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 哲学 第一课 教案

必修四  哲学 第一课 教案
必修四  哲学 第一课 教案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知识纵横综述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人们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智慧,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f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

提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说,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所置身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

习、工作和生活。

注意: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但并不是对周围世界的所有思考都属于哲学思考,只有对世界本质与规律的思考才具有哲学性质。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面对变化万千的自然界、错综复杂的社会,人们需要照亮前进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灯。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在汉语中,哲学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马克思称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提示:马克思称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相对于被称作是“来世的智慧”的宗教而言的。 2.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燃起前进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提示:并不是所有哲学都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真正的哲学即正确的哲学才具有这一功能,错误的哲学虽然也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但会将人们引向歧途。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每个人都要接触周围的事物,都会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对世界的认识,这种认识积累多了,就会形成对周围世界的一定看法。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2.自发的世界观与系统化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我们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提示:哲学并不神秘,它根植于每个正常人的实际活动中;但它又是一门专门的学问,需要经过系统地学习才能掌握它。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提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把世界观运用于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方法论。纯粹的世界观和纯粹的方法论是不存在的。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是对各种具体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反思的学问。

(1)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知识,可以概括为三类:一类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即自然科学知识;一类是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即社会科学知识;还有一类是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即思维科学知识。

(2)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提示:这里主要说明的是哲学与具体科学在研究对象和回答问题上的区别,同时也说明哲学思维具有概括、总结和反思的特点。

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之所以富有生机和活力,能够存在和发展,就在于它以不断丰富的具体科学知识为基础,从中概括出最一般的结论。离取代具体科学的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3.哲学为具体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科学家的研究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因此,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提示: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总和,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不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而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个别的关系。

重点难点突破

1.如何理解“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1)这里的“整个世界”,既包括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又包括主观世界(人的意识或思维)。“人和世界关系”既包括人对世界的影响(能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人怎样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等),又包括世界对人的影响。

(2)“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指它不同于人们对某个事物或某个方面事物的个别看法,但它又存在于个别观点和个别看法之中,具有共同性、一般性、根本性的特点。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总要和自己周围的人和事接触,逐步形成了各种观点,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于是就有了自然观、社会观、国家观、人生观、道德观、恋爱观、婚姻观、审美观等等,这些都是对世界某一方面的事物和问题的看法。在这些“观”之中,人们还形成了对世界事物的最一般的看法,形成了贯穿一切的、起支配作用的最基本观点,它左右着人们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行动,这就是世界观。

(3)世界观人人都有。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世界观,不同阶级的人有不同的世界观,就是同一时代同一阶级内部,人们的世界观也有差别。世界观有的是自发形成的,有的是自觉形成的;有的是分散零乱的,有的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有的是唯物的,有的是唯心的。

2.正确理解和把握哲学的概念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几乎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的、朴素的和零散的,缺乏理论的论证。只有把人们的世界观整理成一套体系,用某种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才是哲学。在这一问题上,要反对将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问题只有哲学家才能理解和研究;同时,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

(2)哲学是对各种具体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

哲学与各种具体知识的区别是:研究的对象和回答的问题不同。具体科学以世界的某一特定领域为研究对象,回答和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以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哲学与各种具体知识的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并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具体素材,哲学依靠具体科学提供的各种知识,才能使自己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哲学只有经常关注具体科学的新成果,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才能保持活力;另一方面,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对具体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上,要注意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认为哲学无用、可以不要哲学的“取消沦”;一种是认为哲学可以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

(3)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哲学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它在给人们指出世界是什么的同时,也指出认识世界的方法应当是怎样的,即为人们提供认识世界的工具。

联系热点点拔

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哲学社会科学》出版

(热点材料]2005年9月.中国社科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编辑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哲学社会科学》出版。本书系统收录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有关哲学社会科学的论述和对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性意见。

[分析点拨](1)哲学是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2)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低估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更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工程院院士呼吁工程与哲学结合

[热点材料]2005年9月28日,中国工程院第40场工程科技论坛在上海举行,与会的工程院院士围绕着“科学发展观与工程哲学”展开讨论。大会指出,现在的工程理念至少应涉及两点:一是如何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二是如何处理工程活动和社会的关系。衡量工程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能否造福于人民,能否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工程哲学是以哲学思维把握工程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比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协调与对比,不仅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美学和哲学范畴的问题。许多院士在会上呼吁:工程活动需要哲学的支撑,哲学的思维能让工程师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工程师与哲学家的联盟,也将开拓哲学研究的新疆域。

