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的测定方法
血钙测定方法及校正方法

血钙测定方法及校正方法一、引言血钙,作为人体内重要的矿物质之一,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钙浓度的平衡与骨骼健康、神经传导、肌肉收缩以及心脏功能息息相关。
因此,准确测定血钙浓度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钙测定的常用方法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的校正方法,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和应用指南。
二、血钙测定的常用方法1.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原子能级跃迁原理的定量分析方法。
在测定血钙时,通过将样品中的钙原子化,利用钙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来确定其浓度。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特点,但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技术。
2.比色法比色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血钙测定方法。
它利用钙离子与某些染料或试剂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的原理,通过比较样品与标准品颜色的深浅来推算钙浓度。
比色法操作简便,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筛查,但准确性相对较低。
3.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是一种直接测定血钙离子浓度的方法。
它利用特制的钙离子选择电极,在电极膜与血样中的钙离子之间建立电位差,该电位差与钙离子浓度的对数成正比。
离子选择电极法具有选择性好、响应速度快、准确度高等优点,是目前临床实验室常用的血钙测定方法之一。
三、血钙测定中的干扰因素及校正方法在进行血钙测定时,由于血液成分的复杂性以及实验条件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一些干扰因素,导致测定结果的偏差。
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校正方法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
1.蛋白质干扰及校正血液中的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是血钙测定的主要干扰因素之一。
白蛋白与钙离子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得游离钙离子浓度降低,从而影响测定结果。
为了校正蛋白质干扰,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白蛋白校正公式:根据已知的白蛋白浓度和校正系数,利用公式计算出校正后的血钙浓度。
•离子选择电极法的特殊处理:对于使用离子选择电极法的测定,可以采用离子强度调节剂或特殊电极来减少蛋白质干扰。
用滴定法测定钙含量的注意事项

用滴定法测定钙含量的注意事项滴定法测定钙含量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滴定剂与含钙溶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确定钙离子的浓度。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实验前的准备、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滴定法测定钙含量的注意事项。
一、实验前的准备在进行滴定法测定钙含量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必要的试剂和设备。
其中,最重要的是滴定剂和含钙溶液。
滴定剂的浓度和纯度直接影响到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必须确保滴定剂的浓度准确、纯度高。
同时,需要对含钙溶液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稀释、酸化、络合等,以便使测定更加准确。
另外,还需要准备滴定管、容量瓶、量瓶、分析天平等实验设备,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此外,还需要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准备好所需的辅助试剂和仪器,如指示剂、PH试纸、PH计等。
这些都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因素,必须要在实验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实验操作在进行滴定法测定钙含量的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严格控制滴液速度在滴定过程中,滴液的速度必须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以确保反应充分、均匀。
如果滴液速度过快,容易造成反应不完全,导致测定结果偏大;如果滴液速度过慢,会延长滴定时间,增加误差。
因此,在滴定过程中,应该尽量保持稳定的滴液速度。
2.控制反应温度在进行滴定法测定钙含量时,必须控制反应的温度,以确保反应的进行过程具有一定的速率和规律性。
一般来说,反应温度过高会加快反应速率,但也容易引起不确定性的因素,反应温度过低则会导致反应速率较慢,影响滴定的准确性。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反应的温度。
