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心绞痛典型病例分析

合集下载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历分析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历分析
6
病例基本信息
体温:36.3℃,心率:65 次/分,血压: 164/79mmHg 促甲状腺激素7.87mIU/L↑;甲状腺球蛋白自身抗体 334.9IU/ml↑;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3.72mmol/L↑;血 清高密度脂蛋白0.77mmol/L↓;微量白蛋白阳性↑;尿 蛋白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7U/L↑;血清天门 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6U/L↑;纤维蛋白原 6.00g/L↑;胱 抑素C 1.18mg/L↑; 提示:患者甲状腺、血脂、肾功、凝血异常
阿托伐他汀钙片:降甘油三酯效果较好,常见皮肤瘙痒红疹不良反应。
瑞舒伐他汀钙片:他汀类药物中只有瑞舒伐他汀钙少见这种皮肤不良反应。
扩冠药物分析
药物
药理作用
作用特点
注意事项
甘油
硝酸异山 梨酯
单硝酸异 山梨酯
起效快,疗效持续时 间短
扩张冠脉,减 起效较慢,作用维持 少心脏负荷及 时间较长
心肌耗氧量
长效硝酸酯类药物, 用药后15~20分钟后 达到有效治疗浓度, 且无肝脏首过效应。
治疗总结
◆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的概念 ◆ 2.几种抗凝药物的作用机制 ◆ 3.扩冠、调脂药物在治理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具有相互协调
作用
谢谢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1不稳定型心绞痛 2.高血压病3级 3.Ⅱ型糖尿病
初始用药
抗血小板
降压 营养心肌
减慢心率 降低心肌耗氧量
调脂 扩冠
改善微循环
保胃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替米沙坦片 参松来自心胶囊 左卡尼汀注射液 美托洛尔片
100mg 口服 1/日 75mg 口服 1/日 80mg 口服 1/日 1.2g 口服 3/日 NS100ml+3g 静滴 1/日 12.5mg 口服 2/日

病例分析课件

病例分析课件

问题
1、该案例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评估? 2、可能的护理诊断有哪些? 3、针对该案例的护理要点/措施有哪些?
护理评估
1、胸痛 询问病人有无胸痛,评估胸痛发 作的特性,与以前心绞痛比较,其 部位、持续时间、疼痛程度有无区 别,有无发热、恶心、呕吐、腹痛 等伴随症状,胸痛发作前有无情绪 激动、劳累、饱餐等诱发因素。
护理措施
2、恐惧的护理 (1)安定病人情绪,与其保持良好的沟 通,向病人讲明病情的任何变化都在医护 人员的严密监护下并能得到及时的治疗, 以缓解病人的恐惧心理。 (2)尊重病人,确认病人的痛苦并以最 和善的态度,最妥善的语言,有针对性地 进行解释和安慰。 (3)向病人讲解心肌梗死的有关知识和 监护系统的意义,消除病人的恐惧感。
护理评估
2、症状 有无呼吸急促、憋气、濒死感等;是否 感到虚弱、乏力、眩晕等。 3、生命体征变化 除早期血压可增高外,几乎所有病人都 有血压降低。大多数病人心率增快,少数 也可减慢,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伴有心 律失常、休克、心衰时可出现相应体征。
护理评估
4、既往史 病人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 是否系统地进行过治疗和用药。 5、日常生活形态 了解病人是否吸烟,每天抽多 少;平时是否很少运动,是否过于 肥胖;病人是否嗜食高热量、高胆 固醇食物。
护理措施
(5)止痛治疗的护理:遵医嘱给予 吗啡或哌替啶止痛,注意有无呼吸抑 制等不良反应。给予硝酸脂类药物时 应随时监测血压的变化,维持收缩压 在100mmHg以上。 (6)溶栓治疗的护理:1)询问病人 是否有溶栓禁忌证。2)协助医生做 好溶栓前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和血型 等检查。
护理措施
3)遵医嘱正确应用溶栓药物,注意观察有无不良 反应:①过敏反应表现为寒战、发热、皮疹等; ②低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③出血包括皮 肤黏膜出血、血尿、便血、咯血、颅内出血等, 一旦出血,应紧急处理。 4)溶栓疗效观察:间接判断溶栓是否成功①胸痛 2小时内基本消失;②心电图ST段于2小时内回降 >50%;③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④cTnI 或cTnT峰值提前至发病后12小时内,血清CK-MB峰 值提前出现(14小时以内)。②④最重要。

