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长
中国科学家钱伟长读后感600字

作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伟长一直以来都是备受瞩目的人物。
他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使他在科学领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读了他的科普作品《未来简史》后,让我对他更加敬佩,也对科学和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和思考。
在《未来简史》一书中,钱伟长对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探讨。
他以生物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的视角,对人类的起源、文明的发展和未来的走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论述。
通过书中的讲述,我对人类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钱伟长在《未来简史》中描绘了未来世界可能出现的一些场景。
他提出了许多想法和观点,如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和挑战。
这些观点都颇具启发性,让人不禁深思。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挑战,我们需要面对并加以思索和解决。
通过《未来简史》的阅读,我对钱伟长这位杰出科学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具有远见和创新精神的思想家。
他不仅关注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还关心人类文明和未来的前景。
这使我深深地感受到科学家的责任和担当,也使我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信心和期待。
读完钱伟长的《未来简史》,让我对科学和未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他的观点和思想给予了我许多启发,也激发了我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科学会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和进步,我们也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未来简史》这本书中,钱伟长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观点和理念。
他指出了人类社会在技术和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对人类文明和未来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挑战。
这一点在当今世界尤为突出,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发展正在成为现实。
这些技术的应用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伦理、社会和政治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应对和解决,保证科技的发展符合人类整体利益,避免出现负面的后果。
人工智能是目前备受关注的领域之一。
钱伟长的传记500字

钱伟长的传记500字
钱伟长,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1931年至1937年在清华大学学习,后留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并于1942年获理学博士学位。
1942年至1946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任研究工程师。
1946年回国,任清华大学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副教务长、教务长、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83年后历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执行会长,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会长等职务。
钱伟长是一位通澈的爱国者,一位通达的科学家,一位通识教育家,一位通才跨界者。
他把自己的前途深深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之中,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
正是这种大气魄、大格局,才造就了这位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的大成就、大智慧。
“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
”这是2010年钱伟长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时组委会给予他的评价,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钱伟长的故事

钱伟长的故事钱伟长,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他的家境贫困,父母是普通的农民,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但是,钱伟长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生活的希望,相反,他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毅力和勇气。
钱伟长的故事,是一个励志的故事。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面对的困难和挑战数不胜数,但他从未退缩过。
他知道,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改变命运。
因此,他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一步步走出了自己的一条成功之路。
小时候,钱伟长的学习成绩并不出众,但他却有着一颗向上的心。
每当别的孩子在玩耍的时候,他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那里看书,做作业。
他知道,只有通过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因此,尽管家境贫困,他依然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钱伟长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他考上了一所知名大学,成为了大学里的学霸。
在大学期间,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
毕业后,他顺利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成为了一名成功的职场人。
然而,钱伟长并没有停下脚步。
他知道,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不被淘汰。
因此,他利用业余时间继续深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了公司的骨干员工,得到了公司的重用和认可。
除了工作之外,钱伟长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他知道,自己的成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因此,他希望能够回报社会,帮助更多的人。
他成立了一个公益组织,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钱伟长的故事,是一个普通人的励志故事。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只要有毅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希望,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从他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追逐自己的梦想。
钱伟长事迹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之钱伟长

