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切口颞下岩前入路在切除岩斜区肿瘤中的应用_李普贤
巨大岩斜坡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巨大岩斜坡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杨卫忠;石松生
【期刊名称】《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8(032)003
【摘要】岩斜坡区肿瘤,早期诊断和手术切除困难[1]。
作者从1989年8月~1997年8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巨大型岩斜坡区肿瘤28例,且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15例,女性13例。
年龄20~59岁,平均35±15岁。
病程3个月~3.5...
【总页数】2页(P278-279)
【作者】杨卫忠;石松生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福建医科大学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10.5
【相关文献】
1.岩斜坡区胆脂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J], 邱乃锡;许作奎
2.显微外科治疗巨大岩斜坡区肿瘤 [J], 杨卫忠;石松生
3.鼻至斜坡区解剖特点及经扩大的鼻入路切除斜坡区肿瘤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J], 田喜光;詹升全;丁自海
4.岩斜坡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J], 袁坚列;金心;陈杰;单国进;章威
5.颅内斜坡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J], 曲国辉;胡连升;陆丽;刘冬梅;石晶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岩骨周围肿瘤的颅底手术入路进展

岩骨周围肿瘤的颅底手术入路进展
刘开东;耿晓增
【期刊名称】《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年(卷),期】2004(004)001
【摘要】岩骨位于中后颅窝底及中上斜坡交界处,其周围是肿瘤好发部位,肿瘤
常侵犯并包绕岩尖、海绵窦、破裂孔、斜坡、内耳孔、小脑幕孔、Ⅲ-Ⅶ对脑神经。
由于肿瘤位置深在,岩骨解剖复杂,其内部和周围有许多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该部位的肿瘤一直是神经外科的手术难点。
至本世纪60年代,随着颅底手术人路的开展,特别是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岩骨周围
【总页数】3页(P68-70)
【作者】刘开东;耿晓增
【作者单位】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1
【相关文献】
1.岩骨周围肿瘤手术入路进展 [J], 张长风;陈礼刚;李定君
2.颅底近颅底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 [J], 石凤才
3.神经内镜下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前鞍区及颅窝底肿瘤的效果观察 [J], 张智洲; 张小锋; 刑春阳; 林国诗
4.颅底及近颅底肿瘤手术入路(附126例报告) [J], 夏寅;王天铎;陈瑛;蔡晓岚
5.中颅窝底颅内外沟通性肿瘤的手术入路 [J], 杲阳;姜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

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
薛洪利;魏学忠;于春泳;熊剑;宋守智;唐超
【期刊名称】《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年(卷),期】2007(6)2
【摘要】目的总结岩斜区肿瘤显微手术的经验.方法岩斜区肿瘤18例,均经显微手术治疗.6例脑膜瘤经乙状窦后入路,3例脑膜瘤经岩入路(幕上幕下联合或乙状窦前入路),4例脑膜瘤、1例听神经瘤和1例胆脂瘤经改良的乙状窦前入路,2例脊索瘤和1例转移瘤经口鼻蝶入路切除.结果 12例肿瘤全切除,次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1例,无死亡.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岩斜区肿瘤的有效方法.
【总页数】3页(P161-163)
【作者】薛洪利;魏学忠;于春泳;熊剑;宋守智;唐超
【作者单位】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16;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16;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16;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16;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16;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1
【相关文献】
1.经硬膜内颞下岩尖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 [J], 徐硕;于群;鲁艾林;陆小明
2.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 [J], 薛洪利;魏学忠;于春泳;熊剑;宋守智;唐超
3.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冷晓磊;韩鹏;李旭琴;于军;金点石;魏伟
4.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53例 [J], 廖晓斌;刘子彪;吕志成;康承湘
5.岩斜区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J], 罗冬冬;彭彪;秦明筠;张训;赵海林;胡骕;李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改良乙状窦前入路手术治疗岩斜区胆脂瘤

