战后成立联合国,美、苏、英、法、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所以,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由于美国的蓄意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国民党集团长期窃据。直到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终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中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4.图片展示: 外交部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5.引导学生回答:它记录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精彩瞬间和辉煌成就!历史被定格在这张笑脸上。你从乔冠华的开怀大笑中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自信的笑、胜利的笑;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进一步表明美国的孤立政策失败;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目标导学二:中美、中日建交 (一)中美建交 1.教师简要介绍:中美“乒乓外交”的一些故事。 2.史料展示: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 3.提出问题:从尼克松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有怎样的转变? 提示:美国不能不承认中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4.史料展示: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1)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美苏争霸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2)与此同时,中苏关系发生急剧变化。“珍宝岛事件”使中苏关系恶化。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苏联对中国造成极大威胁。 5.分组讨论:中美关系为什么会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转机? 提示:从美国来讲,1.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2.增加对付苏联的资本,打中国牌牵制苏联;3.希望进入中国市场,获取经济利益。从中国来说,1.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2.牵制来自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安全压力;3.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 6.教师总结:从中美各自所处的内外环境来看中美都需要接近,以实现战略上的主动。 7.史料展示: 周恩来:“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尼克松:“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知识能力提升训练(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能力提升训练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下面是某班同学自编的一首歌谣:“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 ) A.五四运动 B.中共成立 C.井冈山会师 D.遵义会议 2.“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该诗描绘的是中共() A.一大B.遵义会议 C.七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 3.“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以下关于“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使红军打退了敌人的第五次“围剿” B.它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准备了条件 C.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它体现了红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4.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以下说法不符合相关史实

的是() A.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 B.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C.红军长征过程中宣传了革命思想 D.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成功 5.下列是某校为举办“中国共产党早期奋斗历程”图片展而搜集的图片,请你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为它们排序() ①井冈会师创新路②南湖游船开天地 ③八一枪声建军队④遵义会议扭乾坤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 C.②③④①D.④③②① 6.这次会议召开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和大渡河,挥师北上,到达陕北,取得长征的胜利。这次会议使“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出全新的面貌”的原因是() A.作出了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