心绞痛的病例汇报材料

心绞痛的病例汇报材料

心绞痛的病例汇报材料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李先生
性别:男
年龄:58岁
主诉:
胸痛持续约15分钟,伴随压迫感和憋闷感,发作时放射至左臂,伴有呼吸困难和出汗。

现病史:
患者于1个月前开始出现轻度胸闷感,经常在体力活动后出现。

最近1周,胸闷感逐渐加重,并伴有上述主诉症状。

患者一直没有就医,认为是体力活动过度所致。

既往史:
患者曾有高血压病史,控制较好。

无糖尿病和高血脂病史。

体格检查:
患者神志清楚,面色苍白。

血压:140/90 mmHg,心率:85
次/分,呼吸:正常。

在听诊心脏时,可听到杂音,心音正常。

实验室检查:
心肌酶谱检查:心肌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均升高。

心肌肌钙蛋白(Troponin I)明显升高。

心电图(ECG)检查:
ST段呈下移,T波倒置,提示心肌缺血。

影像学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严重狭窄。

诊断:
心绞痛
治疗方案:
1. 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缓解疼痛。

2. 注射阿司匹林,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3. 应用β受体阻断剂,如美托洛尔,减轻心肌耗氧量。

4. 心脏介入治疗,在狭窄血管内支架植入。

病程观察与随访:
患者疼痛症状在上述治疗措施后得到明显缓解。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心功能和心肌酶谱,以及动脉血压和心电图变化。

患者需要定期接受体格检查,遵守药物治疗,并注意休息和适当的运动。

如出现症状加重或新的不适,及时就医。

【病案分析】之冠心病、心绞痛

【病案分析】之冠心病、心绞痛

【病案分析】之冠心病、心绞痛
张某,女,43岁。

主诉:
胸闷痛反复发作1年多。

近半月来自感心胸憋闷作痛,甚则肢冷汗出,伴心悸气短。

心电图提示ST-T改变,冠脉供血不足。

被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服药有一定改善,但是无法控制。

诊查:面色淡白无华,声低气怯,唇舌淡紫,舌下瘀紫苔白,脉沉细涩。

辨证:心阳不振,寒凝血瘀,心脉痹阻。

治则:益气通阳,活血舒痹。

方选:瓜蒌皮、薤白、丹参、降香、炙黄芪、潞党参、淡附片、红花、桂枝、白芍。

服7日,胸闷痛显著减轻。

头痛,淡红苔白,脉沉细。

上方去淡附片、白芍,加赤芍、枸杞子、茯苓、炙甘草。

续服2周,胸闷痛消失,头痛亦愈,恢复正常。

舌淡红苔白脉沉细。

拟益气活血、宽胸舒痹。

前方去枸杞子、茯苓、炙甘草,加川芎、桂枝、红花、麦冬、五味子、青龙齿(先煎)。

巩固1月,心痛未再复发。

【分析】本案心痛频发,根据面色淡白、唇舌淡紫,痛甚则肢冷汗出,辨为心阳不振,寒凝血瘀。

遂拟大剂参、芪加淡附片、桂枝、薤白益气通阳;丹参、红花、降香与桂枝同用活血通络;瓜蒌、薤白宽胸散结宣痹,佐以少量白芍以制附、桂之辛燥。

故药后症状改善明显。

二诊舌转淡红,见有头痛,去附片之辛热,加杞子养肝、赤芍活血,妙在炙草一味甘温益气、通经脉、利血气,与桂枝同用取辛甘化阳之义,故三诊诸症均愈。

继续调理一个月,心痛未再复发。

#头条健康##中医##超能健康团#。

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分析报告

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分析报告

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分析报告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胸痛或胸闷,多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关。

