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2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解二

释成观法师主讲

绪论那里有一个题目先讲一下:唐中天竺沙门般刺密谛译,这个译他只是把梵语用中文写出来,音译,不是译成中文,用中文当拼音把他翻出来。接着乌苌国这个沙门就把梵语再译成中文意思,这个才是真正的翻译。然后沙门怀迪证译,因为他懂梵文,看译语的有没有译对。这中间还有很多这只是简单写,这只是头头而已,因为一个译场两三千人,人才很多很多。最后大家都没问题了,由宰相房融笔授再把它顺一顺,一顺我们就完了,这样子。一顺我们就不顺了,快一千年来我们都不太顺。

接着,一、本经梗概:本经的基本架构,可说是“从破魔始,至破魔终”。也就是说,一开始时,佛以阿难示堕因缘,自说首楞严神咒来破魔;到末了,佛又自说五十重阴魔,教示首楞严行者如何觉知魔事、破魔,很多魔事你只要觉知就破了。事实上原则来讲一切魔事都是因为不觉知所以变成魔事,你不觉知所以被骗。就好象变戏法的你看不出他在变戏法,所以认为是真的。你只要觉知就破了,大般若经六百部里面很多品都叫作绝魔事品,大智度论里面也有解释绝魔事品,其它的种种的经典、论坛也都有觉知魔事的经文。这个觉知是非常重要的,不过魔就是有办法把你搞的糊里糊涂让你不觉知,怎么说?不要说我们,就是阿难在这一部经里面也被先梵天神众搞的糊里糊涂所以跑妓女户去了,都已经上床了,差一点没有破戒体而已。那时候阿难已经都入了佛门,承事佛的弟子都这个样子,我们末法时期的弟子还得了。

还有一次阿难也是受了魔事,佛要涅槃之前坐在树下,佛在涅槃之前到忉利天讲法报母恩,那个是在还没有到忉利天之前。这个也是佛以身示法,告诉我们说即使出家成佛,还是要孝顺父母,还是要报父母恩。在还没有到忉利天说法之前,有一天佛跟阿难在不同的树下静坐,然后都入定了,这个时候世尊就以神通力跟阿难说:如来却后三月当入涅槃。阿难平常都会听得到,可是阿难就坐在树下没动静。那是因为魔以他的魔力把阿难障住,让他听不到佛讲的话。佛因为第一次没听到又讲了第二次,如是讲了三次,阿难因为

魔障的关系都没有听到。这个意思是什么?诸法因缘生,佛是希望阿难请佛住世,但是阿难被魔障住,因为佛在刚成佛的时候,魔王波旬就来请世尊说:世尊你已经成佛了,非常好,这个世间已经有佛了,请世尊赶快入涅槃。佛说:众生未渡,弟子未成就,我现在不能入涅槃。魔王波旬也如是三请:请佛速速入涅槃。佛也如是三说,魔就说:世尊那我就让你把众生渡尽,弟子成就,您老人家就一定要入涅槃。经中讲如来默然承诺,这样子,我给你们解释说:好,一言为定。如来答应的时候通常是默然承诺,魔就欢喜踊跃而去。49年后,魔就来跟世尊讲我们以前的约已经期满了,您老人家现在可以入涅槃了,世尊又是默然,如果不赞成他就会讲话。弟子或者信徒请佛供斋,如果答应的话就是默然,如果是我说:好好,太好了。默然就是答应了,魔很快就走了,但是世尊没有说定时间,所以他可能就想要让阿难来请法,这样魔王波旬来讲说:不行,我有答应弟子说还要再讲一些经,再住世几年。但是阿难没有反应,所以等三次以后阿难就忽然觉醒一样,出定了,就来到世尊身边。世尊跟他讲这个经过,跟他讲说:你因为被魔障住的关系所以没有请法,没有请佛住世,却后三月我决定要入涅槃。首先要到忉利天,然后在娑罗双树间入涅槃。这就是讲觉知魔事的觉知,也就是阿难被魔给蒙蔽住了,他就不能觉知,就误了大事,但阿难也是菩萨示现,就让我们知道这个魔力的厉害。也让我们知道这个魔事就是觉知就破了,为什么觉知就破,因为我们众生常常就是无知无明,所以才造种种业,而还不知。一旦觉知不止是魔事,乃至一切世间法,种种障难以及坏的事情都破了,所以这个觉知是非常重要。