[分析点拨](1)工程理念要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要处理工程活动和社会的关系,这充分说明,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必然会涉及到哲学问题,而这些思考则又可以造福于人类。

(2)“工程活动需要哲学的支撑,哲学的思维能让工程师少走弯路”,说明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工程师要通过自觉的学习哲学知识,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的指导;“工程师与哲学家的联盟,也将开拓哲学研究的新疆域”,说明哲学是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的,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丰富和发展。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于涸和枯萎。.

典型例题解析

3.哲学是对各种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所以,学好哲学就可以解决所有遇到的问题。

[参考答案](1)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

(2)解决实际问题既需要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也需要具体科学知识的具体指导,同时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所以,认为学好哲学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看法是错误的。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青年学生必须把学习哲学和学习具体科学知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个人的能力和素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关系的认识,解答此题必须建立在对教材知识的全面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在组织答案过程中,既要指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什么,肯定辨题的前提即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同时,又要明确指出辨题结论是错误的,哲学指导作用不能代替具体科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并提出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正确做法。

4.某班同学在政治课上,围绕着“要不要学哲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甲同学说:“我喜欢理工科,从没想过当哲学家,考大学又不考哲学。所以,没有必要在学哲学上浪费时间。”乙同学说:“哲学对我们很重要,哲学是一种方法论,学好哲学不但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理工科的知识。”试分析、评论上述两位同学对哲学的看法。

[参考答案](1)甲同学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学习哲学,不仅仅是哲学家的事情,哲学与我们

的生活密切相关。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好哲学尤其学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指导我们理解具体科学知识,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无论是学文科还是理工科,当不当哲学家,都要了解和学习哲学。

(2)乙同学认为哲学是一种方法论,他看到了哲学对具体科学和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其正确的一面。但是,他错误地认为哲学仅是一种方法论,而没有认识到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因此,乙同学的看法是不全面的。

[解析]本题围绕着中学生对学习哲学的错误认识,全面考查了哲学的概念与哲学的功能。对于分析评论型试题,无论正确和错误都要说明理由,对错误的观点还应指出正确的做法或说法应是什么。解答此题,需要全面把握材料中两位同学的观点和论据。

研究性学习设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人文科学不如实用学科那么吃香,像哲学这样的人文学科不被看好,而经济、外语、法学等实用学科成为青年学生选择热门。

请以“市场经济时代,要不要学哲学”为题,召开一次班级研讨会。

1、伊壁鸠鲁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什么是宇宙的性质……没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就不能享受无比的快乐。’,“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他的研究发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说哲学研究的时间还没到或已经晚了,就像说享福的时间还没到或已经晚了一样。”

(1)为什么不知道宇宙的性质,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能享受快乐?

(2)伊壁鸠鲁为什么把学习哲学和灵魂的健康、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7

.(1)不知识宇宙的性质,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人们的行为就会是盲目的,人们的活动就会步入歧途,就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所遇到各种问题,就不能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而就不能享受快乐。

(2)①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需要有照亮前进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灯。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②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因此,学习哲学和灵魂的健康、人生的幸福是联系在

一起的。

2·李瑞环同志在《学哲学用哲学》一书中指出:“一个人要有所作为,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而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哲学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但是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具体科学。“强调学哲学不是说其他领域的知识、其他学科的知识可以不学了,相反地许多有关的知识、学科都要认真学、刻苦学,不同的是有了哲学的根底,学其他知识、学科会更便捷、更有成效。”

结合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李瑞环同志的上述观点的认识。

(1)①哲学和具体科学是不同的知识,二者是有区别的。具体科学知识研究的是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类思维的某一领域的问题,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揭示的是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所以,一个人要有所作为,需要学习包括哲学在内的多种知识,学哲学不能够代替具体科学的学习。②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离开了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无法存在和发展。所以,学科学不但不能不学其他领域的知识、其他学科,反而需要更加认真地学、刻苦地学,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理解哲学。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科学的哲学正确地揭示了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能够为具体科学的研究和运用提供正确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所以说,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运用具体科学知识,有了哲学根底,学其他的知识、学科会更便捷、更有效。

三、简答

l、哲学社会科学无事不在、无处没有、无人不系,就在我们身边,一旦为我们所掌握,就每时每刻地为我们所应用,为我们所服务。为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作用,2005年5月22~28日,江苏省社科联、省委党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社科知识宣传周活动。

(1)分析说明哲学“无事不在、无处没有、无人不系”的道理。

(2)哲学可以“为我们所用,为我们所服务”,表明了什么道理?