本文通过对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分析,旨在探讨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一、病因分析心绞痛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的供血不足。

该疾病通常与以下因素相关:1.高血压:高血压会增加冠状动脉的负担,导致动脉壁的损害和狭窄。

2.高血脂症:高血脂症会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促使动脉内膜受损,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3.吸烟:烟草中的化学物质可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绞痛的风险。

二、临床表现心绞痛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1.胸痛:感觉为压迫或窒息样,通常位于胸骨后部,持续数秒至十几分钟,可向左肩、左臂或颈部放射。

2.胃纳差:由于心绞痛可导致血液供应不足,引起消化不良和胃纳差。

3.气短:心绞痛发作时,心脏供血不足,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感觉气短。

4.头晕:心绞痛发作时,大脑供血不足可引起头晕。

三、治疗方法针对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情,可采取以下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断剂和钙通道阻断剂等,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控制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程度。

2.改变生活方式:戒烟、限制饮酒、控制饮食并适量进行有氧运动,这些措施可以降低心绞痛的风险。

3.介入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介入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扩张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4.心理支持:心绞痛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通过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和介入治疗等综合措施,可以控制心绞痛的发作,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患之间的心理支持也是治疗心绞痛的重要环节。

我们希望通过更深入的临床研究,能够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为心绞痛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一例冠心病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病例分析

一例冠心病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病例分析

一例冠心病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病例分析冠心病是指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类型,在冠状动脉狭窄或斑块破裂引起血栓形成的基础上,出现心绞痛缺血发作冠脉血流主要由于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缺血的程度超出了冠状动脉的自动代偿能力所致,可能是由于冠脉栓塞、斑块破裂、自发性冠脉痉挛、微循环紊乱等原因所致的。

本文将通过对一例冠心病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病例分析,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相关问题。

患者,男性,67岁,曾有高血压病史20多年,长期未规律服药,平素体检显示轻度冠心病。

近期因胸闷、胸痛不适来诊,疼痛时有间歇,休息后症状可缓解,但病情逐渐加重。

入院后,在急诊科给予舒络通口服药物缓解症状,然后转入心血管内科进一步治疗。

1. 临床表现:患者主诉:胸闷、胸痛不适,疼痛时有间歇,伴有头昏、乏力、气促等症状。

体格检查:血压160/100mmHg,心率85次/分,心音强度正常,心律整齐,无杂音。

血液检查:心肌酶谱未见明显异常变化。

2. 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患者的病史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冠心病伴不稳定型心绞痛。

进一步检查包括冠状动脉造影等,旨在明确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以指导后续治疗。

3. 治疗:立即给予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以减少心肌缺血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同时,对患者进行监测,观察病情变化。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可考虑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维持规律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如控制血压、改善血脂水平等。

4. 预后:冠心病伴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冠心病的一种严重情况,如及时进行合理的治疗,预后较好。

然而,如果不合理用药或控制不当,可能进展为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

5. 注意事项:患者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遵循医嘱进行用药,定期复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康复治疗。

同时,患者及其家属应加强疾病的认识,提高健康管理意识,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避免劳累和过度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例

[患者姓名]:[患者年龄]:53[性别]:男[科室]:心脑血管科[症状与体状及患者自述]:【主诉】发热1天。

【现病史】1天前患者因“受凉”后出现发热,最高温度至38.5℃,无寒战,无胸闷、无憋喘,无呼吸急促,无咳嗽咳痰,无胸痛,无大汗,无肢体活动障碍,后患者诉捂汗后体温下降,家属送至我院急诊科,检验结果示:血常规:白细胞计数9.38*10^9/L;生化:谷草转氨酶222U/L,于观察室补液对症支持治疗,昨夜未诉发热,患者现诉纳差,无反酸,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无胸痛、胸闷,为进一步治疗,以“发热待查”收入病房。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尚可,睡眠一般,饮食正常,大小便无异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既往因“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018-05-07于我院急症下行冠状动脉造影示RCA自中段发出后完全闭塞,行血栓抽吸及冠脉内溶栓术,术后口服阿司匹林50mgqd、泰嘉50mgqd、依姆多30mgqd、雅施达2mgqd、尼可地尔5mgbid,否认肝炎及其他传染病史,无重大外伤史及输血史,未发现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体测与化验数据]:【查体】T:36.5℃,P:72次/分,R:21次/分,BP:128/89/mmhg。

