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波发生电路ProteusCadence课设

方波发生电路ProteusCadence课设
方波发生电路ProteusCadence课设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 方波发生电路

初始条件:

计算机、Proteus软件、Cadence软件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课程设计工作量:1.5周

2、技术要求:

(1)学习Proteus软件和Cadence软件。

(2)设计一个方波发生电路。

(3)利用Cadence软件对该电路设计原理图并进行PCB制版,用Proteus软件对该电路进行仿真。

3、查阅至少5篇参考文献。按《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设计工作规范》要求撰写设计报告书。全文用A4纸打印,图纸应符合绘图规范。

时间安排:

2015.1.12做课设具体实施安排和课设报告格式要求说明。

2015.1.12-1.15学习Proteus软件和Cadence软件,查阅相关资料,复习所设计内容的基本理论知识。

2015.1.16-1.20对方波发生电路进行设计仿真工作,完成课设报告的撰写。

2015.1.21 提交课程设计报告,进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 I 1绪论 (1)

2方案论证 (2)

3利用Proteus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及仿真 (5)

4利用Cadence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及PCB绘制 (8)

4.1电路原理图设计 (8)

4.2 PCB设计 (9)

5心得体会 (13)

参考文献 (14)

摘要

方波是一种非正弦曲线的波形,方波的频率成分非常丰富,含有大量的谐波,有频率、周期、幅度、占空比等技术指标,能够产生方波的电路结构称为方波发生器,方波发生器常称为多谐振荡器。本文首先分析了常见方波发生电路的原理以及优缺点,紧接着选择了一种适用于设计任务的方案,然后利用Proteus软件进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以及仿真分析,最后利用Cadence软件进行了电路原理图设计和PCB设计,完成本次方波发生电路的设计任务。

关键字:方波;Proteus;Cadence;频率

Abstract

Square wave is a kind of non sinusoidal wave, square wave frequency components are abundant, contains a lot of harmonic, frequency, cycle, amplitude, duty cycle and other technical indicators, can produce square wave circuit structure called a square wave generator, square wave generator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a multivibrator. At fir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on principle of square wave generator circuit as well a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llowed by the selection of a suitable for design scheme, then using Proteus software of circuit principle diagram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finally using Cadence software to design the circuit principle diagram and PCB design, completed the design task of the square wave generator.

Key words: square wave;Proteus;Cadence;frequency

1绪论

方波是一种非正弦曲线的波形,方波发生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电路、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中,特别是数字电路,几乎离不开方波。矩形脉冲信号是数字逻辑电路的工作信号,所有的数字形式都是靠矩形脉冲信号进行传送的,同时在数字电路中常用矩形脉冲信号时间周期作为定时脉冲和计时脉冲信号。

Proteus软件是英国Lab Center Electronics公司出版的EDA工具软件。它不仅具有其它EDA工具软件的仿真功能,还能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它是目前最好的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的工具。从原理图布图、代码调试到单片机与外围电路协同仿真,一键切换到PCB设计,真正实现了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设计。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将电路仿真软件、PCB设计软件和虚拟模型仿真软件三合一的设计平台,其处理器模型支持8051、HC11、PIC10/12/16/18/24/30/DsPIC33、AVR、ARM、8086和MSP430等,2010年又增加了Cortex和DSP系列处理器,并持续增加其他系列处理器模型。在编译方面,它也支持IAR、Keil和MPLAB等多种编译器。还可以直接在基于原理图的虚拟原型上编程,再配合显示及输出,能看到运行后输入输出的效果。配合系统配置的虚拟逻辑分析仪、示波器等,Proteus建立了完备的电子设计开发环境。用户甚至可以实时采用诸如RAM,ROM,键盘,马达,LED,LCD,AD/DA,部分SPI器件,部分IIC 器件。

Cadence Design Systems是一个专门从事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的软件公司,由SDA Systems和ECAD两家公司于1988年兼并而成。是全球最大的电子设计技术(Electronic Design Technologies)、程序方案服务和设计服务供应商。其解决方案旨在提升和监控半导体、计算机系统、网络工程和电信设备、消费电子产品以及其它各类型电子产品的设计。Cadence Allegro系统互连平台能够跨集成电路、封装和PCB协同设计高性能互连。应用平台的协同设计方法,工程师可以迅速优化I/O缓冲器之间和跨集成电路、封装和PCB的系统互联。该方法能避免硬件返工并降低硬件成本和缩短设计周期。约束驱动的Allegro流程包括高级功能用于设计捕捉、信号完整性和物理实现。由于它还得到Cadence Encounter与Virtuoso平台的支持,Allegro协同设计方法使得高效的设计链协同成为现实。

2方案论证

方案一:利用施密特触发器,再加上少量的电阻、电容元件,如图2.1所示,即迟滞比较器构成的方波发生器。

图2.1 迟滞比较器构成的方波发生器

该发生器具有正反馈和负反馈,其中电路的正反馈系数为

2

12R R R F += (1) 在接通电源的瞬间,输出电压究竟是正向饱和还是负向饱和,这是随机的。它是通过电阻和电容充放电进而引起输出电压翻转的,假设初始输出电压为负向饱和,而加于反向端的电压由于电容器上的电压不能突变,只能由输出电压通过负反馈电阻向电容充电来建立,当Vn 愈来愈负,低于Vp 时,则输出电压立即从负饱和值迅速翻转到正饱和值,输出电压从正的饱和值翻转到负饱和值同理可得,只不过是Vn 愈来愈正,高于Vp 时可以实现翻转,如此不断循环下去,则可以形成方波输出。

根据一阶RC 电路的三要素法,输出高电平的时间间隔

F

F RC T -+=11ln 1 (2) 同理,输出低电平的时间间隔等于输出高电平的时间间隔。则方波的周期为

F

F RC T T T -+=+=11ln 221 (3)

方案二:利用DDS技术进行方波发生器的设计,芯片选用AD9850。AD9850是AD公司生产的最高时钟为125 MHz、采用先进的CMOS技术的直接频率合成器,主要由可编程DDS系统、高性能数模变换器(DAC)和高速比较器3部分构成,能实现全数字编程控制的频率合成。AD9850内含可编程DDS 系统和高速比较器,可实现全数字编程控制的频率合成。可编程DDS系统的核心是相位累加器,由一个加法器和一个N位相位寄存器组成,N 一般为24~32。每来一个外部参考时钟,相位寄存器便以步长M递加。相位寄存器的输出与相位控制字相加后可输入到正弦查询表地址上。正弦查询表包含一个正弦波周期的数字幅度信息,每一个地址对应正弦波中0°~360°范围的一个相位点。查询表把输入地址的相位信息映射成正弦波幅度信号,然后驱动DAC 输出模拟量,再通过内部高速比较器便可形成方波发生器。

方案三:利用555定时器构成方波发生器。555定时器成本低,性能可靠,只需要外接几个电阻、电容,就可以实现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及施密特触发器等脉冲产生与变换电路。它也常作为定时器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电子测量及自动控制等方面。555 定时器的内部电路框图如图2.2所示。

