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氮污染机理及控制措施

合集下载

地下水氨氮处理技术

地下水氨氮处理技术
统。
工业废水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直接排 放,导致氨氮等污染物进入地 下水。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中的洗涤剂、粪便等 含有氨氮成分,通过下水道渗 漏或直接排放进入地下水。
畜禽养殖
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和 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 致氨氮等污染物渗入地下水。
氨氮污染的危害
01
03
02
经济性
考虑技术的投资、运行成本和经济 效益。
可操作性
选择易于操作、维护和管理的方法 。
04
技术选择建议
对于低浓度氨氮地下水,可采 用物理吸附或生物法进行处理

对于高浓度氨氮地下水,可采 用化学沉淀法或组合法进行处
理。
对于特殊水质要求,如饮用水 源地,应选择安全可靠的物理 或化学法进行深度处理。
在选择技术时,应综合考虑各 种因素,进行多方案比较,选 择最优方案。
04
氨氮处理技术案例分析
物理处理技术应用案例
沉淀法
通过向地下水中投加药剂,使氨氮与药剂发生反应后沉淀,然后通过固液分离技术将沉淀物去除。例 如,在某地下水处理工程中,通过投加镁盐和磷酸盐,使氨氮形成磷酸铵镁沉淀,再通过斜板沉淀池 进行固液分离,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的智能化控制,提高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高效低耗
02
研究低能耗、低成本的氨氮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降
低运行成本,实现环保与经济的双重目标。
资源化利用
03
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将产生的二氧
化碳进行捕集和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对策与建议
加强基础研究
加大对地下水氨氮处理技术的基础研究力度,提高技术的理论支 撑和实践指导能力。

农村饮用地下水氮污染转化特性及其防治论文

农村饮用地下水氮污染转化特性及其防治论文

农村饮用地下水氮污染转化特性及其防治【摘要】饮水安全问题是当今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

最大的问题在于使用地下水源的农村,地下水的污染以氮污染最为普遍。

通过对原有资料的整理研究,对比找出地下水氮污染转化的最佳途径,探索其防治的方法,旨在为彻底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提供帮助。

【关键词】饮用地下水;氮污染;转化;防治0.引言自2007年11月份,国家决定加大重点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工程的建设,饮用地下水的安全问题便被提上了纲程。

据悉,我国64%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而由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严重污染了地下水水质,加上村民大多使用手压井直接抽取浅层的地下水,因此农村往往成为地下水污染的最直接受害者,严重的导致各种癌症的高暴发率。

近些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许多地区地下水中存在着硝态氮污染问题等[1]。

为此,国内外均展开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调查研究模拟。

据了解国内研究的地区有:东北海伦地区、河南省偃师市、河南省林州市、山东临沂市等等。

1.氮如何污染地下水在土壤中,都有铵态氮和硝态氮存在,带正电荷的铵被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所吸跗,不会向下移动或从土壤中淋失,而带负电荷的硝态氮不被土攘胶体所吸跗,可以随水流自由移动,同时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正常的生理过程产生硝态氮。

所以不管施入的氮是何种形态,硝态氮在土壤中无所不在;除外来的氮源外,土壤本身的有机质分解也释放硝态氮,这些氮对作物亦有效,但同外源氮-样,也会被淋失,使地下水硝酸盐浓度增加,以致污染水源[2]。

2.硝态氮污染地下水途径2.1 通过包气带渗入农田施用的氮肥,除一部分被植物吸收外,剩余部分残留在土壤里。

在降水时,随雨水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2.2 地表水侧向渗入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河道,不仅污染地表水,而且污染了的地表水又成为地下水的污染源。

