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斯高鱼类诱食剂的研究
水产饲料中氨基酸类诱食剂的研究进展

表1几种常见鱼的初级嗅板数目鱼类品种初级嗅板数目/对鱼类品种初级嗅板数目/对大口鲶30~45日本鳗鲡54革胡子鲶17~22斑点叉尾25~28黄颡鱼32~34泥鳅5~8长吻50~66鲤鱼15~16基金项目: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0701*******)*通讯作者研究表明,外源性氨基酸类物质不仅具有营养作用,而且对水产动物的摄食行为有着极强的刺激作用,是水产动物良好的诱食剂。
本文就国内外关于氨基酸类物质作为诱食剂的研究作一综述,为氨基酸诱食剂的进一步研究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所述的氨基酸类物质不仅包括一般形式的氨基酸单体,还包括复合氨基酸、氨基酸衍生物和含氨基酸提取物等。
1水产动物的摄食感受器系统与诱食机理水产动物的摄食感受器系统主要包括嗅觉感受器与味觉感受器。
1.1嗅觉感受器鱼类的嗅觉感受器由一些嗅觉上皮内陷形成的嗅囊,以及嗅囊内的嗅觉上皮通过褶皱形成的初级嗅板构成。
初级嗅板的多少与鱼类的嗅觉灵敏度相关,嗅板数目多其嗅觉上皮的相对面积就大,鱼类的嗅觉也就较灵敏。
表1为几种常见鱼的初级嗅板数目。
嗅觉检测结果证明,欧洲鳗能感受浓度为2×10-6mol/L 的芷香酮和3×10-19mol/L 的苯乙醇,是人类嗅觉能力的1000多倍。
另外,鱼类的嗅觉灵敏度因其不同发育阶段而有差异,研究发现,牙鲆的初孵鱼仔嗅囊内没有嗅觉上皮细胞,而25日龄的稚鱼嗅囊中各嗅觉细胞均已分化成熟,嗅觉功能出现。
对甲壳类动物的研究表明,其嗅觉感受器与脊椎动物的相比有较大的不同,如龙虾的嗅觉感受器主要集中在附肢第一对触角上,通过神经元树突感受外界信息。
在电镜下,龙虾的嗅觉神经元数目为35万个,能对三甲基甘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牛磺酸等物质产生不同的反应(曾瑞和杨春贵,2002)。
1.2味觉感受器味觉系统的外部器官是味蕾。
鱼类的味蕾遍布体内外,不仅存在于口腔、咽、食管和鳃上,也存在于唇、触须、体侧和鳍上,而甲壳类动物的味觉感受器则主要分布在口器和颚足上。
水产养殖动物用诱食剂的种类与作用

二、诱食剂的种类与应用
(一)氨基酸类及其混合物
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氨基酸可分为L型(左旋)和D 型(右旋)两大类。L型氨基酸已被公认是引诱鱼类、甲壳 类和其它水生动物采食的最有效化合物之一。L型氨基酸及 其盐类具有一定的口感,其中L-组氨酸、L-精氨酸、L-苯 丙氨酸表现为苦味;L-丙氨酸、L-脯氨酸、L-苏氨酸表现 为甜味;L-天门冬氨酸和天门冬氨酸表现为酸味;L-谷氨 酸盐具有淡味;L-缬氨酸、L-亮氨酸和L-异亮氨酸等支链 氨基酸具有巧克力味;而蛋氨酸及其衍生物具有鲜肉味。 不同鱼类喜欢不同的风味,对风味具有定向性。
(四)诱食剂的作用
一是加快动物的摄食速度,提高采食量。添加诱食剂 能刺激水产动物的嗅觉、味觉和视觉等,使其聚集到饲料 周围,加快摄食,提高采食量。二是促进水产动物的消化 吸收,降低饲料系数。许多诱食剂可以起到促进消化酶的 分泌,增强鱼体消化吸收的功能,促进生长,提高饲料的 利用率。三是改善饲料适口性。Nakalima等的研究结果表 明,饲料中添加5mmol/L的DMPT(二甲基-β-丙酸噻亭) 可使真鲷和牙鲆的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5倍和1.3倍。 四是提高水产动物对植物性饲料的利用。最近的研究表 明,添加诱食剂可使水产动物更好地利用植物性蛋白质, 从而减少动物性蛋白质的使用量,缓解蛋白质饲料资源的 紧缺,提高养殖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甜菜碱