3.操作要轻、准、熟在进行滴定法测定钙含量的实验操作中,操作要轻、准、熟才能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轻者是指操作时要细心、小心,尽量避免因操作不慎而引起的误差;准则是指操作要准确、精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可粗心大意;熟则是指操作者必须有一定的实验经验和技术,对实验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非常熟悉,才能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饲料中钙的测定方法

饲料中钙的测定方法
饲料中钙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以下列举几种常用方法:
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该方法通过将饲料样品溶解并稀释为适当浓度后,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钙的浓度。
2. 滴定法:该方法使用一种钙指示剂(例如Eriochrome Black T),通过滴定方法测定饲料样品中钙的含量。
3. 光度法:该方法通过使用一种钙指示剂(例如O-Cresolphthalein Complexone),将饲料样品中的钙与指示剂反应形成有色的络合物,通过测定络合物的吸光度来测定钙的含量。
4. 离子选择电极法(ISE):该方法使用一种钙离子选择电极,将饲料样品中的钙离子浓度与电压信号进行相关测量,进而测定钙的含量。
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应根据具体实验条件、设备和样品特性来确定。
食物中钙的测定方法

实验条件:测定钙的波长为422.7nm仪器狭缝为0.5nm,灯位置、及电流等均按仪器使用说明调制至最佳状态,然后点火准备测定,首先,以各标准系列绘制标准曲线,然后逐一测定空白及样品,样品及空白均应先用8-羟基喹啉或1%镧溶液稀释后上机测定。
6.计算根据仪器测定出的数据,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c-c0)×V×f×100X (mg/100g)= ----------------------------m×1000式中:c----测定样品中元素的浓度mg/Lc0---空白值V----样品定溶体积mLf-----稀释倍数m----取样量g (固体重量为g ,液体为mL)钙的最低检出限为0.1μg/mL7.注意事项样品处理要防止污染,所用器皿均应使用塑料或玻璃制品,使用的试管器皿均应在使用前泡酸,并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干燥后使用。
样品消化时注意酸不要烧干,以免发生危险。
二、滴定法(EDTA法)1原理钙与氨羧络合剂能定量地形成金属络合物,其稳定性较钙与指示剂所形成的络合物为强。
在适当的pH值范围内,以氨羧络合剂EDTA滴定,在达到定量点时,EDTA就自指示剂络合物中夺取钙离子,使溶液呈现游离指示剂的颜色(终点)。
根据EDTA络合剂用量,可计算钙的含量。
2.仪器(1)微量滴定管(1-2mL)(2)碱式滴定管(50mL)(3)刻度吸管(0.5-1mL)(4)试管3.试剂(1)硝酸(GB)高氯酸(GB)(2)混合酸消化液:硝酸+高氯酸按4:1混合(3)25mol/L氢氧化钾溶液:称取71.13克氢氧化钾,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4)1%氰化钠溶液:称取1.0克氰化钠,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mL(5)0.05 mol/L柠檬酸钠溶液:称取14.7克柠檬酸钠,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6)EDTA溶液:称取4.50克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使用时稀释10倍即可。
测钙的操作规程

测钙的操作规程1. 引言测定样品中的钙含量是许多领域中的重要实验操作。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测定样品中钙含量的操作规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仪器设备以及结果分析等方面。
2. 准备工作在进行测定钙含量之前,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准备工作:•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准备好,确保样品质量稳定。
如果样品不稳定,需要在测量前进行处理。
•校准曲线:根据实验需求,制备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溶液,并测量它们的吸光度。
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吸光度,绘制校准曲线。
3. 操作步骤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钙含量测定:步骤1:样品处理1.取一定量的样品,将其转移到一个容量瓶中。
2.加入适量的稀酸,用于酸化样品。
步骤2:稀释样品1.取出一定体积的酸化样品,转移到一个试管中。
2.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稀释样品。
步骤3:原子吸收光谱测定1.将样品溶液转移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石英池中。
2.设置合适的实验条件,如波长、空气和乙炔流量等。
3.测量样品的吸光度。
4. 仪器设备进行钙含量测定时,需要使用以下仪器设备:•石英容量瓶•称量仪•石英池•原子吸收光谱仪•试管•移液器5. 结果分析根据测定得到的吸光度值,可以利用校准曲线来推算样品中的钙含量。
6. 结论本文档介绍了测钙的操作规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仪器设备以及结果分析等方面。
在进行测定之前,需要准备好样品并制备好校准曲线。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合适的仪器设备,并按照步骤进行样品处理和测定。