钱伟长事迹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之钱伟长没有压倒他。
晚年,他成为了大学校长和热心的教育者。
培养有创造力的年轻人,为民族开拓未来,是他最后岁月里牵挂的主题。
钱伟长的传奇人生,是一代中国学人希冀和奋斗的缩影。
弃文从理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
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
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
他就是钱伟长。
清华的招生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
“我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
”钱伟长回忆说:“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后来他给了一百分。
”历史考题更奇怪:二十四史都有哪些;作者是谁;各有多少卷;注释者是谁。
钱伟长答得分毫不差,又是一个满分。
钱伟长的文科好,一点也不奇怪。
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四叔是著名的文科学者钱穆。
他中学的文史老师,则是语文学家吕叔湘。
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10岁的时候就可以把《三国演义》倒背如流。
可是,19岁的钱伟长对理科却十分陌生,数学、物理、化学和英文,总共考了25分。
其中物理只考了5分,英文从没有学过,考0分。
所幸靠着文科成绩,通过了清华的考试。
他听从钱穆的建议,选择就读清华中文系。
谁能料到,第二天钱伟长就改变了自己的选择,也改变了一生的走向。
这一天,爆发了震动全国的“九一八”事变。
侵略,以中国军队的退让告终。
“我听了以后就火了,”钱伟长回忆说:“没飞机大炮,我们自己造嘛。
所以我下决心,要学飞机大炮。
”他想转到物理系,于是几次跑去找系主任吴有训。
这让吴有训为难了——钱伟长的数理化实在糟糕。
禁不住钱伟长的纠缠,吴有训提出先让钱伟长试读一年,如果化学、物理和高数都考过70分,就允许他转系。
那一年,钱伟长除了吃饭睡觉,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扑在物理和数学上。
但一开始效果很不好,每周课堂测验,他一连七个星期都不及格。
物理系第一学期的课程中,由吴有训亲自讲授普通物理。
他劝钱伟长:不要上课只顾记笔记,重要的是仔细听讲,力求当堂听懂,课后用自己的语言择其关键简明写出。
”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主要事迹(5篇)1秘书

”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主要事迹(5篇)”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主要事迹篇11939年,新婚刚刚三周的钱伟长考取了由中英庚款会组织的第七届留英公费生。
那年9月2日,途经香港赴英时,他搭乘的去英国的客轮被扣作军用,第一次留学夭折了。
那年12月底,中英庚款会第二次通知钱伟长等在上海通过海运转去加拿大留学。
因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和许多英国知名教授,都逃到加拿大去了。
上船后,钱伟长等人发现护照上有日本签证,他和大伙认为不能接受侵略者国家的签证,宁可不留学也要表达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愤怒。
他和很多人一起把护照扔在黄浦江里,携行李下船登陆,第二次留学也就此夭折。
1940年8月,钱伟长一行人第三次接到通知,他们再度乘船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钱伟长对特意前来送行的四叔钱穆说:“我此次西行,绝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家庭,而是走向一条科学救国的道路。
”在多伦多大学,由于在板壳统一内禀理论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钱伟长得到了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赏识。
1942年,钱伟长被冯·卡门召到身边,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美国国家喷射推进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
在冯·卡门的指导下,他与当时已是冯·卡门助手的钱学森合作,共同完成了美国第一枚导弹的设计工作。
身在异国他乡,但钱伟长谨记周培源老师的话:“儿不嫌母丑,子不弃家贫。
”他是炎黄子孙,他时刻准备用所学报效祖国。
在得知国内抗战胜利的消息后,钱伟长向导师冯·卡门提出回国请求。
由于他在美国从事的是火箭、导弹技术研究,美国有关方面劝他留下,而且他的恩师冯·卡门始终不肯答应。
无奈,钱伟长便以思念家人和不曾见面的6岁儿子为由,申请回国探亲。
1946年8月6日,这位一心报国的动力学家只随身带了简单的行李和几本书籍,一路辗转,终于回到阔别多年的北京清华园。
并不平坦的报国路没能阻挡炽热的报国情回国后,为了培养更多科学救国的人才,他几乎“承包”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的应用力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弹性力学等课程,还担任《清华工程学报》主编,承担审稿工作。
钱伟长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颁奖词