甜菜碱又称甘氨酸三甲胺内盐,是一种季铵型生物 碱。甜菜碱具有强化鱼类新陈代谢的功效,各国学者的 研究均证实甜菜碱对鲤、龙虾、罗氏沼虾、大西洋鲑、 虹鳟、鳗等许多水产动物具有良好的味觉刺激和诱食效 果。刘忠贤报道添加甜菜碱的组与未添加组相比,可节 约饲料约30%。胡寿乐等的试验表明,在鱼饲料中拌入 0.1%~0.3%的甜菜碱,对所有的鱼类及虾类等甲壳动物的 嗅觉和味觉都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日本学者的试验研究还 表明,甜菜碱的诱食作用还表现在能增强其它氨基酸对鱼 类的味觉感受,增强氨基酸的诱食效果。
不同诱食剂对3种鱼类诱食活性的研究

表 1 示, 同的 氨 基酸 对真 鲷 的 诱食 效 果 差 显 不 异很 大, 一 氨酸 、, 氨酸 、 一 氨酸 、 一 氨 酸对 L甘 I丙 L精 L组
关 键词: 堡 i 量些; 兰圭 垒型重鱼 塑
中 圈分 类号 :9 37 ¥ 6 .3
塾堕圭 墼i垫 壅 查
中添 加 硫 化物 DMP 的 第 l T 3周, 体 的增 重 是对 鱼
照组 的 13倍 。有关 动植物 粗提 取物 与影 响海水 鱼 .
文献标 识码 : A
饲料 中添加 摄 食 引 诱剂 或 刺 激物 , 非常 有 效 可 地提 高养殖鱼 的饲料效 率。鱼 主要 靠 嗅觉和视 觉觅 食, 是食物 的味道 是决 定是否 吞 咽的关 键( 但 鱼类 的 味觉感 受器对食 物 中某些 特殊 化学气 味 的反应似 乎 具有高度 的种 闻 特异 性 ) 。 目前 已报道 过 多 种 鱼 … 类摄 食刺 激物, 中有 一 些在 鱼 类 养 殖 中 已作 过试 其 验 。伍一 军_ 曾 用迷 宫 法 研 究 了几 种 氨 基 酸对 鲫 2 】 和泥鳅 的诱 食活性 , 现 氨基 酸 对 不 同鱼 类 的 诱食 发 活性效 果 完 全 不 同; 随 着 浓 度 不 同发 生 变 化 l 且 3。 3 _ 擦增 洪等 通过 正 交试 验 以复 合 氨基 酸 、 菜 碱 和 甜 风味素 3因 子对 中华 绒 螯蟹 进 行 诱 食 研 究 。葛 继
收精 日期;9 9 8 2 19 —0 一l
作 者 简 介 : 萌 青 (9 3 男 . 粱 16 一) 山东 威 海 人 , 国水 产科 学 研 究 中 院黄 悔水 产研 究 所副 研 究 员 . 从事 鱼虾 营 养 厦 饲料 研 究
水产饲料中中草药类诱食剂的研究进展

中国饲料2010年第23期*通讯作者大量的替代性蛋白源应用于饲料生产中会引起适口性差、摄食率低等一系列问题。
在配合饲料中加入促摄食物质,不仅可以提高饲料的诱食性和适口性,减少饲料消耗,而且还可以促进消化酶的分泌,活跃水产动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从而促进其生长(杨士懋,1994;常青等,2001)。
中草药属于纯天然物质,具有与食物同源、同体、同用的特点,许多中草药具有抗菌、抑制病毒、提高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有些中草药还含有促诱食活性物质,对水产动物的摄食行为有着极强的刺激作用,从而促进养殖动物生长和增重,同时减少水质污染(郭永军等,2005)。