觉知魔事、破除魔事作为结束;为什么破魔为结束呢?你看世尊的撰记,我以前常常讲我们一切修行都要回溯到我们世尊的本形,也就是如来怎么做也就是我们的模范,我们的示范,如来出家、修道、转法轮,出家修道破四魔成等正觉,要破魔才能成菩提,这部经也就是说要破魔才能成菩提,所以这部经以破魔为主。这个破魔当然不只是外魔,内外四魔都要破,破魔就能够成菩提。于其中间,种种破立,皆是以破魔、破邪、破妄为主轴。所以略说本经之结构,即是:

自阿难示堕开始,什么叫示堕?就是示现的,他不是真正那样子,就好象佛的出家戒律的制作都是由于六群比丘犯很多错误,你们在家人不知道,佛的弟子里面有一群比丘是六个人,那六个人是佛弟子里面的“太堡”,就常常调皮捣蛋,犯一些事情,但那时候还没有戒律,他们每犯一件事情佛就制一条戒,犯到后来250条戒,都是因为六群比丘。相对的又有六个比丘尼,就是“太妹”,六个“太妹”也是常常犯事情,她们每犯一件事情佛就制一条戒,制到后来348戒,比丘尼戒。这些都是拜那十二个“太堡”、“太妹”的成就。

阿难示堕也是这样,如果没有阿难示堕就没有这部首楞严经,没有楞严咒。广义来说,佛成佛以后就有十大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大比丘,这些都是往昔他的弟子,也大多都是菩萨示现来护持释迦牟尼佛的法。让释迦牟尼佛的法能够庄严,也因为有弟子有对象可以说法,为什么?如果没有这些往昔弟子、菩萨示现来的话,一般人佛讲的法也听不懂,所以佛不能对着墙壁讲法。讲到这个开个玩笑,现在因为影音设备发达,有些法师讲经的时候没有听众就对着机器,我把他称为“对机说法”,然后拿到电视台去放这样子。下面,佛入定放光说咒,文殊将咒往救,将咒就是拿着这个咒,持着这个咒,此即是破魔之始。然后阿难请示修定的方法,因为诚如阿难所自述者,修行若光追求闻慧,定力不足,境界现前时,便把持不住,因此就戒体不保,因而堕落,成就魔事。基于阿难之请,于是佛就方便示导,历经七处征心(实即七处破妄),破妄之后“显见”,即十番显见(显示能见之性);“见性”显示之后,再开示五阴、六入、七大、十二处、十八界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开示这个道理,信解契入如来藏妙真如性之后,讲到这个如来藏,顺便提一下,最近这个学佛都把它变成学问,有的人在分析什么初期大乘、中期大乘、后期大乘,然后把佛法分为如来藏系,什么这个系,那个系,哪有这么多系,那个都是他们自己安的,传统的、正统的佛法没这些玩意儿、没这些词儿。因为这样种种的妄想分别,所以就把佛法一个好好的整体分割,分尸,分的碎碎的,让你这一系跟那一系不通,跟那一系打架,这个都是用世间学术的方式来研究佛法。希望你真是想要修行的人不要搞这一

套,搞这一套你就堕到魔术里面去了,你就出不来,你就跟真修行绝缘,因为这不是搞修行,这是搞学术。如果讲到学术我告诉你本人也可以做得,也可以是个学者,所以这些东西都吓唬不了我,搞了很大的名头,那些就只是搞一些自创的名词出来来唬众生,误导众生,希望大家如果真修行的话不要用考据学术的方式来研究佛法。你要真修行路、研究佛法你就就佛法论佛法,以佛法论佛法,佛法是不需要任何其它东西的帮助而来解释。佛佛不需要其它的科学来解释、佛法不需要其它的宗教来解释、佛法也不需要世间的哲学来解释,所以你不要卖弄那些东西,没有什么意思,而且老实说没什么了不起。这些东西我大致也看了一些,谁唬不了我,我自从初发心以来马上就进去,就是我们在楞严法会开始时候的一句话: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间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世间所有我尽见,这一句话我有很深的体验,因为东方、西方古今的哲学、文学我都大致有所涉猎,而且不是很浅。大致了解,所以这些东西都唬不了我。我记得初发心时在美国有一个老和尚,我俩聊天时我说我也有看些哲学,他就很兴奋说:你看什么哲学?我说:东方、西方都看。他就觉得很好很好,有什么好?!如果你真的入了佛法以后那些哲学都是什么?都是文字言说戏论,都是写论文卖钱、出名的,都是不能做也不可以做的,如果你可以做,那你把康德哲学拿来做做看,我告诉你光是把康德哲学的名相搞清楚都不容易了,连康德哲学的专家没有两个人意见相同,康德自己创造了很多名词。乃至于你研究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不能做那根本就是用讲的、讨论的。中国的哲学也是一样,多半都是讲一讲,充其量就是讲了一下你们去做,我智慧比较高我不用做,尤其是西洋哲学家很多都是在疯狂边缘。现在开个玩笑如果不有点疯狂、颠狂的话也不会成为哲学家。至于中国哲学家也都差不了多少,也都是讲出来的东西在世间都不是很如意的,比如孔子他如意吗?只是他死掉后,人家拿他的东西当作专制独裁的工具,这样子。孟子讲一些真心的话,可是也不能用,用了这个帝国就完了,因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完了。所以就是这样,世间的哲学、世间的学问你不要把它和盘端到佛