降雨时农田径流带入地表水体的氮化物占各种活动排入水体氮素的51%,施氮肥地区氮素的流失比不施地区高3~10 倍。

地表水侧向渗入污染的特征是:污染影响仅限于地表水体的附近,呈带状或环状分布;污染程度取决于地表水的污染程度、河道沿岸地质结构、水动力条件以及距岸边的距离。

地下水氮污染

地下水氮污染

生物反硝化法
渗透反应墙
生物可渗透反应墙(Bio-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BPRB)技 术是一种原位修复地下水污染的技术,其实现原理是在污染地下水流
向的垂直方向人工构筑一堵―反应墙‖(污染处理系统),其内填充有
特定反应介质(高效降解菌或固定化降解菌等),当污染的地下水流 经“反应墙”时,污染物与墙内介质中的微生物发生反应,转化为对 环境无毒无污染或低毒低污染的物质流出墙体。
氮在水中的存在形态:
有机氮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尿 素、其他(硝基、胺及铵类 化合物)
无机氮
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
氮素污染的危害:
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水生植物和藻 类的异常增值、水华和赤潮 增加了给水处理的成本: 引起水体缺氧: NH4++2O2 NO3-+2H++H2O+能量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氨氮对水生生物有毒害作用 硝酸盐影响人来健康:硝酸盐 、 亚硝酸盐: 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胃癌
氨氮浓度及其相应的毒理作用:
>1mg/L
>3mg/L
水生生物血液结合 氧的能力降低
S O
W T
1~4日内可致金鱼、 鳊鱼死亡
NO3--N>10mg/L
NH3-N>50mg/L
会引起婴儿高铁血 红蛋白症
为未驯化的甲烷菌 活性的50%IC值
NH4+-N>400mg/L
严重抑制亚硝酸菌 的生长和繁殖
2、2 氮污染机理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也称脱氮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 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 的过程。
氮污染的影响因素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措施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措施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措施地下水是重要的淡水资源,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和环境的恶化,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有效地防治地下水污染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和类型出发,探讨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一、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地下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工业废水排放: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果这些废水未经适当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地表或者地下,将会对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

2. 城市污水排放:由于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也大幅度增加。

如果城市污水未经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其中的有机物、营养物质和其他污染物质会渗入地下水,导致地下水质受到污染。

3. 农业活动:农田中的化肥、农药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等会随着雨水或灌溉水渗入地下水层,引发地下水污染。

此外,过度的农田灌溉也容易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和海水入侵,进而影响地下水质量。

4. 地下油库泄漏:许多地下油库储存着大量的石油和石油产品。

如果发生漏油事故,石油产品将渗入地下水中,引发严重的地下水污染。

二、地下水污染的类型地下水污染可以分为两大类:有机物类污染和无机物类污染。

1. 有机物类污染:有机物类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废水和城市污水排放以及化肥、农药等农业活动。

有机物类污染物包括苯、氯化烃、挥发性有机物等,它们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具有潜在的危害。

2. 无机物类污染:无机物类污染主要包括重金属离子、氨氮、硝酸盐等。

这些无机物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以及农田中的化肥、农药等。

无机物类污染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三、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为了防治地下水污染,需要采取综合的、持续的措施,包括源头控制、治理与修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

1. 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首要任务。

要加强对工业和农业废水的处理和排放管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推广节水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排放量。

2. 污水处理与修复:加大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力度,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确保城市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地下水质量标准》氨氮去除

《地下水质量标准》氨氮去除

《地下水质量标准》氨氮去除
《地下水质量标准》是保障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法规文件,其中关于氨氮去除的要求也
十分重要。

为了保障地下水的质量,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除地下水中的氨氮污染。

以下
是关于《地下水质量标准》中氨氮去除的相关内容。

《地下水质量标准》明确规定了地下水中氨氮的标准限值。

根据标准要求,地下水中
氨氮的浓度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为了达到
这一标准,需要通过合理的氨氮去除技术来降低地下水中的氨氮浓度。

