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写作技巧

合集下载

新闻媒体中的新闻写作技巧

新闻媒体中的新闻写作技巧

新闻媒体中的新闻写作技巧新闻是社会公众获取信息、了解时事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新闻写作则是新闻媒体传递这些信息的手段。

新闻写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以确保信息准确、有效地传达给读者。

本文将探讨新闻媒体中的新闻写作技巧,并提供一些建议。

1. 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新闻写作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记者在收集信息时应该多途径、多角度地获取,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同时,记者要通过与权威人士、专家的沟通,以及查阅相关文件和资料等方式,确保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2. 简明扼要的撰写方式新闻写作要求简明扼要,语言简练,能够在较短的篇幅内传达最重要的信息。

记者应该避免冗长的句子和过多的修饰词,突出突发事件的关键信息。

在写作过程中,要通过适当地运用段落分隔、标点符号和段首句,则能够使文章更加易读,便于读者获取信息。

3. 采用逆序金字塔结构逆序金字塔结构是新闻写作中常用的组织结构。

它先从最重要的信息开始,逐渐向细节展开,最后提供背景信息。

这种结构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同时让他们在阅读一部分内容后就能够获取到关键信息。

4. 使用引人入胜的标题标题是吸引读者注意力的第一步。

新闻标题应该简洁明了,能够准确地概括主题,并且具备吸引人的特点。

使用一些生动活泼的词语、具有争议性的观点或独特的视角来撰写标题,能够更好地引起读者的兴趣。

5. 语言生动,故事性强新闻报道的语言应该生动活泼,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记者可以运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的描绘、具体的细节等手法,使读者产生共鸣。

同时,故事性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通过将新闻事件进行故事化的叙述,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的关注。

6. 加强多媒体元素的运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闻媒体已逐渐向多媒体发展。

记者在新闻写作中可以充分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元素,使新闻报道更加丰富多样,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

7. 尊重读者,避免偏见新闻记者要尊重读者,不应该带有偏见地进行报道。

应该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并且避免个人主观的评论。

学会写好新闻报道

学会写好新闻报道

学会写好新闻报道新闻报道是传递事实、揭示真相、引导舆论的重要方式。

如何写好一篇新闻报道,既要准确传递信息,又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成为每个新闻工作者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写好新闻报道的技巧和要点。

一、准确而简明的标题标题是新闻报道吸引读者的第一步。

一个好的标题应该准确地概括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同时简明扼要,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

例如,如果报道一起交通事故,标题可以是“交通事故导致多人受伤”,简明地传递了事件的主要信息。

二、清晰的导语导语是新闻报道的开篇段落,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

导语应该简洁明了地介绍新闻事件的背景、发生地点、时间等基本信息,并概括出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事实。

导语的主要目的是引起读者的兴趣,让他们想要继续阅读下去。

三、客观的叙述新闻报道应该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不加入个人情感或主观评价。

记者应该尽可能地提供完整、准确的事实,避免夸大或歪曲事实。

同时,对于不同的观点和立场,应该给予平衡的报道。

四、采访权威新闻报道应该采访相关权威人士或专家,以获取权威的意见和观点。

权威的声音可以增加报道的可信度,同时能提供更多信息和解读。

记者需要做好事前准备,提前联系权威人士,并准备好问题,确保采访的顺利进行。

五、全面而有层次的叙述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应该包含全面的信息,从不同角度进行叙述,给读者提供更多的了解。

记者可以通过采访、调查、分析等方式,收集更多资料,从而提供更全面的报道。

同时,在叙述上要有层次感,按照重要性和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六、用简洁的语言新闻报道应该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行政术语或专业术语。

记者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叙述,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

同时,句子要简练,控制好篇幅,注意段落的分隔,以保持整体的可读性。

七、核实与辨别真伪在写好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记者应该注重对信息的核实。

针对事件的各种细节,记者需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核实,确保报道的准确性。

此外,记者还需要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提高对虚假信息的辨别能力,避免误导读者。

新闻的写作经验技巧

新闻的写作经验技巧

新闻的写作经验技巧新闻写作是一门技艺,需要掌握很多经验和技巧,才能确保写作始终精准、准确、简洁、易懂。

这篇文档将为想要提高新闻写作能力的人士介绍一些实用的经验技巧,帮助他们成为更优秀的新闻作者。

1.定位观点首先,写作者应该清晰地定位观点。

这对于新闻写作至关重要,因为新闻必须要有立场,而作为新闻作者,良好的立场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写作者没有明确的观点,那么他的新闻就会缺乏说服力和可读性。