最后,根据测定结果进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样品中钙的含量。
注意:本文档仅作为测钙操作规程的参考,具体操作过程及参数设置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碳酸钙中钙含量的测定

碳酸钙中钙含量的测定碳酸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中的常见无机物。
作为最常见的岩石,碳酸钙被广泛用于建筑和建筑材料。
它还用作农业和医药领域的化学品。
此外,饮用水和食品加工类产品也使用了碳酸钙。
因此,了解和掌握测量碳酸钙中钙含量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几种测定碳酸钙中钙含量的方法,包括滴定法、络合滴定法、荧光法、原子吸收光谱法、X射线荧光谱法和中子活化分析法。
1. 滴定法滴定法是测量物质量的一种常用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测量单一化合物中某种特定成分的含量。
例如,可以利用滴定法测量碳酸钙中钙含量。
滴定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反应物的定量滴定,测出化合物的含量。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测量化学反应和指示剂来确定碳酸钙中钙的含量。
指示剂用于指示滴定完成或反应停止的时刻。
络合滴定法是一种更复杂的滴定方法,因为它要求同时使用多种化学物质。
在络合滴定法中,使用络合剂来描述化学反应。
尽管在使用络合剂时需要更复杂的操作步骤,但由于它能够在更广泛的条件下适用并产生高精度的数据,因此它在测量任意化合物中成分含量时非常有用。
在测量碳酸钙中钙含量时,络合滴定法通常使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为络合剂。
在滴定开始之前,应使用化学物质去除碳酸钙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并加入一些指示剂来指示滴定完成的时刻。
使用络合滴定法可以准确测量碳酸钙中钙的含量。
3. 荧光法在测量碳酸钙中钙含量时,利用类似于滴定方法的原理。
将荧光分子添加到碳酸钙溶液中,荧光分子将和钙离子结合,因此荧光的强度与钙离子的浓度有关。
通过测量荧光光谱的强度并将其与参考标准相比较,可以准确测量碳酸钙中钙的含量。
4.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精确测量单一元素的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原理,在使用电磁辐射之前,以物质的气态形式进行测试。
在测量碳酸钙中钙含量时,可以将样品转换为气态形式。
然后,通过比较吸收光谱与参考标准中找到的波长,并计算出碳酸钙中钙的含量。
测定钙含量计算公式为

测定钙含量计算公式为钙是人体所需的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对于骨骼的生长和维持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了解食物中的钙含量对于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食品加工和质量监控中,测定食品中的钙含量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测定钙含量的计算公式及其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钙含量的测定方法。
通常来说,测定食品中的钙含量可以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或者仪器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方法包括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法等,而仪器分析方法则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在进行钙含量的测定时,我们需要先将样品中的钙提取出来,然后进行定量分析。
提取钙的方法通常是采用酸溶解或者烧灰法。
提取出的钙溶液通常是以硫酸或盐酸为基础,然后加入适量的指示剂和络合剂,进行滴定或者仪器分析。
在进行滴定时,我们需要根据滴定曲线找到等价点,从而计算出钙的含量。
而在仪器分析时,则需要根据仪器的测定原理和标准曲线来计算钙的含量。
无论是哪种方法,最终都需要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得出样品中钙的含量。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测定钙含量的计算公式。
在滴定法中,钙的含量通常是以质量分数的形式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
C = \frac{V \times N \times M}{m} 。
\]其中,C表示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单位为%,V表示滴定所用的体积,单位为mL,N表示滴定液的标准度,单位为mol/L,M表示滴定液中的钙含量,单位为g/mol,m表示样品的质量,单位为g。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通过滴定实验的数据计算出样品中钙的含量。
在仪器分析中,钙的含量通常是以质量浓度的形式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
C = \frac{A \times V \times d}{m} 。
\]其中,C表示样品中钙的质量浓度,单位为mg/L,A表示仪器测得的吸光度,V表示稀释后的体积,单位为mL,d表示稀释倍数,m表示样品的质量,单位为g。
钙显微荧光测定法

钙显微荧光测定法钙显微荧光测定法(calcium microfluorimetric determination)是一种常用于测定样品中钙含量的分析方法。