氨氮的去除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生物法、化学法和物理法等。

在实际的水处理过
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氨氮去除方法。

可以采用生物法来利用微生物对地下
水中的氨氮进行降解,也可以采用化学法通过氧化或还原反应将氨氮转化为无害物质,还
可以通过物理法如吸附、过滤等方法将氨氮去除。

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去除地下水中的
氨氮污染。

为了保证地下水的质量,需要对氨氮去除的过程进行严格的监测和管理。

在进行氨氮
去除处理时,需要对处理效果进行监测,确保氨氮浓度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的要求。

还需要加强对氨氮去除设施的运行管理,确保设施正常运转,避免因运行失常导致氨氮去
除效果不佳的情况发生。

地下水中的氨氮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障地下水的质量,《地下水质量标准》规定了地下水中氨氮的标准限值,并要求采
取有效的氨氮去除措施。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氨氮去除技术和严格的管理措施,才能确保
地下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地下水作为一种重要的淡水资源,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地下水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本文将从污染原因和防治措施两个方面详细探讨地下水污染。

一、地下水污染的原因1. 工业废水排放: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随废水排入地下水体,导致地下水受到污染。

2. 农业活动: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会通过农田渗入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受到农药、化肥残留的污染。

3. 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场中的垃圾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例如有机物、重金属等,这些物质经过滲滤进入地下水中,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4. 油品泄漏:油品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由于管道破裂、事故泄漏等原因,造成石油及其衍生物进入地下水,引起地下水的污染。

二、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制定相关法律与标准,限制工业、农业和生活垃圾填埋等活动对地下水的污染,并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2. 加强源头减排措施:加强对工业企业、农田和生活垃圾填埋场等的监控,促使其采取合理的排放措施,例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化肥和农药的合理使用等。

3. 提倡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提倡节水理念,减少用水量,降低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压力。

4. 加强地下水监测: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络,定期对地下水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地下水污染,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5. 推广环保技术:广泛推广利用一系列的环保技术手段,如污水处理技术、水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等,通过技术手段减少地下水污染。

6. 加强公众教育:加强地下水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大家形成保护地下水的良好习惯。

在地下水污染防治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监管,推动立法,确保污染源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企业应提高环保意识,加强源头减排,推动清洁生产;公众应加强环保教育,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地下水氮污染 PPT

地下水氮污染 PPT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氨氮对水生生物有毒害作用
硝酸盐影响人来健康:硝酸盐 、 亚硝酸盐: 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胃癌
氨氮浓度及其相应的毒理作用:
>1mg/L
水生生物血液结合 氧的能力降低
NO3--N>10mg/L
会引起婴儿高铁血 红蛋白症
S O
W T
>3mg/L
1~4日内可致金鱼、 鳊鱼死亡
NH3-N>50mg/L
水和溶解态硝酸根的向下移动受重力以及土壤水势差 和化学势差的控制。硝酸盐向深层移动取决于两个条件: 存在硝酸盐和水向下移动。特别是有过量水向下渗漏, 对含氮物质进行淋滤,加剧了地下水氮污染。
Part Three 国内外治理措施及成果
国内治理情况 国外治理情况
3、1国外治理情况
由于国外的氮污染和国内氮污染的污染来源有差别,所 以国外在治理氮污染方面更着重于地下水的保护和管理。对 于地表水氮污染的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普遍在政策和制 度方面入手,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采用适当的措施 来保护,一般经过一段时间,污染会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比 如,英国泰晤士河的治理以及法国巴黎塞纳河的治理。
如今我国的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各大流域 的水资源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比如海河流 域的北京平原农业地区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严 重,其深层地下水的硝酸盐污染也值得注意;滇 池流域硝酸盐的超标率达到了70%;西北内陆的 银川地区的潜水中氨氮超标率高达30%,其承压 水中的氮污染也是十分严重。
由此可见,在我国的各大地区,治理地下水 氮污染都已经迫在眉睫,特别是硝酸盐污染,更 是重中之重。
酒厂60
氮在水中的存在形态:
有机氮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尿 素、其他(硝基、胺及铵类 化合物)