本文就国内外关于中草药类物质作为诱食剂的研究作一综述,为中草药诱食剂的进一步研究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1水产动物的摄食感受器与诱食机理大多数鱼类依靠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及侧线感觉发现和摄取食物(Derby 和Atema ,1982;王新安等,2006)。
在鱼类发现和寻找食物的过程中,视觉使鱼类能够获取食物的直接方向,而嗅觉仅能够使鱼类知道食物的存在。
也就是说,化学感觉提供食物准确的位点。
只有当化学感受器(嗅觉和味觉)直接暴露在含有化学刺激物的水体当中时,鱼类通过感受器与刺激物质的结合而感觉外界刺激(赵红月,2007)。
1.1嗅觉感受器鱼类的嗅觉器官是一对内陷的嗅囊,由一些多褶的嗅觉上皮组成。
嗅觉上皮细胞由头顶外胚层发生,下陷入皮肤,形成嗅囊,通过外鼻孔与外界相通。
嗅囊是由一些多褶的嗅觉上皮组成,它分化为嗅觉细胞和支持细胞。
嗅觉细胞呈杆状或线状,在其特大的球状细胞核周围细胞特别膨大,游离一端有纤毛,基部有神经末梢分布,最后由嗅神经通到端脑的嗅叶上,支持细胞较粗壮(苗玉涛等,2002)。
嗅觉器官作为鱼类的重要化学感受器,可以感受的刺激十分广泛,如食物的气味、地理位置、同类识别、性激素的识别等(Laberge 和Hara ,2003;Zhang 等,2001)。
9种诱食剂对水产动物诱食效果对比试验

9种诱食剂对水产动物诱食效果对比试验
杨树浩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
【年(卷),期】2023()2
【摘要】诱食剂是一类改善动物适口性的非营养性添加剂,诱食剂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刺激视觉、嗅觉和味觉等生理基础反应,引起水产动物摄食行为。
目前水产动物饲料诱食剂主要有甜菜碱、含硫化合物、动物产品及其提取物、植物及其提取物、中草药诱食剂、核苷酸诱食剂(贾晶莹,2020)。
基于不同水产动物采食嗜好,在饲料中添加诱食剂,不但能诱导水产动物摄食。
【总页数】3页(P68-70)
【作者】杨树浩
【作者单位】潮州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黄颡鱼诱食剂开发与研究Ⅱ:河道诱食试验
2.水产诱食剂溴化DMPT对慈鲷的诱食及促生长作用
3.新一代水产诱食剂(虾蟹专用):诱食宝——强烈刺激虾蟹采食!
4.多种诱食剂对花鳅的诱食效果比较
5.不同甲基类诱食剂对罗氏沼虾的诱食效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强诱食剂对鲤鱼诱食及促生长的效果

高强诱食剂对鲤鱼诱食及促生长的效果高强诱食剂和DMT作为水产动物的新型高效诱食剂,在我国的应用研究中报道极少。
本研究采取高强诱食剂和DMT,添加于鲤鱼饲料中,探讨两种诱食剂对鲤鱼诱食和促生长的效果。
结果表明,饲料中加入高强诱食剂和DMT后,试验鱼的咬饵频次大大增加,诱食作用显著;同时,饲料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高强诱食剂和DMT后,试验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均有较大幅度增加,而饲料系数显著下降。
研究结果还表明,高强诱食剂较DMT对鲤鱼的诱食和促生长效果更明显。
水产动物饲料诱食剂是一种非营养性添加剂。
在饲料中添加诱食剂投喂鱼类,可以有效促进鱼类的摄食,提高鱼类的采食量,减少水中残饵,从而减轻养殖水体的污染。
