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近年来,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病率急剧增加,因此XXX制订了本指南,以提供基于国人研究证据的临床循证指南。

本指南采用国际通用GRADE分级方法,并由多学科专家参与制订,包含3条推荐总则和针对10个临床问题的推荐意见,旨在为临床医生和相关从业者提供最佳依据。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称之为高尿酸血症。

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可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诱发痛风;可在肾脏沉积引发尿酸性肾病。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慢性肾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过早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因此,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已受到多学科的高度关注,其诊治也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一个连续、慢性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临床表现具有显著的异质性。

随着新的更敏感、更特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广泛应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界限渐趋模糊。

因此,对其管理也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长期、甚至是终生的病情监测与管理。

高尿酸血症在不同种族患病率为2.6%~36%,痛风为0.03%~15.3%,近年呈现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Meta分析显示,中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痛风为 1.1%,已成为继糖尿病之后又一常见代谢性疾病。

然而,目前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对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尚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对其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的认知方面存在许多盲区与误区,存在诊疗水平参差不齐、患者依从性差、转归不良等状况。

因此,本指南的制订对于提高医务工作者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临床循证指南已成为发达国家临床决策的主要依据,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合理、安全、规范的诊疗准则。

目前全球影响力的痛风诊疗指南主要为2012年XXX(ACR)和2015年ACR/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制订的指南,但未涉及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中国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专家共识

中国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专家共识

中国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专家共识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改变,我国高尿酸血症(hypemricemia,HUA)的患病率逐年增高,并呈年轻化趋势,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

血尿酸升高除可引起痛风之外,还与肾脏、内分泌代谢、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HUA定义正常饮食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420 umol/L,即为HUA。

血液系统肿瘤、慢性。

肾功能不全、先天性代谢异常、中毒、药物等因素可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

HUA流行病学血尿酸水平受年龄、性别、种族、遗传、饮食习惯、药物、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

HUA及痛风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沿海高于内陆。

HUA系统性损害的病理生理尿酸由饮食摄人和体内分解的嘌呤化合物在肝脏中产生,约2/3尿酸通过肾脏排泄,其余由消化道排泄。

当血尿酸超过饱和浓度,尿酸盐晶体析出可直接黏附沉积于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肾小管和血管等部位。

引起关节软骨、肾脏以及血管内膜等急慢性炎症损伤。

HUA引起心、脑、肾等多器官损害的机制包括促进氧自由基生成、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上调内皮素并下调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引起LDL-C氧化修饰,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损害线粒体、溶酶体功能,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心肌细胞凋亡等;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血管重构、器官受损;促进炎性反应,导致血小板聚集黏附。

HUA并心血管疾病联合诊疗HUA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对于HUA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患者,若血尿酸>480 umol/L,应起始药物降尿酸治疗,可有效防治与其相关的心血管疾病,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在降低血尿酸之外,改善内皮功能、减少氧化应激、调节心肌能量代谢,从而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NSAIDs类药物可导致水钠潴留及肾功能损伤,增加心衰恶化与心衰住院风险,因而在急、慢性心衰患者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该类药物。

高尿酸血症中国专家共识

高尿酸血症中国专家共识
在日本,对于CKD 3级以上的患者,常规治疗方案 推荐使用降尿酸治疗延缓CKD进展,预防心血管事 件发生。
HUA和痛风的关系
HUA是痛风发生的最重要的生化基础和最直接病 因。
随着SUA水平的增高,痛风的患病率也逐渐升高, 但是大多数HUA并不发展为痛风,只有尿酸盐结 晶在机体组织中沉积造成损害才出现痛风;少部 分急性期患者,SUA水平也可在正常范围,因此, HUA不能等同于痛风。仅依据SUA水平既不能确 定痛风的诊断,也不能排除诊断。
HUA与痛风之间密不可分,并且是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等)、慢性肾 病、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一、HUA的流行病学
HUA的流行总体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男性高于女性,且 有一定的地区差异。更重要的是,HUA的患病人群呈现越 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1998年上海HUA患病率为10.1%;2003年南京HUA患病 率为13.3%;2004年广州HUA患病率高达21.8%;2009年 山东HUA患病率为16.7%,比同地区2004年明显增加,而 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2010年江苏农村HUA患病率达 12.2%。同期黑龙江、内蒙古HUA患病率达13.7%,且男 性高达21%。2006 年宁波男、女性HUA患病年龄分别为 43.6±12.9岁和55.7 ±12.4岁,比1998年的上海调查结 果中男、女性患病年龄分别提前15岁和10岁 。
(三)混合型:尿酸排泄>0.51 mg·kg-1·h-1,尿酸清除 率<6.2 ml/min
(注:尿酸清除率(Cua)=尿尿酸*每分钟尿量/SUA)
分型诊断
考虑到肾功能对尿酸排泄的影响,以肌酐清 除(Ccr)校正,根据Cua/Ccr比值对HUA 分型如下:

最新: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更新

最新: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更新

最新: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更新随着生活逐渐便利化的今天,人们的生活也随之好转,但与此同时,整体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我国高尿酸血症(HUA)也逐渐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疾病。

如今最新版的《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也终于问世了!一起跟随笔者去看看都更新了哪些要点吧!流行病学2017年版本仅仅对不同性别群体进行HUA患病率的分析,包括男性女性、各地地区不同。

而最新版本中,不仅仅对不同年龄段进行划分,还调整了发病率数值:概念更新新版本中将更新的概念中加入:正常噤吟饮食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420μmo1∕1即可诊断HUA。

除特发性血尿酸升高之外,血液系统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先天性代谢异常、中毒、药物等因素也可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强调特发性血尿酸升高)。

提出对HUA和痛风医患共同合作概念在此次更新中,对医师和患者提出共同管理HUA痛风理念:疾病评估:规范的评估HUA和痛风有助于治疗,及早发现并发症,尽早干预,改善预后。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HUA患者痛风发作的时间、次数,既往治疗情况,是否有肥胖、2型糖尿病、慢性肾脏病、肾结石等疾病,是否有HUA和痛风家族史等。

体格检查:对痛风或HUA患者进行常规身高、腰围、体重等指标测量,检查患者关节,尤其经常发作关节是否有畸形等情况存在。

辅助检查:常规检查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必要时进行糖耐量、双能CT等检查。

有条件者则进行尿酸排泄分数、H1A-B*5801基因检查等。

疾病活动期和严重程评估:结合患者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结果来进行对痛风分期。

复诊:结合患者依从性、疗效、不良反应等,酌情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管理:患者管理HUA是医师和患者共同进行,出现严重并发症则应进一步至上一级医院进行诊治。

非药物治疗此次更新的非药物中更新要点如下:1、鼓励摄入饱含M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2、建议肥胖患者每月减重T5-3Okg.药物治疗更新要点此次对HUA或者痛风患者进行降尿酸治疗(U1T)时机没有变化:表2药物降尿酸治疗的时机和11标值临床表现起始时机治疗目标(1)痛风性关节炎发作?2次:或(2)痛风性关节炎发作I次,且合并以下任何•项:年龄<40岁、布痛风石或关节腔尿酸盐沉枳、尿酸性忏结仃或忏功旋损MeCKR<60m1√(min∙1.73n√)]在血压、糖耐址异常或质尿病、仙将紊乱,肥胖、起伏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卒中、心功能不全开始治疗SUAV360μ∏ιo1∕1;出现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性关节炎频繁发(I)痛风性关方炎发作I次;(2)无痛风发作邛!出现以卜任何一项:尿酸性肾结石或肾功能损害[cCFR<60m1√(min∙1.73m:)]、高血质、糖耐H异常或惭尿病、血脂紊乱,肥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卒中,心功能不全SUA>480μm<>1∕1,作(:2次/年)者治疗目标SUA<300μmo1∕1.;不建议SUA降至<180I XmOIZ1无SUA>540μ∣no1∕1.S1A<420μn∣<*1∕1.;不建议SUA降至<180RmIZ1 1殳:eGFR,估算曾小球滤过率;SUA.血尿酸▲截图源自新版指南(2023年版)降尿酸药物别瞟醇:新版旧版总结表格如下:非布司他:起始剂量、肾功能不全等应用中新旧版本均一致。