浅谈我国地下水氮污染及修复技术

浅谈我国地下水氮污染及修复技术

浅谈我国地下水氮污染及修复技术
浅谈我国地下水氮污染及修复技术
摘要:地下水环境中,主要的氮化合物为离子态的氨氮(NH4+-N)、亚硝酸盐(NO2--N)、硝酸盐(NO3--N),即常称为的"三氮".近几十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发展使得农村、城市的地下水都存在三氮的污染,浅层地下水逐渐成为大陆氮元素的贮存库,地下水中的"三氮"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地下水氮污染现状及"三氮"污染的危害,较全面的.阐述了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物理、化学、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情况,并对比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论述.作者:康彩霞谢涛朱琴 KANG Caixia XIE Tao ZHU Qin 作者单位:康彩霞,朱琴,KANG Caixia,ZHU Qin(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谢涛,XIE Tao(广西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广西南宁,530022)
期刊:科技传播 Journal: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2010, ""(16) 分类号:X523 关键词:地下水氮污染 "三氮"危害硝酸盐氮修复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水氮污染机理及控制措施目录1 我国地下水氮污染现状 (3)2 地下水氮污染途径分析 (3)2.1 通过包气带渗入 (3)2.2 地表水侧向渗入 (3)2.3 灌溉入渗 (3)3 氮的转化机理分析 (4)4 脱氮技术 (5)4.1 物理化学法 (5)4.1.1 电渗析 (5)4.1.2 反渗透 (5)4.1.3 离子交换法 (5)4.2 化学方法 (6)4.3 生物脱氮法 (6)4.3.1 原位生物修复技术 (6)4.3.2 异位生物修复技术 (7)5 结语 (7)参考文献: (8)1 我国地下水氮污染现状地下水作为人类生存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提供了优质的淡水资源。

但是,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主要的氮化合物为离子态的氨(NH4+-N)、亚硝酸盐氮(NO2--N)、硝酸盐氮(NO3--N)的三氮污染在地下水环境中尤为显著。

地下水本身定循环更新速度慢,一旦受到某些物质污染则难以治理。

三氮污染尤其是硝酸盐污染与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密切相关,正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我国的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以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时,每升水中的硝酸盐氮不应超过20毫克。

世界卫生组织、欧盟和美国则规定,这一数值不应超过10毫克。

即使按低标准衡量,我国地下水硝酸盐超标的地区仍然很多,如北京、西安、沈阳、兰州、银川、呼和浩特等北方城市均有大面积超标区,有的地区超标倍数高达4-5倍。

北京市约有1/4的地下水硝酸盐超标。

2 地下水氮污染途径分析2.1 通过包气带渗入农田使用的氮肥,除一部分被植物吸收外,剩余部分残留在土壤里,在降水时,随雨水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污染程度与渗水量多少、包气带岩性的厚度和土壤性质等因素有关。

2.2 地表水侧向渗入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河道,不仅污染地表水,而且污染了的地表水又成为地下水的污染源。

降雨时农田径流带入地表水体的氮化物占各种活动排放入水体氮素的51%,施氮肥地区氮素的流失比不施地区高3~10倍。

通过河道侧向补给地下水的水源具有较高的含氮量,必然影响地下水水质。

污染的地表水要通过含水层中一段距离的渗透才能到达水源地。

在渗透过程中,地表水中所含污染物通过土层的自净作用,浓度有所降低。

地表水侧向渗入污染的特征是:污染影响仅限于地表水体的附近,呈带状或环状分布,污染程度取决于地表水污染程度、河道沿岸地质结构、水动力条件以及距岸边的距离。

2.3 灌溉入渗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使土壤中残留的氮化物随水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利用污水进行灌溉,不仅把残留在土壤中的氮及其污染物带入地下,同时污水本身的污染物也渗入地下,造成双重污染。