.(1)哲学的智慧是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及周围的人和事,就会触及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因此哲学产生于实践、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无事不在,无处没有,无人不系”就是这个道理。

(2)这句话表明真正的哲学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即真正的哲学可以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以,哲学可以“为我们所用,为我们所服务”。

2、2005年9月14日《人民日报》载文强调,在提高素质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应紧密结合生动具体的实践,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领会党中央研究的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战略指导原则,真正达到融会贯通,从而将其转化为工作理念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内在素质。

我们为什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和思想智慧,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导。

(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进程中少走弯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思维方法,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辨析

1·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相互决定的。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可见,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因此,认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相互决定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1)哲学源于生活。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指导生活。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1)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b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

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含义: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他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根本分歧 ....: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法、课时总汇(写教案实用)

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法、课时总汇(写教案实用)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1)哲学的含义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含义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4)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 ◇理解:(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哲学的本义和任务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分析:(1)联系身边的生活分析其中的哲学思想 (2)列举人们具体的世界观并分析哲学的含义 (3)用史实分析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关系 (4)分析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等哲学家的哲学思想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身边的哲学的分析,培养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通过对哲学思想的历史渊源的分析,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3)通过对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知识三对关系的分析,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 (4)通过对身边生活事例、哲理故事、哲学家观点的体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分析,增强我们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 (2)通过对哲学概念、世界观概念的分析,激发自觉树立科学世界 观、自觉增强哲学修养的热情 (3)通过对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学习,增强我们以哲学为指导,学好具体知识的自觉性 二、【重点、难点】: 1、哲学与爱智之学 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三、【教学方法】: (1)运用比较法,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运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地理解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关系。 (3)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整理哲理故事。 (4)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的世界观自觉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四、【教学课时】: 2节 五、【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3)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理解: (1)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2)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3)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分析: (1)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 (2)从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论断来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3)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能力目标: (1)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2)比较、分析的能力 (3)抽象思维能力 3、态度、价值观目标 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二、【重点、难点】: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三、【教学方法】: (1)列举古代思想家的著名言论,进行分析、判断。 (2)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具体做法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精选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必背要点

《生活与哲学》重点哲理(必背) 1、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把握、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要求我们在尊重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2)物质与意识关系原理及方法论: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要求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意识,坚持求真务实精神,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丧失斗志。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思想意识。 (4)实践与认识关系原理及方法论: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要求我们要立足实践,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人的实践活动有巨大推动作用,要求我们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认识过程原理及方法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将认识向前推移。 (6)真理原理及方法论: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发展真理。 (7)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直接现实性 2、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①总特征——联系观、发展观②实质与核心——矛盾观 (1)联系观原理及方法论:①联系具有普遍性(3句)、客观性(2句)、多样性,要求我们用联系观点看问题;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必须分析和把握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②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及方法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复习提纲

必修4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A)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学说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 ..观点。) 产生: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 和思考。 任务:a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地更好的艺术。b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c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 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思想。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 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 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 (1)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 ..着世界观。 ..方法论,方法论体现 (2)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 (1)区别: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世界某一具体 ....领域的规律和奥秘(个 性);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 ...的规律(共性)。 ...的本质和最普遍 (2)联系: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 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非总和或简单相加或科学之科学)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 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因此哲学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不能否认哲学的的 指导作用)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A) (1)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非辩证关系) (2)两方面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 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 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 的始终。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A)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五课知识要点解读 新人教版必修4