图2.2 555定时器内部电路框图

利用555定时器构成的方波发生器如图2.3所示。从电路的连接来讲,也是将555定时器接成施密特触发器的结构,即将2、6端并联,再与RC构成的充放电电路的串

联点连接,将7端接到接到放电点。

图2.3 555定时器构成的方波发生器

当电路与电源接通瞬间,C两端没有存储电荷,两端的电压为零,555定时器的2,6端输入电压为零,即出现6端输入电压小于2/3Vcc,2端的输入电压小于1/3Vcc的情况,输出信号为高电平,使555定时器内部晶体管截止,电源Vcc经R1、Rv和D2对C充电,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C的两端电压超过2/3Vcc。当C两端的电压超过2/3Vcc 时,出现6端输入电压大于2/3Vcc,2端的输入电压大于1/3Vcc的情况,输出信号为低电平,使晶体管导通,电容C放电,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C的两端电压低于1/3Vcc。此后又重新回到上述的充电过程,如此周而复始,形成振荡,产生方波脉冲。

方案一是迟滞比较器构成的方波发生器,方案简单,但振荡频率不够稳定,没有隔离电路,带载能力较差,而且不易控制占空比等参量;方案二是选用AD9850芯片,利用DDS技术输出方波,这种方案做出的方波频率稳定性好,频率范围较宽,而且更容易实现数字化控制,但是此方案难度相对较高,而且本次课程设计是利用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的,但是Proteus元件库里面没有AD9850芯片;方案三利用555定时器实现方波电路,原理简单,振荡频率相对稳定,在Proteus元件库里面有对应元器件,完全满足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故选用方案三作为方波发生电路的实现方案。

3利用Proteus 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及仿真

启动Proteus 软件,然后进行电路图的绘制,最终绘制出的方波发生电路如图3.1所示。

图3.1 方波发生电路

根据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充电所用时间,即脉冲维持时间:

2ln )(1_1211C R R R t V V ++= (4)

放电所用时间,即脉冲低电平时间:

2ln )(2_1322C R R R t V V ++=

(5) 所以,脉冲周期为

C R R R R R C R R R R R t t t V V V V V V )(7.02ln )(321213212121++++=++++=+= (6) 脉冲频率为

C R R R R R t f V V V )(43.1132121++++== (7)

其中C 根据SW1的位置可能是C2、C3和C4;调节C2、C3、C4和RV2、RV3可调节频率,根据公式(7)和C2、C3、C4、RV1、RV2、RV3的值易得,当C 为1nF 时频率范围为1KHZ~100KHZ ,当C 为10nF 时频率范围为100HZ~10KHZ ,当C 为100nF 时OUT OUT BUFF BUFF R 4DC 7Q

3G N D 1

V C C

8TR 2TH 6CV

5U1555R1

1.1K R21.1K C1

47nF +9V

C2

1nF 50%RV112k D11N4148D21N414850%RV2700k 50%RV3700K R3

680D3

LED-RED C310nF C4

100nF

SW1

SW-ROT-3双联电位器RV2&RV3A

B C D

频率范围为10HZ~1KHZ;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调节1W

R实现占空比可调;其中D3为电源指示灯;C1的作用是避免电路高频脉冲的影响。

当C为100nF时,RV2=RV3=700K时,得到电路的最低频率,电容端和电路输出端的波形图如图3.2所示。

图3.2 电路为最低频率时电容端和电路输出端波形图

当C为10nF时,RV2=RV3=350K时,得到此电路的中频频率,电容端和电路输出端的波形图如图3.3所示。

图3.3电路为中频频率时电容端和电路输出端波形图

当C为1nF时,RV2=RV3=0时,得到电路的最高频率,电容端和电路输出端的波形图如图3.4所示。

图3.4电路为最高频率时电容端和电路输出端波形图

当C为10nF时,RV2=RV3=0K时,调节RV1为25%阻值时来改变方波的占空比,电容端和电路输出端的波形图如图3.5所示。

图3.5改变占空比后某一频率下电容端和电路输出端波形图由图3.2可以得出电路输出端的最低频率大致为9HZ,由图3.4可以得出电路输出端的最高频率大致为98KHZ,这与由公式(7)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而且有图3.5可以得出此方波发生电路占空比可调,因此此方波发生电路是正确的。

4利用Cadence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及PCB绘制

4.1电路原理图设计

启动Cadence 16.6中的OrCAD Capture CIS组件进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首先创建元件库及元件lmc555,绘制得到的lmc555如图4.1所示。

图4.1 利用OrCAD Capture CIS绘制的lmc555元件

然后在原理图页面进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最终设计出的电路原理图如图4.2所示。

图4.2 方波发生电路原理图

然后点击菜单栏Tools->Create Netlist生成网表文件,选择PCB Editor的网表,网表文件选择标准的allegro,如图4.3所示。

图4.3生成网表选项卡

4.2 PCB设计

Allegro零件库是多个零件,焊盘和图形文件的集合,包括零件的封装、机械零件、绘图格式文件、自定义的焊盘和自定义的图形文件等。在使用Allegro PCB Edit设计PCB 时,必须首先要创建零件库,Allegro自带了一个零件库,其中定义了一些常用的标准零件图形及焊盘定义等。在Allegro PCB Edit窗口中,零件的每一个引脚必须有一个对应的焊盘名称,在创建零件封装时,要在绘图文件里添加引脚,必须使用焊盘名称找到焊盘,因此创建封装之前必须定义焊盘。启动Cadence 16.6中的Pad Designer组件进行焊盘的设计,设计出来的焊盘分别命名为my_smd60_50.pad和my_smd80rec100.pad。然后启动Cadence 16.6中的PCB Edit组件进行封装的设计,使用封装向导进行相应的设计,

设计出的电容和电阻的0805封装引用设计的my_smd60_50焊盘,如图4.4所示。

图4.4 电容和电阻的0805封装

设计出的1N4148二极管的封装引用了设计的my_smd80rec100焊盘,如图4.5所示。

图4.5 1N4148二极管封装

在进行其它的元件封装均采用元件库自带的封装,其中包含jumper3,dip6_3和dip8_3等。

然后使用PCB Edit创建电路板,设置好相应的规则,设置好允许布线区域和允许零件摆放区域等区域,然后设置好各个层次的颜色,添加安装孔和光学定位孔后导入网表信息,相应的设置如图4.6所示,然后点击Import Cadence导入网表。

图4.6 导入网表相应设置

然后进行零件布局,可以选用手工放置零件和使用原理图交互式摆放零件,最后再进行连线,可以选择手工布线和自动布线两种方式,最终得到的PCB图分别如图4.7和图4.8所示。

图4.7 使用手工放置零件和自动布线方式得到的PCB图

图4.8使用交互式摆放零件和手工布线得到的PCB图

手工布线时使用45度拐角可以使制作出的电路板连线部分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更加良好。其3D图像如图4.9所示,其中使用了Solid模型进行3D图像的建立。