该方法利用钙离子与特定荧光探针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强弱来定量测定样品中钙含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钙显微荧光测定法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优缺点。
钙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无机元素,在骨骼形成、神经传导、肌肉收缩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准确测定钙含量对于研究钙的代谢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钙显微荧光测定法主要依赖于钙离子与荧光探针之间的络合反应。
荧光探针通常是一种可溶性的荧光染料,如酞菁类染料、酞菁类金属络合物等。
这些染料在溶液中处于非荧光状态,但当与钙离子发生络合反应后,荧光信号被激活,发射出特定的荧光。
钙显微荧光测定法的操作步骤通常包括标定、制备样品溶液、测定样品以及数据处理等几个步骤。
首先进行标定。
将已知浓度的钙离子标准溶液与荧光探针混合,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通过测量荧光信号的强弱来建立荧光信号与钙离子浓度之间的标准曲线。
其次是制备样品溶液。
将待测样品中的钙离子提取出来,并与荧光探针混合。
提取钙离子的方法可以根据不同样品的特点来选择,如酸解法、氧化反应法等。
接下来是测定样品。
将标定好的荧光探针溶液与待测样品混合,使其反应发生。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信号的强弱,并使用荧光分析仪器进行测量。
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使用标定曲线将测得的荧光信号转化为钙离子的浓度,进而计算出样品中钙的含量。
钙显微荧光测定法具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包括测定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快速简便等。
荧光探针通常对钙离子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可以避免其他干扰物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此外,钙显微荧光测定法可以在微观水平上进行测定,适用于测定微小样品。
然而,钙显微荧光测定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需要专用的荧光仪器和显微镜,成本较高;同时,荧光染料的荧光稳定性可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测定结果的不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饲料中钙的测定方法
GB/T 6436-2002
代替 GB/T 6436-1992
A.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高锰酸钾法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络合物滴定测定饲料中钙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本方法钙的最低检测限为150mg/kg(取试样1g时)。
A.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的可能性。
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neq ISO 3696:1987)
GB/T 601-1988 化学试剂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第一篇 高锰酸钾法(仲裁法)
A.3 原理
将试样中有机物破坏,钙变成溶于水的离子,用草酸铵定量沉淀,用高锰酸钾法间接测
定钙含量。
A.4 试剂
实验用水应符合GB/T 6682中三级用水规格,使用试剂除特殊规定外均为分析纯。
A.4.1 硝酸。
A.4.2 高氯酸:70%~72%。
A.4.3 盐酸溶液:1+3。
A.4.4 硫酸溶液:1+3。
A.4.5 氨水溶液:1+1。
A.4.6 草酸铵水溶液(42g/L):称取4.2g草酸铵溶于100mL水中。
A.4.7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c(1/5KMnO4)=0.05mol/L]的配制按GB/T 60规定。
A.4.8 甲基红指示剂(1g/L):称取0.01g甲基红溶于100mL95%乙醇中。
A.5 仪器和设备
A.5.1 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A.5.2 分样筛:孔径0.42mm(40目)。
A.5.3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A.5.4 高温炉:电加热,可控温度在(550±20)℃。
A.5.5 坩埚:瓷质。
A.5.6 容量瓶:100mL。
A.5.7 滴定管:酸式,25mL或50mL。
A.5.8 玻璃漏斗:直径6cm。
A.5.9 定量滤纸:中速,7cm~9cm。
A.5.10 移液管:10、20mL。
A.5.11 烧杯:200mL。
A.5.12 凯氏烧瓶:250 mL或500mL。
A.6 试样制备
取具有代表性试样至少2kg,用四分法缩分至250g,粉碎过0.42mm孔筛,混匀,装入
样品瓶中,密闭,保存备用。
A.7 测定步骤
A.7.1 试样的分解
A.7.1.1 干法
称取试样2g~5g于坩埚中,精确至0.0002g,在电炉上小心炭化,再放入高温炉于
550℃下灼烧3h(或测定粗灰分后连续进行),在盛灰坩埚中加入盐酸溶液10mL和浓硝酸数
滴,小心煮沸,将此溶液转入100 m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为试样分解液。
A.7.1.2 湿法
称取试样2g~5g于250mL凯氏烧瓶中,精确至0.0002g,加入浓硝酸10mL,加热煮
沸,至二氧化氮黄烟逸尽,冷却后加入高氯酸10mL,小心煮沸至溶液无色,不得蒸干(危