所以在写作之前,一定要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立场。

2.选择具体的主题其次,新闻必须选择一个具体的主题。

新闻的主题应该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比如当前的热点事件、社会问题等等。

同时,新闻主题的选择不能太宽泛,要保持足够的针对性和深度。

3.用小而精确的语言新闻写作的语言要求小而精确。

任何一篇新闻都应该在简短的语言下准确表达出核心信息。

在写作中,避免使用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词汇,要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

只用需要的词语和意思填充每个句子,确保每个词的含义在文章中得到吻合是个重要的优化点。

4.借助数字和数据数字和数据在新闻写作中非常重要。

如果可以用数字或具体数据来支撑观点时,其说服力会更强,读者也会更容易接受。

特别是在报道财经、科技等严肃话题时,数字和数据就尤为重要。

5.注意新闻的标题和导语标题和导语是引导读者了解新闻文章内容的重要关键点。

所以,写作者应该花足够的时间来撰写一个引人注目的标题和吸引人的导语。

标题应该简洁明了、有吸引力,并直接告诉读者这篇新闻的核心内容。

而导语则要从吸引人的角度描述事件,捕捉读者的兴趣。

6.分析背景资料在新闻写作中,搜集和分析背景资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骤。

写作者应该了解事件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的社会、政治、文化因素。

这有助于写作者更好地理解事件的意义和影响,同时也可以为写作者提供更多的信息来撰写具有可读性和说服力的新闻。

7.根据新闻类型进行写作最后,不同类型的新闻需要采取不同的写作方式。

例如,新闻报道应该与别的文章不同,专注于事实和事件,而不是陈述主张或观点。

新闻写作技巧碎谈(9个方面)

新闻写作技巧碎谈(9个方面)

新闻写作技巧碎谈(9个方面)新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它向我们传达了有关世界上发生的各种事件的信息。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如何写出一篇有影响力的新闻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关于新闻写作技巧的九个方面:一、确保准确性新闻报道应该是准确的,因此,新闻记者必须对自己所报道的事情进行准确的调查、采访和验证。

事实和数据必须经过验证和核实,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也需要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确保。

二、突出重点新闻是信息在世界中的传播,但人们不可能了解每一件事情。

因此,新闻记者需要从海量信息中突出关键信息,使它们更加醒目和引人注目。

三、选择合适的话语正确的词语和语法可以改变一篇新闻的意义,选择恰当的语言和用词需要记者考虑读者的需求和阅读习惯,确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传达信息。

好的日报会中立、简明、清晰。

四、保持简洁新闻记者不应该为了填充文字而多写,最好只使用必要的文字,在文章中过多陈述非必要信息会降低新闻报道的质量,而且在新闻报告的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简洁扼要可以最大限度地阐述事件的最重要的信息。

五、采访技巧新闻报道是一个采访的过程,记者应该具备良好的采访技巧,以便在采访中顺利地获得需要的信息。

这包括提前做好采访计划和准备,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来回答所有的问题。

六、理解新闻编辑的标准不同的新闻媒体有着不同的编辑要求,理解并符合新闻编辑的标准将会大大提高自己的新闻质量。

在写新闻报道前必须仔细阅读和理解刊登的规范和要求。

七、知道读者的利益目标受众是新闻媒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人们想要获得与他们相关的信息,并且希望知道自己生活环境中最重要的事情。

因此,新闻记者需要了解自己的读者,以便准确反映他们的利益。

八、支持事实和逻辑新闻报道应该以支持事实和逻辑的方式来书写文章,准确反映现实情况,并避免失实和主观性。

新闻报道不应该被人为观点所左右,应该依据事实进行报导。

九、仔细校对文本纠错是稿件送交前的最后一个步骤,记者在写完新闻之后必须要仔细校对文本。

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

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

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新闻写作是一种特殊的写作形式,它要求文字简洁明了、内容准确全面,并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下面是一些新闻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希望能对新闻从业者有所帮助。

一、准确客观的语言风格新闻是客观报道事实的形式,因此在写作中要保持准确客观的语言风格。

避免使用主观色彩强烈的词语和评价性的描述,而要使用客观明了的语言来表达。

例如,“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比“发生了一场可怕的车祸”更符合新闻风格。

二、简洁明了的标题和导语标题和导语是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关键。

标题要力求简短明了,准确概括新闻内容。

导语则要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激发他们继续阅读下去的欲望。

标题和导语的撰写应该突出新闻的重点,避免冗长和废话。

三、倒金字塔式的写作结构新闻写作通常采用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即先给出最重要的信息,然后逐渐向下陈述。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读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到最核心的信息。