图4.9方波发生电路PCB的3D图像

5心得体会

在本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所做的是“方波发生电路”这一课题,通过认真的学习,成功地得到了方波发生电路仿真结果和PCB。感觉通过这个课程设计,收获颇丰。不仅掌握了Cadence和Proteus软件的运用,而且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梳理和巩固,这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对这次课程设计,我感觉自己的收获还不仅仅局限于此,因为实际的仿真调试和画PCB的过程,远非自己原来想象的那么简单。一次次的查阅教材和其它书籍,一次次地进行参数更正,一次次地进行分析,在不断的,一次次的重复过程中,坚持不懈,最终完成了达到仿真效果,得到了方波发生电路PCB。当然,进行本次课程设计过程中,也不全是辛劳,看着自己的作品一点点地趋向完美也是一种巨大的快乐;能和同学们一起调试分析,大家互相探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亦不失为一种莫大的享受;进行方波发生电路设计仿真和进行PCB设计的日子里,感觉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更加充实了,心中更是有一种莫名的欣慰。

总之,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收获颇丰,感触良多,以后在扎实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当然,最后还要感谢老师们,因为有了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和诲人不倦的精神,才有了我们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周润景.Cadence高速电路板设计与仿真.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9

[2] 邵鹏.信号/电源完整性仿真分析与实践.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4

[3] 周润景.PROTEUS入门实用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2

[4] 谢嘉奎.电子线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

[5] 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7

[6] 贾新章.电子电路CAD技术.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3

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姓名性别

专业、班级

题目:方波发生电路

答辩或质疑记录:

成绩评定依据:

最终评定成绩(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方波_三角波发生电路实验报告

河西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 学院 综合设计实验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实验报告 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侯涛 日期:2016年4月26日 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 要求:设计并制作用分立元件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能产生方波、三角波的波形发生器。 指标:输出频率分别为:102HZ、103HZ和104Hz;方波的输出电压峰峰值VPP≥20V 一、方案的提出 方案一: 1、由文氏桥振荡产生一个正弦波信号。 2、把文氏桥产生的正弦波通过一个过零比较器从而把正弦波转换成方波。 3、把方波信号通过一个积分器。转换成三角波。 方案二: 1、由滞回比较器和积分器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2、然后通过低通滤波把三角波转换成正弦波信号。 方案三: 1、由比较器和积分器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2、用折线法把三角波转换成正弦波。 二、方案的比较与确定 方案一: 文氏桥的振荡原理:正反馈RC网络与反馈支路构成桥式反馈电路。当R1=R2、C1=C2。即f=f0时,F=1/3、Au=3。然而,起振条件为Au略大于3。实际操作时,如果要满足振荡条件R4/R3=2时,起振很慢。如果R4/R3大于2时,正弦波信号顶部失真。调试困难。RC串、并联选频电路的幅频特性不对称,且选择性较差。因此放弃方案一。 方案二: 把滞回比较器和积分比较器首尾相接形成正反馈闭环系统,就构成三角波发生器和方波发生器。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可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又触发比较器自动翻转形成方波,这样即可构成三角波和方波发生器。通过低通滤波把三角波转换成正弦波是在三角波电压为固定频率或频率变化围很小的情况下使用。然而,指标要求输出频率分别为102HZ、103HZ和104Hz 。因此不满足使用低通滤波的条件。放弃方案二。 方案三: 方波、三角波发生器原理如同方案二。比较三角波和正弦波的波形可以发现,在正弦波从零逐渐增大到峰值的过程中,与三角波的差别越来越大即零附近的差别最小,峰值附近差别最大。因此,根据正弦波与三角波的差别,将三角波分成若干段,按不同的比例衰减,就可以得到近似与正弦波的折线化波形。而且折线法不受频率围的限制。 综合以上三种方案的优缺点,最终选择方案三来完成本次课程设计。 三、工作原理: 1、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原理

电路实验二实验报告仪器仪表的使用

电路实验二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仪器仪表的使用 实验内容: 1.熟悉示波器和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2.测量示波器自带的校准信号; 3.用示波器测量函数信号发生器提供的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 4.在面包板上搭接一个积分电路,用示波器观测其波形。 实验环境: 示波器DS1052E,函数发生器EE1641D,面包板SYB-130。 实验原理: 1.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把肉眼看不见的电信号变换成看得见的 图象,便于研究各种电现象的变化过程。利用狭窄的、由高速电子组成的电子束,打在涂有荧光物质的屏面上,产生细小的光点。在被测信号的作用下,电子束就好像一支笔的笔尖,可以在屏面上描绘出被测信号的瞬时值的变化曲线。利用示波器能观察各种不同信号幅度随时间变化的波形曲线,还可以用它测试各种不同的电量,如电压、电流、频率、相位差、调幅度等等。 2.函数发生器是一种多波形的信号源。它可以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甚

至任意波形。有的函数发生器还具有调制的功能,可以进行调幅、调频、调相、脉宽调制和VCO控制。 3.面包板是专为电子电路的无焊接实验设计制造的。由于各种电子元器件可根据需要随 意插入或拔出,免去了焊接,节省了电路的组装时间,而且元件可以重复使用,所以非常适合电子电路的组装、调试和训练。 实验记录及结果分析: 1.示波器自带的校准信号: 2.函数发生器提供正弦波: 3.函数发生器提供的方波: 最大值:2.40V 最小值:-2.64V 峰峰值:5.04V 频率:2.016kHz 周期:496.0μs 占空比:48.0% 4.函数发生器提供的三角波: 最大值:2.40V 最小值:-2.64V 峰峰值:5.04V 频率:2.016kHz 周期:496.0μs 实验总结: 示波器能够产生波形,把肉眼看不见的电信号转为我们很容易看见的图形,而函数发生器则会产生不同类型的电信号,这样利用示波器和函数发生器就可以对函数发生器所发

信号发生器设计---实验报告

信号发生器设计 一、设计任务 设计一信号发生器,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并进行仿真。 二、设计要求 基本性能指标:(1)频率范围100Hz~1kHz;(2)输出电压:方波U p-p≤24V,三角波U =6V,正弦波U p-p>1V。 p-p 扩展性能指标:频率范围分段设置10Hz~100Hz, 100Hz~1kHz,1kHz~10kHz;波形特性方波t r<30u s(1kHz,最大输出时)用仪器测量上升时间,三角波r△<2%,正弦波r <5%。(计算参数) ~ 三、设计方案 信号发生器设计方案有多种,图1是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将三角波转换为正弦波的组成框图。 图1 信号发生器组成框图 主要原理是:由迟滞比较器和积分器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三角波在经过差分放大器变换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产生基本电路和差分放大器电路分别如图2和图4所示。 图2所示,是由滞回比较器和积分器首尾相接形成的正反馈闭环系统,则比较器A1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A2积分可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又触发比较器自动翻转形成方波,这样即可构成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图2 方波和三角波产生电路 图3 比较器传输特性和波形 利用差分放大器的特点和传输特性,可以将频率较低的三角波变换为正弦波。(差模传输特性)其基本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为了使输出波形更接近正弦波,设计时需注 应接近晶体意:差分放大器的传输特性曲线越对称、线性区越窄越好;三角波的幅值V m 管的截止电压值。 图4 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