S,S′-二甲基乙酸噻亭(Dimethylthetin,DMT)和高强诱食剂是广泛存在于海洋生物中的活性物质,为有效的甲基供体和重要的渗透压调节因子,且对水产动物具有显著的诱食和促生长作用。
日本研究人员Nakajima等在对鲫鱼、真鲷、金鱼及斑节对虾等水产动物进行了相关研究后发现,高强诱食剂、DMPT对淡、海水鱼类、甲壳类和贝类均具有很好的诱食作用,在饲料中补充低浓度的高强诱食剂、DMPT能大大加快各种淡、海水鱼的摄食和生长。
本实验采取高强诱食剂和DMT,添加到鲤鱼饲料中,研究其对鲤鱼诱食和促生长的效果,从而为这两种新型诱食剂在我国的饲料行业和养殖行业广泛应用提供参考数据。
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及实验鱼S,S'-二甲基乙酸噻亭(DMT),高强诱食剂为本中心自行生产产品。
试验鲤鱼取自水产养殖场,鱼体健康,规格整齐。
试验正式开始前试验鱼在实验室暂养7天,暂养期间投喂饲料厂提供的鲤鱼饲料。
1.2 试验饲料1.2.1诱食试验饲料将饲料厂提供的鲤鱼饲料粉碎,加等量的a一淀粉,均匀混合,用适量的蒸馏水调和,制成每颗5g的粘团小球,作为对照组饲料。
同时配制诱食饲料,先粉碎鲤鱼饲料,加等量的a一淀粉,诱食剂DMT和高强诱食剂分别按0.5g/kg和lg/kg两个含量进行添加,均匀混合,用适量的蒸馏水调和,制成每颗5g的粘团小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斯高鱼类诱食剂的研究
海斯高”水产诱食促长剂是杭州海斯高饲料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合作,经
过多年的努力,对多种成份的配伍关系组合加成作用,研制开发出具有种类特异性的诱食促
长剂,广泛应用于各类水产动物。
一、主要组分海洋活性物质(氧化三甲胺)、氨基酸、
免疫增强剂等组成,具有特征性气味。
二、海洋活性物质(氧化三甲胺)以远洋深海鱼类为原料,经提取、分离提纯、浓缩、干燥精致而成。
主要含氧化三甲胺,少量氨基酸等,具
有强烈的天然鱼腥味,腥味为鱼粉的30~40倍。
氧化三甲胺介绍附后三、复合技术研究了海洋活性物质(氧化三甲胺)、氨基酸等多种诱食成份的配伍关系、组合加成作用,针对
不同水产动物,筛选、优化组合,研制开发出具有种类特异性的诱食促长剂,目前已形成虾、
蟹、甲鱼、鳗鱼、海、淡水鱼用系列产品。
“海斯高”属于复合诱食剂,与其它单一的调味
剂、诱食剂相比,没有过香、过浓的刺激,能避免水产动物出现嗅觉、味觉疲劳和麻木的现
象,维持食欲旺盛,缩短饵料在水中停留时间,诱食效果良好。
是集营养、诱食,促生长于
一体的高效饲料添加剂。
本品属于完全绿色环保产品:不含任何违禁成份,无任何毒副作用。
附件: 氧化三甲胺(TMAO):广泛分布于海产硬骨鱼类的肌肉中和
软体动物(乌贼)及海生寡毛类动物体内,它具有特殊的鲜味,其化学结构于甜菜碱相似。
在畜禽中使用可以提高动物
瘦肉率、降低脂肪的沉积;在鱼类体内参与渗透压的调节,诱导和促进有丝分裂,具有明显
的诱食和促进作用。
而且饲喂该产品后鱼肉结实,腹脂率降低、肉质鲜美。
TMAO的生物学功能 1. 诱食促生长 TMAO对海、淡水鱼类、甲壳类和贝类均具有很好的诱食作用,在
饵料中补充TMAO能大大加快各种淡、海水鱼、虾的摄食和生长。
Rorvik等(2000)进行了TMAO对鲫鱼摄食反应试验,结果发现,TMAO组比对照组的咬饵频次平均高出86%。
在与谷氨酰胺的对比试验中发现,鲫鱼对含TMAO饵料的咬铒频次要比含谷氨酰胺的饵料
高57%。
在以半天然饵料和天然饵料对鲫鱼、鲤鱼饲喂的试验中,发现加入TMAO后,可使鲫鱼摄食频次提高约50%,鲤鱼提高40%~70%。
从鲤鱼嗅束电反应刺激试验中发现,