法里面来,然后尝试用世间法来解释佛法,象魏晋南北朝时候很多都是用老子、庄子来解释佛法,老佛不分;宋朝的时候就儒家跟佛家,儒佛不分,儒家的观点来解释佛法。可是佛实在不需要那些人,也不需要那些学问,就是因为看破了那些东西所以才学佛,才出家修道。那你既然出了家,世俗的东西就是在家,又把那些在家的跟名利有关系的东西搞在一起这怎么能成。所以你要学佛你心要决定、心要确定,用共产主义的话讲:要跟世间学问划清界线,用禅宗话讲:与你有少分的相应;你若跟世间法划清界线的话,那你学佛就与你有少分的相应。为什么有少分?因为没准,你只是划清界线,你的根基在哪里还不晓得,那只是第一步,我决定佛法,我不东拉西扯的。

我们不讲哲学,我们讲科学,有很多人想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佛法,因为现在科学昌明所谓的,科学昌明所以科学变成显学,变成很了不起的东西,再加上东方因为近几百年的倒霉就变成所谓的落后,所以就很崇洋。讲到崇洋,我留西洋也不崇西洋,我留东洋也不崇东洋,我也留学日本,也没有崇拜东洋。有人就打着科学的旗帜就觉得很了不起,就说:我就喜欢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佛法,好象很了不起的样子。

然后就有一位大居士,他在美国20多年前公开讲经的时候讲:本性我跟你讲很容易理解,本性就象能量(能力)一样,能量(能力)可以有作用但是看不到,世间人的一切活动都是靠能量(能力),那同样世间人的一切业力等等都是靠本性,所以这是相通的,所以本性跟能量(能力)是差不多,可以这样解释。我一听就觉得这个是不对,过了很多年我跟他讲:老先生你这样讲是不对的,我以前都没有跟你讲,我们很熟、很要好。在家的时候他是老居士、大居士,我是小居士,但是他跟我通很多信,他说怎么不对了?我说:这个能量(能力)是可以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虽然看不到,但是本性是仪器测量不出来的,它是真正离于世间一切的形象,所以你那样讲会误导。我跟你讲你不要以为你是学科学的,科学家或者等等,你很有科学的头脑,但还是请你不要用科学来解释佛法,那会自误误他。不止是科学、乃至于哲

学、考据、乃至世间的种种学术都不要引到佛法里面,都不要搞上关系,你这样子才能真正的学佛。

如来再教敕与会圣众、开示大众此如来藏妙真如性之用,亦即令大家都知道依体起用,依这个本体起作用,这就是“二十五圣自证境界”,也就是二十五圣圆通。令众生听闻如来藏的妙果,而欢喜发心依此修行。开示依如来藏修行,当得种种妙果之后,即回头开示因位的修行,这个就是先果后因,将果求因,佛讲法常常是先讲果再讲因。讲果就是令你听了以后如果是好的果就让你欢喜想要求那个因,如果是坏的果让你知道不是喜欢的东西,知所趋避,想要知道怎么样能够离开那个坏的结果的因,所以就回头开示因位的修行。详细陈示从初发心直至菩提的真修之路。由于如来说法,常是由果溯因,璧如四圣谛:由“苦”谛之果而回溯“集”谛之因,所以讲的时候是苦集灭道,而不是集苦道灭;如果依照因果顺序应该是因果道灭,但是如果讲法是反过来苦集灭道,次由“灭”谛之果回溯“道”谛之因。