钱伟长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颁奖词今天我想跟你唠唠钱伟长这位超级厉害的人物呢。
钱伟长啊,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咱中国的天空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我第一次知道他呀,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
我去一个老教授家里做客,那老教授的书房里全是各种各样的书籍,墙上还挂着一些科学家的照片,其中就有钱伟长先生的。
我当时就好奇地问:“教授,这是谁呀?看起来很有气质呢。
”教授一听,那眼睛立马就亮了起来,就像孩子得到了心爱的玩具一样兴奋。
教授拉着我坐在沙发上,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钱伟长先生的故事。
他说:“你可别小瞧了钱伟长,这可是个传奇人物呢。
”然后他就给我讲了一个特别细致的事儿。
那时候,钱伟长先生刚到国外留学,他可是憋着一股劲儿要为咱中国争口气。
在学习过程中,有一次做一个实验项目,和他同组的有个外国同学,那外国同学有点瞧不上钱伟长,觉得他是从落后的中国来的,能懂啥呀。
分组的时候还老大不愿意和钱伟长一组呢。
钱伟长啥也没说,就默默地开始做准备工作。
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个特别棘手的问题,整个小组都愁眉苦脸的。
那个外国同学也没了开始的嚣张劲儿,在那抓耳挠腮的。
这时候钱伟长呢,不慌不忙地拿出自己的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他之前思考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路。
他就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步一步地尝试,还跟小组成员解释自己的思路。
可是那外国同学还是不太相信,还在旁边嘟囔:“这能行么?”钱伟长也不生气,就笑着说:“咱试试呗。
”你猜怎么着?还真就被钱伟长给解决了。
从那以后啊,那个外国同学对钱伟长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每次见到都竖起大拇指说:“You are amazing, Mr. Qian!”钱伟长先生回国之后啊,那更是一心扑在祖国的建设上。
不管遇到多少困难,他都没有退缩过。
我听教授讲着这些事儿,心里就对钱伟长先生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敬意。
他就像一座灯塔,为后来的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
他的这种精神,在这个时代也依旧闪闪发光。
每次我遇到困难想放弃的时候,就会想起钱伟长先生在国外做实验时那坚定的眼神,想起他默默努力,用行动让那些小瞧他的人闭嘴的样子。
钱伟长简介

主要成就:中国近代力学与应用数学主要奠基人、奠定了流体力学中有限元方法的基础等等
步入青年时期的钱伟长文史成绩优异,在18岁毕业于无锡市第一中学,那年的高考在报考大学时,被清华、交通、浙江、武汉、中央五所名牌大学同时录取,1931年获得了化学家吴蕴初为母校无锡第一中学设立的“清寒奖学金”,他按照叔父钱穆提议,以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进入了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9月18日,发生九一八事变,钱伟长决定要转学物理系以振兴中国的军力,系主任吴有训一开始拒绝其转学要求,后被其诚意打动。钱伟长也通过勤奋学习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钱伟长(1912—2010),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钱伟长院士兼长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著述甚丰——特别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早年经历:钱伟长1912年10月9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鸿声乡七房桥村,名字是国学大师钱穆亲自取的。13岁时,他来到了无锡,先后在荣巷公益学校、县立初中、国学专修学校(苏州大学前身,因此钱伟长也可算[1]是苏大的杰出校友之一)读书。16岁,父亲病逝,随钱穆在苏州上学读高中。学习到了数理化和西洋史,之后就一直跟随着叔父生活,苏州中学的数学老师严晓帆、西洋史老师杨人缏、中国史老师吕叔湘、地理老师陆侃舆,都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文学课则由他的叔父钱穆任教。
“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的养生之道