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

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

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本共识参照系统医学模式,邀请风湿免疫、肾脏、内分泌代谢、心血管、神经、泌尿和中医科等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制定而成,是我国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相关疾病的首个多学科专家共识,旨在推动多学科协作,指导和规范HUA相关疾病的临床实践。

HUA定义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既往HUA定义为正常嘌呤饮食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 μmol/L,女性>360 μmol/L。

因尿酸盐在血液中的饱和浓度为420μmol/L(不分性别),超过此值可引起尿酸盐结晶析出,在关节腔和其他组织中沉积。

因此,本共识将血尿酸水平>420 μmol/L(7 mg/dl)定义为HUA。

HUA系统性损害的病理生理尿酸由饮食摄入和体内分解的嘌呤化合物在肝脏中产生(图1),约2/3尿酸通过肾脏排泄,其余由消化道排泄。

尿酸经肾小球滤过、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分泌和分泌后再吸收,未吸收部分从尿液中排出(图2)。

正常情况下,体内尿酸产生和排泄保持平衡,凡导致尿酸生成过多和/或排泄减少的因素均可导致HUA(附件1)。

1.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合成酶;2.磷酸核糖酰胺转移酶;3.腺苷琥珀酸裂解酶;4.腺苷酸脱氨酶;5. 5′-核苷酸酶;6.腺苷脱氨酶;7.嘌呤核苷磷酸化酶;8.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9.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APRT);10.黄嘌呤氧化酶图1 尿酸生成示意图图2 尿酸代谢示意图当血尿酸超过饱和浓度,尿酸盐晶体析出可直接黏附、沉积于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肾小管和血管等部位,趋化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细胞与晶体相互作用后释放致炎症因子(如IL-1β、IL-6等)以及金属蛋白酶9、水解酶等,引起关节软骨、骨质、肾脏以及血管内膜等急慢性炎症损伤。

HUA引起心、脑、肾等多器官损害的机制包括促进氧自由基生成、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上调内皮素并下调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引起LDL-C氧化修饰,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损害线粒体、溶酶体功能,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心肌细胞凋亡等;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血管重构、器官受损;促进炎性反应,导致血小板聚集黏附。

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高尿酸血症分层、达标治疗原则
合并心脑肾相关 疾病*,立即开 始药物降尿酸治 9mg/dl 疗
高尿酸血症及 痛风患者的长 期控制目标
5mg/dl 300μmol/L
出现痛风石、慢性 痛风性关节炎,或 痛风性关节炎频繁 发作者治疗目标; 不建议 SUA 降至 180μ mol/L 以下
6mg/dl 360μmol/L
缺血性脑卒中 阿尔兹海默病 帕金森病
主要内容
1
高尿酸血症多学科专家共识要点解读
要点一:倡导多学科共同关注高尿酸的危害 要点二:应对不同疾病人群进行分层管理 要点三:强调对患者综合和长期的全程管理 要点四:高尿酸血症合并各系统疾病的多学科药物治疗
2
展望:开展更多中国的多学科联合研究
要点一:倡导多学科共同关注高尿酸的危害




冠心病、卒中、糖尿病指南尚无与尿酸相关内容, 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对第四高的认知远低于三高 -制定多学科专家共识的必要性
肾脏疾病
慢性尿酸盐肾病 急性尿酸性肾病 CKD合并高尿酸血症
代谢 综合征 高尿酸 血症
肥胖 高血压 高血糖 血脂紊乱
心血管 疾病
神经系统 疾病
高血压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医学前进的脚步
从三高的认知过程看“第四高” 未来的趋势



WHO-MONICA、佛明翰心脏研究、 APCSC、PROGRESS等 1959年首部中国高血压指南、1974、 1991、2010、2014……多次更新 冠心病,卒中指南明确提出血压控制 目标


LRC-CPPT/HHS 赫尔辛基心脏研究 /WOSCOPS/CARDS/ASCOT/SPARCL 等 2007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冠心病、卒中指南明确提出血脂控制目 标

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要点

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要点

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要点高尿酸血症是指体内尿酸的浓度升高,与尿酸沉积引起的一系列相关疾病。