图5 三角波→正弦波变换关系 在图4中,RP 1调节三角波的幅度,RP 2调整电路的对称性,并联电阻R E2用来减小差分放大器的线性区。C 1、C 2、C 3为隔直电容,C 4为滤波电容,以滤除谐波分量,改善输出波形。取Ic2上面的电流(看输出) 波形发生器的性能指标: ①输出波形种类:基本波形为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 ②频率范围: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一般分为若干波段,根据需要,可设置n 个波段范围。(n>3) ③输出电压:一般指输出波形的峰-峰值U p-p 。 ④波形特性:表征正弦波和三角波特性的参数是非线性失真系数r ~和r △;表征方波特性的参数是上升时间t r 。 四、电路仿真与分析 实验仿真电路图如图

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实验报告修订版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 综合设计报告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号: 2014216010 姓名:侯涛 指导教师:石玉军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摘要 在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各种各样的电子信号进 行测量,因而如何根据被测量电子信号的不同特征和测量要求,灵活、快速的选用不同特征的信号源成了现代测量技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信号源主要给被测电路提供所需要的已知信号(各种波形),然后用其它仪表测量感兴趣的参数。可见信号源在各种实验应用和实验测试处理中,它不是测量仪器,而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作为激励源,仿真各种测试信号,提供给被测电路,以满足测量或各种实际需要。 软件结合了直观的捕捉和功能强大的仿真,能够快速、轻松、高效地对电路进行设计和验证。凭借,可以立即创建具有完整组件库的电路图。本设计就是利用软件进行电路图的绘制并进行仿真。 关键词 折线法,比较器,积分器,转换电路,低通滤波, 1、 引言 波形发生器就是信号源的一种,能够给被测电路提供所需要的波形,广泛地应用于各大院校和科研场所。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单一的波形发生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我们设计的正是多种波形发生器。本次设计用运放来组成积分电路,低通滤波电路来分别实现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的输出。它的制作成本不高,电路简单,使用方便,有效的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 本文通过介绍一种电路的连接,实现函数发生器的基本功能。将其接入电源,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并通过在示波器上观察波形及数据,得到结果。电压比较器实现方波的输出,又连接积分器得到三角波,并通过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看到三角波,得到想要的信号。 2、设计内容和要求 设计要求:设计并制作用分立元件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能产生方波、三角波的波形发生器。 设计指标:输出频率分别为:2z 10H 、310Z H 和4 10Z H ;方波的输出电压峰 峰值 20P P V v -≥ 。 3、方案的论证和选择 3.1方案的提出 3.1.1方案一: 0.12Multisim 0.12Multisim 0.12Multisim 0.12Multisim RC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波形发生器实验报告)

信号发生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使用方法,加深对集成运算放大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掌握用运算放大器构成波形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3、掌握波形发生器电路调试和制作方法 。 二、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波形发生电路,可以同时输出正弦、方波、三角波三路波形信号。 三、具体要求 (1)可以同时输出正弦、方波、三角波三路波形信号,波形人眼观察无失真。 (2)利用一个按钮,可以切换输出波形信号。。 (3)频率为1-2KHz 连续可调,波形幅度不作要求。 (4)可以自行设计并采用除集成运放外的其他设计方案 (5)正弦波发生器要求频率连续可调,方波输出要有限幅环节,积分电路要保证电路不出现积分饱和失真。 四、设计思路 基本功能:首先采用RC 桥式正弦波振荡器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比较器)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通过幅值控制和功率放大电路后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最后通过切换开关可以同时输出三种信号。 五、具体电路设计方案 Ⅰ、RC 桥式正弦波振荡器 图1 图2 电路的振荡频率为:RC f π21 0= 将电阻12k ,62k 及电容100n ,22n ,4.4n 分别代入得频率调节范围为:24.7Hz~127.6Hz ,116.7Hz~603.2Hz ,583.7Hz~3015Hz 。因为低档的最高频率高于高档的最低频率,所以符合实验中频率连续可调的要求。 如左图1所示,正弦波振荡器采用RC 桥式振荡器产生频率可调的正弦信号。J 1a 、J 1b 、J 2a 、J 2b 为频率粗调,通过J 1 J 2 切换三组电容,改变频率倍率。R P1采用双联线性电位器50k ,便于频率细调,可获得所需要的输出频率。R P2 采用200k 的电位器,调整R P2可改变电路A f 大小,使得电路满足自激振荡条件,另外也可改变正弦波失真度,同时使正弦波趋于稳定。下图2为起振波形。

归纳模电实验方波发生器.doc

方波发生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运算放大器在对信号处理、变换和产生等方面的应用,为综合应用奠定基础。 (2)学习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波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 实际应用中通过电压比较可以产生方波,如图。负向输入端的电容充、放电时,其变化的电压与经过f R 反馈回来的电压进行比较,就得到了方波。二极管1D ,2D 与电阻p R ,3R 组成的电路用来控制电容的充、放电时间,从而控制方波的占空比。稳压二极管z V 的作用是限制和确定方波的幅度,因此要根据设计所要求的方波幅度来选择稳压二极管的稳定电压z V 。此外,方波幅度和宽度的对称性也与稳压二极管的对称性有关。为了得到对称的方波输出,通常应选用高精度的双向稳压二极管。2R 为稳压二极管的限流电阻,其阻值由所选的稳压二极管的稳定电流来决定。 设接通电源后输出电压z V v +=0,二极管1D 导通,2D 截止,0v 经p R 向C 充电,充电时间常数为C R p 。当电容两端电压c V 略大于同相输入端电压f V 时,输出电压0v 跳变为z V -,二极管1D 截止,2D 导通,电容经3R 向输出端放电,放电时间常数为C R 3。当c V 略小于f V 时,输出电压0v 又跳变为z V +。如此周而复始进行,随着电容的充电放电,输出电压0v 不断翻转,形成矩形波。 输出脉冲高电平z V v +=0的时间为 )21ln(11f p R R C R T += 输出低电平z V v -=0的时间为 )21ln(132f R R C R T + = 振荡频率为 ()???? ??++=+==f p R R C R R T T T f 132121ln 111

