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的产生分解与合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信号的产生、分解与合成

【实验内容】

设计并安装一个电路使之能够产生方波,并从方波中分离出主要谐波,再将这些谐波合成为原始信号或其他周期信号。

1.基本要求

(1)设计一个方波发生器,要求其频率为1kHz,幅度为5V;

(2)设计合适的滤波器,从方波中提取出基波和3次谐波;

(3)设计一个加法器电路,将基波和3次谐波信号按一定规律相加,将合成后的信号与原始信号比较,分析它们的区别及原因。

2.提高要求

设计5次谐波滤波器或设计移相电路,调整各次谐波的幅度和相位,将合成后的信号与原始信号比较,并与基本要求部分作对比,分析它们的区别及原因。

3. 其他部分

用类似方式合成其他周期信号,如三角波、锯齿波等。

【实验目的】

1.掌握方波信号产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电路参数的计算方法,各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2.掌握滤波器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参数选择;

3.了解实验过程:学习、设计、实现、分析、总结。

4.系统、综合地应用已学到的电路、电子电路基础等知识,在单元电路设计的基础上,利用multisim和FilterPro等软件工具设计出具有一定

工程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电子电路。

5.掌握多级电路的安装调试技巧,掌握常用的频率测量方法。

6.本实验三人一组,每人完成一个功能电路,发挥团队合作优势,完成实验要求。

【实验要求】

1.实验要求:

(1)根据实验内容、技术指标及实验室现有条件,自选方案设计出原理

图,分析工作原理,计算元件参数。

(2)利用EDA软件进行仿真,并优化设计。

(3)实际搭试所设计电路,使之达到设计要求。

(4)按照设计要求对调试好的硬件电路进行测试,记录测试数据,分析

电路性能指标。

(5)撰写实验报告。

2.说明

要求先用软件设计并仿真,然后硬件实现。

【教学指导】

实验分成原理解析、功能电路设计和仿真、系统设计及仿真、连接电路并调试、实验电路测试验收、撰写研究报告等几个阶段进行。通过对设计任务中性能指标的理解,由学生自行设计电路和实验方案,经仿真研究后提交实验预习报告(课前准备),教师审核并对关键电路、参数、测量线路进行方案论证后,进入实验室搭试功能电路,并完成实验参数的测量、作品验收。

1.实验前理论知识准备

(1)正确理解设计要求;

(2)复习非正弦周期函数的傅里叶分解、信号的提取、信号的移相和放

大等相关理论与方法;

(3)复习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和测试技术;

(4)掌握移相器、比例加法器电路的原理、基本类型、选型原则和设计

方法。

2.实验前的仿真研究:所设计的电路必须经过仿真,虚拟测试。

3.实验过程:实验电路三人一组,分工合作,先逐步完成各功能电路,并和仿真结果作对比,最终完成整个实验系统。

4.要求学生完成的工作:

(1)前期准备:利用电路理论分析该专题所涉及的原理,非正弦波形的

测试技术(伏安特性测量、双通道波形测量和比较、频率特性测量、波形的FFT),掌握带通滤波器、移相器、比例加法合成器的基本类型、选型原则和设计方法。

(2)电路参数设计:提供带通滤波器典型电路和参考参数,其他功能电

路需要自己决定电路类型和参数设计。需要解决高次谐波提取时波形畸变的问题,解决合成后波形与原始波形比对的度量方法(作为提高部分)。电路参数设计需体现在设计报告中。

(3)功能电路的设计和实验方案论证:由学生自行选择方案进行设计,

通过仿真论证设计效果和测试方案。功能电路的设计和方案论证需体现在设计报告中。

(4) 对所涉及的基本电路模块(带通滤波器、移相器、比例加法器),逐个设计并仿真其功能。

(5) 搭试电路,按照功能电路逐步实现,然后整体调试直至完成,最后总体验收。

(6) 记录测量数据并处理分析,并体现在设计报告中。

(7) 实验总结。

【实验方案】

非正弦周期信号可以通过Fourier 分解成直流、基波以及与基波成自然倍数的高次谐波的叠加。本项研究需要设计一个高精度的带通滤波器和移相器,组成选频网络,实现方波(三角波、锯齿波)Fourier 分解的原理性实验,通过相互关联各次谐波的组合实现方波(三角波、锯齿波)合成的原理性实验,还可以构建信号无畸变传输的原理性实验。

简易波形分解与合成仪由下述四个部分功能电路—周期信号产生电路、波形分解电路(滤波器)、相位调节、幅值调节与合成电路组成。各部分原理及功能简述如下:

1.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分解与合成

对某非正弦周期信号()f t ,其周期为T ,频率为f ,则可以分解为无穷项谐波之和,即:

上式表明,各次谐波的频率分别是基波频率0f 的整数倍。

(1) 锯齿波

如果)(t f 是一个锯齿波,其数学表达式为:

对)(t f 进行谐波分析可知:πφπ===n n n

A c c ,,200,所以 即锯齿波可以分解为基波的一次、二次…n 次…无穷多项谐波之和。其幅值分别为基波幅值π

2A 的n 1,且各次谐波之间初始相位角差为零。

反过来,用上述这些谐波可以合成一个锯齿波。

(2) 方波

方波信号可以分解为:

()⎪⎭

⎫ ⎝⎛++++=...........7sin 715sin 513sin 31sin 4t t t t U t f ωωωωπ 由1、3、5、7等奇次波构成,21n -次谐波的幅度值为基波幅值4U π的1

21

-n 倍。只要选择符合上述规律的各次谐波组合在一起,便可以近似合成相应的方波。很显然,随着谐波的增多合成后就越接近方波,但是这与方波还有一定的差距,从理论上来讲,按该方式由无穷多项满足要求的谐波就可逼近方波了。

以下用前2项或前3项谐波近似合成1KHz,幅值为3的方波(锯齿波或三角波)为例讨论。

a 基波分量

b 基波加三次谐波

c 前5次谐波相加

d 近似合成的方波

图4.1 方波及其谐波

将上述波形分别画在一幅图中,可以看出它们逼近方波的过程。注意“吉布斯现象”。周期信号傅里叶级数在信号的连续点收敛于该信号,在不连续点收敛于信号左右极限的平均值。如果我们用周期信号傅里叶级数的部分和来近似周期信号,在不连续点附近将会出现起伏和超量。在实际中,如果应用这种近似,就应该选择足够多的谐波次数,以保证这些起伏拥有的能量可以忽略。

同理,只要选择符合要求的不同频率成分和相应的幅值比例及相位关系的谐波,便可近似地合成相应的方波,锯齿波等非正弦周期波形。

2. 系统设计

总体设计电路应包含波形产生、分解与合成三大部分,如图4.2所示。其中,并行的滤波器电路将波形分解为1、3、5次等谐波;各部分谐波再经过移相器和加法器合成为原波形。

图4.2 实验电路的总体框架图

3. 滤波电路的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