患者老年男性,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清楚,自主体位,检查合作。

全身皮肤无黄染、无瘀点、无出血点。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发育正常,毛发分布均匀,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存在,耳、鼻无异常,口唇无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性啰音。

心前区无隆起及凹陷,心界无扩大,心率70次/分,节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无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平坦,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

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s征阴性,肝、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无亢进,移动性浊音阴性。

脊柱无畸形,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

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心绞痛病人的护理病例

心绞痛病人的护理病例

1 硝酸酯类药物
硝酸酯类药物可以扩张 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 流。
2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 心率和血压,减少心脏 负荷。
3 抗凝剂
抗凝剂可以预防血栓形 成,减少心血管事件的 风险。
心绞痛病人的生活方式干预
1 戒烟
鼓励心绞痛病人戒烟,以减少心脏负 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适度运动
建议心绞痛病人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 如散步、游泳或骑自行车。
2 促进血液循环
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和运动来促 进心血管系统的良好功能。
3 改善生活质量
通过教育和支持,帮助心绞痛病人管理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心绞痛病人的护理措施
1 药物治疗
使用硝酸酯类药物、β 受体阻滞剂和抗凝剂等 药物来控制和预防心绞 痛发作。
பைடு நூலகம்
2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帮助心绞痛病人处理情 绪压力和焦虑。
心绞痛的原因和风险因素
1 原因
心绞痛通常是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 引起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能由于 血管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血液供应 不足等原因。
2 风险因素
心绞痛的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 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 以及家族史等。
心绞痛病人的护理目标
1 缓解疼痛
通过药物和休息来缓解心绞痛病人的 胸痛症状。
3 降压管理
控制血压,减少心脏负荷,有助于预防心绞痛发作。
心绞痛病人的护理病例
本病例展示了一个心绞痛病人的全面护理计划,包括病情定义、症状、原因、 护理目标以及各种护理措施。
心绞痛的定义和症状
1 心绞痛定义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 的一种胸痛症状。它通常表现为一种 压迫性、紧缩性或闷痛,多发生在胸 骨后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院心电图
入院心电图
辅助检查
血生化:TG 1.92mmol/L GLU 17.6mmol/L
血常规:WBC 10.3×109 /L N85.8% L13.3%
心肌酶、尿、便常规、胸片、心脏彩 超均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
1、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2、高血压3级 很高危 3、2型糖尿病 4、高脂血症
发作时心电图
发作时心电图
治疗过程(二)
经上述综合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平稳,偶有 胸痛、胸闷发作,多发生在饭后或大便后。 之后建议患者再次行冠脉造影。
冠脉造影及PCI结果
冠状动脉右优势型。左主干未见狭窄。前降支近 段可见99%弥漫性狭窄,远端散在斑块,前向血 流 TIMI 2级。第一对角支纤细,开口可见60%管 状狭窄。回旋支未见狭窄。右冠脉散在斑块,未 见狭窄。