波形产生电路实验报告

波形产生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得 1。通过实验掌握由集成运放构成得正弦波振荡电路得原理与设计方法; 2、通过实验掌握由集成运放构成得方波(矩形波)与三角波(锯齿波)振荡电路得原理与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正弦振荡电路 ?实验电路图如下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 (1)缓慢调节电位器R W,观察电路输出波形得变化,解释所观察到得现象、 (2)仔细调节电位器R W,使电路输出较好得正弦波形,测出振荡频率与幅度以及相对应得R W之值,分析电路得振荡条件。 (3)将两个二极管断开,观察输出波形有什么变化。 2、多谐振荡电路 (1)按图2 安装实验电路(电源电压为±12V)。观测V O1、V O2波形得幅度、周期(频率)以及V O1得上升时间与下降时间等参数。 (2)对电路略加修改,使之变成矩形波与锯齿波振荡电路,即V O1为矩形波,V O2为锯齿波、要求锯齿波得逆程(电压下降段)时间大约就是正程(电压上升段)时间得20% 左右、观测V O1、V O2得波形,记录它们得幅度、周期(频率)等参数、 3.设计电路测量滞回比较器得电压传输特性。 三、预习计算与仿真 1、预习计算 (1)正弦振荡电路

由正反馈得反馈系数为: 由此可得RC 串并联选频网络得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分别为 易知当时,与同相,满足自激振荡得相位条件。 若此时,则可以满足,电 路起振,振荡频率为 000 111 994.7Hz 1.005ms 2216k 10nF f T RC f ππ= ====?Ω?,、 若要满足自激振荡,需要满足在起振前略大于1,而,令,即满足条件得R w应略大于10k Ω、 (2)多谐振荡电路 ?对电路得滞回部分,输出电压U O =±U Z =±6V ,U P =U O ×R 2R 2+R 1 +U O2× R 1R 2+R 1 ,当U P = U N =0V 时,可以得到U O2=±R 2R 1 ×U O =±3V 、 由U T = 1R 3C ×0.5T ×U O ?U T ,所以得到:T =4R 2R 4C R 1?=400us 、 2。 仿真分析 (1)正弦振荡电路 仿真电路图: 仿真得到得测量数据总结如下(具体见仿真报告): (1)R W 为0时,无波形产生 (2)调节R W 恰好起振时 (3)调节R W 使输出电压幅值最大

555方波发生电路

基于555定时器的方波发生器 发布: | 作者:—— | 来源: 华强卡卡| 查看:1254次| 用户关注: 这是一个无线电信号线路和电视的最有用的方波发生器项目。方波是最适合用于测试信号的中频(IF)地带,将通过中频变压器没有任何衰减,不管是什么电路的调谐频率。555timer是配置非稳态运行,这意味着它将触发本身作为一个多谐振荡器自由运行。计时元件电阻R1,R2和电容器(C1 - 6)在此图中显示的值,产生的六个频率1Hz的,10HZ,100HZ,1KHZ ,如果你想产生一个可变频率10kHz到100kHz 您可以用一个100K的迷你系列10 K电阻微调电位连 这种电子项目是一块测试设备。这是一个6从1Hz到100kHz的可选频率的方波发生器,在十年的值递增。这方波发生器的电子项目是基于流行的555定时器IC,并产生了六个预设的频率从1Hz到100kHz。它具有工作电压范围宽,甚至提供视觉显示输出。 这是一个无线电信号线路和电视的最有用的方波发生器项目。方波是最适合用于测试信号的中频(IF)地带,将通过中频变压器没有任何衰减,不管是什么电路的调谐频率。555timer是配置非稳态运行,这意味着它将触发本身作为一个多谐振荡器自由运行。计时元件电阻R1,R2和电容器(C1- 6)在此图中显示的值,产生的六个频率1Hz的,10HZ,100HZ,1KHZ ,如果你想产生一个可变频率10kHz到100kHz 您可以用一个100K的迷你系列10 K电阻微调电位连接,68K电阻。这方波振荡器的电子项目,可提供5至18伏直流输出电压从电源供电,但通常建议使用9伏直流电源。

使用555定时器的方波发生器电路图 时间:2011-09-18 21:06:53

波形发生电路实验报告

波形发生电路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由集成运放构成的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原理与设计方法。 2. 学习电压比较器的组成及电压传输特性的测试方法。 3. 掌握由集成运放构成的矩形波和三角波振荡电路的原理与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正弦波发生电路 (1)实验参考电路见图1。 (2)缓慢调节电位器R W,观察电路输出波形的变化,完成以下测试: ①R W为0Ω 时的u O的波形; ②调整R W使电路刚好起振,记录u O的幅值、频率及R W的阻值; ③调整R W使输出为不失真的正弦波且幅值最大,记录u O幅值、频率及R W的阻值; ④将两个二极管断开,观察R W从小到大变化时输出波形的变化情况。 2. 方波- 三角波发生电路 (1)实验参考电路见图2。 (2)测试滞回比较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 将图2 电路的第一级改造为滞回比较电路,在输入端输入合适的测试信号,用示波器X-Y模式观测电压传输特性曲线并记录阈值电压和u O1的幅值。

(3)测量图2电路u O1、u O2波形的幅值、周期及u O1波形的上升和下降时间。 3.矩形波- 锯齿波发生电路 修改电路图2,使之成为矩形波- 锯齿波发生电路。要求锯齿波的逆程(电压下降)时间大约是正程时间的20%,记录u O1、u O2的幅值、周期。 三、实验要求 1. 实验课上搭建硬件电路,记录各项测试数据。 2. 完成正弦波电路的实验后在面包板上保留其电路,并使其输出电压U o在1-3V范围内连续可调。 四、预习计算 1.正弦波振荡电路 起振条件为|A|略大于3,刚起振时幅值较小,认为二极管还未导通,即R4+R W R2 +1略大于3,即R W略大于10kΩ时刚好起振,随着R W的增大,振幅会增大,当R W过大时波形会出现失真。 振荡频率由RC串并联选频网络决定,f0=1 2πR1C1 ≈106.1Hz 2.方波- 三角波发生电路 滞回比较器的阈值电压±U T=±R2 R1 U Z=±2.9V,测试滞回比较电路时将R2与运放A2的输出端断开,改接输入信号(三角波为宜)。 方波(u O1)的幅值为U Z=5.8V,三角波(u O2)的幅值为U T=2.9V。 U T=?1 4 (?U Z) T ?U T U T=R2 1 U Z 解得:T=4R2R4C R1 =0.4ms,即u O1和u O2的周期为0.4ms。 3.矩形波- 锯齿波发生电路 只需让电容充放电回路的时间常数不一样即可。电路原理图如下:

波形发生器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555型集成时基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2)掌握555型集成时基电路的基本应用。 (3)掌握由555集成型时基电路组成的占空比可调的方波信号发生器。 二、实验基本原理 555电路的工作原理 555集成电路开始是作定时器应用的,所以叫做555定时器或555时基电路。但后来经过开发,它除了作定时延时控制外,还可用于调光、调温、调压、调速等多种控制及计量检测。此外,还可以组成脉冲振荡、单稳、双稳和脉冲调制电路,用于交流信号源、电源变换、频率变换、脉冲调制等。由于它工作可靠、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目前被广泛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555集成电路内部有几十个元器件,有分压器、比较器、基本R-S触发器、放电管以及缓冲器等,电路比较复杂,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混合体。 555芯片管脚介绍 555集成电路是8脚封装,双列直插型,如图2(A)所示,按输入输出的排列可看成如图2(B)所示。其中6脚称阈值端(TH),是上比较器的输入;2脚称触发端(TR),是下比较器的输入;3脚是输出端(Vo),它有O和1两种状态,由输入端所加的电平决定;7脚是放电端(DIS),它是内部放电管的输出,有悬空和接地两种状态,也是由输入端的状态决定;4脚是复位端(MR),加上低电平时可使输出为低电平;5脚是控制电压端(Vc),可用它改变上下触发电平值;8脚是电源端,1脚是地端。