为了实践真修行路,阿难即请佛重说大咒,就是首楞严神咒,开示如何建坛、结界、庄严道场、以及修楞严大定之法。本经的法门(楞严法门)之精髓,即在首楞严神咒,因为如来救度阿难免于堕落,乃至十方一切如来破魔、证三藐三菩提、于十方世界度脱无量有情,都是依靠楞严咒威神之力,这是佛在经中所开示的。关于楞严咒其它种种功德之力,请详见本经经文,兹不赘述。又,佛说:末法时期,众生修行,如果不持楞严咒,能远离魔事者,是不可能的,无有是处!所以若远离魔事就必须要持楞严咒,修行不能离魔事,而能有所修证、有所成就者,亦无有是处,更加是不可能的事。

如来开示首楞严法门的基本作法之后,即详述整个修行过程:亦即“四种清净明诲”(此为前方便)。讲到楞严咒我在闭关的时候每天诵九遍,跪在佛前早、午、晚三遍,这样满轻松不会太辛苦,不过本寺出家众因为事情、功课太多所以很难念九次,你们在家如果有空就可以多念。所有的咒大部分念起来都不顺,嘴巴念字句不是很顺,但是这个楞严咒很奇怪,虽然它的字句古怪一点,但是它念出来的音都没有很

难发的,你们注意没有,它如果念顺了出来的音好象一首诗一样。这个大概我学文学的业障现前,它很顺、很舒服,你这样去体验,那个念起来很流畅。譬如最难念的大概就是秽迹金刚咒,难念起来如韩愈所说的“拮据坳牙”。但是楞严咒虽然很长,念起来就是很顺,发音很容易。

接着这四种清净明晦就是前方便,前方便的意思是什么?就是预备动作的意思。以及大乘菩萨“六十位修证”的真菩提路。“六十位”为:1、三渐次——除其助因、刳其正性、违其现业(3)2、干慧地(1)3、十信位(10)4、十住位(10)5、十行位(10)6、十回向位(10)7、四加行位—暖、顶、忍、世第一(4)这个四加行跟密教的四加行不一样。如来正法的密教有四加行,藏密喇嘛教的也有四加行,也不一样。藏密喇嘛教只是用如来四加行的名称,但是内容完全不一样,我就顺便讲一下,你知所分别。真言密教的四加行是1、十八道金刚界,2、胎藏界,3、不动明王,但是前面还有几个要修的法,象护身法、离趣加行等等,那个又是前方便。喇嘛教的四加行就不一样,它是大礼拜、百字明、供幔达,所以跟真言密教的四加行完完全全没有相关。下面8、十地(10)9、等觉、妙觉(2)这总共是60位,里面讲的很清楚。

一般通教大乘为五十二阶位,本经为令易于实修,于开始时加上“三渐次”及“干慧地”,俾入于菩萨正位(信位)。其次于十回向后、入地之前,再加上“四加行位”,加行的意思就是加功用行。这什么意思?用土话讲就加一把劲,你要进入比较高的层次的时候,加一把劲冲上去这叫加行。我告诉你我这样讲很简单,可是要我讲这么简单你一听就懂这样不容易你知道吗?你看我跑了多少路,你们这样轻松就懂了这个四加行,我告诉你,你即使看完所有的几百部的楞严经的注解也不懂什么叫加行。你现在一听就懂了就象我把五谷咀嚼以后喂给你吃,就进去也不用咬。因为“地前”为贤位,地前就是十地之前,初地之前是贤位。“十地”为圣位,这是为摩诃萨埵之位,大菩萨之位。为令速入菩萨圣位,即精修加行,快马加鞭就上去了,易得成就。

以上为如来开示的出世间无上菩提道的因缘业果。说完

出世间圣贤解脱境界,接着,如来即开示世间一切众生的生死因缘果报。关于众生的生死因缘业果,如来在诸经中皆有所开示,然而,开示得如此详细而完全的,则非本经莫属:如来首先详细开示众生轮回生死的总因及总果,亦即三界众生之“十习因”及“六交报”,这是总的因与果,然后再分别开示四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以及“七趣”众生。“七趣”即在一般所说的六趣,再加上“仙趣”(因为仙趣众生,非天非人,非圣非凡,且修之者众,尤其是中国人,中国人爱做仙。多爱求仙、成仙)我看了很多章回小说,中国章回小说很少讲佛法,多半都是讲做仙,都是讲仙道,很多很多。象七侠五义、七剑十三侠、包公案,还有一个什么公案,那一些大部分都是讲仙道,全都很少讲到佛法。有些讲到佛法很多都是毁谤僧人,赞叹僧人的很少,这一点我顺便讲到,金庸武侠小说很少谤出家众,而且讲到僧人都是武艺高强的。他不谤僧很难得,相对于中国日本他们小说常常都是讲佛法,常常都是在讲三宝的东西,而且都是以恭敬心讲,很少讲到他们当地的神道教,也有但是不多。所以,这很奇怪,照讲应该是中国的佛法比较昌盛,一般还是道教多,你看我们道教有多少。道教信徒有多少,自古就这样子改不了。讲到仙中国人因为修道教,道就要成仙,所以中国人喜欢做仙。那做仙跟做佛有什么差别,哎呀差多了,做仙又可以弹琴,又可以喝酒,又可以看仙女跳舞,又可以吃仙果;佛法就过午不食,还有种种的戒律,所以中国人还是喜欢做仙。做仙求神轻松的多,人生苦短,何不逍遥,当仙就逍遥了。