为了提高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诊疗水平,相关领域的多学科专家经过讨论和研究,达成了以下共识要点。

1. 高尿酸血症的诊断:高尿酸血症的诊断基于血尿酸浓度的测定。

成年男性超过416.4μmol/L(7mg/dL),成年女性超过357μmol/L(6mg/dL)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2.相关疾病的诊断:高尿酸血症可导致痛风、尿酸性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一系列疾病。

诊断痛风时,除了高尿酸血症,还需考虑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结晶沉积等临床表现。

3.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的风险因素包括高蛋白饮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

早期识别和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4.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原则:治疗高尿酸血症需要考虑疾病的严重程度、有无相关疾病、患者年龄及相关危险因素等。

治疗原则包括降低血尿酸水平、改善尿酸代谢紊乱、预防尿酸沉积引起的相关疾病发生。

5.降低血尿酸水平的治疗:首选药物为尿酸合成抑制剂和尿酸排泄增加剂。

抑制尿酸的产生可采用类黄酮酸氧化还原酶抑制剂,如丙磺舒。

促进尿酸排泄可采用尿酸转运体抑制剂,如苯溴马隆。

6.改善尿酸代谢紊乱的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是非药物治疗的首选,包括限制高嘌呤饮食、体重控制、戒酒、增加运动和补充足够的水分。

7.防治相关疾病的治疗:针对高尿酸血症导致的痛风、尿酸性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相关疾病,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疾病的治疗策略。

痛风治疗包括急性发作的控制和预防长期发作,主要采取非甾体抗炎药、可可西尼、秋水仙碱等药物治疗。

8.多学科协作治疗:高尿酸血症及其相关疾病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领域,需要内科、风湿免疫科、泌尿外科等专科的共同参与。

通过团队协作,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诊疗方案,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发生。

9.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长期管理:高尿酸血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管理。