养生圈启迪“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的养生之道帅晓婧【摘要】钱伟长以98岁高龄辞世,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传奇色彩。
在20世纪60年代,他就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总理称赞为中国科学家中的“三钱”,为我国科学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钱伟长生于战乱时期,却得享98岁高寿,这归功于他独到的养生秘诀。
【关键词】高龄;运动;养生秘诀1912年,钱伟长出生于江苏无锡。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年轻求学时弃文从理,只因为“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他与钱学森、钱三强并称“三钱”;晚年,他倡导的学分制、三学期制成为教育改革的里程碑……正如人们所说,“纯粹的爱国主义”是钱老的人生底色。
坚持体育运动上海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钱伟长,称得上是一个传奇式的老人。
他幼时体弱多病,身体消瘦。
18岁那年考入清华大学时,身高还不足1.5米。
幸运的是,其恩师马约翰教授是清华大学的体育奠基人,也是中国近代一位杰出的体育教育家。
在老师的指点下,钱伟长积极参加长跑、跨栏等各项体育运动,几年下来,体质大为增强,同时也培养了爱好体育的兴趣和习惯。
他曾在《深切怀念我的老师马约翰》一文中激动地描述:“对我来说,这是生命史上的新篇章!”此后,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体育锻炼。
据说钱老在70多岁时,有一次参加清华大学的长跑比赛,一口气竟跑了两万米。
晚年的钱老神采奕奕、头脑灵活,记忆力惊人。
年轻时读过的古诗词歌赋,依然能够倒背如流。
虽然长跑已不太合适,但钱老依然“规定”自己每天要步行三千步。
正是依靠体育锻炼,钱伟长生前一直保持着健康的体质和头脑。
钱老非常喜欢体育运动,他常跟大家说:“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培养我们的人格,锻炼我们的意志,才会有勇气承担风雨,有毅力克服困难,有意志战胜自我。
”“四己”养生秘诀说起长寿心得,他认为,药补、食疗,这些只能是一些辅助的措施,而长寿的关键是靠自己,具体可归纳为四句话:一是要相信自己。
科学研究认为,人的寿命可以达到150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材分析:清醒的思考,审慎的决断并佐以一以贯之的勤
奋,你就会打开成功的大门。奋发才有为,勤学才有识。钱老 以自己的睿智向我们诠释了明智抉择,专注学习的重要性。
话题:选择
清醒 救国 勤奋
厚德载物:“大学校长不是官”
1983年的一天,70岁高龄的钱伟长突然接到邓小平亲自签发的 一纸调令,被任命为上海工业大学校长。 在上海工业大学,钱伟长以独特的眼光和魄力进行大刀阔 斧的改革。他首先提出了破“四道墙”的口号——破学校与社 会之间的墙,破师生之间的墙,破科系之间的墙,破教学与科 研之间的墙。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减轻学习 负担,他提出推行短学期制,精简教学大纲。1994年,上海 工业大学与另外三所高校合并,组成了新的上海大学,钱伟长 被任命为校长。 自从来到上海,钱伟长就一直是一名义务校长,他在上 海大学不拿工资,也没有自己的房子。他说:大学校长不是官
自强不息:“天下是什么,是老百姓”
2005年七月,上海大学毕业典礼上,93岁高龄的 钱伟长穿着大红的校长服,颤巍巍地出现了,当 时的他已需要人搀扶走路,口齿也不再清晰。但 在座的上大学子,却终生难忘前校长的临别赠 言——“我们的校训是‘自强不息’,我希望加 两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下是什么,是老百姓;忧的是什么,是火箭升 不了空,是假冒伪劣产品那么多。孩子们,你们 是否能记在心上?”全场师生无不为之动容。
Hale Waihona Puke 弃文从理:“我要造飞机大炮”
从小学到初中,钱伟长真正上学还不到五年。然 而进入苏州高中后,钱伟长经过三年似痴似醉的 努力后,十八岁时竟以中文和历史学科100分的 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 就在钱伟长进入历史系学习的第二天,也就是一 九三一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侵占了东北三省。当天,钱伟长毅然决定弃文从 理,转学物理。钱伟长在物理系苦读四年,毕业 时,他成为该系最好的学生之一!
钱伟长
带走一个辉煌时代
钱伟长(1912—2010),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 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委员 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第五届、六届、七届中央委员 会副主席,第七届、八届、九届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 资深院士、上海大学校长、南京大学,暨南大学,南京 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名誉校长、耀华中学名誉校长; 钱伟长院士兼长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著述 甚丰——特别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 有重要成就。
素材分析:大学需要坚守一种精神,人行于
世更需要一种精神。钱老的思想已经融入国 人的骨髓和经脉之中,承载起所有国人的希 望。
适用话题:精神的感召 高尚 品格 魅力
举手投足之间
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钱伟长颁奖词
【颁 奖 词】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 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 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 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