用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如图所示。接通电源后,电容C2被充电,当电容C2上端电压Vc 升到2Vcc/3时使555第3脚V0为低电平,同时555内放电三极管T 导通,此时电容C2通过R1放电,Vc 下降。当Vc 下降到Vcc/3时,V0翻转为高电平。电容器C2放电所需的时间为 2ln 12??=C R t pL ( 1-1) 当放电结束时,T 截止,Vcc 将通过R1,R2,R3向电容器C2充电,Vc 由Vcc/3 上升到2Vcc/3所需的时间为 22)321(7.02ln )321(C R R R C R R R t pH ++=++= (1-2) 当Vc 上升到2Vcc/3时,电路又翻转为低电平。如此周而复始,于是,在电路的输出端就得到一个周期性的矩形波。电路的工作波形如图4,其中的震荡频率为 : f=1/(tpL+tpH )=1.43/(2R1+R2+R3) C2 (1-3) 三、实验设计目标 波形发生器是建立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上的一个设计性实验,它是借助综合测试板上的555芯片和一片通用四运放324芯片,以及各种电阻、电感、电容等基本元器件,从而设计制作一个频率可变的同时输出脉冲波、锯齿波、正弦波Ⅰ、正弦波Ⅱ的波形产生电路,其借助于计算机软件multisim 仿真以及电路板硬件调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简易数字合成信号发生器 专业: 指导教师: 小组成员:

数字合成信号发生器设计、调试报告 一:设计目标陈述 设计一个简易数字信号发生器,使其能够产生正弦信号、方波信号、三角波信号、锯齿波信号,要求有滤波有放大,可以按键选择波形的模式及周期及频率,波形可以在示波器上 显示,此外可以加入数码管显示。 二、完成情况简述 成功完成了电路的基本焊接,程序完整,能够实现要求功能。能够通过程序控制实现正弦波的输出,但是有一定噪声;由于时间问题,我们没有设计数码管,也不能通过按键调节频率。 三、系统总体描述及系统框图 总体描述:以51单片机开发板为基础,将输出的数字信号接入D\A转换器进行D\A转换,然后接入到滤波器进行滤波,最后通过运算放大器得到最后的波形输出。 四:各模块说明 1、单片机电路80C51 程序下载于开发板上的单片机内进行程序的执行,为D\A转换提供了八位数字信号,同时为滤波器提供高频方波。通过开发板上的232串口,可以进行软件控制信号波形及频率切换。通过开发板连接液晶显示屏,显示波形和频率。 2、D/A电路TLC7528 将波形样值的编码转换成模拟值,完成单极性的波形输出。TLC7528是双路8位数字模拟转换器,本设计采用的是电压输出模式,示波器上显示波形。直接将单片机的P0口输出传给TLC7528并用A路直接输出结果,没有寄存。 3、滤波电路MAX7400 通过接收到的单片机发送来的高频方波信号(其频率为所要实现波频率的一百倍)D转换器输出的波形,对转换器输出波形进行滤波并得到平滑的输出信号。 4、放大电路TL072

TL072用以对滤波器输出的波进行十倍放大,采用双电源,并将放大结果送到示波器进行波形显示。 五:调试流程 1、利用proteus做各个模块和程序的单独仿真,修改电路和程序。 2、用完整的程序对完整电路进行仿真,调整程序结构等。 3、焊接电路,利用硬件仿真器进行仿真,并用示波器进行波形显示,调整电路的一些细节错误。 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遇到的软件方面的问题: 最开始,无法形成波形,然后用示波器查看滤波器的滤波,发现频率过低,于是检查程序发现,滤波器的频率设置方面的参数过大,延时程序的参数设置过大,频率输出过低,几次调整好参数后,在进行试验,波形终于产生了。 七:原理图和实物照片 波形照片:

DAC0832波形发生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DAC0832波形发生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目录 第1章系统设计方案 (2) 1.1 设计思路 (2) 1.2 方案比较与选择 (2) 第2章系统硬件设计..................................................................................2. 2.1 主控制器电路 (2) 2.2 数模转换电路 (3) 第3章系统软件设计................................................................................ .6 3.1 系统整体流程...................................................................................... .6 3.2 数模转换程序...................................................................................... .6 第4章系统调试 (8) 4.1 proteus的调试 (8) 第5章结论与总结 (11) 5.1 结论 (11) (系统总体设计与完成做一个总结,是客观的,主要包括:设计思路,设计过程,测试结果及完善改进的方向。) 5.2 总结 (11) (这是一个主观的总结,谈谈自己收获和不足等方面的内容。) 第1章系统设计方案 1.1 设计思路 (一)、课设需要各个波形的基本输出。如输出矩形波、锯齿波,正弦波。这些波形的实现的具体步骤:正弦波的实现是非常麻烦的。它的实现过程是通过定义一些数据,然后执行时直接输出定义的数据就可以了。然而为了实现100HZ的频率,终于发现,将总时间除了总步数,根据每步执行时间,算出延时时间,最终达到要求,然后建一个表通过查表来进行输出,这样主要工作任务就落到了建表的过程中。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查表所耗费的时钟周期相同,这样输出的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就相等了,输出的波形行将更趋于完美,当然更让我们感到的高兴的是它输出波形的频率将近达到了100赫兹,能够满足我们设计的扩展要求了。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终)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王晟尧学号:6102215054专业班级:通信152班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信号发生器设计 一、设计任务 设计一信号发生器,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并进行仿真。 二、设计要求 基本性能指标:(1)频率范围100Hz~1kHz;(2)输出电压:方波U p-p≤24V,三角波U p-p=6V,正弦波U p-p>1V。 扩展性能指标:频率范围分段设置10Hz~100Hz, 100Hz~1kHz,1kHz~10kHz;波形特性方波t r<30u s(1kHz,最大输出时),三角波r△<2%,正弦波r~<5%。三、设计方案 信号发生器设计方案有多种,图1是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将三角波转换为正弦波的组成框图。 图1 信号发生器组成框图 主要原理是:由迟滞比较器和积分器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三角波在经过差分放大器变换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产生基本电路和差分放大器电路分别如图2和图4所示。 图2所示,是由滞回比较器和积分器首尾相接形成的正反馈闭环系统,则比较器A1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A2积分可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又触发比较器自动翻转形成方波,这样即可构成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图2 方波和三角波产生电路 图3 比较器传输特性和波形 利用差分放大器的特点和传输特性,可以将频率较低的三角波变换为正弦波。其基本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为了使输出波形更接近正弦波,设计时需注意:差分放大器的传输特性曲线越对称、线性区越窄越好;三角波的幅值V 应接近晶 m 体管的截止电压值。 图4 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