重要信息要放在开头,细节和背景信息则可以逐渐展开。

四、使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新闻是要在有限的篇幅内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因此要尽量使用简洁有力的语言。

避免使用长句和复杂的修辞,而要使用简洁明了的词语和短句来表达。

另外,不要使用深奥的词汇和专业术语,要考虑到普通读者的理解能力。

五、多角度的报道与引用新闻报道要注重多角度的报道和引用。

这样不仅可以使报道更加全面客观,还可以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引用他人观点时,要确保引用的内容准确无误,同时注明出处,遵守新闻的道德原则。

六、多媒体形式的运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新闻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报道形式。

在新闻写作中,可以适当运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来增加新闻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素材,并合理安排在新闻中的位置。

八、不断学习和提高写作能力新闻写作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的技能。

从事新闻行业的人员需要持续关注国内外的时事动态,了解各类新闻报道的技巧和经验。

同时,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加强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以提高新闻写作的质量和水平。

新闻写作的七种基本方法

新闻写作的七种基本方法

新闻写作的七种基本方法《新闻写作的七种基本方法》之一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新闻写作的七种基本方法。

第一个方法,得把事情讲清楚。

别整那些云里雾里的,让读者一看就知道发生了啥。

比如说,报道一场火灾,就得说清楚啥时候、在哪儿、火势咋样,有没有人受伤。

第二个方法,就是要快。

新闻嘛,讲究的就是个新鲜。

一旦有了事儿,赶紧写,赶紧发,不然就成了旧闻啦。

第三个方法是准确。

可不能写错了信息,不然读者该不信咱啦。

数据、人名、地名,都得一个一个对好喽。

第四个方法,要有重点。

别啥都写,挑重要的、大家关心的讲,不然读者看着累。

第五个,得客观。

别带自己的偏见和感情,公正地把事儿说出来。

第六个方法,语言得简洁。

别啰嗦,简单明了,把事儿说明白就行。

一个方法,就是多核实。

写完了再检查检查,看看有没有错的地方。

掌握了这七种方法,咱写新闻就能更得心应手,让读者喜欢看咱的报道。

《新闻写作的七种基本方法》之二朋友们,咱接着唠唠新闻写作的七种基本方法。

先说这第一点,找个好角度。

同样一件事儿,从不同角度看,那效果可不一样。

得选个吸引人、独特的角度,让新闻更出彩。

第二呢,就是采访要到位。

多找几个人问问,了解全面的情况,这样写出来的才丰富。

第三,结构得清晰。

开头、中间、结尾,安排得明明白白,读者读着顺溜。

第四,用些例子和故事。

干巴巴地讲大道理可没人爱听,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故事,能让新闻更生动。

第五,注意。

就像人的脸,得好看,让人一眼就想点开看。

第六,配图很重要。

一张好图有时候比千言万语都管用,能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

第七,多听听读者反馈。

知道大家喜欢啥样的,咱就往那个方向努力。

这七种方法就像是咱写新闻的法宝,好好用,就能写出好新闻。

《新闻写作的七种基本方法》之一咱平常看新闻,觉得挺简单,不就是讲讲发生了啥嘛。

其实啊,新闻写作有不少门道呢。

今天就跟您说说这新闻写作的七种基本方法。

您看啊,这第一个方法就是真实。

新闻可不能瞎编,有啥说啥,实实在在的。

比如说报道一个交通事故,就得把事故的经过、原因,都老老实实交代清楚,不能添油加醋,也不能隐瞒啥。

新闻写作技巧的七大要点解析

新闻写作技巧的七大要点解析

引用权威观点
在新闻稿中引用权威观点可以为新闻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通过引用 专家、学者或权威机构的观点来支持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提升新闻的 可信度。
使用准确数据
在新闻稿中使用准确的数据可以增强新闻的说服力和可信度,确保数 据的来源可靠、准确无误,并在新闻稿中注明数据的来源和依据。
07
CATALOGUE
08
CATALOGUE
注重细节与校对
注重细节与校对
01 注重细节
在撰写新闻稿时,注重细节处理,确保时间、地点、人物等要 素准确无误,避免出现错误或遗漏的情况。
02 认真校对
在新闻稿撰写完成后,要认真进行校对和编辑工作,检查语法 、拼写和标点错误等细节问题,确保新闻稿的质量达到最佳状 态。
THANKS
明确主题与立意
明确主题与立意
确定新闻主题
在撰写新闻之前,首先要明确新闻的主题, 即新闻要表达的核心思想;主题是新闻稿件 的统帅,新闻稿件的结构安排、遣词造句都 要以主题为依据。
立意决定深度
立意决定了新闻的深度和广度,要深入挖掘 新闻背后的意义和价值,使新闻具有更强的 吸引力和感染力,给读者带来深刻的阅读体 验。