Prognosis in women with myocardial ischemia in the absence of obstructive coronary disease: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sponsored Women′s Ischemia Syndrome Evaluation (WISE) [J]. Circulation, 2004, 109: 2993-299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women [J]. Cardiol Rev,2001, 18: 11-16. Plasma triglyceride level is a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dependent of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 ameta-analysis of population-based prospective studies[ J]. J Cardiovasc Risk,1996, 3: 213-219.
发作时心电图有动态变化;
应用大剂量抗血小板、抗ຫໍສະໝຸດ 、调脂、稳定 斑块等药物综合治疗及支架植入后症状明 显缓解
病例特点
发作时胸痛症状较重,且持续时间较长, 达数小时,每次缓解须吗啡、冬非合剂或 力月西静推或维持静点,但心肌酶学始终 无变化。
主要内容
病例介绍 女性冠心病特点 2007 年ACC/AHA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 ST
结论:冠心病 单支病变
PCI治疗:于前降支病变处植入Excel 2.75x24mm支 架一枚。术后手术部位无夹层及边支闭塞。前降 支前向血流 TIMI 3级。前降支PCI成功。
PCI过程
临床转归
患者术后至今日常活动未发作胸闷、 胸痛不适。
病例特点
患者有多种冠心病易患因素,如高血压、 高脂血症、糖尿病、绝经女性、肥胖,并 未进行正规治疗;
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
女性冠心病特点
一、临床表现
缺乏典型症状:女性冠心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主 诉多,症状表现多样化。
常表现为轻微胸部压迫感、紧缩感。典型的胸骨后压 榨样疼痛相对较少, 43%女性无任何胸痛症状。
常见气短、呼吸困难、疲劳、乏力、出汗等非特异性 症状。
烧灼感或上腹痛等类似于消化系统的症状较常见,是 男性的2倍。
典型病例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主要内容
病例介绍 女性冠心病特点 2007 年ACC/AHA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59岁 主因间断胸痛10余年加重5天
病例介绍
现病史:患者缘于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 为心前区闷痛,无放射、无汗出、无恶心、呕吐 等,持续约5分钟可自行缓解,未予重视。此后10 余年间上述症状间断发作,性质、部位同前。自 述1年前曾于当地医院行冠脉造影示:“弥漫性病 变”,当地医院建议行冠脉搭桥术(具体不详), 此后未正规治疗。近5天来因情绪激动,心前区闷 痛症状发作频繁,每日2-3次,向两侧肩臂部、背 部放射,含服硝酸甘油后持续20分钟至2小时不等, 为求进一步治疗入院。
治疗过程(一)
入院后给予抗血小板、抗凝、降压、调脂等治疗 阿司匹林 100mg 1/日 氯吡格雷 75mg 1/日 盐酸贝那普利 10mg 1/日 琥珀酸美托洛尔 23.75mg 1/日 阿托伐他汀 20mg 1/日 低分子量肝素钙 6000u iH 2/日 盐酸地尔硫卓30mg q6h
治疗过程(二)
患者入院后多次发作心前区闷痛伴大汗、烦躁、 不能平卧,较前明显加重,每次均持续数小时才 能缓解。发作时BP140/80mmHg,心率100次/分, 余查体较前无明显变化。发作时心电图示: ST段 V3~V6压低约0.1mv ,T波V1~V4 倒置,I avl 、ⅡⅢ avF V5 V6 低平 。心肌酶、肌钙蛋白均无升高。 经抗凝、解痉、扩冠、镇静、止痛、减轻心脏负 荷等治疗,效果不佳,患者仍有上述症状间断发 作。遂加用盐酸替罗非班 12.5mg 持续泵点三天, 之后心绞痛发作逐渐减少。
女性冠心病特点
二、危险因素
糖尿病:使女性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增加3~7倍,男性增加 2~3倍。
高脂血症:甘油三酯与女性冠心病的相关性强于男性。 多个危险因素并存对女性的影响更大,在Framingham研究中,
同时合并三个以上危险因子的女性患者冠心病的风险是普 通女性的5. 9倍,而男性则为2. 4倍。
病例介绍
既往史 : 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达180/100mmHg,
未规律服药治疗 2型糖尿病10余年,平素皮下注射胰岛素
治疗,未监测血糖 月经史:15 3-5/28-30 50
查体
T :37.2 ℃ P:95次/分 R:18次/分 BP: 140/80mmHg
神清,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 性罗音,心率 95次/分,律齐,第一心音低 顿,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 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