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电路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电路 由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一般均包括比较器和RC积分器两大部分。如图6. 5所示为由迟滞比较器和集成运放组成的积分电路所构成的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 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A1构成迟滞比较器,同相端电位Vp由VO1和VO2决定。利用叠加定理可得: 当Vp>0时A1输出为正,即VO1 = +Vz;当Vp<0时,A1输出为负即VO1 = -Vz A2构成反相积分器 VO1为负时,VO2 向正向变化,VO1 为正时,VO2 向负向变化。假设电源接通时VO 1 = -Vz,线性增加。 当VO2上升到使Vp略高于0v时,A1的输出翻转到VO1 = +Vz 。

四、报告要求 1、课题的任务和要求。 2、课题的不同方案设计和比较,说明所选方案的理由。 3、电路各部分原理分析和参数计算。 4、测试结果及分析: (1)实测输出频率范围,分析设计值和实测值误差的来源。 (2)对应输出频率的高、中、低三点,分别实测输出电压的峰-峰值范围,分析输出电压幅值随频率变化的原因。 (3)频率特性测试,在低频端选定一个输出幅值,而后逐步调高输出频率,选12~15个测试点,用示波器观测输出对应频率下的输出幅值,填入自己预做的表格,画出电路的幅频特性。 注意:输出幅值一旦选定,在调节输出测试频率点过程中,不能再动! (4)画出示波器观测到的各级输出波形,并进行分析;若波行有失真,讨论失真产生的原因和消除的方法。 5、课题总结 6、参考文献 2、方波、三角波发生器 (1)按图11-2所示电路及参数接成方波、三角波发生器。

方波发生器实验报告

方波发生器及其调制 一、实验内容 设计一方波信号发生器,采用ROM进行一个周期数据存储,并通过地址发生器产生方波信号。并通过控制端输入a对方波信号进行调幅和调频。ROM(4位地址16位数据) 二、实验原理 方波信号发生器是由地址发生器和方波数据存储器ROM两块构成,输入为时钟脉冲,输出为8位二进制。

1地址发生器的原理 地址发生器实质上就是计数器,ROM的地址是4位数据,相当于16位循环计数器。 2.只读存储器ROM的设计 (1)、VHDL编程的实现 ①基本原理:为每一个存储单元编写一个地址,只有地址指定的存储单元才能与公共的I/O 相连,然后进行存储数据的读写操作。 ②逻辑功能:地址信号的选择下,从指定存储单元中读取相应数据。 3.调幅与调频 通过输入信号a(3位数据),选择不同调制,如 a=000,2分频 a=001,4分频 a=010,8分频 a=011,16分频 a=100,2倍调幅 a=101,4倍调幅 a=110,8倍调幅 a=111,16倍调幅 分频原理:偶数分频,即分频系数N=2n(n=1,2,…),若输入的信号频率为f,那么分频器的输出信号的频率为f/2n(n=1,2,…)。 调幅原理:通过移位寄存器改变方波幅值(左移)。 三、设计方案 1. 基于VHDL编程的设计 在地址信号的选择下,从指定存储单元中读取相应数据,系统框图如下: FPGA 四、原理图 1、VHDL编程的实现

(1)、顶层原理图 (2)、地址发生器的VHDL语言的实现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 entity addr_count is port ( clk1khz: in std_logic; qout: out integer range 0 to 15 ); end addr_count; architecture behave of addr_count is signal temp: integer range 0 to 15;

方波发生器

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综合设计 网上大作业

方波发生器 电路: 波形: 电路设计: 因为矩形波电压只有两种状态,不是高电平,就是低电平,所以电压比较器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产生振荡,就是要求输出的两种状态自动地相互转换,所以电路中必须引入反馈;因为输出状态应

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交替变化,即产生周期性变化,所以电路中要有延迟环节来切丁每种状态维持的时间。图示为矩形波发生电路,它由反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和RC电路组成。RC回路既作为延迟环节,又作为反馈网络,通过RC充放电实现输出状态的自动转换。 方波发生电路图,如图所示,它由反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和RC 积分电路组成。其中RC回路既作为延迟环节,又作为反馈网络,通过RC充、放电实现输出状态的自动转换,而输出端引入的限流电阻Ro和两个背靠背的双向稳压管起到了双向限幅的作用。 基波低通滤波器 电路:

波形: 电路设计: 一个低通滤波器加一个同相比例放大器。 出现的问题及解决: 1.出现问题:到后面和移相的三次谐波叠加时发现波形不正确。 发现错误:后面的滤波器对三次谐波多次放大使最后的波形不正确。 解决问题:加一个同相比例放大器,确保波形的正确。 2.出现错误:发现滤波后,波形失真。 发现错误:是角频率和频率弄混了,导致截止频率算错。 解决问题:纠正后,重新计算。

三次谐波带通滤波器 电路: 波形: 电路设计: 一个二阶有源高通滤波器,一个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和一个带通滤波器级联。

优化过程: 第一次只用了一个带通滤波器滤波,做仿真时,发现波形失真,后来发现是一个带通滤波器的带外衰减不够,所以又级联一个二阶有源高通滤波器和一个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并且将Q调至1。 移相器 电路: 45度:

实验1 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及使用(实验报告之实验数据表)

实验1 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及使用 【实验目的】 1. 了解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2. 学习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波形及正确设置参数的方法。 3. 学习用示波器观察测量信号波形的电压参数和时间参数。 4. 通过李萨如图形学习用示波器观察两个信号之间的关系。 【实验仪器】 1. 示波器DS5042型,1台。 2. 函数信号发生器DG1022型,1台。 3. 电缆线(BNC 型插头),2条。 【实验内容与步骤】 1. 利用示波器观测信号的电压和频率 (1)参照“实验1 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及使用(实验指导书)”相关内容,产生如图1-1所示的正余弦波形,显示在示波屏上。 图1-1 函数信号发生器生成的正、余弦信号的波形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上课时间 第 周 节

(2)用示波器对图1-1中所示的正余弦波形进行测量并填写下表 表1-1 正余弦信号的电压和时间参数的测量 电压参数(V)时间参数 峰峰值最大值最小值频率(Hz)周期(ms)正弦信号 3sin(200πt) 余弦信号 3cos(200πt) 2. 用示波器观测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正余弦信号的李萨如图形 (1)参照“实验1 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及使用(实验指导书)”相关内容,产生如图1-2所示的正余弦波形的李萨如图形,调节并正确显示在示波屏上。 图1-2 正弦信号3sin(200πt)和余弦信号3cos(200πt)的李萨如图形 3. 观测相同幅值、相同频率、不同相位差条件下的两正弦信号的李萨如图形 (1)在函数信号发生器CH1通道产生的正弦信号3sin(200πt)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CH2通道产生正弦信号3sin(200πt+45o),观测并记录两正弦信号的李萨如图形于图1-3中。 (2)在函数信号发生器CH1通道产生的正弦信号3sin(200πt)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CH2通道产生正弦信号3sin(200πt+135o),观测并记录两正弦信号的李萨如图形于图1-3中。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DOC)