生活与哲学知识要点解读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社会的产物。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 ..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就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注意:是人脑,而不是“大脑”或“头脑”。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形成,不仅离不开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不管是正确的意 ....... 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 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因此,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注意:(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2)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对客观存在具有反作用,只不过二者性质不同而已。 (3)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4)由于时间、地点、条件等主客观的因素,人们的意识会存在差异。 (5)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而不是人脑,人脑仅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是“工厂”。 4.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因此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5. 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只有当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时,人们才会去主动地反映它。 ③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特别解读】 (1)意识无论是能动地认识世界还是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都不是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的,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 (2)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对客观存在都有反作用。意识能动性的发挥有双重性(二重性):从认识世界来看,意识既可能正确的反映客观存在,也可能错误的反映客观存在。从改造世界来看,正确的意识对改造世界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改造世界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

必修4《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 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 论的指导。 5、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6、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8、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 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局限性——这些观点是一种可贵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 具体的物质形态(金、木、水、火、土、气)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 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 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 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9、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我、吾、人、心、感觉、感知、知觉) 客观唯心(上帝、神、理、理性、绝对精神) 10、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1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1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经验和认识成果。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第一单元重要知识点

哲学与生活第一单元 一、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1、哲学产生于人们的生活实践,起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工作和生活。 二、哲学的含义 1、含义: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⑵、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⑶、哲 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2、三个关系: ⑴、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区别:①、含义不同: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形成不同:世界观人人都有,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要通过学习才能掌握,是 自觉形成的。 ③、特点不同: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联系: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⑵、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⑶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和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区别:⑴、研究对象不同:哲学研究整个世界,具体科学研究某一特定领域。 ⑵、任务不同:哲学揭示世界的普遍规律与一般本质,具体科学揭示特殊规律和特殊 本质:⑶、功能不同:哲学提供根本方法的指导,具体科学提供具体方法的指导。 联系:⑴、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⑵、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 ㈠、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㈡、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的唯一标准,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也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或如上面表述) 2、唯物主义: ⑴、根本观点: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先于意识而产生。(也是唯物主义的共性。) ⑵、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观点(区别):对物质的理解不同。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又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1、哲学与生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 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1 / 21 4、哲学派别一览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是第一性的东西。 (意识是本原,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意识决定物质)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课程纲要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 课程类型:必修4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生活与哲学》 授课时间:43课时 设计:郑州市第七中学高三年级政治备课组 授课对象:高三年级 课程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你将能: 1、 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 2、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课程内容与安排 [课时1]始业教育:解读本模块的《课程纲要》、学案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 内容标准:思考日常生活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 的学问,能够开启人的智慧。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课时2]第一课:生活处处有哲学。 [课时3]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课时4] 课后跟进练习及课时作业的处理。 [课时5]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时6]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课时7] 课后跟进练习及课时作业的处理。

[课时8]第三课: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课时9]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课时11] 课时作业的处理及课后跟进练习。 [课时12] 单元检测及讲评。 第二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 ◆内容标准: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 是有规律的,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解析客 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 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列举现实生 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 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 进。 [课时13]第四课:世界的物质性。 [课时14]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课时15] 课时作业的处理及课后跟进练习。 [课时16]第五课:意识的本质 [课时17] 意识的作用。 [课时18课时作业的处理及课后跟进练习。 [课时19] 第六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时20]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课时21] 课时作业的处理及课后跟进练习。 [课时22] 单元检测及讲评。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内容标准: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析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 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事物自身“对立统 一”的辩证关系;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进行具