3 氮的转化机理分析地下水氮的转化直接影响氮在地下水中的积累,硝酸盐是地下水中氮的主要形态,亚硝酸盐既可以是硝化作用的产物,又可以是硝酸盐反硝化作用的中间产物,在溶液中很不稳定,氨在地下水中背景含量一般甚少。

地下水的氧化还原体系较复杂,主要由氧、硫、铁、锰等氧化还原体系所决定,铁多以Fe2+为主,锰多以Mn2+为主。

含Fe2+等还原性物质的地下水中,溶解氧偏低,处于厌氧环境。

当单井地下水存在一系列还原性的物质,如Fe2+、Mn2+、H2S、CH4(有机质分解)等物质,这类地下水中NO3-不会大量积累。

氮类物质转化机理过程见图1。

图1 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转化机理示意图含有上述还原性物质的地下水对地表渗入的NO3-不断进行还原作用(反硝化作用),反硝化过程使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含量降低。

反硝化作用使溶液中离子态NO3-、NO2-被还原为气态NH3、N2O、N2。

NH3水解成NH4+离子,在含还原性物质的地下水中NH4+含量相对较高。

中间产物的NO2-是极不稳定的,在还原条件下可还原为NH3和N2O、N2,在氧化条件下可转化为NO3-。

NO3-在还原条件下可被还原为NO2-。

在少数还原性水体中,由于NO3-污染,水体氮的转化还没达到动态的反硝化平衡,可能导致NO3-含量在地下水中暂时异常过高,出现污染现象。

在少数氧化性水体中,由于NO2-或NH4+直接污染,水体氮的转化还没达到动态的硝化平衡,导致NO2-或NH4+含量在地下水中暂时异常过高,出现污染现象。

4 脱氮技术一些成熟技术,如离子交换法、沸石交换法、生物膜处理法、浮选生物处理法等,已经在地表水三氮处理中很好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治理成效。

长久以来,对转化和去除地下污水中的氮,人们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运用了各种可行的方法,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离子交换法、人工湿地法、生物法及它们之间的组合。

工程技术方法方面,有抽取深部NO3--N浓度低的水混合、隔离抽出NO3--N浓度高的地下水。

现阶段主要有物理化学法、化学法、生物脱氮法三种处理三氮污染的方法。

4.1 物理化学法4.1.1 电渗析电渗析是一种较新的膜处理方法,原水通过交替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在直流电场中,NO3-通过膜孔与水分离,进入高浓度盐水一侧,从而使得NO3-得以去除。

此方法较复杂不常用。

4.1.2 反渗透反渗透是另一种膜法水处理技术,利用压力使原水通过半透膜,只有水分子能穿过半透膜,其它溶质分子则被截留。

反渗透对硝酸根离子无选择性,在去除硝酸盐的同时也去除了其它无机盐,因此反渗透法会降低出水的矿化度。

4.1.3 离子交换法强碱性树脂床处理的水的离子交换法,水中的硝酸根与氯离子或重碳酸根交换。

同时树脂不但不会向被处理水中释放有毒物质,还能吸附水中的微污染物。

目前,离子交换工艺已成为饮用水脱硝的主要手段之一。

这种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净化地下水三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①吸附:将温度为30~60℃,经过滤处理的污染地下水,流经充填有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树脂床,树脂吸附地下水中的热稳态阴离子,使地下水得到净化;②再生:待所述树脂床中的树脂吸附饱和后,用碱金属氢氧化物水溶液冲洗所述树脂床,使所述树脂床中的树脂得到再生而基本恢复吸附能力,如图2所示。

研究表明部分再生(60%)比完全再生(95%)更为经济。

这样,可以循环利用树脂来去除三氮污染物。

离子交换工艺适合于中小城市使用,有效治理地下饮用水等污染,目前国外已有多座离子交换脱氮厂投入运行。

图2 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净化地下水三氮4.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一种比较经济的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方法,现阶段主要利用铁离子和铝的粉末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

硝酸盐氮在铁、铝粉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其金属粉可接触面积是影响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增大接触面积,可以提高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在固定粒径时,铁、铝粉的加入量与去除率应有直接关系。