信号发生器 F组 组长:*** 组员:***、*** 2013年8月12日星期一

1系统方案 (4) 1.1系统方案论证与选择 (4) 1.2方案描述 (4) 2理论分析与计算 (5) 3电路与程序设计 (6) 3.1电路的设计 (6) 3.1.1 ICL8038模块电路 (6) 3.1.2 放大电路 (6) 3.2程序的设计 (7) 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9) 4.1测试仪器与结果 (9) 4.2调试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9) 5 小结 (10)

本系统设计的是信号发生器,是以 ICL8038和 STC89C51为核心设计的数控及扫频函数信号发生器。ICL8038作为函数信号源结合外围电路产生占空比和频率可调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该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可调范围1~100kHz,波形稳定,无明显失真。单片机控制LCD12864液晶显示频率、频段和波形名称。 关键字:信号发生器ICL8038、 STC89C51、波形、LCD12864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1系统方案 1.1系统方案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由单片机内部产生波形,经DAC0832输出,然后再经过uA741放大信号后,最后经过CD4046和CD4518组成的锁相环放大频率输出波形,可是输出的波形频率太低,达不到设计要求。 方案二:采用单片机对信号发生器MAX038芯片进行程序控制的函数发生器,该发生器有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信号三种波形,输出信号频率在0.1Hz~100MHz 范围内。MAX038为核心构成硬件电路能自动地反馈控制输出频率,通过按键选择波形,调节频率,可是MAX038芯片价格太高,过于昂贵。 方案三:利用芯片ICL8038产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三种波形,根据电阻和电容的不同可以调节波形的频率和占空比,产生的波形频率足够大,能达到设计要求,而且ICL8038价格比较便宜,设计起来成本较低。 综上所述,所以选择第三个方案来设计信号发生器。 1.2方案描述 本次设计方案是由ICL8038 芯片和外围电路产生三种波形,由公式: ,改变电阻和电容的大小可以改变波形的频率,有开关控制频段和波形并给单片机一个信号,由单片机识别并在LCD液晶屏上显示,电路的系统法案框图为下图1所示: 图1 总系统框图

函数信号发生器与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书

函数信号发生器与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书 专业:班级:学号: 姓名: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1、学会数字合成函数信号发生器常用功能的设置、使用; 2、会从函数信号发生器胡频率计上读出信号频率; 3、在了解数字双踪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工作原理基础上,观察 并测量以下信号:(见下表)学会数字示波器的基本操作与 读书; 实验仪器 F40函数信号发生器、UTD2102CE数字示波器、探头。 实验原理 1、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

该仪器采用直接数字合成技术,可以输出函数信号、调频、调幅、FSK、PSK、猝发、频率扫描等信号,还具有测频、计数、任意波形发生器功能。 2、示波器显示波形原理 如果在示波器CH1或CH2端口加上正弦波,在示波器的X 偏转板加上示波器内部的锯齿波,当锯齿波电压的变化周期与 正弦波电压相等时,则显示完整的周期的正弦波形,若在示波 器CH1和YCH2同时加上正弦波,在示波器的X偏转板上加上 示波器的锯齿波,则在荧光屏上将的到两个正弦波。 实验内容 1、做好准备工作,连接实验仪器电路,设置好函数信号发生 器、示波器; (1)、把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函数输出”输出端与示波器的 X CH1信号输入端连接,两台仪器的接通220V交流电源。 (2)、启动函数信号发生器,开机后仪器不需要设置,短暂 时间后,即输出10K Hz的正弦波形。 (3)、需要信号源的其他信号,到时在进行相关的数据设定 (如正弦波2的波形、频率、点频输出、信号幅度)等。 2、用示波器观察上表中序号1的信号波形(10KHz);过程如下: (1)、打开示波器的电源开关,将数字存储示波器探头连接到CH1输入端,按下“AUTO”按键,示波器将自动设置垂直偏转系数、扫描时基以及触发方式;按下CH1按键。

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电路

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电路 由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一般均包括比较器和RC积分器两大部分。如图6.5所示为由迟滞比较器和集成运放组成的积分电路所构成的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 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A1构成迟滞比较器,同相端电位Vp由VO1和VO2决定。利用叠加定理可得: 当 Vp>0时 A1输出为正,即VO1 = +Vz;当 Vp<0时, A1输出为负即 VO1 = -Vz A2构成反相积分器 VO1为负时, VO2 向正向变化, VO1 为正时, VO2 向负向变化。假设电源接通时VO1 = -Vz,线性增加。 当VO2上升到使Vp略高于0v时,A1的输出翻转到VO1 = +Vz 。

四、报告要求 1、课题的任务和要求。 2、课题的不同方案设计和比较,说明所选方案的理由。 3、电路各部分原理分析和参数计算。 4、测试结果及分析: (1)实测输出频率围,分析设计值和实测值误差的来源。 (2)对应输出频率的高、中、低三点,分别实测输出电压的峰-峰值围,分析输出电压幅值随频率变化的原因。 (3)频率特性测试,在低频端选定一个输出幅值,而后逐步调高输出频率,选12~15个测试点,用示波器观测输出对应频率下的输出幅值,填入自己预做的表格,画出电路的幅频特性。 注意:输出幅值一旦选定,在调节输出测试频率点过程中,不能再动! (4)画出示波器观测到的各级输出波形,并进行分析;若波行有失真,讨论失真产生的原因和消除的方法。 5、课题总结 6、参考文献 2、方波、三角波发生器 (1)按图11-2所示电路及参数接成方波、三角波发生器。

图11-2 (2)将电位器Rp调至中心位置,用双综示波器观察并描绘方波V01及三角波V02 (注意标注图形尺寸),并测量Rp及频率值。 表11-3 方波V01及三角波V02 波形 Rp= (中间) , f= (3)改变Rp的位置,观察对V01和V02 幅值和频率的影响,将测量结果填入表11-3中 (记录不失真波形参数)。 表11-4 F ( KHz ) Rp ( Ω )V01P-P(V)V02P-P(V)备 注 频率最高 频率最低 (4)将电位器Rp调至中间位置,改变R1为10K可调电位计,观察对V01和V02 幅值和频率的影响。将 测量结果填入表11-4中。 表11-5 F (KHz ) R1 ( Ω )V01P-P(V)V02P-P(V)备 注 频率最高 频率最低 (5)电位器Rp保持中间位置,R1接10K电阻,改变R2为100K可调电位计,观察对V01和V02 幅值和频率的影响。将测量结果填入表11-5中。(记录有波形的测试参数) 表11-6 F ( KHz ) R2 ( Ω )V01P-P(V)V02P-P(V)备 注 频率最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