TMAO是强烈的嗅觉神经兴奋剂。
Rorvik等(1998)研究了TMAO对对虾诱食活性和生长
的影响,发现添加TMAO,使对虾饱胃时间由对照组的60min以上下降到
20~30min,并使增重提高了23.5%,饵料系数降低14.01%。
Agustsson等(2000)在罗氏沼虾饲料中添加
TMAO,使采食时间缩短25~50%;饲养150天,罗氏沼虾平均体长增加
27.63%,饵料系数降低8%。
TMAO还能增强其它氨基酸对鱼的味觉感受,增强氨基酸的诱食效果。
2. TMAO参与海生动物体内渗透压的调节 TMAO被发现在软骨鱼和海洋硬骨鱼中含量很高,TMAO参与构建了渗透调节系统(Kig和
Goldsterin,1983;Parkin 和Hultin,1982),Cholett等(1977)发现,八目鳗类
鱼在650-1500m渗透压摩尔的海水中生活时,肌肉中TMAO含量与环境渗透压存在线性相关。
Cholette和Cnagnon(1973)也报道,肌肉中TMAO量与血浆渗透压成线性相关,类似地,TMAO参与海生硬骨鱼和某些广盐性硬骨鱼等的渗透调节。
Lange等(1965)发现,比目鱼从海水中转到淡水中,肌肉中TMAO含量下降了50%,肌肉中TMAO含量与血浆渗透压存在线性相关。
因此,TMAO影响膜的通透性。
3. TMAO能稳定蛋白质结构高水平尿素可以影响膜或膜蛋白,搅乱了蛋白质的三
维结构,而尿素:TMAO为2:1时,则不会有此情形。
TMAO在减轻尿素诱导的细胞内蛋白质多聚体的分离作用起重
要作用,并保护各种酶免受尿素诱导的时间依赖性酶失活作用,还能抑制细胞肿瘤坏死因子
的释放,减轻对细胞产生的损害。
温度升高和化学性变性等破坏因素影响时,TMAO也可起细胞保护作用。
4. TMAO对蛋白质的折叠作用 BaskakovI.V.(1999)年发现,一定数量的生物重要蛋白或蛋白区并未折叠或部分折叠,TMAO使二种非
折叠蛋白折叠成有功能的
自然品质蛋白。
TMAO使糖皮质激素受体片段的残基1-500和残基77-262重
新结合。
TMAO的作用是协同的,是蛋白质形成单一结构的条件特征。
5. TMAO参与细胞分裂人脑中tau蛋白的441个氨基酸被环状腺苷酸依赖蛋白激酶(PKA)或3-β葡萄糖合成酶激酶磷酸化,磷酸化的tau蛋白不引起微管蛋白的组装。
但加入TMAO后,TMAO促进PKA
磷酸化的tau蛋白结合在微管蛋白上,并使微管蛋白在低浓度既可用于组装。
(Tseng H.C.1999) Equchi N.(1997)年指出,TMAO、DMA、MMA这三种物质,
都具有诱导有丝分裂开始和四倍体产生的作用 6. TMAO参与能量代谢 Stenberg E.(1984)报道,TMAO的减少伴随着能量转化的化学渗透机理。
Oren A.(1990)也报道TMAO作为电子受体提供了在分子氧缺乏时,起到能量产生的另一途径。
Rorvik等(1998)报道,虹蹲鱼日粮中添加TMAO显著降低了腹脂率,显著增加了胆汁体积。
Rorvik等(1998),大西洋鲑鱼日粮中添加4000mg/kgTMAO,显著降低了腹脂率,而添加了1000mg/kgTMAO则提高了腹脂率,这提示了TMAO对胴体脂肪含量的影响存在机理依赖关系。
Herstad等发现,肉鸡日粮中添加TMAO,显著增加了胆汁体积。
表明TMAO会提高粗脂肪或其他营养成分的消化率,影响胆固醇的代谢。
任何一种物质总是具有双重性,TMAO有其突出的优点,也有不足的一
面:TMAO比较容易吸潮,即应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
启封后,应尽快
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