Z O nk , H NG Xnzog e a. eat eto er ugr,h ita l t o i l f iXag H U We— Z A i h n ,t 1Dp r n fN uo re teFr f ie H s t X n i e - m s y s i ad pa o n
仍 为治疗 G 菌 的 首 选 。 因 此 。 低 感 染 要 尽 量 减 少 或 避 免 降
3 讨 论
直 接 诱 发 因 素 的风 险 , 格 掌 握 抗 生 素 使 用 原 则 , 重 细 菌 严 注 培养 和药敏结果 , 加强 细 菌 耐 药 性 监 测 , 握 细 菌 耐 药 规 律 , 掌 指 导 临 床 合 理 、 确应 用 抗 生 素 , 少 耐 药 菌 株 的产 生 , 其 正 减 尤
孙 武 王仲伟 周 文科 张新 中 史耀 亭 杨 波
【 摘要 】 目的 探讨 改 良的乙状 窦前 入路手术切除岩斜 区胆脂瘤 的疗效 。方法
窦 前 入路 手 术 治 疗 的 资 料 。 结 果 手 术 死 亡 。 结论
在尸头 上模拟 乙
状 窦 前 入 路 并 加 以 改进 。将 改 进 的 手 术 入路 应 用 于 临 床 。 回顾 性 分 析 1 岩 斜 区胆 脂 瘤 经 改 进 的 乙状 0例 胆脂瘤全切除 1 0例 ; 脊 液 耳 漏 1 , 脑 例 3d后 自愈 ; 面瘫 加 重 1 。无 例 乙 状 窦前 入 路 是 切 除 岩 斜 区 胆 脂 瘤 的有 效 手 术 入 路 。 本 组 病 例 所 采 用 的改 良 乙 状 窦
前 入路 创 伤 小 、 发 症 少 、 作 简 便 、 并 操 易掌 握 。
【 关e a i na r a m e t oc  ̄ c lsat r to lt e t ntofpe r Hv ho e t om a b od fe pr sg oi app o h WAN G o g— i ym i d e i m d i r ac Zh n we ,
岩—斜区巨大胆脂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ⅣⅢ NT 0F LARGE 田 1D CLI A L CHOLE P】 i 、 n 0M A
中 国 图书 资料 分 类号
M CR0S URGI CAL .] r【 u
F o n h n a g,F i h ue 1 u I a ,Z a g Xi u n e Z o t .Xin s i l o rhMitr dc l iest ,X n 7 0 3 a j g Ho pt ,F ut la yMe i v ri i a i a Un y i 102 a
的临 床资 料 。结 果肿 瘤 全 切除 率 9 (75 )次全 或 大部 切 除率 1% ( 2 。术 后 出 现 2例动 眼 神 经 损 伤 , 例 外 展 神经 损 伤 . 例 面 O 4 /2 , O 55 ) 7 l 1 神 经损 伤 . 例 死 于误 吸 导致 的肺 部 感染 . 亡 率 19 (/2 。本病 的外 科治 疗 要特 别 注 重 患 者 术 后 的 生存 质 量 , 用 合 理 的 颅底 手 术 1 死 . 15 ) 采
to ( .9 ) Thek ygo l fs gc lr s to ft et in 1 . e a ur ia e e in o h umo sg o o c rwa o d.Sut beba irn a p o c e n klf c o ur ia e hmq ec n ia l sc a ila pr a h sa d s i ulmir s gc lt l c u a i r s h otlr mo a a e,a d d ce s t nce e t e t a e v lr t a n e r e ismoraiy a o bdiy a t l nd m r i t . t
幕上下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

幕上下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林海峰;温建民【摘要】目的探讨岩斜区幕上下锁孔入路显微解剖,为岩斜区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例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上,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测量幕上下锁孔入路的重要显微结构;对手术前后共10例标本进行3D-CT颅骨重建:并对重要结构进行测量.结果通过幕上下锁孔入路,可涉及的重要解剖区域包括三叉神经、面听神经、岩骨内部结构、脑干腹侧间隙等,重要参数包括岩骨嵴磨除范围.结论岩斜区幕上下锁孔入路是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的灵活运用的手术入路.【期刊名称】《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年(卷),期】2014(011)001【总页数】3页(P12-14)【关键词】岩斜区;幕上下锁孔入路;解剖【作者】林海峰;温建民【作者单位】028000通辽,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1我们通过显微解剖学研究,在岩斜区幕上下联合入路基础上,提出一种岩斜区幕上下锁孔入路的微创化改良方法。
1.1 一般资料10例10%甲醛溶液固定及血管彩色乳胶灌注的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排除颅脑相关疾病,由内蒙古民族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
1.2 设备及器械手术显微镜(德国莱卡显微镜Leica cls150 M 6.4~40倍),头架,常规电动开颅器械及显微手术器械,高速电动磨钻(Marathon),多种显微磨钻头、两脚规、量角器(精确度0.1°)、游标卡尺(精确度0.02 mm),数码照相机(SONY DSCT300)。
荷兰飞利浦公司Brillianec256层CT。
1.3 方法将10例尸头标本随机选一侧为岩斜区幕上下锁孔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测量幕上下锁孔入路的重要显微结构;并对手术前后共10例标本进行3D-CT颅骨重建:并对重要结构进行测量,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岩斜区幕上下锁孔入路手术步骤:(1)体位:头侧卧,头顶略向下,乳突根部位于最高点,头架固定。
乙状窦前入路治疗岩骨斜坡区病变