感谢观看
结构清晰
新闻稿应具有明确的开头、 正文和结尾,段落之间逻辑 清晰,层次分明。使用标题 、段落和列表等方式,帮助
读者更好地理解内容。
Hale Waihona Puke 逻辑严密新闻稿应遵循特定逻辑顺序 排列信息,确保读者能够流 畅理解内容,避免信息杂乱 无章、缺乏条理,从而提升 新闻的可读性和理解度。
05
CATALOGUE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
新闻写作技巧的七大要点 解析
目录
• 新闻写作技巧 • 明确主题与立意 • 撰写标题与导语 • 注重结构与逻辑 •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 • 引用权威观点与数据 • 添加可视化元素 • 注重细节与校对

新闻写作的技巧与要领

新闻写作的技巧与要领

新闻写作的技巧与要领新闻写作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具有客观、简洁、准确、清晰等特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新闻写作的技巧与要领。

一、抓住核心信息新闻写作的首要任务是抓住核心信息,以最简明的方式传达给读者。

因此,在写作之初,需要明确新闻的要点,将其放在首段并以简洁准确的语句展示出来。

避免过多的修饰和废话,使得读者能够迅速了解到新闻的主题。

二、遵循倒金字塔原则新闻写作通常采用倒金字塔原则,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前面,然后再逐步展开。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习惯,即先浏览整个文章,而后再决定是否继续深入阅读。

因此,写作要注重段落结构,将重点信息放在首句或者段落的最前面。

三、清晰简洁的语言新闻写作强调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太过技术性的词汇。

使用通俗易懂的词汇,确保读者能够迅速理解新闻内容,并且减少误解的可能性。

同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避免使用模糊或难以理解的词语。

四、客观中立的态度新闻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不带个人情感或立场,全面公正地报道事实。

避免使用主观性的词汇或赞美性的表述,减少对读者产生误导。

同时,可以采访多个角度的人物来展示事件的多个方面,使得报道更加全面而丰富。

五、注意新闻的时效性新闻写作强调传递最新的信息,因此要注意新闻的时效性。

及时更新新闻内容,确保报道的内容与读者关注的事件保持同步。

如果有新的信息或者进展出现,及时发布更新的报道,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六、注意新闻的结构和板式新闻写作需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和版式。

通常,新闻文章会使用标题、导语、正文和结尾等部分来组织文章,使得读者能够快速浏览并理解新闻内容。

同时,注意合理使用段落和分隔符,使文章看起来整洁美观。

七、核实信息的准确性作为新闻写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准确性是不可忽视的。

在报道新闻时,要核实所使用的信息和数据的来源,并确保其准确性。

尽量避免使用未经证实的传闻或不实信息,以免误导读者。

八、锐意创新与多样化新闻写作需要锐意创新与多样化,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方式和写作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写作技巧谈新闻的结构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部分组成。

新闻的内容,通常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结果五个要素。

一、标题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则好的新闻,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标题。

精心制作标题犹如“画龙点睛”,它既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又要醒目、新颖、有趣味。

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强阅读的兴趣。

新闻的标题有三种形式:1.多行标题。

主要是三行标题,由引题、正题和副题组成。

引题也称眉题,它的作用是介绍背景,烘托气氛,引出正题。

正题也称主题,它的作用是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新闻的中心思想。

副题也称子题,它的作用是介绍与正题有关的情况,补充正题,如点明意义,指出结果等。

例如:44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团齐聚亚的斯亚贝巴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举行温家宝和10余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2.双行标题。