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4年版)要点

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4年版)要点
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 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 共识(2024年版)
该共识方案汇集了来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建议,为 高尿酸血症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权威指引。重点针对预防、诊断、 分期治疗等关键环节,为广大医生和患者提供标准化建议。
by
高尿酸血症的定义及疾病谱
定义
高尿酸血症是指血浆尿酸浓度超 过正常范围的一种代谢异常性疾 病。可导致痛风、尿酸性肾病等 并发症。
高尿酸血症的诊断及分级
检查尿酸水平
测量血清尿酸浓度是诊断高尿酸血症的关键。根据指标水平可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评估临床表现
结合患者的关节、肾脏和心血管症状等临床表现,有助于对高尿酸血症的诊断和分级。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X线或CT可以发现痛风石沉积,进一步确认高尿酸血症的诊断。
鉴别诊断
排除由肾功能障碍、药物等引起的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妊娠期管理
妊娠期高尿酸血症需要密切监 测并进行适当干预。应控制饮 食摄入、保证充足水分,必要 时可使用尿酸降低剂,但需谨 慎评估安全性。
肿瘤患者管理
恶性肿瘤合并高尿酸血症可能 是代谢失衡的表现,需要规范 化疗并密切监测尿酸水平。同 时应注意预防肿瘤溶解综合征 。
儿童青少年管理
儿童青少年高尿酸血症通常与 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有关,需 及时干预以防止并发症发生。 建议采取个体化的饮食、运动 和药物治疗。
多学科协作
高尿酸血症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复杂问题, 需要不同专科医生通力合作,为患者提供精 准全面的诊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Comprehensive
References
The reference list includes authoritative sources across multiple disciplines, providing a robust foundation for the expert consensu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eneral practitioners,doctors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es
at
different levels. diseases; Consensus
【Key words】Hyperuricemia;Hyperuricemia—related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改变,我 国高尿酸血症(hypemricemia,HUA)的患病率逐年增高,并
DOI:10.3760/cma.j.issn.0578—1426.2017.03。021 ixmol/L
生(图1)¨…,约2/3尿酸通过肾脏排泄,其余由消化道排
泄。尿酸经肾小球滤过、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分泌和分泌后 再吸收,未吸收部分从尿液中排出(图2)¨。”J。正常情况 下,体内尿酸产生和排泄保持平衡,凡导致尿酸生成过多和/ 或排泄减少的因素均可导致HUA(附件1)¨…。 当血尿酸超过饱和浓度,尿酸盐晶体析出可直接黏附、 沉积于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肾小管和血管等部位,趋化中性 粒细胞、巨噬细胞;细胞与晶体相互作用后释放致炎症因子 (女[IIL一1B、IL一6等)以及金属蛋白酶9、水解酶等n3。1“,引起
呈年轻化趋势,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 血尿酸升高除可引起痛风之外,还与肾脏、内分泌代谢、心脑
血管等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既往部分学科已从本 专业出发制定了相关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各有侧重。本共 识参照系统医学模式,邀请风湿免疫、肾脏、内分泌代谢、心 血管、神经、泌尿和中医科等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制定而成, 是我国HUA相关疾病的首个多学科专家共识,旨在推动多 学科协作,指导和规范HUA相关疾病的临床实践。 一、HUA定义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既往HUA定义为正常嘌呤饮食下, 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 IlLmol/L,女性>360 Ixmol/L。因尿酸盐在血液中的饱和浓度为420 p,moL/L(不 分性别),超过此值可引起尿酸盐结晶析出,在关节腔和其他 组织中沉积。因此,本共识将血尿酸水平>420
1.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合成酶;2.磷酸核糖酰胺转移酶;3.腺苷琥珀酸裂解酶;4.腺苷 酸脱氨酶;5.5’一核苷酸酶;6.腺苷脱氨酶;7.嘌呤核苷磷酸化酶;8.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 酶(HPRT);9.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APRT);10.黄嘌呤氧化酶 图1尿酸生成示意图
1.痛风性关节炎:中青年男性多见, 常首发于第一跖趾关节,或踝、膝等关 节。起病急骤,24 h内发展至高峰。初 次发病常累及单个关节,持续数天至数 周可完全自然缓解,反复发作则受累关 节逐渐增多,症状持续时间延长,两次关 节炎发作间歇期缩短。
五、HUA防治
品(肾功能不全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食用)。谌3。 表1高尿酸血症的饮食建议
饮食建议 鼓励食用 限制食用 避免食用 食物种类 蔬菜;低脂、脱脂奶及其制品;鸡蛋 牛肉、羊肉、猪肉、富含嘌呤的海鲜;调味糖、甜点、调 味盐(酱油和调味汁);红酒、果酒 果糖饮料;动物内脏;黄洒、啤酒、}’I酒
cn;Gao
hjzou@扣如几edta
Xin,Department of
University,
Shanghai,200032,Emaif:happy20061208@126.com
【Sunnnary】The prevalence of hyperuricemia(HUA)in China has been increasing rapidly during the past decade and this disease has stepped up to the second most common metabolic disease following
Ixmol/L
可出现关节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狭窄;痛风 石沉积者可见骨质呈凿孔样缺损,边缘锐利,缺损呈半圆形 或连续弧形,骨质边缘可有骨质增生反应。 诊断痛风既往多采用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痛 风分类标准(附件3),符合3项中任意1项即可分类为痛 风[3…。近年关节B超检查和双能cT检查逐渐普及,建议采 用2015年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提出的ACR/ EULAR痛风分类标准(附件4),当表中分值相加t>8分即分 类为痛风。目前研究显示,2015年分类标准更科学、全面、 系统,诊断痛风的敏感性显著提高¨”“。 (三)并发症 痛风患者最常见表现为痛风性关节炎,但长期HUA可
on
consensus
on
the
and
its
related
diseases
Multi—Disciplinary Expert Task Force
Hyperuricemia and Its Related Diseases
Corresponding author:Mei Changlin,Department of Nephrology,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Email:chlmeil954@126.corn;Ge Junbo,Department of Cardiology,Zhongshan
(7 mg/d1)定义为HUA。
二、HUA流行病学 血尿酸水平受年龄、性别、种族、遗传、饮食习惯、药物、 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目前尚缺乏全国范围的HUA流 行病学调查资料。来自不同时间、地区的资料显示,近年来 HUA患病率总体呈现增长趋势¨“,近10年的流行病学研 究显示,我国不同地区HUA患病率存在较大的差别,为 5.46%~19.30%,其中男性为9.2%~26.2%,女性为 0.7%~10.5%[3-7]。痛风的患病率各地报道0.86%~ 2。20%不等,其中男性为1.42%~3.58%,女性为0.28%~ 0.90%¨’3声1。HUA及痛风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 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沿海高于内陆归J。 三、HUA系统性损害的病理生理 尿酸由饮食摄人和体内分解的嘌呤化合物在肝脏中产
通信作者:梅长林,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肾内科,上海, 200433,Email:chlmeil954@126.com;葛均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 院心内科,上海,200032,Email:ge.junbo@Z8一hospital.sh.cn;邹和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200040,Email:hjzou@ fudan.edu.cn;高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上海,200032,

