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组题要求

1.闭卷考试。

2.考试形式为机考。

3.考试时间为90分钟。

4.题型如下:一、单项选择题(50小题,每小题1分);

二、多项选择题(每个题有两个或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

错选均不得分,10小题,每小题2分;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15小题,每小题1分;

四、简答题3个,每小题5分。

5.内容分布:绪论部分占总分10%;专题一占总成绩15%;专题二占总成绩15%;专题三占总成绩15%;专题四占总成绩20%;专题五占总成绩10%;专题六占总成绩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试题库

(有答案及评分标准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分值1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农民起义

4.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是(B )

A.卡尔·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索罗斯

D.凯恩斯

5.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是( C )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唯物论

6.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自己理论的( A )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7.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D )

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

8.“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 )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9.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0.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C )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1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

A.体系庞杂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12.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C )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13.( B )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A.英法国家工人起义

B.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

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D.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14.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发生于( B )

15.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B ),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

世纪30年代世纪40年代世纪50年代世纪60年代

16.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C )

A.实践唯物主义

B.科学的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D.实践学说和矛盾学说

17.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典政治文献之一,发表于( D )。

18.第一次工业革命起源于(B)

A.意大利

B.英国

C. 德国

D. 法国

19.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起草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是( D )。

A.《共产主义原理》

B.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C.《哥达纲领》

D. 《共产党宣言》

20.列宁主义是(C )阶段的马克思主义。

A.自由资本主义

B.商业资本主义

C.垄断资本主义

D.工业资本主义

2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 C )。

A.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B.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C.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2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 C )。

A.是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的背离

B.走偏了的马克思主义

C.在中国具体条件下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D.局限于中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

23.马克思和恩格斯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原因在于( D )。

A.超常的理论天赋

B.合理的科学分工

C.旺盛的创作精力

D.密切关注社会实践

24.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D )。

A.逻辑性

B.理论性

C.战斗性

D.实践性

25.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根本体现在( A )。

A.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B.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C.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

D.追求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26.习近平指出要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目的在于告诉青年大学生( B )。

A.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

B.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C.要学好科学理论知识

D.坚持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

27.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指( B )。

A.实现“大同”世界

B.资本主义的消亡,共产主义的实现

C.彻底实现人道主义社会

D.追求绝对公平的无差别社会

28.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其中最重要的是( A )。

A.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B.坚持多读熟读经典作家们的著作

C.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D.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

29.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是指( A )。

A.理论联系实际

B.善于批判社会

C.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学习

D.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分值2分。每小题有两个及以上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BC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

D.垄断资本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BC )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3.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是(BC )

A.尼采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哈贝马斯

4.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AB )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西斯蒙第

5.马克思恩格斯的两大理论贡献是( CD )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6.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BCD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7.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ABD)

A.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B.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提前回答了所有问题

D.对人们的实践有着正确的指导作用

8.马克思主义是关于(BCD)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A.有机物

B.自然

C.社会

D.人类思维

9. 被马克思和恩格斯誉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 BD )?

A.意大利

B.英国

C. 德国

D. 法国

10.努力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需要( ABCD )。

A.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C.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D.将马克思主义化作自己的行动

11.当前如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BCD )

A.牢记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著作

B.紧密联系我国社会的客观实际

C.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D.紧密联系自身的主观实际,努力改造主观世界

12.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原因在于(ABCD )

A.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B.坚持了辩证分析、阶级分析、历史分析的方法

C.坚持了客观的立场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D.坚持了全面的、发展的视野和眼光

1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包括(ABCD )

A.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B.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鲜明的政治立场

D.崇高的社会理想

14.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包括( ABD )

A.实事求是的方法

B.辩证分析的方法

C.逻辑演绎的方法

D.群众路线的方法

1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原因包括( ABCD )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了深重的社会灾难

B.无产阶级斗争渴望科学理论的指导

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的理论发展

D.资产阶级思想家对于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人类向何处去的问题无能为力

三、判断题。(每题分值1分。)

1.有一种观点认为,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马克思主义是不科学的。(错误)

2.指导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马克思主义只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亲手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错误)

3.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来源只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错误)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具体实践的应用。(正确)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具体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错误)

6.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取决于马克思主义要与各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正确)

7.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又称帝国主义阶段。(错误)

8.在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是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正确)

9.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只是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错误)

10.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正确)

11.对于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是矛盾的。(错误)

12.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是理论联系实际。(正确)

13.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因此,马克思主义只是教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错误)

14.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正确)

15.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是剩余价值论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错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一试题库

(有答案版及评分标准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B )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

2.哲学所研究的一般规律,适用于( C )

A、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些领域

B、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

C、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领域

D、社会的经济和政治领域

3.哲学是( B )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科学的世界观

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4.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 A )

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B、一元论唯心主义与二元论唯心主义

C、经验论唯心主义与为理论唯心主义

D、辩证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根结为( D )