水中天然存在的矿化度、总硬度、微生物群系以及氟化物、氯酸盐等多种因素可能会对反应带来影响,也会使铁、铝粉表面生成的钝化膜存在着结构和组成上的差异,干扰反应的进程。

因此,在做金属还原除氮时,应仔细分析地下水所含有干扰性的阴阳离子,以便高效率的去除三氮污染物。

硝酸盐的还原产物可能是NO2-、NH3(NH4+)、N2,而前两种副产物在饮用水中是不希望出现的。

这也正是化学方法难以在去除饮用水硝酸盐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最大限制条件。

以铝、铁作还原剂时,去除效果最高可达到75%左右,主要以CH4+-N转化为NO3--N,少量的NO3--N转化为NO2--N,具体的反应条件因原水水质条件的不同而不同,需通过实验予以确定。

4.3 生物脱氮法4.3.1 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原位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是用溶解有机碳如甲醇、乙醇、乙酸钠等及易氧化的固相有机碳如锯屑、草秸等来充当碳源,加上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来达到去除水中硝酸盐氮的目的,同时可以要地上利用反应器去脱去硝酸盐,然后将处理过的水回灌。

该技术对地下污染进行处理比采用将污染水抽出来后再处理的方法耗时少,所需费用也较低,处理的污染范围比其它方法大,通常要驯化一些微生物,污染物的毒性有时会抑制原有微生物的活性,注入井由于投加营养物质时会被过度生长的微生物所堵塞。

对于渗透性较差的含水层实施起来有较大困难。

4.3.2 异位生物修复技术异位生物脱氮技术可根据微生物所需碳源不同,分为异养生物脱氮技术和自养生物脱氮技术。

异养生物脱氮技术是以有机物(甲醇、乙醇、醋酸等)为反硝化基质。

自养型生物脱氮法不需向水体中投加有机碳源,目前还处在试验研究阶段。

在彻底消除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和降低脱硝成本2个方面 ,生物反硝化方法是目前已投入实用的最好方法,具有高效低耗特点,但是生物方法仍有缺点:低渗透性土壤往往不宜采用生物修复技术;会导致出水中含有细菌和残留有机物,必须进行后处理保证饮用水质的安全性;反硝化速度慢、所需要反应器体积庞大、建设费用高;工艺复杂,运行管理要求较高,不适合用于小型或分散给水处理。

5 结语我国地下水“三氮”污染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部分地区已经不适合饮用,今后的污染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修复与去除将是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为了保护作为主要饮用水源之一的地下水,必需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

这是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意义之一。

根据地下水三氮污染的现状,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来缓解当前的环境问题: ①解决三氮的来源,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严格控制工业、生活的污水排放。

新建和完善废水排污管网, 对污水进行脱氮处理后再排放。

对于农业上所使用的农药, 可以用绿色的有机含氮肥料来代替, 或是种一些豆类植物, 让其根部来提供氮元素。

②无论是物理、化学、还是生物脱氮方法, 都具有它自身的限制条件。

应该将他们综合起来, 研制一种新型综合脱氮技术。

它不仅在复杂的条件下可以进行, 而且可以提高脱氮的效率。

这样不但弥补了三种方法之间的不足, 而且能够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去除三氮时的优势。

控制地下水氮污染,不仅需要进行地下水氮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更需要对产生氮污染的人为来源加强控制,抑制对地下水的进一步污染。

参考文献:[1] 乔光建,张均玲,唐俊智.地下水氮污染机理分析及治理措施[J].水资源保护,2004,(3):9-12.[2] 刘祥栋,李合海,王立萍,周西俊. 临沂市农村饮用地下水氮类污染转化特性和防治对策[J]. 研究与探索,2009, (12):24-25.[3] 李德彬, 张祺, 宋旭. 地下水三氮污染的现状及主要除氮方法[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 (5):35-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