是由引题、正题或正题、副题组成。

正题一般都有实质的内容,因此也称实题;副题和引题一般是对气氛的烘托、意义的阐述,因此又称虚题。

双行标题一般是虚实结合、彼此呼应、互为补充的。

例如:枪声骂声传媒声声声应和股价汇价石油价价价波动萨达姆被捕搅动全球市场再如:让造林与造纸牵起手来――关于加快中国造纸工业发展的思考3.单行标题。

单行标题指只有正题的标题。

这种标题要求突出主题,简明、醒目。

例如:让信息技术惠及全人类新闻标题写作的要求是:1.准确。

即标题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概括出新闻的内容、精神和实质。

2.生动。

即在准确的基础上,尽量突出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生动活泼,以吸引读者。

3.新颖。

“新”是新闻的一个基本要求,不新不足以成为新闻。

标题要善于突出新事物、新方向,抓住最具新闻价值的问题。

二、导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个自然段。

通常用简明的文字概括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揭示新闻的主题,使读者对新闻内容先有一个总的概念。

导语的作用非常重要。

新闻是否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语写作的成功与否,所以写新闻要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导语中。

“倒金字塔”结构,是新闻的基本格式。

所谓“倒金字塔”,就是以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即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最前边,次重要的事实放在第二位,以此类推。

导语,就是这个“倒金字塔”的最上面一层事实。

新闻导语的写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叙述式。

这是最常见的方式。

它是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最有吸引力的事实,高度概括地加以叙述。

如:12月22日,作为2003中国会展经济论坛主要的两场主题研讨活动之一的专家论坛,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

300名来自全国主要会展城市、会展举办单位、会展服务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的代表,在这里倾听8位业内资深专家的演讲,并与他们进行深入交流。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24日《推动会展企业和城市发展战略准确定位》)2.描写式。

对某一个富有特色的事实和一个有意义的侧面,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描写,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如:棕黄色颇具古典意味的橡木酒桶,灰白的欧式风情的酒堡,浅绿的充满梦幻色彩的葡萄园--这是河北省昌黎县耿庄村农民耿学刚新建的耿氏酒堡产品标签上的图案。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23日《酒类行规为一农民改写》)3.评论式。

对报道的事实进行简洁、精辟的评论,以揭示事物的性质和作用,引起读者重视。

如:2003年即将过去,人们在盘点欧盟一年的收成时,有喜悦,但更多的却是惆怅。

喜的是欧盟东扩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愁的是欧元区的经济一直不见起色。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16日《欧盟一分喜悦难掩惆怅几许》)4.结论式。

将新闻事实的结论,在开头部分写出来,开门见山,反映事实的意义。

如:辞旧迎新之际,随着勉(县)宁(强)高速公路提前通车,陕西省成为西北第一、西部第二个突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00公里的省份。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23日《陕西千里高速铺坦途》)5.提问式。

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新闻报道的事实,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如:经济大省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广东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提出切实做到六个“更加注重”,努力实现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24日《广东六个“更加注重”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6.引语式。

引用与新闻有关的诗句、格言等,以增强导语的生动性。

如“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高举金杯把赞歌唱。

”一首首曾伴随和影响几代人成长的经典歌曲,今晚在北京音乐厅再度响起,依旧深深地打动了全场观众的心。

(摘自《人民日报》1999年10月7日)拟写导语,应注意的几点要求:1.不能与标题重复。

导语与标题的作用有些接近,但标题是概括全文的精神实质,而导语是标题的扩展,要用事实说话。

2.为后文留下余地。

导语固然是全文的精华,但也不能把话说尽;导语可以包含背景材料,但尽可能简略,留待下文去交待。

好的导语能使新闻主体部分很自然地展开,为后面的行文提供方便。

3.各要素的组合原则。

新闻中的五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或为什么,简称五个“W”。

后面再加上一个“H”,即怎样、如何,可理解为结果的意思。

五“W”及“H”,每项都有可能进入导语,关键是看哪一项更具有新闻价值。

如果新闻人物为社会所熟悉,在该新闻中特别重要,则应以“人”为先导。

以此类推。

4.要用事实,忌空泛。

新闻要言之有物,导语更应有具体的事实。

初学写作者,尤其要注意避免用空洞的语言、抽象的概念和流行的口号写作新闻的导语,要用新鲜的事实来说话。

5.语言要简洁。

新闻本身即要求语言简洁,新闻导语更要逐字逐句推敲,做到字字珠玑,一字不可移易。

三、主体导语之后,就是主体。

它是新闻的主干部分,是用充分的、具体的事实材料,对新闻的内容作具体全面的阐述,以体现全文的主题。

新闻的导语已经点明了新闻的主题,主体部分对新闻主题的表述、发挥,实质上就是对导语内容的展开与补充,以使导语中提到的各个事实更加清晰,使五个“W”和一个“H”更加明确。