more
consensus on hyperuricemia and its related diseases will theref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s.The following consensus
即可诊断HUA。血液系统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先天性代
虫堡凼型苤蠢!!!!堡!旦筮』!鲞笠!塑£!i!』!!!!婴丛盟:丛!丝h!Q!!:y!!:51:丛!:!
・237
引起和/或加重其他多器官损伤,并发。肾脏病变(急性尿酸性 肾病、慢性尿酸盐肾病、肾石症)、高血糖、血脂紊乱、高血压、 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卒中等旧…。
Email:happy20061208@126.corn
r{,!量【生f?f=址』二皇jj二jI 1』!!立i!鲞笙!l!J
g!i!』堕!望里丛!i:丛!坚:!!!!!:!!!:i!:盟!:1
谢异常、中毒、药物等因素可引起血尿酸 水平升高(附件I,2)。年龄<25岁、具 有痛风家族史的HUA患者需排查遗传 性嘌呤代谢异常疾病。 (二)痛风 HUA患者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导 致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病 和肾结石称为痛风,也有学者仅将痛风 性关节炎称为痛风。 HUA患者突发足第一跖趾、踝、膝等 单关节红、肿、热、痛,即应考虑痛风可 能,长期反复发作的患者可逐渐累及上肢 关节,伴有痛风石形成。根据病程,痛风可 分为4期:(1)无症状HUA期;(2)痛风性 关节炎急性发作期;(3)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间歇期;(4)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嵋“。 痛风诊断要点如下:
diabetes mellitus.Different disciplinary panels have developed guidelines and
consensus on
hyperuricemia
and gout in respective fields.However,hyperuricemia has been well illustrated to be related to multiple organ disorders such as kidney injuries,endocrine and metabolic abnormalities,and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etc.A muhi—disciplinary expea provide
2.痛风石:未经治疗的患者首发症状20年后约70%可 出现痛风石,常出现于第一跖趾、耳郭、前臂伸面、指关节、肘 关节等部位。痛风石可小如芝麻,大如鸡蛋或更大,受挤压 后可破溃或形成瘘管,有白色豆腐渣样排出物。 3.关节液检查:急性期关节滑囊液偏振光显微镜下可 见双折光的针形尿酸钠晶体,具有确诊价值。 4.关节B超检查:关节腔内可见典型的“暴雪征”和“双 轨征”,具有诊断价值。关节内点状强回声及强回声团伴声 影是痛风石常见表现’2…。 5.双能(源)CT:特异性区分组织与关节周围尿酸盐结 晶,具有诊断价值’2”…。 6.X线:早期急性关节炎可见软组织肿胀,反复发作后 关节软骨、骨质、肾脏以及血管内膜等急慢性炎症损伤¨…。 HUA引起心、脑、肾等多器官损害的机制包括促进氧自 由基生成、损伤血管内皮细胞¨7“1、上调内皮素并下调一氧 化氮合酶的表达,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引起LDL-C氧化 修饰,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陋1;损害线粒体、溶酶体功能‘2…, 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心肌细胞凋亡等;激活。肾素一血管紧 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血管重构、器官受损‘1 6’24。;促进炎性 反应,导致血小板聚集黏附。”。。。 四、HUA和痛风诊断 (一)HUA Et常饮食下,非同13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4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