顺便讲到这又是废话,你知道白蛇传里面有一个金山寺法海禅师,他降伏白蛇,但是在白蛇这部著作里面,这其实是传说里面是把法海禅师当作坏蛋,因为他多管闲事,他破坏人家的罗曼蒂克的事情,破坏人家的罗曼史,把人家夫妻分离,然后不管是从伦理上讲、或者是从文学片面来讲他都是坏蛋你懂吗?他多管闲事。所以你就知道这白蛇传在我们中国传统里面是一个很重要的传说,你就知道僧人在中国的地位如何。再讲更一步的西游记,这个我在别的著作里面有讲到。这个西游记里面那个吴承恩是以谤佛、谤法、谤僧的立场来写西游记,他不是佛教徒。为什么?你如果能够悟空、

解空怎么样?智慧第一是不是?但是悟空的人是猴子,受持八关斋戒的是猪,还有呢唐三藏法师是一个脓包,而且是听猪的小话,常常来惩罚那只猴子。所以这个法教界不知道还常常办什么三藏取经云游会,太可笑了,尤其是出家人扮三藏取经,他是用这个来毁谤佛法的你懂吗?没有搞清楚状况。佛法传到中国虽然也有所谓的发扬光大,其实与儒家跟道家一直都是三分天下的。传统中国想要出人头地就要读书,读书人得志的时候是儒家,失意的时候就道家,失意又看破的时候变成佛家,这就是中国文化。但是你如果很得意,飞黄腾达很少信佛的。

如来在此详述七趣之因、果、相状,于修多罗教中,亦无出其右者;就是没有比这更好,更详细的。这七趣,亦皆各有多种:种种地狱趣、十种鬼趣、十种畜生趣、十种人趣、十种仙趣、欲界色界诸天趣、四种修罗趣。如来详示七趣众生之意,在令真修菩提者了解诸趣皆是生死流转,包括天仙。无有止时,没有停止的时候,令我们佛弟子发心不贪着一切世间,速得离妄修真。接着,为令真修免于魔事之留难与破坏,如来于是开示“五十重阴魔”。所谓五十重阴魔,其实也就是修定时会碰到的五十种难关,其实是这个。这是难关但不一定是魔,是不是魔看人,所以五十重阴魔可说是“禅定五十关”;或是更确切及中性地说,即是“禅中五十境”,你若禅定入了境界,有了境界以后就会有五十种境界出现。也就是在禅定中会现起的五十种境界;但这五十种境界并不一定会成为难关,更不一定会成为魔境,这是因人而异。如果修定者,对于这些定中所显的境界,心不贪着、不攀缘、不取、不住、不忆、不念,这些境界则不但不会构成难关或魔境,而且如佛在经中里面讲还是“善境界”。你若不贪取就是善境界,你如果一贪取就变成魔境。

顺便讲一下什么叫不贪取,讲最平常的,有没有都没关系,比如你在静坐中身体会发热,这是很普通的现象,这个热不是一点点热,是很热,好象忽然一个大太阳照着你,热得你全身都流汗,那样的热。你要知道冷也有,冷到让你发抖,你起坐以后还继续冷。冷到什么程度呢?盖三床棉被还冷,还牙关直咬,这些都是禅定的十六处。本来有这种现象

你如果不知道就麻烦了,以为着魔了,或是生病了。那是禅定的现象,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以后我会说,有这些现象你如果不贪着,怎么样贪着呢?你知道了以后你觉得说是善境界,然后你下次期望它再发生,这就是贪着。如果它不发生你就很难过,或者说你希望它持久、希望它一直都不会改变,因为你知道这是善境界,也就是你打坐我们称为有境界。但是有境界你心生执取,然后希望它一再的发生,希望它不要灭去,那就变成不是善境界,你贪着就变成魔境,就种种坏事会发生。

第二讲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