新闻主体的结构一般有三种:1.时序结构。

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

这种结构可以使读者对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有一个鲜明、完整的印象。

如例文《引滦工程昨日全线试通水》一文,以时间为序,从上午“10时整”写到“晚8时”为止。

2..逻辑结构。

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并列关系、主次关系等来组织安排层次。

如例文《欧洲央行为何听任欧元升值》一文,以逻辑为序,从美元贬值、欧元升值的原因,写到如何防止该事态继续扩大的方法。

3.时序与逻辑二者兼有的结构。

对主体的写作,要求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内容充实、紧扣主题;注意剪裁、详略得当;简洁明确、生动活泼等。

四、背景背景就是新闻事件产生的历史环境、客观条件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除简迅以外,一般的新闻都要交待背景。

背景的作用是使读者更好、更准确地理解新闻内容,使新闻更充实饱满,生动活泼,主题更加深化。

背景不是单独的组成部分,也无固定位置,所以不能把背景看成是新闻结构的一个独立层次。

背景材料可以一次性交待,也可以分散穿插在导语、主体、结尾几个部位,一般出现在导语和主体中。

背景材料是新闻的从属部分,因此不宜过多,否则就会喧宾夺主。

常用的背景材料有三种:1.对比性材料。

对人物或事物的正反、今昔进行对比,在比较中突出其重要意义。

例如《商办工业异军突起》这篇新闻的导语中写到:“昔日以设施简陋、前店后厂的小作坊形象出现的商办工业,如今年总产值达1200多亿元,其中商办食品工业占全国整个食品工业产值的第一位……”这里“昔日……”就是一条对比性背景材料,如果没有这个背景也就谈不上“异军突起”。

2.说明性材料。

即对所报道的事实中有关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物质基础、社会环境做出介绍与描述。

例如一篇报道山东省栖霞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多种经营的新闻中这样写到:“栖霞县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共有大小山头岭背3650个,总面积306.7万亩;山滩、水面、村庄占209万亩,发展多种经营的条件是较好的。

但是过去片面抓粮食,多种经营停滞不前。

县委为领导农民尽快致富,确定在继续抓好粮田生产的同时,向山滩水面进军,发展多种经营。

”这段背景材料重在说明栖霞县的地理条件、生产基础及领导的决心,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栖霞县的生产经验。

3.注释性材料。

即对新闻报道中涉及的概念、原理及名词、术语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中的有关内容。

例如《商洛订单劳务让民工放心》这篇新闻的开头写到:“12月13日,陕西商洛市40名合同制民工从商洛起程,踏上南下打工的旅程。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40名民工对往哪里去,干什么,挣多少钱心里早已有了底,因为人力资源公司已经替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务合同。

民工们称这叫‘订单’劳务。

”在这段文字中,注释了什么叫“订单劳务”,方便了读者对新闻内容的正确理解。

五、结尾结尾又称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

结尾的作用或收束全文,深化主题;或说明结果,指明意义;或指出发展趋势、展示未来;也有的言之已尽,没有结尾。

结尾的写法有以下几种:1.小结式。

对所报道的事实或意义作简要概括,以突出重点,加深印象。

如:总之,大众了解货币市场基金还需要一个过程,基金管理公司和监管部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以及货币市场基金本身作用等方面的原因,货币市场基金的出台虽会对我国的居民储蓄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出现“储蓄大搬家”的情况。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12日《担心储蓄搬家我看大可不必!》)2.启发式。

在讲完主要事实后,用启发的语言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

如:看着厂区内堆积如山的麦草和滚滚流淌的黑水,人们不禁要问:卫运河何日能变清?(摘自《人民日报》1999年10月20日《卫运河水何日清》)3.激励式。

用激情的语言,激发读者的热情。

如:百年轮回,沧桑巨变。

奔腾的珠江水见证了这120年的岁月,春花秋实的白云山聆听了电信人的笑声。

广州电信正以其独有的魅力日趋走向成熟,以更强的实力、更新的面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快建成具有国际综合竞争力的华南现代通信中心,实现几代电信人的梦想!(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12日《世纪寻梦》)4.意义式。

指明新闻的重大意义。

如:访问是短暂的,但友谊是长存的。

中国有一句古诗:“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

”这次,温家宝总理的美国之行,促进了中美友好,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了解,推动了两国建设性合作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12日《加强合作互利双赢》)5.展望式。

在报道完主要事实后,进一步指出事情发展的必然趋势或必然结果。

如:据悉,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已经将上市日程安排在明年初,还有不少保险公司将目标定在国内的A股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