构。在开骨窗时为了避免损伤乙状窦 Dy a 等测量了颗骨外侧
星点和乳突的距离 , 出第一孔 的后 内侧缘 在顶乳缝 与颖鳞 提
个孔位于颖部 , 2 另 个孔位于横窦上部并与之平行 , 横窦下部 钻2 个孔也与之平行。高速磨钻磨除岩骨后部 , 骨窗形成后
充分暴露 自岩 上窦至颈静脉之 间和乙状窦前方硬脑膜 。以窦
对神经血管的损伤。对于小的肿瘤 , 其背面的第 W、 对脑神 、 U 经较易辨认 , 而在大岩斜区脑膜瘤 , 及枕大孔肿瘤 , V , 及 第 I1 [ 1 其他后组脑神经常被肿瘤包绕 , 为了尽量保 留神经功能要行 显微外科操作。对于颈静脉球瘤 , 要完全切除就要求整个切 除乙状窦一侧 , 颈静脉球 和颈 内静脉的近端部分 。切 除肿瘤 后要严密止血 , 气房用骨蜡 肌 肉或生物胶封闭。硬脑膜要求 严密缝合 , 口逐层缝合。在颈静脉球瘤和颈静脉孔区肿瘤 伤 术后常规在瘤腔内留置引流管 1 - 天 , 0 1 4 以防止术后脑脊液
t a rm a. e rl C r o c ) 19 .7 1 :37 clN uo V d i T k ,,9 7 1( )6 -7 o l o t c e h(
1 Dy , i Klg N , lSrc ad eia Src 2 a N Tr N eo I e a ua n Spr i u il I o D d , lg t fe u f l ga D . c
8 awa\N m r Se a.o l o l lu m n g m s kk H i u .l I a r v o ccs i i a ad Ai a l ' e a f t m i en u n t oel el. r Nd t 9 1 川 5 7 t rusNu l Ci 18 ,1 : - h pri s t e o l h , e t y e 2 93 9 liH. i l co ot oro t s lbs. 一 i R . us Src r etn u u f k l I N ln H Nl u a e i f s h u a n k s g s m e e C i Rnahr SNu s g 1 . 7 : 1 ( S . o r n,953()11 1 1 eg a c y vru e 8 5 0 一1 2
15例岩斜区肿瘤术后并发吞咽障碍的护理体会

及 早 期 康 复 治疗 和社 会 转 归r 3 “ ] 。 自2 0 1 0年 1月 至 2 0 1 2年 6 物 ;鼻 饲 前 将 床 头 抬 高 3 O ~4 5 。 ,鼻 饲 结 束 后 3 0 mi n内不 翻 月 ,我 科 共 进 行 6 O 例 岩斜 区肿 瘤 显 微 外 科 手 术 ,其 中 1 5例 身 ;加 强 鼻 饲 速 度 管 理 ,使 用 鼻 饲 泵 速 度 6 O ~1 0 0 mL / h 。
0 0 mL / h时 ,患 者 出 现 呛 咳 现 象 。人 工 鼻 饲 患 者术 后并 发 吞 咽 障 碍 ,给 予 有 效 护 理 措 施 后 取 得 满 意 效 当鼻 饲 泵 超 过 1
果 ,现 报 告 如 下 。 1临 床 资 料
时5 0 mL鼻 饲 液 ,灌 注 时 间不 低 于 1 0 mi n 。本 组 患 者 1 5例 吞 咽 困 难 患 者 均 予 留 置 胃管 ,未 出 现 胃管 相 关 性 并 发 症 , 护
岩 斜 区 由 蝶 骨 、颞 骨 和枕 骨 组 成 ,部 位 深 后 ,毗 邻 重 要 扩 张等 术 前 应 特 别 关 注 并 做好 记 录 。责 任 护 士 参 与 医 生 的 术 结 构 ,相 关 解 剖 包 括 岩 骨 、脑 干 、第 Ⅲ 一 Ⅻ脑 神 经 、幕 下 重 前 讨 论 , 提前 了解 手 术 方 案 的 选 择 , 了解 术 后 可 能 出现 的 并 发
所有病例均在全麻下 行显微 手术切 除肿瘤 , 其 中 乙 状 窦 果 满 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