A、绝对观念

B、客观实在

C、理念世界

D、“原初”物质

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 B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7.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 D )

A、是否坚持唯心论

B、是否坚持辩证法

C、是否坚持唯物论

D、是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8.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D )

A、世界是物质的

B、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

C、世界是发展的

D、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

9、古希腊唯物主义的代表是( D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德谟克利特

10、旧唯物主义不能彻底战胜唯心主义的根本原因是( D )

A、主张物质的决定作用

B、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C、无法驳斥唯心主义狡猾的诡辩

D、不懂得科学的实践观点

1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 A )

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

12.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C )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13.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A )

A、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B、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C、理论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D、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14.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B )

A、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当今时代

B、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

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

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了否证

1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B )

A、运动变化性

B、客观实在性

C、具体性

D、可感知性

16.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 A )

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17.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这是对运动的( C )

A、唯心主义理解

B、直观唯物主义理解

C、辩证唯物主义理解

D、庸俗唯物主义理解

18.在物质和运动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D )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C、否认静止的存在

D、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19.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C )

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20.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 D )

A、手脚分工

B、语言的产生

C、社会的出现

D、劳动

2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表现( D )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C、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22.列宁关于“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的说法( B )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正确地指出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C、具有唯意志主义的倾向

D、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2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C )

A、存在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可知性

24.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D )

A、个人积极性的发挥

B、集体智慧的调动

C、解放思想

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25.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是( B )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C、哲学物质范畴可以取代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

D、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26.在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的问题上存在着( A )

A、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

B、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对立

27.时间具有一维性,这是指它的( C )

A、可变性

B、无限性

C、不可逆性

D、连续性

28.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突出地表现为意识能( B )

A、创造物质

B、改造客观世界

C、自由地创造规律

D、决定物质的状态

29.物质运动最高级的形式是( D )

A、化学运动

B、物理运动

C、生物运动

D、社会运动

30.“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 B )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31.古诗说“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这是用神话形式

说明时间( D )

A、是客观的

B、是有限的

C、是可知的

D、是相对的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有两个及以上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是因为它( ABE )

A、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哲学时代

B、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C、建立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

D、使哲学发展到了顶峰

E、建立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

2.当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AC )

A、证实、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当今时代

C、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D、否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E、马克思主义哲学未发生任何变化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DE )

A、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

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C、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

D、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E、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4.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唯心主义的态度应该是( ABD )

A、揭露其错误的本质

B、揭示其产生的根源

C、全盘抛弃

D、批判的吸取其合理的因素

E、与其融为一体

5.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静止是指( ADE )

A、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B、绝对不动

C、排斥运动

D、事物处于量变状态

E、事物在特定参考系中未发生位置变动

6.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实质上是( BD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先验论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E、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7.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 ABC )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运动不一定是物质的运动

E、物质不一定都在运动

8.社会的物质性体现在( ACD )

A、劳动实践是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B、在社会中不存在精神的现象和活动

C、物质资料的产生是社会历史的前提

D、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E、社会生活中不存在物质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

9.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 ACD )

A、反映客观世界

B、创造物质世界

C、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D、创造理论体系

E、为自然界创造秩序

10.意识的本质是( BC )

A、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的机能

C、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D、观念的系统

E、人与生俱来的特性

11.下列活动属于人所独具的意识活动的有( ACE )

A、三思而后行

B、饥不择食

C、眉头一皱计上心头

D、趋利避害的本能

E、预见未来

12.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 ACD )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B、客观规律不能违背,所以限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D、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E、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忽视客观规律

13.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 ABCDE )

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B、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C、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

D、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E、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4.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的有( ABC )

A、山脉河流

B、社会生产关系

C、引力场

D、城市建设规划

E、党的方针政策

1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运动含义的有( BDE )

A、运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

C、运动就是物质位置的移动

D、运动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E、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6.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ACD )

A、思维与存在何者是第一性

B、思维能否掌握理论

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E、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

1.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联系是指一切前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错误

2.唯物辩证法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认识是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错误

3.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正确

4.“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确定了”。这是机械决定论。

正确

5.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错误

6.人类的意识能动性是指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正确

7.正确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错误

8.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完全受物质制约、影响和作用”。

错误

9.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正确

10.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

正确

1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经达到数百万种。这说明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错误

12.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

正确

13.人的思想、动机和目的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它们是否被全体人民所接受。

错误

14.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错误

15.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错误。

1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综合。

错误。

17.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相加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错误

1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中叶创立的学说,今天早已过时。

错误

19.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

错误

20.世界统一于物质。

正确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

1.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

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独立存在,为我们的感觉复写、摄影、反映。(1分)

理论意义:

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界限。(1分)

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1分))

体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缺陷。(1分)

体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统一。(1分))

2.唯物主义发展的三个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1分);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2分);辩证唯物主义。(2分))

3.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两个方面的内容

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分)

两方面内容:1,存在和思维谁是世界的本原,存在和思维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分)2,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分)

4.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分)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