高中哲学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哲学 一、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统一。 2.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做指导。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①何者为本源(第一性) 存在决定思维——唯物主义思维决定存在——唯心主义 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有:可知论。没有或不完全有:不可知论。 2.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水、火、土、气看成世界的本原.(宏观物体)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看成世界的本原.(微观粒子)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物质看成世界的本原(抽象概念)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谢。 ②客观唯心主义:天、命、道、上帝,把客体看成世界的本原。 3、唯物论部分 1.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 固有属性,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2.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从位移和性质两个角度去理解。 3. 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承认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 的不变论,承认运动运动否认静止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4. 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①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要求我要尊重规律,不能违背规律,否则会受到惩罚。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 规律是客观的,并不代表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 5.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1) 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认识世界) (2)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五课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政治第五课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近年来,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其中,每个“全面”,都是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四个“全面”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这一战略布局必将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从这里可以看出() A.正确的意识因其如实反映客观存在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B.创新性的认识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 C.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D.理论创新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称“我很多创作灵感来自于梦境。”他认为很多源自梦境的创作灵感,结合脑海中的既有讯息,让他的创作题材浮现,于是一部部文学作品应运而生。写作灵感来源于梦境的说法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主要来源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3、2014年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天空出现了罕见的蓝天白云。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子就没有了。这意味着() ①意识对物质的反映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静止中包含着运动④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相结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下图两幅漫画给我们的共同启示是() A.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B.要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C.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5、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伊萨克·阿西莫夫在50年前预言,人们可以通过触摸按钮的方式改变天花板和墙壁的背景颜色,普通的玻璃将被时代所淘汰,取而代之的则是可以帮助人们抵御强烈紫外线的特殊玻璃。而且,这些玻璃的阳光折射率可以根据用户预先设定好的数值而进行自动调整。如今,这一预言已经成为现实。这表明() ①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②意识活动因其主动创造性而成为实践的先导 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④人们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完善了生态保护红线、排污许可、污染物总量控制等环保制度,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使整个社会对于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和关注达到了可谓前所未有的程度;还进一步优化了环保“约谈制度”,由“约谈企业”改为“约谈政府”,采取诸多措施助推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这说明() ①要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尊重客观规律 ②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7、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对外披露,百度目前正在推进一个名为“百度大脑”的项目,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人脑,已经可以做到2-3岁孩子的智力水平。如它的语音识别,准确度已经近乎和人际交流相同。预计累积10-20年后,人工智能的“大脑”可能会发生质变,赶上或超过人脑。下面对“百度大脑”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百度大脑”一经人们的创造,就以实体的形式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之外 ②“百度大脑”将会在自主意识的指导下,能实现人的某些功能 ③“百度大脑”的制作和使用,凸显了人类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 ④“百度大脑”将实现具有透过现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什么是哲学?(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什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两者的关系如何?(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方法论(3)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什么?(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5、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他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6、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7、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8、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9、什么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1)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2)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最主要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2)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3、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4)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4、什么是运动?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世界上不

人教版必修四《哲学》总结

哲学 §1.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基本概念 1.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客观)、人类思维(主观) 2.方法论 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方法 3.哲学 ⑴爱智慧、追求智慧 ⑵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⑶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⑷对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⑸哲学家根据一定的自然、社会、思维知识,把不自觉、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二、基本理论观点 1.哲学与生活 ⑴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即起源于生活 ⑵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指导人们生活得更美好 ⑶总之,哲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处处有哲学,我们应该学好哲学,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2. 3.世界观与方法论 二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和具体科学 ⑴具体科学的分类:自然、社会、思维科学知识 ⑵关系 ①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对具

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②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两方面内容 ⑴谁决定谁(谁是世界本原) 存在决定思维:唯物主义,思维决定存在:唯心主义 ⑵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可知论,否认能正确反映存在:不可知论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基本分歧 围绕物质与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 2.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与辩证法、形而上学的比较 ⑴区别 ①前者:世界是什么,物质与意识何者为本原 ②后者:世界怎么样,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来把握世界的问题 ⑵联系:后者从属于前者,四者是两个对子,前者是两大基本派别(阵营)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分析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分析 第一单元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醒: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问),只有马克思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提醒:哲学来源于实践,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3.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提醒: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提醒: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提醒: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本源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 7.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提醒:二者不能等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8. 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提醒: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 9.哲学仅指世界观,不包括方法论(提醒: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提醒: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提醒: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对子”。(提醒: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史上“两个对子”。) 13.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提醒: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辩证唯物主义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既承认是物质决定意识,又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二单元 14.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是主观的。(提醒: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的思维和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反映。) 15. 征服、改造自然是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前提。(提醒: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前提,要尊重自然,改造自然,做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16. 世界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可知性。(提醒:世界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7.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18. 运动是有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相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绝对的。(提醒: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19.静止就是绝对不动。(提醒: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就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0.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提醒:应该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但二者并不总是统一的。) 21.规律是永恒不变的、无条件的。(提醒:当客观物质发生变化时,规律也会发生变化;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 2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提醒:颠倒了二者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突破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23.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提醒: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创造规律。) 24. 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提醒: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5. 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为臆造出来的。(提

2018年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2018年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1、哲学与生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 土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 性、唯心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是第一性的东西。 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精神等) 5、正确理解“真正的哲学” (1)含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作用: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③总之,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