险),冷却后加蒸馏水50mL,且煮沸驱逐二氧化氮,冷却后转入10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
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为试样分解液。
A.7.2 测定
准确移取试样分解液10mL~20mL(含钙量20mg左右)于200mL烧杯中,加蒸馏水100mL,
甲基红指示剂2滴,滴加氨水溶液至溶液呈橙色,若滴加过量,可加盐酸溶液调至橙色,再
多加2滴使其呈粉红色(pH为2.5~3.0),小心煮沸,慢慢滴加热草酸铵溶液10mL,且不断搅
拌,如溶液变橙色,则应补加盐酸溶液使其呈红色,煮沸数分钟,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或
在水浴上加热2h)。
用定量滤纸过滤,用1+50的氨水溶液洗沉淀6~8次,至无草酸根离子(接滤液数毫升
加硫酸溶液数滴,加热至80℃,再加高锰酸钾溶液(4.7)1滴,呈微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将沉淀和滤纸转入原烧杯中,加硫酸溶液10mL、蒸馏水50mL,加热至75℃~80℃,用高
锰酸钾标准溶液(4.7)滴定,溶液呈粉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为终点。
同时进行空白溶液的测定。
A.8 测定结果的计算与表述
A.8.1 结果计算
测定结果按式(1)计算:
X(%)= ×100 = ×
100 ……………(1)
式中:X——以质量分数表示的钙含量,% 。
(V-V0) ×C×0.02
V ¹ V
¹
100
(V-V0) ×C×200
m×V ¹
m ×
V——试样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空白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 ¹——滴定时移取试样分解液体积,mL;
m——试样的质量,g。
0.02——与1.00 m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c(1/5KMnO4)=1.00mol/L]相当的以克
表示的钙的质量。
A.8.2 结果表示
每个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所得结果应表示至小数
点后两位。
第二篇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络合滴定法
A.9 原理
将试样中有机物破坏,钙变成溶于水的离子,用三乙醇胺、乙二胺、盐酸羟胺和淀粉溶
液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在碱性溶液中以钙黄绿素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络合滴定钙,
可快速测定钙的含量。
A.10 试剂和溶液
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用水规格,使用试剂除特殊要求外均为分析纯。
A.10.1 盐酸羟胺。
A.10.2 三乙醇胺。盐酸。
A.10.3 乙二胺。
A.10.4 盐酸水溶液:1+3。
A.10.5 氢氧化钾溶液 200g/L:称取20g氢氧化钾溶于100mL水中。
A.10.6 淀粉溶液(10g/L): 称取1g可溶性淀粉入200mL烧杯中,加5mL水润湿。加95mL沸水
搅拌,煮沸,冷却备用(现配现用)。
A.10.7 孔雀石绿水溶液 (1g/L)。
A.10.8 钙黄绿素一甲基百里香酚蓝指示剂 0.1g钙黄绿素与0.10g甲基麝香草酚蓝与0.03
g百里香酚酞、5g氯化钾研细混匀,贮存于磨口瓶中备用。
A.10.9 钙标准溶液 0.0010g/mL:称取2.497g于105~110℃干燥3h的基准碳酸钙,溶于40
mL盐酸(11.4)中,加热赶除二氧化碳,冷却,用水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A.10.10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 : 称取3.8gEDTA入200mL烧杯中,
加200mL水,加热溶解冷却后转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A.10.10.1 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标定:准确吸取钙标准溶液(11.9)10.0mL按试样测定
法进行滴定。
A.10.10.2 EDTA滴定溶液对钙的滴定度按式计算:
T= ……………………………………………………
(2)
式中:T——EDTA标准滴定溶液对钙的滴定度,g/mL;
ρ
×V
V0
ρ——钙标准溶液的浓度,g/mL;
V——所取钙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体积,mL。
A.11 仪器和设备
仪器和设备同第五章。
A.12 测定步骤
A.12.1 试样分解
试样分解同7.1。
A.12.2 测定
准确移取试样分解液5 mL~25mL(含钙量2 mg~25mg)。加水50mL,加淀粉溶液(11.6)
10mL、三乙醇胺(11.2)2mL、乙二胺(11.3)1mL、1滴孔雀石绿(11.7),滴加氢氧化钾
溶液(11.5)至无色,再过量10mL,加0.1g盐酸羟胺(11.1)(每加一种试剂都须摇匀),
加钙黄绿素(11.8)少许,在黑色背景下立即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11.10)滴定至绿色
荧光消失呈现紫红色为滴定终点。同时做空白实验。
A.13 滴定结果的表示与计算
A.13.1 测定结果按式(3)计算:
X(%)= ×100 = ×
100 …………………(3)
式中:X――以质量分数表示的钙含量,%;
T——EDTA标准滴定溶液对钙的滴定度,g/mL;
V0——试样分解液的总体积,mL;
V1——分取试样分解液的体积,mL;
V2——试样实际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m——试样的质量,g。
A.13.2 结果表示同8.2。
T×V2
V1
V0
T×V2×V0
m×V1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